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14节
“殿下万万不可小觑这几人。”
江凛接着道:“拖雷一死,时间点我就能确定了,此时公历应该是1232年,他那长子蒙哥,很快就会回去继承封地,到蒙哥开始西征,还有两三年时间。我给殿下列几个时间点和关键人物,但凡在北境遇上了这几人,能杀就杀,绝不可放他们做大。”
晏少昰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没自个儿穿越过的人,对历史和数据都没有真实感。他不信草原上一群各自为政的部族能作这么大的乱,可今日被那额日斯杀戮似的狠辣灼疼了眼。
如果北元的武士都是这样练出来的,必须得往最坏的地方考量了。
江凛是老大哥一样的操劳命,一边反复游说,逼着二殿下认清形势,慎重再慎重。
一转眼,瞧唐荼荼脸色发白,他又反了个方向劝:“只是斗转星移,时代已经错开了,蒙古铁骑强势,却未必势如破竹,咱们盛朝也没差到南宋那份儿上。”
晏少昰:“还是尽快把军防图画出来。立秋之后,各地的粮食收上来,就要一批批的送入边城了,蒙古今年频频整兵,今冬怕是要有大仗。”
唐荼荼连连点头。
因今日北元武士闹事儿,裴家那两位老先生还没离开,各个眉头深锁,也顾不上等回城了,抓着唐荼荼就要探讨三点绘地形图的方法。
唐荼荼瞧了瞧天色:“我得先回去吃晚饭。”
裴老先生不解:“殿下这儿的饭食比膳所好得多,那大锅饭有甚好吃的?”
唐荼荼:“……天快黑了,我家规矩严,我得回去跟我母亲请示。”
“噢!是我糊涂了,丫头还小呢。”裴老先生恍然,他那弟弟也抚着胡子大笑出声。
晏少昰和江凛也笑了。
唐荼荼在他们的嘲笑声中,木着脸走了。
幸运的是:她的学识和气质、还有这结实的身板,总让人忘记她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
不幸的是:夜晚跟朋友出个门,还得回去找家长请示。
芳草已经不在帐篷附近了,隔了老远站在湖边,瞧小姐出来了,迎上前跟唐荼荼诉了两句苦:“二殿下进去之后,差爷们就不让我站在军帐旁边了。姑娘没事儿吧?”
唐荼荼:“没事儿,只是……可能还要麻烦你扯个谎。”
她还没想好找什么由头能遛一宿,一碗饭吃得有点心不在焉。饭刚过半,办法呀主动送上门了。
一见来人,唐荼荼眼睛亮了亮——那是她在二殿下府邸里养伤时,照顾她的婢女芸香。
芸香蹲了个万福礼,那身段那气度,一看就是宫里头教养出来的。唐夫人直了眼,只听芸香笑盈盈说。
“请唐夫人安,奴婢是常宁公主身边伺候的,公主曾在别庄与二姑娘见过一面,很是投缘。今儿听说姑娘也来了南苑,叫奴婢过来请姑娘去小聚。”
第111章
唐荼荼心里直笑,在别庄的时候,她跟那两位公主可是连话都没搭上一句。
膏粱锦绣里养出来的,那两位小公主虽然算不上趾高气昂,却也不是什么平易近人的皇族。也只有二殿下,敢扯这张幌子。
芸香带着两位嬷嬷四个丫鬟来的,远远还有几个侍卫缀在后头,话说得温声细语,各个客气得像来迎请贵客。
这阵仗,唐夫人不作犹豫了,叫芳草包了一身衣裳跟着去。一想又觉得不妥,哪有去别人家作客空着手去的?
