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95节
直到最后,重奕眼中的光亮彻底暗下去,他都没主动提起想成家立业。
不是因为不好意思,也不是不着急,而是他能感觉到,现在仍旧不是提起这件事最好时机。
再等等,等到大公主出嫁,他的事不会再影响大公主,再与永和帝提这件事。
被宋瑾瑜带回宋府后,又被女眷们稀罕许久的醉猫宋佩瑜完全不知道,这个晚上,他险些在永和帝面前被动出柜。
酒醒之后,回想起永和帝寿宴时发生的种种事,宋佩瑜印象最深刻的唯有他像个小傻子似的被全家人逗。
兄长们与女眷们也就算了,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
宋景明和宋景珏居然也吃了熊心豹子胆,完全不顾他做叔叔的威严。
还有重奕这个罪魁祸首,别以为他醉了就没有记忆!
原本他在微醺的时候已经不喝了,是重奕骗的他又喝了好几杯,才会醉得那么离谱。
永和帝寿宴后不久,楚国使臣就与永和帝辞别。
如果再不从咸阳出发,他们可能无法在年前回到楚国。
永和帝自然不会为难楚国使臣,还特意从私库中挑出不少东西回赠给楚皇,其中还有两座完整无暇的等身银镜。
除了送给咸阳少数人,宋佩瑜只公开在奇货城拍卖过三做完美无瑕的等身银镜,都拍出了数千两黄金的天价。
直到现在,九州任有一座千金镜都没有的地方。
永和帝的回礼不可谓不贵重。
楚国使臣离开后,双梁使臣都变得更加急切。
他们都紧盯着对面的动静,就算原本还沉得住气,也会在发现对面态度变化后被影响。
他们不急着回梁州过年,却急着得到赵国的回复。
梁王世子代表梁王表示,只要赵国愿意帮助西梁收服东梁,西梁就愿意主动归降赵国。
睿王世子则给赵国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消息,比如笛傀的来源,陈国曾派出许多人秘密潜入赵国……甚至是当初楚国与赵国联姻失败后,楚国灵云公主在长公主府被刺杀的信息。
好巧不巧,这些消息都与陈国有关。
睿王世子表示他父王手中还有更切实的证据,只要赵国愿意公开与东梁达成联盟,东梁不仅愿意将这些证据双手奉上,睿王还愿意将他悉心经营多年的消息网都送给赵国。
咸阳官员们表面上对双梁使臣完全不在意,实际上却已经为双梁使臣吵了好几个月。
能具体知道双梁提出条件的只有寥寥不到二十人。
就是这不到二十人,险些将勤政殿的房顶吵翻。
部分人支持西梁,赵国已经彻底拿下卫国将其变成卫郡。
要是能在没有大波折的情况下再拿下梁州,赵国的地盘就会超过占据徐州和扬州的陈国,成为九州第一国。
另外的人却觉得所谓‘九州第一国’不过是个虚名。
西梁提出的条件很容易让人动心却暗藏陷阱。
赵国要派兵帮西梁收服东梁,然后在没有梁州军权的情况下派文官去治理梁州。
万一哪天梁王突然翻脸,之前付出的人力物力岂不都成了笑话。
还不如应了梁王的话,先将从前没彻底查明白的阴谋弄清楚。
宋佩瑜有幸陪着重奕听老臣们吵架,连听一个月后,看到饭桌上有鸡鸭,宋佩瑜都会下意识的绕开筷子。
他害怕。
好在无论是赞成什么观点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为赵国着想,只是出发点和主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才会出现分歧。
过了一个月,双梁使臣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热蚂蚁似的,私下里频频做出小动作。
再拖下去,极有可能逼得双梁自以为无路可走,铤而走险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众人最后一次阐述观点后,永和帝将目光放在为首的三个人身上,“你们有何看法?”
