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客死异乡
经过那次办会员卡的事后,冬子反而再也不敢在街对面偷看李雯的背景了。有些事挑明后,就不好继续。偶尔因为送货经过正门前时,也不得不跟李雯打个招呼,毕竟已经认识,假装没看见,就显得太做作了。
偶尔,李雯路过冬子的店子,在给黄姐打招呼时,也给冬子问候一下:“在忙吗?”
“嗯。”
这种简短的对话适合他们的身份,但那目光的特点,尤其是李雯的目光,黄姐也感觉到有些异样。毕竟,黄姐也是女人,她也了解李雯。但二人的差距太大,黄姐也不好往那方面想。
但是,有一次,还是产生了怀疑。那一次,是黄姐已经收工,跟罗哥回家去。但走到半路,突然想到今天买的洗洁剂,还放在店子里的,而晚上回去,还要拿它洗床单。他让罗哥把车再骑回去,拿上东西。
罗哥专心骑车,而黄姐远远地望向自家的门面。她看到,自家门面还半开着,冬子应该是就在里面的,而一个身影在门口晃了一下,好像给里面递了个东西,就离开了。从背景上看,那个人,有点像李雯。
黄姐回到门面,冬子正准备关门。看到黄姐过来,罗哥以马路对面坐在那车子上。
“黄姐,你怎么回来了?”
“拿那瓶洗洁精,我记得是放在厨房的?”
“对对对,我去给你拿出来。”冬子把手上的东西往柜台上一放,跑进去给黄姐拿洗洁精。黄姐看了看冬子留下的袋子,发现,那正是李雯姑妈蛋糕店的包装,里面是一个小蛋糕。
黄姐心里一跳:难道?他们之间,有“交往”?但这事,不好细想,况且,虽然他们物质差距很大,但年轻男女正常交往,也是合理的。
这份猜测在黄姐一个人的心里,跟罗哥都没有说过。
其实,当时的情况却并不是黄姐想象的那样。当时并不是李雯专门来给冬子送蛋糕的,其实他们之间,除了那次办会员对话后,除正常打招呼以外。几乎就没怎么说过话。
这一次,是李雯路过这里,到一个同学那里去,刚好跟冬子碰上了。她问冬子:“你这么早就关门,不出去潇洒啊?”
“有时出去转转,有啥潇洒的?守店子呗。”
“你好像近来又不到店子边上转了,也不买蛋糕,办个会员有意思吗?”李雯调戏他的劲又来了。
冬子心想,当时办会员,还不是你逼的,又说我生日免费送一个,我才办的。但这话,他是说不出口的,他只好回应到:“最近忙,没怎么去,况且,我不太吃零食。”
“你以为蛋糕是零食?土不土?这也是主食。你太老土了,估计没吃惯。来,送你一个小蛋糕,你尝尝,好吃的话,就来买。”
这其实也算不种促销,但在此时,就当李雯娱乐了一把,她想看到冬子不好意思的表情。果然,冬子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可以白吃呢?
“我去给你拿钱,多少钱一个?”冬子要转身回屋拿钱时,李雯迅速上前一步,把那个小蛋糕往冬子手里一塞,转身就离开了。冬子此时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拿着蛋糕望着对方走远,就准备关门,此时,黄姐回来了。
晚上,冬子一个人玩了会手机,正准备出去进行他的日常工作,到大街小巷寻找燕子的身影,但外面突然有点雨,就决定放弃出门了。
他尝了尝李雯送来的小蛋糕,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冬子对味型有天生的敏感,蛋糕中天然的甜味加上一点奶油的香味,与中餐中的所有味道都有所不同。西方人把蛋糕当主食,也是有道理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偶尔冬子送货路过蛋糕店门口时,就对李雯多了一分感谢,毕竟免费吃了人家的蛋糕。但李雯呢,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地给冬子说些摸门不着的话,这让冬子很困惑。
“陈冬,你来不买蛋糕,专门找我说话的吗?”
陈冬不好意思了,就是打个招呼,她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只好应付到:“打个招呼,你的蛋糕很好吃。”
“那你为什么不买呢?难道老想白吃?”
“我拉货,怎么方便拿呢?”
