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赚私房钱(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三夫妻说了这么多也就不难为她这个小孩子了,他们让蒋小苗跟着他们夫妻饱餐了一顿,临走的时候还把一些做鱼丸剩下的材料送给了蒋小苗。看着那些鱼肠,鱼鳔,鱼子和头尾,蒋小苗就想到了自己家乡的烩鱼杂,这些东西做到入味比鱼肉都好下饭。
  蒋小苗回去的时候母亲正在煮晚饭,今天大伯娘带着两个女孩到一户财主家做绣品去了,整整十天不回来。大伯娘临走的时候留了五十斤棉花给何秀秀纺线,这样她们就不怕何秀秀在她们走后偷懒吃白饭了。这些线要是真的纺出来能赚两百多个钱,可吝啬的大伯娘只留下了一百五十文钱给何秀秀母女吃十天的饭,那五十文大约是收房租意思了。
  何秀秀心里很难过,但是她闷在肚子里不跟两个女儿说,蒋小苗发现了这个问题,她眼睛转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对何秀秀说到:“这五十斤棉花和一百五十文钱用好了,我们娘三个就能攒些私房钱了。”
  听到私房钱,蒋小花立刻冲了过来,她是太想家里有些私房钱了,她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吃饱。何秀秀也明白要是大伯子和儿子不回来,她们总是这样跟着大嫂一家,迟早都会被压榨干净然后被卖了。
  蒋小苗清清嗓子,用稚嫩的童音说到:“娘去找那些没有本钱买棉花,手艺还行的穷人女子过来纺线,让她们就在我们家走廊上纺线,按照纺线的重量给她们结算了工钱。然后当天卖掉线再买入棉花继续雇她们做事,如此过了十天,娘手里总能剩下些钱财吧。还有娘也不要太老实,你别傻乎乎地剩下五十斤线给大伯娘,多少留些没纺完的棉花下来,这样大伯娘下次就不会留这么多活给你干了。”
  何秀秀一听这个话马上就来精神了,她立刻说到:“小苗你的主意好,我们现在就去找人来帮忙,今天晚上有月亮,晚上就能把活干起来,我们吃的粮食不要一口气买,那些钱还能买写棉花回来。小苗,我的儿,你怎么这么聪明。”
  蒋小苗被表扬了也没有一点骄傲的神情,反而有些忧愁地对母亲和姐姐说的:“想过好日子就要动脑筋,我们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大伯娘生活,将来两个姐姐出嫁,要是不走运,我们都可能被她们卖掉。我总觉得大伯娘收留我们没有安什么好心眼。娘,你也别拿一百五十文钱买棉花了,你拿五十文买点酒菜,我今天得了些鱼杂,等会儿我教你做一个菜,你请绣房里的江婆子吃一顿。明天你用纺好的线跟绣房换些大布头和原先积压的布料,江婆子一定会照顾些,卖这些比你买棉花更划算。”
  何秀秀被蒋小苗的成人化给吓呆了,蒋小花赶紧躲到了母亲身后。过了一分钟,何秀秀退了一步,盯着蒋小苗说到:“苗啊,你不是被什么精怪附身了吧,你怎么会这么说话?妖精也没有你这么会算。”
  蒋小苗看着吓傻了的母亲和姐姐,翻了翻白眼说到:“你们看过像我这样天天吃不饱都不走的妖精吗?要是我是妖精早就离开这里,我穿墙,天天把财主家的好吃的都吃光,还要偷好多银子去街市上买东西,喜欢什么买什么?”
  看到蒋小苗说起这些,何秀秀才放心下来,原来蒋小苗的早熟是被饥饿逼得,这孩子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在大嫂家没吃到什么,可从来没有被饿醒过,大约是找到了吃饱饭的办法吧。何秀秀想了想,咬着牙拿出了五十文钱去买了酒和卤菜,蒋小苗让蒋小花烧火,亲自把握了作料的分量。等烩鱼杂出锅的时候,蒋小花闻着就流下了口水,蒋小苗看了看蒋小花没有出息的样子,特意留了些下来,让蒋小花送到李三夫妻的摊子上一起吃,至于她就要跟着母亲去江婆子那边拉关系。
  何秀秀不愿意浪费“赚钱”的机会,临走到路口还把几斤棉花放在了熟人那边,约了她们明早来自己家里做活把纺好的仙带来。蒋小苗看见母亲很上道,心里也非常高兴,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都是靠“剥削”别人赚钱的,当资本家很光荣的。
  江婆子是跟着绣房老板娘的娘家奴仆,在绣房里也颇为得脸,绣房里的处理货都是她管着呢,那些换线的事情也是她说了算。老板娘对所有处理品都有一个大致的价钱,江婆子要是能多卖当然好,所以想在绣房的处理品中拿到能赚钱东西的人都要孝敬江婆子。
  蒋小苗在现代早就会做一手好菜,打工的时候做过包做饭的钟点工,手艺相当不错。江婆子吃了何秀秀送来的酒菜,对那道烩鱼杂非常满意,还问何秀秀是从哪里买来的。蒋小苗同学马上抢答说是李三家的鱼丸摊子买的,江婆子回味了一下滋味就记住了李三家的鱼丸摊子。
  江婆子吃了东西自然明白何秀秀是有求于她,何秀秀红着脸把蒋小苗的意思说了。江婆子当下就打开废品仓库把最近要处理的布头,次品绣件一样样拿了出来,还有几件被小工做坏了的便宜衣服,这些全要要的话一共是三两七钱银子。
  何秀秀手里只有一百文钱,这还是她们母女三人十天的生活费,蒋小苗看着何秀秀为难的样子,立刻拉着母亲耳语几句。
  何秀秀听懂了蒋小苗的意思,便对江婆子说到:“江婆婆,我们家大嫂应该是还有工钱放在绣房里没有结算吧,这些东西我们家全要了,算是大嫂给我们娘三个添新衣服的。钱,等大嫂回家和绣房结算工钱的时候再一并算。”
  江婆子想了想就答应了,绣房一般都会压下绣娘的一些工钱,算是质保金。像刘氏母女三人经常在绣房里接活的,流转起来就是二三两银子,这次她们去财主家绣嫁妆,工钱还是要通过绣房结算,拿这些东西给她们家的人是不怕赖账的。
  ---求收藏,推荐,前面的十万字能当种田文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