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5章 人生巅峰
2035章 人生巅峰
纪芸的大伯,纪副厅,带着老婆和儿子,也出席了今天的聚会。
一番互相介绍,陈文得知纪大的公子就读于赣省医学院。
孩子的爹是卫生厅的副厅,他将来走医疗卫生系统的职业发展,可谓一片坦途。陈文没必要开动金手指去帮衬对方,既没有结交的刚需,而且对这种官/二代男孩子也没什么兴趣。
堂兄家境优越,自身条件也不低,待人接物有点傲气。
陈文看着纪少爷的脸,总觉得眼熟,在哪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纪芸跟她的堂兄,关系不怎么亲近,小丫头更喜欢和陈文哥哥说话。
1994年的五一节,气温偏高,大伙都穿上了夏装。
小丫头纪芸今天穿了一条薄薄的夏款连衣裙,身材更显了。
那身段,那尺码,陈文脑子里拿纪芸跟张娟比较,肯定不如张娟现在大,但也不会小太多,能跟张娟初中毕业时候相比。
也算厉害了!
纪芸问:“肉肉写信告诉我,她寄了一封信给你,陈文哥哥你收到了吗?”
陈文问:“我老妈没转交给我啊!刘小涛她寄到哪里去了啊?”
纪芸说:“应该是寄到你在帝都那个地址。”
陈文哦了一声:“福王府啊!过年后我就没在帝都呆。”
今天饭桌的主要话题是高考。
对纪家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
纪芸现在高二,明年高考,但全家很紧张。
紧张源自高考改革。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采用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的形式。从1991年开始,我国在湘省、滇省和琼省做试点,采用高二会考+高三高考的模式,尝试减少高考的必考科目。
不久前,教育部刚刚发文,1994年高考照旧,从1995年开始,高考做出重大改革,采用“3+2”的新模式,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总分750分。
新的考制下,所有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将重新厘定,纪芸赶上了第一届“3+2”高考,老师们以前的估分经验全都无效,小丫头真正的成为吃螃蟹的第一拨人。
五一节过完,纪芸就要开始参加所有功课的会考。用不着追求高分,全部及格就可以获得参加明年高考的资格。
纪芸读的是文科,到现在也没决定明年到底考什么大学专业。
小丫头问:“陈文哥哥你说我考什么大学好啊?”
陈文说:“反正你不适合考音乐和影视类大学,其它大学,文科类的,你随便考吧,考哪儿都一样,纪叔叔高阿姨肯定会帮你安排工作的。”
高阿姨接过话:“小文说得太对了!芸芸啊,要妈妈说啊,你别出省了,就考我们赣省财经大学,毕业叫你爸把你弄进洪铁,上票务段去。”
纪芸噘嘴:“我才不要卖一辈子火车票!”
高阿姨又提议:“你将来考个证,上你陈伯伯他们洪建,干工程预算审计也行啊!”
纪芸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呃的长音:“谢阿姨,我妈净瞎安排!”
谢友芳什么也不方便说,人家的闺女,人家父母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心想,还是我家小文让爸妈省心,啥也不用安排,自己干事业,银行都已经买了两家。
三家人聚餐,纪芸今天没找到机会拉陈文哥哥提前溜,整个晚上显得不开心。
散场的时候,纪芸一个劲问陈文哥哥什么时候再回洪城。
陈文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空再回家,看见妹妹表情腻腻歪歪,他心里也不忍,便带着纪芸来到丁公路南口的洪城大厦商场,就是给爸妈买真皮沙发的地方,买了两条裙子送给纪芸。
总算把纪芸哄开心了。
晚上回到家,陈虎拉着儿子,询问陈文跟庄市平打交道的细节。
陈文干脆把庄知琳喜欢他的事,庄市平派人查出他和苏浅浅的恋情,一度误以为他要脚踩两条船,也告诉给爸妈。
大渣忠于爱情,不为荣华富贵劈腿超级豪门女的英雄事迹,得到爸妈的赞赏。
脚踩近百条船的老妖,毫无羞愧地接受表扬。
谢友芳说:“苏家姑娘放暑假以后,你带她回家来看看。”
陈文说:“七八月洪城气温40来度,带浅浅回来遭罪啊,我带她上美国看世界杯去!”
……
5月1日,星期天。
一大早。
陈文做一千个俯卧撑。
谢友芳把早餐买了回来。
陈文向老妈打听洪铁职工岗位优化的事。
谢友芳问:“你操心这个干嘛?”