尚书令赞同与东梁合作,他觉得与东梁合作后,赵国有机会能先拿下时刻被党项威胁的西梁。
“原本老梁王在世时,集整个梁州之力,才能与党项抗争,并让梁州欣欣向荣。自从老梁王过世,梁州分为东梁与西梁。西梁只靠半个梁州抗争党项,初时还看不出什么,这些年却一直在吃老梁王留下的底子,这是近十年的梁州粮价,东梁与西梁的粮价已经相差近乎二分之一。”
尚书令从怀中拿出记录着具体数据的小折递给永和帝。
除了粮价,还有其他原因促使尚书令想要先‘友东梁拿西梁’。
比如睿王占据东梁后后,立刻让人将境内能让西梁通往外界的商路彻底堵死,也不许境内的他国游商再往西梁去。
西梁想要与外界通商,便只能从楚国绕路,或者直接高价从楚国购买西梁没有的东西。
长此以往,短短十几年内,不仅是最重要的粮价,东梁与西梁其他物品的价格差也很大,甚至早就超过粮价差。
所以尚书令认为,应该借着这个机会先拿下西梁,得到西梁百姓的认可,然后再温水煮青蛙的拿下东梁。
东梁百姓发现原本生活不如他们的西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他们,自然会对睿王产生不满。
而且睿王自诩有小聪明又没有硬骨头,说不定在赵国拿下西梁后,就会迫不及待的递上降书,主动对赵国投降。
永和帝看过尚书令的小折后,又将小折递给重奕看,转而看向云阳伯,“爱卿以为如何?”
云阳伯摇了摇头,“臣觉得诸位同僚说的都有道理,反而拿不定主意。”
永和帝也没为难云阳伯,又将目光放在重奕身上,用目光示意重奕轮到他了。
重奕本人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想法,如果让他来说,最方便的莫过于将云阳伯刚说的话直接拿来用。
但他昨天有被身侧的宋佩瑜抓去补课,也从胸口掏出份小折。
重奕,不,宋佩瑜的观点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选择全都要。
重奕将小折递给永和帝后,毫无感情的开始从头背诵。
西梁与东梁会争相讨好赵国,且在得不到赵国回应的时候方寸大乱,甚至表现出想要剑走偏锋孤注一掷的想法,归根结底是因为怕赵国。
如果赵国能让西梁与东梁安下心来,便能维持梁州两家争锋的情况,继续拖下去。
赵国无论是先拿下西梁还是先拿下东梁,都要面临梁州百姓对赵国深恶痛绝,全力支持剩下的那位‘梁州王’的风险。
对于赵国来说,最稳妥的方式,莫过于同时对西梁与东梁下手,既能让西梁和东梁时刻有危机感,争相在赵国面前表现,也能将赵国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
因为永和帝的无条件支持,朝臣们就算不支持的重奕想法,也不得不先让东宫的人去与双梁使臣接触。
等到重奕的想法失败,其余朝臣才有机会再尝试他们的想法。
可惜宋佩瑜不会给其他人机会。
他花费五天,先后与梁王世子、睿王世子碰面数次。
又等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梁王世子与睿王世子与梁州通信。
终于在新年之前与双梁达成共识。
年后,赵国同时宣布与西梁、东梁建立联盟。
为了表达诚意,赵国会在西梁各地开设粮行,以低于西梁市价的价格限量出售各种粮食。
西梁则需要每年给赵国提供一批上好的种马。
梁王明明知道赵国是想通过控制西梁粮价,从而将手慢慢伸入西梁,却没法拒绝便宜粮食的诱惑。
而且赵国也会在东梁便宜卖东西,却不是粮食而是赵纸。
纸就算再重要,难道还能重要的过粮食?
最主要的是,近些年西梁越来越缺粮食,再不解决这个问题,西梁军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梁王觉得,卖粮食和卖赵纸的区别,就是比起东梁赵国更重视西梁证据。
即使已经意识到,让赵国控制住西梁的粮食,长久下去,西梁恐怕难逃被赵国吞并的命运,梁王也在又听闻党项来袭的时候捏着鼻子认了。
只要他还有西梁军在手,就一定能比他的蠢弟弟活的长久。
另一边的睿王和梁王的想法差不多。
他觉得比起西梁,赵国对东梁提出的条件更宽松,明显是想将东梁留到西梁后面。
赵国在西梁卖粮食,相当于拿住西梁的命门。
在东梁只卖些赵纸,还是以远低市面的价格出售。
这不是在主动给东梁送钱,维持彼此的关系?
