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代清计划秘密会议
在很多人看来,严东的第二军团在这次中俄之战中功劳并不大,甚至有人认为他们的应该是失败的,第二军团既没有取得领土,又没有给俄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当然,伤亡也是最小的,花费也是最多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实如果自己和严东调换,自己比严东指挥得更好。
但曹跃一直非常相信严东,严东非常严格的遵守了曹跃的要求,如果说中亚战役失败,那也是曹跃的失败,而不是严东的失败。曹跃不会承认自己战役失败,所以严东自然也不会失败,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了,别人不敢再诋毁严东。
而且严东在中亚埋下的隐患,让俄国人叫苦不迭,从这一点来说是最成功的,俄国人的中亚军团忙于剿匪平叛,无暇东顾,也保证了中国西部的安全。中国西部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对中国的战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也是未来中国的重中之重。
严东的战役汇报反思,是关于军队文化沟通方面的内容。
由于第二军团很多士兵都是来自于南方,而南方地区基本上十里不同音,再加上士兵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都不认字,导致了士兵们混在一起很多时候不能相互沟通,这也造成了许多战场战机的延误,甚至在战斗中还发生过误伤误杀事件。
严东提出应该在军队进行文化普及工作,起码让士兵们懂得最少两千个汉字,能够进行基础沟通,否则南北地区说话不一样,尤其是南方的士兵,两个福建士兵居然听不懂彼此说什么。最后严东提出,应该建立统一的官话,全体士兵以官话为标准,起码大家在说官话的时候不会彼此误会着急。
严东认为应该以安徽淮北话作为官话……这条建议挨了大家一顿臭骂,合着你是淮北人,就认为淮北话应该是官话,咱们主公曹跃还是陕西陕南人呢,咱们用陕南方言当官话吗?
曹跃哈哈大笑道:“胡他妈闹,关于官话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讨论,不过文化普及方面非常有必要。”
战场总结大会开了三天,这三天里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战场反思,指挥官一般都反思战场具体的一些问题,例如情报问题,在国内和国外战斗的军纪问题等等,而参谋军官如陈信等人主要汇报的是关于战术与战略方面的问题,曹跃制定的战略方向当然不会错,大家多是提出在战术方面的内容。如具体某一战役,自己的军队应该如何如何打,能够避免现在的伤亡,将军队的伤亡情况降至最低等等。
会议结束之后,曹跃让李宁带着参谋总部的一些参谋军官们进行汇总编辑,然后制定成册,整理成教材,发给血军每一个军官以及军校的每一个学生手中,让大家认真反思仔细终结。
会反思的军队,才是会打仗的军队,会打仗的军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曹跃主持召开血军战场总结大会的同时,一场阴谋也在唐国公府酝酿发生着。
这次会议的人不多,正位空缺着,但是在正位的两侧分别坐着两个人,王宇和何顺,下面分别坐着章程、辛洛、李宁、韩铮、杨度、唐元湛、何琪、宋育仁、孙汝祺、曾文佩和虞立民、李经方、李经述,这次密谋会议恰恰与军事总结大会同时召开,也是何顺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会议。
这次的会议在之前已经做出了预案,由何顺、辛洛、王宇、章程、虞立民五个人拟定,这五个人中,王宇和虞立民是由于辛洛的提醒而加入整个计划的,在王宇加入计划之后,一切进展的异常顺利。这间接证明了王宇的智慧与能力,但同时也让何顺明白,代清计划离不开文官们在一旁的策划。
实际上王宇内心还是有一些失落,因为他明白,曹跃把这次政变的重任实际上交给了何顺而不是他。王宇想不通为什么要交给何顺,他认为自己不管任何方面自己都比何顺强,难道是因为何顺仅仅是曹跃的表弟?
