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国骑兵对德国骑兵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1901年1月1日,德国远征军再一次对天津发起进攻,然而天津的防御工事已经被第19集团军修得非常完善,德军的进攻尽管非常凶猛,但对天寒地冻之中的战壕线毫无办法。
瓦德西元帅甚至派出了海军陆战队参与进攻,同样也无功而返。
在急切之中,德国远征军步兵第一旅终于回来了,他们杀退了中国军队191旅的反扑,带着得胜的士气来到战场,诺尔曼少将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报告给了瓦德西元帅,瓦德西元帅连忙召集所有军官开会,商讨如何占领天津。
“炮兵靠近他们,靠得越紧越好,消灭他们的重机枪阵地。”诺尔曼说道,“他们的士兵射击精准度不高,很多都是新兵,而且他们的步枪杀伤力有限,击中我们之后只在身上留下一个弹孔,不会让我们的士兵丧失战斗力。”
“你的经验是什么?”
“200米到250米之间,将会是他们的梦魇。”诺尔曼说道。
“好,就按照你的方法来办。”瓦德西元帅拍板说道。
1901年1月2日,德军远征军倾巢出动,从三个方向向天津城发起潮水般的攻击,按照诺尔曼少将的要求,德国士兵在200米到250米之间和中国士兵对射,很快,训练出众的德国人就取得了火力优势。当他们打算将炮拉到前线的时候,却遭到这些天一直隐藏的第19炮兵团的打击,原来军级是配备了炮兵的,德国人这一点失算了。
在反复争夺当中,德军采取了小规模突击,并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守军前线一线阵地被攻破。随后在193旅1团团长倪本正的带领下对德军进行反击,但效果甚微,德军很快将重机枪驾到前线来,在炮火的掩护下,巩固了占领的战壕。
倪本正亲自布置前线防御,且近距离观察德军的火力配置,拟定反击战术,但不幸的是他被德军意外击中身亡。
毕业于陕西武备学堂二期工兵科的倪本正,阵亡时年仅27岁,他是被一发德军炮弹击中牺牲的,阵亡的时候什么话都没有说。
随着193旅1团长倪本正的阵亡,前线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士气衰落了下来,不得不退了下去,而德军反倒士气旺盛,掀起了进攻狂潮。
随后,中国守军的第二线阵地被攻破,第三线阵地被攻破,第四线阵地被攻破,德国人很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士兵的士气低落,立即增加了进攻强度。
天津城外的防御阵地总计六道战壕线,德国人接连攻破了四道,他们看到了获胜的希望,天津城攻取在即,很多德国士兵高喊着胜利的口号扬言今天要在城内睡一宿。
但是在第五道战壕处,他们(德国人)受到了激烈抵抗,193旅旅长苏绪模亲自督战,率军坚守阵地,让德国人吃了很大苦头。双方苦战数个小时,德国损失了三名中校军官,而战斗中193旅旅长苏绪模阵亡,副旅长廉丰(陕西武备学堂二期步兵科)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率领士兵顽强抵抗。随着中国援军的到来,以及1团溃退士兵重新集结,中国阵地防线愈加稳固。德国人想要进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战斗僵持了下来。
下午三点钟,天色昏暗的时候,陈刚终于派出了他的杀手锏,第19骑兵团,清一色由原羌藏骑兵旅和原血军骑兵第一旅骑术最好的骑兵组成,团长是羌族将军,摩恪达收养的孤儿格桑尔乐,他的骑兵团保持着当初羌藏骑兵旅的传统,士兵身穿黑色军装,却肩披白色披风,战马驰骋而过,之间白色洪流汹涌袭来。
格桑尔乐突然率领骑兵团从城外早就埋伏好的芦苇荡里杀了出来,德军措手不及,好不容易组成的炮兵团再一次遭到袭击。
瓦德西下令重机枪对准中国骑兵扫射,士兵说他们在炮兵阵地上,如果扫射会伤到自己人,瓦德西无奈下令骑兵团团长奥尔巴赫上下率领骑兵团向中国骑兵发起进攻。
奥尔巴赫上校立即拔出战刀,回身喊道:“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的勇士们,拔出你们的战刀,杀光所有中国人!”
“杀!”德国人的骑兵杀了过去,他们是德意志的荣耀,他们是日耳曼的骄傲,他们打败了法国人,打败了波兰人,打败了俄国人,他们统一了德意志,他们是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战功赫赫的德意志胸甲骑兵!