如此,双梁使臣终于在翌年春耕前离开咸阳。
不仅梁王世子和睿王世子非常满意,宋佩瑜也非常满意。
有东梁作为缓冲,既能打出赵纸物美价廉的风声,也能将打破现有纸张定价的罪名甩锅给睿王。
让寒门子弟读书,逐渐普及教育的想法,也可以在东梁悄悄摸索进行。如此等个三年五载,无论是吃赵国粮的西梁,还是学赵国文的东梁,民间百姓对赵国的想法都会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谓温水煮青蛙,便是如此。
只是宋佩瑜的锅大,一锅煮了两个。
同时收到赵国在西梁和东梁的铺子成功开业,导致当地万人空巷的消息,宋佩瑜心情大好,顺手多喂了重奕块硬糖。
重奕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懒洋洋的看向宋佩瑜手中的书信,“上面写着什么?”
听了宋佩瑜的解答后,重奕打了个哈欠,刚刚提起的兴趣肉眼可见消失的干干净净。
宋佩瑜被重奕这副模样气的哭笑不得,正要说重奕几句,就看到安公公满脸笑容的从外面进来。
“可是有喜事,怎么如此开心?”宋佩瑜随口问道。
安公公重重的点头,“大喜!”
见宋佩瑜面露好奇,安公公更加开心,笑眯眯的将头转向重奕,“肃王府的妾室有孕,陛下让您开库房赏些东西过去。”
重奕随意摆了摆手,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你去挑吧,不必再来回我。”
安公公目光责怪的睨了重奕一眼,拿出已经带来的账册摆到宋佩瑜面前,“宋大人看看要赏什么好?”
宋佩瑜已经反应过来肃王府的妾室有孕,永和帝为什么要专门让重奕赏赐。
这是盼着肃王府的妾室能生下个男孩,让重奕有继承人?
宋佩瑜心不在焉的指了两样东西,又在安公公的建议下添了两样。
等安公公喜出望外的走了,宋佩瑜才转头看向重奕,小声道,“如果这是个男孩,你会将这个孩子抱到东宫吗?”
不是因为不好意思,也不是不着急,而是他能感觉到,现在仍旧不是提起这件事最好时机。
再等等,等到大公主出嫁,他的事不会再影响大公主,再与永和帝提这件事。
被宋瑾瑜带回宋府后,又被女眷们稀罕许久的醉猫宋佩瑜完全不知道,这个晚上,他险些在永和帝面前被动出柜。
酒醒之后,回想起永和帝寿宴时发生的种种事,宋佩瑜印象最深刻的唯有他像个小傻子似的被全家人逗。
兄长们与女眷们也就算了,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
宋景明和宋景珏居然也吃了熊心豹子胆,完全不顾他做叔叔的威严。
还有重奕这个罪魁祸首,别以为他醉了就没有记忆!
原本他在微醺的时候已经不喝了,是重奕骗的他又喝了好几杯,才会醉得那么离谱。
永和帝寿宴后不久,楚国使臣就与永和帝辞别。
如果再不从咸阳出发,他们可能无法在年前回到楚国。
永和帝自然不会为难楚国使臣,还特意从私库中挑出不少东西回赠给楚皇,其中还有两座完整无暇的等身银镜。
除了送给咸阳少数人,宋佩瑜只公开在奇货城拍卖过三做完美无瑕的等身银镜,都拍出了数千两黄金的天价。
直到现在,九州任有一座千金镜都没有的地方。
永和帝的回礼不可谓不贵重。
楚国使臣离开后,双梁使臣都变得更加急切。
他们都紧盯着对面的动静,就算原本还沉得住气,也会在发现对面态度变化后被影响。
他们不急着回梁州过年,却急着得到赵国的回复。
梁王世子代表梁王表示,只要赵国愿意帮助西梁收服东梁,西梁就愿意主动归降赵国。
