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节
特别是他们悲天悯人的形象,就仿佛李弘是一个刽子手,仿佛大唐的百姓如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承受着饥寒交迫的煎熬之苦。
如今的洛阳府尹李昭徳为难的看着眼前的景象,连连在李弘的身后跟一群洛阳的其他官员请罪,低声惶恐地说道:“陛下,如此景象实乃臣之罪过,臣有监察不严之罪,以至于泄露了陛下的归期。臣更有监管不力之罪,以至于让他们聚众于此,陛下,臣现在就命人把他们赶走……”
“不必了,现在赶走,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朕,不敢面对天下士大夫的联名请柬?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朕不重视士子文人?对了,我记得你好像是出自陇西李氏吧,对于眼下的事情,除了赶走外,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李弘笑着摆了摆手,而后微微回头,看着身后三步外的李昭徳问道。
“回陛下,臣不敢苟同他们的看法。”李昭徳行礼说道。
“为何?”李弘眼眉一挑,而后又环顾了下依然哀嚎不觉得人群,淡淡的问道。
“回陛下,当年魏国吏部尚书陈群设九品选人法,是为了阻止宗亲干政,同时向天下士子,以及各个名望世家示好,本意是希望他们能够与皇室一同治理江山,为皇家出谋划策,从而推举更多的有名望、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出仕,为国效力,为百姓造福,并不是为了一宗一族之名利与声望。而且,臣虽然出自陇西李氏,但臣并非是举荐入仕,而是经明经一学科考入仕。”李昭徳看着台阶下黑压压的一片,心中隐隐也有些担忧,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混在请柬的人群中。
如果父亲也在里面,陛下万一让自己秉公办理这件事情,自己又该如何处置自己的老父亲呢,难不成真的要陷入那忠孝之间,做一个纠结的抉择吧。
“名利与声望?是啊……”李弘抱着手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就像是一件已经让人习以为常、觉得自然而然的事情,突然间变得陌生了,因为难以接受,所以死活都想要争执一番。”
李弘看着李昭徳,包括身后其他一些已经尽力倾听自己说话的其他臣子,继续说道:“怎么比喻呢,就像是一个聪明人跟一个傻子在一起,本来永远都是聪明人在欺负这个傻子,如此呢也就被人认为成了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单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常态,甚至当成了自然而然规则。比如是今天从傻子家拿走一件东西,明天呢说两句谎话,然后把傻子家里的另外一件东西再拿走,或者是假装做一些看似有利于傻子的事情,而后让傻子把自己认为是好人,甚至还要当着他人的面夸他,奖励他。但当有一天,傻子突然间醒悟了,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能够掌握、分配的东西,交与更多的人来分享,但这时候……原本一直欺负傻子的这帮人不愿意了,他们会认为傻子怎么能这样呢,分享这些好处的应该就是我们几人才是,你为何要违反准则,把你的好处分享给其他不相干的人?这样绝对不行,你必须改过来!”
“陛下,臣……臣惭愧……”
“如此比喻确实有些不妥,但话糙理不糙,皇室就像是那一个傻子一样,虽然同样享受着名利与声望,但更重要的是,皇家在享受着这些的同时,还承担着历史进程中的口诛笔伐,承担着像那个傻子一样,在史书上被写成就像是傻子似的重任,不知道改革、不知道变通,没有勇气跟胆量与那聪明人对抗。但对抗之后是胜是败,我们没人知道。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相信改革能够使得大唐更加的强大,我们必须不回头的向前走,抛弃那些文化中的糟糠,不光皇室要学着变得聪明起来不被人欺负,就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寒门士子也要学着聪明起来,学着相信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治国安邦之大才。对一些名望之先贤,我们可以抱着敬畏与崇敬的心态,但不代表他们的所有一切都是对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存在。”
李弘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多年来养成的龙威还是让他在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显得是那么的睥睨天下,威武霸气。
所以随着李弘的话语,原本哀嚎一片的街道之上,特别是离李弘等人最近的那几十个名门望族的老人,早就已经停止了哭诉,反而是呆呆的静听着李弘说话。
第909章 时间天下
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一切又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当李弘的语音消失后,整条原本吵闹哭泣一片的街道上,也变的鸦雀无声起来,甚至寂静的有些可怕。
“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述,朕今日之作为到底对还是错,朕想……还用不到你们这些从来没有治理过一乡一坊、一县一州之人来评判吧!天下大业向来是由当代人来书写盛衰,但是非功过,向来都是由后人评述定义,所以朕不怕背上后世骂名,朕不怕失去名门世家的辅佐之后,天下寒门士子没人站出来与朕一同治理大唐江山。既然他们爱跪爱谏就都由着他们,史书上……希望你们也能如现在这般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的罪过,当然,也可以承受你们的功绩。”
洛阳城武卫在刚才李昭徳建议赶走这些人之前,甚至是在这些人聚集之后,已经是自发的把他们全部包围在了街心内,所以当天子的御驾过来接大唐皇帝时,自然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从人群中驶了过来。
准备登车的李弘,并没有在身后的官员中发现洛阳丞杜审言的身影,他相信,这个时候的杜审言,既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在长安京兆府与上官婉儿之间的冲突,那么这个时候,以杜审言等人为首的,举荐而入朝堂的洛阳、长安两地的大小官员,恐怕此时都在乌央乌央的人群中了。
“跪地请柬的,没有爵位、官位的一律不予追究,剩下来的……无论官职大小、爵位轻重,全部登记在册,等候处置。”李弘离开时,也不知道他这句话到底是说给谁在听,让谁去执行。
总之,在皇帝御驾已经出发回宫后,原本跪在整条街道上的所有人,心中顿时开始变得惶恐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有爵位与官位在身的人,瞬间面如死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只感觉两腿发软,连站起来的最后一丝力气都像是随着李弘的那句话,被抽离的丝毫不剩。
