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乔伊抬起眼,别致的灰绿色眸子里落下夕阳的颜色:
“文森特,你叫什么名字?”
……
远处松林的声音,浪潮一样袭来。
李文森坐在木色画框一般的窗户底下,慢慢拂去棋盘上散落的灰尘。
好一会儿,才微笑道:
“这算是什么问题?”
“我认识你七年却不知道你叫什么,这确实算不得什么问题。”
“李文森。”
李文森抖了抖衣袖:
“我叫李文森,李树的李,文字的文,森林的森,我的证件上写得清清楚楚,你有哪里不明白的可以去问维基百科或新华大字典……”
“我是说你曾经的名字。”
“啊,你说这个。”
李文森打了一个响指,走到一旁随意堆叠的旧书堆边,目光在一本本残缺的书籍上上逡巡着:
“我上次是不是漏了一本笔记本在这儿?我曾经的名字太多了,现在一时回忆不起。但以前我在这本笔记本上罗列过,可以直接翻给你看。”
乔伊看着她在一堆比她人还高的故纸堆里挑挑拣拣,漆黑的长发从肩头滑落下来。她时而俯身翻找,又时而踮起脚尖去够她够不到的书籍。
就是不正面他的问题。
乔伊垂下眼眸。
他慢慢地拾起棋盘上一枚黑色的皇后,忽然轻声喊道:
“安——”
“……”
李文森倏然转过头。
“——娜-卡列宁那。你那本笔记本在那本俄罗斯家庭喜剧《安娜-卡列宁那》上方五公分处。”
李文森开玩笑一般在玉石黑皇后眼睛处画了一副眼镜,看上去有些滑稽,乔伊用橡皮擦一点一点抹去,平静地说:
“你反应很大,你以为我在说什么?”
……
李文森慢慢坐下来。
这是警告。
俄罗斯小说《安娜-卡列宁那》里,安娜是一个不诚实的角色,她背着她的丈夫爱上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为爱情所蛊惑,最后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跳下铁轨自尽而死。
他在用她的名字警告她,不要对他撒谎。
……
他坐在窗子的对面,身后是他上个月绘制的罗马古城复原图油画,完全的写实派,但技法极其精湛,拿出去就可以获奖,却只是在搁在他们逼仄的小阁楼上停灰。
李文森久久盯着画布的一角。
“嗯,没错,我骗了你。”
良久,她忽然笑了:
“我曾经的名字的确不叫李文森,我的朋友们偶尔叫我ann,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很好。”
乔伊低下头:
“出生日期?”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七日。”
一九九四年四月……
也正是刘正文命运发生转折的时候。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七日李文森出生,一九九四年四月三十日刘正文辞去中法核子交流组组长职位,并于次月带领地质组十人赴昆仑进行为期十年的地质考察,十年后独自回归。
所有人都死在了那次昆仑山考察中。
除了他。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乔伊抬起头:
“这么说来,我们之前为你庆祝的五月份的生日,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
“生日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日子。”
李文森伏在桌子上:
“碳、氮、氧、氢,人身体里的元素和尘土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就是尘土,一粒尘土的诞生,有什么好庆祝的?”
“这点恕我不能苟同。”
乔伊淡淡地说:
“一粒尘土对于广袤宇宙确实没什么作用,但却能完全改变另一粒尘土的人生轨迹……你的姓氏?”
“不知道。”
“你的生父是谁?”
“不知道。”
“你生母是谁?”
“不知道。”
“你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法国?”
“不知道,我不知道,别问我细节乔伊。”
李文森趴在手臂上:
“我原本被转移到了一个地下实验室,我睡着了,醒来就在巴黎一个天桥洞下,身边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和星空。”
“那家实验室的地点你是否知晓?”
“有些眉目。”
她回忆了一下:
“应该是香港一家精神病院的实验室,因为我隔壁的病房,经常有人用粤语嚎叫。”
“然后你遇见了你的养父?”
