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氏陪着一起去的,虽然之前心潮澎湃,觉得这一回肯定能赚钱。可是真到了把银子交出去的时候,她又有了一种担心。回来的时候忍不住道:“嫂子,这件事,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吧?”
  这时候才想到风险?早干嘛去了!她娘家嫂子忍不住腹诽。反正这时候钱也送出去了,便实话实说:“风险肯定是有的,做生意哪能没有风险。不过倒腾粮食这件事风险有限,你想啊,人总是要吃粮食的,是不是?再不济,最后还能有一堆粮食!”
  虽然是实话实说,她也是半哄着的,毕竟是她小姑,真闹起来了,婆婆还得啰嗦。
  这话让尤氏心里一紧,不过仔细想想又放松了——这也是她娘家嫂子的目的。
  第171章
  赵莺莺自嫁到崔家之后确实很少出门,只因为她是一个不爱出门的,话说出门又有什么好玩的?只是她这个做派倒是给她赢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哪怕是在市井人家,大姑娘、小媳妇往外跑跑的勤密的, 那也是有人说嘴的。赵莺莺生的又好, 脚往外走的多了, 就是一个正经人也得让人说浮浪。
  现在她这样紧闭门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倒是让人人称赞起来。
  不过赵莺莺也不是真的从不出门了, 她每旬还是会到崔仁家里来看一看。主要是看看崔父, 或者做双鞋袜, 或者送一包排骨, 总之是儿女的孝顺。然后顺便和崔家大嫂聊聊天, 也是了解这个家里有什么新鲜事的意思。总不好事情都知道了, 只她一个人还无所察觉。
  赵莺莺今日带的是两包自己新做的鸡蛋糕,她早就知道了, 崔父如今年纪上来了, 爱吃甜的。牙口也比不得从前,吃个点心也得是软的。正好这两日做鸡蛋糕, 她便多做了一些, 切成四四方方的块儿,拿纸盒子装了,这一日便送来。
  既然是这种吃食,赵莺莺也不好只给崔父准备, 另外包了一包还送给了大嫂。
  崔家大嫂也算是经过事的了,赵莺莺之前看过三个弟媳。要她来说,当年有婆婆的时候也不见这么实诚的媳妇!当然了,这会儿还不能完全下定论。毕竟赵莺莺才进门不久,这些事还是要坚持下来才能评论,所谓日久见人心就是了。若是只是初来乍到做做样子,那就不用说了。
  崔父收了鸡蛋糕,心里觉得受用。只不过赵莺莺是儿媳妇,到不好和做公公的多说话,略说了一些崔本这几日好不好,又问崔父近况,这也就罢了——赵莺莺从后院到前院,自由大嫂留她说话吃饭。
  说话是当然的,吃饭就免了。赵莺莺笑着道:“谢大嫂了,只不过家里正做着饭呢,本哥也要回来一起的,我哪里好留!”
  崔家大嫂也不见得是真心实意想留赵莺莺吃饭的,所以顺势就道:“你们年轻人过日子肯定是不爱我们掺活的......你那小丫头是叫桃儿的吧,怎么这会儿没跟着你出门,倒让你一个人了。我记得本哥儿是雇了一个丁婆婆的,做饭应当不差人啊!怎么,你把她辞了?”
  既然赵莺莺家有人做饭,桃儿就应该跟着赵莺莺行动才是,这是崔家大嫂的想法。赵莺莺却是笑了:“家里只有丁婆婆一个人如何放心,丁婆婆...丁婆婆说到底是外头雇的,我心不能那样大啊!”