这东拉西扯间,冬子的车子也就过了门面,离开了。当然,他们之间说话的方式,也就比较直接了,像老熟人一样。要知道,在这条街上,同龄人间,冬子还没有一个朋友或者熟人呢。
一天中午,冬子正在厨房做饭,门外有人在跟黄姐说话,甚至还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因为锅上正炒着菜,所以声音也听不太清楚,也不好出去看热闹。原来不准备回来吃饭的罗哥,本来他到汉口去有事说中午不回来的,谁知道,中午突然回来了。
冬子突然发现饭不太够,决定再用电饭煲做一点饭,菜也需要加一两个,免得罗哥喝酒没下酒的菜。被罗哥制止了:“算了,小陈,你下点面条就行,我们吃饱了,得做事。”
冬子不明白有什么事这么急,反正这是老板的事情,他不好多问。
但在吃饭过程中,罗哥与黄姐夫妇的对话,让冬子知道了原因。原来,李雯的父亲去世了,他们作为老乡,要帮忙处理后事。
李雯的父亲因拆迁发财后,与妻子离婚,家里得到的钱大约有五套房子和约七百万块钱,房子留给李雯三套子,他们两个各有一套子,钱也是两夫妻各拿走三百万,留给李雯一百万作为嫁妆,也是存在她姑妈家的。
今天来的人,就是李雯的姑妈。
因为李雯的父亲死了,妻子已经离婚,李雯还没嫁人,所以,他的后事,就得由亲妹妹来操持。但是,当地虽然拆迁了,名义上与生活环境都是城里人了,但丧葬习俗还是按农村的规矩来,这就办得比较大,需要帮忙的人手就比较多。
农村有一个重死轻生的习惯,一家有人办丧事,家家出人帮忙,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习惯。况且,丧事中各种规矩也比较多,这是对过去农村受苦的农村人,最后的交代。
但这事,却有其特殊性。李雯的父亲,回来的,只是一罐骨灰。他是客死在缅甸的,云南边防公安通知家人,李雯的姑父到云南接回来的,所以,后事,就直接进入到灵堂与办酒送葬的环节。
李雯的父亲,遭遇让罗哥感叹。他把李雯的父亲叫“李拐子”,这是武汉土话,也就是李哥的意思。当然,这哥,有一种尊重和佩服。
在罗哥的叙述中,李拐子是一个能干人,他说他当年倒钢材时,李拐子就知道倒树,结果,倒树发财比他倒钢材还要赚钱,附近的人,哪个有这个眼光?
但是发财归发财,结果发了横财后,带来的是横祸。李拐子有钱了,玩小奶包二奶,这种事满街人都知道。
罗哥感叹到:“他老婆也不是个好东西,有几个钱,被小白脸骗了,哪个男人受得了?”
“还不是李拐子先出去玩的?”黄姐不服地争辩到:“男人不花心,女人不出轨。”
罗哥把黄姐的话理解为某种程度对自己的警告,他赶快转移话题说到:“后面的事,就更麻烦了。你丢了钱不要紧,又不是过不了生活,你丢人丢命,苕不苕呢。”
“人的欲望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求刺激,把自己刺激死了呗。”黄姐总结到。
李拐子和老婆离婚后,就没了约束。但他在外面玩,也不是没有想过将来的。他是老生意人,知道所谓的二奶小姐们,是没有情义的。不像自己那个离婚的黄脸婆,还把那小白脸的话当真了。
钱也花了一部分了,也得考虑来钱了。当然他过去熟悉的种树卖钱肯定是不行,因为没有土地了。于是,听人说,在缅甸倒玉石,可以发财。
他见到云南时,也发现过现场暴富的例子,就倒原石。其实就是赌石,在外面看不出来里面的成色,用一个价格买下来后,当场切开,如果切出来的成色不好,你当场就赔了。但如果切出来是上等货,那你瞬间就赚翻了,财富甚至会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
这种现场如开奖一般的刺激,让步入中老年的李拐子找到了青春的激情,他需要的就是这个。当然,他也不是那种随便上当的人,毕竟做过这么多年生意,他最开始也是带了一个武汉的做玉石生意的朋友,由李拐子出资,那人帮忙看货。如果赚了钱,李拐子给人一定比例的酬劳,如果没赚钱,那朋友就算义务劳动,不需要钱。当然,中间的生活花费是李拐子的。
但是,赌石里面水太深,不是外地人可以操作的。况且,这位武汉做玉石生意的朋友,也只是半桶水。要知道,如果是个真行家的话,为什么要跟李拐子一路打这份工呢?自己亲自上,不就赚大钱了?