李昭徳看着陛下的玉辇远去消失不见后,这才回过头来看着下方,随着陛下离去,原本安静了一段时间的街道上,又一次变得哭天喊地、哀嚎一片,不过这一次,在所有的声音中,隐隐约约的有一部分声音则是带着痛苦跟悔恨。
早已经被洛阳城武卫包围在街心的一群人,面色沉重、内心惶恐不安,大唐如今登基五年多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儿性情的人,他们虽然不曾接触过,但以他们所处的阶级,还是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的。
原本以为仗着法不责众的态势,如此多的人汇聚在一起请柬皇帝陛下,即便是不能够迫使陛下回心转意,但最起码也不至于有性命跟前途之忧吧,更何况,按照他们的所思所想,即便是今日无法让陛下恢复世家豪门、五姓七望往日的荣光跟辉煌,最低也能够让天下人看到,名门世家或者是五姓七望对于大唐帝国的赤诚之耿耿忠心。
但谁也没有料到,陛下会与那陇西的李昭徳唱戏一般的一问一答间,就轻而易举的瓦解了他们处心积虑、谋划多日的翻盘之局。
凭借着那一番言论,不单把皇室与百姓绑在了一起,更是在把寒门士子的重要性突出的同时,用江山社稷做利,把世家豪门跟五姓七望喻成了为名为利、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
得不偿失,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刹那间形成的结果,与五姓七望、世家豪门所想的结果完全是背道而驰,这让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瞬间就彻底的把自己的家族彻底的颠覆到了谷底,只要陛下不再开金口,那么自己的家族就别想恢复往日的辉煌跟荣光,就别想再像从前那般可以随意的指责朝堂,享受着百姓的爱戴崇拜,享受着皇家的尊重跟谦卑之态。
他们从此以后,特别是他们的后人,以及家族未来的命运,就会变得像是普通百姓的家族一样,完全需要在朝廷,或者是当今陛下亲自制定的规则内行事。
再也没有了以私心荫蔽子孙的权力捷径,想要走向仕途,想要重获荣华富贵,想要名利双收,享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那么就需要像狄仁杰等人一般,从最底层开始,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往上爬,以自己的行动跟能力,而不是靠家族的显耀来轻而易举的获得百姓的爱戴跟皇室的青睐有加了。
“如此一来,这些世家大族,豪门勋贵,怕是从此就真的恨陛下恨到骨子里面去了吧。以后如果他们的宗族之内如果涌现了什么略不世出的人才,朝堂想要招揽……怕是到时候就没有那么好招揽了吧?”上官婉儿眉头轻蹙,心里隐隐有些替自己的夫君担心。
“人才不还是多的是,现在这些勋贵豪门之中,又不是没有以科举为途径来入仕的,即便是有如孔明、周郎如此的人才,既然想要为名为利,那么入仕必然是绕不开的途径,想要凭借自己的学问就让天下人敬仰,呵呵,温柔才不信这个时候能有如此人才会恰巧出此他们之家族呢,温柔倒是觉得,如此一来,会使得更多的拥有文韬武略的人才被朝廷发现。”温柔同样坐在马车里,一把样式精致的宝剑放在两腿上说道。
“你看看,温柔的想法都比你这个鼎鼎大名的才女要合我的心意。”李弘轻轻掐了一下傲娇着神情的温柔脸颊一下,指肚上瞬间便传来丝滑柔软温润的感觉,扭过头看着依然是眉头轻蹙的上官婉儿说道:“五姓七望、豪门勋贵就如是江河,虽然同样会人才辈出,但面对如今大唐的需求,显然是不够用了,既然如此的话,我们为何不向如大海星辰一般的整个天下寻求治国安邦之才呢?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撒的网更大,捕捞的鱼儿也就更多?我们也就更不容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了。”
“但……”上官婉儿轻轻握住李弘伸过来的手,感受着有力厚实的手传递给自己温度的同时,也带着一股磅礴的安全感,沉思了下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完全可以以当初的策略,用时间来应对消耗瓦解,以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们的光复之势,甚至就像当初一样,强制以为大唐出谋划策、荣耀传播我大唐文化为由,把他们再一次发配、分流到大唐边地。可您为何要突然间选择如此急不可耐的行事方式?给妾身的感觉就是……就像是陛下好像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的解决掉。而且妾身相信,如果陛下您有心,这些人是不可能绕过洛阳府尹,特别是城武卫等等力量,便如此轻易的就大规模的聚集在此的,而且还能够分毫不差的,在陛下您跟父皇、母后出现在洛阳的同一天出现在此冒死直谏。”
说完后,上官婉儿便神色稍稍显得有些紧张的看着李弘,特别是在李弘望过来的时候,还因为紧张,让她不由自主的伸出诱人的舌头,舔润着有些发干的红唇。
“时间太紧了啊。”李弘微微摇头笑了笑,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变成了洛阳宫内的景象,李弘继续说道:“这句话我们自长安出发后,我就一直在说,相信你们都以为是因为父皇、母后,想让李贤回长安的心意,我才如此说的这句话吧?”
“可……哪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己在春秋百年后,能够青史留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明神武一笔?当年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皇图霸业,以及被天下人尊为天可汗的威武之名,父皇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在治理大唐江山社稷上,虽不说超越先帝太宗皇帝,但也不至于碌碌一生吧……”李弘笑着突然在上官婉儿诱人的樱唇上亲了一下,瞬间就让原本稍微有些紧张的上官婉儿变得有些难为情起来。
面色有些羞红跟不好意思的上官婉儿,听到此处如果再不明白李弘的意思,那么就有些枉负她的才女之名了,于是便接过李弘的话题说道:“陛下如是做,是希望把这一件事情,记在父皇的功绩簿上,而不是陛下您的皇图之上?”
“历史谁知道最后会被后人改成什么样儿,又会以什么样儿的态度跟措辞出现在后人的面前!如司马迁如此的史学家,在如实记载、编纂史册时,不也同样会参杂其个人的感情,凭借自己个人的好恶来为一些人树碑立传,《太史公书》一书,谁敢保证司马迁所记载的都是绝对公正的?所以,是非功过任由他人评说便是,至于自己,只要埋头按照自己内心坚定了的方向前行便是。名与利,昏君或者是明君,天下、社稷、百姓之福掌控在一个皇帝的手中,复杂多变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间,又岂是史书上短短几十行字,就能够定义一个君王是非成就的?世人皆重名利,深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但身为帝王,心中可需记挂着昏或者明?天下苍生只要安好,落个昏君的名声,让后人唾骂、争议,岂不是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啊,做自己的事儿,管他旁人说三道四,我又不是白银黄金,怎么可能让所有天下人都认同我?”李弘笑着走下马车,而此时的洛阳宫内,李治的眩晕症则是再一次的发作。
第910章 犯众怒?
