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互利共赢?(第五更)
一听这话,底下臣子之间又低声议论了起来。
“大战一起,粮食消耗剧增,确实是个问题啊!”
“可不是,河套那边也是缺粮,正头疼着呢!”
“还有上次撤回我大明的辽东汉民,那么多张嘴,也是要粮食的,这部分,又是在计划外的。”
“……”
在这些讨论的人中,唯独司礼监的太监都静悄悄地,没有人说话。只是那些秉笔太监会偷偷瞧下掌印太监曹化淳,观察一下脸色。
崇祯皇帝听着底下的议论声,也明白这确实是个难题。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由得问道:“南洋各国,可有回信的?”
听到这话,温体仁知道皇上是问要求南洋各国朝贡粮食的问题,作为首辅,他出列奏道:“陛下,未见有回信!”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似乎有发怒地迹象,便赶紧补充道:“陛下,南洋路途遥远,或许我大明使者尚未达到也未可知。不一定是南洋诸国不想朝贡!”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微皱了一下,他不否认,是可能存在这个情况。但具体如何到底如何,也难说啊!
正在这时,王承恩开口说道:“卢中丞说郑芝龙参将在他身边,说南洋海盗众多,又有西夷活动,我大明使者未必能安全到达各南洋国。而且就算南洋各国想朝贡,恐怕也会遇到劫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想了起来,郑芝龙之前说过,安南半岛的最南端,黎朝叛将就是勾结了佛郎机人。算算时间,在这个时候,欧洲各国也已经开始殖民南洋了!
真是可惜,如今大明国内还未捋顺,只能看着那些欧洲殖民者在抢占地盘!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的思维又跳跃了起来。这些欧洲殖民者万里而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求财的!既然这样,大明又要开海禁,岂不是可以互利共赢?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再稍微一想,顿时感觉有戏,就马上进入聊天群,私聊孙传庭道:“开海禁的圣旨即将公示天下,孙卿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让海外诸国运粮食来大明。这其中,卿可联系荷兰……就是红夷,还有佛郎机人,让他们运粮来大明,换取他们想要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物。”
说到这里,他怕孙传庭不够明白,就又着重强调道:“大明急需粮食,需要海量的粮食,明白么?”
孙传庭是即时知悉群主的私聊的,因此,第一时间回复道:“微臣明白,微臣立刻操办此事!”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心急粮食,索性就直接下旨道:“这样,红夷那边,郑家的人熟悉,你让郑家的人去联系,让他们派人去福建谈。另外,佛郎机人在澳门待着,卿亲自去一趟,要是他们不答应,或者想讨价还价,企图从大明身上吃肉的话,就统领当地官府,把他们赶下海,并禁止他们再到大明!”
孙传庭一听,有点意外,他没想到皇上竟然让他亲自出马前往广东澳门督办此事。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又叮嘱他道:“这些西夷中,应该都有传教士。朕之前的要求,那些传教士并为答应,就已被朕驱逐出去。他们的影响在西夷中很大。不过再大,也打不过财富的吸引力。这一点,卿要把握好尺寸。另外,朕可以告诉卿,大明之特产,如果运到西夷的国度,那是暴利,对于西夷,只要量大,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
这个时候的欧洲,政教应该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反目成仇都不是问题。更何况那些殖民者,多是贪财的亡命之徒。
对于皇帝的亲自吩咐,孙传庭不敢怠慢,立刻答应一声,便开始安排这个事情了。
而这时,在文华殿内,因为崇祯皇帝似乎在发愣,一时之间,议论了一阵的大臣们,已经渐渐地达成了一致意见。觉得要让建虏在冬季不出兵,似乎有点难。
这不,刘兴祚就开口说道:“洪总督说,他尽量多派蒙古族的夜不收巡视东部草原,尽量防止建虏探听到归化城的虚实!”
这话的意思,其实不外乎洪承畴也明白朝廷这边没法能拖住建虏,因此,只能寄希望隔绝建虏的探马了。但草原无边无际,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隔绝建虏探马。更何况皇太极的决心很大,那些探马肯定是千方百计地去查探了。
众人听了,有的沉默,有的微微点头,也只有如此了。温体仁更是考虑了一下后,便想奏对,要求减少秦晋灾民向河套地区的移民。
但就在这时,就见崇祯皇帝忽然开口说道:“朕知道,粮食是我大明最紧缺的物资。但辽东之战,必须要打,建虏的主力,必须拖在辽东。这样好了……”
听他这么说,文华殿内的大臣们纷纷注目。特别是毕自严,更是一脸的苦恼,皇上铁了心要打,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就要愁掉头发了。
“建虏也没有粮食,如果他们要远征河套的话,也是需要大量军需物资,特别是粮食。为此,奴酋还下旨,让朝鲜那边尽量凑集粮草送过去。”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笑,忽然语气坚决地说道:“要是我们把这些粮食截下来,不但会缓解辽东军粮的供应,还能加剧建虏的粮食危机,诸卿以为如何?”
底下众臣没想到皇帝是说这个,他们一听之下都不由得点头。要真能截下这些粮食,那好处肯定是显而易见了。
王承恩马上开口说道:“卢中丞说,他定当尽力而为,立刻启程,领骠骑营前往东江!”
听到这话,兵部尚书申用懋不由得疑惑道:“建虏不是在朝鲜留了人马,就是用来防备东江军的么?而且卢中丞以前还截过他们的粮食,如今再去,建虏会没防备,能打败建虏截住粮食?”
很明显,建虏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再者说了,这些粮食对建虏非常重要,他们肯定是要防备东江明军的!