睿王世子则给赵国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消息,比如笛傀的来源,陈国曾派出许多人秘密潜入赵国……甚至是当初楚国与赵国联姻失败后,楚国灵云公主在长公主府被刺杀的信息。
好巧不巧,这些消息都与陈国有关。
睿王世子表示他父王手中还有更切实的证据,只要赵国愿意公开与东梁达成联盟,东梁不仅愿意将这些证据双手奉上,睿王还愿意将他悉心经营多年的消息网都送给赵国。
咸阳官员们表面上对双梁使臣完全不在意,实际上却已经为双梁使臣吵了好几个月。
能具体知道双梁提出条件的只有寥寥不到二十人。
就是这不到二十人,险些将勤政殿的房顶吵翻。
部分人支持西梁,赵国已经彻底拿下卫国将其变成卫郡。
要是能在没有大波折的情况下再拿下梁州,赵国的地盘就会超过占据徐州和扬州的陈国,成为九州第一国。
另外的人却觉得所谓‘九州第一国’不过是个虚名。
西梁提出的条件很容易让人动心却暗藏陷阱。
赵国要派兵帮西梁收服东梁,然后在没有梁州军权的情况下派文官去治理梁州。
万一哪天梁王突然翻脸,之前付出的人力物力岂不都成了笑话。
还不如应了梁王的话,先将从前没彻底查明白的阴谋弄清楚。
宋佩瑜有幸陪着重奕听老臣们吵架,连听一个月后,看到饭桌上有鸡鸭,宋佩瑜都会下意识的绕开筷子。
他害怕。
好在无论是赞成什么观点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为赵国着想,只是出发点和主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才会出现分歧。
过了一个月,双梁使臣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热蚂蚁似的,私下里频频做出小动作。
再拖下去,极有可能逼得双梁自以为无路可走,铤而走险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众人最后一次阐述观点后,永和帝将目光放在为首的三个人身上,“你们有何看法?”
尚书令赞同与东梁合作,他觉得与东梁合作后,赵国有机会能先拿下时刻被党项威胁的西梁。
“原本老梁王在世时,集整个梁州之力,才能与党项抗争,并让梁州欣欣向荣。自从老梁王过世,梁州分为东梁与西梁。西梁只靠半个梁州抗争党项,初时还看不出什么,这些年却一直在吃老梁王留下的底子,这是近十年的梁州粮价,东梁与西梁的粮价已经相差近乎二分之一。”
尚书令从怀中拿出记录着具体数据的小折递给永和帝。
除了粮价,还有其他原因促使尚书令想要先‘友东梁拿西梁’。
比如睿王占据东梁后后,立刻让人将境内能让西梁通往外界的商路彻底堵死,也不许境内的他国游商再往西梁去。
西梁想要与外界通商,便只能从楚国绕路,或者直接高价从楚国购买西梁没有的东西。
长此以往,短短十几年内,不仅是最重要的粮价,东梁与西梁其他物品的价格差也很大,甚至早就超过粮价差。
所以尚书令认为,应该借着这个机会先拿下西梁,得到西梁百姓的认可,然后再温水煮青蛙的拿下东梁。
东梁百姓发现原本生活不如他们的西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他们,自然会对睿王产生不满。
而且睿王自诩有小聪明又没有硬骨头,说不定在赵国拿下西梁后,就会迫不及待的递上降书,主动对赵国投降。
永和帝看过尚书令的小折后,又将小折递给重奕看,转而看向云阳伯,“爱卿以为如何?”
