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恐慌(第五更)
临近傍晚之时,辽阳城内已经完成动员。城头上,人头林立,特别是面向南方一侧,更是如临大敌。城头上的建虏,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南方远处。
关闭的城门,不时会打开,隆隆地铁蹄声,从城里飞驰而出,迅速远去,唯有带起的尘土还弥漫在空中。
辽阳守将府内大堂,一群人还在这争论。
“主子,必须立刻出兵,晚了鞍山驿堡就危险了啊!”
“主子,前方敌情未明,不宜轻举妄动,当探马回报再行决定!”
“住口,你这是耽误军情!”
“你才住口,轻举妄动,想害死族人么?”
“……”
主位上的阿敏,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心中确实有点决定不下。
说句实话,如今他手中的兵力,是他在大清国内立足的最大依仗,也是之前在沈阳的时候,皇太极不敢动他的原因所在。这一点,阿敏心知肚明。从道理上来说,接到军报之后,就应该立刻驰援。可他只是往沈阳派了信使,除此之外,就是派出了探马南下,虽然沈阳城内在整军,可却迟迟未有下一步动作。从这点来说,他还是倾向于保存实力,等到有进一步消息再做决定的。
在争论中的一个人,忽然把矛头一转,放弃了争辩的对手,直接对阿敏说道:“皇上对主子多有忌讳。要是主子不动的话,鞍山驿堡丢失,就正好给了皇上一个借口。主子,不管如何,必须得有该有的姿态啊!”
一听这话,阿敏顿时一震,一下回过神来。这手下说得不错,要是真这样的话,搞不好皇太极就会以此为借口,说自己能力不足以带兵,很可能会趁机剥夺自己的兵权。
想到这里,他伸手猛地一拍,发出”啪“地一声,顿时大堂内为之一静。
阿敏扫视着底下,厉声喝道:“本贝勒决定,立刻出兵增援鞍山驿堡。”
说完之后,他就开始分派任务,骑军先行,步卒跟上,不管时辰,连夜行军,务必在鞍山驿堡失陷之前赶到,把明军堵在鞍山驿堡外面,而后才有这个底气,去向皇太极诉苦,要求其他各旗也来协防。
一声令下,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照在辽阳城内,犹如泼上了一层鲜血。城门又一次打开,连绵不绝地骑军鱼贯出了城门洞,带着一片尘土,又往南方而去。在骑军过后,尘土间,又走出一队队的步卒,吃着骑军的灰尘赶路。大军行进,带起更大的灰尘,蔓延开来,几乎笼罩了整个辽阳城。
阿敏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不过他也来到了南门城头的箭楼上,同样吃着尘土,目送增援鞍山驿堡的军队远去,同时心里想着:红夷大炮确实厉害,希望能坚持到援军到达吧!否则的话,没有了鞍山驿堡,到辽阳的这段路上,将无险可守。五万明军,蜂拥而入,自己派出去的这支援军,怕是会有危险。
这么想着,他觉得不能再耽搁了,便想转头下令,笔墨伺候,要给皇太极那边再派八百里加急信使。可就在这时候,他边上一名亲卫,突然有点诧异地喊道:“有探马回来了!”
阿敏一听,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就见南边的远处,有一队骑军正飞驰而来。在他们的身后,能见更多的尘土飞扬,显然还有更多的骑军。
顿时,阿敏的心中一紧,有点不妙的感觉。再定睛细看时,却又离得近了一点,能看到骑马回辽阳的那些骑士,一个个都惊慌失措,沿途似乎还在喊着什么。让那支正在开往鞍山驿堡的援军,纷纷停了下来。
难道……难道鞍山驿堡沦陷了?阿敏心中想着,感觉有点不可想象。考虑到距离,这样推测的话,明军岂不是没用多少时间,就把鞍山驿堡给打下来了?
