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听多了这呜呜咽咽的哭声,林锦仪心头烦躁更盛,却还得按捺住,道:“姨娘的意思我知道了。大姐姐和我是亲姐妹,我自然也是盼着她好的。等稍后我去和祖母请安的时候,会将这事提一提的。”
周姨娘见她终于松了口,终于不再哭了,破涕为笑道:“那这事儿就仰仗二姑娘了。”
林锦仪有些不耐烦地道:“我这儿事还多,就不留姨娘闲坐了。”
周姨娘也终于识趣儿了一回,捏着帕子离开了。
送走了周姨娘,林锦仪终于能安静下来对账。
这一看就是一下午,傍晚时分,日头西移,天气也终于凉爽了几分。
林锦仪得了闲,就吩咐千丝将东西收一收,随自己去正院看望苏氏。
千丝收好账簿,有些犹豫道:“姑娘,周姨娘那些话您可千万别听信。她可向来是不着调的。”虽然以她的身份这么说周姨娘是僭越了,可她也委实担心她们姑娘会偏听偏信。若丝她们姑娘为着周姨娘的话去和太太分辨,少不得让太太伤怀。
林锦仪好笑道:“怎么,在你眼里,你家姑娘就这么糊涂?”
千丝忙道不敢。
林锦仪又继续道:“这事儿我自然是会同祖母和娘提的,但不是帮着周姨娘说什么要悔婚。而是给她们提提醒,让她们看好周姨娘,省的她后头又出什么昏招。”林芳仪前头那门亲事是怎么坏的,她后头可听苏氏说过了。
千丝也终于放下心来,“姑娘心里有主意就好。”
*
林锦仪到正院的时候,苏氏正在做针线。
苏氏过去忙着府里大小事务,偶尔还要为家人下厨,并没有太多闲暇时光。
如今倒是得了闲,她便捡起了女红来做。
林锦仪以为她是为未出世的孩子做小衣,坐近了才发现苏氏是在绣衣裳的花纹。且还是条女儿家穿的月华裙。
苏氏笑眯眯地剪了线头,抖落开来,道:“你先试试。娘也是许多年没碰针线了,也不知道做的合不合适。”
“娘自该好好歇着才是,便是觉得无聊了,为弟弟妹妹做些贴身的里衣也可,阿锦衣裙都够穿的,不用您费神费心的。”
苏氏把衣裙放了,捉了她的手,爱怜道:“太后寿辰上,岑家的那个小姑娘不是仗着她娘给她做的那条衣裙不可一世吗?娘也想给你做一条,且还要做的比她的还好,下回再见面你便不会输她了。”
林锦仪心中微动,感激道:“事情都过去了,阿锦没放在心上呢。”有苏氏这样的家人真心实意地为她打算,她怎么还会在乎那些没把她放在心上的所谓家人呢?
苏氏拍了拍她的手,道:“娘都给你做好了,你快穿着看看。”
林锦仪便去了屏风后头,换上了那条裙子。
苏氏虽然没为女儿做过几条裙子,却很了解她的尺寸,也知道怎么样才能发挥她的长处。这条月华裙腰身细窄,腰线细长,越发将林锦仪少女的身量衬托的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林锦仪很是满意地在苏氏面前转了两圈,道:“娘做的果然好。”
苏氏也笑,“尺寸是挺合适的,就是娘许久没拿针线了,上头的绣花总是比不上岑家的那位。”
“您干嘛要同她做比。”林锦仪揽了揽苏氏的肩膀,“您给我做的,便是最好的了。”她也是到了现在才知道,纪氏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好,心里最记挂着的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儿女。不像苏氏,就算有了后头的孩子,还是全心全意地对她好。她既已占了小表妹的身子,那么苏氏就是她的亲娘了。
母女俩说了会儿话,林锦仪便提起周姨娘来。
苏氏一听,脸立刻就冷了下来,“她这一回二回的到你面前作妖,还真是上瘾了。”
林锦仪也无奈地笑:“周姨娘是恨不能将大姐姐许给天下最好的男儿,看不上王公子,又不敢直接闹到您和祖母面前,便只敢先来找我当说客。”
苏氏冷笑道:“天下最好的男儿?也不想想我们家高不高攀的起那样的人家。这事儿你别搀和了,自有娘来处理。”前头她是想让女儿借着周姨娘练练手,才没有直接料理了她。没想到周姨娘居然敢得寸进尺。女儿也是年纪小,到底压不住这老油子。
林锦仪见苏氏已经心中有数,便不再多提。
三天后,周姨娘还没想好怎么去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面前分说,便被人架到了去往城外庵堂的马车前。
丫鬟转达了苏氏的意思:林芳仪即将成亲,周姨娘这个当亲娘的,去庵堂里为小夫妇念念经,求个平安。
周姨娘哪里肯在这时候乖乖就范,死活不肯上马车。
幸好督办此事的是苏氏身边的万缕。
万缕可不怕她撒泼耍赖的,直接让两个婆子一人一别把她给扭了起来。
周姨娘动弹不得了,口中还嚷着:“我服侍老爷多年,芳姐儿又是我亲生的,太太不能这么待我!”
