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帮他卖女儿
崇祯皇帝一听,便问海兰珠道:“蒙古诸部中,有没有部族没有到的?”
“没有,好像是都到了!”海兰珠稍微一想便回答道,“大概是皇太极这次给出的意思太严厉,没有部族敢承受灭族的危险,到底都来了。陛下想想,草原上又没有你们明国一样的城池可守,而且这大冬天的,迁移也不方便,是不是?”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想了想,就目前蒙古诸部这个角度来说,好像他们确实还看不清建虏的外强中干。如此一来,他们就不敢不听建虏的话,又或者,他们认为听建虏的话,最终能捞到好处。
呵呵,既然这样,那朕也应该给他们这些人一点教训,让他们明白,得罪了明国也会很难过的。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又问海兰珠道:“朕想了解下,那些部族具体出兵情况如何?”
“哦,请陛下稍等,我去问下我额祈葛。”海兰珠一听,她自己没法详细回答,就先去问布和去了。
与此同时,在宁远,孙承宗听着外面寒风呼啸,想着建虏冒着如此酷寒出征,心情就不由得好了不少,他笑着对左应选说道:“说起来,我们宁锦军队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在这大冬天的,能躲在屋子里避寒,每天能吃一顿饱饭,有你不少的功劳啊!”
这一年,建虏几乎就没来犯过宁锦,全都在辽东和朝鲜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孙承宗倒也有点清闲,身上的压力也轻了不少。因此,他时常让左应选过来陪他喝喝茶,聊聊天,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左应选听到孙承宗又夸他,心中自然高兴,连忙谦虚道:“阁老言重了,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让建虏无暇顾及我们宁锦。下官才能安排人抢种了一季粮食。又是陛下及时通知,在建虏报复我们关宁之前,就把粮食抢收了。”
当初关宁骑军也参与了毁坏辽东粮食的行动,而在自己这边,左应选就在那次行动即将结束之时,就带人把种着的粮食,不管是否熟透,都收割了回来。之后大批建虏探马蹿来宁锦,发现田地里什么都没有后,才失望而去。
孙承宗听了他的话,点点头道:“陛下之功,自不待说。不过你这个兵备道做得也很好,这点无需谦虚,老夫都是看在眼里的!”
说着这话,他也不得不佩服皇上。左应选只是举人而已,因为守昌黎之功,皇上慧眼识珠,越级提拔,倒让他把关宁军的后勤、军纪都搞好了不少。这其中,孙承宗也能看出来,左应选是有才能,但其积极性同样很高,怕是知恩图报,用十二分努力在回报皇上!
他正想着,忽然有亲卫进来禀告说:“阁老吩咐过的孔有德等人,已在府门外等候召见!”
孙承宗一听,立刻想起了皇上的吩咐,就马上让人把孔有德等人带进来,同时让周边下人都退下,只剩下他和左应选两人。
不一会,五个东北汉子被亲卫带到,为首的孔有德把一封书信双手呈上,同时说道:“这是科尔沁族族长的信,要小人亲手呈给阁老!”
孙承宗已经知道,便亲自上前拿了书信,就在孔有德等人的注视之下,拆开书信时掉出了两份信,稍微一查看,他便看起了其中一份写给他的信。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他不由得大吃一惊,而后脸上又出现了一丝好笑之意,让大堂内几个注视他看书信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那书信中写了啥。
只见孙承宗看完书信后,脸上带着笑容,也不去看另外一份信,抬头看着孔有德等人,开始问了他们不少有关科尔沁族的问题。
孔有德等人,倒也不会隐瞒,就把他们受伤后,由海兰珠护送一直到养好伤回来这段期间,对科尔沁族内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个清楚。
等听完之后,孙承宗便笑着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吧,等明年开春之后,才能回卢中丞麾下!”
孔有德他们五个人,如今算是骠骑营的人,因此,孙承宗才有此一说。他又问了护送他们回来的那些科尔沁族人,知道他们还在外面等候后,便让孔有德他们下去了。
等他们一走,孙承宗便把那书信给了左应选看,同时笑着说道:“陛下这是有桃花运啊,别人把嫁女作为条件之一。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唯有如此,那布和才能真正安心吧!”
左应选听得有点糊涂,连忙展开书信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也跟着笑了。不过笑容马上隐去,就见他郑重地说道:“阁老,下官以为,有此榜样,蒙古诸部才会放心。此乃好事,对我大明最为有利。应当上书皇上,阐明厉害关系!”
“呵呵,皇上三宫六院的,也不差一个蒙古女人!”孙承宗笑呵呵地捋起了他的白胡子,点点头道,“就算这什么海兰珠是个又丑又老的女人,老夫也要让皇上娶了她才行。不过老夫倒是听说,这海兰珠可是草原上的明珠。那布和一直不把她嫁出去,也是打着奇货可居之意吧!如今想来,还真是让他等到了机会,把他女儿嫁给了最合适的人!”
一边的隐形人刘王氏,听着他们说话,心中立刻想起了海兰珠不是在群里么!
他正想着,忽然就收到了崇祯皇帝的私聊。于是,她立刻开口打断了谈性正浓的两个老男人,正色说道:“陛下有旨,令关宁骑军集结……”
孙承宗一听,不由得笑道:“呵呵,老夫算是知道了,陛下所说内应是谁了,这也算是一份大礼给我大明了!布和那老匹夫,也是算准了我这老头子一定会帮他卖了他女儿,啊哈哈……”
左应选听了,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对于这样的政治婚姻,对于他们这些文人来说,不要太正常。只要对大明有好处,就是再来十个八个,反正皇宫里也放得下!