格桑尔乐见状,哈哈大笑道:“兄弟们,杀白狗的机会来了!第一营,继续进攻,第二营和第三营,跟我将那些白鬼的骑兵干掉。杀!”
“杀!”
格桑尔乐带领1000名骑兵朝着德国远征军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的800人同时发起了冲锋,铁骑如旋风而至,半空之中双方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奔腾的声音如电闪雷鸣,那气势,那为和,让战场之外的步兵们目瞪口呆。
昨天他们看到了规模超过两千人的肉搏战,很多人对那种惨烈的肉搏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事实上就连交战双方也对都搏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交战双方仿佛就像是冲动的少年一样,一直杀到彼此脱力分开,才发现他们竟然创造了伤亡高达一千五百人的阵地肉搏战。
所有旁观的士兵们被那血淋淋的场景吓到了,他们以为那是最艰苦的战斗,可是今天他们看到了更加惨烈的骑兵战,比起肉搏战的酣战在一起,骑兵战更像是中世纪骑士的决斗。
骑兵们就像是闪电一样彼此穿过对方,然后只看到一具具尸体从马上栽倒下来。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骑兵厮杀!这是一场让所有人都铭记的骑兵厮杀!
若干年后,奥尔巴赫上校在会议起这场战斗的时候,已经失魂落魄地说:“任何人在骑兵厮杀的时候活下来,都是上帝在保佑他,是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没有人能够说自己活下来,没有人能有在骑兵的刀阵下逃走,逃走,只能带来死亡,只有迎战,或许才有机会活下来!”
此时的中德骑兵,挥舞着骑兵刀,冲向了彼此。
两军箭一般地对冲,聚拢,然后如同两条湍急的河流对撞着,溅起满天的巨浪,然后迅速下落融为一体。
杀声漫天,刀光闪闪,泥雪飞溅,血雨腥风,战马啾啾,惨叫连连……
骑兵是进攻的兵种,骑兵是用来杀敌的,骑兵的左右杀招都是为了将对手杀死,所以骑兵很少防守,骑兵们不管是披还是挑,都是完全没有对自己进行保护。双方都明白,在骑兵交战中,自保只能死得更快。双方骑兵交错而过之后,赫然发现双方拼了一个旗鼓相当,都只剩下一半的人。
“痛快!”格桑尔乐一抹脸上的血,疯狂地叫道:“再来!”他这在这一次冲锋之中,马刀起码砍到三个人,也就是说三个德国骑兵被他砍死。很久没有打得这么痛快,杀得这么过瘾了。格桑尔乐团长回望了一下自己统率的骑兵们,长长地发出一声厉啸,然后用刀背狠狠地排在马屁股上,他嚎叫着:“杀!”
中国骑兵们再一次挥舞着马刀冲向了德国人。
与此同时,德国人也高举起了马刀,发出惊天的叫声,冲向了中国骑兵。
双方再一次对撞,又是数百人被砍落下马,残肢洒满了大地,鲜血染红了天空,嚎叫声喘息声响彻云霄。
格桑尔乐回望手下,还有三百多人,对方还有二百多人,看来对方是一个硬茬子,但越是厉害的对手,越能激发格桑尔乐的斗志。骑兵的对决,极少缠斗在一起,双方快速穿过彼此战阵,利用骑兵告诉冲锋时刀刃上携带的冲力隔开对方的胸膛,切掉对方的头颅。所以骑兵刀并不锋利,而越是锋利的骑兵刀,往往越容易折断。
格桑尔乐舔了一下自己的刀刃,哈哈大笑起来,忽然,他举起了刀,挑衅地对对面德国骑兵团长喊道:“白鬼!受死吧!”
奥尔巴赫上校害怕了,他不能再一次投入这种中世纪骑兵决斗,尽管他的东普鲁士骑兵们跃跃欲试,可是他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全都这样死掉。
当格桑尔乐再一次带领骑兵重逢的时候,德国骑兵阵地两侧忽然枪炮齐鸣。瓦德西元帅下令对中国骑兵进行扫射,以避免自己的骑兵和对方的骑兵纠缠在一起,他要利用现代化的武器,消灭对方中世纪战术的骑兵。
格桑尔乐立即下令士兵撤退,大概六十多个骑兵被德国人的无赖打法打死,格桑尔乐带领骑兵们离开了德军的射程,然后冲着奥尔巴赫上校伸出大拇指,借着大拇指狠狠地向下指去。
奥尔巴赫上校羞愧难当,此战之后,他的德国远征军骑兵团已经没有一战之力,同时他辞去了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团长的职务,他认为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和梦魇,也是他最不愿意回忆的记忆。
瓦德西元帅甚至派出了海军陆战队参与进攻,同样也无功而返。
在急切之中,德国远征军步兵第一旅终于回来了,他们杀退了中国军队191旅的反扑,带着得胜的士气来到战场,诺尔曼少将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报告给了瓦德西元帅,瓦德西元帅连忙召集所有军官开会,商讨如何占领天津。
“炮兵靠近他们,靠得越紧越好,消灭他们的重机枪阵地。”诺尔曼说道,“他们的士兵射击精准度不高,很多都是新兵,而且他们的步枪杀伤力有限,击中我们之后只在身上留下一个弹孔,不会让我们的士兵丧失战斗力。”
“你的经验是什么?”
