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狼烟起
袁涣入宛城的事情,就像是一阵清风略过湖面,只是波澜轻动,但随着一封书信悄然送往扬州之后,一切就重新归于宁静,袁涣也“启程”前往兖州,准备再度与曹操进行深入交流。
接下来,因为春耕的到来,天下间大多州郡,不管之前怎样,但暂时都呈现出了令人安心的平和与忙碌。
荆州方面,一直对李易虎视眈眈,不断给他制造压力,希望李易慌乱的刘表,虽然不甘,但为了百姓生计与地方安定,也撤回了大部分兵马。
至于南阳这边,李易也是难得的亲自下了一田地,因为这年头的春耕可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死,李易作为一地父母长官,是需要亲自下田耕种,为百姓们做出表率的。
原本李易对此事还有些郁闷,倒不是他不想种地,或者说对农事有所轻贱,实在是他两辈子都没碰过农活,妥妥的一个萌新,生怕不小心出了什么低级错误,那可是大大有损李襄侯的光辉形象。
好在事情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因为石韬负责屯田,本身也种过地,李易让石韬与几个侍卫教了他几把之后,感觉还行,等到了日子,找了一块百姓的田地作为示范田,就撸起袖子亲自下场了,然后,被召集而来瞻仰李襄侯种田风采的数千百姓,那些随行大小官员,以及受邀而来的南阳世家中人,一个个全都惊呆了。
要种地,先犁地,正常来说,是用牛来拉犁,有些田地不好,甚至还需要双牛来拉犁。
南阳牛少,不够百姓使用,李易就让军中士卒帮助百姓犁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以及工作效率,李易安排的是十个军卒拉一头犁。
但轮到李易耕地的时候,对给他牵牛而来的老农,李易却是笑着摆了摆手,更不呼唤士卒,直接把牵犁的绳套往手臂上一缠,脚下一用力,直接就拉着犁往前行去,只在身后留下一道整齐的沟壑,看的那老农的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
而且,李易的脚步还贼快,让在后面帮忙做样子扶着犁头的伏寿都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
见李易神力如此,围观的百姓,官员,世家,纷纷惊叹下拜,连声大呼襄侯。
那日之后,市井之中便有人言,李襄侯力胜牛虎,为百姓开田地,一日行走数十亩,仿若神人。
又过数日,又有人言,李襄侯乃农神转世,但凡襄侯脚步所到之处,田垄自现,于是百姓家中陆续开始供奉李易画像,以求李易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将来不再受那饥饿之苦。
其实这段时间里,李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刘表与袁术身上,在屯田全权交给石韬负责,且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对这方面就更加不在意了,但任谁都没想到,李易只是客串了一把老黄牛,后续带来的影响竟然会那么好,不光百姓越发的心向于他,就连世家之人也不例外。
前些时间,因为刘表做出的一系列针对南阳的威胁动作,有不少世家虽然对李易没有恶感,但因为畏惧于刘表权势名声,很是担心李易不能抵挡刘表,刘表在干掉李易之后还会迁怒与他们,所以,对李易态度多少有了一些疏远,甚至,还有在李易之下任职的世家子弟找借口辞官。
但在春耕之后,却是有不少世家重新开始向李易靠拢。
在这年月,李易以一人之力扛犁,且健步如飞,说的简单点,是他力气大,但往细了说,那其中意义就复杂了。
李易杀董卓,以区区两三千兵马控制皇城,这代表了李易的武功。
与刘表交锋,早先看似软弱,处处相让,实则却一步步占据道义,反客为主,逼迫刘表不得不以撕破脸的方式针对李易,这是李易的谋略。
再有李易为诸葛一家不辞辛苦,千里亲赴扬州,以身犯险,使诸葛一家团员,这是李易的仁义。
现在李易又在春耕中表现惊艳,不同于之前的收拢流民,开仓放粮之举,那在世家看来是烂好心,世上烂好心的人海了去了,且烂好心往往没有好下场,所以,虽然众人表面上都是对李易的爱民之举交口称赞,但私下里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李易其实不懂治民之术。
但这次的春耕却是大大的改变了许多人在这方面对立的看法,李易的表现,虽然只是他个人的不同凡响,但碍于时代、见识,李易做所的,在很大程度上预兆了他能够好好治理地方,让所辖之地百姓安乐富足。
对于一个这样各方各面都近乎完美的李襄侯,哪怕他面前有着一个身居州牧高位的敌人,也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投靠。
对于那些重新靠拢过来的世家,李易向他们展露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轻视与偏见,这倒不是李易故意装的,而是李易确实没对他们有太多的意见。
人嘛,趋吉避凶理所应当,世家是人家自己的世家,并不是李易的下属,人家有自己的选择权,只要不想着在背后捅他刀子,李易完全可以接受他们的选择。
但李易也不是圣母,对于前段时间找借口在他这里辞了官,现在又表示想回来的,李易虽然表面上表示既往不咎,甚至还出言安抚他们,但转身就把他们的名字,连带所在的家族全都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了。
那些人拿了李易给的俸禄,就要为李易办事,结果遇到有危险了,就卷铺盖走人,那可是赤果果的背叛了,李易忍不了!
