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惜分钗
宁王之乱前,朝廷并未全面海禁,虽然严禁私造船只,但在同德十一年、十五年和同德二十年,朝廷曾经三度派出商船,将茶叶、丝绸和瓷器运往番邦,带回香料、珊瑚、珠宝,在江南、福建和京城,也经常看到东瀛和西洋的客商。但是同德二十八年之后,朝廷全面海禁,之后十几年来,再没有派过官船出海,西洋物件更是物以稀为贵。
张三姑奶奶住在跨院里,小小的院落打理得极是雅致,廊下种着一棵西府海棠,不远处还有一株碗口粗细的香樟树,靠墙的地方则立着一座秋千架。
两个没留头的小丫头欢快地跑过来行礼,都穿着粉衣绿裙,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鸡毛毽子,一看就知道,刚才她们两个正在踢毽子。
这和罗锦言想像中孀居院子完全不同,不是应该是青灯古佛,满地青苔吗?
待到进了屋子,罗锦言就更是觉得这位张三姑奶奶是个妙人了。
屋里的陈设虽然素净端庄,但随处可见精致玲珑的小玩意,小鸟机括的西洋钟,绘着西洋美人的玻璃炕屏,甚至还摆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娃娃。
炕桌上放着一本书,有趣的是还夹着一个带缨络的书签。
一个穿着妃色镶桃红联珠纹比甲的漂亮丫鬟和另一个穿着茜红色缠枝暗纹比甲的丫鬟,捧了茶和点心进来,一个头上插着金镶青玉石葫芦簪子,另一个则插了金镶芙蓉石的桃花簪子,两人都生得杏眼桃腮,花样容貌。
罗锦言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可是看到这两个丫鬟还是暗自吃惊。
别说是张三姑奶奶这样的孀居妇人,就是那些富贵双全的贵妇,也很少会把身边丫鬟养成这样的,何况还都是花容月貌。
张三姑奶奶见她的目光在两个丫鬟身上略做停留,便笑着说道:“我自己这样就算了,再不把身边的人好好打扮打扮,那也太亏了。”
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容爽朗大方,她本是个气质温婉的美人,这一笑之间,却是妩媚娇艳,满室生辉。
罗锦言决定回去以后,好好打听打听这位张三姑奶奶的事,听说她是和离的,这样一个性格活泼的美人,她的夫君怎么会舍得与她和离呢?
“凤阳先生走遍天下绘制出古今第一舆图,三姑奶奶,您也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
罗锦言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沧海叟曾在《浮生偶寄》中提到过市井小儿嬉戏的乐事,所以她猜测当时张谨夫妇应该是随身带着孩子的,而张三姑奶奶是张谨最小的女儿。
张三姑奶奶果然点头,道:“我是在飞庐船上出生的,当时我爹和我娘正坐船在广西游历,后来我渐渐长大,跟着他们去过很多地方,直到锦衣卫把我们带回京城。”
赵极亲政之后,便让张谨回京,张谨婉拒,带着妻儿就此失踪,多年后却在江南出现,四处讲学,名声鼎沸。赵极得知后大怒,认为张谨给脸不要脸,派了锦衣卫把张谨抓回京城,锦衣卫到了之后,却见张家众人早已收拾好箱笼,正在等着他们。回京之后,张谨便带着长子献上了舆图。
赵极将这舆图视若珍宝,罗锦言也只见过一次,那次她亲自到皇子们读书的东三所看望赵思,因为赵熙已经开府出宫,东三所里也只有赵思一人。
内侍说秦阁老向陛下借了舆图给六皇子观赏,六皇子正在看舆图。
她当时好奇,也想看看舆图是什么样的,便没有让人通传,自己去了书房。透过镶着西洋玻璃的窗子,她看到巨大的舆图铺在地上,秦珏和赵思脱了鞋子蹲在上面,赵思小小的脸上都是兴奋。
想到这里,罗锦言回过神来,对张三姑奶奶道:“那您也去过沙漠吗?”
