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年代,从中医开始 第116节
吃完饭, 俩人在湖边的树荫下散着步, 姜诚忽然想起李楚当大夫的事。
“那必须的, 男人嘛, 就要说到做到。”
“那你小时候还说长大了要娶我妹妹呢,怎么没见你做到。”姜诚调侃到。
李楚苦笑着摇摇头:“诚哥, 小时候的戏言就不要再提了,那时候哪能知道娶媳妇到底什么意思啊。”
姜诚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李楚,当初如果不是父亲因为工作原因, 带着全家去了南方,也许他就是自己的妹夫了, 妹妹也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不过事已至此,再提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了诚哥, 莉莉来四九城之后,现在在干什么呢?”
姜诚苦笑了一下:“还能干什么, 就在家里看看孩子,我刚过来上班,还没把她的户口弄过来。”
“她的孩子多大了?”
“小丫头已经六岁了,那嘴巴能说的很,是个乖孩子,就是摊上那么个人渣爹。”
李楚点点头没做声,他准备下班以后过去看看再说,能帮的上他一定会帮忙的。
临近上班回到值班室,姜诚没有跟过来,俩人已经约好下班以后李楚在大门口等他。
姜诚要等领导开完会,把人送回去才能过来。
李楚先给医院打电话,跟媳妇说了一声晚上回去的晚。
等到下班又去食堂买了些饭菜带上,要不然他跟着姜诚过去肯定没他饭。
在门口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姜诚就跑过来了。
李楚让姜诚把车子骑上带着他,往租住的房子那边赶过去。
胡同里边最多就能骑个自行车,到处都是用木板私自搭建的简易房子,显得凌乱不堪。
甚至有很多家就在过道里做饭,把路都给你挡住。
在这跟迷宫一样的窄道道里转悠了好一会。
“诚哥,还没到啊?”
“马上就到啦,前边拐个弯就到。”
“我的天呐,这要是让我一个人过来,转死我也找不到地方啊。”
“能租到这个地方已经不错了,要不是局里的同事给帮忙,我根本都租不到房子。”
这会儿的房子确实不好租,关键是哪有啊,自己家都不够住, 怎么可能有多余的往出租。
居委会那边就更别想,不知道多少人在那儿排队等房子呢。
终于走到姜诚说的拐弯的地方, 刚拐过去就听见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喊到:“舅舅, 你终于回来了,囡囡都饿了。”
“咦, 舅舅你哪来的自行车啊?”
李楚抬眼就看到一个小女孩,跑到姜诚面前。
姜诚说他外甥女六岁了,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瘦小瘦小的,还真不像是六岁。
不过头上的那对羊角辫以及这个女孩的样貌,仿佛又让李楚回到了小时候。
姜诚把车子靠到墙上,蹲下去把小女孩抱起来,转过身子:“囡囡,这个是舅舅的朋友,你要叫他小舅舅。”
小女孩怯怯的看着李楚,犹豫了一下才叫道:“小舅舅好!我叫囡囡,今年六岁了。”酥酥软软的声音让李楚的心都快化了。
他笑着走到跟前,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糖递了过去:“囡囡真乖,来,这几块糖你拿着。”
囡囡看了一眼李楚手中的糖,又转头看向舅舅,看到舅舅点头,她才高兴的拿过来:“谢谢小舅舅。”
“不客气!”
“囡囡,你舅舅回来没?”这时一个女声传来。
“妈妈,回来了,舅舅还带着一个小舅舅。”
囡囡挣扎着从姜诚的怀里下到地上,往家里跑去。
“走吧进屋,等下不跟莉莉说你的名字,看她还能认出来你不。”
第二百章 熟悉
车子没有往进推,里边也放不下车子,李楚把车子锁住,就跟着姜诚往家里走。
“囡囡,你刚才说什么小舅舅,还有你的糖哪来的?”
“妈妈,舅舅带回来一个小舅舅,糖是小舅舅给的。”
“小舅舅?哪来的小舅舅?”姜莉嘴里嘀咕着,撩起门帘从屋里走出来。
“哥,你带朋友来了?”
