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倭国情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一来,皇太极就愁了。倾国之战,大军集结,每天消耗的粮食无数,这战事要是一直拖下去,他拖不起啊!
  然而,另外一名奴酋却刚好和他完全相反,他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喜出望外来形容。这人,就是躲在朝鲜的多尔衮。
  他没想到,倭国那边有人回来,还带了两大船的粮食。
  就见多尔衮端坐主位,多铎陪坐一边,正在接见英俄尔岱从倭国派回来的信使。
  “禀告主子,倭国一切顺利,这是英俄尔岱将军的信,请主子过目。”一封明显有点厚的信双手呈上,多铎连忙上前,两大步就到了信使面前,一手抢过信后,下意识地想展开来看。可他很快回过神来,便又转身,先递给了他哥。
  多尔衮倒没什么神态变化,还是笑呵呵地,也不推辞,接过信后,立刻展开看了起来。
  这封很厚的信中,英俄尔岱知道两个主子会很关心倭国的情况,因此详细地禀告了倭国之行。
  倭国之内,目前是德川幕府掌权,对于前朝余孽一直是赶尽杀绝的态度。因此,丰臣秀吉的孙子,丰臣国松逃到了倭国最西边,也是最接近朝鲜这边的萨摩藩。
  倭国内,和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藩属都被封在江户附近,而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萨摩藩位于倭国四岛的最西,其和德川幕府的关系可想而知。也是因为如此,丰臣国松才得以在这里找到了庇护之地,是为丰后国日出藩下面,改名木下延次。
  这次得到大清相助之后,原本木下延次想立刻改回原名,号召旧部一起举事。但被英俄尔岱劝住了。实力不足之前不宜引起江户那边的注意。
  不过丰臣国松也开始了吞并周边势力的战事,目前来说,还是很顺利的。大清将士作为征战主力,已帮丰臣国松在不知不觉间,势力扩大了三倍有余。
  不过如此动作,已经引起了萨摩蕃的岛津忠恒的注意。很可能不久之后,双方会发生冲突。因此,丰臣国松强烈要求大清再多派些精兵过去,随信使运来的两船粮食就是他的心意。
  这是倭国那边的主要形势,英俄尔岱介绍完了之后,又向他的两位主子禀告他去了倭国之后的感受。
  倭国的德川幕府,害怕其他大名会学他,起来造反推翻其统治,因此,对于各地大名的打压都很厉害。当年能和明国一战的军卒,如今都已老去,而新一代的军卒,却在德川幕府刻意地打压下,几乎完全丧失了战力。按英俄尔岱的感觉,目前倭国的情况,和之前的明国差不多。
  江户那边的德川幕府如何不清楚,但想来应该会有一些精锐。而在各地大名手中,只有少部分军力可堪一战,一如明军中的家丁军卒一般。目前大部分倭国的军力,都和明国的卫所军差不多,毫无战力,大清过去的军力虽然只有五百,却在小规模战事中所向披靡,完全没有对手。
  另外,英俄尔岱还特意介绍了下,说倭国这边的人普遍矮小,还有点井底之蛙,一个大清勇士,对付三个倭国军卒,只要不是结阵厮杀,都是绰绰有余。
  倭国之人,能依仗的,其实还是当年攻打朝鲜时用的火器。大炮很少,多是鸟枪而已。对于这些,大清已有足够的应对经验,不管是用楯车还是其他,都能应付。
  除了这些之外,英俄尔岱作为一名智慧型的将领,并不只是关注军事而已。他在信中,还介绍了倭国的土地贫瘠,产出也并不是很多。倭国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甚至连裤子都没得穿,都习惯只在下面盖块遮羞布就外出干活的。
  目前在倭国这边,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方,有很多百姓信仰外来的宗教,虽然为倭国官府所不允许,却有愈演愈烈之迹象。按英俄尔岱的估计,很可能会有一场大乱。而倭国局势越乱,对于大清来说,将会越有利。
  不过倭国这边也有好东西,就在萨摩藩,就有一座金山。当地官府开采了之后,已被江户的德川幕府叫停了。
  在信的最末尾,英俄尔岱还给两位主子禀告了一个额外的事情。就是萨摩藩在前些年的时候,派了三千兵力,入侵并攻占琉球,掠尚宁王等君臣百余人而还。之后萨摩蕃迫使尚宁王承认琉球是萨摩的藩属国,君臣发誓永远忠于岛津氏。随后,尚宁王等人才被释返回琉球,目前来说,琉球虽然名义上是明国藩属,但实际已经为倭国的萨摩蕃所控制。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很可能会正式吞并掉。
  多尔衮看完之后,把信递给了早已按捺不住的多铎,而后自己坐在主位上思考了起来。
  对于大清来说,倭国那边,实在不如明国这边的好。可明国乃是庞然大国,很是难打,如今大清陷入困境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如果要是大清能打下倭国,把倭国当作大清后方的话,以后不但能补充兵源,还能获取足够多的物资了。
  多尔衮想到这里,不由得摇头发笑:这事好像有点想大了点,自己又不是大清皇帝!就自己这两旗来说,如果能控制倭国最靠近朝鲜这个岛,那岛上所产出的物资也应该能足够消耗了!
  他正想着,多铎已经快速看完了,兴奋地扬着手中那厚厚的一叠信,对沉思中的多尔衮说道:“这奴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看可以,再派一千精锐过去,小小一个什么鬼萨摩藩,还不信打不服!”
  听到说话,多尔衮抬起头来,看着多铎摇头道:“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东江军这个敌人在的。就眼下来说,毕竟朝鲜这边才是我们的根。我看就派五六百,补足一千精锐,依英俄尔岱的本事,应该是可以的!”
  多铎自然是听多尔衮的,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汉城内,一边搬运那两船粮食,一边又开始抽调兵力,准备派往倭国去了。
  多尔衮两兄弟不知道的是,皇太极已经对他们这边上心,因此,很快这边的事情,就由快马报往辽东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