“我又不是真金白银,又怎么能够做到让任何人都满意?这是他刚才说的?”武媚望了一眼躺在睡榻上沉沉睡去的李治,即便是睡着了之后,眉头依然是紧锁在一起,仿佛还在承受着眩晕症带来的巨大痛苦,无声的叹口气后,便示意上官婉儿与她往外面走去。
两人来到前厅,武媚缓缓坐下后,沉思着刚才上官婉儿所说的话语,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上官婉儿在自己的旁边坐下,而是顿了片刻后说道:“看来陛下的春秋大限不远矣……”
“母后,不会的。父皇如今依然是春秋鼎盛……”上官婉儿看着武媚神色间一闪而过的复杂伤感,急忙宽慰道,心里却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把刚才与李弘之间的谈话,对母后说的过于直白了一些。
“我虽然不知道李弘是如何知晓、断定的,但一旦李弘认定了,这事情八九不离十也就与他预言的相差不远了。这么些年来,你可曾发现,李弘那些远见、决策可有出现过失误?即便是袁天罡、李淳风在世,也没有李弘多年来如此笃定判定过那么多的事情。所以啊……你也不必替李弘请罪,本宫跟你父皇多年,这些日子本宫对你父皇的身体也是清楚明了一些的,大限将至……但愿弘儿的如此孝心,能够让陛下不留下遗憾吧。”武媚说着说着便不由自主的望了望身后,虽然她们二人如今离李治入睡的地方,中间还隔着很远,但在武媚的感觉上,仿佛李治就沉睡在她的身后,静静地听着她与儿媳妇的对话。
“母后,儿臣的本意并非是……”上官婉儿看着武媚那落寞伤感的神情,又一次行礼道。原本还想再说一些宽慰的话语,但看到武媚摆手示意后,只能是把接下来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他的事情多,想要把一些功绩记在陛下一辈子的成就上是其孝心,但也就像是他所说的,历史总是由后来人书写、评判,是非功过又何必在意,身后名不过是一纸虚名罢了,你下去吧,一会儿有什么话,我会亲自跟他说的。”武媚勉强向上官婉儿挤出一个慈祥的笑意说道。
这些日子虽然他们一直都是悠哉悠哉的行走在长安前往洛阳的路上,即便是一日也走不了多少里路,但如此远离城市近两个月的旅程,也让武媚身心略带疲态。
特别是一回到洛阳宫后,李治的眩晕症便发作,同时也给她的精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让她即便是想要与他人倾诉心中颇多的无奈跟感慨,一时之间,在感情上除了李弘外,武媚不觉得其他人能够代替李弘。
毕竟,不管是从情感的角度上,还是从彼此了解的角度,或者是相知的角度上,武媚一直都认为,李弘才是那个最懂自己的儿子,而且也是最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即便是李治,有时候在一些事情上,也没有向李弘那般了解自己。
想到此处,已经走入暮年的武媚,不由自主的开始在上官婉儿离开后,独自坐在窗前,痴痴的望着眼前的熏香,陷入到了回忆当中。
自从李弘出生到现在,这个最初最让自己操心、担忧的儿子,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国之君,成了大唐的皇帝。
可在这几十年的过程中,自己这个大儿子跟自己的关系,即是母子关系,而且也又有一种像是知己一样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上一次在长安兴庆宫的深谈,李弘都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对于青史留名的态度与不屑一顾。
这让她有时候不得不怀疑,自己当年十月怀胎到底是给自己跟李治生了个儿子,还是自己把自己肚子里的一条蛔虫给生出来了,要不然这个兔崽子怎么就能够如此的懂自己呢!
任凭武媚望着那熏香出神、思绪漫飞,她也不会想到,李弘当日在兴庆宫的后花园内与她长谈时,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她对青史留名的态度,完全是因为历史原有的轨迹上,她那一块著名的无字碑闹的。
虽然当日里母子两人并没有把这件事情谈的很透彻,但因为李治眼瞅着身体越来越差,大限将至的形式下,让母子两人在谈论起李治时,不免会说起如果她大限已至后,是否会在意史册上对于她的记载跟后人的评论。
武媚苦思冥想,也没有发现自己哪一句话真正的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但那兔崽子到底是凭借着自己话语里的哪些字眼,就一下子戳中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呢?
下意识摇头苦思的武媚,依然是呆呆的望着那桌案上的熏香,对于宫殿内渐渐亮起来的火光也是毫无所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漫无目的的飘飞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思绪。
李弘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李治,也并没有在洛阳宫掌灯后便出现在了兴庆宫的贞观殿内,此时,依然在自己的宫殿内,等候着精卫以及洛阳府尹李昭徳的信息。
白纯前往了剑南道,取去当初李淳风、袁天罡留下给自己的东西,李昭徳在忙碌了一天后,在彻底登记造册了今日冒死直谏的所有人的身份后,正急急忙忙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的往皇宫里头赶。
陛下很少来洛阳,来洛阳的次数比起太上皇与皇太后的次数,简直是少之又少,甚至是一年都来不了一次,但每一次过来,洛阳总是会在陛下的严究下,发生或大或小的朝堂动荡,而这一次,显然是比前几年要更加严重了很多。
就像是前两年的荒灾蔓延后,陛下因为粮仓的原因来过一次,而后这近两年的时间就没有再来过,如今把当初荒灾时洛阳的事情与今日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后,李昭徳忽然发现,这两件事情之间,好像隐隐约约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心里揣着模棱两可的疑虑,手中的奏章仿佛也在他进宫后变得突然间重了很多,但脚下却不敢放慢一丝一毫,他心里很清楚,此时陛下恐怕在皇宫内,正在等待着他登记出来的结果。
“臣李昭徳参见……”
“免了,说吧。”李昭徳拜见的话语还没有说完,便被坐在书房里的李弘打断了话语:“如何?可统计出来了?”
“回陛下,臣已经如实统计出来了。”李昭徳再次行礼说道。
即便是面对着神色与语气都很轻松的李弘,李昭徳依然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的剧烈跳动,仿佛下一刻随着李弘的问话,心脏就有可能从胸前直接被震出来。
“奏。”李弘起身走到李昭徳跟前,拍了拍李昭徳的肩膀,示意在旁边坐下后,便接过来了李昭徳手里的奏章,并没有第一时间便打开看。
“是,陛下。”李昭徳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在不由自主的颤动,毕竟这一次牵扯的人数太多了,而且还是各个品级的官员都有。
原本以为洛阳丞杜审言已经是其中最高品的官员了,但当他统计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小觑了这些豪门世家、五姓七望这一次冒死直谏陛下的决心跟能力了。
“回陛下,此次聚众闹事者共计两千七百八十一人,其中有爵位、无官职者一百二十七人,有官职、无爵位者三百零七人,既有爵位又有官职者七十八人,余下皆是世家豪门、勋贵子弟共计两千二百六十九人,如今也皆已经被遣返回家,臣尽量在控制影响的情况下,把他们或是强硬或是温和的劝退了。”李昭徳低着头说道,但噗通噗通剧烈跳动的心脏,让他不由自主的把声音加大了不少,深怕陛下听不清楚自己的禀奏。
不过好在,当他一口气把这些话说完的时候,整个人也忽然间的放松了下来,并不像刚才进来之后那般浑身僵硬、四肢发凉那般紧张的感觉了。
“朕从长安到洛阳,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勋贵豪门、五姓七望还真是有手段啊,竟然能够召集、游说这么多人手,竟然加起来足足有近三千人,如果今日在案发地,朕如果心狠一些,昏庸暴虐一些,直接扣他们一定造反谋逆的罪名,是不是要比现在好处理的多?”李弘摇头笑了笑,他想到了五姓七望为首的势力,能够聚集起来的力量,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有爵位有官职或者是无官职有爵位的这些人,加起来竟然达到了五百一十二人!
如果单单以长安、或者是洛阳的官员数目来判断,这么多人的数量,甚至是已经去了长安或者洛阳整个官员的三分之二了。
当然,李弘心里也很清楚,五姓七望能够聚集起来的这五百多人,并不全都是长安、洛阳的官员,大部分依然还是品级相对较低的其他道官员,长安、洛阳的官员在其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但即便是如此,有如此能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全大唐召集到如此多的官员来洛阳直谏自己,这样的能力跟势力,可是完全不比当年扬州谋反的徐敬业、曹王李明等人少多少啊,而且论起影响力来,这些文人士子的影响力丝毫不比徐敬业谋反一案的影响力小啊,甚至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些人能够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这些人能够在明知冒死直谏自己,很可能是一条完全毁掉仕途的情况下,还依然冒险聚集在一起向自己请柬,到底是自己这个皇帝真的当的不称职,还是说,自己真的过于急功冒进了呢?