“不,我一个月后才遇见他。”
李文森语气里听不出一点颓丧,叙述那段颠沛流离挣扎求生的岁月,就像叙述一顿平凡的早餐:
“在那之前,我一直换着桥洞住,和那群和蔼可亲的流浪汉们一起找吃的。”
……怪不得她这么喜欢睡桥洞。
巴黎的地盘竞争非常激烈,那群身材魁梧的流浪汉可称不上是“和蔼可亲”。
乔伊沉默了一下:
“当时你只有十二岁?”
“你算不来数?”
李文森的语气谈不上好:
“抱歉,乔伊,不过你的提问时间暂时结束了,接下来是我的提问时间……这个问题我想问你一天了。”
薄暮的颜色像一片落叶似的,落她的眼睛里。
她望着他,平静的语气下藏着微不可见的紧绷:
“乔伊,你是否做过,春.梦?”
作者有话要说: 学院 的 论文 被 抽查 ,全 学院 都 炸了,在 外地 工作 的 都被 召唤 回来 改 论文 。
熬夜 熬成 汪汪汪。
这种情况 下真的 真的 不敢 写重头戏 。
差水表 的 缓一 缓 ,再 给 我 一 首 歌 的 时 间 。?
还有,李文森要 怎么 回应 ,才能 被你们 少 查点 水表 ?我 麻将 都 愁得 不会 打 了 。orz
第94章
夕阳已完全落下。
层层叠叠的云铺染在半山腰处,白窗纱、山吹茶,暗黄色阳光像浓稠的麦芽糖,一点点顺着木质的窗框流淌下来,又顺着她的手腕蜿蜒而过。
乔伊的手指轻轻抚过棋盘侧边两行手写的小字,鲶鱼墨水的黑色,随意勾画的笔调,那是他们刚住进时,李文森随手记下的博尔赫斯小句——
我周游了你的疆域。
却未曾见过你。
……
这句话写下的时间久了,字体的边缘已有磨损的痕迹,又被他重新用墨水补上。
如今,两行墨水重叠在一起,宛若天成,毫无间隙。
乔伊的手指在句子的末尾,停住了。
哦……春.梦。
“文森特,你叫什么名字?”
……
远处松林的声音,浪潮一样袭来。
李文森坐在木色画框一般的窗户底下,慢慢拂去棋盘上散落的灰尘。
好一会儿,才微笑道:
“这算是什么问题?”
“我认识你七年却不知道你叫什么,这确实算不得什么问题。”
“李文森。”
李文森抖了抖衣袖:
“我叫李文森,李树的李,文字的文,森林的森,我的证件上写得清清楚楚,你有哪里不明白的可以去问维基百科或新华大字典……”
“我是说你曾经的名字。”
“啊,你说这个。”
李文森打了一个响指,走到一旁随意堆叠的旧书堆边,目光在一本本残缺的书籍上上逡巡着:
“我上次是不是漏了一本笔记本在这儿?我曾经的名字太多了,现在一时回忆不起。但以前我在这本笔记本上罗列过,可以直接翻给你看。”
乔伊看着她在一堆比她人还高的故纸堆里挑挑拣拣,漆黑的长发从肩头滑落下来。她时而俯身翻找,又时而踮起脚尖去够她够不到的书籍。
就是不正面他的问题。
乔伊垂下眼眸。
他慢慢地拾起棋盘上一枚黑色的皇后,忽然轻声喊道:
“安——”
“……”
李文森倏然转过头。
“——娜-卡列宁那。你那本笔记本在那本俄罗斯家庭喜剧《安娜-卡列宁那》上方五公分处。”
李文森开玩笑一般在玉石黑皇后眼睛处画了一副眼镜,看上去有些滑稽,乔伊用橡皮擦一点一点抹去,平静地说:
“你反应很大,你以为我在说什么?”
