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问讯
慕容薇收去眸间冷漠,一时又化做浅语低笑,到让粘氏怀疑方才是否自己的错觉。想着对方不过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哪来那么犀利的眼神。
粘氏缓过这口气来,勉强恢复了几分平日的圆滑,再呈长袖善舞之姿,规矩得体地二次问安,又将两个女儿向慕容薇引见。
两位于小姐原是孪生,年龄与慕容薇相当,都穿了雪白的挑线裙子,一着浅粉绣白梅的杭绸帔子,一着淡黄绣栀子花的焦布比甲,样貌清秀,出水芙蓉一般,眼神清澈无染,到有几分这个年龄的灵动。
慕容薇便吩咐流苏打赏,赐给两人每人一枝镂雕海棠花的金簪。尚宫局的手艺自然与外面银楼打制的不一样,两位小姐方才得了一对耳坠,如今又接了金簪,喜得眉开眼笑,连连谢恩。
璎珞端了茶来,慕容薇便与粘氏客气道:“两位小姐花容月貌,夫人好福气。”
粘氏起身答话,回道:“公主过奖了,小门小户不知礼仪,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公主多多担待。”
欺慕容薇年幼,想着从她面上看些端倪,粘氏心思一转便有了话题。她微微沉吟道:“公主是天人之姿,这两个丫头便是云泥之质了。若单论样貌,她二人到不如妾身娘家的侄女,如今嫁在扬州崔家的那一位。”
慕容薇心知她要想攀附自己,也只有拿这位侄女说事儿,索性顺水推舟,吃着茶宛尔笑道:“本宫久居宫中,人情世故不通。方才若不是罗嬷嬷提点,还不知大表姐与夫人的娘家侄女同为妯娌。”
慕容薇心下暗想,有粘氏这般长袖善舞,她的侄女必定也不是什么善茬,恐怕难与大表姐和睦相处,不晓得大表姐年前那场风寒与她有无关系。
若是小小的太守侄女便敢给大表姐难堪,不把当朝阁老放在眼里,慕容薇到不介意自己娇纵的名声再更上一层,势必要出手教训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
父皇这一世重用陈家,母后也向姑母示好,慕容薇自然望其项背,要一力维护大表姐。她闲闲指着小几上的茶碗向粘氏一指:“夫人请用茶。”
上下五层的官船方才停靠在码头,饶是粘氏娘家富贵,见惯了南来北往的船只,依然被这几艘官船的华丽惊艳。
想时一路行来,船上那长长的回廊,还有朱漆雕花的立柱,加上如今这间兰麝芬芳的船室,粘氏忍住心内的艳羡,微微垂下眼睑,规矩地端起了茶杯。
龙井茶清洌的甘甜在舌尖上荡漾,汤色清透碧绿,满口余香,透过茶水丝丝的香气,似能瞧见龙井雾隐的盛景。
粘氏细细感受着茶香的回甘,微微咋了下舌头。她是识货人,分明品出这盏龙井与她以往饮过的那些不同。
丈夫有同年在杭州做官,每年也会算着时日捎些雨前龙井过来。于太守舍不得独饮,送给粘氏一小包,其余的只在来了贵客时才泡上一壶。
粘氏喜茶,亦曾细品过丈夫送的龙井,那个味道虽然清冽,算得上龙井里头的上品,却迥然没有这样甘甜的气息。
算算时日,再品品味道,粘氏不觉心上打了个突,难道竟是今年的明前龙井,刚好送进宫中,又被快马加鞭赐给了大公主?
依旧维持着端庄的样子品茶,粘氏心里却是波涛汹涌。眼前的大公主贞静娴雅,传言中却是娇纵蛮横,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真样子?
若是大公主为着她表姐发飙,不要说内侄女,便是于太守也兜不住。粘氏品着上好的龙井,心内百转千回,强忍着才没有变了脸色。
两位于小姐可没有母亲那般沉得住气,饮着上好的龙井,一个个眼中浮上倾慕。碍着公主身份高贵,只抿唇怯笑表示欢喜。
江阴离扬州不远,侄女放小定时,粘氏曾带两位女儿前去观礼,两个女儿一向以为表姐貌美,可称天人之姿,今日见了慕容薇的风姿,才知道天外有天。
十二三岁的少女目光清澈,两人虽是极力掩饰,望着慕容薇的眉目如画与锦绣衣衫也透出丝丝艳羡。
粘氏隐藏的深,微微颤抖的手却失了分寸。此时心虚,与那位内侄女脱不了关系,慕容薇冷眼望去,微微笑道:“明前龙井,不知夫人可能喝得惯?”
