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真千金咸鱼了 第6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特别是听到西襄侯自爆伤心过往,说出妻子早亡,弟弟长子惨死的往事,她就更是有点儿听不下去了。
  虽然说西襄侯算得上是年少轻狂,年轻时不怎么得邱氏喜欢,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师兄人是真的不是坏人,惨也真的是惨。
  虽然早就嫁入凤家,但是西襄侯家的事儿,她也有所耳闻。
  她起先还想着若是西襄侯敢隐瞒自家的实情,她就当场戳穿他来着。
  没想到西襄侯居然如此实诚,把什么都说了——而且实在是太实诚了,看着他自揭伤疤,邱氏简直有些不落忍,几乎要让他停下来别说了。
  但是她也知道,唯有如此一五一十什么都说了,才能帮着冯大娘和冯婉做出正确的判断——西襄侯家的确阔过不错,包括现在,这个侯爵之位也是没有褫夺的。
  可惜今非昔比,名存实亡。
  三年前那一场大战,大源兵败,西襄侯一脉死伤惨重。项锐的叔父跟大哥战死,只有项锐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但却是个“逃兵”,西襄侯自己也重伤落下了病根,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战力了。
  但就算如此,老皇帝还是不放心。
  他以“荣养”的名义在京城给项家弄了一个十分豪华的西襄侯府,实际上就是想把他们父子弄来京城看管起来。
  但是被西襄侯直接跪了三天请罪,请求拿侯府和侯爵之位换项锐一条性命。
  当然,老皇帝没有答应。
  不过他也没有回绝。
  西襄侯索性直接搬出了侯府,在这京郊弄了这么一个小院子居住,形同圈禁,也是自我流放,总之是彻底远离了大源朝的权力中心了。
  就算如此,还是不能说老皇帝已经放过了他们家。
  若是要清算,那真是什么时候想清算就清算。
  这其中的内情,若是对朝中大事一无所知的话,是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正确判断的。
  寻常人家只会觉得西襄侯府名头好听。项锐又是西襄侯唯一活着的儿子,那将来必定是要继承整个侯府的,这要是嫁过去,就是侯府女主人,实在是极好的亲事。
  不过真正的权贵之家,全都知道厉害,故此没有人敢上前。
  普通人家,西襄侯又瞧不上,倒不是嫌弃人家的家世,纯粹是看不上那些极品的家人。
  这么一拖两拖,项锐都二十出头了,还是单身。
  邱氏其实也看出来项锐同冯婉倒也算是良配,毕竟项家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冯家家世虽然不显,好歹是清白人家,更何况冯婉人才样貌俱都是上佳,厮配项锐那正是郎才女貌、绰绰有余。
  但是就算如此,也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成了亲事,总是要两边儿清楚交底了才好。
  只要看着冯婉,邱氏就觉得从心里喜欢她、心疼她,想着做主给她一个最好的亲事。
  若是没有遇到这些事儿,项家的确不错,但是没有遇到这些事儿,恐怕项锐的孩子都满地跑了,也轮不到冯婉了。
  可见这世上之事,总难两全,还是只能要她们自己决定了。
  邱氏叹息了一番。一时间居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悄悄问冯婉道:“婉姐儿,这门亲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冯婉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旁边儿明明还在“商谈”却都悄悄竖起耳朵倾听的西襄侯父子跟冯大娘,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面上却十分淡然地开口道:“我愿意。”
  ?
  作者有话说:
  艾玛,不小心写多了,哈哈哈。晚安大家。
  第69章 [v]
  冯婉这话一说,满座皆惊。
  毕竟,这年头像是她这么大的小姑娘,虽然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但是不论性格活泼还是稳重,都会避嫌的。
  就算有被问到意见的,无一不是一脸娇羞模样,欲语还休,未开口先脸红的。
  哪里有像是冯婉这种,一脸淡然,大大方方说出“我愿意”,就跟事不关己一样冷静到不像话的呢。
  真是非同凡响。
  帅大叔西襄侯最先反应过来。
  他哈哈大笑,抚掌道:“好!好!真吾儿妇耶!老二啊,快把你娘的宝贝拿出来送给你媳妇儿,等我同两位亲家母好生商议一番,尽快选个良辰吉日,早点儿把你媳妇儿接进门。”
  西襄侯十分激动,当即就打发了项锐出去找东西。项锐无奈,只能告罪领命,准备出门。
  冯婉见他如此,便也就站起身来,对着西襄侯道:“侯爷暂且不必着忙,我还有话要说。”
  她这话一说,西襄侯倒是重视起来,当即也正襟危坐,等她说话。
  那边儿冯大娘跟邱氏,一喜一忧,原本也都是有话要说的模样,奈何被冯婉抢了先,也就只有等她说完,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冯婉环视了一圈儿,看到每个人的反应,果然跟她预料的一致,便就准备安心进行下一步了。
  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准备开口,将自己三天前同项锐谈好的合作事宜说出来的时候,项锐却忽然开口,打断了她。
  “冯姑娘若是要说那日的事,还是先别跟长辈们说了罢……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何必急于一时?”
  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冯婉有些诧异。
  转头一看,却见到他目光中满是恳求。
  这就有些不对了。
  怎么这种事儿,不是应该同家里人都说清楚吗?