想到这里的李弘,不由得开始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一丝丝的动摇,毕竟在历史上,五姓七望为首的九品中正制被取缔,并不是只用了这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被彻底取缔了。
第911章 主忧臣辱
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台大夫李峤、吏部尚书姚崇、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在洛阳河的一艘画舫内,此刻正面色沉重的坐在一起。
整个房间内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就是连一个供使用的下人都没有,四个人各占八仙桌一侧,手要么是抚摸着那还冒着热气的茶杯边缘,要么是轻轻的在桌面上敲打着,房间内的气氛此时此刻也显得尤为沉重,给人一种焦虑以及压抑的感觉。
不时的狄仁杰或者是望向李峤一眼,要么是姚崇看一眼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之间互相的望来望去,但在凝重的气氛中,却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率先张开说话。
今日白天发生在洛阳城的事情,他们也早已经知晓了,甚至在刚一得知此消息时,他们四个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刻派人去劝解,希望能够在陛下到达洛阳前,让这些人就此散去,千万不要如此冒谏的行事,以免惹的陛下龙颜大怒,最终事态走向不可控制的两败俱伤的方向。
而就在他们得知消息,正准备派人前去劝解,或者是打算亲自前去劝解时,便接到了宫里的旨意,口谕只有一句话:“各位大人好生在府里歇着吧,要是真想为朝堂安稳着想,不妨想想此事儿该如何善后才是。”
每一个人接到的都是相同的旨意,每一个人在接到旨意的瞬间,都彻底明白了,这是陛下与五姓七望、豪门勋贵之间的一次真正的决战,这一场战争就看在逼宫与改革之间,到底是谁先让步了。
但话说回来,这一场无声的战争,只要两方无论哪一方赢了,那么得到的利益都将是想象不到的,毕竟这一场战争下来,可是关系着国之根本,以及各大势力家族百年利益的事情。
所以他们丝毫也不奇怪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会倾整个大唐所能够集结的人脉关系,势必要冒死直谏陛下了。
“这些数据可准确?”御史台大夫李峤看着纸条上那惊心动魄的数字,后背直发凉。
“洛阳府尹刚刚递给陛下奏章后,匆匆从宫里出来后,就给了我这么一份名单,想必不会有错了。这么多的官员被牵扯进去,显然是以为在我大唐,如今陛下必然不会行法责众的事情,毕竟牵扯到我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人了,陛下如果想要稳固朝堂官场,不使地方政务陷于停滞状态,自然就不能随意给这些冒死直谏的官员治罪了。但……聚集这么多人在此冒死直谏,陛下的颜面他们可曾想过?他们这是非要逼迫陛下就范,或者是向陛下表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啊。”狄仁杰摇头说着,而后端起茶杯想要喝上一口,却因为如今这件事情的严重,让他端起杯子看了一眼碧绿的茶水后,瞬间又失去心情的叹口气便放了下去。
看着狄仁杰如此的举动,刑部尚书王孝杰依然是紧闭嘴巴一言不发,目光则是放在了吏部尚书姚崇的身上。
这一次事件,可不单是一个吏部就能协同陛下解决的事情了,鉴于目前朝堂官员参与的人数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再加上那些有大唐功勋的爵位者,这一次怕是陛下自登基以来,遇到的比前两年荒灾还要凶险的事情了,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置整个朝堂或者是大唐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吏部尚书姚崇看了看都停留在他身上的三双眼睛,同样是未开口先叹气,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此次事件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太过分了,如此逼宫陛下,陛下岂有不怒之理?在坐的几位,想必与在下一样,对于咱们陛下的性子都有几分了解,向来是软硬不吃,甚至是从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也就是因为此,陛下自当年被立为太子到现在登基为我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来,可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之上,从来没有过任何恶习!东宫当年虽然说不上俭朴,但陛下掌管户部起,一直到继承太宗皇帝的雄武英明掌尚书令,从来不曾做过任何有失大德行的事情,即便是在先帝龙体欠佳之时以太子身份监国的那几年,陛下都是向来严己自律,不曾奢靡荒淫过,诸位可别忘了,论起天下最为有钱的人,除了陛下这天底下恐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了吧?我大唐国库的钱,怕是都没有太乙城多吧?但陛下把这些钱可都花给自己了?前两年荒灾,陛下不惜命白小姐自掏腰包从那些地方的豪门大户手里买高价粮,再到如今虽国库没有多少存银,可这些钱陛下都是放进了大唐的社稷之中,并没有奢靡浪费过一文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陛下这些年无论是当太子还是监国时期,或者是登基之后的任何决策,可曾出现过大的偏差?如今大唐能有这番盛世强大气象,陛下可是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为我大唐江山社稷做的贡献,比起陛下来,简直是……在下认为如此拿来比较都是对陛下的一种侮辱。他们如今聚集近三千人冒死直谏,到底是为了我大唐社稷的安稳,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想必各位都是心知肚明……”
“狄大人跟李大人以及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在这个关键时刻,该如何帮助陛下度过眼下的难关,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天下人对陛下的误判。陛下向来贤明,朝堂之上众臣皆知,但天下百姓苍生并不是都处在朝堂之上,能像我等一样了解陛下的英明功绩,而且陛下与五姓七望这些勋贵豪门本就是不对付,如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人在狗急跳墙之机,往陛下身上泼脏水,污了陛下的贤明……”王孝杰身为刑部尚书,打断姚崇不紧不慢的奉承李弘的话语后,有些不满地说道。
反观姚崇也不生气,依然是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静静地听着王孝杰说话,直到三人再次把目光放到他身上后,才继续缓缓说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些年不论是在下,或者是狄大人,还是王大人你,都曾跟随陛下东征西讨过,也都了解陛下的性子。在下如今只是想说,陛下向来行事英明果断,不曾出现过任何决策上的差错,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既然想要替陛下分忧解难,那么就必须毫不怀疑陛下任何决策的支持陛下才是,而不是现在……”