  要是赵莺莺家穷的没有隔夜粮,也就不需要忧虑这个了。偏偏崔本和赵莺莺还有些家底,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让个外面的人一个人呆在家里,随便进出,那实在是做不出来的。
  崔家大嫂也是一下想起来丁婆婆不是买来的奴婢,而是外头雇来的佣人,其中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她家用的都是买来的人,所以一时忘记了。这时候听赵莺莺一说,立刻恍然大悟。
  想了想,提了一句:“自家过日子的,这种外头雇的有好多麻烦,要说还是买两口人来的好。”
  赵莺莺笑着点头,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丁婆婆是孤寡老人,并没有什么依靠。当初崔本要是没雇佣她也就算了,这也不过她家来负责。偏偏崔本雇佣了她,这时候人家又没有什么错处,随便就辞了,赵莺莺等闲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这是弟弟弟妹家的私事,崔家大嫂也就是点到为止,转而说起尤氏邀请妯娌们做粮食倒卖的事情。崔家大嫂自己也是投了钱的,自然十分关心,顺便也问了一句赵莺莺拒绝一起的原因。
  赵莺莺之前说过是崔本不乐意,这时候自然不会说漏嘴,道:“本哥不喜欢我沾太多这种事,另外我自己的意愿也不大。生意这种事情都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还不小。我若是等着赚钱开销,那也就罢了。偏偏不缺钱,何必这样。”
  赵莺莺的嫁妆分文未动,手里还管着崔本交到家里的钱。换成是主妇做的熟练的,恐怕能攒下不少私房。也就是赵莺莺,对于私房什么没什么兴趣。但即使是这样,她也确实不缺钱。
  崔家大嫂对于赵莺莺的话是信服的,这世上既有愿意冒风险赚银子的人,那也有只愿意舒舒服服保持原状的。一个女人家喜欢安安稳稳,这有什么错?只不过赵莺莺人年轻,这就老成保守起来了,这一点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而已。毕竟她那四个嫂子,除了古氏有心无力之外,都不是什么保守的。
  赵莺莺说了一会儿话,最近并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早早告辞了。她到家的时候正好饭菜做熟,丁婆婆擦着手,讨好问道:“本哥儿媳妇这会儿上菜不?”
  她并不是崔家的家仆,所以称呼上更像是街坊长辈。赵莺莺摇了摇头,这会儿崔本还没有回来,要是上菜太早,说不定到时候菜就凉了,到头来还得拿到厨房再热。关上门道:“不用,等本哥回来了再说。”
  丁婆婆利落的应了一声,赵莺莺正想往堂屋里去,却见丁婆婆想要和她说什么,便住了脚。丁婆婆确实有话和赵莺莺说,却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三言两语开了个头,竟是关于二嫂尤氏那个倒腾粮食的事儿。
  赵莺莺已经决定不理会这件事了,所以至少这件事对她来说是真不重要。
  “本哥儿媳妇,我与你说,我有一个侄子是在那粮商那里做事儿,晓得的事情多!这个生意是真的做的,他自己都投了份子进去呢!”丁婆婆极力鼓动赵莺莺往这门生意里投钱。
  赵莺莺最多就是能察言观色而已,至于窥探人心,那实在不是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她也只能大概感受丁婆婆不是个坏人,这次也不是想要害她,至于丁婆婆为什么要这般急切地劝她,她就真不知道了。
  要不是她知道尤氏是个吝啬的,根本舍不得花钱,她都要怀疑丁婆婆是被尤氏买通了,帮着她来劝她的。
  “不用了,做生意的事情我不懂,想来多少是有风险的,我还是不掺活了。”赵莺莺轻飘飘一句话就应了丁婆婆。转身就走的她自然没看到丁婆婆因此十分失落的神色。
  丁婆婆和她没仇没怨的,自然不会害她。但是赵莺莺不会想到,丁婆婆其实是为了讨好她!
  自从赵莺莺嫁给崔本之后,丁婆婆其实一直在担心赵莺莺把她辞退了——别人想得到的事情,丁婆婆怎么可能猜不到。想也知道了,赵莺莺若是一个勤俭节约的,自己带着一个陪嫁丫鬟,这么个小院里人手是足够的,根本用不着丁婆婆。若赵莺莺是个大手大脚的,那也有道理。这种人怎么可能会雇个婆子,拿得出钱来当然是买人了!