这个道理,李拐子不是不知道,但是,那赌石的精彩和刺激,吸引着他,让他下了海。最终,在云南赌石的效果很一般,没赚到钱,但也没赔多少。他那朋友见到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愿意拖累朋友,还是回武汉,做自己的小生意了,他劝李拐子也回武汉来。
但是,赌上了瘾的李拐子,在那种山呼海啸的场面,怎么收得了手呢?
在中国,很多赌钱的人,其实不单纯是为了挣钱。很多都是有钱人,他们的财富足够他们一生的生活所需。他们赌钱,是体验那种过山车般的心理刺激。况且,对于新的暴富阶层来说,以前穷困的时候,受尽的缺钱的折磨,如今自己把钱玩弄于股掌之间,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就你廖苕货打击冬子一样,有一种复仇的痛感般的快乐。
他不愿意回来,是听到新结识的一个云南当地赌石人的建议。理由很简单,云南的原石都是缅甸过来的,与其在这里赌二手货,不如到缅甸赌一手货。
这个理由符合李拐子的商业常识,他不听武汉朋友的劝告,就跟那人跑到缅甸去了。自从到了缅甸,他就失去与内地的联系了,李雯的姑妈也打不通他的电话了。而武汉朋友所能够掌握的情况,就仅此而已。
后来的情况,是李雯的姑妈听公安说的。
李拐子跑到缅甸过后,才知道上了笼子。缅甸的玉矿原石,按正规交易,是政府垄断了的,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以两种方式进行交易。一种是公开拍卖,这种拍卖,对行情的了解必须非常熟悉,才敢这样拍。而李拐子是个半桶水,根本不敢参加这种拍卖。更何况,这种明白生意,根本就不是李拐子的追求,因为没有赌性,就没有刺激。
那第二种方式,是隐藏报价。各人把对感兴趣的原石,记上它的标号,然后悄悄写上自己能够出的价格,放入投标箱内,最后开出结果出来时,价高者得。这种方式,虽然有赌的刺激,但对原石的鉴别力有更大的考验。
以李拐子的原始观点,正规的生意赚不了大钱。必须走偏门,才可以有暴利。这是他的经验,也有他追求的刺激。
当然,缅甸有这种黑市,几乎就是在某个山村仓库里悄悄地进行。这种石头,由于来路不正,所以也有暴富的可能。但最大的问题出来了,就是不好运输。这东西,如果没有缅甸的官方认可,出境包括到中国的入境,都会被当成走私的。
李拐子花了几十万,从黑市淘来的玉石,准备运回云南后再切割,看看成色,结果在缅甸边防,就被扣留了。他们走的是一条走私通道,贿赂了当地的武装。以为这样,就可以保证通过国境线。
谁知道,那个通道也引起了政府军的注意,时不时就有突击检查的小股部队出没,李拐子的货,就这样被没收了,还受到政府军的追击。
怎么办?货丢了,是钱没了,但人要被抓了,在异国他乡,谁来保你?通过当地关系,认识了一个华人老大,总算花了钱,把自己收留了下来。但自己已经有案底了,出境还是不太方便。华人老大答应,只要有时机成熟的时候,就找兄弟通过走私通道,送他回国。毕竟,他在当地军队里有熟人,政府军何时来何时走,地方武装内部有人,也打得通关系。
其实,李拐子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笼子,都是圈套。当地华人黑社会,主要收入来源,就骗华人老板到缅甸去。只要能够带一个老板到缅甸,那个带路的人,就会得到大笔的赏金。而那个所谓云南当地的做玉石生意的带路人,就是这个集团的内线之一。
那个云南带路的内线,得到的奖赏,就是那被没收的玉矿原石的一半,另一半,给了这个犯罪集团。所谓政府军,就是他们装扮的。
但是,犯罪集团得到了好处,就会放过你吗?太天真,他会榨干你最后一滴油,让你成为枯骨,烂在他乡。
这里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家,这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地村落,这里曾经以毒品为生,这里住着分不清好坏的华人。即使到今天,政府军与缅北的地方武装,仍然存在零星的冲突。其实,当地算是军阀割据政权,政府军的势力根本没有到这里来,也谈不上正规巡逻。
......
