第90节
事实上,秦元君在马车里没闹几句,便彻底没了力气,整个人又重新陷入昏睡之中。
温良辰还是依他所言,将他送回名义上自家的画舫歇息,并唤来府上的大夫贺郎中,为秦元君把脉诊治。
贺郎中诊治完毕后告知温良辰,秦元君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疲乏无力,略有亏损,须得服下几日药,再休息几日,便能回复元气。
温良辰将画舫上之事布置妥帖,又留下一位婆子煎药,便独自回府上去了。
秦元君的事情解决,她便放下心思,来处理府上诸事。
温良夏的风头已经过去,温大老爷开始将温良冬的婚事提上日程,与卫家商定联姻事宜。
温良冬今年十六,卫定放也老大不小了,放眼整个京都,只有和他同龄的季云卿未有子嗣,再不成婚,卫夫人当真不想活了,在获得温家许可之后,卫家简直是喜极而泣,次日便敲锣打鼓上门求亲。
温家和卫家顺利定下婚约之后,整个温府一片喜气,温三太太和温三老爷春光满面,瞬间年轻了十岁,温良冬心里虽高兴,却只敢躲在房里偷笑,某一次温良辰来送嫁妆,差点被温良冬的笑容晃昏了眼睛。
温良冬一边绣嫁衣一边闷笑,连句话也没空与他们多说,满屋子丫鬟更是四处乱窜,各自忙活收拾东西,连呈上来的茶都是冷的。
从前,因为温老太太苛待庶出三房的缘故,三房丫鬟和婆子比其他房少了一半,平时不如何明显,这会儿忙起来,倒显得格外地缺人。
温仪城张大嘴巴,拉了拉温良辰的袖子,指着嘴角带笑的温良冬,吓得龇牙咧嘴地说道:“姐姐,难道女子成婚都是这般模样?”
然后,他又抬起头,看着温良辰的眼睛,正儿八经地道:“那我今后不娶媳妇儿了,这样的媳妇太傻了。”
“噗嗤。”温良辰被弟弟逗得前仰后合,她弯下腰,刮了一下温仪城的小鼻子,嗔怪道,“你个小糊涂,你不娶媳妇儿,姐姐今后哪里来侄儿侄女?更何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听闻此话,温仪城只好乖乖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好罢,我听夫子的。”
看着那三个□乏术的丫鬟,温良辰自知温良冬不好开口,便亲自去寻了主事的温大太太,温大太太得知温良冬的难处,转头便拨下十个丫鬟给三房,这才解了温良冬房里人员紧张的燃眉之急。
温良辰忙活了近十几日,每日秦元君派人送信,她都放在一边不予理会,好让他一门心思准备殿试,不过,今日是放榜之日,她便多留了一个心眼。
果然,前来报信的赵信一脸的喜色,他朝温良辰一抱拳,笑道:“回禀郡主,表少爷果然中了。”
温良辰颔首,嘴角却抑不住往上扬起,她心道,难怪秦元君胸有成竹,看他那副尾巴翘上天的模样,便知他得中贡士犹如囊中取物,乃是意料之中的喜事。
不过,这依然是一件了不得之事,多少人穷极一生,连举人老爷都没法得中,如今秦元君顺利取得了贡士的身份,便代表有机会进入殿试,只要在殿试中崭露头角,那便一朝闻名天下知!
温仪城眼神空洞,过了许久才聚焦在一处儿,突然,他跳起来,火急火燎地叫:“秦元君居然考过会试,得中贡士?!”
赵信点点头,完全不理解温仪城激动的行为,他又补了一刀,道:“巨阙兄说,表少爷不仅得中贡士,还是本届春闱的会元。”
“……”
温仪城瞪大双眼,彻底惊讶了,暴躁了,最后怒了,他死死地捏紧拳头,忽地发出一声爆喝:“姐姐,我不许你们再拦着我看书,我要……我要赢秦元君,总之,我不能比他差劲!”