王宇作为第一智囊,有时候考虑非常多,但也恰恰因为想得多,反而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复杂了。而王宇和何顺的矛盾,也就此暗中结下了,为日后的冲突留下了伏笔。
不过王宇全心全力出谋划策,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在他心中他不认为对何顺的一点嫉妒能够去影响代清的计划。
根据五个人提出的预案,在座的诸位则开始了讨论与分析,并且一步一步模拟,推演按照他们的计划,北京城的反应、外国的反应。大家群策群力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扩大,如何利用人心,如何逼迫将军们,如何与外国列强交代,如何平息民众,如何稳定国家。
这个会议,同样开了三天三夜,期间曹跃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大家都明白,他们的一切计划进度,曹跃都了如指掌。
关于对外国的反应方面,是代清计划秘密会议之中的重中之重,王宇认为其实国内的反应都可以在控制之中,甚至于即便满清反抗,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控制。而韩铮则冷笑着说:“如果旗人们反抗,那就杀光了就是,一百万血军,每个人开三枪,旗人就全都没了。”
宋育仁立即反对滥杀无辜,并不是每一个旗人都忠诚于爱新觉罗家族,如果能够拉拢最好拉拢,当然如果拉拢不来,就一定要斩草除根,绝不能出现任何犹豫和中间派。
“最可怕的就是,洋人利用清室给我们添乱。”虞立民考虑之后说道。
韩铮道:“谁要是添乱,再打就是,无非俄国和日本,小日本现在还没有结束和俄国的战斗,无暇顾及我们。”
“对,就是利用这个时机。”王宇说道,“如果小日本和俄国人抽出时间,反而会考虑到利用清室来搞乱我们。”
宋育仁道:“在我看来,代清并不会让外国人改变对我国的态度。”众人抬起头看着他,宋育仁继续说道:“利益,给洋鬼子一些利益,他们必定会支持。”
“什么样的利益?”王宇问道,他长于操纵政治手腕,但对于治国和外交并不擅长,这也是他不会和宋育仁产生任何冲突的原因。王宇明智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诸葛亮,不能事事掌控,所以他非常注重拉拢人才,例如宋育仁这样的人才。
宋育仁笑道:“市场,开放市场,彻底解除闭关锁国的政策,我指的是彻底解除,而不是朝廷控制下的寥寥几处口岸。”
“这……”众人忍不住惊讶起来。
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实如果自己和严东调换,自己比严东指挥得更好。
但曹跃一直非常相信严东,严东非常严格的遵守了曹跃的要求,如果说中亚战役失败,那也是曹跃的失败,而不是严东的失败。曹跃不会承认自己战役失败,所以严东自然也不会失败,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了,别人不敢再诋毁严东。
而且严东在中亚埋下的隐患,让俄国人叫苦不迭,从这一点来说是最成功的,俄国人的中亚军团忙于剿匪平叛,无暇东顾,也保证了中国西部的安全。中国西部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对中国的战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也是未来中国的重中之重。
严东的战役汇报反思,是关于军队文化沟通方面的内容。
由于第二军团很多士兵都是来自于南方,而南方地区基本上十里不同音,再加上士兵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都不认字,导致了士兵们混在一起很多时候不能相互沟通,这也造成了许多战场战机的延误,甚至在战斗中还发生过误伤误杀事件。
严东提出应该在军队进行文化普及工作,起码让士兵们懂得最少两千个汉字,能够进行基础沟通,否则南北地区说话不一样,尤其是南方的士兵,两个福建士兵居然听不懂彼此说什么。最后严东提出,应该建立统一的官话,全体士兵以官话为标准,起码大家在说官话的时候不会彼此误会着急。
严东认为应该以安徽淮北话作为官话……这条建议挨了大家一顿臭骂,合着你是淮北人,就认为淮北话应该是官话,咱们主公曹跃还是陕西陕南人呢,咱们用陕南方言当官话吗?