那些装着淘金梦的中国人,被诱骗到缅甸,就容易成为当地说着汉语的黑势力的羔羊。
人在囚笼中,呼吸不自由。当然,为了稳住他,对方有一整套流程。先是说,时机还不成熟,边境过不了。就有美女出来了,带他去地下的赌场,靠赌钱过日子。最开始还是小赢了一点,最后就加大赌注,勾引他往大了的打。
其实李拐子还是有些社会经验的,这种赌博到了一定数额,当然会引起警惕。但自己又离不开赌场,靠什么过日子呢?经常这样的小赌暂时还造成不了他的财务危机。
别人又想办法了,就是把毒品藏在烟里,让他吸烟。他不自觉地染上了毒瘾。当然,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灭亡。当地有pos机,刷卡就可以取钱,当毒瘾上来后,钱就不是他所能够考虑的了。这样过了年把,毒瘾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针头注射的程度。
此时,他所带卡的钱已经没有了。别人就另想办法了,得利用这个家伙的家属来榨钱。打他老婆的电话,才知道他们已经离婚,他老婆是不会给他卡上打钱的。打他女儿的电话,他女儿也是要问姑妈的,因为钱在姑妈手上。
李雯的姑妈与姑父是有社会经验的人,他们的直觉是,李拐子被人挟持了,先装穷,给人一万两万地打钱,另一方面报警,想让警察来解救他。
中国警察要到异国解救人,谈何容易,在打了十来万元钱后,对方察觉已经惊动了中国警方了,就把李拐子杀了,丢弃到了山林里。
等警方破案,抓了对方的老大及团伙,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司法协议,最后才找到李扣子的尸骨,已经腐烂只有骨头了。把骨头在当地火化,然后通知家属到云南领骨灰了。
按罗哥的说法,这样的事,他已经听到好几例了。
“要说呢,李拐子当年对我还是不错的,人也讲义气,哪家有事,他都去了。今天他出了事,我不可能不帮这个忙。就是关了店子,也得要讲这个味口。”
武汉人所说的讲味口,其实也就是讲义气的意思。但是,罗哥还是老在感叹:“人说黄赌毒这三样东西,他是样样占了啊,最后,到毒这个地步,无论如何是不该的啊,他怎么不知道那个东西的厉害呢?”
“哪个东西都厉害,你莫以为黄就不厉害,那是刮骨钢刀,晓得不?”黄姐自己就姓黄,冬子想到这点,就有点想笑。
此时,罗哥看了看冬子,冬子以为是营业关门的事,说到:“罗哥,黄姐,你们要是信得过我,这店子可以不关,这两天,我来守店子,保证耽误不了事的。”
罗哥跟黄姐对望了一眼,罗哥想了想,说到:“冬子,不是不信你,要不相信你,我们放心让你守这店子?相信肯定是相信,但是,我想的是另外的事情,想让你帮忙。”
“啥事,你说,只要我办得到的。”
“俗话说,男不看月子女不坐夜,不晓得你们容城有没这个规矩。”
这方面的规矩,原来冬子是不知道的,因为没人传授他。但是,父母的去世,让他懂得了很多规矩。所谓坐夜,就是守夜的意思。一般新逝之人,要在家呆三天,除了自己的子女,守夜的,一般都是男人,女人一般不守夜。
冬子说到:“我怎么不懂呢?我父母都去世了,这事我明白。”
他们一听,冬子的父母居然都去世了,大为震惊。“哎呀,小陈,我们还不知道,你父母居然都去世了,提到你的伤心事了,对不起对不起。”黄姐也说到:“那这事就不麻烦小陈了,免得到了那场合,他更伤心。”
“没事,黄姐,都过去了。”冬子想得很简单,能帮忙的就帮忙,何况,李雯还送过自己蛋糕呢。况且,守店子这事,事关老板家的商业机密,自己还是不参与为好,免得引起猜疑。
黄姐问冬子:“他的女儿,就是蛋糕店的李雯,你认识吧?”这是黄姐好久的疑问,今天终于问出来了。
冬子点点头,心想,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想帮你们的忙。
罗哥听到后,一拍大腿:“好,既然你们认识,那就不是外人了,小陈,我想让你去帮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可以起作用,而你黄姐去了,会帮倒忙,还不如让她守店子。”
冬子心想,有什么事,自己做得到而黄姐做不到的呢?
