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无眠
船在波心荡漾,琼华洒满水面。
慕容薇唇边弯起微微的弧度,似月光一般清冷无限,她带了一丝讥讽,低低问道:“其实我一直想问姐姐,为何一样姓周,姐姐偏与他背道而行?”
苏暮寒攻破皇城之后,连幼小的阿萱都要杀之后快,却竟然放过温婉,还给她最好的礼遇,慕容薇能确定她的身份,却理不透从中的曲折。
温婉淡然坐在船头,她脊背挺得笔直,飞扬的发丝抚散,露出端庄高贵的面容。虽只是一袭简单的淡蓝色暗纹裙衫,却在月色下显出风仪高华的气度。
轻浅的一笑里,温婉有着风华绝代的姿容和仪态,她端肃地开口:“阿薇猜得不错,我身上的确流着大周皇族后裔的血,不过,此周并非彼周。”
事情总是一波三折,才有后世种种错综复杂。原来小皇帝的乳母当年所生,并非只有一子,而是一对龙凤双胎。
儿子可以承继大周传承,兵荒马乱之际,这女儿不仅无用,还是众人的拖累。因此,当年大周的金吾卫指使使周扬尘待乳母一朝分娩,只抱走了儿子,狠心弃那对还在血泊里的母女于不顾。
那乳母伤心失望,本是大出血的症状,拼尽全力生下一双子女,又受这样的打击,不过半日便一命呜呼。
幸亏贴身宫女胆大忠心,她草草安葬了小皇帝的乳母,又简单地收拾了细软,循着宫中秘道,带着这个女婴逃出宫去。
那宫女隐姓埋名,谎称这是自己的孩子,并为她冠了周姓。含辛茹苦在宫外将这位公主养大,教她规矩礼仪和诗词典籍,后来又替这位公主招赘了夫婿。
直待临死之前,那宫女才将苦守了一世的秘密告诉了公主殿下。
世人都以为小皇帝没有后人,实际他却育有一子一女,这便是温婉这一支大周后人的来历。
温婉拿手笼着耳边的碎发,明眸灿若点漆,对慕容薇轻轻笑道:“周家传有家训,是当年那位公主殿下亲自撰写了留给后人。既是当日已被大周朝的权臣丢弃,兴也好,亡也罢,公主与贫民的身份都无所谓,我们从此与废大周皇室毫无关系。家祖教我们,做最普通的人,过最简单的日子。”
今日将话痛快说出,温婉心中高兴,笑得华丽灼目:“再为阿薇解惑,家祖姓周,并非不忘大周,而是尊了先夫人的姓氏,便是你们所说的小皇帝乳母,我们先夫人本就恰巧姓周。”
夜色撩人,水波荡漾,弯月似弓,洒上船舱。两人轻轻举杯,以茶代酒,满满饮下,品不出那茶中到底藏着几许甜蜜又几许苦涩。
有些话藏在温婉心里,不吐不快。她轻轻将手抚在胸前,朝慕容薇微笑:“阿薇以为苏暮寒如何会善待我一个无用的周家后人?难道真会因为我与他流着相同的血脉?”
不堪回首。
便是今日与温婉一起回忆,慕容薇还是无法想像,自己是怎样熬过那十年岁月,将青丝染成白发,又誓与苏暮寒不死不休。
“难道是他想从姐姐身上再挖出什么秘密?”知之甚深,简直一点即透。慕容薇笃定地知道,对那种不讲骨肉亲情的人,能为他驱动的,便唯有利益二字。
“阿薇真是聪明”,温婉轻轻击掌,带上一抹自嘲的笑意:“世代相传,小皇帝手中还藏有宝库,苏家那一支既然不知,苏暮寒探得我的身世,自然把目光转到我的身上。”
温婉压抑地笑着,却忍不住笑出了眼泪:“当年抱走公主殿下的那位恩人,本是仓促之间收拾了细软。东西虽然贵重,几代人坐吃山空,早已败得干净。我母亲当年便是因为家贫才被迫卖身进了襄远伯府做个奴婢,若是守着金山银库,何至于自己反而三餐不济?真是笑话。”
痛痛快快说了一番心里话,温婉胸中快意,向慕容薇轻轻敛礼:“阿薇要我这一世以义女的身份陪伴安国夫人,是不想我受上一世的磋磨?”
