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消耗品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陆军建设上,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看清这个差别,也就能够明白两国陆军为什么会在冷战期间与如此多的不同之处了。
  这个差别就是,在中**事的军事力量中,陆军只是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事力量中,陆军不但具有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其国防力量的支柱。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在中国的军事力量中,陆军只被当成次要力量对待。
  显然,在德军中,陆军是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主导力量。
  当然,这也与中德两国所处的环境,以及基本军事战略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陆军,还有海军与空军。
  关键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生存环境远不如中国。
  要知道,大战结束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几乎被中国全面包围。西面有英国,东面有土耳其与乌拉尔以东的几个国家,南面则有埃及与苏丹,北面则是北冰洋。中国把军队部署在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家门口外,而德军最前沿的军事基地离中国本土有上千公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处境极为恶劣。
  在可能爆发的中德战争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处境显然极为不利。
  环境直接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战略。
  这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防御纵深。所以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冷战期间肯定不能采取以防御为主的基本战略。
  相反,中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战略都是以防御为主。
  如果德军奉行防御战略,那么在中德战争爆发之后,德军就将丧失主动权,并且迅速输掉战争。
  显然,中国依靠巨大的战略纵深,即便在战争初期处于不利境地。也能反败为胜。
  军事战略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其服务对象就是国家的基本战略。即国家的基本战略决定军事战略。
  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奉行进攻战略,因此得围绕进攻来建设军事力量。
  可以说,德军的装备建设。非常彻底的体现出了进攻的重要性。说得简单一些,德军的所有装备发展规划都围绕着进攻展开。
  冷战期间,德军制订了数份针对中国的战争计划,而这些战争计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德军必须抢先发起进攻,迅速拔除本土周边的中**事基地,尽一切可能的把战火烧到中国本土,至少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铲除中国在西半球的军事存在,从而获得与中国相当的战略处境。
  这一思想,在帝国陆军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这就是。帝国陆军的所有装备发展,全部以大规模消耗战为主,任何一种武器装备都能在战时大规模生产。
  说白了,德军没有想过让一辆坦克用上几十年。
  受此影响,帝国陆军的主战装备都没有过于突出的性能。也没有配备先进的设备,在便于生产的基础之上使性能达到最佳。
  比如,德军的三种第三代主战坦克中,装备数量最多的“豹”式主战坦克的造价仅有二百三十万帝国马克,相当于一百五十万华元,而t-88a的造价高达五百万华元。是“豹”式的三倍多。德军的另外两种第三代主战坦克,即“虎”式与“狮”式,都因为造价过高使产量受到限制。
  实战也证明,“豹”式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坦克,可是其性能就不怎么样了。
  别说跟t-88a相比,即便跟“虎”式与“狮”式相比,“豹”式也有很大差距,其战斗力仅比第二代主战坦克有所提高,跟主流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哪怕是以色列与英国研制的坦克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
  当然,这也确保了“豹”式有足够的产量。
  冷战结束的时候,“豹”式坦克已经生产了近两万辆,德军装备了一万二千多辆,另外数千辆销售到了三十多个国家。
  在八零年代初,也就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帝国的兵工厂每天能生产数十辆坦克。
  要知道,t-88a在量产高峰时,每年的产量都不到两千辆,即每天只生产数辆。
  当然,坦克只是陆军装备的一部分。
  冷战时期,帝国陆军的其他主战装备,采用了与主战坦克类似的发展方式,即一切都以便于大规模生产为主。
  在四十五年的冷战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总共生产了十五万辆坦克、二十万辆装甲车与战车,十二万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三十万门牵引式火炮。要知道,中国在冷战中生产的坦克不到十万辆,装甲车与战车为十五万辆,自行火炮与火箭炮不到十万门,牵引式火炮则仅有五万门。
  显然,德军有强大的战斗力,可是也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要知道,大部分武器装备在退役之后不会立即销毁,而是会封存起来,以便在战争爆发之后能够补充给部队。在冷战时期,大部分主战装备要在封存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才会正式报废。
  也就是说,封存保管武器装备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除此之外,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本身就需要花很多钱。
  冷战期间,中国奉行总体防御战略,因此可以在和平时期维持一支规模相对较小的地面部队。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因为奉行进攻战略,得随时做好开战准备,因此必须维持一支规模相对较大的部队。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陆军。
  冷战期间,帝国空军的建军方针也深受总体战略的影响。
  这就是,帝国空军在研制新式战机的时候,也得以便于大规模生产为目的,因此就得限制战机的技术水准。
  说白了,先进技术本身就不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结果就是,在冷战的前二十年,即喷气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帝国空军还能够凭借在大战期间积累起来的技术,制造出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可是随着电子技术进步,以及电子设备在现代化战机上的价值提升,帝国空军的战机性能就开始落后,而且再也没有能够追上中国空军。
  到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诞生的时候,帝国空军与中国空军的差距已经扩大到十年。
  此外,因为轰炸机的造价更加高昂,而且在战争时期难以迅速扩大产量,所以帝国空军一直不太重视战略航空兵。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空军战略航空兵的主要存在价值就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第三种战略打击手段,而这种手段的可靠性、以及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并不是关键。
  当然,帝国海军也没能幸免。
  重视潜艇的发展方式,以及水面战舰单一的作战能力,都证明了帝国海军是一支在出海之后就没有打算回来的海军。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攻击杀上门来的中国海军,而最好的结果就是与中国海军同归于尽。只要能够拼掉中国海军,即便帝国海军将彻底丧失出海作战能力,也至少能够保证本土不会受到来自海洋的威胁。
  看得出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备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就是,德军的大部分装备都是“一次性用品”。也就是说,德军在研制装备时,并没有考虑要使用多久,主要目标是能够经受住全面战争的大规模消耗,即武器装备一定要做到价格低廉,以便在战时能够大规模生产。
  如果中德全面战争爆发,那么德军的发展策略就将发挥关键作用。
  说白了,大规模战争的巨大消耗,能够让任何一种精密的武器装备成为摆设,只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的武器装备才能在大战中产生规模效应,而武器装备的生产数量,直接决定了军队的规模,也就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影响。
  问题是,大战没有爆发。
  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中德全面战争,那么决定胜负的肯定不是常规武器,而且也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
  别忘了,中德在冷战时期制造的核武器,足够把地球摧毁上百遍。
  也就是说,在全面战争中,常规武器成为配角,因此常规武器的数量与性能都难以左右战争的最终结局。
  更加重要的是,在全面毁灭的威胁之下,中德都不可能轻易挑起战争。
  结果就是,德军的军备发展战略出现了严重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讲,冷战在持续了四十五年之后宣告结束,中国通过大型政府工程所产生的作用极为有限。
  击垮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正是其惊人的军备规模。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成为帝国安全保障的军事力量,最终成为了压垮帝国的负担,成为了对维护帝国安全最不利的因素。
  当然,关键并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备发展。
  前面已经提到,冷战本身就是一场以非战争方式进行的国家间的全面对抗,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在综合国力不如中国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是冷战的最后输家。rq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