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草民不服
天色方才蒙蒙亮。
长安的未央宫门前便聚集大批这大周朝堂有头有脸的人物。
譬如天策府如今的掌舵人,历经大周数次帝王更迭的鹿先生,又譬如那位三公之首的张相,皇室宗亲位居九卿之位的宇文成,这三位年岁加起来已过两百的老者如今结成一党,算得大周朝堂上最后话柄的人物。但于此刻,这站在金字塔顶端三人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们或皱着眉头,或沉着目光,看着立在他们对面的那群人。
为首的是一位老者,身着白袍,长发垂腰,虽然看上去已过了古稀之年,但腰身却挺得笔直,那一举一动间所牵引而出的力量波动,足以让人胆颤——那是为仙人,来自玲珑的仙人,也是今日的主角——司空白!
老人的身侧站在一位中年男子,他低头垂眉,模样恭谦,不见了当年那趾高气扬的锐气,却多了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阴沉。这位鹿先生等人处心积虑数年想要斗倒的祝大人,如今依然坐在长夜司首座的宝座上,虽然比不得当年风光,但以如今宇文南景的心思,假以时日,未尝不可再登高位。
而他的身后,那位素来以一袭青衣示人的女子也悄然而立,她模样端庄,静则如青莲开于湖畔,春雨落入碧池。或称不得世间最美,却足以让某位自诩逍遥的中年大汉每每借酒消愁,每每想忘又念。
“吉时已到!”
忽的,穹顶之上那轮骄阳终于于地平线升起,夏日金色的晨光洒落,一道尖锐的鸭公嗓也随即响彻于未央宫的殿门前。
坐在那由大理石堆砌而成的高台上的宇文南景身着一袭金色龙袍,她眉宇庄严,目光深邃的在台上诸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言道:“那便开始吧。”
并不如何高亢的声音却好似裹挟着某些魔力,清晰无比的在那时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授命大典开始!”
身旁的老太监很是机警,在那时亦扯着自己的鸭公嗓高声言道。
咚!
咚!
咚!
此音一落,重锤锣鼓之声顿时于这未央宫外的四面八方响起,一声接着一声,虽并无太多韵律可言,但却带着一股催人心肝的肃穆庄严之意。
以鹿先生为首的三人以及他们身后站立的文武百官都在那声音响起之时眉头紧皱,显然某些他们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立于他们对面的那位仙人却整了整自己的衣冠,随即迈步而出,来到了这文武百官的中央,朝着那高台上的宇文南景恭恭敬敬的一拜。
“玲珑阁长老司空白,德盛行正,上有弑逆扶正之功,下有救黎民于水火之德,今上告先贤,下承民意,授司空白国师之位,着玲珑阁为国教正统。”
“兹事体大,一问满朝文武可有非议?”
宇文南景身旁的太监于那时再次高声言道。
这是大周开朝以来便有的规矩,这种册封国教的大事依照那规矩,须有三问。
一问满朝文武。
二问黎民苍生。
三问列祖列宗。
当然这样的过场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只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过程罢了。
譬如此刻,饶是心底对于册封玲珑阁为国教之事心存诸多不满的鹿先生,也决计不会在这个档口来给宇文南景添乱。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也是某种潜移默化的规矩。若是连这点规矩也不遵循的话,于双方来说都不见得是好事。
所以这一问,并未有招来任何的反驳。
在数十息的沉默之后,那老太监确定无人会发言之时,便再次高声言道:“二问巡街问黎民。”
有道是帝王家中无小事,哪怕这所谓的三问只是做给人看的过场,但也得做得体面,做得漂亮。因此这第二问便需要授封之人连同着文武百官一同巡游长安城,没走百丈变得停下,由礼官高声想问:“诸位可有异议。”
在确定无人反对之后方才可以再次前行,以此彰显帝王家上顺天命下应民心之德行。
......