一时备不出什么礼,她手忙脚乱地让胡嬷嬷翻出来两大包零嘴,自己亲自送到芸香手上,局促笑道:“这是家里厨嬷嬷做出来的小食,食材都干净,荼荼自个儿很爱吃,公主要是喜欢,也尝尝味儿。”
“您客气了……”
芸香犹豫一眨眼的工夫,唐荼荼忙把两大包零嘴捞自己手上了,“知道啦,母亲早点歇息,我明儿一早就回来。”
她拉起芸香,背起自己的小绣袋就跑,怕多说一句立马露陷。
绣袋里装着她那一沓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图纸,还有几样自制的绘图工具,圆规、分规、图钉、丁字尺等等,跑两步,就叮呤当啷一阵晃荡。
芸香失笑:“姑娘慢点,不急的,二殿下那头也才刚吃完夕食。”
唐荼荼是怕自家的零嘴让人家嫌弃,皇家人,入嘴的东西都是要验毒的吧,万一芸香不收,倒叫母亲脸上难看。
走出一截路后,她心有所感地回头瞧了一眼,见母亲还拉着珠珠在帐外站着。大概是回过味儿来了,刚才喜眉笑眼送她走的,这会儿又露出担忧的神色来。
唐荼荼冲她挥挥手,硬起心肠,转回了头。
她总刻意规避跟唐夫人谈心,一来,怕自己一肚子秘密露了陷,也是怕母亲把自己那点子四处扑闯的斗志给磨平了。
这个母亲,是一个做得太合格的母亲,揣着一肚子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她把自己的喜怒悲欢都熨平了,才三十出头,硬凹成了当家主母的样子。
唐荼荼还记得自己刚穿来时,唐夫人在老宅的样子,那时上有公婆和大夫人,唐夫人几乎像是个唯唯诺诺的泥人。辟府后,她短暂地神气活现了一阵子,又成了另一种泥人样。
温良恭俭让都是好品格,但拿好品格当规尺,压制自己的天性,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姑娘走慢点,我都快要跟不上了。”芸香瞧她迈着大步,走得急,一副不见殿下如隔三秋的模样。
芸香掩着唇压了压笑意。这姑娘心里活泛儿,斟酌着措辞,帮着主子敲边鼓:“府里的影卫大哥们,近些时,常说起姑娘呢。”
“说我什么?”唐荼荼迷惑。
芸香入府已有三年了,她是二殿下开府那年,被皇后娘娘指派过来的,以前在坤宁宫伺候。
原本是派她过来教殿下房中事的,二殿下瞧她不上,芸香自己也缩手缩脚的,寻思着要是跟了二殿下,殿下至多能赏她个姨娘当,她还是早于皇子妃进府的,将来就是主母眼里的一根刺儿,必定没有好下场。
于是跟殿下讨了恩典,只做府上女官,挂在尚宫局下,如今年纪才十八,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府里能立起人形儿说两句话了。
芸香笑道:“他们夸姑娘力大如神,却又兼具聪慧头脑,心善又体贴,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年侍卫因为他们碎嘴训了两句,二殿下听完却没恼,还说等下回进了宫,要去皇后娘娘那儿调两个女影卫,来姑娘这儿当差呢。”
唐荼荼点点头:“确实怪愁的,总被人这么盯着,我自己也不得劲。你们殿下防我如防贼,虽然被盯久了也习惯了,但我一个大姑娘总有不方便的时候,换两个女影卫过来,想是会好些。”
防我如防贼……
芸香被她这句直愣愣的话给说懵了——寻思自己话说得有歧义吗?任哪个姑娘听着了,不都得“心领神会”,含羞带怯地笑一笑吗?
“殿下他……”
芸香自知大约是说错了话,摁下这话茬不敢再提了。
天色将黑,两位裴老先生已经在二殿下的军帐里等着了。军帐外的守卫比唐荼荼下午来时多了一重,却也站得远了,紧围着帐篷的全是影卫打扮。
这是二殿下起居的地方,就住他一个人,地方却比唐家的帐篷还要大。
满地的金莲烛插在青花八方的烛台里,根根有小孩手臂粗细,将大帐照得亮如白昼,光却不灼眼,不知道是工匠什么巧思。
“丫头来啦?快过来。”裴先生从一堆图纸里挣出来,挥手唤她。
唐荼荼“哎”一声,放下绣袋环视了半圈,在角落里看见了二殿下。这位爷抬头瞧了她一眼,又垂了眼皮,恢复成八风不动的做派。
他把八仙桌留给他们,自己在角落看邸报,难得的存在感很弱。
这回他没再藏私,把南苑舆图拿出来了。
因为南苑的地标建筑不算多,裴先生笑道:“今儿一白天,我和二弟用你那测绘的法子,测了皇上行宫的高度,取了地面和行宫二分之一的高,再测仰角,算出来的宫殿高度果然无差。”
都是当世大牛人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唐荼荼拿着他们那一沓图纸再看,五体拜服于古人的智慧了。
他们画出来的这三视图分明规制严谨,图例清晰,几乎只剩下古今符号标识的差别了。
她想了想:“如果能再加一个斜剖轴测图,就是从偏斜方向俯视看过去的图,空间表现力会更好,也方便工匠对着图做沙盘。”
唐荼荼掏出纸笔,讲各种类别的轴测图是什么,平剖、斜剖,外立面、剖面与建筑内景关系……
她讲着讲着,早脱离了兵防图,讲回了自己熟悉的本行——建筑图纸了。
来了盛朝以后,唐荼荼难得能讲得这么酣畅淋漓,恍然间,有种在城市规划部跟同事们据理力争的错觉,热血全上了头。
她忽然停下来,不好意思起来:“我是不是讲得太快了?”
