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原本时空之中那个恃才自傲,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的许攸早已经是截然不同。
  暗杀汉灵帝计划的败露,被绣衣使者追的走投无路,险些身死山神庙中。
  到一路受命神上使,担任内务令,再到凭借着军功一步一步登上中州布政使,中书府的府令,内阁的阁臣,以及太平道的种种经历,许攸早已经脱去了昔日的轻浮和自傲。
  “不过郭泰将军没有多少带领骑军作战的经验,西域之地广阔无比,只适合骑军作战,若是将文远将军替换下来,则还需要派遣几名骑将作为补充,如此方有应对万变之能。”
  “子远言之有理。”
  许安微微颔首,他一瞬间便明白了许攸的意思,听出了其弦外之音,。
  张辽既然不能作为武骧营的主官,由郭泰代替,那么缺少骑兵作战经验的郭泰自然是要带上一两名骑将。
  许攸这是想要让颜良、文丑两人前往西域,如今其余各地战事消停,短时间绝不可能用兵,那么要想获取军功升职,暂时只有西域一地了。
  颜良、文丑两人如今还只是封号将军,正五品的军职,其他各系四品的将校已经有了不少。
  以许攸为首冀州一系确实有些发展迟缓了,这样对于平衡也不太有利。
  现在太平道内凉州派系的势力有些过于膨胀,许安也不准备再派遣凉州出身的将校前往西域平叛。
  凉、并派系因为阎忠的关系走的确实有些近了,并州派系有吕布、张辽还有李德、郝昭等人也需要压一压。
  凉、并两系的影响力在太平道内甚至已经快和太平道中的黄巾军一系还要影响深远了,明显已经是有了失横的端倪。
  “颜良、文丑两人骁勇善战,这一次出征西域,便让他们两人暂时调到郭泰的麾下。”
  许攸脸色微喜,没有完全控制好自己的神情,不过他马上便又低下了头去,双手作揖恭敬的退回了队列之中。
  “文和,这次前往西域重开西域都护府你有什么见解。”
  许安的目光从杨尉、魏律、葛舟三人的身上一扫而过,并没有询问他们三人。
  魏律等人入选内阁是为了平衡,他们出身于旧太平道,并非是豪强世家出身,虽然经过了国学院的修习,但是国学院之中教了他们基础的地理,他们对于西域等地的认知仍旧没有阎忠、贾诩、许攸这样世家豪强出身的人要了解。
  贾诩手握着笏板,本来是没有准备出言,但是许安已经点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出来。
  “此前西域因为凉州羌乱而被汉庭放弃,西域长史府也因此遭到废除,如今明公再度派遣大军前往西域开辟商路,重设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国之中大部分国家都知晓轻重,选择臣服。”
  “只是自延光二年(123年)当时汉庭重设西域长史府时龟兹、疏勒、于阗、莎车诸国前来归附,西域长史府重设汉庭得以重新占据西域,但乌孙和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属于汉了。”
  贾诩的话锋一转,说起了西域以前的情况。
  “曾经西域诸国之所以欢迎我华夏,请求开设西域都护府,不过是因为匈奴在西域强征暴虐,不得人心。”
  匈奴当初占据漠北漠南还有西域之地,土地辽阔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匈奴在内部有着大量的奴隶,他们在西域设置“僮仆都尉”,目的是向各国勒索奴婢和财物。
  《后汉书·班勇传》有记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
  汉开西域后情况迥然不同,诸国不需向汉贡赋纳税,汉派驻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员,其给养供奉完全取之于屯田和朝廷供给,不要各国缴纳赋税。
  同时,当时华夏先进的文化,还有华丽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以及各种商品都让西域诸国感到憧憬,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使得他们的国家富足,因此西域诸国都是极力的维护西域都护府。
  西域各国因此“不乐匈奴”而“慕汉”。每当汉不在西域设置都护,匈奴势力卷土重来的时候,西域诸国无不翘首以盼,甚至遣使入朝,请求重设西域都护府。
  只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元嘉元年(151年)时,北匈奴部呼衍王将三千余骑寇伊吾,伊吾司马毛恺遣吏兵五百人于蒲类海东与呼衍王战,悉为所没,呼衍王遂攻伊吾屯城。夏,遣敦煌太守司马达将敦煌、酒泉,张掖属国吏士四千余人救之,出塞至蒲类海,北匈奴呼衍王闻之引部众向西而撤。”
  贾诩是武威郡人,武威郡距离西域的道路并不远,因此他对于西域的历史可谓是如数家珍。
