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妇人是好心,提醒李诚打的是勋贵,有爵位的人。再提她的关系,名义上是两人的母亲。他们再怎么折腾,也不敢把自己怎么地。总之说话很有讲究,交代清楚事情,还暗示李诚要当心。这女人,真的不简单。李诚脑子里一转,杨氏出自弘农杨氏观王房,这一房出过杨雄这种隋朝的顶级权贵,杨氏的父亲是杨雄的弟弟杨达,在隋朝做过尚书、纳言。
  可以说这一门在武德年间,还是顶级的门第。这种家庭出身的杨贞,素质自然不凡。杨贞嫁给武士彠,是武德年间皇帝李渊做的媒人,而且嫁过去的时候四十六岁了。还是所谓的卖婚(武士彠有钱有权)。
  这么一算,杨贞今年都快六十了,看着却像个四十出头的妇人,这也是个妖孽啊。
  搞清楚这些关系,再算上武约(武则天),李诚自然不会露怯。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怎么比啊?加上武士彠是李渊的人,就更没啥好担心的。所以李诚把事情都抗下来,给杨氏和武约一个有担当的印象。
  杨氏得到李诚的回答,见他镇定自信便放心了,微微颔首:“如此,妾身告退。”
  李诚看她要关门,抬手叫住道:“夫人且慢,在下住在隔壁,今后一段时间就是邻居了。夫人家里有什么事情不方便出门的,让人来说一声。事情我既然遇上了,就不会撒手。”
  李诚这话的意思就是,武家兄弟再来闹事,知会一声,我兜着了。
  杨氏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关门闭户。武约一直盯着李诚,一直到门被关上。
  杨氏并不介意跟邻居搞好关系,而且还是一个看上去很出色的青年。武氏听起来是权贵,实际上在权贵里头,处在一个底层,比一般的百姓是好不少。但这是长安城啊,就算不少长安城,老家文水县,随便一个县令就不是武家能惹的起的。
  落草的凤凰不如鸡!说的就是武家。武士彠在的时候,或许还有人会忌惮一些。说句难听一点,要不是顾忌名声,武士彠这种李渊的起家班底之一,李世明恨不得亲手弄死。
  “阿母,隔壁家不是姓崔么?”武约抬头看看母亲,问了一句。
  杨氏柔声笑道:“应该跟崔氏没什么关系。”
  李诚也没心思转悠了,转身回去。如果不是女皇的缘故,武氏这种有政治站队错误案底,李渊绝对死党的家族,李诚根本就不在意。多了女皇的因素,李诚就得谨慎应对了。
  相比于李诚的悠闲,李靖就没那么轻松了。回到长安先不回家,直接奔着大兴宫去了。面见皇帝的过程更不轻松,一番君臣奏对之后,李世民摸出一份奏折给李靖看。
  李靖仔细一看,好嘛,被人弹劾要谋反,当即就跪下表示接受皇帝的任何处罚。喊什么冤啊?傻瓜才喊冤。这时候越老实,皇帝就越觉得你委屈了,要弥补你。
  李世民就当没这份奏折一样,随手拿起一副字递给李靖:“药师,这个李诚在哪呢?”
  其实李世民很清楚李诚的去向,这是长安,皇帝才是最大的地头蛇。丽景门和不良人内外配合,李靖身边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去向?
  李靖一看是提携玉龙为君死,呵呵呵,马屁诗。看来皇帝的心情不错。这是从外人的角度看李靖,然后提携玉龙为君死,马匹水准之高,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臣不知,入城之前,自成便离开大队。”李靖照实说,李世民也没在意,笑道:“此人才具确实不凡,朕想见他一见。”
  李靖心道,你要见李诚,派人去传一声就是了。再一想,不对,李世民召见李诚,意义不一样。百官看了会怎么想?这里面有多少红眼病?还有多少喷子?
  回头给皇帝烦死了,这锅谁背?