万缕冷冷一笑,“姨娘也知道自己还有个女儿呢。大姑娘如今的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可姨娘若要再这么闹下去,往后可就指不定了……”威胁的意味很是明显,意思就是若是周姨娘再这么闹下去,惹了苏氏厌烦,林芳仪怕是连这样的亲事都捞不着了!
林芳仪就是周姨娘的软肋。若是苏氏真的要拿捏林芳仪,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忠勇侯夫妇和林玉泽自始至终都是站在苏氏那边的。她当下就没了底气再闹。
万缕也不等她回答,直接用帕子堵了周姨娘的嘴,让人把她架上了马车。
第三十六章
苏氏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林锦仪是在周姨娘被送走后,才知道她已经出手了。
只是周姨娘倒算不上什么人物,林芳仪却是有些难办的。
万一为了这事儿伤了家里的和气, 倒不值当了。
林锦仪后头去看过林芳仪一回,林芳仪倒没表现出什么异样, 还和从前一样说话待人。
其实林锦仪的担心也属多余, 林芳仪虽然耳根子软些,人却是不傻的。
经过前头胡闹班的那桩亲事后,她也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王公子虽然在满是名门贵胄的京城并不算特别出挑, 但是配她, 已经是绰绰有余。
她不像她姨娘, 满脑子都是一飞冲天的念头, 所求的不过是个安稳平淡的人生。
虽然林芳仪并不知道她姨娘具体做了什么, 看苏氏施展出来的手段, 也猜到她姨娘多半是触到了苏氏的逆鳞了。
*
周姨娘在庵堂这一住,就从夏天住到了秋天。
下小定之前, 苏氏给林芳仪和王公子安排了一次会面。
这世道虽然都说男女婚前不能见面, 但京城的大户人家事先却都会委婉地安排这么一次。
林芳仪身为庶女, 苏氏能想着为她安排,已然是用了心了。
且苏氏安排的地方也是别有用心,就是周姨娘眼下所在的庵堂。
那庵堂名为月半庵,处在城外落青山, 落青山上还有一座黄觉寺, 两个地方相离不远。
届时林芳仪以接周姨娘回家的名头上山, 王公子借着上黄觉寺上香为由,两人便能在山上见上一面。到时候也顺便让周姨娘瞧上一眼,看看王公子的人品样貌,省得她总以为苏氏是随便给林芳仪配了个人家,真真委屈了她。
林芳仪自然愿意前往,只是她到底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只身前往,到底不便。
忠勇侯夫人年纪大了,苏氏又身子不便,林锦仪便主动承担了陪着林芳仪相看未来夫婿的责任。
中秋节前夕,天气凉爽了一些,林锦仪便陪着林芳仪上了落青山。
中秋节眼下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不少人都赶在中秋节前来庵堂或寺庙来求个人月团圆。因而落青山便格外热闹些。
林锦仪和林芳仪两姐妹乘着马车到了山下,见山径上人潮涌动,便只好戴了帷帽下了马车,再着人去雇轿子。
山下的轻轿不好同高门的四抬软轿相比,只是一张竹做的椅子,前头各有两根常常的竹竿,让两个轿夫抬着。轿上也只有一层轻纱遮挡。