  北匈奴被连续击败之后不断的西迁,现在已经完全退出了西域,西域各国都有了自主的权力,因此彼此之间的争斗也更为的剧烈。
  现在重设西域都护府,重新归附于华夏的控制,肯定会有一些心中不满的人。
  北方的乌孙,还有西方的大宛两国国力在西域都属于一流,他们两国多半是不会选择再臣服,就如同他们之前在班勇收复西域的时候没有选择归附一样。
  “乌孙若不臣服,暂时不用理会,其地居于西域之北,虽然趁着我军击败西部鲜卑时收取了不小的疆域,但是仍然不足为虑,多年的交锋,他们都和西部鲜卑僵持不下,甚至被压制,足以见其军力并不强盛,此次阅兵乌孙使者也在,其回禀国内之后,断然不敢轻易挑衅我军。”
  贾诩微一沉吟,继续言道。
  “但是大宛占据西域以西的通道,若是不使得大宛臣服,商路受阻,我军利益也会受损,况且大宛名马名满于天下,明公想要组建重骑,那么必须要引入大宛良驹,大宛臣服可以命其贡奉,但是大宛若是仍旧独立于外,那么明公便要花费大量的财帛去购买。”
  大宛良驹闻名西域,其战马体型高大,冲击力强劲,善于冲阵,比起华夏北部的草原战马要强上许多,只是耐力方面稍微逊色一些,不过这并非太过于重要,大宛马综合来看就是组建重装骑兵的最好的战马。
  华夏本土的战马在汉庭和西域通商后,引进了西域的战马也得到了改善,只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还有战乱等原因,血脉又发生了退化,战马的素质又下降了一些。
  许安之所以想要重开西域都护府很大的原因也有想要组建重骑兵的想法在其中,葵城之战,许安用缴获的甲骑具装武装了麾下的骑军,再其不惜马力的代价之下,出其不意击溃了孙坚带领的汉军骑兵,为葵城之战的大胜奠定了胜局。
  而漳水之役,蒋义渠带领的汉军重骑却是给了黄巾军极大的压力,甚至于差上一筹黄巾军可能便会损失更为惨重。
  在战场之上,一支重装骑兵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比。
  原本没有马鞍之时,华夏的甲骑具装并非是如同后世的铁浮图等重装骑兵一样防护那般严密,只是在要害部位戴上了铁甲。
  一是没有双脚马镫不好操控,二便是因为战马本身的限制,无法负担太多的重量。
  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黄巾军的骑军现在已经全面换装双脚马镫。
  而若是引进乐大宛马,便可以轻易的解决的第二个问题,重骑兵虽然昂贵,但是太平道的目前的国力,养一支五百余人的重骑兵并不困难。
  若是有了佐渡的金山和石见的银山,甚至养一营的重骑兵都绰绰有余,不过那也没有太大的必要,重骑兵本就是战略单位,在关键时候用在关键的节点即可,太多了反而是有些浪费财帛。
  “所以,此次重设西域都护府,我军可能和大宛之间有一战要发生。”
  “大宛可能联合以西的国家,宣扬我军的威胁,使其与之结盟,共抗我军。”
  “骑战并不需要担忧,我军可以征募西域诸国之军作为胁从,从凉州派遣州中骑军作为主力援助武骧营,但是大宛建国以久,其因为处于通商要道,也在不断的加固城池,我军多是骑卒进攻恐怕要出现不小的伤亡。”
  贾诩对于西域的分析颇为详尽,将所有的利害关系都一一陈述。
  “西域大部分地方地势平坦,道路开阔,明公可以派遣一支骑军护送部分扭力投石车前往西域,四轮马车在开阔平坦之地的行驶速度并不比普通的骑兵要慢上多少。”
  黄巾军中有两种投石车,一是早已经闻名天下的“配重投石车”,黄巾军一路以来摧城破墙皆是依仗配重投石车巨大的破坏力,其二便是扭力投石车,漳水之役,许安用起作为秘密武器,使得汉军的军阵发生了混乱,从而一举建功,奠定了胜局。
  扭力投石车比起配重投石车小了许多,其威力也小了许多,但是对于大宛的城池绝对是够用了。
  毕竟当初进攻轘辕关时,第一关和第二关,还算是有一定的地方使用高大的配重投石机外,而后进攻第三关、第四关黄巾军还能使用扭力投石车,扭力投石车也击垮了轘辕关的关墙,这也是为什么黄巾军当初能够推进的那么快的原因。
  只是后面轘辕关的地势越来越崎岖,甚至连人行进都已经困难,更不用提投石车了。
  扭力投石车能击垮关墙,没有理由击不垮大宛国的夯土城墙。
  许安一直以来在军中都是强调机动性,黄巾军无论是骑军还是步军的行军速度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甚至后勤部队的行军速度也是天下第一。
  工坊之中,许安推行的类似流水线的操作,扭力投石车本就是组装起来,具体的构造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也是防止泄密的手段。
  因此扭力投石车在黄巾军工匠的制作之下,是可以随时拆卸、组装,可以被装入四轮马车之中进行快速的转移。
  许安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他的身躯向后靠了一点,看着案桌之上疆域图上的情报颇为稀少的西域,并没有急于开口,他在权衡利弊。
