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编制改革
如果不对地方政府的部分不恰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凭借督察院等强力部门的清扫固然是可以把这些情况清扫一空,但是就和人家嘉兴县知县说的一样:那几百号人谁来养活?
难不成他还得把准备给军方的战争费用给拿出来不成?
军方没了钱怎么卖军粮草料,怎么给新招募的士兵发放安家费,怎么给现役士兵发放薪饷,怎么购买炮弹枪支大炮。
如今的帝国形势,克扣那里的费用也不能克扣军费啊!
虽然说如今吴淞之战已经结束,但帝国和联军的战争却是没有结束,联军正在从南亚各地抽调兵力增援,试图再一次汇集足够的兵力进攻吴淞炮台或者其他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军方自然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吴淞之战后,军方不仅仅对受创的第二步兵师、第六步兵师、第七步兵师、第十一步兵师补充兵员,同时加速了1858年度的几支新部队的编练速度。
早在联军进军上海之前,中华帝国的1858年度战略规划中就已经确定了新扩编五个步兵师的计划,而后虽然联军的进攻让中华帝国在年初的时候大规模变更了战略计划,但是扩军的计划并没有改变太多,新部队的扩编依旧在继续。
而这种扩编速度在吴淞之战后就更加快速了,继吴淞之战就已经编练成军的第八步兵师后,第六军的另外一支新编部队第九步兵师也是在吴淞之战结束数天后宣布正式成军。
不用多久,已经实际参战,并且在吴淞之战中受创不小的第十一步兵师也是宣布正式成军。
也就是说,吴淞之战期间的第十一步兵师虽然已经参战,但实际上是尚未变成的部队,大体上可以算得上是“暂编第十一步兵师”,和正式成军有所区别。
七月中旬,新扩编部队中的另外一支重要部队,即第五军所辖的第十二步兵师也是宣告成军,不过该师的宣布正式成军有着部分政治含义,因为它并没有和其他几支部队一样拥有了完整的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实际上正式成军的时候第十二步兵师虽然辖有三个步兵团,但是每个步兵团都只有两个步兵营,也就是说全师依旧缺编三个步兵营,同时炮兵部队也是严重缺编,其炮兵团暂时只辖有两个炮兵连而已,而且其中一个还是使用缴获的清军老旧火炮。
其余计划内扩编的部队,比如说计划扩编的第二近卫师,暂时只编成了一个步兵炮,计划扩编的一个炮兵旅,目前只练成了三个重炮营,目前已经配属到了江阴要塞上。
计划扩编的两个骑兵团也是尚在进行中,只编成了三个骑兵连大约六百骑。
但是不管怎么说,1858年度的扩编计划在上半年时期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计划扩编的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两个骑兵团、一个炮兵旅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半任务,尤其是步兵部队的扩编比较顺利,已经编成了四个步兵师足以让中华军的军力得到极大的阻力。
当然了,这新编部队的战斗力如何还有待战争的考验,而根据目前为止参与了实战的第十一步兵师的表现来看,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配属给第二军的第十一师在参与吴淞之战的时候,尽管没有出现和协防师部队那样的大规模崩溃,尽管军官以及士兵们已经表现出来了应该有的勇武,但是训练的不足依旧使得他们在战斗期间 暴露出来大量的问题,进而使得承受了较大的伤亡。
如果说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的战斗力只是欠缺训练的话,那么施清瑄训练编成的第六军所辖的第八步兵师和第九步兵师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因为第六军是清一色配属新式装备的部队,两个步兵师使用的是1858年型林德步枪,而这步枪和以往的米尼步枪不一样,因为这种步枪是后装步枪,这就导致了使用新式步枪的部队在战斗模式以及战术上和以往的都有极大不同。
不仅仅是步枪使用了新式武器,同样的他们的火炮也是全新的前装线膛火炮,虽然依旧属于前装火炮的行列,但是线膛火炮和滑膛火炮有着极大的差别,在使用上自然也是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
为了找出能够更好发挥新式武器的各种战术,从去年底担任第六军军长开始,施清瑄就已经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研究、试验各种新式战术,其麾下的参谋团队光光写出来的那些关于新式武器应用、新式战术等报告书就几乎能够堆满一整个房间。
用施清瑄的话来说就是,新式武器, 尤其是新式步枪的应用将会改变现有陆军战争的模式,他的团队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怎么让1858年型林德步枪装填、射击,也不仅仅是具体的某些战术应用。
他们要研究的是全新的陆军战争模式!