……
李文森慢慢坐下来。
这是警告。
俄罗斯小说《安娜-卡列宁那》里,安娜是一个不诚实的角色,她背着她的丈夫爱上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为爱情所蛊惑,最后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跳下铁轨自尽而死。
他在用她的名字警告她,不要对他撒谎。
……
他坐在窗子的对面,身后是他上个月绘制的罗马古城复原图油画,完全的写实派,但技法极其精湛,拿出去就可以获奖,却只是在搁在他们逼仄的小阁楼上停灰。
李文森久久盯着画布的一角。
“嗯,没错,我骗了你。”
良久,她忽然笑了:
“我曾经的名字的确不叫李文森,我的朋友们偶尔叫我ann,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很好。”
乔伊低下头:
“出生日期?”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七日。”
一九九四年四月……
也正是刘正文命运发生转折的时候。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七日李文森出生,一九九四年四月三十日刘正文辞去中法核子交流组组长职位,并于次月带领地质组十人赴昆仑进行为期十年的地质考察,十年后独自回归。
所有人都死在了那次昆仑山考察中。
除了他。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乔伊抬起头:
“这么说来,我们之前为你庆祝的五月份的生日,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
“生日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日子。”
李文森伏在桌子上:
“碳、氮、氧、氢,人身体里的元素和尘土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就是尘土,一粒尘土的诞生,有什么好庆祝的?”
“这点恕我不能苟同。”
乔伊淡淡地说:
“一粒尘土对于广袤宇宙确实没什么作用,但却能完全改变另一粒尘土的人生轨迹……你的姓氏?”
“不知道。”
“你的生父是谁?”
“不知道。”
“你生母是谁?”
“不知道。”
“你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法国?”
“不知道,我不知道,别问我细节乔伊。”
李文森趴在手臂上:
“我原本被转移到了一个地下实验室,我睡着了,醒来就在巴黎一个天桥洞下,身边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和星空。”
“那家实验室的地点你是否知晓?”
“有些眉目。”
她回忆了一下:
“应该是香港一家精神病院的实验室,因为我隔壁的病房,经常有人用粤语嚎叫。”
“然后你遇见了你的养父?”
“不,我一个月后才遇见他。”
李文森语气里听不出一点颓丧,叙述那段颠沛流离挣扎求生的岁月,就像叙述一顿平凡的早餐:
“在那之前,我一直换着桥洞住,和那群和蔼可亲的流浪汉们一起找吃的。”
……怪不得她这么喜欢睡桥洞。
巴黎的地盘竞争非常激烈,那群身材魁梧的流浪汉可称不上是“和蔼可亲”。
乔伊沉默了一下:
“当时你只有十二岁?”
“你算不来数?”
李文森的语气谈不上好:
“抱歉,乔伊,不过你的提问时间暂时结束了,接下来是我的提问时间……这个问题我想问你一天了。”
薄暮的颜色像一片落叶似的,落她的眼睛里。
她望着他,平静的语气下藏着微不可见的紧绷:
“乔伊,你是否做过,春.梦?”
作者有话要说: 学院 的 论文 被 抽查 ,全 学院 都 炸了,在 外地 工作 的 都被 召唤 回来 改 论文 。
熬夜 熬成 汪汪汪。
这种情况 下真的 真的 不敢 写重头戏 。
差水表 的 缓一 缓 ,再 给 我 一 首 歌 的 时 间 。?
还有,李文森要 怎么 回应 ,才能 被你们 少 查点 水表 ?我 麻将 都 愁得 不会 打 了 。orz
第94章
夕阳已完全落下。
层层叠叠的云铺染在半山腰处,白窗纱、山吹茶,暗黄色阳光像浓稠的麦芽糖,一点点顺着木质的窗框流淌下来,又顺着她的手腕蜿蜒而过。
乔伊的手指轻轻抚过棋盘侧边两行手写的小字,鲶鱼墨水的黑色,随意勾画的笔调,那是他们刚住进时,李文森随手记下的博尔赫斯小句——
我周游了你的疆域。
却未曾见过你。
……
这句话写下的时间久了,字体的边缘已有磨损的痕迹,又被他重新用墨水补上。
如今,两行墨水重叠在一起,宛若天成,毫无间隙。
乔伊的手指在句子的末尾,停住了。
哦……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