姚崇说道此处微微一顿,看着三人脸上的神情坦然,并没有出现什么不满的波动,才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身为臣子,完全不可怀疑陛下的决策,在这一个基础上,各位大人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也都接到了陛下的口谕,那么显而易见的,陛下这一次是彻底的跟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摊牌了,即便是搭上这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多官员,陛下都要坚决的取缔五姓七望为首的举荐他人入仕的朝堂官员的源头,所以在下以为,如今我们身为臣子能做的,便是……”
姚崇的眼神开始闪烁着精光,嘴角带着一丝的冷笑,语气也从不紧不慢中变得凌厉起来继续说道:“在做各位都是陛下在朝堂之上所倚仗的左膀右臂,想必不会在这个时刻选择为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说话求情,所以在下也就不瞒着各位在下接下来的打算了……”
如今的洛阳府尹李昭徳为难的看着眼前的景象,连连在李弘的身后跟一群洛阳的其他官员请罪,低声惶恐地说道:“陛下,如此景象实乃臣之罪过,臣有监察不严之罪,以至于泄露了陛下的归期。臣更有监管不力之罪,以至于让他们聚众于此,陛下,臣现在就命人把他们赶走……”
“不必了,现在赶走,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朕,不敢面对天下士大夫的联名请柬?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朕不重视士子文人?对了,我记得你好像是出自陇西李氏吧,对于眼下的事情,除了赶走外,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李弘笑着摆了摆手,而后微微回头,看着身后三步外的李昭徳问道。
“回陛下,臣不敢苟同他们的看法。”李昭徳行礼说道。
“为何?”李弘眼眉一挑,而后又环顾了下依然哀嚎不觉得人群,淡淡的问道。
“回陛下,当年魏国吏部尚书陈群设九品选人法,是为了阻止宗亲干政,同时向天下士子,以及各个名望世家示好,本意是希望他们能够与皇室一同治理江山,为皇家出谋划策,从而推举更多的有名望、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出仕,为国效力,为百姓造福,并不是为了一宗一族之名利与声望。而且,臣虽然出自陇西李氏,但臣并非是举荐入仕,而是经明经一学科考入仕。”李昭徳看着台阶下黑压压的一片,心中隐隐也有些担忧,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混在请柬的人群中。
如果父亲也在里面,陛下万一让自己秉公办理这件事情,自己又该如何处置自己的老父亲呢,难不成真的要陷入那忠孝之间,做一个纠结的抉择吧。
“名利与声望?是啊……”李弘抱着手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就像是一件已经让人习以为常、觉得自然而然的事情,突然间变得陌生了,因为难以接受,所以死活都想要争执一番。”
李弘看着李昭徳,包括身后其他一些已经尽力倾听自己说话的其他臣子,继续说道:“怎么比喻呢,就像是一个聪明人跟一个傻子在一起,本来永远都是聪明人在欺负这个傻子,如此呢也就被人认为成了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单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常态,甚至当成了自然而然规则。比如是今天从傻子家拿走一件东西,明天呢说两句谎话,然后把傻子家里的另外一件东西再拿走,或者是假装做一些看似有利于傻子的事情,而后让傻子把自己认为是好人,甚至还要当着他人的面夸他,奖励他。但当有一天,傻子突然间醒悟了,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能够掌握、分配的东西,交与更多的人来分享,但这时候……原本一直欺负傻子的这帮人不愿意了,他们会认为傻子怎么能这样呢,分享这些好处的应该就是我们几人才是,你为何要违反准则,把你的好处分享给其他不相干的人?这样绝对不行,你必须改过来!”
“陛下,臣……臣惭愧……”
“如此比喻确实有些不妥,但话糙理不糙,皇室就像是那一个傻子一样,虽然同样享受着名利与声望,但更重要的是,皇家在享受着这些的同时,还承担着历史进程中的口诛笔伐,承担着像那个傻子一样,在史书上被写成就像是傻子似的重任,不知道改革、不知道变通,没有勇气跟胆量与那聪明人对抗。但对抗之后是胜是败,我们没人知道。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相信改革能够使得大唐更加的强大,我们必须不回头的向前走,抛弃那些文化中的糟糠,不光皇室要学着变得聪明起来不被人欺负,就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寒门士子也要学着聪明起来,学着相信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治国安邦之大才。对一些名望之先贤,我们可以抱着敬畏与崇敬的心态,但不代表他们的所有一切都是对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存在。”
李弘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多年来养成的龙威还是让他在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显得是那么的睥睨天下,威武霸气。
所以随着李弘的话语,原本哀嚎一片的街道之上,特别是离李弘等人最近的那几十个名门望族的老人,早就已经停止了哭诉,反而是呆呆的静听着李弘说话。
第909章 时间天下
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一切又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当李弘的语音消失后,整条原本吵闹哭泣一片的街道上,也变的鸦雀无声起来,甚至寂静的有些可怕。
“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述,朕今日之作为到底对还是错,朕想……还用不到你们这些从来没有治理过一乡一坊、一县一州之人来评判吧!天下大业向来是由当代人来书写盛衰,但是非功过,向来都是由后人评述定义,所以朕不怕背上后世骂名,朕不怕失去名门世家的辅佐之后,天下寒门士子没人站出来与朕一同治理大唐江山。既然他们爱跪爱谏就都由着他们,史书上……希望你们也能如现在这般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的罪过,当然,也可以承受你们的功绩。”
洛阳城武卫在刚才李昭徳建议赶走这些人之前,甚至是在这些人聚集之后,已经是自发的把他们全部包围在了街心内,所以当天子的御驾过来接大唐皇帝时,自然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从人群中驶了过来。
准备登车的李弘,并没有在身后的官员中发现洛阳丞杜审言的身影,他相信,这个时候的杜审言,既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在长安京兆府与上官婉儿之间的冲突,那么这个时候,以杜审言等人为首的,举荐而入朝堂的洛阳、长安两地的大小官员,恐怕此时都在乌央乌央的人群中了。
“跪地请柬的,没有爵位、官位的一律不予追究,剩下来的……无论官职大小、爵位轻重,全部登记在册,等候处置。”李弘离开时,也不知道他这句话到底是说给谁在听,让谁去执行。