裴老先生忙道:“能听得懂!姑娘讲得直白浅显,再听不懂,白瞎我画了半辈子图。”
大帐里不知什么时候又进来了两个年轻人,各握了支笔奋笔疾书,已经记了一沓纸,裴老先生一把拿过来,瞧记了个七七八八,足够回头温习了。
“要不姑娘就手做一个沙盘,给我们看看?”
裴先生做学问上头了,夜色越深越精神了,还不等唐荼荼应答,他立刻传人来,笑说:“沙石灰土多,没米粒好用,已经备好了。”
唐荼荼口干舌燥,抽空当灌了一杯茶,有点哭笑不得。
他们像挤海绵一样,挤她脑子里的后世知识,根本顾不上休息。也不知道俩老大爷怎么有这么足的精力,这得一整天没睡觉了。
片刻工夫,外头有影卫扛着各色黍米稻谷进来,一排麻袋堆在了墙边,放了两个米瓢,往桌上摊开了一张大黑绸布。
唐荼荼抄起一把米,“拿米做沙盘,一碰就散,怎么堆出地形来?”
裴先生无奈:“借来一用,临时凑不齐家什来,效效前人土法儿罢。汉光武帝时,马援将军就是拿谷米做沙盘的——等姑娘去了我府上,咱们再拿黄土和泥做材。”
时下的沙盘简陋,要么用沙子加胶,要么调成泥像抹墙似的一层层夯实,做出一个不容易坍塌的地形模型,插各色的小旗表示为兵,也就这样了。
“只有黄土和泥么?”唐荼荼听得有点怪。
军事沙盘出现的年代早,三国时就有了,但其发展一直滞后于同时代的工匠技艺水平,远远没有后世的军事沙盘作业模型那样精细。
盛朝的工匠细巧程度,能在拇指大的印章上刻一百个字,能在毛笔杆子上镂花,而作为国之利器的地图却这么不讲究。
省府舆图是平面图也就算了,内城舆图也是平面的,连军防图大部分用的也是平面地图,标出山川、河流、城池就够用,少数称之为“沙盘”的,竟还是用沙子和泥堆个型。
唐荼荼没能想通是什么原因。
“没有烫样么?”她问。
“这烫样又是什么?”裴老先生立刻抓着这个新词儿追问,他那弟弟也目光炯炯地望来。
“就是……”唐荼荼费事儿想了想,她学古代建筑史的时候学过的,细一想年代,才蓦地记起来烫样是清朝时候,大兴土木的年代里才出现的。
“就是用各种材料做出来的建筑小模型——把蜡烧熔了,重新凝结成块,再雕刻成需要的形状,也可以拿木头雕、拿泥胚捏,黄土、陶泥、蜂蜡、猪皮胶……什么材料顺手用什么,还可以上色,做出来的建筑小样栩栩如生,长宽高比例都与真实建筑别无二致,最适合做沙盘。”
“这是精细活儿,做起来挺费工,但军事沙盘建筑少,工量就小了很多,地形与关隘细节全能呈现。”唐荼荼拿着瓢在米袋子里划拉:“总比用沙子和米好多了。”
这道理一听就懂,裴先生立刻道:“工部有这样的巧手,回头老朽就递折子进宫。”
她不过是这么一提,裴先生就想着递折子给皇上了,唐荼荼心里敲了两下鼓,噤住了口。
晏少昰总算看完了那几份邸报:“既如此,沙盘便不用摆了,折子且不必上呈,我去工部挑几个人,先做出来瞧瞧。”
两位裴先生敢催着撵着唐荼荼,不敢催撵他,纷纷叉手称是。
“你歇会儿。”晏少昰扫了她一眼。
瞧唐荼荼一脑门的汗,他把冰鉴里冰着的水果拿出来了一盘,却也没说叫她吃,只摆在自己手边。
丝丝的冰气冒着花儿,唐荼荼眼睛直了直,俩手都抬起来了,又被晏少昰盯得放下去了。
