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话里有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李易将来的方向,荀攸早就有所猜测,而且,荀攸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与李易的想法较为契合。
  所以,对于李易的这些问题,荀攸并没有真的当做问题来看,而是将这当做李易对他的一次考量与试探。
  尽管李易自打第一次见到荀攸就表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热情,招揽之心显而易见,可荀攸思来想去,觉得李易的态度应该是奔着荀家去的,而不全是针对他个人。
  当然,荀攸听说李易有很厉害的识人的本事,他也相信,李易在这方面肯定不差,可要是李易随便瞅一眼就能分辨出深浅,那也太玄乎了。
  所以,荀攸决定,今天必须给李易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让李易真正的重视起他这个人来。
  拿起酒杯,饮了一口,荀攸抿抿嘴,回味了一阵,然后将酒杯放下,道:“襄侯此时若是趁着大胜之势,追击袁术,攻入扬州,虽然失去荆州地利,进兵稍有阻碍,但袁术新败,军心已丧,襄侯全胜不是难事,之后朝廷必然嘉奖,襄侯有此功绩,留名青史乃是必然。”
  李易点点头,微笑着注视荀攸,等着他的“但是”。
  果然,就见荀攸话锋一转,道:“但是,如此一来,襄侯就不能先行稳定荆州,后方容易有变,而且袁术虽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襄侯纵然能胜,但恐怕也要损兵折将,如此,之后襄侯虽然得了朝廷功名,却要让自身根本受损,而如今天下又不算是太平,届时难免会有有心人趁机争夺荆州,真有如此情形,襄侯纵然不惧,但久战之后,军心已经疲惫,再战,胜算实在难以估计。”
  李易笑道:“先生说的不错,与易不谋而合,还请先生说说第二个问题。”
  荀攸道:“这件事情倒是颇为简单,襄侯可以以荆州本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江夏太守,至于其他地方官员,襄侯也可由其举荐,然后襄侯将之召到襄阳,一一考核任命,如此,众人将感激襄侯提携之恩,百姓也会明白襄侯爱民心意,而且,若是其中有人将来出了差错,将来也方便取代。”
  李易心里暗道一声好黑,这般名人们的腹黑程度全都不一般啊。
  不过李易本身也是个黑心的家伙,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又问:“最后一件事呢?”
  荀攸吸了口气,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道:“既然襄侯欲以荆州为根基,那么,讨伐荆南,便在此时,而且是刻不容缓!”
  李易同样神色郑重,拱手道:“还请先生教我。”
  荀攸道:“此番袁术进犯,荆州虽然连败,但袁术来的快,去的也快,荆州并未伤及根本,比如南阳,南郡两地,百姓、官吏全都太平无事,单单这两地,便可再出十万大军,供襄侯趋使,再算上襄阳周遭兵马,足够襄侯征伐荆南所用。”
  李易深以为然,其实荀攸说的还是很保守的,不提南郡,单单一个南阳就有人口两百来万,保守估计,李易短时间就能拉起十万兵,而且这还是在百姓生活有顾忌的情况下,真要按照三国后期的那个征兵标准,二十万人也能凑出来。
  荀攸继续道:“征战之事,除去兵马,然后就是粮草物资,之前袁术虽然连连破城,但除去黎阳之外,其他城池损耗并不算多,而且袁术又是大败而走,不管是原本携带的辎重,还是搜刮的来的财物,种种物资全都来不及带走,全留给了襄侯,再加上荆州其他地方存粮,以攸估算,足够襄侯大军两年到三年之用,而区区荆南,襄侯又何须两年?”
  荀攸笑了笑,道:“兵马,粮草,全都不缺,剩下的就是民心,恕攸直言,之前刘使君虽然善待百姓,百姓也对其敬爱有加,但刘使君太过温和,不善兵事,百姓也就不愿意为其披坚执锐,而襄侯不同,襄侯先诛董卓,又败袁术,这两人都是威震天下之人,却都非襄侯敌手,所以,士卒跟着刘使君,那是搏命求生,而跟着襄侯,却是建功立业,试问如此情形,襄侯何愁不能聚拢人心?”
  “而且!”