他将这番话说完之后,小身子瞬间如同一个小旋风般冲了出去,温良辰看他离开的方向,心道,那孩子向来死心眼得很,如今又受了刺激,定是去书房悬梁刺股了。
赵信又给温良辰带来消息,秦元君今晚邀约,在秀春阁与她一见。
温良辰暗自忖度,今日会试放榜出来,秦元君苦读多日,自己过去见见他,也算是帮他放松一日罢。
秀春阁是季云卿名下产业,实际上,却有一大半握在秦元君手中,这座酒楼设在京都最繁华的东区,生意不比温良辰的太清茶馆差,在得知温良辰同意前来后,秦元君便将整个秀春阁全部清空了。
令温良辰意外的是,得知自己中会元的秦元君,没有想象中欢呼雀跃,抑或是喜不自胜,反而却是格外地冷静,让温良辰惊愕不已。
今夜的东区坊市一如往常,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华盖云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站在夜色之中,双手依栏,温良辰呼吸一滞,猫猫放轻了脚步,唯恐打扰到他。
那个修长的人影一动不动,沉默地观望这俗世的一切,黑色暗潮涌动,在他的头顶聚集,而在他的脚下,却是万家灯火,如同星河流淌,百流入川 ,生生不息。
秦元君表情淡淡,俯视下方,静谧的光晕照映在他的脸上,柔缓了他冰冷的脸庞,更是温柔了他的眼睛,他侧脸的线条清晰俊美,好似那晶莹待化的冰川,平静的神色一如往昔,有如草原上一道最和煦的春风。
温良辰慢慢踱至他的身边,秦元君轻笑一声,道:“你来了。”
兴许是他的神情太过耀眼,抑或是楼下温暖的夜景引人向往,温良辰愣了一下,脸色微红,不自觉移开了视线,回过头不再看他。
“恭喜你得偿所愿,夺得会元。”温良辰小声说道。
秦元君年少时的梦想,是成为徐正那样连中三元、扬名史书之人,因此,他比别人更在意自己的成绩,只不过遗憾的是,因当年和亲王的刻意阻拦,秦元君与解元之名失之交臂。
秦元君摇摇头,洒脱一笑,神情更是一派淡然:“良辰,我早已不是从前的我。”
接着,他忽然掉转了话题,看向下方的万家灯火,安静地问道:“良辰,你可觉得,这景色十分好看?”
京都夜晚的坊市格外繁华,在这里,能够看见百姓生活最美好的一面,他们虽然普通,却不低微,他们虽然为生活忙碌,却不平凡。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人,因此,不平凡的人才能缔造不平凡的事。
即便是一国皇帝,手下没有农夫种田,他也只能被饿死。
温良辰点点头,莞尔一笑道:“最好看莫过于夫妻团聚,子孙满堂,合家安康。”
秦元君发出一阵赞赏声,又叹息道:“果然不愧是我秦元君命定之人。”
温良辰心中一动,不知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他今日不同往日,不自觉地靠了过去,侧耳倾听。
“他们之所以得以团聚,之所以得以安康,全赖战事平息,国家太平,”秦元君眸子闪过一道微光,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仿佛在与她在呢喃着情话,“良辰,我错了,直到我踏上海宁海边那巍峨峭壁,布下陷阱杀死海盗之时,我便知道我错了。”
温良辰忽然间转过头,眼中有片刻的迷茫:“不,你做得很好,你献计于张大人,助海宁抵抗海盗,最后让海宁重归于平静,那里的百姓,永远都会记得你曾经的丰功伟绩。”
事实上,秦元君做得比很多人要好,换做是其他人,哪里会管海宁人的死活?谁不想保存自己的性命?当真碰上海盗来屠村,大概会避而不及罢。
“不,良辰,我赢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却输了我自己的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原本并不是为了救百姓而去,而是为了那虚名……”秦元君黑色的眸子中暗流涌动,仿佛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难过,他紧握自己的拳头,失落和遗憾交织在他的脸上,仿佛聚成了一道巨大的网。