“200米到250米之间,将会是他们的梦魇。”诺尔曼说道。
“好,就按照你的方法来办。”瓦德西元帅拍板说道。
1901年1月2日,德军远征军倾巢出动,从三个方向向天津城发起潮水般的攻击,按照诺尔曼少将的要求,德国士兵在200米到250米之间和中国士兵对射,很快,训练出众的德国人就取得了火力优势。当他们打算将炮拉到前线的时候,却遭到这些天一直隐藏的第19炮兵团的打击,原来军级是配备了炮兵的,德国人这一点失算了。
在反复争夺当中,德军采取了小规模突击,并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守军前线一线阵地被攻破。随后在193旅1团团长倪本正的带领下对德军进行反击,但效果甚微,德军很快将重机枪驾到前线来,在炮火的掩护下,巩固了占领的战壕。
倪本正亲自布置前线防御,且近距离观察德军的火力配置,拟定反击战术,但不幸的是他被德军意外击中身亡。
毕业于陕西武备学堂二期工兵科的倪本正,阵亡时年仅27岁,他是被一发德军炮弹击中牺牲的,阵亡的时候什么话都没有说。
随着193旅1团长倪本正的阵亡,前线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士气衰落了下来,不得不退了下去,而德军反倒士气旺盛,掀起了进攻狂潮。
随后,中国守军的第二线阵地被攻破,第三线阵地被攻破,第四线阵地被攻破,德国人很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士兵的士气低落,立即增加了进攻强度。
天津城外的防御阵地总计六道战壕线,德国人接连攻破了四道,他们看到了获胜的希望,天津城攻取在即,很多德国士兵高喊着胜利的口号扬言今天要在城内睡一宿。
但是在第五道战壕处,他们(德国人)受到了激烈抵抗,193旅旅长苏绪模亲自督战,率军坚守阵地,让德国人吃了很大苦头。双方苦战数个小时,德国损失了三名中校军官,而战斗中193旅旅长苏绪模阵亡,副旅长廉丰(陕西武备学堂二期步兵科)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率领士兵顽强抵抗。随着中国援军的到来,以及1团溃退士兵重新集结,中国阵地防线愈加稳固。德国人想要进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战斗僵持了下来。
下午三点钟,天色昏暗的时候,陈刚终于派出了他的杀手锏,第19骑兵团,清一色由原羌藏骑兵旅和原血军骑兵第一旅骑术最好的骑兵组成,团长是羌族将军,摩恪达收养的孤儿格桑尔乐,他的骑兵团保持着当初羌藏骑兵旅的传统,士兵身穿黑色军装,却肩披白色披风,战马驰骋而过,之间白色洪流汹涌袭来。
格桑尔乐突然率领骑兵团从城外早就埋伏好的芦苇荡里杀了出来,德军措手不及,好不容易组成的炮兵团再一次遭到袭击。
瓦德西下令重机枪对准中国骑兵扫射,士兵说他们在炮兵阵地上,如果扫射会伤到自己人,瓦德西无奈下令骑兵团团长奥尔巴赫上下率领骑兵团向中国骑兵发起进攻。
奥尔巴赫上校立即拔出战刀,回身喊道:“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的勇士们,拔出你们的战刀,杀光所有中国人!”
“杀!”德国人的骑兵杀了过去,他们是德意志的荣耀,他们是日耳曼的骄傲,他们打败了法国人,打败了波兰人,打败了俄国人,他们统一了德意志,他们是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战功赫赫的德意志胸甲骑兵!
格桑尔乐见状,哈哈大笑道:“兄弟们,杀白狗的机会来了!第一营,继续进攻,第二营和第三营,跟我将那些白鬼的骑兵干掉。杀!”
