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第15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岳知道劝不住,便不再劝了,只说让余柏林选好得力且信任的管家,家中还是要打理好的。
  “家中之事,已经有陛下帮忙看着。”余柏林丝毫不避讳道,“我身体之事,陛下也是知道的,前几年陛下说要为我掌眼,其实也是为我遮掩。只是此事太难以启齿,让老师和师娘费心了。”
  “这件事也不是你的错,你肯对老夫说,已经是难得。”张岳听到连陛下都知道了,还为其遮掩,立刻想到陛下是不是早就想为余柏林张罗婚事。
  当年余柏林少年状元,真是捉婿的好时候,且陛下对余柏林知根知底,肯定余柏林将来定会走向高位,提前许他一个宗室女子也不为过。
  现在陛下为其遮掩的意思,除了的确对余柏林很有好感之外,是不是也对余柏林不会因姻亲和其他大家族有牵连而感到放心?
  朝中地位到了张岳这个高度,就容易想多。
  他顿时不再多言了,只是心中对余柏林更心疼几分,并且决定一定要好好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好好照顾余柏林。即使他百年之后,若是余柏林将来有难,也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定要把他当做家中兄弟看待。
  余柏林的舅舅现在已经搬出了京城,他能依靠的“亲人”,也只有自己的老师了。
  而陈曦在得知之后,和张岳的想法一致。
  所以他们都是朝中顶尖的大臣,对阴谋论脑补都是一套一套的。
  因余柏林并没有瞒着金刀卫,所以金刀卫在询问了余柏林和封蔚两人意见之后,将此事呈给了皇帝陛下。
  说实话,金刀卫那哥们在得知此事的时候,吓出了一身冷汗,觉得自己妥妥的要被“发配边疆”,去给刘千户当下属了。
  而在报告此事的时候,那金刀卫也留了个心眼,德王和余柏林之事可以要跟郑指挥使打报告,不用通过金刀卫的程序,让无关人知道。若事关**,则可以直报郑牧,直接面圣。
  他选择的是直接面圣。
  他对余柏林挺有好感的,直觉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至于郑指挥使是不是已经知道,他就管不住了。他只要无愧于心就好。
  谁知皇帝陛下在得知此事的时候,只深深叹口气,说委屈长青了。
  金刀卫一头雾水。
  皇帝陛下这意思是,难道余大人此事只是借口?
  他突然想起,余大人和德王关系不一般,顿时背后出了一层冷汗。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发配边疆了。
  不过皇帝陛下只是让他回去了,并且一定要将此事保密,绝不可以让第二人得知。
  那金刀卫松口气。
  他出宫门之后,也不由叹口气。
  或许他没想到,余大人真是……委屈了。
  封庭的确以为余柏林是借口。
  余柏林不是没有得病的时候,在北疆时受伤还被一群御医围着,封庭并未听任何一个御医说余柏林身体有那方面的问题。
  不可能连御医都诊断不出来,余柏林自己却诊断出来了。
  难不成余柏林比御医医术还厉害?
  因封蔚的炫耀,封庭知道这两小子的关系已经定下来了。他只以为,是余柏林因封蔚的关系,才不愿意有子嗣。
  但封蔚要过继子嗣容易的很,开国这么多年,宗室其他说不准,但人多是肯定的。绝对没有想过继,过继不到人的时候。
  而余柏林已经被宗族除名,以他舅舅对孙子的宝贝劲儿,定不可能将独孙过继给他。
  余柏林的后嗣才是真正堪忧。
  封庭觉得,余柏林为封蔚牺牲太大了。而又是封蔚先追求的人家。
  于是他越想心里越觉得不好受。在想及余柏林救了他家三个人,还这么忠心贤能之后,心中更加不好受。
  他心中对余柏林仅剩不多的芥蒂也终于消散了,真正将余柏林从友人,慢慢向家人转换。
  这倒是意外之喜。
  封庭心态转变之后,大宝小宝又恢复了经常去余柏林家中的频率。
  即使大宝现在很忙。
  封庭想,反正余柏林都是自家人了,他和皇后身体都不好,不如让余柏林多带带两孩子吧,免得余柏林离开之后,两孩子又要闹腾。
  所以陛下你心痛心虚之后的反省和同情呢?给狗狗吃掉了吗?
  不过余柏林倒是非常高兴。
  或许是早就知道自己没有孩子,因此在大宝小宝幼年对他十分亲近的时候,他也不自觉的将这两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
  能看着两小从小团子渐渐长大,大宝已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好少年,小宝也成了乖巧疼人的好孩子,余柏林心中十分自豪。
  真有一种傻爸爸的心态。
  让封蔚又不由乱吃飞醋。
  就和以前大宝小宝还是小团子的时候一样。
  不过现在大宝不怕封蔚了,两人经常互相“吵闹”,余柏林则牵着小宝在一旁看热闹。
  负责监视的金刀卫想,还真像是一家人呢。
  希望老天厚爱余大人吧。
  第113章
  相亲的事,因为余柏林的不配合而不了了之。
  后来经过张岳和陈曦这边主导舆论,让大家相信了,之后皇帝陛下有重任交给余柏林,因此余柏林是绝不可能在此关头和别人订下婚约的。
  之后那些达官贵人们酸溜溜道,果然寒门就是寒门,即使当了高官,被皇帝陛下信任,也要步步谨慎,如履薄冰,丝毫不能松懈。哪有根深蒂固的豪门世家活的自在?
