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如当年之秦皇,吞并天下(二合一)
倭国许多不甘心就此亡国灭种的贵族虽然一波接着一波的起兵叛乱,但皆如飞蛾扑火一般,无济于事。
而且随着倭国百姓在得到自己的田产或在明国新开工厂里找到工作后,就越来越接受安宁的生活状态,不愿意支持倭国贵族的叛乱行为,甚至谴责和痛恨许多倭国贵族继续作乱的行为。
倭国彻底灭亡,而成为大明一个省的结果已经无可避免。
许多倭国贵族自己也明白了这一点,且因此伤心不已。
“大和,没了!”
逃去朝鲜的盛冈藩贵族南部利直就因此伤心的在一众朋友面前哭了起来,然后毅然拔刀切腹自杀。
“可怜我大和之天下,存世已有千年,如今短短不过数十年,就彻底亡于明国之手!吾辈已无颜见先祖也!”
留学大明的倭国贵族石原守信也切腹自杀而死。
一时间,许多倭国贵族因为绝望而自杀。
而对于倭国的平民而言,他们倒是没有感受到多强烈的亡国之痛。
因为已经不需要原始掠夺的大明朝廷在统治这里后,将税负大幅度降低,且又利用这里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将许多技术性不高但危险性很高的工厂迁了来,给了该地平民很多的就业岗位,使得这里的平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这些平民因此终于开始有了财富剩余,而不再只是为不饿死而努力工作,且也因此购买得起来自大明的大量廉价工业品。
因而,这些平民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他们也就对大明的统治毫无反感,甚至很庆幸,且在官府的宣教下,也愿意相信大明这是解救了他们,而他们的确应该感恩,感恩在遥远的大明京师城里的那位比菩萨还伟大的大明圣皇。
毕竟求菩萨并不灵验,也没有因此摆脱生活的苦痛。
而大明圣皇,即天启皇帝朱由校,却真真切切地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
哪怕是平民中的读书人,也非常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甚至是感激。
因为这些平民中的读书人终于获得了可以通过科举而成为官僚的机会。
而他们在接下来接受起汉化教育也是非常积极。
如同罗刹国的百姓一样,东瀛的百姓也通过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换得了大明廉价的工业品,进而也解决了大明生产力过剩的问题。
只是在这个背景下,谁也没想到,大明会从一个入侵世界各国的帝国变成一个解救世界各国人类的帝国。
而且这个脚步并没有因为一两个国家被吞并而结束。
因为大明不断有新的人口产生,这些人口需要就业,需要收入,需要有更好的前程。
而大明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所以,生产总量依旧在不断提升,对市场的需求依旧在增大,需要继续扩大商品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需要继续吞并其他国家。
现在的大明帝国和历史上战国末期的大秦帝国有些像。
历史上的秦国因为实行允许平民靠军功进阶为贵族,且拥有土地的军功爵制度,而使得帝国随着人口的壮大,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
大明现在也一样,要想让新出生的汉人也有非常好的工作,足够的财富,大明帝国也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吞并,直到不能吞并为止。
“接下来,朝鲜也得纳入我大明的版图!哪里的平民也需要具备消费的能力,李氏一族和他的官僚们实在是做的太过了!赋税连年增加,以致于民不聊生!需要我们的王师去解救!毕竟朕乃是天下之主,当恩泽四海!”
朱由校此时站在大殿上,对自己大臣们说后,就将帝王袍袖一挥,吩咐道:“枢密院和内阁立即廷议出,派谁挂帅出兵朝鲜,派谁为朝鲜总督!另外,朕宣布,朝鲜改名为乐浪,这里早在汉时便就是我汉家土壤,只是昔日不忍布刀兵于该地,以伤当地之民,才未曾计较!但如今李氏无德,理当收回,为我中华之土!”
“遵旨!”
……
“第一股解救全人类平民的运动,就是从公元四十四世纪末开始,由当时的天启大帝掀起的,他完成了地球的统一,此功业,乃古今所有可见记载的帝王皆不可及,真乃千古一帝!”