这时姜诚刚好带着李楚走到门口:“嗯,莉莉,我一个朋友过来了。”
说着指了一下身后的李楚:“这就是我朋友。”
“这是我妹妹姜莉。”
刚走过来就看到姜莉,跟记忆中小时候的变化很大,不过该说不说的,南方的水土好像确实比北方更养人,虽然姜莉的脸色有些发黄,但那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皮肤还是很细腻的。
因为长时间在南方居住,姜莉说话带着南方的口音,温婉动人。
“姜莉同志你好。”李楚很自然的打着招呼。
姜莉还在那儿纳闷呢,怎么哥哥介绍的时候不说姓名。
“你好,同志,快请进来坐。”
李楚当先走了进去,姜诚刚要进去就被妹妹给拉住了。
“哥,你介绍人怎么不说名字啊?还有你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做的饭不够!要不你带着你朋友去饭店吃吧。”姜莉小声的说道。
“没事,他从食堂打饭菜了, 够咱们吃。莉莉, 你觉得这人咋样?”
“哥你什么意思?”姜莉被哥哥问的有些迷糊。
“这是哥给你介绍的对象, 你觉得怎么样?”
“哥你开什么玩笑,他才多大我都多大了, 而且我还带着孩子。”
确实,李楚面嫰的很,而且肤色白皙, 看着就像是二十出头。
“你管他多大呢,人你看上没?”
“行了吧哥,你可别瞎说,我没想着再嫁人, 你别给我瞎介绍了。赶快进屋吧,把客人晾那儿可不好。”说完就推着姜诚往里走。
李楚进屋后随意拉了一个小凳子坐下,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十几平方的房子,进门的这块相当于客厅和厨房, 把左右两边隔开, 左手贴墙放着一张双人床,应该是姜莉和孩子睡得地方。
右手贴墙放着一张单人床, 两边都分别拉着帘子。
房子虽然小, 但是收拾的很干净。
“囡囡, 来,咱们吃好吃的。”李楚没管那两个没进来的人在外面说什么呢, 他对靠坐在墙边的小姑娘招招手。
说完就从挎包里掏出三个饭盒, 两个里边装的菜,还有一个里边装的是馒头。
门帘撩开, 姜诚和姜莉走了进来。
“诚哥,赶快吃饭吧,我都饿了, 打的菜还热乎着呢。”
姜莉看了一眼李楚, 感觉这人还真不客气。
在外面的时候姜莉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当时就觉得这个男人年轻, 刚才哥哥说这是给她介绍的对象, 她虽然没想再嫁人, 可进来后还是仔细的看了一眼。
她忽然觉得眼前的这幅面孔给她一种熟悉的感觉。
准备去舀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背对李楚皱着眉头仔细回忆着。
姜诚看到妹妹停下动作,就知道她肯定是想到什么了,没说话就看着她会不会想起来。
李楚也是含笑看着姜莉的背影。
这时姜莉转过身子,看看李楚又看看哥哥,刚想说什么就被女儿打断了。
“妈妈,你怎么了?”囡囡看见妈妈站那儿不动,就走过去拉拉妈妈的衬衣下摆。
姜莉咽下想说的话,蹲下来把女儿抱在怀里:“妈妈没事。”
说完又重新看着李楚,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轻声问道:“你是李楚?”
“莉莉, 好久不见,你以前可是叫我哥哥的。”
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
相隔近二十年再次看到小时候的玩伴, 姜莉的神色恢复平静:“小时候可以那样叫, 当年的孩子都已经有孩子了,再不能那样叫啦。”
“好了莉莉,你快盛饭吧, 囡囡到舅舅这里来。”
姜莉松开怀里的孩子,站起来转过身子从碗柜里拿出碗和盘子,一滴晶莹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
抬起手擦干泪水,当姜莉再转过来的时候,又跟没事人一般。
“诚哥,囡囡也该上学了,孩子的户口你是怎么打算的?”
姜诚苦笑着说道:“我这才过来上班半年,对这边一点都不熟悉,只能再等等看了。”
“莉莉和孩子的户口我给弄吧,要不然你这粮都不够吃。”
“你能把她俩的户口转过来?”姜诚和姜莉都激动的看着李楚。
户口如果能转过来那可真就解决了大问题,他们这半年的日子真的是不太好过。
姜诚的工资确实不低,再加上他之前还有一笔退伍费,钱肯定够用, 可问题是定量粮不够吃, 各种票也少。
如果把姜莉和孩子的户口转过来,那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囡囡还可以上学。
李楚夹了一筷子菜吃到嘴里, 含混的说道:“我姐就在街道办上班,别的不好说,把户口转过来还是没问题的。”
“哎呀,那就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姜诚高兴的拍了一下大腿,又想起来什么拍拍额头:“酒呢莉莉,把酒拿来,我得跟小楚好好喝几杯。”
姜莉的脸上也挂满笑容:“嗯,我也要敬小楚几杯。”
“那必须的, 男人嘛, 就要说到做到。”
“那你小时候还说长大了要娶我妹妹呢,怎么没见你做到。”姜诚调侃到。
李楚苦笑着摇摇头:“诚哥, 小时候的戏言就不要再提了,那时候哪能知道娶媳妇到底什么意思啊。”
姜诚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李楚,当初如果不是父亲因为工作原因, 带着全家去了南方,也许他就是自己的妹夫了, 妹妹也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不过事已至此,再提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了诚哥, 莉莉来四九城之后,现在在干什么呢?”