  宣政殿内,沉默良久,许安缓缓站起了身来,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拟诏,命郭泰带领武骧营,先进入西域,重开西域都护府,清除西域内部不稳定的情况。”
  “命管亥带领骁骑营千人,护送扭力投石车二十架加入前往西域的队伍之中,其受郭泰节制,暂归于郭泰统领。”
  管亥此前轻敌大意,被汉军骑军突袭成功,虽然并没有损失多少人,后又带领西凉营击溃了汉军,但是其罪难饶,许安最终还是将他贬为了校尉,直到开国才重新将其晋升为了武威将军。
  不过经历了上次的失败,管亥离开了洛阳地区之后,便主动申请进入了讲武堂之中,这些时日他一直都在修习,原本的性情甚至都改变了许多,少了几分急躁和冒进,多了几分稳重和谨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战败并不可怕,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都是常胜将军,但是可怕的是战败之后一蹶不振,毫无存进。
  管亥的变化都被许安看在了眼里,所以这一次,许安准备再给管亥一次机会,一次大展拳脚的机会。
  “礼部派遣官员与如今还在长安的使者谈论重开西域都护府一事,并拟定外务使者名单,届时跟随郭泰一同前往西域。”
  “先礼后兵,大宛等国若是不识抬举……”
  许安一手按着王座的座背,一手挎在腰间的系带之上,微微侧身,面视着殿内的众人,目光如剑,声音低沉。
  “便让整个西域都知晓于我大明之兵锋,播闻我黄天之德威!”
  “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
  “敢不从者,立时诛灭!”
  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遏行云
  未央宫,也就是如今的应天府。
  这里已经被阎忠整改的变化颇大,气势犹存,仍旧壮丽无比,威严有度。
  但是那雕梁画栋的殿阁却是少了几分华丽,多了几分古朴。
  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和。
  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人气。
  应天府之中,很多的殿阁的名字都得到了更改。
  永宁阁位于宣政殿的北方,也就是应天府的北部区域,这里已经是属于了后宫的范畴之中。
  不过如今,未央宫这座曾经作为汉室数百年的宫殿却已经是物是人非,和往昔已经断绝了关系。
  宣政殿的北方也不再是汉朝皇后的寝宫所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经被改成了办事的衙署。
  不过阎忠在应天府中的一处幽静的地方,靠近人工湖泊的旁边改建了几处殿阁,将其作为了居住的场所,划给了许安居住。
  许安并没有推辞,长安城并不安全,绣衣使者和鹰狼卫这几年以来多次实施刺杀,但也都被鹰狼卫和腾骧卫一一挡下。
  住在外面只会是徒增威胁,住在应天府之中,有大量的卫士保护,才能随时应对各种的突发情况。
  开国大典已经结束了有三日的功夫,明廷三府六部已经正常的开始了运转,而各地的主官也纷纷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前往西域的商队早已经在此前便已经准备, 上百辆的四轮马车之中满载着大量的瓷器、铁器, 纸张、工艺品
  调令下达之后,武骧营在三月四日便已经是正式完成了交接, 武骧营的虎符被张辽递交给了郭泰,而颜良、文丑两人也加入了武骧营之中作为郭泰的副官。
  永宁阁是在原来椒房殿周围的一栋殿阁,殿阁并不大,所以这里现在已经是被改为了许安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永宁阁的旁边不远处的另一栋殿阁名为永和阁, 两阁的名字, 取“宁和”之意,永和阁正是内阁成员的办公之地。
  两阁相去不远,便于办公。
  中书府、中军府的衙署也离此处不远,至于道政府的衙署却不在应天府中而是在城外的太平观内, 不过也有廊桥与应天府想通, 相隔也不是很远。
  基本上如今明廷的三府六部还有各级衙署都是以永宁阁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而去。
  永宁阁中,许安坐在房舍之中的椅子上, 在很多的时候,许安都不太喜欢跪坐,跪坐虽然是传统,但是跪坐久了确实是有些难受,腿型甚至都会因此而改变。
  永宁阁内并非只有许安,这里的房舍不属于正堂办公的地方,而是一处偏阁,算是一处就餐的地方也是许安拜访书籍、文档的地方, 这里按照许安的意愿改造了一番后, 多出了一张圆桌,现在许安就是坐在这张圆桌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