温良辰心脏一颤,顷刻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小心翼翼地说道:“你……不必自责,人都有自己的私念,你已经做得足够好。”
“多谢你,”秦元君咬住自己的下唇,神色流露出难以名状的痛楚,黑暗吞噬了他的半张脸,让他的黑色的眸子逐渐沉寂。
“多谢你一直不嫌这样的一个我,那一个为功名利禄奔波劳碌的我。”
他曾经游走在黑与白之间,甚至分不清对错,分不清黑与白,这样的自己,让他厌恶。秦元君阖上双目,还好他年轻,他还有机会。
温良辰惭愧地垂下头,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秦元君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于她。
这世上,有谁是不计回报地付出,又有谁是真正一生为善,又有谁能不愧于天地,他们,其实只是庸人罢了。
“我曾经想保护你一辈子周全,让你过上最好的日子,却忘了最重要,最本质,最朴实之事,”秦元君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我有愤懑,我有不甘,我去抗争,我去奋斗,尔虞我诈我不怕,争权夺利我算计,因为我要爬到那最高的位置,我要让自己掌控自己,我还要掌控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忘了,在这世上,皇权不是工具,更不是我一己私有。
他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哽咽,他颤抖着嘴唇,从喉中发出一声好似释然一般嘶哑的声音:“因为,若无国,何来家。”
温良辰微微蹙眉,不禁侧过头,望向下方那片热闹之景。
只见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眼神温柔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丈夫弯腰抱起孩童,将它举起来玩耍,二人脸上洋溢着欢快之色,孩童转过身,对着街角拄着拐杖的老人大声呼喊,老人望着一大家子和乐的生活,皱起眼角,露出幸福的笑颜。
他们仿佛离他们很遥远,却又如此之近,因为他们,恰恰便是组成整个国家的血和肉,他们就是所有人的投影,他们其实就是他们。
“母亲留给我的玉佩上,刻着‘初心’二字,我想你那一半应该是‘莫忘’。”
莫忘初心。温良辰微垂双眸,喃喃念道。
“我想,她之所以将我送去和亲王府上,便是希望我能明白,如果我不愿意回皇宫,那便安心退出圈子,去过知足常乐的日子,如果我想回来争,那便要想清楚争的意义,争的初心。”
温良辰默默无言,二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忽然,温良辰抬起头,嘴唇微张,平静地说道:“当今二皇子庸庸碌碌,只知晓玩弄人心,国家在他手上,只是他利用的棋子,若他上位,世家大族必定在他的权衡下再起风云,百姓的生活越发艰难;三皇子野心勃勃,向来冲动好战,立志荡平西北,若他即位,有卫家相助,边疆必定再生事端。”
秦元君睁大双眼看着她,眼中闪过不可置信之色,原来温良辰已经通透到如此地步。
“二皇子为君,贵族跋扈,民穷财尽;三皇子继承大统,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此二人,都不是明君之选。”温良辰早将时势归总得十分透彻,这也是她在不知秦元君身为皇子之前,不曾投靠任何一方的原因。
如今,她却有了最好的选择。
因此,整个天下都有了最好的选择。
恍恍惚惚,温良辰似乎又想起徐正当年对秦元君望气的结论:头顶九霄日月光,足下万里烟云气。难道,自家的师祖,居然在那时便瞧出来了?
等等,还有薛扬那句“你面有羸弱之气,但若细细观之,便知你绝非等闲之辈。虽然我看不透你,但你身上因缘诸多,身边又有那人影响,今后必造杀业。”
难道,这预示着秦元君今后……温良辰又想到徐正所化解的卦像“你尚且年幼,不知弱水遇金,可使其锋钝,催其芒散,若是以金旺水,还以金清水秀的道理”,莫非是自己的缘故,才化了秦元君这一身煞?