的确是慕容薇的一点私心,不想让温婉远嫁,又想还她前世郡主的身份。慕容薇微微眯着眼,颇有些无奈:“婉姐姐若是依旧想嫁与秦恒,我好似便做了些无用功。”
“阿薇,我是诚心谢你”,上一世里,温婉选择以那样的方式报恩,其实不过是落在苏暮寒棋盘上的棋子,艰辛地挪动着,于大局无益,于安国夫人更无益。
今世,慕容薇给她在安国夫人面前尽孝的机会,温婉心里不知有多么感激,她握住慕容薇的手,说得诚心诚意:“你可知道,安国夫人当年看似只救了我的母亲,其实救的是我外祖整整一家。”
两人把盏长谈,似要将两世的话一夕说尽,看头顶月影渐渐西斜,璎珞久等不至,轻轻晃动着缆绳催促,慕容薇与温婉才依依惜别。
回到舱房,慕容薇了无睡意,披了衣裳坐在榻上,望着河上清冷的月光出神,在心里仔细整理着温婉传过来的信息。
想到顾晨箫那样的人物最后竟然孤独而终,年轻时幽如竹上清雪般的面容,还有那次次风光霁月的笑意,都无法与温婉口中的寂寥和失意重和,每一次碰触都叫人揪心的疼痛。
慕容薇随手往脸上一抹,又是抹不尽的泪水。
不觉已是三更天,温婉蹑手蹑脚回到楚朝晖的官船上,灯光昏暗,只有为她留灯的宫女守在船头,其余人早已进入梦乡。
温婉道了谢,回到自己房中,吹熄薄绢宫灯,只是依枕而坐,望着一片月光洒向水面,再也无法入眠。
一路缓行,有夏钰之带着侍卫开路,除去沿途一些地方官和家眷的叨扰,这次出行极为顺利。三月初三午后,船便到达终点,泊在了离玉屏山不远的官府码头。
玉屏山离苍南县府最近,却隶属正阳县管辖,地理位置有些特殊。因而,除了行宫的总管带人立在岸上等侯,淮阴的知府与正阳的县令,带着本县的同知、县丞等人也乌压压立了一地。
慕容薇唇边弯起微微的弧度,似月光一般清冷无限,她带了一丝讥讽,低低问道:“其实我一直想问姐姐,为何一样姓周,姐姐偏与他背道而行?”
苏暮寒攻破皇城之后,连幼小的阿萱都要杀之后快,却竟然放过温婉,还给她最好的礼遇,慕容薇能确定她的身份,却理不透从中的曲折。
温婉淡然坐在船头,她脊背挺得笔直,飞扬的发丝抚散,露出端庄高贵的面容。虽只是一袭简单的淡蓝色暗纹裙衫,却在月色下显出风仪高华的气度。
轻浅的一笑里,温婉有着风华绝代的姿容和仪态,她端肃地开口:“阿薇猜得不错,我身上的确流着大周皇族后裔的血,不过,此周并非彼周。”
事情总是一波三折,才有后世种种错综复杂。原来小皇帝的乳母当年所生,并非只有一子,而是一对龙凤双胎。
儿子可以承继大周传承,兵荒马乱之际,这女儿不仅无用,还是众人的拖累。因此,当年大周的金吾卫指使使周扬尘待乳母一朝分娩,只抱走了儿子,狠心弃那对还在血泊里的母女于不顾。
那乳母伤心失望,本是大出血的症状,拼尽全力生下一双子女,又受这样的打击,不过半日便一命呜呼。
幸亏贴身宫女胆大忠心,她草草安葬了小皇帝的乳母,又简单地收拾了细软,循着宫中秘道,带着这个女婴逃出宫去。
那宫女隐姓埋名,谎称这是自己的孩子,并为她冠了周姓。含辛茹苦在宫外将这位公主养大,教她规矩礼仪和诗词典籍,后来又替这位公主招赘了夫婿。
直待临死之前,那宫女才将苦守了一世的秘密告诉了公主殿下。
世人都以为小皇帝没有后人,实际他却育有一子一女,这便是温婉这一支大周后人的来历。
温婉拿手笼着耳边的碎发,明眸灿若点漆,对慕容薇轻轻笑道:“周家传有家训,是当年那位公主殿下亲自撰写了留给后人。既是当日已被大周朝的权臣丢弃,兴也好,亡也罢,公主与贫民的身份都无所谓,我们从此与废大周皇室毫无关系。家祖教我们,做最普通的人,过最简单的日子。”
今日将话痛快说出,温婉心中高兴,笑得华丽灼目:“再为阿薇解惑,家祖姓周,并非不忘大周,而是尊了先夫人的姓氏,便是你们所说的小皇帝乳母,我们先夫人本就恰巧姓周。”
夜色撩人,水波荡漾,弯月似弓,洒上船舱。两人轻轻举杯,以茶代酒,满满饮下,品不出那茶中到底藏着几许甜蜜又几许苦涩。
有些话藏在温婉心里,不吐不快。她轻轻将手抚在胸前,朝慕容薇微笑:“阿薇以为苏暮寒如何会善待我一个无用的周家后人?难道真会因为我与他流着相同的血脉?”