总之,在皇帝御驾已经出发回宫后,原本跪在整条街道上的所有人,心中顿时开始变得惶恐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有爵位与官位在身的人,瞬间面如死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只感觉两腿发软,连站起来的最后一丝力气都像是随着李弘的那句话,被抽离的丝毫不剩。
李昭徳看着陛下的玉辇远去消失不见后,这才回过头来看着下方,随着陛下离去,原本安静了一段时间的街道上,又一次变得哭天喊地、哀嚎一片,不过这一次,在所有的声音中,隐隐约约的有一部分声音则是带着痛苦跟悔恨。
早已经被洛阳城武卫包围在街心的一群人,面色沉重、内心惶恐不安,大唐如今登基五年多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儿性情的人,他们虽然不曾接触过,但以他们所处的阶级,还是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的。
原本以为仗着法不责众的态势,如此多的人汇聚在一起请柬皇帝陛下,即便是不能够迫使陛下回心转意,但最起码也不至于有性命跟前途之忧吧,更何况,按照他们的所思所想,即便是今日无法让陛下恢复世家豪门、五姓七望往日的荣光跟辉煌,最低也能够让天下人看到,名门世家或者是五姓七望对于大唐帝国的赤诚之耿耿忠心。
但谁也没有料到,陛下会与那陇西的李昭徳唱戏一般的一问一答间,就轻而易举的瓦解了他们处心积虑、谋划多日的翻盘之局。
凭借着那一番言论,不单把皇室与百姓绑在了一起,更是在把寒门士子的重要性突出的同时,用江山社稷做利,把世家豪门跟五姓七望喻成了为名为利、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
得不偿失,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刹那间形成的结果,与五姓七望、世家豪门所想的结果完全是背道而驰,这让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瞬间就彻底的把自己的家族彻底的颠覆到了谷底,只要陛下不再开金口,那么自己的家族就别想恢复往日的辉煌跟荣光,就别想再像从前那般可以随意的指责朝堂,享受着百姓的爱戴崇拜,享受着皇家的尊重跟谦卑之态。
他们从此以后,特别是他们的后人,以及家族未来的命运,就会变得像是普通百姓的家族一样,完全需要在朝廷,或者是当今陛下亲自制定的规则内行事。
再也没有了以私心荫蔽子孙的权力捷径,想要走向仕途,想要重获荣华富贵,想要名利双收,享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那么就需要像狄仁杰等人一般,从最底层开始,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往上爬,以自己的行动跟能力,而不是靠家族的显耀来轻而易举的获得百姓的爱戴跟皇室的青睐有加了。
“如此一来,这些世家大族,豪门勋贵,怕是从此就真的恨陛下恨到骨子里面去了吧。以后如果他们的宗族之内如果涌现了什么略不世出的人才,朝堂想要招揽……怕是到时候就没有那么好招揽了吧?”上官婉儿眉头轻蹙,心里隐隐有些替自己的夫君担心。
“人才不还是多的是,现在这些勋贵豪门之中,又不是没有以科举为途径来入仕的,即便是有如孔明、周郎如此的人才,既然想要为名为利,那么入仕必然是绕不开的途径,想要凭借自己的学问就让天下人敬仰,呵呵,温柔才不信这个时候能有如此人才会恰巧出此他们之家族呢,温柔倒是觉得,如此一来,会使得更多的拥有文韬武略的人才被朝廷发现。”温柔同样坐在马车里,一把样式精致的宝剑放在两腿上说道。
“你看看,温柔的想法都比你这个鼎鼎大名的才女要合我的心意。”李弘轻轻掐了一下傲娇着神情的温柔脸颊一下,指肚上瞬间便传来丝滑柔软温润的感觉,扭过头看着依然是眉头轻蹙的上官婉儿说道:“五姓七望、豪门勋贵就如是江河,虽然同样会人才辈出,但面对如今大唐的需求,显然是不够用了,既然如此的话,我们为何不向如大海星辰一般的整个天下寻求治国安邦之才呢?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撒的网更大,捕捞的鱼儿也就更多?我们也就更不容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了。”
“但……”上官婉儿轻轻握住李弘伸过来的手,感受着有力厚实的手传递给自己温度的同时,也带着一股磅礴的安全感,沉思了下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完全可以以当初的策略,用时间来应对消耗瓦解,以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们的光复之势,甚至就像当初一样,强制以为大唐出谋划策、荣耀传播我大唐文化为由,把他们再一次发配、分流到大唐边地。可您为何要突然间选择如此急不可耐的行事方式?给妾身的感觉就是……就像是陛下好像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的解决掉。而且妾身相信,如果陛下您有心,这些人是不可能绕过洛阳府尹,特别是城武卫等等力量,便如此轻易的就大规模的聚集在此的,而且还能够分毫不差的,在陛下您跟父皇、母后出现在洛阳的同一天出现在此冒死直谏。”
说完后,上官婉儿便神色稍稍显得有些紧张的看着李弘,特别是在李弘望过来的时候,还因为紧张,让她不由自主的伸出诱人的舌头,舔润着有些发干的红唇。
“时间太紧了啊。”李弘微微摇头笑了笑,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变成了洛阳宫内的景象,李弘继续说道:“这句话我们自长安出发后,我就一直在说,相信你们都以为是因为父皇、母后,想让李贤回长安的心意,我才如此说的这句话吧?”
“可……哪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己在春秋百年后,能够青史留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明神武一笔?当年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皇图霸业,以及被天下人尊为天可汗的威武之名,父皇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在治理大唐江山社稷上,虽不说超越先帝太宗皇帝,但也不至于碌碌一生吧……”李弘笑着突然在上官婉儿诱人的樱唇上亲了一下,瞬间就让原本稍微有些紧张的上官婉儿变得有些难为情起来。
面色有些羞红跟不好意思的上官婉儿,听到此处如果再不明白李弘的意思,那么就有些枉负她的才女之名了,于是便接过李弘的话题说道:“陛下如是做,是希望把这一件事情,记在父皇的功绩簿上,而不是陛下您的皇图之上?”
“历史谁知道最后会被后人改成什么样儿,又会以什么样儿的态度跟措辞出现在后人的面前!如司马迁如此的史学家,在如实记载、编纂史册时,不也同样会参杂其个人的感情,凭借自己个人的好恶来为一些人树碑立传,《太史公书》一书,谁敢保证司马迁所记载的都是绝对公正的?所以,是非功过任由他人评说便是,至于自己,只要埋头按照自己内心坚定了的方向前行便是。名与利,昏君或者是明君,天下、社稷、百姓之福掌控在一个皇帝的手中,复杂多变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间,又岂是史书上短短几十行字,就能够定义一个君王是非成就的?世人皆重名利,深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但身为帝王,心中可需记挂着昏或者明?天下苍生只要安好,落个昏君的名声,让后人唾骂、争议,岂不是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啊,做自己的事儿,管他旁人说三道四,我又不是白银黄金,怎么可能让所有天下人都认同我?”李弘笑着走下马车,而此时的洛阳宫内,李治的眩晕症则是再一次的发作。
第910章 犯众怒?