就算有红夷大炮,可攻进城还要时间的啊,怎么可能这么快?阿敏心中满肚子都是疑惑。眼睛盯着外面,却越来越确信,鞍山驿堡那边是真得败了。因为他有过命令,如果鞍山驿堡来不及救援的话,这支派出去的援军就必须尽快返回,避免在路上遭遇五万明军。此时他看到,当疾驰而来的探马过后,那些援军先是停下,而后纷纷转头,往辽阳而回了。
没过多久,探马就扑到了阿敏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禀告道:“主子,明军已经夺取鞍山驿堡!”
“什么,怎么会这么快?”阿敏虽然心中已有准备,可还是大惊,连忙问道,“具体战况如何?”
这些探马是从鞍山驿堡逃出来的那些大清军卒身上得来的消息,因为他们一人双马,因此才能先一步回来禀告。他们没见到具体的战况,就把败卒那听来的消息禀告给阿敏听。
之前的盖州一战,阿敏并没有去,对于新军的了解并不多。但是,当探马描述说新军用的是戚家军阵法时,阿敏就回想起了当年的浑河血战。当年的时候,他就在努尔哈赤身边,是见识过戚家军的厉害的。一听明军当中竟然又有这样的军队,那震撼的心情可想而知。
谁知这还没完,探马又禀告说,明军还多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火器,不用火绳点火就能射击,而且很少炸膛,非常厉害,好多大清勇士都倒在了这种火器之下。
阿敏听得有点慌了,连忙又问明军是否有连夜追击的意图时,就没得到探马的答案。他不敢赌这个,连忙传令,让出城增援的军队快快回辽阳城内。与此同时,他立刻写信,准备派八百里加急送往沈阳再次求援。
可是,没等他把信发出去,从沈阳而来的信使便先找到他了。阿敏比崇祯皇帝要晚半天时间知道沈阳的决策,当即大喜过望。这下好了,面对来犯明军不用他一个人扛了,而是整个大清来扛。如果能击败明军的话,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一举夺下以前从未拿下的宁远锦州。
得到这个消息,阿敏的脑子又开始转了起来。
关闭的城门,不时会打开,隆隆地铁蹄声,从城里飞驰而出,迅速远去,唯有带起的尘土还弥漫在空中。
辽阳守将府内大堂,一群人还在这争论。
“主子,必须立刻出兵,晚了鞍山驿堡就危险了啊!”
“主子,前方敌情未明,不宜轻举妄动,当探马回报再行决定!”
“住口,你这是耽误军情!”
“你才住口,轻举妄动,想害死族人么?”
“……”
主位上的阿敏,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心中确实有点决定不下。
说句实话,如今他手中的兵力,是他在大清国内立足的最大依仗,也是之前在沈阳的时候,皇太极不敢动他的原因所在。这一点,阿敏心知肚明。从道理上来说,接到军报之后,就应该立刻驰援。可他只是往沈阳派了信使,除此之外,就是派出了探马南下,虽然沈阳城内在整军,可却迟迟未有下一步动作。从这点来说,他还是倾向于保存实力,等到有进一步消息再做决定的。
在争论中的一个人,忽然把矛头一转,放弃了争辩的对手,直接对阿敏说道:“皇上对主子多有忌讳。要是主子不动的话,鞍山驿堡丢失,就正好给了皇上一个借口。主子,不管如何,必须得有该有的姿态啊!”