  这样看来,丁婆婆能留在崔本家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可是她是真想留在崔本家啊——离了崔本家她不会死,之前没给崔本帮佣的时候她也活了好多年。可是人有百样活法,在崔本家无疑活的舒服轻松。
  丁婆婆是住在这条街上的老人了,可是她没有娘家,原本就是流落扬州人家抵债给房东的女儿。后来经了几道手才嫁给她的丈夫!她丈夫也是穷苦人,到死都没有给她留什么钱财傍身。
  没有钱财、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能有什么日子?她做饭还不错算是一个手艺,可是这个手艺其实没有什么用。去酒楼帮佣?他们有自己的学徒,用不着花钱请个老妇女。至于说专门给人看孩子、做饭,真能请人的也就不在乎花钱买人了。所以她日子过的很艰难,一般是给人洗衣、做杂活儿度日。
  最好的时候是有人家办酒席,她是头一个要蹭过去帮忙的。这种帮忙的人固然没有工钱拿,但也有一个好处。即使是不凑份子记人情的,也能跟着吃饭,甚至主家大方的还能带剩菜回去。
  因为她生平最可怜,各家真有什么酒席一般也不会拒绝请她。而周围很多酒席都是请崔仁掌勺的,久而久之崔仁倒是知道这个丁婆婆有一定手艺,做事情也十分利落。所以崔本要雇佣人的时候,他首先就想到了丁婆婆。
  丁婆婆是崔仁这个当大哥的介绍给崔本的。
  到给崔本帮佣之后丁婆婆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比她丈夫在世的时候还好——她丈夫也是穷苦人,一辈子没让她享过福。
  一天包两餐,晚饭还可以带饭菜回去做早饭,这样看起来应该是三餐都包了。另外每个月还有一百个大钱,这些钱不多,却也足够丁婆婆采买别的日用了。为此她只需要做两餐饭、洗崔本一个人的脏衣服,打扫两间屋子。以她做的事情来说,这已经算很丰厚的回报了。
  只要在崔本这里帮佣,她维持生活毫无问题。而且崔本又不是个从小处抠的,像是过节的时候有什么多了,也会让丁婆婆带走。这样说起来,跟着崔本吃饭的丁婆婆倒是比以前养胖了一些。
  过的轻松了之后谁肯回苦日子,一想到赵莺莺可能辞了她,她就寝食难安。她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的,过去帮崔本做事一年左右,积累了一点香火情。可对于崔本来说,她并不是什么亲戚长辈之类的,只要赵莺莺说一声,那自然辞了就辞了。
  这种情况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讨好赵莺莺,在她看来只要得了赵莺莺的意,她留下来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只不过这些日子下来她始终没有什么机会,赵莺莺对她并不严厉,基本上就和崔本差不多。只不过她在一些事情上面挑剔一些,但考虑到她是个女人,这也是正常的。
  可当初丁婆婆就没有讨好到崔本,如今也就难讨好赵莺莺了——他们是一样的人,看着好说话,并不是为难人的。可是真的相处就知道了,容易相处,可要是真的亲近,那又是很难很难的了。
  赵莺莺对丁婆婆不冷不热,丁婆婆生怕她什么时候就觉得自己该走了。这次听说尤氏劝赵莺莺加入倒腾粮食生意,觉得机会来了!毕竟在她看来,世上不会有不想赚钱的,赵莺莺之所以拒绝,恐怕还是不相信尤氏这个嫂子。
  丁婆婆也知道,这些崔家妯娌们表面上是一家亲,实际上比一般的妇女见感情还要坏。不信任对方,这也是很正常的。而她正好有一个在那个主导这门生意的粮商那里做伙计侄子,大事儿指望不上,探听几句消息不难。她以为把这个消息告知赵莺莺,赵莺莺投钱进去,多少能够讨好到人。
  只是她没有想到,赵莺莺不愿意掺活这生意不是因为有什么顾虑,就是真心不想掺活。
  丁婆婆这一日又是失望回家的,到家之后才发现门口等着有人。看样子是一家三口,一男一女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打扮什么的比她还穷酸——她好歹也是在扬州城里讨生活的,干净衣裳有几件,每日出门都是整整齐齐的。话说真要是邋里邋遢的,当初她去酒宴帮忙,恐怕也不会有人要。
  这一家三口就不同,蓬头垢面,生后拖着一个人拉的小车,上面似乎的铺盖并锅碗瓢盆一类。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逃难的!丁婆婆过了一辈子是见过世面的,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姑姑,姑姑啊!快叫人,叫姑婆!”说话间那个男的领着身后的妇女和孩子给丁婆婆磕头。丁婆婆一时愣住了,她孤身一个人惯了,有人叫她姑姑什么,她实在反应不过来。
  看了半天才从那个男子脸上看出一点眼熟的东西,长的和她哥哥十分仿佛。
  不过这并不是让丁婆婆放心的原因,她靠着自己仅存的记忆,把老家的籍贯、孩子的辈分、家里人的名字之类的问题详详细细问了又问,确定一丝不错这才开门放人进去。
  事情也没什么奇怪的,当初丁婆婆的爹拿她抵了房租和欠债之后就带着家人离开了扬州,转到仪征县城去讨生活。勉勉强强算是站住脚了却没想到得罪了地头蛇,没办法只能再走。反正几经辗转,孩子卖的卖送的送,只剩下长子一个了。
  一家三口中的顶梁柱叹息道:“姑姑不知道,只有我爹跟在爷爷身边。一个是我爹业已经成年,算是一个壮劳力了。另一个就是爷爷年纪渐渐大了,要是有个万一,怕没人送终。”
  听到侄儿这个说,丁婆婆冷笑一声:“这我猜得着,他当初就是最冷心冷情的一个。并不是一分银子都没有了,偏把我抵给了人。打量着他还能靠着省下的这一分资财发财呢,这时候看来那是老天爷也看不惯,到底没让他做财主!”