  荀攸顿了顿,道:“之前江夏连败,荆州上下人心惶惶,而襄侯一战定乾坤,荆州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尽皆钦佩仰慕,这才会希望襄侯可以坐镇荆州,庇护荆州。”
  “可单单是如此的话,荆州百姓虽然心向襄侯,但短时间内与襄侯其实还有隔阂,毕竟今日襄侯能保荆州,将来他人未必不能,可如果襄侯能够在这时带领荆州兵马,再取大捷,让人心振奋,如此,荆州上下,将来才能真正与襄侯同进同退。”
  李易点头,荀攸说的,跟他心中想法差不多,便又问道:“若是讨伐袁术,新仇旧恨加起来,荆州青壮定然会踊跃上前,可讨伐荆南的话,这该如何动员?”
  荀攸微微一笑,道:“这个简单,襄侯只要以征南将军名义,号令荆南四郡太守入襄阳问话,责问他们早先为何明知襄阳危机,却不施以援手,荆南四郡太守知道襄侯威名,再加上刘表亡故的消息传出,他们心中必然畏惧,怕襄侯会趁机害了他们性命,多半不敢前来,如此,襄侯便可以清除内患为由,兴兵讨伐。”
  “不过,为求周全,襄侯还可以再下令让每郡出青壮五千,汇合于襄阳,将来跟随襄侯大军讨伐袁术。”
  “据攸所知,荆南四郡虽然人口不少,但军力方面,大多稀松平常,守备或许有余,可若是对外派兵,短时间内绝非易事!”
  “所以,两道号令齐出,荆南那四位太守必定坐蜡,这时若是真心归附襄侯,且有决断之人,只能亲来襄阳,向襄侯请罪,恳求谅解,这样的人襄侯可展示恩义,笼络其为己所用。”
  “至于那些心中忌惮,不敢来的,襄侯可上表朝廷,去其太守之位,同时举荐贤能将之替代,其必然抗命,然后襄侯就可以告诉百姓,大军原本有意讨伐袁术,奈何荆南却有人在背后掣肘,居心不良和,百姓得知必然愤怒,如此,讨伐荆南也就成为了顺应民意之事,而荆南平定后,襄侯也就成为了真正的荆州之主!”
  随着话音落下,荀攸算是回答完了李易的问题,又喝了一口酒,然后坐好,等着李易的反应。
  李易与郭嘉对视一眼,都是面露微笑。
  荀攸的回答,与李易心里的计划基本是一样的,所以,这答案本身并没有给李易太多惊喜,不过,却是得到了两人的认可,主要是郭嘉那边,毕竟李易总说荀攸是大才,但也要让荀攸表示表示,这才能够让人真正信服。
  “啪啪啪……”
  李易赞赏的拍了拍手,眼中满是笑意,问道:“听先生之语,易只恨未能与先生早日相见,不过,今日今时却也不晚,只是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将来与易共谋大事!”
  荀攸眼睛一亮,终于等到这句话了,当即就想纳头下拜喊主公。
  荀攸之前已经通过种种渠道了解李易这个人,大概能判断出,李易因为不是世家出身,对三辞三让这类事情不太感冒,所以,他如果跟李易玩那些高冷的把戏,李易嘴上笑呵呵,可心里咋想就不好说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点,让李易对他多点好感来的划算。
  心中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荀攸已经正坐,提气收腹,这就要拜了,不料李易又叹了一声,露出满脸的为难之色。
  荀攸动作不由一僵,他不明白李易这是怎么了。
  只见李易唏嘘了一声,拉着荀攸的手,一指郭嘉道:“先生可知奉孝如今为何职位?”
  荀攸眨了眨眼,若有所思,道:“郭军师才智超群,襄侯也是慧眼识珠,之前郭军师为襄侯主簿,如今已为左军师。”
  李易拉着荀攸的手紧了紧,向郭嘉问道:“奉孝,适才那些话你也听到了,你以为以先生之才,今后当居何职啊?”
  荀攸眼皮子挑了挑,有些好笑,还有些紧张。
  荀攸没想到自己还没拜呢,李易这就给他安排上了,真的是一点都不含糊。
  同时,李易玩的这一手,让荀攸有点没底,猜不到李易的心思,自然也就不知道会怎么安排他。
  郭嘉笑着对荀攸一拱手,然后严肃道:“主公,先生之才十倍于嘉,嘉愿以军师之位相让!”