好你们两个道士,竟然瞒得我好苦哇!
秦元君完全不知温良辰心思飘到神神道道上去了,他听闻温良辰言二皇子和三皇子不足,心中震撼莫名,他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期许地看着温良辰,他轻声问道:“你可会怪我,将心思放在他人身上?”
听闻此言,温良辰眼眶不禁一热,一整颗心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世上,除去她的亲人,还有哪位男子心心念念都是她?
她紧紧抿着嘴唇,秦元君凑了过来,以手指揩去她眼角滚烫的泪水,心里一片心疼。
温良辰吸了吸鼻子,霍地抬起头,朝他灿然一笑道:“这样的你,才是我最爱的你。”
若你和他们一般自私自利,我如何会爱你?
若你和他们一般凉薄寡义,我如何会爱你?
我所爱的,就是你这样,胸怀宽广,顶天立地的男人啊……
温良辰扬起笑容,用自己坚定的眼神告诉他:你是我心中最英明的君主。
他执起她的手,感动得全身颤抖,几乎不能自拔。
秦元君微微垂下头,看向她的眼睛清亮,宛如黑暗中最明亮的光束,他笑容温暖,好似枯木长出最美的花,炽热而充满生机。
“知己何求。”秦元君满足地叹息一声,将她的手放在自己温热的心口,他睁开双眼,神色郑重,向他的心爱之人,用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诉说自己心中那最宝贵、最珍重的誓言。
“即便今后遭受任何艰难险阻,任何言语非议,我将竭尽我之能,守护你,守护天下百姓;保护你,保护大越得之不易的果实;从此以后,我会不失本心,不忘初心,为你而争,为自己而争,争得国泰民安太平年,华章盛世岁,争得天下海晏河清日,修文偃武时!我秦元君,在此立誓,君子无悔!”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1章 殿中对
转眼间便至四月二十一日殿试,秦元君乘坐马车,掀开帘子,一阵冷风灌了进来,他微微眯了眯眼睛。
只见窗外夜色依然凝重,路边偶有几个昏暗的灯笼,看起来冷冷清清的,而在自己身后不远处,摇摇晃晃的,紧紧跟着一辆青釉小马车。
秦元君向马车旁,正在骑马的巨阙道:“你去后头对她们说,让她们早些回去,不必再送了。”
“是。”巨阙皱皱眉,踹了一脚马肚子,返身回去了。
出巨阙所料的是,温良辰居然乖乖回去了,得知这个消息,秦元君也愣了一下,忽然温和一笑道:“她这是怕我担心呢。”
温良辰虽然担心他,却怕他分心,影响殿试考试,所以她选择自己回去,这并不奇怪。
殿试地点设在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太和殿之后,秦元君与其他贡士统一着装,黎明进入皇宫,在金水桥前点名集合。
秦元君静静站在队伍前列,凝视着这座沉默而庄严的皇宫,重重宫阙在昏暗的天色里,犹如一只蜷缩在一隅大兽。
有多少人苦苦期盼走向它,苦苦哀求它放自己进去,走不进的人伤心失落,走进去的人却逐步丧失自己。看破者失望而归,甘愿者逐渐沉沦,逐渐消弭于黑暗之中,与恶魔共舞,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破它,打倒它,将罪恶而血腥的权力之手,变成真正济民造福的雨露。
考官的点名声逐渐响起,秦元君眼神镇定,往事却一幕幕浮现在眼中。黎明前那段最黑暗、最冰冷的的日子,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伴随着心底的不忿和抗争逐渐远去,最后成为心底那一抹不再触碰的尘埃。