姜诚苦笑了一下:“还能干什么, 就在家里看看孩子,我刚过来上班,还没把她的户口弄过来。”
“她的孩子多大了?”
“小丫头已经六岁了,那嘴巴能说的很,是个乖孩子,就是摊上那么个人渣爹。”
李楚点点头没做声,他准备下班以后过去看看再说,能帮的上他一定会帮忙的。
临近上班回到值班室,姜诚没有跟过来,俩人已经约好下班以后李楚在大门口等他。
姜诚要等领导开完会,把人送回去才能过来。
李楚先给医院打电话,跟媳妇说了一声晚上回去的晚。
等到下班又去食堂买了些饭菜带上,要不然他跟着姜诚过去肯定没他饭。
在门口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姜诚就跑过来了。
李楚让姜诚把车子骑上带着他,往租住的房子那边赶过去。
胡同里边最多就能骑个自行车,到处都是用木板私自搭建的简易房子,显得凌乱不堪。
甚至有很多家就在过道里做饭,把路都给你挡住。
在这跟迷宫一样的窄道道里转悠了好一会。
“诚哥,还没到啊?”
“马上就到啦,前边拐个弯就到。”
“我的天呐,这要是让我一个人过来,转死我也找不到地方啊。”
“能租到这个地方已经不错了,要不是局里的同事给帮忙,我根本都租不到房子。”
这会儿的房子确实不好租,关键是哪有啊,自己家都不够住, 怎么可能有多余的往出租。
居委会那边就更别想,不知道多少人在那儿排队等房子呢。
终于走到姜诚说的拐弯的地方, 刚拐过去就听见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喊到:“舅舅, 你终于回来了,囡囡都饿了。”
“咦, 舅舅你哪来的自行车啊?”
李楚抬眼就看到一个小女孩,跑到姜诚面前。
姜诚说他外甥女六岁了,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瘦小瘦小的,还真不像是六岁。
不过头上的那对羊角辫以及这个女孩的样貌,仿佛又让李楚回到了小时候。
姜诚把车子靠到墙上,蹲下去把小女孩抱起来,转过身子:“囡囡,这个是舅舅的朋友,你要叫他小舅舅。”
小女孩怯怯的看着李楚,犹豫了一下才叫道:“小舅舅好!我叫囡囡,今年六岁了。”酥酥软软的声音让李楚的心都快化了。
他笑着走到跟前,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糖递了过去:“囡囡真乖,来,这几块糖你拿着。”
囡囡看了一眼李楚手中的糖,又转头看向舅舅,看到舅舅点头,她才高兴的拿过来:“谢谢小舅舅。”
“不客气!”
“囡囡,你舅舅回来没?”这时一个女声传来。
“妈妈,回来了,舅舅还带着一个小舅舅。”
囡囡挣扎着从姜诚的怀里下到地上,往家里跑去。
“走吧进屋,等下不跟莉莉说你的名字,看她还能认出来你不。”
第二百章 熟悉
车子没有往进推,里边也放不下车子,李楚把车子锁住,就跟着姜诚往家里走。
“囡囡,你刚才说什么小舅舅,还有你的糖哪来的?”
“妈妈,舅舅带回来一个小舅舅,糖是小舅舅给的。”
“小舅舅?哪来的小舅舅?”姜莉嘴里嘀咕着,撩起门帘从屋里走出来。
“哥,你带朋友来了?”