这样的粗陋的东西,平时的林锦仪和林芳仪还不会看在眼里。
只是眼下上山的人众多,山下的轻轿便有些供不应求。千丝使了银子,加了个塞儿,也才得了一顶。
她们两个人,一顶这样的轿子自然是坐不下的。
林锦仪便道:“姐姐先上去和姨娘说会儿话,我在这儿等上一等,稍后便去庵堂和你汇合。”
林芳仪不大好意思把她一人剩下。
此行林芳仪才是主角,她不过是陪客。林锦仪便又劝道:“姐姐别忘了咱们此行来的目的,若是误了时辰,可就不好了。”
林芳仪这才被说动,带了自己的两个丫鬟和几个忠勇侯府的侍卫,先行上山。
林锦仪使了个侍卫在雇轿子的那里等着,自己则带着人找个地方歇脚。
绕了一圈,她们一行人找到了一个不大的凉亭。
凉亭里还算宽敞,里头三三两两坐了几个歇脚的百姓。
千丝找了个角落,拿帕子擦干净了石凳,让林锦仪坐下。
“姑娘可觉得口渴?可要奴婢着人去马车上拿些茶水下来?”
林锦仪摇头道,“眼下山下人多,回去拿东西少不得挨回挤。不过一会儿工夫,不碍事的。我等上了山在庵堂里要些水喝就行。”
千丝点了点头,站到了一边。
亭子里凉风习习,外头日光正好,行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或上山或下山,林锦仪鲜少出门凑这样的热闹,一时倒是觉得新奇。
她正出着神,凉亭里进来了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
他们看着都不很大,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且都风姿翩翩,一时吸引了不少女子的注意。
离林锦仪最近的是一对穿着细布襦裙的姐妹,此时见了这几个公子,便开始红着脸小声讨论起来。
林锦仪戴着帷帽,便也不用顾忌什么,光明正大地把这几个少年打量了一番。
那几人确实样貌都十分出挑,其中最出众的便是一个头插玉簪、一袭白色圆领绸衫的高挑少年。他面容俊朗,五官精致,却又不带女气,当真称得上‘公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饶是林锦仪这样见惯了场面的人见了,都不禁多看了两眼,就更别说山下这些普通百姓了。
那白衣公子虽然容貌最为出挑,却是个话不多的,只摇着扇子站在一旁,唇边挂着浅浅笑意,安静听着其他几人说话。
几个少年书生聚在一起,自然是要赋诗斗联。
眼下又将近中秋,正是文人雅士写诗的好时候。
其中一个穿着宝蓝色襕衫的公子便提议众人挨个以附近路人作诗,且诗中对象还不能重复,作不出来的便要接受惩罚。
比试开始后,一行人都就凉亭周围的人作出了诗,虽不算多么惊才绝艳,却也都是可圈可点。
最末轮到那白衣公子,他在凉亭环视一周,视线便落到了林锦仪身上。
林锦仪头戴帷帽,穿着华服,周围又带着丫鬟和侍卫,明眼人一瞧便知道她出自官家。因而凉亭周围的人都已经被其他人写到了诗里,唯有她,那些人不敢轻易冒犯。
白衣公子踌躇再三,最终苦笑道:“宋某才疏学浅,让兄台们见笑了。宋某甘愿接受惩罚。”
他身旁身着宝蓝色襕衫的公子便调笑道:“宋兄向来是我们几人中才学最好的,如今到底是真做不出来,还是不愿意唐突了佳人呢?”