一听这话,阿敏顿时一震,一下回过神来。这手下说得不错,要是真这样的话,搞不好皇太极就会以此为借口,说自己能力不足以带兵,很可能会趁机剥夺自己的兵权。
想到这里,他伸手猛地一拍,发出”啪“地一声,顿时大堂内为之一静。
阿敏扫视着底下,厉声喝道:“本贝勒决定,立刻出兵增援鞍山驿堡。”
说完之后,他就开始分派任务,骑军先行,步卒跟上,不管时辰,连夜行军,务必在鞍山驿堡失陷之前赶到,把明军堵在鞍山驿堡外面,而后才有这个底气,去向皇太极诉苦,要求其他各旗也来协防。
一声令下,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照在辽阳城内,犹如泼上了一层鲜血。城门又一次打开,连绵不绝地骑军鱼贯出了城门洞,带着一片尘土,又往南方而去。在骑军过后,尘土间,又走出一队队的步卒,吃着骑军的灰尘赶路。大军行进,带起更大的灰尘,蔓延开来,几乎笼罩了整个辽阳城。
阿敏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不过他也来到了南门城头的箭楼上,同样吃着尘土,目送增援鞍山驿堡的军队远去,同时心里想着:红夷大炮确实厉害,希望能坚持到援军到达吧!否则的话,没有了鞍山驿堡,到辽阳的这段路上,将无险可守。五万明军,蜂拥而入,自己派出去的这支援军,怕是会有危险。
这么想着,他觉得不能再耽搁了,便想转头下令,笔墨伺候,要给皇太极那边再派八百里加急信使。可就在这时候,他边上一名亲卫,突然有点诧异地喊道:“有探马回来了!”
阿敏一听,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就见南边的远处,有一队骑军正飞驰而来。在他们的身后,能见更多的尘土飞扬,显然还有更多的骑军。
顿时,阿敏的心中一紧,有点不妙的感觉。再定睛细看时,却又离得近了一点,能看到骑马回辽阳的那些骑士,一个个都惊慌失措,沿途似乎还在喊着什么。让那支正在开往鞍山驿堡的援军,纷纷停了下来。
难道……难道鞍山驿堡沦陷了?阿敏心中想着,感觉有点不可想象。考虑到距离,这样推测的话,明军岂不是没用多少时间,就把鞍山驿堡给打下来了?
就算有红夷大炮,可攻进城还要时间的啊,怎么可能这么快?阿敏心中满肚子都是疑惑。眼睛盯着外面,却越来越确信,鞍山驿堡那边是真得败了。因为他有过命令,如果鞍山驿堡来不及救援的话,这支派出去的援军就必须尽快返回,避免在路上遭遇五万明军。此时他看到,当疾驰而来的探马过后,那些援军先是停下,而后纷纷转头,往辽阳而回了。
没过多久,探马就扑到了阿敏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禀告道:“主子,明军已经夺取鞍山驿堡!”
“什么,怎么会这么快?”阿敏虽然心中已有准备,可还是大惊,连忙问道,“具体战况如何?”
这些探马是从鞍山驿堡逃出来的那些大清军卒身上得来的消息,因为他们一人双马,因此才能先一步回来禀告。他们没见到具体的战况,就把败卒那听来的消息禀告给阿敏听。
之前的盖州一战,阿敏并没有去,对于新军的了解并不多。但是,当探马描述说新军用的是戚家军阵法时,阿敏就回想起了当年的浑河血战。当年的时候,他就在努尔哈赤身边,是见识过戚家军的厉害的。一听明军当中竟然又有这样的军队,那震撼的心情可想而知。
谁知这还没完,探马又禀告说,明军还多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火器,不用火绳点火就能射击,而且很少炸膛,非常厉害,好多大清勇士都倒在了这种火器之下。
阿敏听得有点慌了,连忙又问明军是否有连夜追击的意图时,就没得到探马的答案。他不敢赌这个,连忙传令,让出城增援的军队快快回辽阳城内。与此同时,他立刻写信,准备派八百里加急送往沈阳再次求援。
可是,没等他把信发出去,从沈阳而来的信使便先找到他了。阿敏比崇祯皇帝要晚半天时间知道沈阳的决策,当即大喜过望。这下好了,面对来犯明军不用他一个人扛了,而是整个大清来扛。如果能击败明军的话,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一举夺下以前从未拿下的宁远锦州。
得到这个消息,阿敏的脑子又开始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