偶尔,李雯路过冬子的店子,在给黄姐打招呼时,也给冬子问候一下:“在忙吗?”
“嗯。”
这种简短的对话适合他们的身份,但那目光的特点,尤其是李雯的目光,黄姐也感觉到有些异样。毕竟,黄姐也是女人,她也了解李雯。但二人的差距太大,黄姐也不好往那方面想。
但是,有一次,还是产生了怀疑。那一次,是黄姐已经收工,跟罗哥回家去。但走到半路,突然想到今天买的洗洁剂,还放在店子里的,而晚上回去,还要拿它洗床单。他让罗哥把车再骑回去,拿上东西。
罗哥专心骑车,而黄姐远远地望向自家的门面。她看到,自家门面还半开着,冬子应该是就在里面的,而一个身影在门口晃了一下,好像给里面递了个东西,就离开了。从背景上看,那个人,有点像李雯。
黄姐回到门面,冬子正准备关门。看到黄姐过来,罗哥以马路对面坐在那车子上。
“黄姐,你怎么回来了?”
“拿那瓶洗洁精,我记得是放在厨房的?”
“对对对,我去给你拿出来。”冬子把手上的东西往柜台上一放,跑进去给黄姐拿洗洁精。黄姐看了看冬子留下的袋子,发现,那正是李雯姑妈蛋糕店的包装,里面是一个小蛋糕。
黄姐心里一跳:难道?他们之间,有“交往”?但这事,不好细想,况且,虽然他们物质差距很大,但年轻男女正常交往,也是合理的。
这份猜测在黄姐一个人的心里,跟罗哥都没有说过。
其实,当时的情况却并不是黄姐想象的那样。当时并不是李雯专门来给冬子送蛋糕的,其实他们之间,除了那次办会员对话后,除正常打招呼以外。几乎就没怎么说过话。
这一次,是李雯路过这里,到一个同学那里去,刚好跟冬子碰上了。她问冬子:“你这么早就关门,不出去潇洒啊?”
“有时出去转转,有啥潇洒的?守店子呗。”
“你好像近来又不到店子边上转了,也不买蛋糕,办个会员有意思吗?”李雯调戏他的劲又来了。
冬子心想,当时办会员,还不是你逼的,又说我生日免费送一个,我才办的。但这话,他是说不出口的,他只好回应到:“最近忙,没怎么去,况且,我不太吃零食。”
“你以为蛋糕是零食?土不土?这也是主食。你太老土了,估计没吃惯。来,送你一个小蛋糕,你尝尝,好吃的话,就来买。”
这其实也算不种促销,但在此时,就当李雯娱乐了一把,她想看到冬子不好意思的表情。果然,冬子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可以白吃呢?
“我去给你拿钱,多少钱一个?”冬子要转身回屋拿钱时,李雯迅速上前一步,把那个小蛋糕往冬子手里一塞,转身就离开了。冬子此时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拿着蛋糕望着对方走远,就准备关门,此时,黄姐回来了。
晚上,冬子一个人玩了会手机,正准备出去进行他的日常工作,到大街小巷寻找燕子的身影,但外面突然有点雨,就决定放弃出门了。
他尝了尝李雯送来的小蛋糕,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冬子对味型有天生的敏感,蛋糕中天然的甜味加上一点奶油的香味,与中餐中的所有味道都有所不同。西方人把蛋糕当主食,也是有道理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偶尔冬子送货路过蛋糕店门口时,就对李雯多了一分感谢,毕竟免费吃了人家的蛋糕。但李雯呢,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地给冬子说些摸门不着的话,这让冬子很困惑。
“陈冬,你来不买蛋糕,专门找我说话的吗?”
陈冬不好意思了,就是打个招呼,她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只好应付到:“打个招呼,你的蛋糕很好吃。”
“那你为什么不买呢?难道老想白吃?”
“我拉货,怎么方便拿呢?”
