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离这边三个街,狮子街,那条道儿离城门不远,比这边还近些,人来人往的不错,价格也不贵,两间门面两进两院,才七十两。”、
  这倒是不错,那地方姜锦也知道,上次姜锦和柳叶逛街的地方,就在附近,确实比这边繁华。
  因此姜锦只略考虑了一下,便跟着赵二去看房了。
  第35章 酸菜
  这附近典出来的房子还是比较紧俏的, 尤其还是铺子,也难为赵二第一个想到了她。姜锦便和孙老大夫说了一声, 说要出去看房。
  孙老大夫自然没什么意见。何况昨晚上他也和姜锦说了, 卖了方子得了这一笔钱, 准备过年回趟老家。
  这年头又不能打电话, 只有书信来往, 还不知道多长时间能寄到, 虽然知道彼此安好,也难免挂念儿孙。
  这样的话,这一冬天,孙老大夫是不可能在京城了, 姜锦也正好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昨晚上下了好大的雪, 虽然快天明的时候晴了, 路上还是积了雪, 饶是狮子街离孙家医馆就三条街的距离,姜锦走过去鞋底也微微的湿了。
  倒是赵二脚上穿的是皮靴, 踩在雪上虽然也有些打湿,却也不会被雪水湿到鞋子里面去,这让姜锦有点儿羡慕,瞅见路上的鞋子店,摸着口袋里的钱,还是默默的暂时放弃了。
  赵二做中人的,眼神最是活络,见姜锦看了一眼那鞋子店, 笑道,“那已经做好的鞋子虽然马上能穿,却不那么合脚,倒不如去买块皮子,让鞋匠做出来,钱也少的多。”
  姜锦虽然自觉也十分适应这古代的生活了,可这样的生活里的小窍门还真是不知道,颇觉得长了学问。
  赵二见姜锦很感兴趣,便把一些过日子的小心思与姜锦说了,姜锦听得也很认真,两人直说了一路,到了那狮子街方才停了口。
  那处要典的宅子在路口处不远,赵二指给姜锦看了一下。姜锦却先注意到了人流量,过了前面的路口就是这附近最热闹的石子路,现在虽然是雪后的早晨,路上也不显得清冷,颇有几个来往的人,平日里人流应该更好的。
  观察完了人流量,姜锦这才开始看房子,这宅子是典型的前铺后宅的构造,前面是二层楼铺面,后面主人,两间门面半新不旧,上头也有个牌匾,写着青松茶楼,也是平平无奇的样子。
  姜锦因问赵二,“这家原本是开茶楼的?”
  赵二点头道,“说来也是喜事,这家的儿子年已四十了,本来觉得科举无望,便打理个茶楼度日,哪里想到去年一考考中了举人?便托人补了个官儿,如今手头紧,便想典了房子,当盘缠全家去任上。”
  “这倒真是不错。”姜锦心下也稍安,她在这大梁朝第一次租房的经历也够让她警醒的,房东原主是不是靠谱倒真是很重要的一点。
  赵二和姜锦讨论便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个有几分惫怠的中年男人,头也怎么梳理好,神色懒洋洋的看了一眼赵二,“我以为是谁啊,原来是赵二郎你啊,这么早找我有事?”
  姜锦看他年纪神情,猜测他多半就是这家的家主周运,果然赵二陪着笑道,“前儿周大嫂跟我说想把房子典出去,这不,就有人看上了?”
  不想那周运却翻了个白眼,“我都是要当官的人了,哪里还要典房子?这个房子我准备留给我兄弟,让他照管着,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赵二再想不到有这个变故,一时有些尴尬,“可是之前周大嫂说——”
  “我说了不典就不典,不仅不典我也不租,你们自去吧。”
  赵二无奈,回头与姜锦道,“姜姑娘,您看这事?”
  人家突然反口了,姜锦也没办法,反而安抚了有些尴尬的赵二两句,“这也是想不到的事,横竖也没那么急,咱们再慢慢找,何况若有合适的铺子,或者租或者买也不是不成。”
  赵二点头,“这附近的房子还是有几家的,我再带你看看,你心里也有个数。”
  姜锦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然而没想到两人还没走,从那宅子里走出来个中年妇人,喊住赵二,高声道。
  “这房子我们怎么不典?我说的算。”
  周大郎没想到妻子会突然从屋子里走出来,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听见妻子说这房子要租出,顿时恼火了,“我不是说了给老二住着吗?他每年还给我们分红呢。”
  不想那中年妇人冷笑了两声道,“我只怕住着住着就成了他的,再回不来了!再说你这个破茶楼,一年挣不到十两银子,分红能分你几两?不是我说,他那样的,占不到便宜都觉得是吃亏了的主儿,当年你爹的买药银子都能贪污,你真当他是什么好货不成?”
  这中年妇人说的直白尖刻,又在外人面前揭了周大郎弟弟的老底儿,周大郎颇觉丢了脸,脸色都气白了,指着那中年妇人道。
  “你这妇人忒不贤惠,我要休了你!”