后世大明社会科学院的某历史学家兼作家在编写《天启传》时如此记录了此时朱由校在做的事。
这里面所提到的公元非是穿越者朱由校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的公元,而是以新编黄帝历来纪年的公元。
在朱由校决定吞并朝鲜时,朝鲜现任国王李棩也从避难朝鲜的倭国贵族野元章得知了倭国被大明吞并,且其本土贵族被夺去地位的事。
而也因此,李棩不由得对自己的大臣们说道:“如今看来,明国吞并我朝鲜也是迟早的事!他们只怕也要解救我们的常民和贱民,而不承认两班之地位!”
朝鲜王国的阶层是划分是两班、中人、常民、贱民。
其中,中人是朝鲜仁祖设立的阶层。
这里两班是贵族阶层,即士大夫阶层。
所以,李棩此时提到的两班便是朝鲜的贵族。
“天朝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昔日,屡屡对我朝鲜巧取豪夺也就罢了,擅杀我朝鲜官员,更不用提,如今更是意欲吞并整个天下外藩!”
朝鲜大臣宋时烈也因此附和起来。
“我们的贱民,何必靠天朝拯救?!这样的天朝,又何必再尊其为宗主!”
另一名大臣尹宣举也跟着附和道。
“可天朝非我们可敌,真要不尊其为宗主,反而落其口实,使其更加有利于吞并我国!诸卿,还是想想别的办法为好,我们该如何做,而避免被明国吞并!”
李棩说着就问了起来。
大臣许穆这时候则因此毅然站出来回答道:“唯有改革,实施变法图强的新政!”
李棩因此回道:“爱卿请讲。”
“王上,臣在天朝留过学,认真考察过天朝,据臣所知,天朝如今走到这一步,皆因其国内出现蒸汽机后,其出产货物之速率激增,而需更大之市场去消耗,而明国本国之市场已无法满足其消耗,甚至现有之国外市场也不能满足其消耗,故而明国实则需要的是市场,所以才这么不停的扩张。”
许穆回道。
“可我朝鲜不是与其通商了吗?如今举国上下,富贵者之家,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用的明国之货?他们还不满足?”
李棩问道。
“王上!现在明国不是需要我们的富贵者购其珍奇之物,而是需要我们大量的平民去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故而,我们若能让我们的百姓能够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他们就会放弃吞并我们!”
许穆回道。
李棩听后点首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
许穆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改革,需要主动提升我朝鲜百姓的收入,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免税赋,这样就能使民增收,进而可以大量购买明国商品,且也算是争取民心,但又不能断了朝廷收入,故而需要对食利者课以重税,同时厉兵秣马,而到时候只要我朝鲜上下一心,做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明国必会忌惮,而不愿意以吞并我朝鲜的方式来扩大市场!”
“荒唐!我朝鲜王国素来是以两班之士大夫为根基,故而对其优免赋税,以使王业永安,如今岂能对士大夫如此刻薄,而课以重税?!”
宋时烈率先反对起来。
“王上!明国就是这样做的,才有今日的强盛局面,他们的皇帝在彻免徭役田赋以前,就先实行的是官绅一体纳粮!取消士绅优免!才有了足够的财力去富民强军啊!”
许穆回道。
“胡说!明国如今国力大增,是其运气很好,突然出现了蒸汽机而已!至于对士绅苛责,并未有多少帮助,反而使其君王在国内落了个刻薄寡恩、残暴不仁的骂名!你难道也想我们的王上也落下如此骂名吗?!”
尹宣举也大声责问起许穆来。
许穆也据理力争道:“若非明国皇帝敢损士绅之有余而补国帑不足,他能有丰厚之官帑组织上万人研制蒸汽机,而使明国有如此厉害之机器吗?!”
“好了!”