“我又不是真金白银,又怎么能够做到让任何人都满意?这是他刚才说的?”武媚望了一眼躺在睡榻上沉沉睡去的李治,即便是睡着了之后,眉头依然是紧锁在一起,仿佛还在承受着眩晕症带来的巨大痛苦,无声的叹口气后,便示意上官婉儿与她往外面走去。
两人来到前厅,武媚缓缓坐下后,沉思着刚才上官婉儿所说的话语,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上官婉儿在自己的旁边坐下,而是顿了片刻后说道:“看来陛下的春秋大限不远矣……”
“母后,不会的。父皇如今依然是春秋鼎盛……”上官婉儿看着武媚神色间一闪而过的复杂伤感,急忙宽慰道,心里却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把刚才与李弘之间的谈话,对母后说的过于直白了一些。
“我虽然不知道李弘是如何知晓、断定的,但一旦李弘认定了,这事情八九不离十也就与他预言的相差不远了。这么些年来,你可曾发现,李弘那些远见、决策可有出现过失误?即便是袁天罡、李淳风在世,也没有李弘多年来如此笃定判定过那么多的事情。所以啊……你也不必替李弘请罪,本宫跟你父皇多年,这些日子本宫对你父皇的身体也是清楚明了一些的,大限将至……但愿弘儿的如此孝心,能够让陛下不留下遗憾吧。”武媚说着说着便不由自主的望了望身后,虽然她们二人如今离李治入睡的地方,中间还隔着很远,但在武媚的感觉上,仿佛李治就沉睡在她的身后,静静地听着她与儿媳妇的对话。
“母后,儿臣的本意并非是……”上官婉儿看着武媚那落寞伤感的神情,又一次行礼道。原本还想再说一些宽慰的话语,但看到武媚摆手示意后,只能是把接下来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他的事情多,想要把一些功绩记在陛下一辈子的成就上是其孝心,但也就像是他所说的,历史总是由后来人书写、评判,是非功过又何必在意,身后名不过是一纸虚名罢了,你下去吧,一会儿有什么话,我会亲自跟他说的。”武媚勉强向上官婉儿挤出一个慈祥的笑意说道。
这些日子虽然他们一直都是悠哉悠哉的行走在长安前往洛阳的路上,即便是一日也走不了多少里路,但如此远离城市近两个月的旅程,也让武媚身心略带疲态。
特别是一回到洛阳宫后,李治的眩晕症便发作,同时也给她的精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让她即便是想要与他人倾诉心中颇多的无奈跟感慨,一时之间,在感情上除了李弘外,武媚不觉得其他人能够代替李弘。
毕竟,不管是从情感的角度上,还是从彼此了解的角度,或者是相知的角度上,武媚一直都认为,李弘才是那个最懂自己的儿子,而且也是最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即便是李治,有时候在一些事情上,也没有向李弘那般了解自己。
想到此处,已经走入暮年的武媚,不由自主的开始在上官婉儿离开后,独自坐在窗前,痴痴的望着眼前的熏香,陷入到了回忆当中。
自从李弘出生到现在,这个最初最让自己操心、担忧的儿子,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国之君,成了大唐的皇帝。
可在这几十年的过程中,自己这个大儿子跟自己的关系,即是母子关系,而且也又有一种像是知己一样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上一次在长安兴庆宫的深谈,李弘都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对于青史留名的态度与不屑一顾。
这让她有时候不得不怀疑,自己当年十月怀胎到底是给自己跟李治生了个儿子,还是自己把自己肚子里的一条蛔虫给生出来了,要不然这个兔崽子怎么就能够如此的懂自己呢!
任凭武媚望着那熏香出神、思绪漫飞,她也不会想到,李弘当日在兴庆宫的后花园内与她长谈时,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她对青史留名的态度,完全是因为历史原有的轨迹上,她那一块著名的无字碑闹的。
虽然当日里母子两人并没有把这件事情谈的很透彻,但因为李治眼瞅着身体越来越差,大限将至的形式下,让母子两人在谈论起李治时,不免会说起如果她大限已至后,是否会在意史册上对于她的记载跟后人的评论。
武媚苦思冥想,也没有发现自己哪一句话真正的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但那兔崽子到底是凭借着自己话语里的哪些字眼,就一下子戳中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呢?
下意识摇头苦思的武媚,依然是呆呆的望着那桌案上的熏香,对于宫殿内渐渐亮起来的火光也是毫无所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漫无目的的飘飞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思绪。
李弘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李治,也并没有在洛阳宫掌灯后便出现在了兴庆宫的贞观殿内,此时,依然在自己的宫殿内,等候着精卫以及洛阳府尹李昭徳的信息。
白纯前往了剑南道,取去当初李淳风、袁天罡留下给自己的东西,李昭徳在忙碌了一天后,在彻底登记造册了今日冒死直谏的所有人的身份后,正急急忙忙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的往皇宫里头赶。
陛下很少来洛阳,来洛阳的次数比起太上皇与皇太后的次数,简直是少之又少,甚至是一年都来不了一次,但每一次过来,洛阳总是会在陛下的严究下,发生或大或小的朝堂动荡,而这一次,显然是比前几年要更加严重了很多。
就像是前两年的荒灾蔓延后,陛下因为粮仓的原因来过一次,而后这近两年的时间就没有再来过,如今把当初荒灾时洛阳的事情与今日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后,李昭徳忽然发现,这两件事情之间,好像隐隐约约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心里揣着模棱两可的疑虑,手中的奏章仿佛也在他进宫后变得突然间重了很多,但脚下却不敢放慢一丝一毫,他心里很清楚,此时陛下恐怕在皇宫内,正在等待着他登记出来的结果。
“臣李昭徳参见……”
“免了,说吧。”李昭徳拜见的话语还没有说完,便被坐在书房里的李弘打断了话语:“如何?可统计出来了?”
“回陛下,臣已经如实统计出来了。”李昭徳再次行礼说道。
即便是面对着神色与语气都很轻松的李弘,李昭徳依然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的剧烈跳动,仿佛下一刻随着李弘的问话,心脏就有可能从胸前直接被震出来。
“奏。”李弘起身走到李昭徳跟前,拍了拍李昭徳的肩膀,示意在旁边坐下后,便接过来了李昭徳手里的奏章,并没有第一时间便打开看。
“是,陛下。”李昭徳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在不由自主的颤动,毕竟这一次牵扯的人数太多了,而且还是各个品级的官员都有。
原本以为洛阳丞杜审言已经是其中最高品的官员了,但当他统计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小觑了这些豪门世家、五姓七望这一次冒死直谏陛下的决心跟能力了。
“回陛下,此次聚众闹事者共计两千七百八十一人,其中有爵位、无官职者一百二十七人,有官职、无爵位者三百零七人,既有爵位又有官职者七十八人,余下皆是世家豪门、勋贵子弟共计两千二百六十九人,如今也皆已经被遣返回家,臣尽量在控制影响的情况下,把他们或是强硬或是温和的劝退了。”李昭徳低着头说道,但噗通噗通剧烈跳动的心脏,让他不由自主的把声音加大了不少,深怕陛下听不清楚自己的禀奏。
不过好在,当他一口气把这些话说完的时候,整个人也忽然间的放松了下来,并不像刚才进来之后那般浑身僵硬、四肢发凉那般紧张的感觉了。
“朕从长安到洛阳,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勋贵豪门、五姓七望还真是有手段啊,竟然能够召集、游说这么多人手,竟然加起来足足有近三千人,如果今日在案发地,朕如果心狠一些,昏庸暴虐一些,直接扣他们一定造反谋逆的罪名,是不是要比现在好处理的多?”李弘摇头笑了笑,他想到了五姓七望为首的势力,能够聚集起来的力量,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有爵位有官职或者是无官职有爵位的这些人,加起来竟然达到了五百一十二人!
如果单单以长安、或者是洛阳的官员数目来判断,这么多人的数量,甚至是已经去了长安或者洛阳整个官员的三分之二了。
当然,李弘心里也很清楚,五姓七望能够聚集起来的这五百多人,并不全都是长安、洛阳的官员,大部分依然还是品级相对较低的其他道官员,长安、洛阳的官员在其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但即便是如此,有如此能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全大唐召集到如此多的官员来洛阳直谏自己,这样的能力跟势力,可是完全不比当年扬州谋反的徐敬业、曹王李明等人少多少啊,而且论起影响力来,这些文人士子的影响力丝毫不比徐敬业谋反一案的影响力小啊,甚至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些人能够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这些人能够在明知冒死直谏自己,很可能是一条完全毁掉仕途的情况下,还依然冒险聚集在一起向自己请柬,到底是自己这个皇帝真的当的不称职,还是说,自己真的过于急功冒进了呢?
