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破后我揭竿而起 第1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好。”王申作为一个名士,他的存在更多的意义在于定人心。因而看完所有的官制后,王申便中肯地评价这一句。
  至少这份官制无论是在中央或是在地方,都能很好的制衡。那么将来这个熙朝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臣附议。”有了王申开口,其余人也就无须再客气了,且纷纷表态,他们很是认同云锦绣和杨觉商量的这官制。
  “那么由谁来出任尚书令?”行,甚本上云锦绣早就料到这事儿反对的人几乎没有,那就一个个人选定下。
  大将军不用说了,云锦绣第一个定下了人,也证明在云锦绣心中军权甚重。
  尚书令是为三省之一尚书省的长官,其下有左右仆射,掌六部,管的是执行,这是实权。
  随云锦绣话音落下,几乎不约而同,众人的视线落在杨觉身上。不料杨觉已然道:“我曾立誓,此生绝不出仕为官。今日当着诸位的面,我有此一请,望陛下许之。”
  谁也没有想到杨觉竟然还会提起誓言,当然,也没有谁会觉得誓言不该守。不过,有这个必要吗?
  要是杨觉不提,就杨觉为平定天下做下的努力,谁也不会不识趣的提醒杨觉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誓言。
  “公子请说。”云锦绣并不意外,毕竟官制的事云锦绣既然一开始是跟杨觉讨论的,又怎么会不知杨觉做下的什么样的决定。为此,杨觉有所请,云锦绣岂能拒绝。
  “凡我之功,与杨氏没有半分关系。请陛下往后不可因我之故,对杨氏厚待之。”杨觉郑重地起身,朝云锦绣有请。在场的人都震惊无比,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一个云锦绣不愿意让云氏因她之故而鸡犬升天也就罢了,杨觉不想当官,竟然更不许人对杨氏厚待?
  这一个两个的,果真心中只有天下,没有半点私欲?
  那,他们是不是要学着点?
  一时间,众人的心情难掩的复杂,既觉得云锦绣和杨觉的高度是他们所仰望的,又觉得这要是不能惠及家族,怎么有种白忙活的感觉?
  云锦绣多少知道内情,杨觉郑重相请,又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番话,给足云锦绣台阶下,云锦绣岂能不满足之。
  “好。阮卿,给杨氏写一份诏书,赞许杨卿教子有方,杨公子以身作则,是为天下榜样,朕盼杨氏,亦可为天下榜样。”云锦绣应得爽快,甚至更是表露出对杨氏的欺许,嗯,这是欺许对吧!
  被点名的阮英一顿,抬头望向云锦绣,其实很是想问问,你这么下诏书究竟是夸杨家呢?或是在给杨家添堵呢?
  正当阮英纳闷要不要问出口时,杨觉已作一揖道:“谢陛下。”
  ???说实话,饶是阮英一向自诩行事无章,只求得一份自在快活,但和云锦绣和杨觉比起来,他真是觉得自己差得远了!
  这两位做事看起来有迹可循,然而每回他们做的事就让人觉得不正常。
  但是,阮英面对云锦绣灼灼的目光,那无声地似在询问,写个诏书你都不行?
  怎么就不行呢?不就是一份诏书而已,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怎么就不行了!
  阮英赶紧道:“诺。”
  无二话,退到一边去,这就请人给个纸笔墨砚,然后阮英想起一件事了,“传国玉玺?”
  众人一听这四个字,齐刷刷地望向云锦绣。
  可惜,云锦绣一脸不解,“传国玉玺怎么了?没有传国玉玺难道我就当不好这个皇帝?你们要是乐意,寻一块好玉来,再刻一个也并非不可。”
  啧啧啧,听云锦绣风轻云淡的语气,实在让人无可反驳。
  “传国玉玺在此。”下一刻,杨觉同样平淡地接过话,这回轮到众人的目光定在他身上,恨不得把他看穿。
  杨觉似无所觉,从后拿出一个盒子,双手奉于云锦绣面前,这意思不用说了吧。
  “杨公子是何处寻到的?”潘宣不是有意为难,而是确实好奇。传说中失踪的传国玉玺,竟然突然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这难道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
  “有人藏了起来,我让人交出来了。”杨觉不以为功,毕竟东西不是他收着的,能打听到消息把这传国玉玺拿回来,这事就算完了。
  潘宣好奇的是,谁藏的?杨觉又是怎么让人交出来的?