李棩忙摆手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朝鲜王国的朝堂上也是党争严重,其且从来都没消停过,如今大有因为大明要因为吞并朝鲜的事而加剧的现象。
也因此,李棩只得说道:“改革的事再议吧,如今再说说有没有别的办法。”
“不如主动询问一下明国使臣!让明国使臣给我们出个主意。”
宋时烈回道。
李棩点了点头,回道:“就这样做吧。”
于是,朝鲜右议政宋时烈便奉王命,备重礼,来见了大明驻朝鲜的使臣韩致远,询问朝鲜将来如何与明国相处,以及会不会被吞并之事。
但韩致远却回答说:“你们既已自视为小中华,就应当有彻底归顺中华的觉悟,对于陛下会如何做,这个我倒也不清楚,但无论陛下对你们朝鲜有何旨意,我的意思是,你们都得遵旨而行,不得有任何违逆的幻想,不然后果会更严重!”
“是!”
宋时烈讪笑着回了一句。
“让我们顺从明国皇帝之命。也就是说,如果明国真要吞并我王国,我们也只能接受被吞并的安排?”
朝鲜国王李棩在从宋时烈这里得知明使的回答后,颇为失望,不由得因此说道:“这个怎么办才好。”
李棩没有改革自强的勇气,当然,他也怕还没成功,就被自己国家的权贵们给落水,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让朝鲜王国被大明吞并,而自己因此不再是统治者,沦落到和普通平民一个阶层的地步。
“还是直接派出使团去明国比较好,用重金或美色贿赂明国重臣乃至其皇帝,另外,也可以直接探知明国皇帝的态度,当然,若能有绝色者入了明国皇帝后宫,得了明国皇帝宠爱,且能于枕边为我朝鲜士民进言一二,自是更好的事!”
“如此,或明国皇帝只求割我一地,再得一笔款项,乃至铁路筑造权或矿山开采权等等,并不要吞并我朝鲜王国!”
“再不济,我们还可如倭国幕府一样迁去美洲,我们在美洲也有自己的殖民地,虽说全奈明国而得,但在美洲,并无明国这样的威胁,或能重建我国!”
尹宣举这时候说了起来。
“你们想到了贿赂,想到了割地赔款,想到了逃去美洲,为什么就不愿意变法自强呢!不就是解救本国民众,使本国之民与士大夫平等,这又何须他明国来做,我们自己就可以做好!大不了,到时候对明国商品直接免关税,允其自由贸易,明国得我市场之惠,自不愿再耗损国帑,来征伐我国!尤其是我国能自强而有可战之师的话。”
许穆颇为怒其不争地说了起来。
宋时烈白了许穆一眼:“许公所言之变法自强等于自毁,让黔首与士大夫同列,实乃自毁礼教,自亡天下也!如此,与被明国吞并有何不同?!”
“没错!此乃悖逆仁道之举!与其如许公所言,使本国贱民黔首得志,还不如尽归于明国!”
尹宣举说着就又道:“现在的关键是,明国内部也是礼教大坏,难再称有中华之礼,所谓欲要治其乱,须先正其根,以臣之见,要使礼教恢复,我朝鲜王国不至于被覆灭,需要先正天朝之礼,使宗主之国归于正道,如此我朝鲜藩国才亦可归于正道!派使臣去明国,不仅仅是为贿赂明国君臣,此不过是术也,还当有道,即派本国之大儒去明国,倡议明国之正派君子与之一起,匡扶正义,甚至帮助明国有正气者,恢复礼教,不再行此霸道。”
“甚妥!”
李棩点首,且道:“传谕,尹卿升任左议政,专领此事,先与全国选当龄之貌美女子,进献明国,令全国不得在此期间嫁娶,否则,一经查知,必当严办!同时,选荐品德贵重之大儒名士,也要充入使团,去明国游说;另,从全国采办奇珍异宝,作为进献明国之礼,不可使明国低估我朝鲜的敬意!”
许穆不由得忙谏阻道:“王上!这样只会导致官吏借此机会加重盘剥百姓啊!光是采办这一项,谁也不知道,会导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这样的话,只怕不等明国打进来,我们就先亡了呀!”
“姓许的,你大胆!”