东方将白,破晓已至,不远处那缓缓流淌的金水河上,泛出了淡淡的微光,五座并列的汉白玉石桥,上蟠龙望柱,下衬云板,气势长虹,它屹立在这巍峨壮丽的皇宫之中,安守在亘古不变的天地之间,见证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曾经属于他们的时代。
而如今,这,是属于他的时代。
温良辰还是依他所言,将他送回名义上自家的画舫歇息,并唤来府上的大夫贺郎中,为秦元君把脉诊治。
贺郎中诊治完毕后告知温良辰,秦元君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疲乏无力,略有亏损,须得服下几日药,再休息几日,便能回复元气。
温良辰将画舫上之事布置妥帖,又留下一位婆子煎药,便独自回府上去了。
秦元君的事情解决,她便放下心思,来处理府上诸事。
温良夏的风头已经过去,温大老爷开始将温良冬的婚事提上日程,与卫家商定联姻事宜。
温良冬今年十六,卫定放也老大不小了,放眼整个京都,只有和他同龄的季云卿未有子嗣,再不成婚,卫夫人当真不想活了,在获得温家许可之后,卫家简直是喜极而泣,次日便敲锣打鼓上门求亲。
温家和卫家顺利定下婚约之后,整个温府一片喜气,温三太太和温三老爷春光满面,瞬间年轻了十岁,温良冬心里虽高兴,却只敢躲在房里偷笑,某一次温良辰来送嫁妆,差点被温良冬的笑容晃昏了眼睛。
温良冬一边绣嫁衣一边闷笑,连句话也没空与他们多说,满屋子丫鬟更是四处乱窜,各自忙活收拾东西,连呈上来的茶都是冷的。
从前,因为温老太太苛待庶出三房的缘故,三房丫鬟和婆子比其他房少了一半,平时不如何明显,这会儿忙起来,倒显得格外地缺人。
温仪城张大嘴巴,拉了拉温良辰的袖子,指着嘴角带笑的温良冬,吓得龇牙咧嘴地说道:“姐姐,难道女子成婚都是这般模样?”
然后,他又抬起头,看着温良辰的眼睛,正儿八经地道:“那我今后不娶媳妇儿了,这样的媳妇太傻了。”
“噗嗤。”温良辰被弟弟逗得前仰后合,她弯下腰,刮了一下温仪城的小鼻子,嗔怪道,“你个小糊涂,你不娶媳妇儿,姐姐今后哪里来侄儿侄女?更何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听闻此话,温仪城只好乖乖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好罢,我听夫子的。”
看着那三个□乏术的丫鬟,温良辰自知温良冬不好开口,便亲自去寻了主事的温大太太,温大太太得知温良冬的难处,转头便拨下十个丫鬟给三房,这才解了温良冬房里人员紧张的燃眉之急。
温良辰忙活了近十几日,每日秦元君派人送信,她都放在一边不予理会,好让他一门心思准备殿试,不过,今日是放榜之日,她便多留了一个心眼。
果然,前来报信的赵信一脸的喜色,他朝温良辰一抱拳,笑道:“回禀郡主,表少爷果然中了。”
温良辰颔首,嘴角却抑不住往上扬起,她心道,难怪秦元君胸有成竹,看他那副尾巴翘上天的模样,便知他得中贡士犹如囊中取物,乃是意料之中的喜事。
不过,这依然是一件了不得之事,多少人穷极一生,连举人老爷都没法得中,如今秦元君顺利取得了贡士的身份,便代表有机会进入殿试,只要在殿试中崭露头角,那便一朝闻名天下知!
温仪城眼神空洞,过了许久才聚焦在一处儿,突然,他跳起来,火急火燎地叫:“秦元君居然考过会试,得中贡士?!”
赵信点点头,完全不理解温仪城激动的行为,他又补了一刀,道:“巨阙兄说,表少爷不仅得中贡士,还是本届春闱的会元。”
“……”
温仪城瞪大双眼,彻底惊讶了,暴躁了,最后怒了,他死死地捏紧拳头,忽地发出一声爆喝:“姐姐,我不许你们再拦着我看书,我要……我要赢秦元君,总之,我不能比他差劲!”