粘氏欠身做答,语气恭敬不失礼仪:“托公主的福气,妾身有幸第一次饮到明前的龙井。味道极好,多谢公主赐茶。”
前世康南国中待了三年,后宫纷争不断,看不见的硝烟四起,慕容薇补上了少女时从来不屑一顾的东西。如今再看这些人的脸色,早已游刃有余。
“夫人与令侄女离得不远,总能互相照应,这也是令侄女的福气。”慕容薇轻轻一叹,将话题转到大表姐身上:“皇城一别,大表姐随着姑父返家,已然六七年的功夫,本宫到有些想我那大表姐了。昔年在京时,大表姐对人最是照顾,还曾亲手教本宫习字,如今姑丈一家进京,大表姐却又留在了扬州。”
慕容薇字里行间透着遗憾,又有殷切的盼望:“夫人去瞧令侄女时,不知可有见到我大表姐?一别经年,本宫心里着实牵挂,幸好碰上夫人,才能问上一问。”
表姐与婆家长嫂相争,想谋中馈之权,时常请了母亲去撑场面,两位于小姐常随母亲行走扬州,于这些内宅的家务事尽知。
见大公主主动提起,小姑娘已是紧张得面色发白,慕容薇抬眸间望见两人神色不对,心中已是约略有数。
粘氏心上一紧,依旧遮掩到底,赶紧堆起笑意说道:“偶尔碰个面,陈家姑奶奶极是透气端庄的人物。到也曾听我家侄女说起,长嫂担着府中中馈,婆婆心疼,丈夫敬重,便是她们几个妯娌,也是真心相处。”
心里早已打鼓一般,自家侄女先时仗着娘家势力,不把长嫂放在眼里,还一直想夺长房手上的中馈。她打量陈如峻不会起复,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由着侄女登鼻上脸,还曾替她出谋划策。
粘氏缓过这口气来,勉强恢复了几分平日的圆滑,再呈长袖善舞之姿,规矩得体地二次问安,又将两个女儿向慕容薇引见。
两位于小姐原是孪生,年龄与慕容薇相当,都穿了雪白的挑线裙子,一着浅粉绣白梅的杭绸帔子,一着淡黄绣栀子花的焦布比甲,样貌清秀,出水芙蓉一般,眼神清澈无染,到有几分这个年龄的灵动。
慕容薇便吩咐流苏打赏,赐给两人每人一枝镂雕海棠花的金簪。尚宫局的手艺自然与外面银楼打制的不一样,两位小姐方才得了一对耳坠,如今又接了金簪,喜得眉开眼笑,连连谢恩。
璎珞端了茶来,慕容薇便与粘氏客气道:“两位小姐花容月貌,夫人好福气。”
粘氏起身答话,回道:“公主过奖了,小门小户不知礼仪,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公主多多担待。”
欺慕容薇年幼,想着从她面上看些端倪,粘氏心思一转便有了话题。她微微沉吟道:“公主是天人之姿,这两个丫头便是云泥之质了。若单论样貌,她二人到不如妾身娘家的侄女,如今嫁在扬州崔家的那一位。”
慕容薇心知她要想攀附自己,也只有拿这位侄女说事儿,索性顺水推舟,吃着茶宛尔笑道:“本宫久居宫中,人情世故不通。方才若不是罗嬷嬷提点,还不知大表姐与夫人的娘家侄女同为妯娌。”
慕容薇心下暗想,有粘氏这般长袖善舞,她的侄女必定也不是什么善茬,恐怕难与大表姐和睦相处,不晓得大表姐年前那场风寒与她有无关系。
若是小小的太守侄女便敢给大表姐难堪,不把当朝阁老放在眼里,慕容薇到不介意自己娇纵的名声再更上一层,势必要出手教训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
父皇这一世重用陈家,母后也向姑母示好,慕容薇自然望其项背,要一力维护大表姐。她闲闲指着小几上的茶碗向粘氏一指:“夫人请用茶。”
上下五层的官船方才停靠在码头,饶是粘氏娘家富贵,见惯了南来北往的船只,依然被这几艘官船的华丽惊艳。
