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妥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承乾与提尔皮茨来到波茨坦皇宫的时候,腓特烈三世刚刚送走了法金汉与鲁登道夫等陆军将领。
  现在,帝国最大的挑战不在海洋上,而是在陆地上。
  西线战场上,虽然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战役之后稳住了战线,德皇也打消了法金汉发动战略进攻的念头,战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英法联军肯定会在近期发动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别的不说,此时英法联军已经在兵力上超过德军,而且囤积的物资也多于德军。
  英法联军没能掌握主动权,不是兵力不够、也不是物资紧缺,而是部队的问题。
  说得简单一点,德军的整体素质与整体作战能力明显优于英法联军,因此才能用较少的兵力守住战线。
  可以说,在普法战争之后,德军就是欧洲大陆、乃至全球最能打的一支军队。
  更重要的是,德军的现代化工作展开得最早,参谋制度也最为完善,并且长期实行普遍兵役制。
  这些条件,使德军拥有极为凶悍的战斗力。
  比如,在德军步兵营中,开战的时候就有八挺马克沁式水冷重机枪,打到现在已经增强到了十四挺,而英国远征军到现在也只在步兵营配备了两挺维克斯水冷重机枪,法国步兵营则为八挺。
  火炮方面,无数次的战斗已经证明。克虏伯等帝**火企业制造了全球最出色的火炮。
  只是,这些优势,依然不足以保证德军在西线取胜,甚至无法保证德军在漫长的战斗中守住整条战线。
  法金汉已经发出警告,如果再无所作为。德军肯定会被赶出法国。
  德皇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如果德军始终保持防守态势。就等于把主动权交给敌人,最终肯定守不住马恩河防线。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敌人之前发动进攻。
  为此。法金汉提出。至少应该把西线德军增加到二百四十个师,这样他才有能力发动一场有威胁的进攻。
  按照法金汉的意思,他将在阿图瓦与伊普尔,分别针对法军与英军发动一场进攻。
  显然,法金汉的要求太高了。
  虽然帝国已经完成了全面战争动员,陆军兵力正以每月二十个师的速度增长,但是前线的伤亡也非常巨大,很多新增部队都被用去填补空缺了。德皇手里,还能调动的步兵师不到八十个。如果按照法金汉的要求。把西线兵力增加到二百四十个,就需要向西线增派六十个步兵师。
  这样一来,就无法向东线增兵了。
  问题是,如果西线守不住,那么在东线取得的任何胜利都毫无意义,而且鲁登道夫也无法保证在几个月内打垮俄国。
  经过反复磋商,法金汉与德皇都做出了妥协。
  法金汉把增兵要求降低到了四十个师,即与东线平分补充兵力,而德皇则只要求他分阶段发动两次进攻战役。
  正是如此,法金汉策划了即将开始的新沙佩勒战役。首先拿阿图瓦的法军开刀。
  当时,真正的重点在东线。
  在与冯承乾谈过之后,德皇也意识到,能否迅速击败俄国,将决定帝国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得尽快终结两线作战。
  虽然帝国拥有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但是要在国境两侧同时打两场大规模战争,依然力不从心。
  几个月下来,两线作战的困境已经显露出来。
  别的不说,在兵力调配上,帝国陆军就捉襟见肘,往往只能照顾某一个战场,舍弃另外一个战场。
  这么打下去,帝国的结局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施利芬元帅在制订总体战争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在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击败法国,并且制订了周密的“施利芬计划”。可以说,施利芬很有预见性。仅仅四个月,他的担忧就成了现实。
  当然,并不是施利芬错了。
  施利芬把重点放在西线,有一个极为关键的理由,即法国没有战略纵深,德军只需要推进两百多公里就能攻占巴黎。相反,如果在东线上投入重兵,那么德军要推进两千多公里才能到达莫斯科。如果向圣彼得堡进军,德军面临的困难将更加严峻,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击败俄国。
  很明显,在军事上,击败法国要比击败俄国容易得多。