  “臣腿疾发作,肯定陛下开恩,允臣闭门养病。”李靖多聪明啊,立刻就给了皇帝答案。
  “嗯,药师回去安心养病吧。”李世民很满意的点点头。
  这番君臣对话大概意思可以这么理解。首先呢,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当皇帝也是要有人支持的,什么人支持呢?文武百官,以及他们代表的地主阶级。也不是没有为所欲为的皇帝,比如隋炀帝杨广就玩砸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玩砸了就是昏君。
  李世民不能当昏君,而且还奔着千古一帝的方向飞奔中。所以,不能为所欲为。
  那么问题就来了,召见李诚简单,派个太监去就够了。回头你见了人呢,真的觉得他有培养价值呢,打算怎么办?李诚现在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贸然召见又封赏一番,待遇不附和他的身份。另外一个,李诚一旦进入下面那些人的视线,觉得这家伙靠抱皇帝大腿上来的,肯定不是一条道上的,今后李诚的日子会很不好过。扣你个佞臣的帽子,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这帮人为啥这么吊?理由很简单,掌握了话语权。
  没错,就是话语权,纵观历代君主集权的封建王朝,除了满清喜欢用刀子表达意志,其他朝代的皇帝都不会这么干。即便是满清,康熙开始,对地主阶级也不会轻易动刀子了。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吴三桂造反,康熙一看我去,八旗不能打了啊,得上绿营。这样以来呢,汉臣的待遇才得到了改善,通过科举给知识分子一条向上的路走,这江山才坐的稳当。
  总而言之,李世民私下里见一见李诚,看看他的成色。然后在决定怎么用他。
  李靖一生病,李诚总得去看望一下吧,然后李世民可以悄悄的出宫,去李靖家里喝杯茶。李靖很清楚,自己家里不可能没有皇帝的探子,真的家里经营的铁桶一般,距离谋反不远了。
  君臣相得,想的都很好。但有人就是不按牌理出牌啊,你准备的套路对他没用。
  李诚就是这个讨要的家伙,尽管第二天中午就听说李靖腿疾发作了,却一点去看望李靖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在指挥瓦匠,改造家里的灶台。
  崔成听到消息就来告诉他,还劝一句:“卫公很看重你,要不去看看?”
  李诚歪歪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锅灶不改好,你就吃不上炒菜。”
  崔成一听也对啊,吃不上炒菜,太惨了。“也是啊,那二郎继续。”说着就走了,李靖的事情,先放一放吧,吃上炒菜更重要。
  李诚的话没说完,也没必要说穿。李靖为啥要闭门不出啊?呵呵呵,被人诬告了呗。就为这事情去看李靖,嫌麻烦不够多么?那老匹夫,躲他都来不及呢,还送上门?
  这就是个心态的问题了,一般的人被李靖看重了,还不得每天登门拜访套近乎啊。
  李诚没有这个念头,很简单,他就没打算成就一番事业。李诚还是把改善生活条件放在了第一位,你说上个厕所都没厕纸,得用厕筹的唐朝。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还有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事情么?还有比用上草纸更要紧的事情么?
  李诚的心态就这么简单,等到兵部叙功下来,也不要求做官,解决户籍问题,赶紧落地当地主去。官这个东西,爱谁谁,反正李诚没打算做官。崔成有官做就行了,而且李诚也不认为,自己那点功劳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就算是混上了,李诚也不打算去当,回家当地主多爽啊,朝廷里的争斗,就不是自己能玩得转的。
  李靖在家里偷着乐呢,妇人红拂女见他没事傻笑,还关心了一句:“有啥可乐的呢?”
  李靖解释一番,事情是这样的。最后来一句:“陛下还等着李诚来看望我呢,殊不知,被人诬告的事情,李诚早就暗示老夫了。那时候老夫还没在意,见到奏章后才明白。功高震主,就算没罪,也是有罪。”
  红拂女没听明白,也没深究。李靖心里是很清楚的,李诚提醒他的时候,意思就是你要小心哦,功高震主这一条,随便有人这么说,你都逃不了嫌疑。还有啊,你看看自己的黑历史!是吧,当今天子是怎么上台的,你心里比我明白,杀哥宰弟。
  这种方式上位,疑心病是最重的。所以,李靖很清楚,李诚是不会主动登门的。李世民的小心思,算是白费了。这样也好,现在的李靖,很难给李诚太多帮助了。甚至还会拖累。
  君王,是最无情的动物。
  李世民郁闷了,整整两天,丽景门的人汇报的结果,李诚在干啥呢?买砖头,找瓦匠和木匠,还有铁匠。也不知道他在忙啥,别说看李靖了,兵部都没去。
  两天下来,李诚算是满意了,炒菜吃上了,擀面杖也有了,厨房人员培训也开始了,洗澡的大木桶也有了。虽然距离烧锅炉水池子还有一段距离,凑合过一阵是没问题的。
  就在李诚看着灶台里烧的柴火皱眉头,决定一定要改成烧煤的时候,崔成来了:“二郎,明日该去兵部叙功了,完了还要去吏部走一趟。”
  李诚回头看看:“啊,其实我去不去都无所谓了,大兄去就行了。我琢磨着,明天就启程,回蓝田县安家。等大兄上任,视具体情况而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