那宋姓的白衣公子摆摆手,道:“确实是宋某的问题,王兄不要牵涉旁人。”
那王公子哈哈一笑,道:“既然宋兄认输,那么便乖乖接受惩罚。”说着眼珠一转,道:“就罚宋兄去借一块锦帕来。”
按照大耀的规制,锦绣绫罗等服侍面料,只有王公贵族和官员和其家属才能享用,庶民百姓只能用绸和素纱等面料。寻常百姓连锦缎衣裳都做不得,更不可能身带锦帕。放眼这落青山附近,也就唯有林锦仪这样的官家小姐身上能都这种东西。
周姨娘见她终于松了口,终于不再哭了,破涕为笑道:“那这事儿就仰仗二姑娘了。”
林锦仪有些不耐烦地道:“我这儿事还多,就不留姨娘闲坐了。”
周姨娘也终于识趣儿了一回,捏着帕子离开了。
送走了周姨娘,林锦仪终于能安静下来对账。
这一看就是一下午,傍晚时分,日头西移,天气也终于凉爽了几分。
林锦仪得了闲,就吩咐千丝将东西收一收,随自己去正院看望苏氏。
千丝收好账簿,有些犹豫道:“姑娘,周姨娘那些话您可千万别听信。她可向来是不着调的。”虽然以她的身份这么说周姨娘是僭越了,可她也委实担心她们姑娘会偏听偏信。若丝她们姑娘为着周姨娘的话去和太太分辨,少不得让太太伤怀。
林锦仪好笑道:“怎么,在你眼里,你家姑娘就这么糊涂?”
千丝忙道不敢。
林锦仪又继续道:“这事儿我自然是会同祖母和娘提的,但不是帮着周姨娘说什么要悔婚。而是给她们提提醒,让她们看好周姨娘,省的她后头又出什么昏招。”林芳仪前头那门亲事是怎么坏的,她后头可听苏氏说过了。
千丝也终于放下心来,“姑娘心里有主意就好。”
*
林锦仪到正院的时候,苏氏正在做针线。
苏氏过去忙着府里大小事务,偶尔还要为家人下厨,并没有太多闲暇时光。
如今倒是得了闲,她便捡起了女红来做。
林锦仪以为她是为未出世的孩子做小衣,坐近了才发现苏氏是在绣衣裳的花纹。且还是条女儿家穿的月华裙。
苏氏笑眯眯地剪了线头,抖落开来,道:“你先试试。娘也是许多年没碰针线了,也不知道做的合不合适。”
“娘自该好好歇着才是,便是觉得无聊了,为弟弟妹妹做些贴身的里衣也可,阿锦衣裙都够穿的,不用您费神费心的。”
苏氏把衣裙放了,捉了她的手,爱怜道:“太后寿辰上,岑家的那个小姑娘不是仗着她娘给她做的那条衣裙不可一世吗?娘也想给你做一条,且还要做的比她的还好,下回再见面你便不会输她了。”
林锦仪心中微动,感激道:“事情都过去了,阿锦没放在心上呢。”有苏氏这样的家人真心实意地为她打算,她怎么还会在乎那些没把她放在心上的所谓家人呢?
苏氏拍了拍她的手,道:“娘都给你做好了,你快穿着看看。”
林锦仪便去了屏风后头,换上了那条裙子。
苏氏虽然没为女儿做过几条裙子,却很了解她的尺寸,也知道怎么样才能发挥她的长处。这条月华裙腰身细窄,腰线细长,越发将林锦仪少女的身量衬托的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林锦仪很是满意地在苏氏面前转了两圈,道:“娘做的果然好。”
苏氏也笑,“尺寸是挺合适的,就是娘许久没拿针线了,上头的绣花总是比不上岑家的那位。”
“您干嘛要同她做比。”林锦仪揽了揽苏氏的肩膀,“您给我做的,便是最好的了。”她也是到了现在才知道,纪氏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好,心里最记挂着的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儿女。不像苏氏,就算有了后头的孩子,还是全心全意地对她好。她既已占了小表妹的身子,那么苏氏就是她的亲娘了。
母女俩说了会儿话,林锦仪便提起周姨娘来。
苏氏一听,脸立刻就冷了下来,“她这一回二回的到你面前作妖,还真是上瘾了。”
林锦仪也无奈地笑:“周姨娘是恨不能将大姐姐许给天下最好的男儿,看不上王公子,又不敢直接闹到您和祖母面前,便只敢先来找我当说客。”
苏氏冷笑道:“天下最好的男儿?也不想想我们家高不高攀的起那样的人家。这事儿你别搀和了,自有娘来处理。”前头她是想让女儿借着周姨娘练练手,才没有直接料理了她。没想到周姨娘居然敢得寸进尺。女儿也是年纪小,到底压不住这老油子。
林锦仪见苏氏已经心中有数,便不再多提。
三天后,周姨娘还没想好怎么去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面前分说,便被人架到了去往城外庵堂的马车前。
丫鬟转达了苏氏的意思:林芳仪即将成亲,周姨娘这个当亲娘的,去庵堂里为小夫妇念念经,求个平安。
周姨娘哪里肯在这时候乖乖就范,死活不肯上马车。
幸好督办此事的是苏氏身边的万缕。
万缕可不怕她撒泼耍赖的,直接让两个婆子一人一别把她给扭了起来。
周姨娘动弹不得了,口中还嚷着:“我服侍老爷多年,芳姐儿又是我亲生的,太太不能这么待我!”