“杀!”
格桑尔乐带领1000名骑兵朝着德国远征军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的800人同时发起了冲锋,铁骑如旋风而至,半空之中双方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奔腾的声音如电闪雷鸣,那气势,那为和,让战场之外的步兵们目瞪口呆。
昨天他们看到了规模超过两千人的肉搏战,很多人对那种惨烈的肉搏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事实上就连交战双方也对都搏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交战双方仿佛就像是冲动的少年一样,一直杀到彼此脱力分开,才发现他们竟然创造了伤亡高达一千五百人的阵地肉搏战。
所有旁观的士兵们被那血淋淋的场景吓到了,他们以为那是最艰苦的战斗,可是今天他们看到了更加惨烈的骑兵战,比起肉搏战的酣战在一起,骑兵战更像是中世纪骑士的决斗。
骑兵们就像是闪电一样彼此穿过对方,然后只看到一具具尸体从马上栽倒下来。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骑兵厮杀!这是一场让所有人都铭记的骑兵厮杀!
若干年后,奥尔巴赫上校在会议起这场战斗的时候,已经失魂落魄地说:“任何人在骑兵厮杀的时候活下来,都是上帝在保佑他,是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没有人能够说自己活下来,没有人能有在骑兵的刀阵下逃走,逃走,只能带来死亡,只有迎战,或许才有机会活下来!”
此时的中德骑兵,挥舞着骑兵刀,冲向了彼此。
两军箭一般地对冲,聚拢,然后如同两条湍急的河流对撞着,溅起满天的巨浪,然后迅速下落融为一体。
杀声漫天,刀光闪闪,泥雪飞溅,血雨腥风,战马啾啾,惨叫连连……
骑兵是进攻的兵种,骑兵是用来杀敌的,骑兵的左右杀招都是为了将对手杀死,所以骑兵很少防守,骑兵们不管是披还是挑,都是完全没有对自己进行保护。双方都明白,在骑兵交战中,自保只能死得更快。双方骑兵交错而过之后,赫然发现双方拼了一个旗鼓相当,都只剩下一半的人。
“痛快!”格桑尔乐一抹脸上的血,疯狂地叫道:“再来!”他这在这一次冲锋之中,马刀起码砍到三个人,也就是说三个德国骑兵被他砍死。很久没有打得这么痛快,杀得这么过瘾了。格桑尔乐团长回望了一下自己统率的骑兵们,长长地发出一声厉啸,然后用刀背狠狠地排在马屁股上,他嚎叫着:“杀!”
中国骑兵们再一次挥舞着马刀冲向了德国人。
与此同时,德国人也高举起了马刀,发出惊天的叫声,冲向了中国骑兵。
双方再一次对撞,又是数百人被砍落下马,残肢洒满了大地,鲜血染红了天空,嚎叫声喘息声响彻云霄。
格桑尔乐回望手下,还有三百多人,对方还有二百多人,看来对方是一个硬茬子,但越是厉害的对手,越能激发格桑尔乐的斗志。骑兵的对决,极少缠斗在一起,双方快速穿过彼此战阵,利用骑兵告诉冲锋时刀刃上携带的冲力隔开对方的胸膛,切掉对方的头颅。所以骑兵刀并不锋利,而越是锋利的骑兵刀,往往越容易折断。
格桑尔乐舔了一下自己的刀刃,哈哈大笑起来,忽然,他举起了刀,挑衅地对对面德国骑兵团长喊道:“白鬼!受死吧!”
奥尔巴赫上校害怕了,他不能再一次投入这种中世纪骑兵决斗,尽管他的东普鲁士骑兵们跃跃欲试,可是他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全都这样死掉。
当格桑尔乐再一次带领骑兵重逢的时候,德国骑兵阵地两侧忽然枪炮齐鸣。瓦德西元帅下令对中国骑兵进行扫射,以避免自己的骑兵和对方的骑兵纠缠在一起,他要利用现代化的武器,消灭对方中世纪战术的骑兵。
格桑尔乐立即下令士兵撤退,大概六十多个骑兵被德国人的无赖打法打死,格桑尔乐带领骑兵们离开了德军的射程,然后冲着奥尔巴赫上校伸出大拇指,借着大拇指狠狠地向下指去。
奥尔巴赫上校羞愧难当,此战之后,他的德国远征军骑兵团已经没有一战之力,同时他辞去了东普鲁士胸甲骑兵第一团团长的职务,他认为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和梦魇,也是他最不愿意回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