不过,作为后来人的林哲却是知道,不管怎么研究,这后装步枪就是未来战争的主流,而哪怕他后世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是他同样也能够知道一战、二战期间的人是怎么打仗的。
所以在施清瑄的研究中,他给予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指示,那就是应用后装步枪的时候,首要重视的问题就是掩体以及更恰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
对于林哲提出的这些体制,施清瑄等人对掩体、战壕之类的概念是非常赞同,因为在过往的多次实战中,战壕、胸墙之类的掩体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实战价值,继续深挖下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对所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就保持反对意见了。
只是不仅仅是施清瑄,包括大部分第六军的军官们都对变更部队的现有编制保持谨慎态度,认为部队现在的编制是经过了实战考验,同时中华军方面对现有编制的应用也非常熟悉,改动过后估计军官很难适应新编制下的指挥。
再者,现在中华军的局势实在太过紧张,这要是让第六军的两个步兵师放弃现有编制,而改动为其他编制的话,估计等改完编制,这战争早就结束了。
面对这种保守意见,林哲也不强求,他有时候会搞一言堂,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听从这些将领们的意见,而且现在的他也不是很确定未来的那种三三制,或者四四制编制就一定适合当代的战争。
要知道,虽然1858年型步枪是后装步枪,但实际上和后世人们所熟知的步枪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子弹了。
1858年型林德步枪使用的子弹并不是金属弹壳,而是纸壳,同时在漏气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实战期间需要频繁更换橡胶垫,不然的话就会漏气。
再者是火炮,前装线膛火炮能够和后世的那些火炮一样有效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吗?如果不能,那么继续使用后世的战术是否使用?
这些都是林哲不得不考虑的事!
为此,他也不强求第六军改动编制了,不过在新编的第二近卫师里,他却是直接推动了新式编制施行。
第二近卫师作为1858年扩编计划中的一环,它的编练计划却是和其他陆军部队不太一样,其余部队的扩编主要是由野战部队的主官们负责,但是第二近卫师的扩编主要是第一近卫师负责。
该部队的军官基本都是从第一近卫师抽调,编练工作也由第一近卫师具体负责,而具体的训练章程又是出自林哲的亲自之手,如此也就导致了第一近卫师怎么编练,统帅部各部实际上是很难发表出意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第二近卫师乃是林哲自从当年编练余胜军以来,第二支亲自编练的部队。
之所以亲自插手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忠诚方面的考虑外,另外一方面林哲也是打算着把第二近卫师当成了一支实验性的部队。
他要利用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试验一些来自后世的部队编制以及相关武器、战术。
作为一个后来人,林哲脑海里有着当代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先知性,他知道的少量军事常识和后世的军事专家一比,哪怕是普通军迷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但是比起当代的人们,他知道的这些常识却是非常超前的。
而现在,他就是一步一步试验这些超前的军事战术理念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军队!
为此,他对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很上心,甚至就连部队的详细编制都是他亲自编写的。
在他编写的这份编制中,采用了后世人比较熟知的一些编制,比如一步兵连辖有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营辖有四个步兵连。
和现在的前装线列编制具有极大的不同,而且不仅仅步兵不同,同时炮兵以及辎重、工程等部队也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炮兵团,以往的炮兵团都是辖有三个十二磅的炮兵连、一个六磅骑炮连、两个臼炮连,每个炮兵连不分火炮种类,皆辖有六门火炮,同时中间并不设炮兵营这一级编制。
而新第二近卫师的炮兵编制则是进行了深度改革,首先是设立了炮兵营这一级编制。
难不成他还得把准备给军方的战争费用给拿出来不成?