  “好啊,儿子女儿都那么大了,你竟然想休了我?是不是觉得要富贵了,翅膀硬了?”
  那中年妇人瞪着丈夫,马上就开始捋袖子。
  姜锦和赵二眼瞅着一场家庭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也不好再留,忙不迭的说有事先走了。
  顺着路口到了石子路,赵二才松了口气,道,“那周大郎可真是糊涂,他那兄弟不靠谱,我都知道的,真给他兄弟住,过几年还真未必要回来。”
  姜锦叹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看看别家吧。”
  赵二便又带着姜锦看了几家,都不怎么让人满意,在她承受范围内,位置好点的房子又太破,铺子看着好些,位置又差了。也有那样样都能看的过去的,在石子路那一头,要价却又高,一间半的门脸儿,要二百两。
  姜锦手头也就是十两露头,买房还要去或当或卖了那玉镯。虽然长宁郡主说这镯子能值个好几百两,但是二百也几百,九百也是几百,姜锦也没有好渠道,卖出去的价钱肯定要打个折扣。
  要是能卖个二百两的话,倒是正好够这房子钱,可是一家人吃什么?这还没把给中人的中介费,换契约要给官府的过户费呢。
  再说,姜锦是准备自己做生意的,就算是暂时不请人,本钱总还是要的,还得简单的装修下,所以她算来算去,这钱怎么也不能超过一百五十两了。
  若是租,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租房子做生意有个问题,若是生意做起来了,人家房东赶人,又是一重麻烦,且租金价格都不低,姜锦做的是小本生意,收益也不高,不想冒这个险。
  没瞧见那周大郎家的茶楼一年才能挣不到十两么,姜锦虽然自觉手艺不错,却也担心自己在这古代水土不服呢。
  若是自己买的房子,横竖也是可以住的,一年就算挣得少点,就是跟周家那茶楼一样挣十两,加上城外那十一亩地的收入,也可以过的比较轻松了。
  因此姜锦心里打定主意,至少也是典个房子,免得日后搬家波折。
  赵二也觉得有些遗憾,与姜锦道,“要说起来,周家大郎那房子还真是不错的,可惜那周大郎是个糊涂人。”
  姜锦看了这一圈儿房子,也觉得那个看起来最合心意,可惜人家不卖不租,她也没什么办法,便让赵二继续留意下有没有合适的,便和赵二在石子路口分了手。
  姜锦还想着昨儿晚上在孙老大夫家吃火锅,家里的柳叶和阿容还不知道吃了什么,今儿正好有空逛街,便干脆准备买些菜肉回去。
  家里虽然没有孙老大夫家那样的铜炉火锅,但家里还有个可以煮汤的大陶罐儿,还是可以放在小炉子上煮来吃嘛。
  这会儿街上人多了不少,卖菜的人也多了不少。
  姜锦一路走过去,瞅见了卖酸菜的,那酸菜做的还真是挺不错的,看着色泽干净,味道也正,卖酸菜的也是个看着挺干净利落的媳妇。
  姜锦便问那媳妇,“这酸菜是自己做的吗?”
  那媳妇笑道,“你这话说的,不都是自家做些来卖么。你尝尝,我这酸菜味儿如何。”
  说着拿了放在旁边的一个竹筷子夹了两根酸菜给姜锦品尝,姜锦接过来尝了尝,味道确实颇正,没有杂味,酸菜也切的够细,吃着十分爽口。
  冬天做个酸菜火锅什么,好像不错啊,还有酸菜包子,酸菜饺子……姜锦觉得自己的口水要出来了,还是买几斤吧,天气冷了,这东西也耐放。
  因此她就问那媳妇这酸菜怎么卖,“你这酸菜多少钱一斤?”
  那媳妇要价倒是不贵,五文钱一斤。姜锦便买了三斤酸菜,准备去看看肉摊有没有卖的大棒骨,五花肉。
  不想那边却过来了几位官差,都是骑着马的,一路飞奔而过,姜锦差点没闪躲及时。
  旁边就有人问,“瞧着这几位都是穿红衣的,不是寻常的官差,是六扇门的捕快啊,这是有什么事吗?”
  “你从来都是消息灵通的,竟然也不知道这事?”另一个人道,“昨儿不是走水了么,就不说下了大雪,那房子还烧成那样,就说救了火才发现,那家里人一个都没逃出来,一家上下七口,一个没剩。”
  第36章 疑心
  这附近的人基本都已经知道了着火这回事, 昨晚上动静不小,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怎么把这事当回事。
  毕竟, 冬天大家都要烧柴火取暖, 也偶尔听说谁家一个不小心走水的事情。虽然下着雪着了火有点怪, 但是下了雪这火势也比较好控制, 蔓延不到别家。
  因此所有人都没想到昨儿竟然死了人, 还是灭门案, 一时震惊。周围的人包括姜锦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向说话的那人。
  那人见众人都看过来了,叹道,“一家人都没留个活口, 眼瞧着又是个灭门, 六扇门还能坐的住吗?又是在京城, 糊弄不过去, 好歹还是要出来看一看的。”
  这倒也是常理,大家便点头, 又有一人问,“到底哪家出的事啊?”