陈文说:“张娟老公是机务段停薪留职的,她公公婆婆是双职工。”
谢友芳问对方姓名。
陈文只说了阿旺名字,却不知道阿旺爸妈是谁。
谢友芳说:“按照政策来看,职务职称不够的,年龄又到一个标准线的,双职工肯定有一个人要提前内退。”
陈文了解基本情况了,进入张娟婚礼节奏。
结婚这件事,全国各地习俗有差异。
有在中午摆酒的,有摆在晚上的,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是大清早办事。
沪市人是在晚饭摆酒,赣省是中午设宴。
依照昨天和张娟商量的时间,陈文临近中午11点,来到南京路小饭馆。
张娟和阿旺,放假前一个礼拜已经办下了结婚证,摆酒是给亲朋一个礼节交待。
他俩的婚宴,没有车队迎亲,没有录像摄影,也没有婚礼仪式,仅仅在小饭馆门前打了两千响鞭炮。
饭馆门前挂着两只红灯笼,内里墙上贴着大大的囍字,气氛还是很浓的。
看着胸戴红花的新人,端详阿旺的脸,陈文总觉得那是他自己,假如前世没被学校开除,做小学教师的他应该就是这样娶张娟。
对于这场婚姻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张娟的户口从农村转入阿旺家的省城户口本。
也许有些人会说,农村人有宅基地,可以盖房什么的,难道不比城市人的鸽子笼香吗?
错,大错特错。
张娟家的那个山村,陈文前世死的那年它也不过是个破烂村,村里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毫无发展前途。
农村户口也许比五六线的城镇户口香,但绝对比不过省城户口,跟北上广深更没法比,医疗福利就不说了,就说一点——小孩入学。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对,改变阶层的希望!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核心所在,首都有首都的核心,各个省会则有各省的核心。
还有谁不明白,请去看看《中国合伙人》,成东青跪在农村亲戚们面前求高考机会,如果生在纪芸这样的家庭,能至于为了高考下跪吗?
陈文的到来,得到了一对新人的热情接待。
不用担心耽误张娟阿旺多少时间,因为到场的人不多。
总共,就三桌酒席。
规模比不上师专90级团建。
一桌是张娟家亲朋,人员包括张娟和阿旺,张强和万幸,张娟妈和爸,张放和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孩子,以及陈文,一共九个人。
另两桌是阿旺家亲朋,包括阿旺的爸妈,那对必将有一人下岗的铁路职工,以及阿旺的叔伯婶姨、他们的配偶小孩什么的,凑了十八个人。
陈文打听了一嘴,张放身边那女孩居然是这小兔崽子新交的女朋友!
张放那么浑的一人,居然能在读技校期间找到女朋友,实在是让人很跌眼镜的事。
陈文昧着良心夸奖一番,从张娟妈嘴里获得了答案。
张娟入了阿旺家户口,张家的下一步是把张放也迁入姐姐家的省城户口。这事如果放在北上广,难度会相当大,但在三线的赣省省城,其实挺简单。
剩下的话,张娟妈没再说,陈文懂了,难怪张放能找到个跟他岁数差不多小的女朋友。
陈文找那女孩聊了几句。
女孩家不是洪城的,像张娟一样,也是下面某个地市再往下的农村人,跟着妈妈在洪城一个菜市场卖菜,以自费生形式读陈文的母校铁中。
天啊,新一代的张娟!