云阳伯摇了摇头,“臣觉得诸位同僚说的都有道理,反而拿不定主意。”
永和帝也没为难云阳伯,又将目光放在重奕身上,用目光示意重奕轮到他了。
重奕本人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想法,如果让他来说,最方便的莫过于将云阳伯刚说的话直接拿来用。
但他昨天有被身侧的宋佩瑜抓去补课,也从胸口掏出份小折。
重奕,不,宋佩瑜的观点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选择全都要。
重奕将小折递给永和帝后,毫无感情的开始从头背诵。
西梁与东梁会争相讨好赵国,且在得不到赵国回应的时候方寸大乱,甚至表现出想要剑走偏锋孤注一掷的想法,归根结底是因为怕赵国。
如果赵国能让西梁与东梁安下心来,便能维持梁州两家争锋的情况,继续拖下去。
赵国无论是先拿下西梁还是先拿下东梁,都要面临梁州百姓对赵国深恶痛绝,全力支持剩下的那位‘梁州王’的风险。
对于赵国来说,最稳妥的方式,莫过于同时对西梁与东梁下手,既能让西梁和东梁时刻有危机感,争相在赵国面前表现,也能将赵国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
因为永和帝的无条件支持,朝臣们就算不支持的重奕想法,也不得不先让东宫的人去与双梁使臣接触。
等到重奕的想法失败,其余朝臣才有机会再尝试他们的想法。
可惜宋佩瑜不会给其他人机会。
他花费五天,先后与梁王世子、睿王世子碰面数次。
又等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梁王世子与睿王世子与梁州通信。
终于在新年之前与双梁达成共识。
年后,赵国同时宣布与西梁、东梁建立联盟。
为了表达诚意,赵国会在西梁各地开设粮行,以低于西梁市价的价格限量出售各种粮食。
西梁则需要每年给赵国提供一批上好的种马。
梁王明明知道赵国是想通过控制西梁粮价,从而将手慢慢伸入西梁,却没法拒绝便宜粮食的诱惑。
而且赵国也会在东梁便宜卖东西,却不是粮食而是赵纸。
纸就算再重要,难道还能重要的过粮食?
最主要的是,近些年西梁越来越缺粮食,再不解决这个问题,西梁军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梁王觉得,卖粮食和卖赵纸的区别,就是比起东梁赵国更重视西梁证据。
即使已经意识到,让赵国控制住西梁的粮食,长久下去,西梁恐怕难逃被赵国吞并的命运,梁王也在又听闻党项来袭的时候捏着鼻子认了。
只要他还有西梁军在手,就一定能比他的蠢弟弟活的长久。
另一边的睿王和梁王的想法差不多。
他觉得比起西梁,赵国对东梁提出的条件更宽松,明显是想将东梁留到西梁后面。
赵国在西梁卖粮食,相当于拿住西梁的命门。
在东梁只卖些赵纸,还是以远低市面的价格出售。
这不是在主动给东梁送钱,维持彼此的关系?
如此,双梁使臣终于在翌年春耕前离开咸阳。
不仅梁王世子和睿王世子非常满意,宋佩瑜也非常满意。
有东梁作为缓冲,既能打出赵纸物美价廉的风声,也能将打破现有纸张定价的罪名甩锅给睿王。
让寒门子弟读书,逐渐普及教育的想法,也可以在东梁悄悄摸索进行。如此等个三年五载,无论是吃赵国粮的西梁,还是学赵国文的东梁,民间百姓对赵国的想法都会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谓温水煮青蛙,便是如此。
只是宋佩瑜的锅大,一锅煮了两个。
同时收到赵国在西梁和东梁的铺子成功开业,导致当地万人空巷的消息,宋佩瑜心情大好,顺手多喂了重奕块硬糖。
重奕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懒洋洋的看向宋佩瑜手中的书信,“上面写着什么?”
听了宋佩瑜的解答后,重奕打了个哈欠,刚刚提起的兴趣肉眼可见消失的干干净净。
宋佩瑜被重奕这副模样气的哭笑不得,正要说重奕几句,就看到安公公满脸笑容的从外面进来。
“可是有喜事,怎么如此开心?”宋佩瑜随口问道。
安公公重重的点头,“大喜!”
见宋佩瑜面露好奇,安公公更加开心,笑眯眯的将头转向重奕,“肃王府的妾室有孕,陛下让您开库房赏些东西过去。”
重奕随意摆了摆手,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你去挑吧,不必再来回我。”
安公公目光责怪的睨了重奕一眼,拿出已经带来的账册摆到宋佩瑜面前,“宋大人看看要赏什么好?”
宋佩瑜已经反应过来肃王府的妾室有孕,永和帝为什么要专门让重奕赏赐。
这是盼着肃王府的妾室能生下个男孩,让重奕有继承人?
宋佩瑜心不在焉的指了两样东西,又在安公公的建议下添了两样。
等安公公喜出望外的走了,宋佩瑜才转头看向重奕,小声道,“如果这是个男孩,你会将这个孩子抱到东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