宋时烈吼了一句,忙道:“王上,请治许穆言语张狂、大逆不道之罪!”
而且随着倭国百姓在得到自己的田产或在明国新开工厂里找到工作后,就越来越接受安宁的生活状态,不愿意支持倭国贵族的叛乱行为,甚至谴责和痛恨许多倭国贵族继续作乱的行为。
倭国彻底灭亡,而成为大明一个省的结果已经无可避免。
许多倭国贵族自己也明白了这一点,且因此伤心不已。
“大和,没了!”
逃去朝鲜的盛冈藩贵族南部利直就因此伤心的在一众朋友面前哭了起来,然后毅然拔刀切腹自杀。
“可怜我大和之天下,存世已有千年,如今短短不过数十年,就彻底亡于明国之手!吾辈已无颜见先祖也!”
留学大明的倭国贵族石原守信也切腹自杀而死。
一时间,许多倭国贵族因为绝望而自杀。
而对于倭国的平民而言,他们倒是没有感受到多强烈的亡国之痛。
因为已经不需要原始掠夺的大明朝廷在统治这里后,将税负大幅度降低,且又利用这里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将许多技术性不高但危险性很高的工厂迁了来,给了该地平民很多的就业岗位,使得这里的平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这些平民因此终于开始有了财富剩余,而不再只是为不饿死而努力工作,且也因此购买得起来自大明的大量廉价工业品。
因而,这些平民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他们也就对大明的统治毫无反感,甚至很庆幸,且在官府的宣教下,也愿意相信大明这是解救了他们,而他们的确应该感恩,感恩在遥远的大明京师城里的那位比菩萨还伟大的大明圣皇。
毕竟求菩萨并不灵验,也没有因此摆脱生活的苦痛。
而大明圣皇,即天启皇帝朱由校,却真真切切地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
哪怕是平民中的读书人,也非常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甚至是感激。
因为这些平民中的读书人终于获得了可以通过科举而成为官僚的机会。
而他们在接下来接受起汉化教育也是非常积极。
如同罗刹国的百姓一样,东瀛的百姓也通过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换得了大明廉价的工业品,进而也解决了大明生产力过剩的问题。
只是在这个背景下,谁也没想到,大明会从一个入侵世界各国的帝国变成一个解救世界各国人类的帝国。
而且这个脚步并没有因为一两个国家被吞并而结束。
因为大明不断有新的人口产生,这些人口需要就业,需要收入,需要有更好的前程。
而大明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所以,生产总量依旧在不断提升,对市场的需求依旧在增大,需要继续扩大商品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需要继续吞并其他国家。
现在的大明帝国和历史上战国末期的大秦帝国有些像。
历史上的秦国因为实行允许平民靠军功进阶为贵族,且拥有土地的军功爵制度,而使得帝国随着人口的壮大,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
大明现在也一样,要想让新出生的汉人也有非常好的工作,足够的财富,大明帝国也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吞并,直到不能吞并为止。
“接下来,朝鲜也得纳入我大明的版图!哪里的平民也需要具备消费的能力,李氏一族和他的官僚们实在是做的太过了!赋税连年增加,以致于民不聊生!需要我们的王师去解救!毕竟朕乃是天下之主,当恩泽四海!”
朱由校此时站在大殿上,对自己大臣们说后,就将帝王袍袖一挥,吩咐道:“枢密院和内阁立即廷议出,派谁挂帅出兵朝鲜,派谁为朝鲜总督!另外,朕宣布,朝鲜改名为乐浪,这里早在汉时便就是我汉家土壤,只是昔日不忍布刀兵于该地,以伤当地之民,才未曾计较!但如今李氏无德,理当收回,为我中华之土!”
“遵旨!”
……
“第一股解救全人类平民的运动,就是从公元四十四世纪末开始,由当时的天启大帝掀起的,他完成了地球的统一,此功业,乃古今所有可见记载的帝王皆不可及,真乃千古一帝!”