“急什么,醒醒凉气儿。”
江凛接着道:“拖雷一死,时间点我就能确定了,此时公历应该是1232年,他那长子蒙哥,很快就会回去继承封地,到蒙哥开始西征,还有两三年时间。我给殿下列几个时间点和关键人物,但凡在北境遇上了这几人,能杀就杀,绝不可放他们做大。”
晏少昰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没自个儿穿越过的人,对历史和数据都没有真实感。他不信草原上一群各自为政的部族能作这么大的乱,可今日被那额日斯杀戮似的狠辣灼疼了眼。
如果北元的武士都是这样练出来的,必须得往最坏的地方考量了。
江凛是老大哥一样的操劳命,一边反复游说,逼着二殿下认清形势,慎重再慎重。
一转眼,瞧唐荼荼脸色发白,他又反了个方向劝:“只是斗转星移,时代已经错开了,蒙古铁骑强势,却未必势如破竹,咱们盛朝也没差到南宋那份儿上。”
晏少昰:“还是尽快把军防图画出来。立秋之后,各地的粮食收上来,就要一批批的送入边城了,蒙古今年频频整兵,今冬怕是要有大仗。”
唐荼荼连连点头。
因今日北元武士闹事儿,裴家那两位老先生还没离开,各个眉头深锁,也顾不上等回城了,抓着唐荼荼就要探讨三点绘地形图的方法。
唐荼荼瞧了瞧天色:“我得先回去吃晚饭。”
裴老先生不解:“殿下这儿的饭食比膳所好得多,那大锅饭有甚好吃的?”
唐荼荼:“……天快黑了,我家规矩严,我得回去跟我母亲请示。”
“噢!是我糊涂了,丫头还小呢。”裴老先生恍然,他那弟弟也抚着胡子大笑出声。
晏少昰和江凛也笑了。
唐荼荼在他们的嘲笑声中,木着脸走了。
幸运的是:她的学识和气质、还有这结实的身板,总让人忘记她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
不幸的是:夜晚跟朋友出个门,还得回去找家长请示。
芳草已经不在帐篷附近了,隔了老远站在湖边,瞧小姐出来了,迎上前跟唐荼荼诉了两句苦:“二殿下进去之后,差爷们就不让我站在军帐旁边了。姑娘没事儿吧?”
唐荼荼:“没事儿,只是……可能还要麻烦你扯个谎。”
她还没想好找什么由头能遛一宿,一碗饭吃得有点心不在焉。饭刚过半,办法呀主动送上门了。
一见来人,唐荼荼眼睛亮了亮——那是她在二殿下府邸里养伤时,照顾她的婢女芸香。
芸香蹲了个万福礼,那身段那气度,一看就是宫里头教养出来的。唐夫人直了眼,只听芸香笑盈盈说。
“请唐夫人安,奴婢是常宁公主身边伺候的,公主曾在别庄与二姑娘见过一面,很是投缘。今儿听说姑娘也来了南苑,叫奴婢过来请姑娘去小聚。”
第111章
唐荼荼心里直笑,在别庄的时候,她跟那两位公主可是连话都没搭上一句。
膏粱锦绣里养出来的,那两位小公主虽然算不上趾高气昂,却也不是什么平易近人的皇族。也只有二殿下,敢扯这张幌子。
芸香带着两位嬷嬷四个丫鬟来的,远远还有几个侍卫缀在后头,话说得温声细语,各个客气得像来迎请贵客。
这阵仗,唐夫人不作犹豫了,叫芳草包了一身衣裳跟着去。一想又觉得不妥,哪有去别人家作客空着手去的?