他将这番话说完之后,小身子瞬间如同一个小旋风般冲了出去,温良辰看他离开的方向,心道,那孩子向来死心眼得很,如今又受了刺激,定是去书房悬梁刺股了。
赵信又给温良辰带来消息,秦元君今晚邀约,在秀春阁与她一见。
温良辰暗自忖度,今日会试放榜出来,秦元君苦读多日,自己过去见见他,也算是帮他放松一日罢。
秀春阁是季云卿名下产业,实际上,却有一大半握在秦元君手中,这座酒楼设在京都最繁华的东区,生意不比温良辰的太清茶馆差,在得知温良辰同意前来后,秦元君便将整个秀春阁全部清空了。
令温良辰意外的是,得知自己中会元的秦元君,没有想象中欢呼雀跃,抑或是喜不自胜,反而却是格外地冷静,让温良辰惊愕不已。
今夜的东区坊市一如往常,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华盖云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站在夜色之中,双手依栏,温良辰呼吸一滞,猫猫放轻了脚步,唯恐打扰到他。
那个修长的人影一动不动,沉默地观望这俗世的一切,黑色暗潮涌动,在他的头顶聚集,而在他的脚下,却是万家灯火,如同星河流淌,百流入川 ,生生不息。
秦元君表情淡淡,俯视下方,静谧的光晕照映在他的脸上,柔缓了他冰冷的脸庞,更是温柔了他的眼睛,他侧脸的线条清晰俊美,好似那晶莹待化的冰川,平静的神色一如往昔,有如草原上一道最和煦的春风。
温良辰慢慢踱至他的身边,秦元君轻笑一声,道:“你来了。”
兴许是他的神情太过耀眼,抑或是楼下温暖的夜景引人向往,温良辰愣了一下,脸色微红,不自觉移开了视线,回过头不再看他。
“恭喜你得偿所愿,夺得会元。”温良辰小声说道。
秦元君年少时的梦想,是成为徐正那样连中三元、扬名史书之人,因此,他比别人更在意自己的成绩,只不过遗憾的是,因当年和亲王的刻意阻拦,秦元君与解元之名失之交臂。
秦元君摇摇头,洒脱一笑,神情更是一派淡然:“良辰,我早已不是从前的我。”
接着,他忽然掉转了话题,看向下方的万家灯火,安静地问道:“良辰,你可觉得,这景色十分好看?”
京都夜晚的坊市格外繁华,在这里,能够看见百姓生活最美好的一面,他们虽然普通,却不低微,他们虽然为生活忙碌,却不平凡。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人,因此,不平凡的人才能缔造不平凡的事。
即便是一国皇帝,手下没有农夫种田,他也只能被饿死。
温良辰点点头,莞尔一笑道:“最好看莫过于夫妻团聚,子孙满堂,合家安康。”
秦元君发出一阵赞赏声,又叹息道:“果然不愧是我秦元君命定之人。”
温良辰心中一动,不知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他今日不同往日,不自觉地靠了过去,侧耳倾听。
“他们之所以得以团聚,之所以得以安康,全赖战事平息,国家太平,”秦元君眸子闪过一道微光,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仿佛在与她在呢喃着情话,“良辰,我错了,直到我踏上海宁海边那巍峨峭壁,布下陷阱杀死海盗之时,我便知道我错了。”
温良辰忽然间转过头,眼中有片刻的迷茫:“不,你做得很好,你献计于张大人,助海宁抵抗海盗,最后让海宁重归于平静,那里的百姓,永远都会记得你曾经的丰功伟绩。”
事实上,秦元君做得比很多人要好,换做是其他人,哪里会管海宁人的死活?谁不想保存自己的性命?当真碰上海盗来屠村,大概会避而不及罢。
“不,良辰,我赢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却输了我自己的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原本并不是为了救百姓而去,而是为了那虚名……”秦元君黑色的眸子中暗流涌动,仿佛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难过,他紧握自己的拳头,失落和遗憾交织在他的脸上,仿佛聚成了一道巨大的网。