这时姜诚刚好带着李楚走到门口:“嗯,莉莉,我一个朋友过来了。”
说着指了一下身后的李楚:“这就是我朋友。”
“这是我妹妹姜莉。”
刚走过来就看到姜莉,跟记忆中小时候的变化很大,不过该说不说的,南方的水土好像确实比北方更养人,虽然姜莉的脸色有些发黄,但那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皮肤还是很细腻的。
因为长时间在南方居住,姜莉说话带着南方的口音,温婉动人。
“姜莉同志你好。”李楚很自然的打着招呼。
姜莉还在那儿纳闷呢,怎么哥哥介绍的时候不说姓名。
“你好,同志,快请进来坐。”
李楚当先走了进去,姜诚刚要进去就被妹妹给拉住了。
“哥,你介绍人怎么不说名字啊?还有你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做的饭不够!要不你带着你朋友去饭店吃吧。”姜莉小声的说道。
“没事,他从食堂打饭菜了, 够咱们吃。莉莉, 你觉得这人咋样?”
“哥你什么意思?”姜莉被哥哥问的有些迷糊。
“这是哥给你介绍的对象, 你觉得怎么样?”
“哥你开什么玩笑,他才多大我都多大了, 而且我还带着孩子。”
确实,李楚面嫰的很,而且肤色白皙, 看着就像是二十出头。
“你管他多大呢,人你看上没?”
“行了吧哥,你可别瞎说,我没想着再嫁人, 你别给我瞎介绍了。赶快进屋吧,把客人晾那儿可不好。”说完就推着姜诚往里走。
李楚进屋后随意拉了一个小凳子坐下,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十几平方的房子,进门的这块相当于客厅和厨房, 把左右两边隔开, 左手贴墙放着一张双人床,应该是姜莉和孩子睡得地方。
右手贴墙放着一张单人床, 两边都分别拉着帘子。
房子虽然小, 但是收拾的很干净。
“囡囡, 来,咱们吃好吃的。”李楚没管那两个没进来的人在外面说什么呢, 他对靠坐在墙边的小姑娘招招手。
说完就从挎包里掏出三个饭盒, 两个里边装的菜,还有一个里边装的是馒头。
门帘撩开, 姜诚和姜莉走了进来。
“诚哥,赶快吃饭吧,我都饿了, 打的菜还热乎着呢。”
姜莉看了一眼李楚, 感觉这人还真不客气。
在外面的时候姜莉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当时就觉得这个男人年轻, 刚才哥哥说这是给她介绍的对象, 她虽然没想再嫁人, 可进来后还是仔细的看了一眼。
她忽然觉得眼前的这幅面孔给她一种熟悉的感觉。
准备去舀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背对李楚皱着眉头仔细回忆着。
姜诚看到妹妹停下动作,就知道她肯定是想到什么了,没说话就看着她会不会想起来。
李楚也是含笑看着姜莉的背影。
这时姜莉转过身子,看看李楚又看看哥哥,刚想说什么就被女儿打断了。
“妈妈,你怎么了?”囡囡看见妈妈站那儿不动,就走过去拉拉妈妈的衬衣下摆。
姜莉咽下想说的话,蹲下来把女儿抱在怀里:“妈妈没事。”
说完又重新看着李楚,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轻声问道:“你是李楚?”
“莉莉, 好久不见,你以前可是叫我哥哥的。”
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
相隔近二十年再次看到小时候的玩伴, 姜莉的神色恢复平静:“小时候可以那样叫, 当年的孩子都已经有孩子了,再不能那样叫啦。”
“好了莉莉,你快盛饭吧, 囡囡到舅舅这里来。”
姜莉松开怀里的孩子,站起来转过身子从碗柜里拿出碗和盘子,一滴晶莹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
抬起手擦干泪水,当姜莉再转过来的时候,又跟没事人一般。
“诚哥,囡囡也该上学了,孩子的户口你是怎么打算的?”
姜诚苦笑着说道:“我这才过来上班半年,对这边一点都不熟悉,只能再等等看了。”
“莉莉和孩子的户口我给弄吧,要不然你这粮都不够吃。”
“你能把她俩的户口转过来?”姜诚和姜莉都激动的看着李楚。
户口如果能转过来那可真就解决了大问题,他们这半年的日子真的是不太好过。
姜诚的工资确实不低,再加上他之前还有一笔退伍费,钱肯定够用, 可问题是定量粮不够吃, 各种票也少。
如果把姜莉和孩子的户口转过来,那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囡囡还可以上学。
李楚夹了一筷子菜吃到嘴里, 含混的说道:“我姐就在街道办上班,别的不好说,把户口转过来还是没问题的。”
“哎呀,那就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姜诚高兴的拍了一下大腿,又想起来什么拍拍额头:“酒呢莉莉,把酒拿来,我得跟小楚好好喝几杯。”
姜莉的脸上也挂满笑容:“嗯,我也要敬小楚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