想时一路行来,船上那长长的回廊,还有朱漆雕花的立柱,加上如今这间兰麝芬芳的船室,粘氏忍住心内的艳羡,微微垂下眼睑,规矩地端起了茶杯。
龙井茶清洌的甘甜在舌尖上荡漾,汤色清透碧绿,满口余香,透过茶水丝丝的香气,似能瞧见龙井雾隐的盛景。
粘氏细细感受着茶香的回甘,微微咋了下舌头。她是识货人,分明品出这盏龙井与她以往饮过的那些不同。
丈夫有同年在杭州做官,每年也会算着时日捎些雨前龙井过来。于太守舍不得独饮,送给粘氏一小包,其余的只在来了贵客时才泡上一壶。
粘氏喜茶,亦曾细品过丈夫送的龙井,那个味道虽然清冽,算得上龙井里头的上品,却迥然没有这样甘甜的气息。
算算时日,再品品味道,粘氏不觉心上打了个突,难道竟是今年的明前龙井,刚好送进宫中,又被快马加鞭赐给了大公主?
依旧维持着端庄的样子品茶,粘氏心里却是波涛汹涌。眼前的大公主贞静娴雅,传言中却是娇纵蛮横,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真样子?
若是大公主为着她表姐发飙,不要说内侄女,便是于太守也兜不住。粘氏品着上好的龙井,心内百转千回,强忍着才没有变了脸色。
两位于小姐可没有母亲那般沉得住气,饮着上好的龙井,一个个眼中浮上倾慕。碍着公主身份高贵,只抿唇怯笑表示欢喜。
江阴离扬州不远,侄女放小定时,粘氏曾带两位女儿前去观礼,两个女儿一向以为表姐貌美,可称天人之姿,今日见了慕容薇的风姿,才知道天外有天。
十二三岁的少女目光清澈,两人虽是极力掩饰,望着慕容薇的眉目如画与锦绣衣衫也透出丝丝艳羡。
粘氏隐藏的深,微微颤抖的手却失了分寸。此时心虚,与那位内侄女脱不了关系,慕容薇冷眼望去,微微笑道:“明前龙井,不知夫人可能喝得惯?”
粘氏欠身做答,语气恭敬不失礼仪:“托公主的福气,妾身有幸第一次饮到明前的龙井。味道极好,多谢公主赐茶。”
前世康南国中待了三年,后宫纷争不断,看不见的硝烟四起,慕容薇补上了少女时从来不屑一顾的东西。如今再看这些人的脸色,早已游刃有余。
“夫人与令侄女离得不远,总能互相照应,这也是令侄女的福气。”慕容薇轻轻一叹,将话题转到大表姐身上:“皇城一别,大表姐随着姑父返家,已然六七年的功夫,本宫到有些想我那大表姐了。昔年在京时,大表姐对人最是照顾,还曾亲手教本宫习字,如今姑丈一家进京,大表姐却又留在了扬州。”
慕容薇字里行间透着遗憾,又有殷切的盼望:“夫人去瞧令侄女时,不知可有见到我大表姐?一别经年,本宫心里着实牵挂,幸好碰上夫人,才能问上一问。”
表姐与婆家长嫂相争,想谋中馈之权,时常请了母亲去撑场面,两位于小姐常随母亲行走扬州,于这些内宅的家务事尽知。
见大公主主动提起,小姑娘已是紧张得面色发白,慕容薇抬眸间望见两人神色不对,心中已是约略有数。
粘氏心上一紧,依旧遮掩到底,赶紧堆起笑意说道:“偶尔碰个面,陈家姑奶奶极是透气端庄的人物。到也曾听我家侄女说起,长嫂担着府中中馈,婆婆心疼,丈夫敬重,便是她们几个妯娌,也是真心相处。”
心里早已打鼓一般,自家侄女先时仗着娘家势力,不把长嫂放在眼里,还一直想夺长房手上的中馈。她打量陈如峻不会起复,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由着侄女登鼻上脸,还曾替她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