张三姑奶奶笑着说道:“若不是我出了水痘,家父还要带我们沿着丝绸之路一直走下去呢。”
罗锦言羡慕极了,如果不是收到霍英的书信,罗绍也打算带着女儿一路西行,去领略大漠孤烟的壮观。
她在张三姑奶奶屋里坐了很久,两人谈得很投机,张三姑奶奶爽朗地说道:“你若不嫌我是不祥之人,以后随时都可来找我玩,也不用递帖子。”
她说到这里,又道:“对了,我倒是忘了你要定亲了,定亲之后就不能经常出门了,好在我娘要帮着罗郎中给你置办嫁妆,我找到好书好玩的,就让她带给你吧。”
回到杨树胡同时已经宵禁,罗锦言回房换下见客的衣裳,就又去了父亲的书房。
罗绍正和焦渭在说话,得知罗锦言来了,焦渭便退了出去。
罗锦言笑嘻嘻地进屋,罗绍见她满脸是笑,便打趣道:“女大不中留啊,还没定亲就高兴成这样了。”
罗锦言立刻拉下脸来,正襟危坐,一副我立刻就要不会说话的表情。
罗绍笑着摇摇头,道:“不是因为要定亲了,那你怎么这般高兴?是在徐夫人那里得了赞扬吗?”
“爹,徐夫人很好,和一般的老太太不一样,以后她来我们家时,我一定会向她多多请教的。”罗锦言发自内心地说道。
罗绍颌首,忽然想起张家的那位姑奶奶,也不知道惜惜有没有见到。
可是那是内宅之事,即使是自己女儿,他也不好去问。
罗锦言却已经在说了。
“爹,说来有趣,我长得和张家的三姑奶奶有几分相像呢,就连徐夫人也是这么说。”
“那你见到张三姑奶奶了?”罗绍问道。
“嗯,见到了,她是位见多识广的女子,谈吐不俗,很好相处,更难得的是没有孀居女子的楚楚可怜。”罗锦言由衷地说道。
罗绍只是微笑颌首,并没有说什么。
忽然,罗锦言心中一动,惊讶地看向罗绍:“爹,您怎么没有好奇?您是不是以前就知道我和她长得有几分相像?”
她爹一向对和她有关的事情都感兴趣,若是平时,他一定会好奇地多问几句,可今天却什么都没有问。
***
这是月票100的加更啊,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
张三姑奶奶住在跨院里,小小的院落打理得极是雅致,廊下种着一棵西府海棠,不远处还有一株碗口粗细的香樟树,靠墙的地方则立着一座秋千架。
两个没留头的小丫头欢快地跑过来行礼,都穿着粉衣绿裙,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鸡毛毽子,一看就知道,刚才她们两个正在踢毽子。
这和罗锦言想像中孀居院子完全不同,不是应该是青灯古佛,满地青苔吗?
待到进了屋子,罗锦言就更是觉得这位张三姑奶奶是个妙人了。
屋里的陈设虽然素净端庄,但随处可见精致玲珑的小玩意,小鸟机括的西洋钟,绘着西洋美人的玻璃炕屏,甚至还摆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娃娃。
炕桌上放着一本书,有趣的是还夹着一个带缨络的书签。
一个穿着妃色镶桃红联珠纹比甲的漂亮丫鬟和另一个穿着茜红色缠枝暗纹比甲的丫鬟,捧了茶和点心进来,一个头上插着金镶青玉石葫芦簪子,另一个则插了金镶芙蓉石的桃花簪子,两人都生得杏眼桃腮,花样容貌。
罗锦言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可是看到这两个丫鬟还是暗自吃惊。
别说是张三姑奶奶这样的孀居妇人,就是那些富贵双全的贵妇,也很少会把身边丫鬟养成这样的,何况还都是花容月貌。
张三姑奶奶见她的目光在两个丫鬟身上略做停留,便笑着说道:“我自己这样就算了,再不把身边的人好好打扮打扮,那也太亏了。”
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容爽朗大方,她本是个气质温婉的美人,这一笑之间,却是妩媚娇艳,满室生辉。
罗锦言决定回去以后,好好打听打听这位张三姑奶奶的事,听说她是和离的,这样一个性格活泼的美人,她的夫君怎么会舍得与她和离呢?