一时备不出什么礼,她手忙脚乱地让胡嬷嬷翻出来两大包零嘴,自己亲自送到芸香手上,局促笑道:“这是家里厨嬷嬷做出来的小食,食材都干净,荼荼自个儿很爱吃,公主要是喜欢,也尝尝味儿。”
“您客气了……”
芸香犹豫一眨眼的工夫,唐荼荼忙把两大包零嘴捞自己手上了,“知道啦,母亲早点歇息,我明儿一早就回来。”
她拉起芸香,背起自己的小绣袋就跑,怕多说一句立马露陷。
绣袋里装着她那一沓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图纸,还有几样自制的绘图工具,圆规、分规、图钉、丁字尺等等,跑两步,就叮呤当啷一阵晃荡。
芸香失笑:“姑娘慢点,不急的,二殿下那头也才刚吃完夕食。”
唐荼荼是怕自家的零嘴让人家嫌弃,皇家人,入嘴的东西都是要验毒的吧,万一芸香不收,倒叫母亲脸上难看。
走出一截路后,她心有所感地回头瞧了一眼,见母亲还拉着珠珠在帐外站着。大概是回过味儿来了,刚才喜眉笑眼送她走的,这会儿又露出担忧的神色来。
唐荼荼冲她挥挥手,硬起心肠,转回了头。
她总刻意规避跟唐夫人谈心,一来,怕自己一肚子秘密露了陷,也是怕母亲把自己那点子四处扑闯的斗志给磨平了。
这个母亲,是一个做得太合格的母亲,揣着一肚子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她把自己的喜怒悲欢都熨平了,才三十出头,硬凹成了当家主母的样子。
唐荼荼还记得自己刚穿来时,唐夫人在老宅的样子,那时上有公婆和大夫人,唐夫人几乎像是个唯唯诺诺的泥人。辟府后,她短暂地神气活现了一阵子,又成了另一种泥人样。
温良恭俭让都是好品格,但拿好品格当规尺,压制自己的天性,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姑娘走慢点,我都快要跟不上了。”芸香瞧她迈着大步,走得急,一副不见殿下如隔三秋的模样。
芸香掩着唇压了压笑意。这姑娘心里活泛儿,斟酌着措辞,帮着主子敲边鼓:“府里的影卫大哥们,近些时,常说起姑娘呢。”
“说我什么?”唐荼荼迷惑。
芸香入府已有三年了,她是二殿下开府那年,被皇后娘娘指派过来的,以前在坤宁宫伺候。
原本是派她过来教殿下房中事的,二殿下瞧她不上,芸香自己也缩手缩脚的,寻思着要是跟了二殿下,殿下至多能赏她个姨娘当,她还是早于皇子妃进府的,将来就是主母眼里的一根刺儿,必定没有好下场。
于是跟殿下讨了恩典,只做府上女官,挂在尚宫局下,如今年纪才十八,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府里能立起人形儿说两句话了。
芸香笑道:“他们夸姑娘力大如神,却又兼具聪慧头脑,心善又体贴,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年侍卫因为他们碎嘴训了两句,二殿下听完却没恼,还说等下回进了宫,要去皇后娘娘那儿调两个女影卫,来姑娘这儿当差呢。”
唐荼荼点点头:“确实怪愁的,总被人这么盯着,我自己也不得劲。你们殿下防我如防贼,虽然被盯久了也习惯了,但我一个大姑娘总有不方便的时候,换两个女影卫过来,想是会好些。”
防我如防贼……
芸香被她这句直愣愣的话给说懵了——寻思自己话说得有歧义吗?任哪个姑娘听着了,不都得“心领神会”,含羞带怯地笑一笑吗?
“殿下他……”
芸香自知大约是说错了话,摁下这话茬不敢再提了。
天色将黑,两位裴老先生已经在二殿下的军帐里等着了。军帐外的守卫比唐荼荼下午来时多了一重,却也站得远了,紧围着帐篷的全是影卫打扮。
这是二殿下起居的地方,就住他一个人,地方却比唐家的帐篷还要大。
满地的金莲烛插在青花八方的烛台里,根根有小孩手臂粗细,将大帐照得亮如白昼,光却不灼眼,不知道是工匠什么巧思。
“丫头来啦?快过来。”裴先生从一堆图纸里挣出来,挥手唤她。
唐荼荼“哎”一声,放下绣袋环视了半圈,在角落里看见了二殿下。这位爷抬头瞧了她一眼,又垂了眼皮,恢复成八风不动的做派。
他把八仙桌留给他们,自己在角落看邸报,难得的存在感很弱。
这回他没再藏私,把南苑舆图拿出来了。
因为南苑的地标建筑不算多,裴先生笑道:“今儿一白天,我和二弟用你那测绘的法子,测了皇上行宫的高度,取了地面和行宫二分之一的高,再测仰角,算出来的宫殿高度果然无差。”
都是当世大牛人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唐荼荼拿着他们那一沓图纸再看,五体拜服于古人的智慧了。
他们画出来的这三视图分明规制严谨,图例清晰,几乎只剩下古今符号标识的差别了。
她想了想:“如果能再加一个斜剖轴测图,就是从偏斜方向俯视看过去的图,空间表现力会更好,也方便工匠对着图做沙盘。”
唐荼荼掏出纸笔,讲各种类别的轴测图是什么,平剖、斜剖,外立面、剖面与建筑内景关系……
她讲着讲着,早脱离了兵防图,讲回了自己熟悉的本行——建筑图纸了。
来了盛朝以后,唐荼荼难得能讲得这么酣畅淋漓,恍然间,有种在城市规划部跟同事们据理力争的错觉,热血全上了头。
她忽然停下来,不好意思起来:“我是不是讲得太快了?”