于是,孙承宗就开始安排起事情来,而还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没过多久,就又收到了海兰珠发给他的重要情报。
“没有,好像是都到了!”海兰珠稍微一想便回答道,“大概是皇太极这次给出的意思太严厉,没有部族敢承受灭族的危险,到底都来了。陛下想想,草原上又没有你们明国一样的城池可守,而且这大冬天的,迁移也不方便,是不是?”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想了想,就目前蒙古诸部这个角度来说,好像他们确实还看不清建虏的外强中干。如此一来,他们就不敢不听建虏的话,又或者,他们认为听建虏的话,最终能捞到好处。
呵呵,既然这样,那朕也应该给他们这些人一点教训,让他们明白,得罪了明国也会很难过的。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又问海兰珠道:“朕想了解下,那些部族具体出兵情况如何?”
“哦,请陛下稍等,我去问下我额祈葛。”海兰珠一听,她自己没法详细回答,就先去问布和去了。
与此同时,在宁远,孙承宗听着外面寒风呼啸,想着建虏冒着如此酷寒出征,心情就不由得好了不少,他笑着对左应选说道:“说起来,我们宁锦军队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在这大冬天的,能躲在屋子里避寒,每天能吃一顿饱饭,有你不少的功劳啊!”
这一年,建虏几乎就没来犯过宁锦,全都在辽东和朝鲜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孙承宗倒也有点清闲,身上的压力也轻了不少。因此,他时常让左应选过来陪他喝喝茶,聊聊天,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左应选听到孙承宗又夸他,心中自然高兴,连忙谦虚道:“阁老言重了,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让建虏无暇顾及我们宁锦。下官才能安排人抢种了一季粮食。又是陛下及时通知,在建虏报复我们关宁之前,就把粮食抢收了。”
当初关宁骑军也参与了毁坏辽东粮食的行动,而在自己这边,左应选就在那次行动即将结束之时,就带人把种着的粮食,不管是否熟透,都收割了回来。之后大批建虏探马蹿来宁锦,发现田地里什么都没有后,才失望而去。
孙承宗听了他的话,点点头道:“陛下之功,自不待说。不过你这个兵备道做得也很好,这点无需谦虚,老夫都是看在眼里的!”
说着这话,他也不得不佩服皇上。左应选只是举人而已,因为守昌黎之功,皇上慧眼识珠,越级提拔,倒让他把关宁军的后勤、军纪都搞好了不少。这其中,孙承宗也能看出来,左应选是有才能,但其积极性同样很高,怕是知恩图报,用十二分努力在回报皇上!
他正想着,忽然有亲卫进来禀告说:“阁老吩咐过的孔有德等人,已在府门外等候召见!”
孙承宗一听,立刻想起了皇上的吩咐,就马上让人把孔有德等人带进来,同时让周边下人都退下,只剩下他和左应选两人。
不一会,五个东北汉子被亲卫带到,为首的孔有德把一封书信双手呈上,同时说道:“这是科尔沁族族长的信,要小人亲手呈给阁老!”
孙承宗已经知道,便亲自上前拿了书信,就在孔有德等人的注视之下,拆开书信时掉出了两份信,稍微一查看,他便看起了其中一份写给他的信。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他不由得大吃一惊,而后脸上又出现了一丝好笑之意,让大堂内几个注视他看书信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那书信中写了啥。
只见孙承宗看完书信后,脸上带着笑容,也不去看另外一份信,抬头看着孔有德等人,开始问了他们不少有关科尔沁族的问题。
孔有德等人,倒也不会隐瞒,就把他们受伤后,由海兰珠护送一直到养好伤回来这段期间,对科尔沁族内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个清楚。
等听完之后,孙承宗便笑着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吧,等明年开春之后,才能回卢中丞麾下!”
孔有德他们五个人,如今算是骠骑营的人,因此,孙承宗才有此一说。他又问了护送他们回来的那些科尔沁族人,知道他们还在外面等候后,便让孔有德他们下去了。
等他们一走,孙承宗便把那书信给了左应选看,同时笑着说道:“陛下这是有桃花运啊,别人把嫁女作为条件之一。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唯有如此,那布和才能真正安心吧!”
左应选听得有点糊涂,连忙展开书信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也跟着笑了。不过笑容马上隐去,就见他郑重地说道:“阁老,下官以为,有此榜样,蒙古诸部才会放心。此乃好事,对我大明最为有利。应当上书皇上,阐明厉害关系!”
“呵呵,皇上三宫六院的,也不差一个蒙古女人!”孙承宗笑呵呵地捋起了他的白胡子,点点头道,“就算这什么海兰珠是个又丑又老的女人,老夫也要让皇上娶了她才行。不过老夫倒是听说,这海兰珠可是草原上的明珠。那布和一直不把她嫁出去,也是打着奇货可居之意吧!如今想来,还真是让他等到了机会,把他女儿嫁给了最合适的人!”
一边的隐形人刘王氏,听着他们说话,心中立刻想起了海兰珠不是在群里么!
他正想着,忽然就收到了崇祯皇帝的私聊。于是,她立刻开口打断了谈性正浓的两个老男人,正色说道:“陛下有旨,令关宁骑军集结……”
孙承宗一听,不由得笑道:“呵呵,老夫算是知道了,陛下所说内应是谁了,这也算是一份大礼给我大明了!布和那老匹夫,也是算准了我这老头子一定会帮他卖了他女儿,啊哈哈……”
左应选听了,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对于这样的政治婚姻,对于他们这些文人来说,不要太正常。只要对大明有好处,就是再来十个八个,反正皇宫里也放得下!
于是,孙承宗就开始安排起事情来,而还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没过多久,就又收到了海兰珠发给他的重要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