后世大明社会科学院的某历史学家兼作家在编写《天启传》时如此记录了此时朱由校在做的事。
这里面所提到的公元非是穿越者朱由校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的公元,而是以新编黄帝历来纪年的公元。
在朱由校决定吞并朝鲜时,朝鲜现任国王李棩也从避难朝鲜的倭国贵族野元章得知了倭国被大明吞并,且其本土贵族被夺去地位的事。
而也因此,李棩不由得对自己的大臣们说道:“如今看来,明国吞并我朝鲜也是迟早的事!他们只怕也要解救我们的常民和贱民,而不承认两班之地位!”
朝鲜王国的阶层是划分是两班、中人、常民、贱民。
其中,中人是朝鲜仁祖设立的阶层。
这里两班是贵族阶层,即士大夫阶层。
所以,李棩此时提到的两班便是朝鲜的贵族。
“天朝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昔日,屡屡对我朝鲜巧取豪夺也就罢了,擅杀我朝鲜官员,更不用提,如今更是意欲吞并整个天下外藩!”
朝鲜大臣宋时烈也因此附和起来。
“我们的贱民,何必靠天朝拯救?!这样的天朝,又何必再尊其为宗主!”
另一名大臣尹宣举也跟着附和道。
“可天朝非我们可敌,真要不尊其为宗主,反而落其口实,使其更加有利于吞并我国!诸卿,还是想想别的办法为好,我们该如何做,而避免被明国吞并!”
李棩说着就问了起来。
大臣许穆这时候则因此毅然站出来回答道:“唯有改革,实施变法图强的新政!”
李棩因此回道:“爱卿请讲。”
“王上,臣在天朝留过学,认真考察过天朝,据臣所知,天朝如今走到这一步,皆因其国内出现蒸汽机后,其出产货物之速率激增,而需更大之市场去消耗,而明国本国之市场已无法满足其消耗,甚至现有之国外市场也不能满足其消耗,故而明国实则需要的是市场,所以才这么不停的扩张。”
许穆回道。
“可我朝鲜不是与其通商了吗?如今举国上下,富贵者之家,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用的明国之货?他们还不满足?”
李棩问道。
“王上!现在明国不是需要我们的富贵者购其珍奇之物,而是需要我们大量的平民去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故而,我们若能让我们的百姓能够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他们就会放弃吞并我们!”
许穆回道。
李棩听后点首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
许穆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改革,需要主动提升我朝鲜百姓的收入,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免税赋,这样就能使民增收,进而可以大量购买明国商品,且也算是争取民心,但又不能断了朝廷收入,故而需要对食利者课以重税,同时厉兵秣马,而到时候只要我朝鲜上下一心,做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明国必会忌惮,而不愿意以吞并我朝鲜的方式来扩大市场!”
“荒唐!我朝鲜王国素来是以两班之士大夫为根基,故而对其优免赋税,以使王业永安,如今岂能对士大夫如此刻薄,而课以重税?!”
宋时烈率先反对起来。
“王上!明国就是这样做的,才有今日的强盛局面,他们的皇帝在彻免徭役田赋以前,就先实行的是官绅一体纳粮!取消士绅优免!才有了足够的财力去富民强军啊!”
许穆回道。
“胡说!明国如今国力大增,是其运气很好,突然出现了蒸汽机而已!至于对士绅苛责,并未有多少帮助,反而使其君王在国内落了个刻薄寡恩、残暴不仁的骂名!你难道也想我们的王上也落下如此骂名吗?!”
尹宣举也大声责问起许穆来。
许穆也据理力争道:“若非明国皇帝敢损士绅之有余而补国帑不足,他能有丰厚之官帑组织上万人研制蒸汽机,而使明国有如此厉害之机器吗?!”
“好了!”