长安城有四道主街,分别唤为朱雀、流芳、昭彰、丹青,每一条都贯穿了整个长安城,巡游长安城便得将这四条主街一一行遍,加上那百丈一停一问的过场,清晨便于未央宫中摆开阵势来到这长安城上的巡游队伍,硬是到了午晌过后,方才走完这四条长街。
虽然随行的文武百官大抵都是以鹿先生三人为首,心中对于帮着敌对一方巡街之事自然是有诸多的不满,可那些寻常百姓哪里看得明白这朝堂内里的暗流汹涌。
他们只知道自从宇文南景登基以来,旱灾也好雪灾也好都不见了踪影,年景可称得上是风调雨顺,心中自然是对这位女帝爱戴有加,对于她的决定更是没有半点反驳的心思,巡街的队伍所过之处,百姓们自发的夹道欢迎,这样的情形落入鹿先生一行人的眼中,自然是让他们的心思愈发的阴沉。
而就是带着这样不郁的心情,他们巡街的队伍终于来到了这册立国教的最后一站——位于长安城西郊的龙台!
古来帝王,都号称真龙天子。
所谓龙台,便是这大周历代帝王灵牌所设之地,亦是大周国中重要的祭祀之所,而第三问所问的列祖列宗,便是这龙台之上的宗庙中长眠帝王。
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帝王仙人,死了便是死了,就是你挖了他的坟,掘了他的墓,他也不会跳出与你争执或是喝骂,这最后一问自然是也是过场得不能再过场的过场。
巡街的队伍已经来到了龙台之下,而身为帝王的宇文南景却早早站到了那宗庙之前,司空白只要顺着那千道阶梯拾阶而上,来到宇文南景的跟前,那老太监再问上一句:“列祖列宗可曾应允。”
这册封大殿便可落下了帷幕,于此之后司空白便是这大周的国师,玲珑阁便是这大周的国教。
站立在队伍前方的司空白同样明白这一点。再过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他便可以成为这大周上至朝堂下至江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甚至以他仙人境的修为,若是运作得到,与皇帝并肩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这时,龙台之上传来一阵阵与之前在那未央宫前如出一辙的肃穆鼓声,紧随其后的是一位位身着甲胄的士卒涌出,在那通往龙台之上的台阶两侧分立站定。见此情景的司空白,
眸子中顿时亮起了一抹炙热的光芒,他的脚步也在那时迈出,就要朝着龙台之上走去。
跟在他身后负责宣读的礼官见状眉头一皱,这是一件不合礼数的事情。
虽然到了龙台,但这最后一百丈路上的一问却还未有来得及问出,此刻前行多有不妥,那礼官下意识的便要出言阻止。可是话未出口,身后却忽的传来一道轻柔的声音:“司空长老有心向圣,此刻见陛下在前,情不自禁想要上前,也是情理之中,大人就不要多生事端了吧。”
女子的语调极为平静,但却让那已经伸出手的礼官心头一震,一股后怕之感涌上心头。
之前他下意识的想要阻止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但在回过神来之后却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可是即将成为国师的仙人,这样的人物哪是他能招惹得起?念及此处,那礼官赶忙回头看去,却见一位身着青衣的女子正嘴角含笑的看着他。
那自然是极美的一道风景,可礼官却很清楚对方的身份,他一个激灵,赶忙朝着那女子点头道谢,随后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敢再多看一眼。
而于此后那礼官又看了看那已经迈步上前的仙人,想着这巡街的最后一问还是要问出来的,免得到时候被人参一个礼数失当,他位卑言轻于朝堂之中也没有多少朋友,若是真是被人抓住了痛脚,可不见得会有人愿意保他,处于这朝堂之中,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礼官,也得如履薄冰,小心度日。抱着这样的心思,他还是在那时扯着嗓子高声言道:“诸位可有非议!”
这世上有些事情总是与人所想背道而驰。
礼官此问本是要做到滴水不漏,不让人抓了把柄,可谁曾想偏偏便是此问,却就惹出了祸端——天大的那种。
所有人都在那时看着那迈步而上的老者,对于礼官这最后一问大抵都并不放在心上,当然对于司空白这小小的逾越更是不曾上心,毕竟宇文南景的心思摆在那里,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更改。
可就在那礼官此问落下的瞬间,原本只有那肃穆鼓声以及司空白踏步之声的龙台前,却忽的响起了一道极为突兀的声音。
“草民宁竹芒以为此事不妥!”
那声音并不算大,也并为掺杂任何的真元于其中,但能在这样的大典之中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足以称得上惊世骇俗了。未曾料想还有这般变故的诸人自然免不了心头一紧,正要循声望去,可就在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起。
“草民宋月明也以为此事不妥!”