不堪回首。
便是今日与温婉一起回忆,慕容薇还是无法想像,自己是怎样熬过那十年岁月,将青丝染成白发,又誓与苏暮寒不死不休。
“难道是他想从姐姐身上再挖出什么秘密?”知之甚深,简直一点即透。慕容薇笃定地知道,对那种不讲骨肉亲情的人,能为他驱动的,便唯有利益二字。
“阿薇真是聪明”,温婉轻轻击掌,带上一抹自嘲的笑意:“世代相传,小皇帝手中还藏有宝库,苏家那一支既然不知,苏暮寒探得我的身世,自然把目光转到我的身上。”
温婉压抑地笑着,却忍不住笑出了眼泪:“当年抱走公主殿下的那位恩人,本是仓促之间收拾了细软。东西虽然贵重,几代人坐吃山空,早已败得干净。我母亲当年便是因为家贫才被迫卖身进了襄远伯府做个奴婢,若是守着金山银库,何至于自己反而三餐不济?真是笑话。”
痛痛快快说了一番心里话,温婉胸中快意,向慕容薇轻轻敛礼:“阿薇要我这一世以义女的身份陪伴安国夫人,是不想我受上一世的磋磨?”
的确是慕容薇的一点私心,不想让温婉远嫁,又想还她前世郡主的身份。慕容薇微微眯着眼,颇有些无奈:“婉姐姐若是依旧想嫁与秦恒,我好似便做了些无用功。”
“阿薇,我是诚心谢你”,上一世里,温婉选择以那样的方式报恩,其实不过是落在苏暮寒棋盘上的棋子,艰辛地挪动着,于大局无益,于安国夫人更无益。
今世,慕容薇给她在安国夫人面前尽孝的机会,温婉心里不知有多么感激,她握住慕容薇的手,说得诚心诚意:“你可知道,安国夫人当年看似只救了我的母亲,其实救的是我外祖整整一家。”
两人把盏长谈,似要将两世的话一夕说尽,看头顶月影渐渐西斜,璎珞久等不至,轻轻晃动着缆绳催促,慕容薇与温婉才依依惜别。
回到舱房,慕容薇了无睡意,披了衣裳坐在榻上,望着河上清冷的月光出神,在心里仔细整理着温婉传过来的信息。
想到顾晨箫那样的人物最后竟然孤独而终,年轻时幽如竹上清雪般的面容,还有那次次风光霁月的笑意,都无法与温婉口中的寂寥和失意重和,每一次碰触都叫人揪心的疼痛。
慕容薇随手往脸上一抹,又是抹不尽的泪水。
不觉已是三更天,温婉蹑手蹑脚回到楚朝晖的官船上,灯光昏暗,只有为她留灯的宫女守在船头,其余人早已进入梦乡。
温婉道了谢,回到自己房中,吹熄薄绢宫灯,只是依枕而坐,望着一片月光洒向水面,再也无法入眠。
一路缓行,有夏钰之带着侍卫开路,除去沿途一些地方官和家眷的叨扰,这次出行极为顺利。三月初三午后,船便到达终点,泊在了离玉屏山不远的官府码头。
玉屏山离苍南县府最近,却隶属正阳县管辖,地理位置有些特殊。因而,除了行宫的总管带人立在岸上等侯,淮阴的知府与正阳的县令,带着本县的同知、县丞等人也乌压压立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