只是考虑到战事将起,为了大局稳定,李易暂时没有找他们麻烦,但李易已经给贾诩,以及负责官员考核的诸葛玄授意,这些人如果没有他的亲自开口,终生不予提拔,而且一旦犯错,就必须从重处置。
不难想象,将来等李易功成名就,昔日门前小卒都能鸡犬升天,领兵一方,但有一部分官员,虽然早早就在李易手下为官,但终其一生,在仕途上都只能原地踏步踏,看着比他年轻的上司换了一茬又一茬,那感觉,恐怕比死了要难受……
当然,这段时间的事情并不都是如意,也有让李易闹心的。
有一天李易走访百姓家户,慰问百姓生活,无意中看到了一家百姓正堂中为他供奉的画像,当时李易连着张了好几次嘴,真是一言难尽。
画工如何就不说了,李易这个文抄公根本不懂欣赏,单单是画像上那两撇极具文艺青年气质的小胡子就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李易穿越之后并没有随着时代浪潮,学着旁人蓄须,他的胡须每天都要清理,作为后世人,李易觉得那样很清爽,很精神,至于旁人觉得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什么的,李易完全不在乎,仅仅只是凭借他之前的成就,天下间谁能说他办事不牢?
所以,贾诩等人建议李易蓄须,被他拒绝后,知他不喜,也就没人提这茬了。
只是百姓们却不那么想,为了李襄侯的颜面威仪,某个不知名的民间画师愣是给他画上了胡子,虽然看上还算是美观,诸葛玄甚至称赞其画工了得,但李易自己却是怎么瞅怎么不和谐,偏偏此画还流传甚广,李易就算想更正都难了。
就这样,在虽然紧张却又不太严肃的气氛中,时间终于到了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立为楚王,并且向江夏动兵的日子。
此时春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尚未结束,南阳兵马,只有最为精锐的万人拱卫宛城以及周遭,其他士兵还在田亩之间,因为大力屯田的缘故,开垦了许多的荒地,春耕很是耗时耗力,再加上李易判断南阳一时还不会参战,暂时也就没有将他们召回。
不过李易也在这时间下了严令,一切兵马不得远行,不得擅自与人争斗冲突,尽一切可能,避免在最后关头,与刘表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同时,李易也向襄阳以及江夏方向,派出了上百人,乔装打扮打探消息,争取第一时间得到江夏与襄阳情况。
而这个时候,襄阳的刘表还被蒙在鼓里,刘表见到李易一心只为春耕,显然不可能与他起争斗,非常宽心,原本提前召回士兵的打算也被他搁置,毕竟刘表是个厚道人,并不想对下面的将士们太过苛责。
当然,刘表也不是愚蠢之人,襄阳之地兵事虽有松懈,但对荆州防务中最为重要的江夏驻军,刘表特意有向黄祖去信,提醒他千万不可懈怠。
只是,刘表却不知,其实在他让半数的西陵驻军调往安陆的时候,江夏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四月二十二这天,从早上开城门后,一直到月上中天,自襄阳东门,陆续有五六匹快马飞驰而入,一路冲撞行人无数,但无有一人停歇,而百姓见那些骑士中多有浑身浸血之人,根本不凡问责,反而惶惶不安,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而随着这一个个信使进入了刘表的议事厅,送上一封封的战报,最后又将黄祖的亲笔血书送到刘表面前,整个荆州,彻底震动。
四天前,袁术自称得天授神物,奈何位卑不能自持,为了不顺应天命,不得已,只能在寿春自立为楚王,并通告天下,同时,又发檄文征讨荆州牧刘表。
根据檄文所述,刘表有三大罪。
其一,刘表攀附董卓,以董卓矫诏入主荆州,后更以花言巧语蒙骗天子,取得州牧之位,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当诛三族!
其二,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本应为天下人之表率,然而,董卓为祸之时,刘表却远庇襄阳,经营自家党羽,对天子危难视若不见,可见其人不忠不孝,且心怀险恶,论罪当诛!