长安的未央宫门前便聚集大批这大周朝堂有头有脸的人物。
譬如天策府如今的掌舵人,历经大周数次帝王更迭的鹿先生,又譬如那位三公之首的张相,皇室宗亲位居九卿之位的宇文成,这三位年岁加起来已过两百的老者如今结成一党,算得大周朝堂上最后话柄的人物。但于此刻,这站在金字塔顶端三人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们或皱着眉头,或沉着目光,看着立在他们对面的那群人。
为首的是一位老者,身着白袍,长发垂腰,虽然看上去已过了古稀之年,但腰身却挺得笔直,那一举一动间所牵引而出的力量波动,足以让人胆颤——那是为仙人,来自玲珑的仙人,也是今日的主角——司空白!
老人的身侧站在一位中年男子,他低头垂眉,模样恭谦,不见了当年那趾高气扬的锐气,却多了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阴沉。这位鹿先生等人处心积虑数年想要斗倒的祝大人,如今依然坐在长夜司首座的宝座上,虽然比不得当年风光,但以如今宇文南景的心思,假以时日,未尝不可再登高位。
而他的身后,那位素来以一袭青衣示人的女子也悄然而立,她模样端庄,静则如青莲开于湖畔,春雨落入碧池。或称不得世间最美,却足以让某位自诩逍遥的中年大汉每每借酒消愁,每每想忘又念。
“吉时已到!”
忽的,穹顶之上那轮骄阳终于于地平线升起,夏日金色的晨光洒落,一道尖锐的鸭公嗓也随即响彻于未央宫的殿门前。
坐在那由大理石堆砌而成的高台上的宇文南景身着一袭金色龙袍,她眉宇庄严,目光深邃的在台上诸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言道:“那便开始吧。”
并不如何高亢的声音却好似裹挟着某些魔力,清晰无比的在那时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授命大典开始!”
身旁的老太监很是机警,在那时亦扯着自己的鸭公嗓高声言道。
咚!
咚!
咚!
此音一落,重锤锣鼓之声顿时于这未央宫外的四面八方响起,一声接着一声,虽并无太多韵律可言,但却带着一股催人心肝的肃穆庄严之意。
以鹿先生为首的三人以及他们身后站立的文武百官都在那声音响起之时眉头紧皱,显然某些他们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立于他们对面的那位仙人却整了整自己的衣冠,随即迈步而出,来到了这文武百官的中央,朝着那高台上的宇文南景恭恭敬敬的一拜。
“玲珑阁长老司空白,德盛行正,上有弑逆扶正之功,下有救黎民于水火之德,今上告先贤,下承民意,授司空白国师之位,着玲珑阁为国教正统。”
“兹事体大,一问满朝文武可有非议?”
宇文南景身旁的太监于那时再次高声言道。
这是大周开朝以来便有的规矩,这种册封国教的大事依照那规矩,须有三问。
一问满朝文武。
二问黎民苍生。
三问列祖列宗。
当然这样的过场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只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过程罢了。
譬如此刻,饶是心底对于册封玲珑阁为国教之事心存诸多不满的鹿先生,也决计不会在这个档口来给宇文南景添乱。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也是某种潜移默化的规矩。若是连这点规矩也不遵循的话,于双方来说都不见得是好事。
所以这一问,并未有招来任何的反驳。
在数十息的沉默之后,那老太监确定无人会发言之时,便再次高声言道:“二问巡街问黎民。”
有道是帝王家中无小事,哪怕这所谓的三问只是做给人看的过场,但也得做得体面,做得漂亮。因此这第二问便需要授封之人连同着文武百官一同巡游长安城,没走百丈变得停下,由礼官高声想问:“诸位可有异议。”
在确定无人反对之后方才可以再次前行,以此彰显帝王家上顺天命下应民心之德行。
......