温良辰心脏一颤,顷刻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小心翼翼地说道:“你……不必自责,人都有自己的私念,你已经做得足够好。”
“多谢你,”秦元君咬住自己的下唇,神色流露出难以名状的痛楚,黑暗吞噬了他的半张脸,让他的黑色的眸子逐渐沉寂。
“多谢你一直不嫌这样的一个我,那一个为功名利禄奔波劳碌的我。”
他曾经游走在黑与白之间,甚至分不清对错,分不清黑与白,这样的自己,让他厌恶。秦元君阖上双目,还好他年轻,他还有机会。
温良辰惭愧地垂下头,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秦元君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于她。
这世上,有谁是不计回报地付出,又有谁是真正一生为善,又有谁能不愧于天地,他们,其实只是庸人罢了。
“我曾经想保护你一辈子周全,让你过上最好的日子,却忘了最重要,最本质,最朴实之事,”秦元君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我有愤懑,我有不甘,我去抗争,我去奋斗,尔虞我诈我不怕,争权夺利我算计,因为我要爬到那最高的位置,我要让自己掌控自己,我还要掌控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忘了,在这世上,皇权不是工具,更不是我一己私有。
他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哽咽,他颤抖着嘴唇,从喉中发出一声好似释然一般嘶哑的声音:“因为,若无国,何来家。”
温良辰微微蹙眉,不禁侧过头,望向下方那片热闹之景。
只见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眼神温柔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丈夫弯腰抱起孩童,将它举起来玩耍,二人脸上洋溢着欢快之色,孩童转过身,对着街角拄着拐杖的老人大声呼喊,老人望着一大家子和乐的生活,皱起眼角,露出幸福的笑颜。
他们仿佛离他们很遥远,却又如此之近,因为他们,恰恰便是组成整个国家的血和肉,他们就是所有人的投影,他们其实就是他们。
“母亲留给我的玉佩上,刻着‘初心’二字,我想你那一半应该是‘莫忘’。”
莫忘初心。温良辰微垂双眸,喃喃念道。
“我想,她之所以将我送去和亲王府上,便是希望我能明白,如果我不愿意回皇宫,那便安心退出圈子,去过知足常乐的日子,如果我想回来争,那便要想清楚争的意义,争的初心。”
温良辰默默无言,二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忽然,温良辰抬起头,嘴唇微张,平静地说道:“当今二皇子庸庸碌碌,只知晓玩弄人心,国家在他手上,只是他利用的棋子,若他上位,世家大族必定在他的权衡下再起风云,百姓的生活越发艰难;三皇子野心勃勃,向来冲动好战,立志荡平西北,若他即位,有卫家相助,边疆必定再生事端。”
秦元君睁大双眼看着她,眼中闪过不可置信之色,原来温良辰已经通透到如此地步。
“二皇子为君,贵族跋扈,民穷财尽;三皇子继承大统,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此二人,都不是明君之选。”温良辰早将时势归总得十分透彻,这也是她在不知秦元君身为皇子之前,不曾投靠任何一方的原因。
如今,她却有了最好的选择。
因此,整个天下都有了最好的选择。
恍恍惚惚,温良辰似乎又想起徐正当年对秦元君望气的结论:头顶九霄日月光,足下万里烟云气。难道,自家的师祖,居然在那时便瞧出来了?
等等,还有薛扬那句“你面有羸弱之气,但若细细观之,便知你绝非等闲之辈。虽然我看不透你,但你身上因缘诸多,身边又有那人影响,今后必造杀业。”
难道,这预示着秦元君今后……温良辰又想到徐正所化解的卦像“你尚且年幼,不知弱水遇金,可使其锋钝,催其芒散,若是以金旺水,还以金清水秀的道理”,莫非是自己的缘故,才化了秦元君这一身煞?