“大战一起,粮食消耗剧增,确实是个问题啊!”
“可不是,河套那边也是缺粮,正头疼着呢!”
“还有上次撤回我大明的辽东汉民,那么多张嘴,也是要粮食的,这部分,又是在计划外的。”
“……”
在这些讨论的人中,唯独司礼监的太监都静悄悄地,没有人说话。只是那些秉笔太监会偷偷瞧下掌印太监曹化淳,观察一下脸色。
崇祯皇帝听着底下的议论声,也明白这确实是个难题。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由得问道:“南洋各国,可有回信的?”
听到这话,温体仁知道皇上是问要求南洋各国朝贡粮食的问题,作为首辅,他出列奏道:“陛下,未见有回信!”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似乎有发怒地迹象,便赶紧补充道:“陛下,南洋路途遥远,或许我大明使者尚未达到也未可知。不一定是南洋诸国不想朝贡!”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微皱了一下,他不否认,是可能存在这个情况。但具体如何到底如何,也难说啊!
正在这时,王承恩开口说道:“卢中丞说郑芝龙参将在他身边,说南洋海盗众多,又有西夷活动,我大明使者未必能安全到达各南洋国。而且就算南洋各国想朝贡,恐怕也会遇到劫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想了起来,郑芝龙之前说过,安南半岛的最南端,黎朝叛将就是勾结了佛郎机人。算算时间,在这个时候,欧洲各国也已经开始殖民南洋了!
真是可惜,如今大明国内还未捋顺,只能看着那些欧洲殖民者在抢占地盘!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的思维又跳跃了起来。这些欧洲殖民者万里而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求财的!既然这样,大明又要开海禁,岂不是可以互利共赢?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再稍微一想,顿时感觉有戏,就马上进入聊天群,私聊孙传庭道:“开海禁的圣旨即将公示天下,孙卿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让海外诸国运粮食来大明。这其中,卿可联系荷兰……就是红夷,还有佛郎机人,让他们运粮来大明,换取他们想要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物。”
说到这里,他怕孙传庭不够明白,就又着重强调道:“大明急需粮食,需要海量的粮食,明白么?”
孙传庭是即时知悉群主的私聊的,因此,第一时间回复道:“微臣明白,微臣立刻操办此事!”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心急粮食,索性就直接下旨道:“这样,红夷那边,郑家的人熟悉,你让郑家的人去联系,让他们派人去福建谈。另外,佛郎机人在澳门待着,卿亲自去一趟,要是他们不答应,或者想讨价还价,企图从大明身上吃肉的话,就统领当地官府,把他们赶下海,并禁止他们再到大明!”
孙传庭一听,有点意外,他没想到皇上竟然让他亲自出马前往广东澳门督办此事。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又叮嘱他道:“这些西夷中,应该都有传教士。朕之前的要求,那些传教士并为答应,就已被朕驱逐出去。他们的影响在西夷中很大。不过再大,也打不过财富的吸引力。这一点,卿要把握好尺寸。另外,朕可以告诉卿,大明之特产,如果运到西夷的国度,那是暴利,对于西夷,只要量大,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
这个时候的欧洲,政教应该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反目成仇都不是问题。更何况那些殖民者,多是贪财的亡命之徒。
对于皇帝的亲自吩咐,孙传庭不敢怠慢,立刻答应一声,便开始安排这个事情了。
而这时,在文华殿内,因为崇祯皇帝似乎在发愣,一时之间,议论了一阵的大臣们,已经渐渐地达成了一致意见。觉得要让建虏在冬季不出兵,似乎有点难。
这不,刘兴祚就开口说道:“洪总督说,他尽量多派蒙古族的夜不收巡视东部草原,尽量防止建虏探听到归化城的虚实!”
这话的意思,其实不外乎洪承畴也明白朝廷这边没法能拖住建虏,因此,只能寄希望隔绝建虏的探马了。但草原无边无际,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隔绝建虏探马。更何况皇太极的决心很大,那些探马肯定是千方百计地去查探了。
众人听了,有的沉默,有的微微点头,也只有如此了。温体仁更是考虑了一下后,便想奏对,要求减少秦晋灾民向河套地区的移民。
但就在这时,就见崇祯皇帝忽然开口说道:“朕知道,粮食是我大明最紧缺的物资。但辽东之战,必须要打,建虏的主力,必须拖在辽东。这样好了……”
听他这么说,文华殿内的大臣们纷纷注目。特别是毕自严,更是一脸的苦恼,皇上铁了心要打,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就要愁掉头发了。
“建虏也没有粮食,如果他们要远征河套的话,也是需要大量军需物资,特别是粮食。为此,奴酋还下旨,让朝鲜那边尽量凑集粮草送过去。”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笑,忽然语气坚决地说道:“要是我们把这些粮食截下来,不但会缓解辽东军粮的供应,还能加剧建虏的粮食危机,诸卿以为如何?”
底下众臣没想到皇帝是说这个,他们一听之下都不由得点头。要真能截下这些粮食,那好处肯定是显而易见了。
王承恩马上开口说道:“卢中丞说,他定当尽力而为,立刻启程,领骠骑营前往东江!”
听到这话,兵部尚书申用懋不由得疑惑道:“建虏不是在朝鲜留了人马,就是用来防备东江军的么?而且卢中丞以前还截过他们的粮食,如今再去,建虏会没防备,能打败建虏截住粮食?”
很明显,建虏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再者说了,这些粮食对建虏非常重要,他们肯定是要防备东江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