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前往省城
想到这里,徐铁柱暗暗在心里摇头,懒得再跟那村民废话。
日后他那闺女,连他死的那天都不回来给他送终,到时候这顽固不化的家伙,自个儿在地底下痛哭吧!
撇开这一个小插曲不谈,获得六十块高额奖学金的盛夏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村里人没啥见识,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夸奖的话。
盛夏听多了这些夸奖,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平静,这让村民们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怪不得盛夏能考上大学呢,瞧瞧她这稳重的性子,甩同龄人好几条街咧。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盛夏从来都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稳扎稳打。
没等盛夏获得六十块钱的高额奖学金的热度消下去,盛利带着一双儿子挨家挨户地上门邀请乡亲们,在农历六月初六那天去他们家吃席。
全村几十户人家,没漏一户,全都是请到了。
这时候的宴席不像后世,一家人齐上去吃席。
那些跟盛家关系不是特别亲近的人家,基本上是每家派出一个代表过来,算上与盛家关系亲近的老徐家、林家和刘根父女俩等人,盛家的酒席刚好凑成了十桌。
十全十美,寓意不错!
按照习俗,男人和女人是分别开席的。
男人有七桌,女人和小孩有三桌,桌椅碗筷什么都是从各家各户借来暂用,等酒席结束清洗干净后再送还各家。
这年月的物质条件匮乏,一般在村里办酒席大多是这么操作的。
这酒席从天没亮就开始做准备,徐铁柱他们早早过来帮忙,杀鸡鸭兔子什么的。
林满仓媳妇等妇人忙活完了家务,很快也赶过来给李香香搭把手干活。
盛夏同样没闲着,领着刘小花和老徐家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女孩们去菜地里摘菜,再把菜挑到河边去洗干净,回来再用井水冲洗一遍。
从早上六点一直忙活到了中午十一点,宴席准备好了。
十二点,徐广田老爷子在盛夏的搀扶下,坐在主位上。
待他端起筷子夹了块肉,这宴席是真正的开始了!
男人们早就眼馋摆在桌上的米酒,酒香味飘得太远,他们干活时老忍不住嗅一嗅酒香味咧。
这一落座,有特别馋酒的汉子就把手伸向酒壶了。
大家伙心情差不多,到也没人开口笑话,反而是个个都盯着酒壶咧!
男人们喝着酒,吃着肉,好酒好菜好心情,饭桌上时不时地传来笑声。
女人们那边也很热闹,林月娥看着饭桌上香喷喷的荤菜,连那些青菜上都挂着油,看着特别地眼馋。
盛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林月娥心里有些酸酸地想着,夹菜的动作却没半点凝滞,时不时地往她几个孩子夹肉,看他们吃得眉开眼笑的模样。
先前那点酸意,早被林月娥抛到脑后,想那么多做什么?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吧桌上的好肉好菜全吃到肚子里!
盛利父女俩亲自到县城中学请来的高校长和各位老师,他们同样是吃得很欢,回去之后一想到盛家这酒席上的饭菜,还是会忍不住地吞吞口水。
盛家办的这次酒席非常舍得花钱,那肉都是大块大块的,吃到嘴里流油的那种!
盛家的酒席成功地取代了那六十块钱的高额奖学金,成为向阳村最新的八卦事件。
向群的那三位同学,恰好是在办酒席的这天来到了向阳村。
徐广田趁着这次机会,把向群的三位同学介绍给村里其他人。
闻弦音而知雅意。
徐铁柱同自家老叔一唱一和,非常顺利地帮助向群那三位同学,以这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向阳村的生活当中。
而女人那边,沈媛自然是少不得要给同桌的嫂子们,好好介绍她丈夫的三位同学。
跟木讷无趣的向群完全不同,沈媛拥有极好的口才,三言两语就能将向群的三位好友性格介绍得很不错,简单易懂。
盛夏暗暗地在一旁观摩学习,跟沈媛的为人处世一对比,她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人,特别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女人,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呢。
因着三位同学远道而来,初来乍到,怕他们人生地不熟,生活的不太方便。
向群夫妻俩隔三差五地抽空回来,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的。
因着经常能看到向群,徐广田的笑容变得多了不少。
向群本就有意将盛夏介绍给他的三个同学,每次跟好友聊天,势必要提一提盛夏。
他这般重视,自然引起了他那三同学对盛夏的好奇心。
盛夏不是长袖善舞的人,至少她目前还没练到这程度,但基本的交流她表现的很不错。
向群的那三位同学从最初的好奇,到逐渐地把她当成自家小辈,前后没花到十天功夫。
盛夏呢,她很喜欢跟向群的这三位同学打交道,从他们身上能学到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他们俱是学富五车,见识广博之人,听他们聊天,她总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时间过得非常快,再过一个星期,盛夏便要启程,前往省城大学。
谢师宴的酒席过后没几天,盛夏收到了省城大学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写明开学的时间是8月29-31日是报名时间,正式开学是9月1日。
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在向群以及他那三位同学的帮助下,盛夏顺利地将她领到手的六十块奖学金,全部换成了全国通用的粮票。
在这买东西钱票缺一不可的年代,光有钱是不够的。
很多东西你要是没相对应的票,光有钱,那也买不着。
除非你走的是非正规渠道,那种特殊情况,另说。
因着盛夏即将前往的是省城大学,沈媛特地给远在省城的父母拍了份电报过去。
沈媛在电报中提出要求:希望父母能让家里的子侄辈帮个忙去接应一下盛夏。
考虑到盛夏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对外头的情况完全不了解。
盛利夫妻俩再放心不下,盛夏的连番劝说,以及考虑送她去上学要那么大的一笔开销,他们打消了陪同盛夏去省城的主意。
日后他那闺女,连他死的那天都不回来给他送终,到时候这顽固不化的家伙,自个儿在地底下痛哭吧!