其三,刘表嫉贤妒能,无容人之量,竟然屡次谋害国家有功之臣,意图为董卓复仇,可谓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而袁术袁公路,既然天命楚王,自当代天行事,讨伐天下之贼。
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号楚王的当日,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率两万偏师,先走豫章,又绕道豫州,然后急行折返,趁着黎明昏暗,突袭江夏郡的鄳县,因为事发突然,城池守军没有防备,纪灵先以轻骑冲杀,占据城门,然后入城斩杀县令以及守备军官,前后不到两个时辰,鄳县易主。
之后,纪灵又兵分两路,分取西阳县与轪县,两个县城都缺兵少将,西阳县不敌纪灵勇猛,率先告破,然后纪灵将之前所得官员首级掷入轪县城墙,县令见后惊恐万分,为活命,开门投降。
不到一日功夫,三城陷落,江夏门户洞开。
驻扎在安陆的黄祖得到三城失守的消息后,大为震惊,黄祖知道,袁术既然发兵江夏,定然会有大军直指西陵,当即决定舍弃西阳三城,回西陵汇合兵马,然后图谋收复三城,但被副将劝阻。
因为袁术在檄文中说了,刘表的第三罪,可是迫害国家有功之臣,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袁术说的是李易。
那么,这不是表明,李易已经与袁术勾结在了一起,倘若纪灵离开安陆,被李易从背后趁虚而入,顺势南下,届时首尾难顾,大军岂不是随时都有覆灭之忧?
黄祖听了副将的话,当即就迟疑了,想到前些天,他可是抓到过李易的探子,虽然拷打之后没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李易将探子送到他的地盘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消息,再结合如今形式,黄祖觉得副将说的真的很有道理,便下令传讯西陵加强守备,同时向刘表告急。
然而,黄祖的信使还未送出,就有快马来报,却是西陵已经失守了。
原来,纪灵攻打三处县城时,故意留下漏洞,让许多守城士卒逃离,这些人为求生路,下意识的就去了西陵,西陵守将惊慌失措,再加上自三城来的逃兵太过混乱,没有多加盘查便接纳了败军,不想却被袁术麾下大将军张勋以三百敢死之士混入其中,当夜在城中放火作乱,趁势夺取城门,同时,张勋大军在外出现,里应外合,连夜一举破城,西陵守将被张勋斩杀,守军或俘或降。
至此,江夏兵马主力损失过半,彻底转入守势,再无反击可能。
接下来,因为春耕的到来,天下间大多州郡,不管之前怎样,但暂时都呈现出了令人安心的平和与忙碌。
荆州方面,一直对李易虎视眈眈,不断给他制造压力,希望李易慌乱的刘表,虽然不甘,但为了百姓生计与地方安定,也撤回了大部分兵马。
至于南阳这边,李易也是难得的亲自下了一田地,因为这年头的春耕可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死,李易作为一地父母长官,是需要亲自下田耕种,为百姓们做出表率的。
原本李易对此事还有些郁闷,倒不是他不想种地,或者说对农事有所轻贱,实在是他两辈子都没碰过农活,妥妥的一个萌新,生怕不小心出了什么低级错误,那可是大大有损李襄侯的光辉形象。
好在事情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因为石韬负责屯田,本身也种过地,李易让石韬与几个侍卫教了他几把之后,感觉还行,等到了日子,找了一块百姓的田地作为示范田,就撸起袖子亲自下场了,然后,被召集而来瞻仰李襄侯种田风采的数千百姓,那些随行大小官员,以及受邀而来的南阳世家中人,一个个全都惊呆了。
要种地,先犁地,正常来说,是用牛来拉犁,有些田地不好,甚至还需要双牛来拉犁。
南阳牛少,不够百姓使用,李易就让军中士卒帮助百姓犁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以及工作效率,李易安排的是十个军卒拉一头犁。
但轮到李易耕地的时候,对给他牵牛而来的老农,李易却是笑着摆了摆手,更不呼唤士卒,直接把牵犁的绳套往手臂上一缠,脚下一用力,直接就拉着犁往前行去,只在身后留下一道整齐的沟壑,看的那老农的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
而且,李易的脚步还贼快,让在后面帮忙做样子扶着犁头的伏寿都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