想到这里的李弘,不由得开始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一丝丝的动摇,毕竟在历史上,五姓七望为首的九品中正制被取缔,并不是只用了这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被彻底取缔了。
第911章 主忧臣辱
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台大夫李峤、吏部尚书姚崇、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在洛阳河的一艘画舫内,此刻正面色沉重的坐在一起。
整个房间内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就是连一个供使用的下人都没有,四个人各占八仙桌一侧,手要么是抚摸着那还冒着热气的茶杯边缘,要么是轻轻的在桌面上敲打着,房间内的气氛此时此刻也显得尤为沉重,给人一种焦虑以及压抑的感觉。
不时的狄仁杰或者是望向李峤一眼,要么是姚崇看一眼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之间互相的望来望去,但在凝重的气氛中,却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率先张开说话。
今日白天发生在洛阳城的事情,他们也早已经知晓了,甚至在刚一得知此消息时,他们四个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刻派人去劝解,希望能够在陛下到达洛阳前,让这些人就此散去,千万不要如此冒谏的行事,以免惹的陛下龙颜大怒,最终事态走向不可控制的两败俱伤的方向。
而就在他们得知消息,正准备派人前去劝解,或者是打算亲自前去劝解时,便接到了宫里的旨意,口谕只有一句话:“各位大人好生在府里歇着吧,要是真想为朝堂安稳着想,不妨想想此事儿该如何善后才是。”
每一个人接到的都是相同的旨意,每一个人在接到旨意的瞬间,都彻底明白了,这是陛下与五姓七望、豪门勋贵之间的一次真正的决战,这一场战争就看在逼宫与改革之间,到底是谁先让步了。
但话说回来,这一场无声的战争,只要两方无论哪一方赢了,那么得到的利益都将是想象不到的,毕竟这一场战争下来,可是关系着国之根本,以及各大势力家族百年利益的事情。
所以他们丝毫也不奇怪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会倾整个大唐所能够集结的人脉关系,势必要冒死直谏陛下了。
“这些数据可准确?”御史台大夫李峤看着纸条上那惊心动魄的数字,后背直发凉。
“洛阳府尹刚刚递给陛下奏章后,匆匆从宫里出来后,就给了我这么一份名单,想必不会有错了。这么多的官员被牵扯进去,显然是以为在我大唐,如今陛下必然不会行法责众的事情,毕竟牵扯到我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人了,陛下如果想要稳固朝堂官场,不使地方政务陷于停滞状态,自然就不能随意给这些冒死直谏的官员治罪了。但……聚集这么多人在此冒死直谏,陛下的颜面他们可曾想过?他们这是非要逼迫陛下就范,或者是向陛下表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啊。”狄仁杰摇头说着,而后端起茶杯想要喝上一口,却因为如今这件事情的严重,让他端起杯子看了一眼碧绿的茶水后,瞬间又失去心情的叹口气便放了下去。
看着狄仁杰如此的举动,刑部尚书王孝杰依然是紧闭嘴巴一言不发,目光则是放在了吏部尚书姚崇的身上。
这一次事件,可不单是一个吏部就能协同陛下解决的事情了,鉴于目前朝堂官员参与的人数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再加上那些有大唐功勋的爵位者,这一次怕是陛下自登基以来,遇到的比前两年荒灾还要凶险的事情了,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置整个朝堂或者是大唐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吏部尚书姚崇看了看都停留在他身上的三双眼睛,同样是未开口先叹气,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此次事件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太过分了,如此逼宫陛下,陛下岂有不怒之理?在坐的几位,想必与在下一样,对于咱们陛下的性子都有几分了解,向来是软硬不吃,甚至是从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也就是因为此,陛下自当年被立为太子到现在登基为我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来,可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之上,从来没有过任何恶习!东宫当年虽然说不上俭朴,但陛下掌管户部起,一直到继承太宗皇帝的雄武英明掌尚书令,从来不曾做过任何有失大德行的事情,即便是在先帝龙体欠佳之时以太子身份监国的那几年,陛下都是向来严己自律,不曾奢靡荒淫过,诸位可别忘了,论起天下最为有钱的人,除了陛下这天底下恐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了吧?我大唐国库的钱,怕是都没有太乙城多吧?但陛下把这些钱可都花给自己了?前两年荒灾,陛下不惜命白小姐自掏腰包从那些地方的豪门大户手里买高价粮,再到如今虽国库没有多少存银,可这些钱陛下都是放进了大唐的社稷之中,并没有奢靡浪费过一文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陛下这些年无论是当太子还是监国时期,或者是登基之后的任何决策,可曾出现过大的偏差?如今大唐能有这番盛世强大气象,陛下可是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为我大唐江山社稷做的贡献,比起陛下来,简直是……在下认为如此拿来比较都是对陛下的一种侮辱。他们如今聚集近三千人冒死直谏,到底是为了我大唐社稷的安稳,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想必各位都是心知肚明……”
“狄大人跟李大人以及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在这个关键时刻,该如何帮助陛下度过眼下的难关,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天下人对陛下的误判。陛下向来贤明,朝堂之上众臣皆知,但天下百姓苍生并不是都处在朝堂之上,能像我等一样了解陛下的英明功绩,而且陛下与五姓七望这些勋贵豪门本就是不对付,如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人在狗急跳墙之机,往陛下身上泼脏水,污了陛下的贤明……”王孝杰身为刑部尚书,打断姚崇不紧不慢的奉承李弘的话语后,有些不满地说道。
反观姚崇也不生气,依然是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静静地听着王孝杰说话,直到三人再次把目光放到他身上后,才继续缓缓说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些年不论是在下,或者是狄大人,还是王大人你,都曾跟随陛下东征西讨过,也都了解陛下的性子。在下如今只是想说,陛下向来行事英明果断,不曾出现过任何决策上的差错,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既然想要替陛下分忧解难,那么就必须毫不怀疑陛下任何决策的支持陛下才是,而不是现在……”
姚崇说道此处微微一顿,看着三人脸上的神情坦然,并没有出现什么不满的波动,才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身为臣子,完全不可怀疑陛下的决策,在这一个基础上,各位大人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也都接到了陛下的口谕,那么显而易见的,陛下这一次是彻底的跟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摊牌了,即便是搭上这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多官员,陛下都要坚决的取缔五姓七望为首的举荐他人入仕的朝堂官员的源头,所以在下以为,如今我们身为臣子能做的,便是……”
姚崇的眼神开始闪烁着精光,嘴角带着一丝的冷笑,语气也从不紧不慢中变得凌厉起来继续说道:“在做各位都是陛下在朝堂之上所倚仗的左膀右臂,想必不会在这个时刻选择为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说话求情,所以在下也就不瞒着各位在下接下来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