  丁婆婆当初是长女,孝敬爹爹,照顾弟妹,自问没有一件事做的不好。最后要把她卖人的时候,她跪在地上磕头,头都磕出血来了,到底没有用。从那时候起,她心里就恨她爹了。只不过这些年没有机会再相见,也就没有机会展露而已。
  侄儿一家觉得尴尬,不过也容不得他们因为尴尬就什么都不做了。他们为什么一路往扬州来,为什么艰难打听这个姑姑的所在,不就是打算投靠她么。
  这时候看他们的运气,既好又不好。好的是这样长的年头,又不知辗转了几次,竟然真的找对了人,这实在是太难得了!为这他们在扬州城里已经乞讨了十来日了。再没有一个结果,恐怕就坚持不下去了。
  不好也是明显的,这时候看丁婆婆低矮破旧的屋子就知道了,这个姑姑在扬州这些年也没有富贵命。他们来投靠,更大的可能是什么都靠不着。
  果然,丁婆婆听他们说了情况之后叹了一口气。刚准备说什么的,忽然听到了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这声音她十分熟悉,过去她晚上可不是常常听自己的肚子叫唤。看着捂着肚子的孩子,长相依稀和自己有些像,忽然就心软了一点。
  “行了,今晚就算了,你们在我这里歇下。可是之后你们还得自己想办法——你们也是看到了的,我这里就是这样,没有那个能力接济亲戚。”
  说话间到灶房点火,把从崔家带来的饭菜打开。菜好处理,几样菜放在一起,加点水只管炖。饭的话实在是少了一些,她只能去邻居家借一些米煮饭。她平常在家用不着开火,粮食都没有准备。
  剩饭和米熬成了浓浓的粥,加上灶上炖的杂烩菜。她找出了三副碗筷摆上:“你们吃顿饭,别说到姑姑这里一趟,一餐饭都没有。只不过再要别的,那就真是什么都没有了。”
  有粥有菜,而且菜里面有很多肉,这就足够投奔的一家人吞口水的了。也不怕烫,囫囵下一碗热粥,然后才开始又是粥又是菜的吃饭。期间那孩子烫的嗷嗷叫,却也没有放慢速度——丁婆婆是过过苦日子,晓得是孩子喉咙嫩,更怕烫!
  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怜惜,最后却硬起心肠什么都没有说。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摸了摸枕头,这里面有她在崔家做事一来攒的钱,陆陆续续都换成了碎银子。除开花用的,也还有一两有余。
  吹灯之后她偷偷摸摸拿了出来,放在了贴身的衣襟里面。明日她可是要早早出门的,谁知道这侄儿一家会不会再赖两日,确定她实在没有油水以后再走。银子不放在自己身上,她真是担心。
  怜悯和防备并不冲突,这种以前从来没见过的侄儿,她一点都不了解,实在不想冒险。
  实际上之后的事情和她估计的很像,侄儿一家三口死皮赖脸地留了下来。白天出门乞讨,晚上回来住下。她那侄儿媳妇还抽空给她做活儿,算是讨好她的意思。
  丁婆婆一直没有坚决赶过人,不是因为她心存怜悯。像她这样讨生活不易的人,怜悯也被磨的不剩下什么了。那天的那一顿晚饭,实际上就是她最后的同情心。她之所以保持了默许,是因为她的情况特殊。
  她不只贫穷,更是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妇人。丈夫那边的亲戚根本指望不上,而上门的侄儿让她燃起了一线希望——上了年纪之后人总是会忧虑后事的,丁婆婆也害怕自己死了之后连个下葬的人都没有。
  勉勉强强收留投奔来的侄儿之后,晚饭带饭菜的需求就更大了。就算丁婆婆可以第二天不吃早饭,这一家三口也不是好养活的。侄儿是外乡人,在本地很难找到活儿干,只有偶尔运气好才能被雇佣,其他的时候只能靠孩子和女人乞讨。可是靠讨饭养活人那就是异想天开,到头来往往是饿了一整天,到晚上吃一顿饱饭。
  菜带的狠一些也算是够了,米饭则是挖空崔家的饭锅也不够。一般来说这时候应该自己买一些米才是,可是丁婆婆早就习惯了不在这上头花钱,想也没想就要依靠崔家。
  偷米这种事丁婆婆是不敢做的,应该说她根本不敢做任何偷东西的事。这也是她当初能被崔仁介绍给崔本做事的原因之一,手脚非常干净。抢剩菜的时候很凶不要紧,做主家的最怕雇工偷偷摸摸揩油!