军方没了钱怎么卖军粮草料,怎么给新招募的士兵发放安家费,怎么给现役士兵发放薪饷,怎么购买炮弹枪支大炮。
如今的帝国形势,克扣那里的费用也不能克扣军费啊!
虽然说如今吴淞之战已经结束,但帝国和联军的战争却是没有结束,联军正在从南亚各地抽调兵力增援,试图再一次汇集足够的兵力进攻吴淞炮台或者其他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军方自然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吴淞之战后,军方不仅仅对受创的第二步兵师、第六步兵师、第七步兵师、第十一步兵师补充兵员,同时加速了1858年度的几支新部队的编练速度。
早在联军进军上海之前,中华帝国的1858年度战略规划中就已经确定了新扩编五个步兵师的计划,而后虽然联军的进攻让中华帝国在年初的时候大规模变更了战略计划,但是扩军的计划并没有改变太多,新部队的扩编依旧在继续。
而这种扩编速度在吴淞之战后就更加快速了,继吴淞之战就已经编练成军的第八步兵师后,第六军的另外一支新编部队第九步兵师也是在吴淞之战结束数天后宣布正式成军。
不用多久,已经实际参战,并且在吴淞之战中受创不小的第十一步兵师也是宣布正式成军。
也就是说,吴淞之战期间的第十一步兵师虽然已经参战,但实际上是尚未变成的部队,大体上可以算得上是“暂编第十一步兵师”,和正式成军有所区别。
七月中旬,新扩编部队中的另外一支重要部队,即第五军所辖的第十二步兵师也是宣告成军,不过该师的宣布正式成军有着部分政治含义,因为它并没有和其他几支部队一样拥有了完整的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实际上正式成军的时候第十二步兵师虽然辖有三个步兵团,但是每个步兵团都只有两个步兵营,也就是说全师依旧缺编三个步兵营,同时炮兵部队也是严重缺编,其炮兵团暂时只辖有两个炮兵连而已,而且其中一个还是使用缴获的清军老旧火炮。
其余计划内扩编的部队,比如说计划扩编的第二近卫师,暂时只编成了一个步兵炮,计划扩编的一个炮兵旅,目前只练成了三个重炮营,目前已经配属到了江阴要塞上。
计划扩编的两个骑兵团也是尚在进行中,只编成了三个骑兵连大约六百骑。
但是不管怎么说,1858年度的扩编计划在上半年时期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计划扩编的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两个骑兵团、一个炮兵旅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半任务,尤其是步兵部队的扩编比较顺利,已经编成了四个步兵师足以让中华军的军力得到极大的阻力。
当然了,这新编部队的战斗力如何还有待战争的考验,而根据目前为止参与了实战的第十一步兵师的表现来看,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配属给第二军的第十一师在参与吴淞之战的时候,尽管没有出现和协防师部队那样的大规模崩溃,尽管军官以及士兵们已经表现出来了应该有的勇武,但是训练的不足依旧使得他们在战斗期间 暴露出来大量的问题,进而使得承受了较大的伤亡。
如果说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的战斗力只是欠缺训练的话,那么施清瑄训练编成的第六军所辖的第八步兵师和第九步兵师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因为第六军是清一色配属新式装备的部队,两个步兵师使用的是1858年型林德步枪,而这步枪和以往的米尼步枪不一样,因为这种步枪是后装步枪,这就导致了使用新式步枪的部队在战斗模式以及战术上和以往的都有极大不同。
不仅仅是步枪使用了新式武器,同样的他们的火炮也是全新的前装线膛火炮,虽然依旧属于前装火炮的行列,但是线膛火炮和滑膛火炮有着极大的差别,在使用上自然也是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
为了找出能够更好发挥新式武器的各种战术,从去年底担任第六军军长开始,施清瑄就已经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研究、试验各种新式战术,其麾下的参谋团队光光写出来的那些关于新式武器应用、新式战术等报告书就几乎能够堆满一整个房间。
用施清瑄的话来说就是,新式武器, 尤其是新式步枪的应用将会改变现有陆军战争的模式,他的团队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怎么让1858年型林德步枪装填、射击,也不仅仅是具体的某些战术应用。
他们要研究的是全新的陆军战争模式!