  “谢公子。”饶是潘宣有心想问,并不代表云锦绣也想问。
  杨觉既然无意提及,证明此事不宜提。
  谁藏的对云锦绣而言重要吗?并不重要!
  云锦绣能得到这传国玉玺算是幸事,旁的已然无所谓。
  “大熙第一道盖上传国玉玺的诏书由卿来写,卿不快些?”云锦绣拿着传国玉玺在手,却无意打开看上一眼,反而冲阮英打趣。
  阮英真就随口问问,毕竟传国玉玺自传世以来,一向为皇帝所以为不可或缺。
  云锦绣这样一个驱逐胡族,光复汉族的皇帝,也该锦上添花才是。
  万万没有想到云锦绣不当一回的事,杨觉竟然悄无声息的办了!
  啧啧啧。这两位啊!阮英的视线落在两人的身上,不断地转悠。
  这论相貌两人也是极般配的。如此聪明的两个人要是结合,更是他们的大幸。但是,怎么这两位就是不往前迈一步呢?
  这话阮英是不敢说出口,毕竟云锦绣这都成了皇帝了,有些事该避着些就得避着些。
  直至云锦绣出言叫唤,阮英瞬间回过神,赶紧讨好地冲云锦绣笑道:“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臣这就写,这就写!”
  第132章
  云锦绣与臣子们的交流, 并无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意,众人也都习惯了。
  不过,玩笑归玩笑, 玩笑过后论起正事也得正色。
  尚书令什么的, 实权在手, 杨觉推辞了, 那由谁来执掌的好?
  “左右仆射人选,诸位有什么好提议?”然而让他们更始料未及的是,云锦绣竟然要越过这么一个位置?
  可是,尚书令一职不定,这就选左右仆射,果真好吗?
  众人各自交换一个眼神,云锦绣岂不知他们在想什么, 相当利落地追问:“或者, 诸位心中有哪个人选不如说来听听。尚书令若不能调配左右仆射及六部, 关系重大。”
  手底下的人云锦绣能不有数, 协调三省六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尚书令这一职, 一个闹不好极有可能令朝堂动荡。为此,云锦绣宁可闲置, 也不想在这个时候闹出些其他事。
  其实除了一个杨觉能够做到这一点,说句不好听的话, 尚书令作为三省六部极重要的职位, 宁可空着, 云锦绣也不想设出一个闹腾的人。
  得, 一个个都懂云锦绣的意思了。毕竟就他们这些人也算合作久矣, 谁是什么模样,谁服不服谁,或者愿意或是不愿意对方在自己之上,能没点数吗?
  “先生为左仆射如何?”云锦绣既然已然有想法,那就先定的左仆射吧,第一个人选便是王申。
  “甚好。”云锦绣提出王申这么一个人选,一众人齐齐认同,甚以为合适。
  王申虽然得云锦绣唤一声先生,那总是不能一直摆着先生的架子的,该记起自己的身份就不能忘了!
  “好。”众人认同,王申更是朝云锦绣作一揖应下,云锦绣再与之颔首算是还礼,既显君臣之谊,何尝不是表明他们各自心中对彼此的尊敬。
  “我提议子隐为右仆射。”定下左仆射人选,那就到右仆射了。杨觉提议之,子隐正是阮英的字。
  一群人的视线落在阮英身上。已经快写完诏书的阮英被点名,内心那叫一个激动,他他他,他可以作为右仆射吗?