这东拉西扯间,冬子的车子也就过了门面,离开了。当然,他们之间说话的方式,也就比较直接了,像老熟人一样。要知道,在这条街上,同龄人间,冬子还没有一个朋友或者熟人呢。
一天中午,冬子正在厨房做饭,门外有人在跟黄姐说话,甚至还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因为锅上正炒着菜,所以声音也听不太清楚,也不好出去看热闹。原来不准备回来吃饭的罗哥,本来他到汉口去有事说中午不回来的,谁知道,中午突然回来了。
冬子突然发现饭不太够,决定再用电饭煲做一点饭,菜也需要加一两个,免得罗哥喝酒没下酒的菜。被罗哥制止了:“算了,小陈,你下点面条就行,我们吃饱了,得做事。”
冬子不明白有什么事这么急,反正这是老板的事情,他不好多问。
但在吃饭过程中,罗哥与黄姐夫妇的对话,让冬子知道了原因。原来,李雯的父亲去世了,他们作为老乡,要帮忙处理后事。
李雯的父亲因拆迁发财后,与妻子离婚,家里得到的钱大约有五套房子和约七百万块钱,房子留给李雯三套子,他们两个各有一套子,钱也是两夫妻各拿走三百万,留给李雯一百万作为嫁妆,也是存在她姑妈家的。
今天来的人,就是李雯的姑妈。
因为李雯的父亲死了,妻子已经离婚,李雯还没嫁人,所以,他的后事,就得由亲妹妹来操持。但是,当地虽然拆迁了,名义上与生活环境都是城里人了,但丧葬习俗还是按农村的规矩来,这就办得比较大,需要帮忙的人手就比较多。
农村有一个重死轻生的习惯,一家有人办丧事,家家出人帮忙,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习惯。况且,丧事中各种规矩也比较多,这是对过去农村受苦的农村人,最后的交代。
但这事,却有其特殊性。李雯的父亲,回来的,只是一罐骨灰。他是客死在缅甸的,云南边防公安通知家人,李雯的姑父到云南接回来的,所以,后事,就直接进入到灵堂与办酒送葬的环节。
李雯的父亲,遭遇让罗哥感叹。他把李雯的父亲叫“李拐子”,这是武汉土话,也就是李哥的意思。当然,这哥,有一种尊重和佩服。
在罗哥的叙述中,李拐子是一个能干人,他说他当年倒钢材时,李拐子就知道倒树,结果,倒树发财比他倒钢材还要赚钱,附近的人,哪个有这个眼光?
但是发财归发财,结果发了横财后,带来的是横祸。李拐子有钱了,玩小奶包二奶,这种事满街人都知道。
罗哥感叹到:“他老婆也不是个好东西,有几个钱,被小白脸骗了,哪个男人受得了?”
“还不是李拐子先出去玩的?”黄姐不服地争辩到:“男人不花心,女人不出轨。”
罗哥把黄姐的话理解为某种程度对自己的警告,他赶快转移话题说到:“后面的事,就更麻烦了。你丢了钱不要紧,又不是过不了生活,你丢人丢命,苕不苕呢。”
“人的欲望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求刺激,把自己刺激死了呗。”黄姐总结到。
李拐子和老婆离婚后,就没了约束。但他在外面玩,也不是没有想过将来的。他是老生意人,知道所谓的二奶小姐们,是没有情义的。不像自己那个离婚的黄脸婆,还把那小白脸的话当真了。
钱也花了一部分了,也得考虑来钱了。当然他过去熟悉的种树卖钱肯定是不行,因为没有土地了。于是,听人说,在缅甸倒玉石,可以发财。
他见到云南时,也发现过现场暴富的例子,就倒原石。其实就是赌石,在外面看不出来里面的成色,用一个价格买下来后,当场切开,如果切出来的成色不好,你当场就赔了。但如果切出来是上等货,那你瞬间就赚翻了,财富甚至会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
这种现场如开奖一般的刺激,让步入中老年的李拐子找到了青春的激情,他需要的就是这个。当然,他也不是那种随便上当的人,毕竟做过这么多年生意,他最开始也是带了一个武汉的做玉石生意的朋友,由李拐子出资,那人帮忙看货。如果赚了钱,李拐子给人一定比例的酬劳,如果没赚钱,那朋友就算义务劳动,不需要钱。当然,中间的生活花费是李拐子的。
但是,赌石里面水太深,不是外地人可以操作的。况且,这位武汉做玉石生意的朋友,也只是半桶水。要知道,如果是个真行家的话,为什么要跟李拐子一路打这份工呢?自己亲自上,不就赚大钱了?