万缕冷冷一笑,“姨娘也知道自己还有个女儿呢。大姑娘如今的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可姨娘若要再这么闹下去,往后可就指不定了……”威胁的意味很是明显,意思就是若是周姨娘再这么闹下去,惹了苏氏厌烦,林芳仪怕是连这样的亲事都捞不着了!
林芳仪就是周姨娘的软肋。若是苏氏真的要拿捏林芳仪,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忠勇侯夫妇和林玉泽自始至终都是站在苏氏那边的。她当下就没了底气再闹。
万缕也不等她回答,直接用帕子堵了周姨娘的嘴,让人把她架上了马车。
第三十六章
苏氏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林锦仪是在周姨娘被送走后,才知道她已经出手了。
只是周姨娘倒算不上什么人物,林芳仪却是有些难办的。
万一为了这事儿伤了家里的和气, 倒不值当了。
林锦仪后头去看过林芳仪一回,林芳仪倒没表现出什么异样, 还和从前一样说话待人。
其实林锦仪的担心也属多余, 林芳仪虽然耳根子软些,人却是不傻的。
经过前头胡闹班的那桩亲事后,她也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王公子虽然在满是名门贵胄的京城并不算特别出挑, 但是配她, 已经是绰绰有余。
她不像她姨娘, 满脑子都是一飞冲天的念头, 所求的不过是个安稳平淡的人生。
虽然林芳仪并不知道她姨娘具体做了什么, 看苏氏施展出来的手段, 也猜到她姨娘多半是触到了苏氏的逆鳞了。
*
周姨娘在庵堂这一住,就从夏天住到了秋天。
下小定之前, 苏氏给林芳仪和王公子安排了一次会面。
这世道虽然都说男女婚前不能见面, 但京城的大户人家事先却都会委婉地安排这么一次。
林芳仪身为庶女, 苏氏能想着为她安排,已然是用了心了。
且苏氏安排的地方也是别有用心,就是周姨娘眼下所在的庵堂。
那庵堂名为月半庵,处在城外落青山, 落青山上还有一座黄觉寺, 两个地方相离不远。
届时林芳仪以接周姨娘回家的名头上山, 王公子借着上黄觉寺上香为由,两人便能在山上见上一面。到时候也顺便让周姨娘瞧上一眼,看看王公子的人品样貌,省得她总以为苏氏是随便给林芳仪配了个人家,真真委屈了她。
林芳仪自然愿意前往,只是她到底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只身前往,到底不便。
忠勇侯夫人年纪大了,苏氏又身子不便,林锦仪便主动承担了陪着林芳仪相看未来夫婿的责任。
中秋节前夕,天气凉爽了一些,林锦仪便陪着林芳仪上了落青山。
中秋节眼下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不少人都赶在中秋节前来庵堂或寺庙来求个人月团圆。因而落青山便格外热闹些。
林锦仪和林芳仪两姐妹乘着马车到了山下,见山径上人潮涌动,便只好戴了帷帽下了马车,再着人去雇轿子。
山下的轻轿不好同高门的四抬软轿相比,只是一张竹做的椅子,前头各有两根常常的竹竿,让两个轿夫抬着。轿上也只有一层轻纱遮挡。
这样的粗陋的东西,平时的林锦仪和林芳仪还不会看在眼里。
只是眼下上山的人众多,山下的轻轿便有些供不应求。千丝使了银子,加了个塞儿,也才得了一顶。
她们两个人,一顶这样的轿子自然是坐不下的。
林锦仪便道:“姐姐先上去和姨娘说会儿话,我在这儿等上一等,稍后便去庵堂和你汇合。”
林芳仪不大好意思把她一人剩下。
此行林芳仪才是主角,她不过是陪客。林锦仪便又劝道:“姐姐别忘了咱们此行来的目的,若是误了时辰,可就不好了。”
林芳仪这才被说动,带了自己的两个丫鬟和几个忠勇侯府的侍卫,先行上山。
林锦仪使了个侍卫在雇轿子的那里等着,自己则带着人找个地方歇脚。
绕了一圈,她们一行人找到了一个不大的凉亭。
凉亭里还算宽敞,里头三三两两坐了几个歇脚的百姓。
千丝找了个角落,拿帕子擦干净了石凳,让林锦仪坐下。
“姑娘可觉得口渴?可要奴婢着人去马车上拿些茶水下来?”