  “臣附议!”在阮英激动无比的时候,一个个交换了一个眼神,都觉得不错。
  虽然阮英看起来没个正形,但却是一个极聪明也极能干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场那么多人里,除了杨觉外,阮英是坚定站在云锦绣那一边的人。
  且阮英一向办事牢靠,论文论武,这位都是半点不差,于云锦绣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对下,同僚们都挺喜欢这么一号人,也信服这一位。
  如此,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定下,接下来就是中书省,上书省的人选。
  范长生和宁栖梧同为上书省侍中,宣和与李武为中书省中书令。
  值得一说的是各省的职责,尚书省负责处理日常政务,是为“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令部统之”。
  中书省掌制令决策,中书令谓“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门下掌封驳审议,侍中谓“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专判省事”。
  三省相互牵制,从如今这一世族,一寒门庶士的安排中也可以看出,云锦绣势必不会容忍一方独大。
  相对而言,能让云锦绣任之为三省长官的人,个个都是有真本事,且都是追随云锦绣多年,凭本事立足的主儿。谁能不心服口服?
  接下来就是六部尚书了,云锦绣特意提出,以令潘宣为吏部尚书,谭可为兵部尚书。
  其实看到这么两位出现在这里,好些人都明白,云锦绣必不可能天下大乱时用人不拘小节,天下一统,这就让手底下的女子们个个收拾着回家去。
  谭可虽然当初是个弱女子,这些年却是凭军功一步一步的上来,以她为兵部尚书,在场一个个当兵的都不反对,文官们有什么说不的资格?
  至于潘宣此人吧,能力是没有问题,真正让人这心里七上八下的难道不是因为她的容貌吗?
  “陛下,潘娘子的相貌?”有想法总是不能不提的。云锦绣总不能不考虑考虑朝中人员看到潘宣时的心情。
  “我以为你们提出反对的理由可以是因为她们是女郎,却不料是相貌。
  “怎么,用人唯才,不拘一格,你们这是觉得我说的话不过都是骗人的?相貌有损就不能出仕了?
  “谁要是连这点面对容貌有损的人的勇气都没有,或者无法静心处理国事,这样的人,趁早别当这个官。”
  云锦绣大大方方地表明她的不屑,一个个什么人啊。连这点在潘宣面前站都站不直的胆子都没有,指望那么一个人干什么?
  这回,无人敢再说潘宣相貌的问题了。
  可不是吗?人的相貌无从改变,但是人的本事是能随着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而变化的。
  真要是不想看到所谓相貌丑陋的人,大可自己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对人挑三捡四?
  余下四部尚书的位置,杨觉举荐了两个,却是江南而来的人,一个出自王家王晏,另一个是为庾亮。
  云锦绣和在场的人都见过这么两位,让他们出任既是为了平衡,也是因为这两位确实有本事。
  是以,商议之后,以王晏为礼部尚书。毕竟王家出身名门,最懂得规矩,由他来当这个礼部尚书,想来一定能让人心服口服。
  庾亮出任刑部,那也是杨觉认为比较合适的,毕竟这一位本事不错,天下百废待兴,也得有一个撑得住的人坐镇刑部,查查天下大案为妥。
  当然,大理寺什么的也别忘了,这也是查查重案要案的地方。一个庾亮掌刑部,云锦绣便让颜茴掌大理寺。
  随后定下吴由掌户部,一位久居长安的老工匠沈可为工部尚书。当然,天子门户也得有个识相的人来看着。云锦绣与众人商议后定下,以董照为京兆府尹。
  大方向商量好一个个的官位,那更得论功行赏了吧。
  在场的人对杨觉不求功,也不要惠及于自家的事,其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架不住杨觉坚持,那谁也不好再一味苛求杨觉非要当官,非要惠及于家族不可是吧。
  云锦绣在赏赐上极是大方,如三省的长官们,一个个毫不吝啬地封他们为国公,六部的官员以及战功赫赫的诸位也都是封侯的封侯,封伯的封伯。
  相较之下,虽为司空的曹耀只得了一个侯位,有人提醒云锦绣,是不是给曹耀封得有些低了。
  “怕是封高了,好些人要准备翻旧账了。”可惜,云锦绣意味深长地丢下这话,叫一群人都不由地紧了紧皮。
  对啊,可千万别忘了曹耀可是一路杀下江南的。
  南边的士族们有多少死在曹耀的手里,别人怕是不清楚,云锦绣有数得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