这个道理,李拐子不是不知道,但是,那赌石的精彩和刺激,吸引着他,让他下了海。最终,在云南赌石的效果很一般,没赚到钱,但也没赔多少。他那朋友见到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愿意拖累朋友,还是回武汉,做自己的小生意了,他劝李拐子也回武汉来。
但是,赌上了瘾的李拐子,在那种山呼海啸的场面,怎么收得了手呢?
在中国,很多赌钱的人,其实不单纯是为了挣钱。很多都是有钱人,他们的财富足够他们一生的生活所需。他们赌钱,是体验那种过山车般的心理刺激。况且,对于新的暴富阶层来说,以前穷困的时候,受尽的缺钱的折磨,如今自己把钱玩弄于股掌之间,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就你廖苕货打击冬子一样,有一种复仇的痛感般的快乐。
他不愿意回来,是听到新结识的一个云南当地赌石人的建议。理由很简单,云南的原石都是缅甸过来的,与其在这里赌二手货,不如到缅甸赌一手货。
这个理由符合李拐子的商业常识,他不听武汉朋友的劝告,就跟那人跑到缅甸去了。自从到了缅甸,他就失去与内地的联系了,李雯的姑妈也打不通他的电话了。而武汉朋友所能够掌握的情况,就仅此而已。
后来的情况,是李雯的姑妈听公安说的。
李拐子跑到缅甸过后,才知道上了笼子。缅甸的玉矿原石,按正规交易,是政府垄断了的,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以两种方式进行交易。一种是公开拍卖,这种拍卖,对行情的了解必须非常熟悉,才敢这样拍。而李拐子是个半桶水,根本不敢参加这种拍卖。更何况,这种明白生意,根本就不是李拐子的追求,因为没有赌性,就没有刺激。
那第二种方式,是隐藏报价。各人把对感兴趣的原石,记上它的标号,然后悄悄写上自己能够出的价格,放入投标箱内,最后开出结果出来时,价高者得。这种方式,虽然有赌的刺激,但对原石的鉴别力有更大的考验。
以李拐子的原始观点,正规的生意赚不了大钱。必须走偏门,才可以有暴利。这是他的经验,也有他追求的刺激。
当然,缅甸有这种黑市,几乎就是在某个山村仓库里悄悄地进行。这种石头,由于来路不正,所以也有暴富的可能。但最大的问题出来了,就是不好运输。这东西,如果没有缅甸的官方认可,出境包括到中国的入境,都会被当成走私的。
李拐子花了几十万,从黑市淘来的玉石,准备运回云南后再切割,看看成色,结果在缅甸边防,就被扣留了。他们走的是一条走私通道,贿赂了当地的武装。以为这样,就可以保证通过国境线。
谁知道,那个通道也引起了政府军的注意,时不时就有突击检查的小股部队出没,李拐子的货,就这样被没收了,还受到政府军的追击。
怎么办?货丢了,是钱没了,但人要被抓了,在异国他乡,谁来保你?通过当地关系,认识了一个华人老大,总算花了钱,把自己收留了下来。但自己已经有案底了,出境还是不太方便。华人老大答应,只要有时机成熟的时候,就找兄弟通过走私通道,送他回国。毕竟,他在当地军队里有熟人,政府军何时来何时走,地方武装内部有人,也打得通关系。
其实,李拐子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笼子,都是圈套。当地华人黑社会,主要收入来源,就骗华人老板到缅甸去。只要能够带一个老板到缅甸,那个带路的人,就会得到大笔的赏金。而那个所谓云南当地的做玉石生意的带路人,就是这个集团的内线之一。
那个云南带路的内线,得到的奖赏,就是那被没收的玉矿原石的一半,另一半,给了这个犯罪集团。所谓政府军,就是他们装扮的。
但是,犯罪集团得到了好处,就会放过你吗?太天真,他会榨干你最后一滴油,让你成为枯骨,烂在他乡。
这里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家,这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地村落,这里曾经以毒品为生,这里住着分不清好坏的华人。即使到今天,政府军与缅北的地方武装,仍然存在零星的冲突。其实,当地算是军阀割据政权,政府军的势力根本没有到这里来,也谈不上正规巡逻。
......