裴老先生忙道:“能听得懂!姑娘讲得直白浅显,再听不懂,白瞎我画了半辈子图。”
大帐里不知什么时候又进来了两个年轻人,各握了支笔奋笔疾书,已经记了一沓纸,裴老先生一把拿过来,瞧记了个七七八八,足够回头温习了。
“要不姑娘就手做一个沙盘,给我们看看?”
裴先生做学问上头了,夜色越深越精神了,还不等唐荼荼应答,他立刻传人来,笑说:“沙石灰土多,没米粒好用,已经备好了。”
唐荼荼口干舌燥,抽空当灌了一杯茶,有点哭笑不得。
他们像挤海绵一样,挤她脑子里的后世知识,根本顾不上休息。也不知道俩老大爷怎么有这么足的精力,这得一整天没睡觉了。
片刻工夫,外头有影卫扛着各色黍米稻谷进来,一排麻袋堆在了墙边,放了两个米瓢,往桌上摊开了一张大黑绸布。
唐荼荼抄起一把米,“拿米做沙盘,一碰就散,怎么堆出地形来?”
裴先生无奈:“借来一用,临时凑不齐家什来,效效前人土法儿罢。汉光武帝时,马援将军就是拿谷米做沙盘的——等姑娘去了我府上,咱们再拿黄土和泥做材。”
时下的沙盘简陋,要么用沙子加胶,要么调成泥像抹墙似的一层层夯实,做出一个不容易坍塌的地形模型,插各色的小旗表示为兵,也就这样了。
“只有黄土和泥么?”唐荼荼听得有点怪。
军事沙盘出现的年代早,三国时就有了,但其发展一直滞后于同时代的工匠技艺水平,远远没有后世的军事沙盘作业模型那样精细。
盛朝的工匠细巧程度,能在拇指大的印章上刻一百个字,能在毛笔杆子上镂花,而作为国之利器的地图却这么不讲究。
省府舆图是平面图也就算了,内城舆图也是平面的,连军防图大部分用的也是平面地图,标出山川、河流、城池就够用,少数称之为“沙盘”的,竟还是用沙子和泥堆个型。
唐荼荼没能想通是什么原因。
“没有烫样么?”她问。
“这烫样又是什么?”裴老先生立刻抓着这个新词儿追问,他那弟弟也目光炯炯地望来。
“就是……”唐荼荼费事儿想了想,她学古代建筑史的时候学过的,细一想年代,才蓦地记起来烫样是清朝时候,大兴土木的年代里才出现的。
“就是用各种材料做出来的建筑小模型——把蜡烧熔了,重新凝结成块,再雕刻成需要的形状,也可以拿木头雕、拿泥胚捏,黄土、陶泥、蜂蜡、猪皮胶……什么材料顺手用什么,还可以上色,做出来的建筑小样栩栩如生,长宽高比例都与真实建筑别无二致,最适合做沙盘。”
“这是精细活儿,做起来挺费工,但军事沙盘建筑少,工量就小了很多,地形与关隘细节全能呈现。”唐荼荼拿着瓢在米袋子里划拉:“总比用沙子和米好多了。”
这道理一听就懂,裴先生立刻道:“工部有这样的巧手,回头老朽就递折子进宫。”
她不过是这么一提,裴先生就想着递折子给皇上了,唐荼荼心里敲了两下鼓,噤住了口。
晏少昰总算看完了那几份邸报:“既如此,沙盘便不用摆了,折子且不必上呈,我去工部挑几个人,先做出来瞧瞧。”
两位裴先生敢催着撵着唐荼荼,不敢催撵他,纷纷叉手称是。
“你歇会儿。”晏少昰扫了她一眼。
瞧唐荼荼一脑门的汗,他把冰鉴里冰着的水果拿出来了一盘,却也没说叫她吃,只摆在自己手边。
丝丝的冰气冒着花儿,唐荼荼眼睛直了直,俩手都抬起来了,又被晏少昰盯得放下去了。
“急什么,醒醒凉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