这种闲事,懒得去管。
陈文眼睛看向他这桌对面的张娟和阿旺。
两位新人穿的衣服肯定不是婚纱和西装,也不是传统中式的婚庆礼服,1994年这种回归传统的服饰尚未重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张娟今天黑色长裤、大红长袖女士衬衫,胸前一朵红花,吊着“新娘”字样的系带。早上从发廊做了一个新娘盘头,头发上戴了红色系的凤形发卡,“结婚三金”戴在了脖子、耳垂和无名指上。
阿旺同样黑裤,上身一件白色衬衫,罩了一件灰色的92款小/平夹克,“新郎”字样的红花佩戴在胸前,头发梳理得向后靠,打了发蜡。这感觉,就像是人生巅峰。
整个婚宴过程,弄得就跟家宴差不多。
今天是张娟大婚的日子,肯定不能够让新人干活。
张娟妈带着万幸,阿旺妈带了两个那边的女眷,几个女人下厨炒菜。阿旺爸主动跟着去了厨房,担负起端盘子上菜的工作。
纪芸的大伯,纪副厅,带着老婆和儿子,也出席了今天的聚会。
一番互相介绍,陈文得知纪大的公子就读于赣省医学院。
孩子的爹是卫生厅的副厅,他将来走医疗卫生系统的职业发展,可谓一片坦途。陈文没必要开动金手指去帮衬对方,既没有结交的刚需,而且对这种官/二代男孩子也没什么兴趣。
堂兄家境优越,自身条件也不低,待人接物有点傲气。
陈文看着纪少爷的脸,总觉得眼熟,在哪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纪芸跟她的堂兄,关系不怎么亲近,小丫头更喜欢和陈文哥哥说话。
1994年的五一节,气温偏高,大伙都穿上了夏装。
小丫头纪芸今天穿了一条薄薄的夏款连衣裙,身材更显了。
那身段,那尺码,陈文脑子里拿纪芸跟张娟比较,肯定不如张娟现在大,但也不会小太多,能跟张娟初中毕业时候相比。
也算厉害了!
纪芸问:“肉肉写信告诉我,她寄了一封信给你,陈文哥哥你收到了吗?”
陈文问:“我老妈没转交给我啊!刘小涛她寄到哪里去了啊?”
纪芸说:“应该是寄到你在帝都那个地址。”
陈文哦了一声:“福王府啊!过年后我就没在帝都呆。”
今天饭桌的主要话题是高考。
对纪家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
纪芸现在高二,明年高考,但全家很紧张。
紧张源自高考改革。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采用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的形式。从1991年开始,我国在湘省、滇省和琼省做试点,采用高二会考+高三高考的模式,尝试减少高考的必考科目。
不久前,教育部刚刚发文,1994年高考照旧,从1995年开始,高考做出重大改革,采用“3+2”的新模式,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总分750分。
新的考制下,所有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将重新厘定,纪芸赶上了第一届“3+2”高考,老师们以前的估分经验全都无效,小丫头真正的成为吃螃蟹的第一拨人。
五一节过完,纪芸就要开始参加所有功课的会考。用不着追求高分,全部及格就可以获得参加明年高考的资格。
纪芸读的是文科,到现在也没决定明年到底考什么大学专业。
小丫头问:“陈文哥哥你说我考什么大学好啊?”
陈文说:“反正你不适合考音乐和影视类大学,其它大学,文科类的,你随便考吧,考哪儿都一样,纪叔叔高阿姨肯定会帮你安排工作的。”
高阿姨接过话:“小文说得太对了!芸芸啊,要妈妈说啊,你别出省了,就考我们赣省财经大学,毕业叫你爸把你弄进洪铁,上票务段去。”
纪芸噘嘴:“我才不要卖一辈子火车票!”
高阿姨又提议:“你将来考个证,上你陈伯伯他们洪建,干工程预算审计也行啊!”
纪芸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呃的长音:“谢阿姨,我妈净瞎安排!”
谢友芳什么也不方便说,人家的闺女,人家父母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心想,还是我家小文让爸妈省心,啥也不用安排,自己干事业,银行都已经买了两家。
三家人聚餐,纪芸今天没找到机会拉陈文哥哥提前溜,整个晚上显得不开心。
散场的时候,纪芸一个劲问陈文哥哥什么时候再回洪城。
陈文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空再回家,看见妹妹表情腻腻歪歪,他心里也不忍,便带着纪芸来到丁公路南口的洪城大厦商场,就是给爸妈买真皮沙发的地方,买了两条裙子送给纪芸。
总算把纪芸哄开心了。
晚上回到家,陈虎拉着儿子,询问陈文跟庄市平打交道的细节。
陈文干脆把庄知琳喜欢他的事,庄市平派人查出他和苏浅浅的恋情,一度误以为他要脚踩两条船,也告诉给爸妈。
大渣忠于爱情,不为荣华富贵劈腿超级豪门女的英雄事迹,得到爸妈的赞赏。
脚踩近百条船的老妖,毫无羞愧地接受表扬。
谢友芳说:“苏家姑娘放暑假以后,你带她回家来看看。”
陈文说:“七八月洪城气温40来度,带浅浅回来遭罪啊,我带她上美国看世界杯去!”
……
5月1日,星期天。
一大早。
陈文做一千个俯卧撑。
谢友芳把早餐买了回来。
陈文向老妈打听洪铁职工岗位优化的事。
谢友芳问:“你操心这个干嘛?”