  又有些怀疑余柏林真正身世的勋贵们则在怀疑,皇帝陛下究竟是真的信任他的弟弟们,还是其实并不那么信任。
  他对封蔚和余柏林放权放的很开,平时也多加纵容,若有弹劾的帖子直接驳回,信任姿态摆的很足。
  但看封蔚和余柏林,都已经过了弱冠之年,却连结亲的风声都没传出。
  余柏林也就算了,若他不是被人怀疑的皇室血脉,那么以他身份背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也可以接受。
  但封蔚乃是德王,他的婚事是皇帝陛下可以直接相看的。
  就算封蔚不在京城,但若是皇帝陛下想给封蔚相看王妃,皇后直接就可以在京中召女眷入宫相看。
  而无论是皇上还是皇后,都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
  事关王爷的婚事,其余人又不敢插手。
  唯一可以插手的太后,死的只剩下骨头了。
  倒是有宗室自诩自己长辈的身份,想要询问此事,甚至为封蔚介绍“合适的王妃”,纷纷被成皇后微笑着堵回去了。
  “德王之事,即使是本宫也无法插手。”成皇后微笑道,“德王心不定,他不点头,以陛下的性子,只会由着德王来。您也别说了,若是被陛下知道,定会恼了你的。”
  旁人还想再劝说什么,成皇后之后就拒了这些人进宫,把人弄得灰头土脸。
  他们抱怨几句,皇帝陛下就出手了,找了借口把人子孙甚至娘家子孙的职位贬了。
  这下子没人敢说话了。
  他们这下子清醒了,皇帝陛下本就不是由得了别人指手画脚的人。之前他们夫妻两十几年的艰苦,宗室除了少数人伸出过援手,其余都作壁上观,有些甚至落井下石。皇帝陛下登基之后,没有处理这些人已经是十分仁慈。
  当年封庭登基的时候,他们也战战兢兢。但过了这么多年,心就松了,胆子也大起来一点。
  提前文宗捡了个便宜皇位,被人怀疑得位不正。因此为了舆论,除了对封庭这个皇太孙、以及曾经铁杆支持先太子的人打压之外,对其他宗室都很宽待。
  他需要这些人来给他造就一个好名声,一个得位很正的好名声。
  不过封庭可不管这些。他本来就这么小心眼,何况即使他不小心眼,也节省惯了,可不会白养吃闲饭的人。
  就算一个姓氏又如何?他只管得住自己的小家,其他人,谁爱管谁管,反正他不管。
  从开国到如今,和皇家沾亲带故的人有多少?反正你不努力,将来就算带了个“封”的姓氏,和普通人也没区别。
  经皇帝皇后夫妻两这么一出手,本来有些躁动的宗室离开安分了不少。
  其实封庭任用人才不拘一格,不像其他皇帝,虽然表面上宽待宗室,好吃好喝供着,但对其子嗣一点都不信任,基本不可能有实权。
  封庭只要人是有真才华,即使是宗室也会任用。所以宗室子弟中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就很高兴了。
  不过长久以来,大部分宗室已经被养的很废了,高兴的人只有少数,多数都抱怨皇帝陛下太苛刻,不善待宗室。
  但朝中文人们却是很高兴的。大部分文人们可不会想着皇帝是为了养废宗室。他们只看到这群人什么都不干,都能活得很滋润,心中早就不满了。
  讽刺这些宗室和其他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世家纨绔子弟们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文学史上最热的题材之一。
  现在皇帝陛下这么做,他们认为是皇帝陛下终于醒悟了,知道一视同仁了。
  就是嘛,这些宗室的起点本来就比他们高,还不努力,让他们这些辛辛苦苦读书做官的学子们心里怎么能平衡?
  于是宗室们本想掀起舆论,想让皇帝陛下重视他们,谁曾想皇帝陛下还没出手,先被拍手称快的文人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只得纷纷缩了回去,督促子孙好好上进了。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想让子孙上进,只是一朝天子一个态度,谁知道他们子孙好不容易上进了,入朝为官了,下一任皇帝会不会又让他们滚回来吃闲饭?
  若是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悠悠闲闲的待着,免得到时候心里更不舒服。
  这些人心中如何想,皇帝陛下是不管的,他操心他弟弟他儿子就成了。
  ……好像也不止操心这两人。
  很快京中就发生了一件热闹的事,让大家把视线从余柏林身上移开。
  金刀卫指挥使郑牧和婉柔长公主订婚,于年后完婚。
  婉柔长公主与何成琥和离之后,京中就在猜测,皇帝陛下是否会为婉柔公主找一个新驸马。
  虽然普通女子结过一次婚大概很难找一个好的了,但公主可不一定。
  而且和她同等年龄的,家中死了正妻的达官贵人也是有的,也不是挑不出来好的。
  不过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认为委屈了婉柔长公主。
  而公主和离之后,不再嫁的也不少,谁也说不准。
  京中好事者早就猜测过若是婉柔长公主再嫁的驸马人选,其中金刀卫指挥使郑牧最为可能。
  首先他和婉柔长公主年龄相仿,其次他未曾娶妻,又深得皇帝陛下信任,应是最合适的驸马人选。
  只是不知道郑牧看不看得上婉柔公主就是了。毕竟婉柔公主嫁过一次,脸上还有胎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