长安城有四道主街,分别唤为朱雀、流芳、昭彰、丹青,每一条都贯穿了整个长安城,巡游长安城便得将这四条主街一一行遍,加上那百丈一停一问的过场,清晨便于未央宫中摆开阵势来到这长安城上的巡游队伍,硬是到了午晌过后,方才走完这四条长街。
虽然随行的文武百官大抵都是以鹿先生三人为首,心中对于帮着敌对一方巡街之事自然是有诸多的不满,可那些寻常百姓哪里看得明白这朝堂内里的暗流汹涌。
他们只知道自从宇文南景登基以来,旱灾也好雪灾也好都不见了踪影,年景可称得上是风调雨顺,心中自然是对这位女帝爱戴有加,对于她的决定更是没有半点反驳的心思,巡街的队伍所过之处,百姓们自发的夹道欢迎,这样的情形落入鹿先生一行人的眼中,自然是让他们的心思愈发的阴沉。
而就是带着这样不郁的心情,他们巡街的队伍终于来到了这册立国教的最后一站——位于长安城西郊的龙台!
古来帝王,都号称真龙天子。
所谓龙台,便是这大周历代帝王灵牌所设之地,亦是大周国中重要的祭祀之所,而第三问所问的列祖列宗,便是这龙台之上的宗庙中长眠帝王。
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帝王仙人,死了便是死了,就是你挖了他的坟,掘了他的墓,他也不会跳出与你争执或是喝骂,这最后一问自然是也是过场得不能再过场的过场。
巡街的队伍已经来到了龙台之下,而身为帝王的宇文南景却早早站到了那宗庙之前,司空白只要顺着那千道阶梯拾阶而上,来到宇文南景的跟前,那老太监再问上一句:“列祖列宗可曾应允。”
这册封大殿便可落下了帷幕,于此之后司空白便是这大周的国师,玲珑阁便是这大周的国教。
站立在队伍前方的司空白同样明白这一点。再过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他便可以成为这大周上至朝堂下至江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甚至以他仙人境的修为,若是运作得到,与皇帝并肩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这时,龙台之上传来一阵阵与之前在那未央宫前如出一辙的肃穆鼓声,紧随其后的是一位位身着甲胄的士卒涌出,在那通往龙台之上的台阶两侧分立站定。见此情景的司空白,
眸子中顿时亮起了一抹炙热的光芒,他的脚步也在那时迈出,就要朝着龙台之上走去。
跟在他身后负责宣读的礼官见状眉头一皱,这是一件不合礼数的事情。
虽然到了龙台,但这最后一百丈路上的一问却还未有来得及问出,此刻前行多有不妥,那礼官下意识的便要出言阻止。可是话未出口,身后却忽的传来一道轻柔的声音:“司空长老有心向圣,此刻见陛下在前,情不自禁想要上前,也是情理之中,大人就不要多生事端了吧。”
女子的语调极为平静,但却让那已经伸出手的礼官心头一震,一股后怕之感涌上心头。
之前他下意识的想要阻止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但在回过神来之后却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可是即将成为国师的仙人,这样的人物哪是他能招惹得起?念及此处,那礼官赶忙回头看去,却见一位身着青衣的女子正嘴角含笑的看着他。
那自然是极美的一道风景,可礼官却很清楚对方的身份,他一个激灵,赶忙朝着那女子点头道谢,随后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敢再多看一眼。
而于此后那礼官又看了看那已经迈步上前的仙人,想着这巡街的最后一问还是要问出来的,免得到时候被人参一个礼数失当,他位卑言轻于朝堂之中也没有多少朋友,若是真是被人抓住了痛脚,可不见得会有人愿意保他,处于这朝堂之中,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礼官,也得如履薄冰,小心度日。抱着这样的心思,他还是在那时扯着嗓子高声言道:“诸位可有非议!”
这世上有些事情总是与人所想背道而驰。
礼官此问本是要做到滴水不漏,不让人抓了把柄,可谁曾想偏偏便是此问,却就惹出了祸端——天大的那种。
所有人都在那时看着那迈步而上的老者,对于礼官这最后一问大抵都并不放在心上,当然对于司空白这小小的逾越更是不曾上心,毕竟宇文南景的心思摆在那里,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更改。
可就在那礼官此问落下的瞬间,原本只有那肃穆鼓声以及司空白踏步之声的龙台前,却忽的响起了一道极为突兀的声音。
“草民宁竹芒以为此事不妥!”
那声音并不算大,也并为掺杂任何的真元于其中,但能在这样的大典之中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足以称得上惊世骇俗了。未曾料想还有这般变故的诸人自然免不了心头一紧,正要循声望去,可就在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起。
“草民宋月明也以为此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