见李易神力如此,围观的百姓,官员,世家,纷纷惊叹下拜,连声大呼襄侯。
那日之后,市井之中便有人言,李襄侯力胜牛虎,为百姓开田地,一日行走数十亩,仿若神人。
又过数日,又有人言,李襄侯乃农神转世,但凡襄侯脚步所到之处,田垄自现,于是百姓家中陆续开始供奉李易画像,以求李易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将来不再受那饥饿之苦。
其实这段时间里,李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刘表与袁术身上,在屯田全权交给石韬负责,且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对这方面就更加不在意了,但任谁都没想到,李易只是客串了一把老黄牛,后续带来的影响竟然会那么好,不光百姓越发的心向于他,就连世家之人也不例外。
前些时间,因为刘表做出的一系列针对南阳的威胁动作,有不少世家虽然对李易没有恶感,但因为畏惧于刘表权势名声,很是担心李易不能抵挡刘表,刘表在干掉李易之后还会迁怒与他们,所以,对李易态度多少有了一些疏远,甚至,还有在李易之下任职的世家子弟找借口辞官。
但在春耕之后,却是有不少世家重新开始向李易靠拢。
在这年月,李易以一人之力扛犁,且健步如飞,说的简单点,是他力气大,但往细了说,那其中意义就复杂了。
李易杀董卓,以区区两三千兵马控制皇城,这代表了李易的武功。
与刘表交锋,早先看似软弱,处处相让,实则却一步步占据道义,反客为主,逼迫刘表不得不以撕破脸的方式针对李易,这是李易的谋略。
再有李易为诸葛一家不辞辛苦,千里亲赴扬州,以身犯险,使诸葛一家团员,这是李易的仁义。
现在李易又在春耕中表现惊艳,不同于之前的收拢流民,开仓放粮之举,那在世家看来是烂好心,世上烂好心的人海了去了,且烂好心往往没有好下场,所以,虽然众人表面上都是对李易的爱民之举交口称赞,但私下里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李易其实不懂治民之术。
但这次的春耕却是大大的改变了许多人在这方面对立的看法,李易的表现,虽然只是他个人的不同凡响,但碍于时代、见识,李易做所的,在很大程度上预兆了他能够好好治理地方,让所辖之地百姓安乐富足。
对于一个这样各方各面都近乎完美的李襄侯,哪怕他面前有着一个身居州牧高位的敌人,也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投靠。
对于那些重新靠拢过来的世家,李易向他们展露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轻视与偏见,这倒不是李易故意装的,而是李易确实没对他们有太多的意见。
人嘛,趋吉避凶理所应当,世家是人家自己的世家,并不是李易的下属,人家有自己的选择权,只要不想着在背后捅他刀子,李易完全可以接受他们的选择。
但李易也不是圣母,对于前段时间找借口在他这里辞了官,现在又表示想回来的,李易虽然表面上表示既往不咎,甚至还出言安抚他们,但转身就把他们的名字,连带所在的家族全都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了。
那些人拿了李易给的俸禄,就要为李易办事,结果遇到有危险了,就卷铺盖走人,那可是赤果果的背叛了,李易忍不了!
只是考虑到战事将起,为了大局稳定,李易暂时没有找他们麻烦,但李易已经给贾诩,以及负责官员考核的诸葛玄授意,这些人如果没有他的亲自开口,终生不予提拔,而且一旦犯错,就必须从重处置。
不难想象,将来等李易功成名就,昔日门前小卒都能鸡犬升天,领兵一方,但有一部分官员,虽然早早就在李易手下为官,但终其一生,在仕途上都只能原地踏步踏,看着比他年轻的上司换了一茬又一茬,那感觉,恐怕比死了要难受……
当然,这段时间的事情并不都是如意,也有让李易闹心的。
有一天李易走访百姓家户,慰问百姓生活,无意中看到了一家百姓正堂中为他供奉的画像,当时李易连着张了好几次嘴,真是一言难尽。
画工如何就不说了,李易这个文抄公根本不懂欣赏,单单是画像上那两撇极具文艺青年气质的小胡子就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李易穿越之后并没有随着时代浪潮,学着旁人蓄须,他的胡须每天都要清理,作为后世人,李易觉得那样很清爽,很精神,至于旁人觉得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什么的,李易完全不在乎,仅仅只是凭借他之前的成就,天下间谁能说他办事不牢?