撇开这一个小插曲不谈,获得六十块高额奖学金的盛夏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村里人没啥见识,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夸奖的话。
盛夏听多了这些夸奖,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平静,这让村民们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怪不得盛夏能考上大学呢,瞧瞧她这稳重的性子,甩同龄人好几条街咧。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盛夏从来都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稳扎稳打。
没等盛夏获得六十块钱的高额奖学金的热度消下去,盛利带着一双儿子挨家挨户地上门邀请乡亲们,在农历六月初六那天去他们家吃席。
全村几十户人家,没漏一户,全都是请到了。
这时候的宴席不像后世,一家人齐上去吃席。
那些跟盛家关系不是特别亲近的人家,基本上是每家派出一个代表过来,算上与盛家关系亲近的老徐家、林家和刘根父女俩等人,盛家的酒席刚好凑成了十桌。
十全十美,寓意不错!
按照习俗,男人和女人是分别开席的。
男人有七桌,女人和小孩有三桌,桌椅碗筷什么都是从各家各户借来暂用,等酒席结束清洗干净后再送还各家。
这年月的物质条件匮乏,一般在村里办酒席大多是这么操作的。
这酒席从天没亮就开始做准备,徐铁柱他们早早过来帮忙,杀鸡鸭兔子什么的。
林满仓媳妇等妇人忙活完了家务,很快也赶过来给李香香搭把手干活。
盛夏同样没闲着,领着刘小花和老徐家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女孩们去菜地里摘菜,再把菜挑到河边去洗干净,回来再用井水冲洗一遍。
从早上六点一直忙活到了中午十一点,宴席准备好了。
十二点,徐广田老爷子在盛夏的搀扶下,坐在主位上。
待他端起筷子夹了块肉,这宴席是真正的开始了!
男人们早就眼馋摆在桌上的米酒,酒香味飘得太远,他们干活时老忍不住嗅一嗅酒香味咧。
这一落座,有特别馋酒的汉子就把手伸向酒壶了。
大家伙心情差不多,到也没人开口笑话,反而是个个都盯着酒壶咧!
男人们喝着酒,吃着肉,好酒好菜好心情,饭桌上时不时地传来笑声。
女人们那边也很热闹,林月娥看着饭桌上香喷喷的荤菜,连那些青菜上都挂着油,看着特别地眼馋。
盛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林月娥心里有些酸酸地想着,夹菜的动作却没半点凝滞,时不时地往她几个孩子夹肉,看他们吃得眉开眼笑的模样。
先前那点酸意,早被林月娥抛到脑后,想那么多做什么?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吧桌上的好肉好菜全吃到肚子里!
盛利父女俩亲自到县城中学请来的高校长和各位老师,他们同样是吃得很欢,回去之后一想到盛家这酒席上的饭菜,还是会忍不住地吞吞口水。
盛家办的这次酒席非常舍得花钱,那肉都是大块大块的,吃到嘴里流油的那种!
盛家的酒席成功地取代了那六十块钱的高额奖学金,成为向阳村最新的八卦事件。
向群的那三位同学,恰好是在办酒席的这天来到了向阳村。
徐广田趁着这次机会,把向群的三位同学介绍给村里其他人。
闻弦音而知雅意。
徐铁柱同自家老叔一唱一和,非常顺利地帮助向群那三位同学,以这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向阳村的生活当中。
而女人那边,沈媛自然是少不得要给同桌的嫂子们,好好介绍她丈夫的三位同学。
跟木讷无趣的向群完全不同,沈媛拥有极好的口才,三言两语就能将向群的三位好友性格介绍得很不错,简单易懂。
盛夏暗暗地在一旁观摩学习,跟沈媛的为人处世一对比,她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人,特别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女人,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呢。
因着三位同学远道而来,初来乍到,怕他们人生地不熟,生活的不太方便。
向群夫妻俩隔三差五地抽空回来,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的。
因着经常能看到向群,徐广田的笑容变得多了不少。
向群本就有意将盛夏介绍给他的三个同学,每次跟好友聊天,势必要提一提盛夏。
他这般重视,自然引起了他那三同学对盛夏的好奇心。
盛夏不是长袖善舞的人,至少她目前还没练到这程度,但基本的交流她表现的很不错。
向群的那三位同学从最初的好奇,到逐渐地把她当成自家小辈,前后没花到十天功夫。
盛夏呢,她很喜欢跟向群的这三位同学打交道,从他们身上能学到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他们俱是学富五车,见识广博之人,听他们聊天,她总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时间过得非常快,再过一个星期,盛夏便要启程,前往省城大学。
谢师宴的酒席过后没几天,盛夏收到了省城大学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写明开学的时间是8月29-31日是报名时间,正式开学是9月1日。
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在向群以及他那三位同学的帮助下,盛夏顺利地将她领到手的六十块奖学金,全部换成了全国通用的粮票。
在这买东西钱票缺一不可的年代,光有钱是不够的。
很多东西你要是没相对应的票,光有钱,那也买不着。
除非你走的是非正规渠道,那种特殊情况,另说。
因着盛夏即将前往的是省城大学,沈媛特地给远在省城的父母拍了份电报过去。
沈媛在电报中提出要求:希望父母能让家里的子侄辈帮个忙去接应一下盛夏。
考虑到盛夏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对外头的情况完全不了解。
盛利夫妻俩再放心不下,盛夏的连番劝说,以及考虑送她去上学要那么大的一笔开销,他们打消了陪同盛夏去省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