陈文说:“张娟老公是机务段停薪留职的,她公公婆婆是双职工。”
谢友芳问对方姓名。
陈文只说了阿旺名字,却不知道阿旺爸妈是谁。
谢友芳说:“按照政策来看,职务职称不够的,年龄又到一个标准线的,双职工肯定有一个人要提前内退。”
陈文了解基本情况了,进入张娟婚礼节奏。
结婚这件事,全国各地习俗有差异。
有在中午摆酒的,有摆在晚上的,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是大清早办事。
沪市人是在晚饭摆酒,赣省是中午设宴。
依照昨天和张娟商量的时间,陈文临近中午11点,来到南京路小饭馆。
张娟和阿旺,放假前一个礼拜已经办下了结婚证,摆酒是给亲朋一个礼节交待。
他俩的婚宴,没有车队迎亲,没有录像摄影,也没有婚礼仪式,仅仅在小饭馆门前打了两千响鞭炮。
饭馆门前挂着两只红灯笼,内里墙上贴着大大的囍字,气氛还是很浓的。
看着胸戴红花的新人,端详阿旺的脸,陈文总觉得那是他自己,假如前世没被学校开除,做小学教师的他应该就是这样娶张娟。
对于这场婚姻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张娟的户口从农村转入阿旺家的省城户口本。
也许有些人会说,农村人有宅基地,可以盖房什么的,难道不比城市人的鸽子笼香吗?
错,大错特错。
张娟家的那个山村,陈文前世死的那年它也不过是个破烂村,村里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毫无发展前途。
农村户口也许比五六线的城镇户口香,但绝对比不过省城户口,跟北上广深更没法比,医疗福利就不说了,就说一点——小孩入学。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对,改变阶层的希望!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核心所在,首都有首都的核心,各个省会则有各省的核心。
还有谁不明白,请去看看《中国合伙人》,成东青跪在农村亲戚们面前求高考机会,如果生在纪芸这样的家庭,能至于为了高考下跪吗?
陈文的到来,得到了一对新人的热情接待。
不用担心耽误张娟阿旺多少时间,因为到场的人不多。
总共,就三桌酒席。
规模比不上师专90级团建。
一桌是张娟家亲朋,人员包括张娟和阿旺,张强和万幸,张娟妈和爸,张放和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孩子,以及陈文,一共九个人。
另两桌是阿旺家亲朋,包括阿旺的爸妈,那对必将有一人下岗的铁路职工,以及阿旺的叔伯婶姨、他们的配偶小孩什么的,凑了十八个人。
陈文打听了一嘴,张放身边那女孩居然是这小兔崽子新交的女朋友!
张放那么浑的一人,居然能在读技校期间找到女朋友,实在是让人很跌眼镜的事。
陈文昧着良心夸奖一番,从张娟妈嘴里获得了答案。
张娟入了阿旺家户口,张家的下一步是把张放也迁入姐姐家的省城户口。这事如果放在北上广,难度会相当大,但在三线的赣省省城,其实挺简单。
剩下的话,张娟妈没再说,陈文懂了,难怪张放能找到个跟他岁数差不多小的女朋友。
陈文找那女孩聊了几句。
女孩家不是洪城的,像张娟一样,也是下面某个地市再往下的农村人,跟着妈妈在洪城一个菜市场卖菜,以自费生形式读陈文的母校铁中。
天啊,新一代的张娟!
这种闲事,懒得去管。
陈文眼睛看向他这桌对面的张娟和阿旺。
两位新人穿的衣服肯定不是婚纱和西装,也不是传统中式的婚庆礼服,1994年这种回归传统的服饰尚未重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张娟今天黑色长裤、大红长袖女士衬衫,胸前一朵红花,吊着“新娘”字样的系带。早上从发廊做了一个新娘盘头,头发上戴了红色系的凤形发卡,“结婚三金”戴在了脖子、耳垂和无名指上。
阿旺同样黑裤,上身一件白色衬衫,罩了一件灰色的92款小/平夹克,“新郎”字样的红花佩戴在胸前,头发梳理得向后靠,打了发蜡。这感觉,就像是人生巅峰。
整个婚宴过程,弄得就跟家宴差不多。
今天是张娟大婚的日子,肯定不能够让新人干活。
张娟妈带着万幸,阿旺妈带了两个那边的女眷,几个女人下厨炒菜。阿旺爸主动跟着去了厨房,担负起端盘子上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