所以,贾诩等人建议李易蓄须,被他拒绝后,知他不喜,也就没人提这茬了。
只是百姓们却不那么想,为了李襄侯的颜面威仪,某个不知名的民间画师愣是给他画上了胡子,虽然看上还算是美观,诸葛玄甚至称赞其画工了得,但李易自己却是怎么瞅怎么不和谐,偏偏此画还流传甚广,李易就算想更正都难了。
就这样,在虽然紧张却又不太严肃的气氛中,时间终于到了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立为楚王,并且向江夏动兵的日子。
此时春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尚未结束,南阳兵马,只有最为精锐的万人拱卫宛城以及周遭,其他士兵还在田亩之间,因为大力屯田的缘故,开垦了许多的荒地,春耕很是耗时耗力,再加上李易判断南阳一时还不会参战,暂时也就没有将他们召回。
不过李易也在这时间下了严令,一切兵马不得远行,不得擅自与人争斗冲突,尽一切可能,避免在最后关头,与刘表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同时,李易也向襄阳以及江夏方向,派出了上百人,乔装打扮打探消息,争取第一时间得到江夏与襄阳情况。
而这个时候,襄阳的刘表还被蒙在鼓里,刘表见到李易一心只为春耕,显然不可能与他起争斗,非常宽心,原本提前召回士兵的打算也被他搁置,毕竟刘表是个厚道人,并不想对下面的将士们太过苛责。
当然,刘表也不是愚蠢之人,襄阳之地兵事虽有松懈,但对荆州防务中最为重要的江夏驻军,刘表特意有向黄祖去信,提醒他千万不可懈怠。
只是,刘表却不知,其实在他让半数的西陵驻军调往安陆的时候,江夏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四月二十二这天,从早上开城门后,一直到月上中天,自襄阳东门,陆续有五六匹快马飞驰而入,一路冲撞行人无数,但无有一人停歇,而百姓见那些骑士中多有浑身浸血之人,根本不凡问责,反而惶惶不安,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而随着这一个个信使进入了刘表的议事厅,送上一封封的战报,最后又将黄祖的亲笔血书送到刘表面前,整个荆州,彻底震动。
四天前,袁术自称得天授神物,奈何位卑不能自持,为了不顺应天命,不得已,只能在寿春自立为楚王,并通告天下,同时,又发檄文征讨荆州牧刘表。
根据檄文所述,刘表有三大罪。
其一,刘表攀附董卓,以董卓矫诏入主荆州,后更以花言巧语蒙骗天子,取得州牧之位,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当诛三族!
其二,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本应为天下人之表率,然而,董卓为祸之时,刘表却远庇襄阳,经营自家党羽,对天子危难视若不见,可见其人不忠不孝,且心怀险恶,论罪当诛!
其三,刘表嫉贤妒能,无容人之量,竟然屡次谋害国家有功之臣,意图为董卓复仇,可谓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而袁术袁公路,既然天命楚王,自当代天行事,讨伐天下之贼。
四月十八,也就是袁术自号楚王的当日,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率两万偏师,先走豫章,又绕道豫州,然后急行折返,趁着黎明昏暗,突袭江夏郡的鄳县,因为事发突然,城池守军没有防备,纪灵先以轻骑冲杀,占据城门,然后入城斩杀县令以及守备军官,前后不到两个时辰,鄳县易主。
之后,纪灵又兵分两路,分取西阳县与轪县,两个县城都缺兵少将,西阳县不敌纪灵勇猛,率先告破,然后纪灵将之前所得官员首级掷入轪县城墙,县令见后惊恐万分,为活命,开门投降。
不到一日功夫,三城陷落,江夏门户洞开。
驻扎在安陆的黄祖得到三城失守的消息后,大为震惊,黄祖知道,袁术既然发兵江夏,定然会有大军直指西陵,当即决定舍弃西阳三城,回西陵汇合兵马,然后图谋收复三城,但被副将劝阻。
因为袁术在檄文中说了,刘表的第三罪,可是迫害国家有功之臣,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袁术说的是李易。
那么,这不是表明,李易已经与袁术勾结在了一起,倘若纪灵离开安陆,被李易从背后趁虚而入,顺势南下,届时首尾难顾,大军岂不是随时都有覆灭之忧?
黄祖听了副将的话,当即就迟疑了,想到前些天,他可是抓到过李易的探子,虽然拷打之后没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李易将探子送到他的地盘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消息,再结合如今形式,黄祖觉得副将说的真的很有道理,便下令传讯西陵加强守备,同时向刘表告急。
然而,黄祖的信使还未送出,就有快马来报,却是西陵已经失守了。
原来,纪灵攻打三处县城时,故意留下漏洞,让许多守城士卒逃离,这些人为求生路,下意识的就去了西陵,西陵守将惊慌失措,再加上自三城来的逃兵太过混乱,没有多加盘查便接纳了败军,不想却被袁术麾下大将军张勋以三百敢死之士混入其中,当夜在城中放火作乱,趁势夺取城门,同时,张勋大军在外出现,里应外合,连夜一举破城,西陵守将被张勋斩杀,守军或俘或降。
至此,江夏兵马主力损失过半,彻底转入守势,再无反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