好你们两个道士,竟然瞒得我好苦哇!
秦元君完全不知温良辰心思飘到神神道道上去了,他听闻温良辰言二皇子和三皇子不足,心中震撼莫名,他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期许地看着温良辰,他轻声问道:“你可会怪我,将心思放在他人身上?”
听闻此言,温良辰眼眶不禁一热,一整颗心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世上,除去她的亲人,还有哪位男子心心念念都是她?
她紧紧抿着嘴唇,秦元君凑了过来,以手指揩去她眼角滚烫的泪水,心里一片心疼。
温良辰吸了吸鼻子,霍地抬起头,朝他灿然一笑道:“这样的你,才是我最爱的你。”
若你和他们一般自私自利,我如何会爱你?
若你和他们一般凉薄寡义,我如何会爱你?
我所爱的,就是你这样,胸怀宽广,顶天立地的男人啊……
温良辰扬起笑容,用自己坚定的眼神告诉他:你是我心中最英明的君主。
他执起她的手,感动得全身颤抖,几乎不能自拔。
秦元君微微垂下头,看向她的眼睛清亮,宛如黑暗中最明亮的光束,他笑容温暖,好似枯木长出最美的花,炽热而充满生机。
“知己何求。”秦元君满足地叹息一声,将她的手放在自己温热的心口,他睁开双眼,神色郑重,向他的心爱之人,用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诉说自己心中那最宝贵、最珍重的誓言。
“即便今后遭受任何艰难险阻,任何言语非议,我将竭尽我之能,守护你,守护天下百姓;保护你,保护大越得之不易的果实;从此以后,我会不失本心,不忘初心,为你而争,为自己而争,争得国泰民安太平年,华章盛世岁,争得天下海晏河清日,修文偃武时!我秦元君,在此立誓,君子无悔!”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1章 殿中对
转眼间便至四月二十一日殿试,秦元君乘坐马车,掀开帘子,一阵冷风灌了进来,他微微眯了眯眼睛。
只见窗外夜色依然凝重,路边偶有几个昏暗的灯笼,看起来冷冷清清的,而在自己身后不远处,摇摇晃晃的,紧紧跟着一辆青釉小马车。
秦元君向马车旁,正在骑马的巨阙道:“你去后头对她们说,让她们早些回去,不必再送了。”
“是。”巨阙皱皱眉,踹了一脚马肚子,返身回去了。
出巨阙所料的是,温良辰居然乖乖回去了,得知这个消息,秦元君也愣了一下,忽然温和一笑道:“她这是怕我担心呢。”
温良辰虽然担心他,却怕他分心,影响殿试考试,所以她选择自己回去,这并不奇怪。
殿试地点设在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太和殿之后,秦元君与其他贡士统一着装,黎明进入皇宫,在金水桥前点名集合。
秦元君静静站在队伍前列,凝视着这座沉默而庄严的皇宫,重重宫阙在昏暗的天色里,犹如一只蜷缩在一隅大兽。
有多少人苦苦期盼走向它,苦苦哀求它放自己进去,走不进的人伤心失落,走进去的人却逐步丧失自己。看破者失望而归,甘愿者逐渐沉沦,逐渐消弭于黑暗之中,与恶魔共舞,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破它,打倒它,将罪恶而血腥的权力之手,变成真正济民造福的雨露。
考官的点名声逐渐响起,秦元君眼神镇定,往事却一幕幕浮现在眼中。黎明前那段最黑暗、最冰冷的的日子,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伴随着心底的不忿和抗争逐渐远去,最后成为心底那一抹不再触碰的尘埃。
东方将白,破晓已至,不远处那缓缓流淌的金水河上,泛出了淡淡的微光,五座并列的汉白玉石桥,上蟠龙望柱,下衬云板,气势长虹,它屹立在这巍峨壮丽的皇宫之中,安守在亘古不变的天地之间,见证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曾经属于他们的时代。
而如今,这,是属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