  说来好笑,她选的办法是每天多煮两把米。
  第172章
  不过这种担心是很短的, 在她看来赵莺莺和崔本都是那种不在意小事的人。若是他们不打算辞了她, 这种小事又算什么。若是他们打算辞了她,就算没有这件事,她也不可能留在崔家。
  只能说丁婆婆的脑子没有转过来, 不是按照雇主的想法想问题——并不在意小处的性格是一回事儿, 每个人都会在乎自己是不是被人占便宜了是另外一回事儿, 想来没有什么人喜欢做冤大头吧。
  桃儿常常在厨房里帮忙, 丁婆婆的手脚如何瞒得过她, 转头就暗暗和赵莺莺说了。她脑子里想了想, 直接辞了人恐怕不大好,最好是能把丁婆婆介绍到别家去做事。这些日子相处着, 至少她能说丁婆婆确实做事利索, 也没有什么人品上的大问题。
  至于类似于占便宜这种事,只能说和光同尘了。不要说外面雇来的人了, 就是自家买的人还不是一样。正像是老话说的一样, 天底下没有不偷腥的猫儿!
  回来之后的崔本听赵莺莺说了丁婆婆的事儿,摇头叹道:“我还不知道丁婆婆做了这样的事情——不过原因我倒是知道一点。丁婆婆家侄儿来投奔了,向来是家里饭不够吃了。”
  崔本常在外面走动的们,就算不关心这样的市井八卦, 这些消息也会飞到他耳朵里。丁婆婆就住在这附近,一个消息传开是很快的。倒是赵莺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些不甚重要的消息就会错过。
  赵莺莺听崔本大概说了情况,心里更有些不落忍了。不知道是不是日子越过越顺遂的关系,这种时候她更难以决断。要是以前在皇宫里做宫女子的时候,绝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情为难自己,实在是那时候自己的为难已经够多了。
  这样想着的赵莺莺有些不想辞了丁婆婆了,至少最近这段丁婆婆比较困难的时间不想。只是赵莺莺心软这一下,崔本却不会。他想也没想道:“不能这么没规矩!况且我早就想着你来家以后好好买一房人服侍,就和大哥家一样。晚上好好和丁婆婆说一声,给点钱遣散也就是了。”
  这种雇工给遣散费的很少,这一点上崔本做的很厚道。
  可是再厚道赵莺莺也觉得有些不妥当,犹豫道:“不然再等一段时间吧,这段日子丁婆婆比较困难。再等一段时日,说不定他那侄儿渐渐能养活自己。到时候把丁婆婆介绍到别家去,也更加从容。”
  赵莺莺也很清楚,崔家这种主家可遇不可求。离了崔家,纵使有崔本帮着找另一个下家,可要还想这么舒服、宽裕的过日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崔本却没有赵莺莺那么多想法,恐怕在他看来只要给丁婆婆找一个下家,一切没有什么区别。而现在赵莺莺这样劝他,那是新媳妇小心做人的表现。反而劝她:“你不用多想,丁婆婆到别家去一样吃饭,留她又有什么意思?”
  说着利利落落去问亲戚朋友谁家要雇老妈子——可别小看这种推荐!哪怕是人市牙行介绍雇工也很难说的上是可信,为了赚钱他们常常说些虚假信息。相比起牙行的经纪,生活中亲戚朋友的推荐显然要可靠的多。
  像丁婆婆这样的人找活干很难,可是那些需要雇佣老妈子的人家想要找到真正可靠得用的人其实也一样难。一般的人谁去做这个,好不容易有个做的,若是不知根知底,你敢放人家进家门?
  这件事前后办的飞快,三天时间丁婆婆就去了崔本一个好朋友家帮佣。为这件事,崔本那朋友的老婆还上门谢过。只不过事情办的太快了也有一个不好,那就是赵莺莺还没来得及物色买人。
  丁婆婆走了,桃儿一个人做事就不够了。要知道家里可不只做饭洗衣打扫房子的活计——其实这些就已经够呛了,崔家那房子的大小打扫起来可不容易。另外家里还有骡子要照料,还有一些力气活要做 。总不能这些指望崔本来吧?
  赵莺莺帮着做倒是还可以,但是她打算过些日子就重新开始做绣活儿,恐怕日后就不会有时间做家务了。所以最好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买人进来,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赵莺莺数了数钱箱,成亲之后里面本身还剩下一些钱,再加上成亲喜宴上亲戚朋友凑的份子,足够支撑小夫妻两个过一段松快日子了。至于说之后,崔本的酒坊是一直在赚钱的,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酒坊逢年节开销的账单先不说,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倒是零售的酒水收入就足够应付小夫妻两个的日常开支了,甚至还有一些盈余。这样的话,钱箱里的钱还是足够买人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