“凤阳先生走遍天下绘制出古今第一舆图,三姑奶奶,您也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
罗锦言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沧海叟曾在《浮生偶寄》中提到过市井小儿嬉戏的乐事,所以她猜测当时张谨夫妇应该是随身带着孩子的,而张三姑奶奶是张谨最小的女儿。
张三姑奶奶果然点头,道:“我是在飞庐船上出生的,当时我爹和我娘正坐船在广西游历,后来我渐渐长大,跟着他们去过很多地方,直到锦衣卫把我们带回京城。”
赵极亲政之后,便让张谨回京,张谨婉拒,带着妻儿就此失踪,多年后却在江南出现,四处讲学,名声鼎沸。赵极得知后大怒,认为张谨给脸不要脸,派了锦衣卫把张谨抓回京城,锦衣卫到了之后,却见张家众人早已收拾好箱笼,正在等着他们。回京之后,张谨便带着长子献上了舆图。
赵极将这舆图视若珍宝,罗锦言也只见过一次,那次她亲自到皇子们读书的东三所看望赵思,因为赵熙已经开府出宫,东三所里也只有赵思一人。
内侍说秦阁老向陛下借了舆图给六皇子观赏,六皇子正在看舆图。
她当时好奇,也想看看舆图是什么样的,便没有让人通传,自己去了书房。透过镶着西洋玻璃的窗子,她看到巨大的舆图铺在地上,秦珏和赵思脱了鞋子蹲在上面,赵思小小的脸上都是兴奋。
想到这里,罗锦言回过神来,对张三姑奶奶道:“那您也去过沙漠吗?”
张三姑奶奶笑着说道:“若不是我出了水痘,家父还要带我们沿着丝绸之路一直走下去呢。”
罗锦言羡慕极了,如果不是收到霍英的书信,罗绍也打算带着女儿一路西行,去领略大漠孤烟的壮观。
她在张三姑奶奶屋里坐了很久,两人谈得很投机,张三姑奶奶爽朗地说道:“你若不嫌我是不祥之人,以后随时都可来找我玩,也不用递帖子。”
她说到这里,又道:“对了,我倒是忘了你要定亲了,定亲之后就不能经常出门了,好在我娘要帮着罗郎中给你置办嫁妆,我找到好书好玩的,就让她带给你吧。”
回到杨树胡同时已经宵禁,罗锦言回房换下见客的衣裳,就又去了父亲的书房。
罗绍正和焦渭在说话,得知罗锦言来了,焦渭便退了出去。
罗锦言笑嘻嘻地进屋,罗绍见她满脸是笑,便打趣道:“女大不中留啊,还没定亲就高兴成这样了。”
罗锦言立刻拉下脸来,正襟危坐,一副我立刻就要不会说话的表情。
罗绍笑着摇摇头,道:“不是因为要定亲了,那你怎么这般高兴?是在徐夫人那里得了赞扬吗?”
“爹,徐夫人很好,和一般的老太太不一样,以后她来我们家时,我一定会向她多多请教的。”罗锦言发自内心地说道。
罗绍颌首,忽然想起张家的那位姑奶奶,也不知道惜惜有没有见到。
可是那是内宅之事,即使是自己女儿,他也不好去问。
罗锦言却已经在说了。
“爹,说来有趣,我长得和张家的三姑奶奶有几分相像呢,就连徐夫人也是这么说。”
“那你见到张三姑奶奶了?”罗绍问道。
“嗯,见到了,她是位见多识广的女子,谈吐不俗,很好相处,更难得的是没有孀居女子的楚楚可怜。”罗锦言由衷地说道。
罗绍只是微笑颌首,并没有说什么。
忽然,罗锦言心中一动,惊讶地看向罗绍:“爹,您怎么没有好奇?您是不是以前就知道我和她长得有几分相像?”
她爹一向对和她有关的事情都感兴趣,若是平时,他一定会好奇地多问几句,可今天却什么都没有问。
***
这是月票100的加更啊,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