  “周二郎家。”
  姜锦总觉得这周二郎似乎有耳熟,一时还没想起来,就听到最早说话的人道。
  “他家为人不甚好啊,说不准还真惹了什么仇敌。”
  另一人道,“这可真难说,尤其周二郎那个媳妇,不是一般二般的坏。”
  “这就不好说了, 寻常妇道人家,惹出来这样的麻烦也不容易。我觉得还是周二郎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惹了仇家。”解释了六扇门捕快们来意的人道。
  在场的众说纷纭,各个化身侦探开始猜测到底周二郎一家做了什么事情,惹出这样的灭门大祸。
  姜锦凑热闹,听了两耳朵,虽然心惊古代的治安,但毕竟也事不关己,很快就放到脑后了。
  拎着三斤酸菜,她先去了肉铺。今儿来的早,刚刚送来的半片猪,还刚刚分割好。
  姜锦便挑了一块好五花肉又买了个大棒骨,五花肉十六文一斤,买了两斤半,花了四十文,棒骨八文一斤,三斤二十四文,那肉铺卖肉的屠户见姜锦买的多,便鼓动她把前排也买着,也跟棒骨一个价,附近江郎中家把大部分都买了去,只剩了这二三斤,江郎中家采买的家人嫌弃上面肉少。
  姜锦其实也想买,毕竟排骨这个价格可不算贵,平日里也要八文钱一斤,天气也冷了,也不怕坏。可她今儿出来可不是买菜的,也没带个篮子,就空手,那酸菜还是那媳妇给了个小蒲包,方才装上的。
  那肉铺的老板见她意动,想了想,从里屋拿了个篮子给姜锦,“这篮子我借给你,回头你再来的时候,可得记得还我。”
  姜锦笑道,“放心吧,我总不至于贪你个篮子。”
  一时让陈屠户称好肉和排骨棒骨,又让他帮忙剁好包起来,算了算钱,姜锦这一共是买了八十一文的肉,陈屠户还给抹了个零头。
  姜锦觉得这陈屠户做事还是不错的,虽然生意人的精明有,但是总体还算是够爽快,日后真开了包子铺,倒是个常来往的。
  一面想着,姜锦一面把钱给了陈屠户,方才挎着篮子继续在街上逛。
  果真有了篮子就方便多了,姜锦挎了篮子又买了些山药,这会儿天彻底冷了,新鲜蘑菇没有了,也就放弃了。
  要说酸菜锅里面放些海米淡菜倒是好,可惜那些东西在古代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姜锦买不起,也只能望洋兴叹,买了些虾皮做替代。
  古代的虾皮也不便宜,一斤要三十文,当然也是京城毕竟不是沿海的缘故,这玩意在古代还算是稀罕物,姜锦买了十文钱的,瞅见了又卖海带的,又买了十文,海带就便宜多了,十文钱能买接近一斤干海带。
  一时采买的差不多了,姜锦便往回走,路上又遇见那些红衣捕快骑着马飞奔而过,让姜锦颇为羡慕。
  古代一匹马怎么也要四五十两,更别说养马了,比现代养车还废,而且越是好马越是难养。她这个一穷二白的无产阶级,目标一时半会儿根本不敢把目标放在马上,一年后能有个小毛驴骑骑也不错啊。
  若是有个小毛驴,这来往泉水村和京城之间也就没那么不方便了,一天步行一个多时辰,那可是快三个小时,姜锦现在饭量比起之前大了不少,人还一点没胖……
  心里有些胡思乱想,多少就有些走神,姜锦也没怎么注意到自己走到了哪里。
  结果等她注意到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那些红衣捕快不远处,然后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好像是来过这里。
  上次她和柳叶走散了,然后捡到了阿容,似乎带着阿容的时候,就从这附近经过。
  这也让她来了兴致,上次阿容的衣服被那撒泼的中年妇女给捡走了,姜锦当时不好和她争辩,只顾着救人了。现在她手头倒是比之前宽裕了些,若是可以的话,还是把阿容的衣服饰物找回来。
  如今和阿容也相处了差不多一个月了,姜锦也不是傻的,也猜出了当日里孙老太太的猜测基本上是无稽之谈,阿容那么聪明,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误导了她们。
  毕竟平日里就能看出来,阿容的举止很优雅,没有刻意的端着,但是比起一般的孩子来,也可以看出良好的教养,而且阿容识字,文化水平还不错。姜锦之前还说送阿容上学,可是前儿看伤寒论有一次有字不认识,还是阿容告诉她的。
  早期的时候他的说话举止,也有些刻意的显得幼稚些,姜锦若真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兴许还能被他给瞒过去,可是姜锦不是,姜锦穿越前已经二十八岁了,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年,什么没经见过?一开始还没注意,之后就感觉到了不自然。
  更不用说,那晚上,阿容被噩梦魇住,喊得那几句梦话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