林锦仪摇头道,“眼下山下人多,回去拿东西少不得挨回挤。不过一会儿工夫,不碍事的。我等上了山在庵堂里要些水喝就行。”
千丝点了点头,站到了一边。
亭子里凉风习习,外头日光正好,行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或上山或下山,林锦仪鲜少出门凑这样的热闹,一时倒是觉得新奇。
她正出着神,凉亭里进来了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
他们看着都不很大,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且都风姿翩翩,一时吸引了不少女子的注意。
离林锦仪最近的是一对穿着细布襦裙的姐妹,此时见了这几个公子,便开始红着脸小声讨论起来。
林锦仪戴着帷帽,便也不用顾忌什么,光明正大地把这几个少年打量了一番。
那几人确实样貌都十分出挑,其中最出众的便是一个头插玉簪、一袭白色圆领绸衫的高挑少年。他面容俊朗,五官精致,却又不带女气,当真称得上‘公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饶是林锦仪这样见惯了场面的人见了,都不禁多看了两眼,就更别说山下这些普通百姓了。
那白衣公子虽然容貌最为出挑,却是个话不多的,只摇着扇子站在一旁,唇边挂着浅浅笑意,安静听着其他几人说话。
几个少年书生聚在一起,自然是要赋诗斗联。
眼下又将近中秋,正是文人雅士写诗的好时候。
其中一个穿着宝蓝色襕衫的公子便提议众人挨个以附近路人作诗,且诗中对象还不能重复,作不出来的便要接受惩罚。
比试开始后,一行人都就凉亭周围的人作出了诗,虽不算多么惊才绝艳,却也都是可圈可点。
最末轮到那白衣公子,他在凉亭环视一周,视线便落到了林锦仪身上。
林锦仪头戴帷帽,穿着华服,周围又带着丫鬟和侍卫,明眼人一瞧便知道她出自官家。因而凉亭周围的人都已经被其他人写到了诗里,唯有她,那些人不敢轻易冒犯。
白衣公子踌躇再三,最终苦笑道:“宋某才疏学浅,让兄台们见笑了。宋某甘愿接受惩罚。”
他身旁身着宝蓝色襕衫的公子便调笑道:“宋兄向来是我们几人中才学最好的,如今到底是真做不出来,还是不愿意唐突了佳人呢?”
那宋姓的白衣公子摆摆手,道:“确实是宋某的问题,王兄不要牵涉旁人。”
那王公子哈哈一笑,道:“既然宋兄认输,那么便乖乖接受惩罚。”说着眼珠一转,道:“就罚宋兄去借一块锦帕来。”
按照大耀的规制,锦绣绫罗等服侍面料,只有王公贵族和官员和其家属才能享用,庶民百姓只能用绸和素纱等面料。寻常百姓连锦缎衣裳都做不得,更不可能身带锦帕。放眼这落青山附近,也就唯有林锦仪这样的官家小姐身上能都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