  这次不等李易开口,荀攸就赶忙起身,推辞道:“不可,万万不可,攸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却得高位,必不能服众,此非是用人之道,万万不可。”
  李易也笑道:“奉孝,你说的这是哪里话,昔日我请你相助,你不嫌易兵少将寡,却倾心相助,举家投奔,李易非是喜新厌旧之人,亦非凉薄之人,莫说今日,就算将来成就大事,也不会做那令人寒心之事,那所谓相让之言,今后切勿再提了!”
  “是,嘉知道了。”
  郭嘉应了一声,虽然声音不大,但其中情绪,还是让荀攸注意到了。
  荀攸发现,李易忽然来这么一出,并不是随性,而是有深意的,只是他还有点摸不透。
  这时,李易又对荀攸道:“如今奉孝为左军师,右军师却还空缺,呵呵,实不相瞒,当日见到先生,易便知道,那右军师之位已经有了归属。”
  “这,攸惶恐……”
  荀攸连忙推辞,心中却是又惊又喜,但李易却按下他的手道:“先生不要着急推辞,且听易把话说完。”
  荀攸只能应了声是,等着李易的下文。
  李易说道:“以先生之才,足够当得上军师之职,只是正如之前先生顾虑,先生新到,我若是骤然给予先生高位,易原本部下,心中或许不解,但也不至于会有怨言,可原本的襄阳城中官员,恐怕就未必了。”
  “虽然以如今形势,易本不该畏惧他人想法,然而之后要与荆南开战,易不能坐镇襄阳,所以,这时的人心就也相当重要了。”
  “于是,易思前想后,既然早先先生被朝廷任命为蜀郡太守,不如先生之后就暂时担任江夏太守,等江夏安定,荆州文武也见证了先生才能,然后易再以先生为右军师,如此可好?”
  荀攸恍然,他感觉得出,李易不是忽悠,是真的重视他,而且,李易愿意以江夏太守之位招揽他,单单就官位俸禄来说,其实已经超出了荀攸的预期。
  只是荀攸最希望的是留在李易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而不是在外为官。
  不过见李易说的如此诚恳,荀攸也相信,自己只要在江夏好好表现,李易肯定会如约将他调到身边重用的。
  只是荀攸没有着急答应,他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思索一阵,忽然眼睛微微睁大,暗道一声好险,差点就掉坑里了。
  荀攸抬起头,对着李易一拱手,正色道:“襄侯此举不妥!”
  李易很是诧异的问道:“为何不妥?”
  荀攸一本正经的说道:“江夏百废待兴,百姓惶恐,正需荆州仁义之士安抚,而攸在江夏一无名望,二无故旧,虽然自信能够治理江夏,但事倍功半,耗时必然不短,甚至还会耽误襄侯大事,所以,攸虽然愿意为襄侯治理江夏,却非是最优之选!”
  “哦?”
  李易被荀攸反驳了自己的意见,不但没生气,反而更加高兴了,追问道:“先生胸怀,让易钦佩,只是先生不愿的话,那敢问何人可为江夏太守?”
  荀攸暗暗松了口气,他已经肯定了,李易压根就没想让他但什么江夏太守,那一问不过是在试探他的本心罢了。
  李易先抛出右军师这样的高位,诱惑了一下,然后告诉他右军师暂时不能给他,但不等他失望,紧跟着又拿了一个江夏太守在他鼻子面前晃悠,这种情况下,正常人的反应都是赶快抓住江夏太守的位置,别让这个也溜了。
  荀攸脑子里也出现过如此的念头,不过好在他虽然想当官,而且期望值还狠高,但官职本身并不是荀攸说追求的,他真正在意的,只是一个靠近李易,并且可以让李易信任的位置。
  于是,荀攸就回过味了,发现李易的问题里有坑。
  他如果接下了江夏太守,就表明他是奔着官位来的,是个短视之人,将来或许他依旧被重用,但想到答道郭嘉那样的程度,就很难了。
  相反,他回绝了李易,而且坦言自己并不是最合适的人,如此顾全大局的表现绝对能让李易对他高看一眼。
  窥破这些,荀攸虽然暗暗欢喜,可对李易的态度却谨慎了许多,低头想了好一会,这才认真道:“蒯良,可谓江夏太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