不过,作为后来人的林哲却是知道,不管怎么研究,这后装步枪就是未来战争的主流,而哪怕他后世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是他同样也能够知道一战、二战期间的人是怎么打仗的。
所以在施清瑄的研究中,他给予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指示,那就是应用后装步枪的时候,首要重视的问题就是掩体以及更恰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
对于林哲提出的这些体制,施清瑄等人对掩体、战壕之类的概念是非常赞同,因为在过往的多次实战中,战壕、胸墙之类的掩体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实战价值,继续深挖下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对所谓更灵活的编制队形就保持反对意见了。
只是不仅仅是施清瑄,包括大部分第六军的军官们都对变更部队的现有编制保持谨慎态度,认为部队现在的编制是经过了实战考验,同时中华军方面对现有编制的应用也非常熟悉,改动过后估计军官很难适应新编制下的指挥。
再者,现在中华军的局势实在太过紧张,这要是让第六军的两个步兵师放弃现有编制,而改动为其他编制的话,估计等改完编制,这战争早就结束了。
面对这种保守意见,林哲也不强求,他有时候会搞一言堂,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听从这些将领们的意见,而且现在的他也不是很确定未来的那种三三制,或者四四制编制就一定适合当代的战争。
要知道,虽然1858年型步枪是后装步枪,但实际上和后世人们所熟知的步枪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子弹了。
1858年型林德步枪使用的子弹并不是金属弹壳,而是纸壳,同时在漏气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实战期间需要频繁更换橡胶垫,不然的话就会漏气。
再者是火炮,前装线膛火炮能够和后世的那些火炮一样有效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吗?如果不能,那么继续使用后世的战术是否使用?
这些都是林哲不得不考虑的事!
为此,他也不强求第六军改动编制了,不过在新编的第二近卫师里,他却是直接推动了新式编制施行。
第二近卫师作为1858年扩编计划中的一环,它的编练计划却是和其他陆军部队不太一样,其余部队的扩编主要是由野战部队的主官们负责,但是第二近卫师的扩编主要是第一近卫师负责。
该部队的军官基本都是从第一近卫师抽调,编练工作也由第一近卫师具体负责,而具体的训练章程又是出自林哲的亲自之手,如此也就导致了第一近卫师怎么编练,统帅部各部实际上是很难发表出意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第二近卫师乃是林哲自从当年编练余胜军以来,第二支亲自编练的部队。
之所以亲自插手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忠诚方面的考虑外,另外一方面林哲也是打算着把第二近卫师当成了一支实验性的部队。
他要利用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试验一些来自后世的部队编制以及相关武器、战术。
作为一个后来人,林哲脑海里有着当代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先知性,他知道的少量军事常识和后世的军事专家一比,哪怕是普通军迷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但是比起当代的人们,他知道的这些常识却是非常超前的。
而现在,他就是一步一步试验这些超前的军事战术理念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军队!
为此,他对第二近卫师的编练工作很上心,甚至就连部队的详细编制都是他亲自编写的。
在他编写的这份编制中,采用了后世人比较熟知的一些编制,比如一步兵连辖有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营辖有四个步兵连。
和现在的前装线列编制具有极大的不同,而且不仅仅步兵不同,同时炮兵以及辎重、工程等部队也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炮兵团,以往的炮兵团都是辖有三个十二磅的炮兵连、一个六磅骑炮连、两个臼炮连,每个炮兵连不分火炮种类,皆辖有六门火炮,同时中间并不设炮兵营这一级编制。
而新第二近卫师的炮兵编制则是进行了深度改革,首先是设立了炮兵营这一级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