那些装着淘金梦的中国人,被诱骗到缅甸,就容易成为当地说着汉语的黑势力的羔羊。
人在囚笼中,呼吸不自由。当然,为了稳住他,对方有一整套流程。先是说,时机还不成熟,边境过不了。就有美女出来了,带他去地下的赌场,靠赌钱过日子。最开始还是小赢了一点,最后就加大赌注,勾引他往大了的打。
其实李拐子还是有些社会经验的,这种赌博到了一定数额,当然会引起警惕。但自己又离不开赌场,靠什么过日子呢?经常这样的小赌暂时还造成不了他的财务危机。
别人又想办法了,就是把毒品藏在烟里,让他吸烟。他不自觉地染上了毒瘾。当然,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灭亡。当地有pos机,刷卡就可以取钱,当毒瘾上来后,钱就不是他所能够考虑的了。这样过了年把,毒瘾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针头注射的程度。
此时,他所带卡的钱已经没有了。别人就另想办法了,得利用这个家伙的家属来榨钱。打他老婆的电话,才知道他们已经离婚,他老婆是不会给他卡上打钱的。打他女儿的电话,他女儿也是要问姑妈的,因为钱在姑妈手上。
李雯的姑妈与姑父是有社会经验的人,他们的直觉是,李拐子被人挟持了,先装穷,给人一万两万地打钱,另一方面报警,想让警察来解救他。
中国警察要到异国解救人,谈何容易,在打了十来万元钱后,对方察觉已经惊动了中国警方了,就把李拐子杀了,丢弃到了山林里。
等警方破案,抓了对方的老大及团伙,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司法协议,最后才找到李扣子的尸骨,已经腐烂只有骨头了。把骨头在当地火化,然后通知家属到云南领骨灰了。
按罗哥的说法,这样的事,他已经听到好几例了。
“要说呢,李拐子当年对我还是不错的,人也讲义气,哪家有事,他都去了。今天他出了事,我不可能不帮这个忙。就是关了店子,也得要讲这个味口。”
武汉人所说的讲味口,其实也就是讲义气的意思。但是,罗哥还是老在感叹:“人说黄赌毒这三样东西,他是样样占了啊,最后,到毒这个地步,无论如何是不该的啊,他怎么不知道那个东西的厉害呢?”
“哪个东西都厉害,你莫以为黄就不厉害,那是刮骨钢刀,晓得不?”黄姐自己就姓黄,冬子想到这点,就有点想笑。
此时,罗哥看了看冬子,冬子以为是营业关门的事,说到:“罗哥,黄姐,你们要是信得过我,这店子可以不关,这两天,我来守店子,保证耽误不了事的。”
罗哥跟黄姐对望了一眼,罗哥想了想,说到:“冬子,不是不信你,要不相信你,我们放心让你守这店子?相信肯定是相信,但是,我想的是另外的事情,想让你帮忙。”
“啥事,你说,只要我办得到的。”
“俗话说,男不看月子女不坐夜,不晓得你们容城有没这个规矩。”
这方面的规矩,原来冬子是不知道的,因为没人传授他。但是,父母的去世,让他懂得了很多规矩。所谓坐夜,就是守夜的意思。一般新逝之人,要在家呆三天,除了自己的子女,守夜的,一般都是男人,女人一般不守夜。
冬子说到:“我怎么不懂呢?我父母都去世了,这事我明白。”
他们一听,冬子的父母居然都去世了,大为震惊。“哎呀,小陈,我们还不知道,你父母居然都去世了,提到你的伤心事了,对不起对不起。”黄姐也说到:“那这事就不麻烦小陈了,免得到了那场合,他更伤心。”
“没事,黄姐,都过去了。”冬子想得很简单,能帮忙的就帮忙,何况,李雯还送过自己蛋糕呢。况且,守店子这事,事关老板家的商业机密,自己还是不参与为好,免得引起猜疑。
黄姐问冬子:“他的女儿,就是蛋糕店的李雯,你认识吧?”这是黄姐好久的疑问,今天终于问出来了。
冬子点点头,心想,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想帮你们的忙。
罗哥听到后,一拍大腿:“好,既然你们认识,那就不是外人了,小陈,我想让你去帮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可以起作用,而你黄姐去了,会帮倒忙,还不如让她守店子。”
冬子心想,有什么事,自己做得到而黄姐做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