  如果施利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得到严格执行,战场局势肯定会大不一样。可以说,正是小毛奇葬送了施利芬计划。别的不说,在马恩河战役爆发之前,小毛奇陆续从西线主攻方向上抽调了二十多个师,其中八个师派往东线,十多个师则被用来加强根本没有多少重要性的边境防线。马恩河战役打到最为激烈的时候,如果马肯森与德马维兹能多有几个师,就能击败反扑的英法联军。也就是说,如果小毛奇没有从西线主动方向抽调兵力,马肯森与德马维兹就不会败下阵来。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小毛奇的胡乱指挥,英法联军根本没有机会发动马恩河战役,因为马肯森与德马维兹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就有能力按计划行动,说不定已经打到巴黎城外了。
  当然,后悔已经没用了。
  不管法金汉的能力如何,哪怕是老毛奇活了过来,也不见得能够化解德军在西线战场上遇到的困难。
  所幸的是,德皇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不会受总参谋长与战争部长左右。
  以这个时候的战况,除非西线德军兵力增加到三百个师以上,不然就算法金汉发动了进攻战役,也很难取得战略性突破。更重要的是,越往后面拖,局面对德军越不利,因为大批英军正跨过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而且法国的战争动员也已全面展开,法军正以每个月十多个师的速度增长。
  毫无疑问,德军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把西线兵力增加到三百个师以上。
  西线战场已成死局,就算德军短期内无法取胜,英法联军也同样无法在短期内攻破德军的防线。
  原因很简单,在战术上还没有合适的进攻手段。
  要知道,在由水冷式重机枪、堑壕与重炮组成的防御火力面前,以往的任何进攻力量都显得苍白无力。比如,称霸战场上千年的骑兵就在这数个月的战斗中成了配角,任何性质的骑兵冲锋,在机枪与重炮面前都等同于自杀。结果就是,交战双方的上百万骑兵沦落到了充当侦察兵的地步。
  可以说,自拿破仑时代以来,防御力量再次占据了上风。
  西线形成僵局,就只能在东线上想办法。
  与西线相比,东线战场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战场更加广阔,二是铁路与道路等交通网络极为落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东线更注重兵力应用,而不是纯粹比拼兵力。
  这也是冯承乾建议德皇把重点转到东线,让鲁登道夫与霍夫曼这样的年轻将领担当指挥官的主要原因。
  对此,德皇也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随着奥斯曼帝国参战,轴心国集团在东线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德军在坦能堡与马祖里湖的两次大胜,已经打垮了俄军的士气与斗志。在俄军眼里,鲁登道夫已经成了不败的战神。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在东线打两场大规模歼灭战,就算不能搞垮俄国,也能使俄国大伤元气,让俄军在短期内丧失进攻能力,减轻德军在东线的压力,从而获得更有利的战场环境。
  显然,德皇依然想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
  也就是说,德皇支持鲁登道夫在东线发动进攻,并非完全为了击败俄国,而是想通过瓦解俄军的战斗力,重启西线进攻行动。
  不管怎么说,帝国得在近期把重点放在东线战场上。
  问题是,东线也面临着与西线同样的问题,即兵力严重不足。
  虽然鲁登道夫给出了明确答复,东线的战局对德军极为有利,在近期内发动进攻的把握非常大,但是鲁登道夫同样提出,在东线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依然是充足的兵力,如果不向东线增兵,他就只能确保取得战役级别的胜利,而要彻底打垮俄军,就必须增兵,而且不得少于六十个步兵师。
  德皇拿得出六十个步兵师吗?
  就算法金汉做出了让步,也要走了四十个步兵师,因此只剩下了四十个步兵师,仅有鲁登道夫要求的三分之二。
  所幸的是,鲁登道夫没有为难德皇。
  在拿到四十个步兵师之后,鲁登道夫承诺尽量打一场战略性决战,即便打不到目的,也能保证取得战役级别的胜利。说得更直接一点,鲁登道夫的目标是把俄军赶出波兰地区,彻底消除帝国本土受到的威胁。
  显然,这已经是当时能够取得的最好的结果,或者说是损失最小的妥协方案了。
  跟法金汉与鲁登道夫商量好之后,德皇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法金汉与鲁登道夫都不像小毛奇那样不可理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