李棩忙摆手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朝鲜王国的朝堂上也是党争严重,其且从来都没消停过,如今大有因为大明要因为吞并朝鲜的事而加剧的现象。
也因此,李棩只得说道:“改革的事再议吧,如今再说说有没有别的办法。”
“不如主动询问一下明国使臣!让明国使臣给我们出个主意。”
宋时烈回道。
李棩点了点头,回道:“就这样做吧。”
于是,朝鲜右议政宋时烈便奉王命,备重礼,来见了大明驻朝鲜的使臣韩致远,询问朝鲜将来如何与明国相处,以及会不会被吞并之事。
但韩致远却回答说:“你们既已自视为小中华,就应当有彻底归顺中华的觉悟,对于陛下会如何做,这个我倒也不清楚,但无论陛下对你们朝鲜有何旨意,我的意思是,你们都得遵旨而行,不得有任何违逆的幻想,不然后果会更严重!”
“是!”
宋时烈讪笑着回了一句。
“让我们顺从明国皇帝之命。也就是说,如果明国真要吞并我王国,我们也只能接受被吞并的安排?”
朝鲜国王李棩在从宋时烈这里得知明使的回答后,颇为失望,不由得因此说道:“这个怎么办才好。”
李棩没有改革自强的勇气,当然,他也怕还没成功,就被自己国家的权贵们给落水,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让朝鲜王国被大明吞并,而自己因此不再是统治者,沦落到和普通平民一个阶层的地步。
“还是直接派出使团去明国比较好,用重金或美色贿赂明国重臣乃至其皇帝,另外,也可以直接探知明国皇帝的态度,当然,若能有绝色者入了明国皇帝后宫,得了明国皇帝宠爱,且能于枕边为我朝鲜士民进言一二,自是更好的事!”
“如此,或明国皇帝只求割我一地,再得一笔款项,乃至铁路筑造权或矿山开采权等等,并不要吞并我朝鲜王国!”
“再不济,我们还可如倭国幕府一样迁去美洲,我们在美洲也有自己的殖民地,虽说全奈明国而得,但在美洲,并无明国这样的威胁,或能重建我国!”
尹宣举这时候说了起来。
“你们想到了贿赂,想到了割地赔款,想到了逃去美洲,为什么就不愿意变法自强呢!不就是解救本国民众,使本国之民与士大夫平等,这又何须他明国来做,我们自己就可以做好!大不了,到时候对明国商品直接免关税,允其自由贸易,明国得我市场之惠,自不愿再耗损国帑,来征伐我国!尤其是我国能自强而有可战之师的话。”
许穆颇为怒其不争地说了起来。
宋时烈白了许穆一眼:“许公所言之变法自强等于自毁,让黔首与士大夫同列,实乃自毁礼教,自亡天下也!如此,与被明国吞并有何不同?!”
“没错!此乃悖逆仁道之举!与其如许公所言,使本国贱民黔首得志,还不如尽归于明国!”
尹宣举说着就又道:“现在的关键是,明国内部也是礼教大坏,难再称有中华之礼,所谓欲要治其乱,须先正其根,以臣之见,要使礼教恢复,我朝鲜王国不至于被覆灭,需要先正天朝之礼,使宗主之国归于正道,如此我朝鲜藩国才亦可归于正道!派使臣去明国,不仅仅是为贿赂明国君臣,此不过是术也,还当有道,即派本国之大儒去明国,倡议明国之正派君子与之一起,匡扶正义,甚至帮助明国有正气者,恢复礼教,不再行此霸道。”
“甚妥!”
李棩点首,且道:“传谕,尹卿升任左议政,专领此事,先与全国选当龄之貌美女子,进献明国,令全国不得在此期间嫁娶,否则,一经查知,必当严办!同时,选荐品德贵重之大儒名士,也要充入使团,去明国游说;另,从全国采办奇珍异宝,作为进献明国之礼,不可使明国低估我朝鲜的敬意!”
许穆不由得忙谏阻道:“王上!这样只会导致官吏借此机会加重盘剥百姓啊!光是采办这一项,谁也不知道,会导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这样的话,只怕不等明国打进来,我们就先亡了呀!”
“姓许的,你大胆!”
宋时烈吼了一句,忙道:“王上,请治许穆言语张狂、大逆不道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