  而且当时明明不是这么说的来着……
  冯婉有心反驳,话到了嘴边儿却又咽了下去——倒不是她“见色起意”,实在是这位项兄一直以来对她和她阿娘都很不错。
  算起来认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帮过她的忙却是不少。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起眼,但是细算起来,实则还是欠了他不少人情。
  冯婉一向不太喜欢欠人人情,所以借着这次的机会,给他一个面子,过后详细了解了解情况,再做打算不迟。
  这么一想,她就也十分配合地被项锐拉着一起出了门,到他们家库房去找项锐亡故的母亲留下的宝物了。
  身后隐约传来西襄侯的笑声,还有冯大娘的说话声——他们两位显然是为了冯婉如此顺从项锐,项锐如此尊重冯婉这种表象所蒙蔽,觉得他们两个实在是绝配,可以赶紧商议婚期了。
  唯有邱氏没有加入到这个狂欢中去——她这次来的身份,是冯婉的义母。
  虽然说,一直没有办过认义母的仪式,但是邱氏已经俨然以冯婉的义母自居了——若是有一天她知道了冯婉才是她的亲生女儿,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感想,会不会觉得现在这种非得上赶着做冯婉义母的行为,有点儿尴尬。
  当然,冯婉的计划是,让她这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尴尬。
  但是她也不会同意认她做义母便是——上辈子连亲娘都喊了十几年,这辈子就算是不相认,也不能把亲娘认成干娘啊,这简直是乱了套了。
  还是按照原计划避而远之的好。
  冯婉打定了主意要避开邱氏,但是邱氏偏偏对她总是有种莫名的亲近之感。而且总会把她刻意的疏远和沉默解读成“姐儿还小,想是不好意思”或者是“这孩子就是太懂事,生怕麻烦别人”……
  可以说从见面到现在,这短短的月余时间里,邱氏简直把自我攻略做到了极致——不管冯婉干什么她都能给脑补出来一出完美的解释,反正冯婉哪里都好,她哪里都喜欢就是。
  这简直跟前世她对冯婉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说上辈子相处了那么久,但是冯婉竟然不知道邱氏居然还有这一面。
  也根本不知道她那刻板端庄的表象之下,居然藏着这么一颗敏感多情的心。
  此刻,在她那大大咧咧的农妇养母冯大娘正在跟西襄侯开开心心地讨论冯婉同项锐婚事的时候,这位毫不知情的生母邱氏,正在用着母亲担忧女儿的目光看着她。
  她是真的为冯婉的幸福忧心。
  她也是真的感觉到了项锐有什么事儿瞒着他们——这大抵也算是母亲的直觉,反正不管怎样,不会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这个想要求娶婉儿的年轻人总是看着不太对劲儿。
  面对邱氏担忧的眼神,冯婉很是无奈也隐隐有些感动。
  虽然说一开始她的确有些承受不了邱氏如此画风大变的模样,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却发现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上辈子没有体验过的,这辈子好好体验一番。
  同样,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也一起弥补了,倒也是件好事。
  所以说,还是赶紧弄清楚项锐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不然,就算她阿娘冯大娘不会起疑心,这位生母邱氏却必定会纠结出问题来了。
  冯婉暗暗叹息了一声,还是对着邱氏露出一个安抚性质的微笑,然后就也告了罪跟着项锐出了屋子。
  项锐走的很急,显然方才在房中那个情势,还是挺让他焦虑了。
  冯婉倒是想不紧不慢,奈何这位老兄可能是一时间太过情急了,居然直接拉着她的手臂往小院的后院跑。
  到了这个时候,冯婉才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小院的布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小院从外头看着倒是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进来一看,内里却大有乾坤。
  房屋布局和陈设十分简单,却精巧非常,特别是这后院,建筑星罗棋布,排布巧妙异常,居然隐约有种萧杀之气——这是,用了奇门八卦的手法,摆了个阵法?
  还是杀阵呢,真是厉害了。
  不愧是那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西襄侯,隐居的小院子都能弄出这么多花样来。
  这玩儿法简直也是没谁了。
  冯婉一边儿感叹,一边儿在连接着前院后院的月亮门儿处停了下来。
  见她如此,项锐倒是愣了,看着她的目光也愈发疑惑,倒是冯婉厌倦了这种猜来猜去的游戏,直截了当地对着项锐道:“项公子有什么话,就请在这儿说罢……令堂生前心爱之物,我实在受之有愧,还是不必麻烦了。”
  这话一说,项锐的脸色微变。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那后院月亮门不远处有株古树,古树之下有个石桌,几个石凳,倒是个乘凉的好去处。
  他想着接下来必然也是一场长谈,还是找个舒服的地方坐着说比较好,便就开口,准备请冯婉过去坐。
  没想到他刚一开口,冯婉就笑着道:“那里么?我可不敢坐,恐怕还没过去,人已经没了。”
  项锐正在奇怪她为何说这种话,冯婉却忽然收了声,看着项锐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项锐愈发觉得奇怪,忍不住开口问道:“冯姑娘何出此言?可是这儿有哪里不妥?”
  见他当真是一副茫然无知的样子,不像是做假,冯婉终究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告诉了他真相:
  “项公子当真不知道你们家这后院是什么情况?”
  项锐摇了摇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来……不知道这小院子有什么不妥,还请冯姑娘明示。”
  冯婉叹了口气道:“你家的事,哪里轮得到我一个外人指手画脚,还是先说回方才的事儿罢——方才见到令尊,发现他老人家似乎对我们此前所言之事一无所知。怎么项公子未曾向侯爷言明,我们之所以要议亲,只是为了合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