曹跃哈哈大笑道:“胡他妈闹,关于官话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讨论,不过文化普及方面非常有必要。”
战场总结大会开了三天,这三天里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战场反思,指挥官一般都反思战场具体的一些问题,例如情报问题,在国内和国外战斗的军纪问题等等,而参谋军官如陈信等人主要汇报的是关于战术与战略方面的问题,曹跃制定的战略方向当然不会错,大家多是提出在战术方面的内容。如具体某一战役,自己的军队应该如何如何打,能够避免现在的伤亡,将军队的伤亡情况降至最低等等。
会议结束之后,曹跃让李宁带着参谋总部的一些参谋军官们进行汇总编辑,然后制定成册,整理成教材,发给血军每一个军官以及军校的每一个学生手中,让大家认真反思仔细终结。
会反思的军队,才是会打仗的军队,会打仗的军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曹跃主持召开血军战场总结大会的同时,一场阴谋也在唐国公府酝酿发生着。
这次会议的人不多,正位空缺着,但是在正位的两侧分别坐着两个人,王宇和何顺,下面分别坐着章程、辛洛、李宁、韩铮、杨度、唐元湛、何琪、宋育仁、孙汝祺、曾文佩和虞立民、李经方、李经述,这次密谋会议恰恰与军事总结大会同时召开,也是何顺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会议。
这次的会议在之前已经做出了预案,由何顺、辛洛、王宇、章程、虞立民五个人拟定,这五个人中,王宇和虞立民是由于辛洛的提醒而加入整个计划的,在王宇加入计划之后,一切进展的异常顺利。这间接证明了王宇的智慧与能力,但同时也让何顺明白,代清计划离不开文官们在一旁的策划。
实际上王宇内心还是有一些失落,因为他明白,曹跃把这次政变的重任实际上交给了何顺而不是他。王宇想不通为什么要交给何顺,他认为自己不管任何方面自己都比何顺强,难道是因为何顺仅仅是曹跃的表弟?
王宇作为第一智囊,有时候考虑非常多,但也恰恰因为想得多,反而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复杂了。而王宇和何顺的矛盾,也就此暗中结下了,为日后的冲突留下了伏笔。
不过王宇全心全力出谋划策,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在他心中他不认为对何顺的一点嫉妒能够去影响代清的计划。
根据五个人提出的预案,在座的诸位则开始了讨论与分析,并且一步一步模拟,推演按照他们的计划,北京城的反应、外国的反应。大家群策群力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扩大,如何利用人心,如何逼迫将军们,如何与外国列强交代,如何平息民众,如何稳定国家。
这个会议,同样开了三天三夜,期间曹跃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大家都明白,他们的一切计划进度,曹跃都了如指掌。
关于对外国的反应方面,是代清计划秘密会议之中的重中之重,王宇认为其实国内的反应都可以在控制之中,甚至于即便满清反抗,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控制。而韩铮则冷笑着说:“如果旗人们反抗,那就杀光了就是,一百万血军,每个人开三枪,旗人就全都没了。”
宋育仁立即反对滥杀无辜,并不是每一个旗人都忠诚于爱新觉罗家族,如果能够拉拢最好拉拢,当然如果拉拢不来,就一定要斩草除根,绝不能出现任何犹豫和中间派。
“最可怕的就是,洋人利用清室给我们添乱。”虞立民考虑之后说道。
韩铮道:“谁要是添乱,再打就是,无非俄国和日本,小日本现在还没有结束和俄国的战斗,无暇顾及我们。”
“对,就是利用这个时机。”王宇说道,“如果小日本和俄国人抽出时间,反而会考虑到利用清室来搞乱我们。”
宋育仁道:“在我看来,代清并不会让外国人改变对我国的态度。”众人抬起头看着他,宋育仁继续说道:“利益,给洋鬼子一些利益,他们必定会支持。”
“什么样的利益?”王宇问道,他长于操纵政治手腕,但对于治国和外交并不擅长,这也是他不会和宋育仁产生任何冲突的原因。王宇明智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诸葛亮,不能事事掌控,所以他非常注重拉拢人才,例如宋育仁这样的人才。
宋育仁笑道:“市场,开放市场,彻底解除闭关锁国的政策,我指的是彻底解除,而不是朝廷控制下的寥寥几处口岸。”
“这……”众人忍不住惊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