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从被动到主动
之前从江南微服私访回来后,颁布了圣旨,宣布官府到乡一级,如今对于各地符合要求的市镇成立乡长一级的事情,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江南那边的镇,就比如说崇祯皇帝到过的南浔镇,一年的贸易额达千万两白银之多,这个规模,挨上穷一些的府,比如延安府,还比如辽东各地即将成立的省府县,都不可能有。
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便明白过来,当即冷笑一声道:“千里做官只为财么?”
说到这里,不等王永光有所回应,他便又指示道:“朕看这样,以后吏部选官,除以前已有的考核作为依据之外,另外再加上一道手续……”
王永光一听,便知道皇帝怕是又有什么新奇的点子,能治一治这种情况。从过往来看,皇帝的新点子都很不错,往往能有效解决一直以来积累的问题,甚至是历朝历代都能以解决的问题。这么想着,他很好奇,不知道皇上这次又是什么点子?
“以后每有地方官职出缺待选,可令有资格的候选管自荐,言明其上任后该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想要担任的官职,再由吏部从众多自荐者中选出有切实可行之策的官员前往任职。如果做不到自荐所言,来年考核,多减一等。如若果真能做到,考核则可加上一等……”
崇祯皇帝就怕王永光年纪大了,脑子想不清楚,就解释地有点详细。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就和后世的一些竞选差不多。想当什么官的,摆上你的优势,说明你的举措,谁说得好,谁就能担任。当然了,过往政绩也是要综合考虑的。和那些竞选不一样的是,竞选是对选民的承诺,而这个,则是对吏部,或者是说对朝廷的承诺。
其实,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己早就在做了。温体仁之所以能当首辅,之所以能被崇祯皇帝特旨提拔为首辅,并举荐内阁辅臣,就是因为温体仁向崇祯皇帝阐述了施政纲领,例举前宋的种种经济手段,在众多臣子中,最对崇祯皇帝心思的缘故。
而在此之前,可能朝廷中最为重大的官职,有可能已经有这样的例子在。皇帝会先和臣子谈,符合要求了就给对应的官。但在基层官职,特别是吏部权限范围内的官职,大都是由吏部主动,被选官员被动的。
王永光听了崇祯皇帝的详细解释之后,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不由得问道:“陛下,如此会不会不妥,万一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地方官无法完成诺言的话……”
“没什么妥不妥的,就这么办!”崇祯皇帝对于此事,乾坤独断了,”如有天灾等特殊情况,自然要另外考核,对于这种例外的事情,吏部必须把情况报于内阁,报于朕知。“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又说道:“另外,吏部选官的时候,必须考虑官员吃苦耐劳的情况,凡从贫穷地方做出成绩的官员,考核一律从优。凡不肯到贫穷地方任职的,列入次一等名单,非必要不得启用。”
能听得出来,皇上对于这次的事情很是恼火。王永光心中想着,脑海中不由得又冒出了刚才皇上说过的那句话:千里为官只为财!
他还在想着,崇祯皇帝却看着手中呈上来的奏章,大概浏览了一遍之后,用手点着这份奏章道:“王卿对于这些人进行一次培训,就是把辽东的情况,哪些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要重点关注等等类似的事情,一一向这些人说明。从中先选比较优秀的人前往辽东。等以后再多打下一地,再抽调其他人前往。”
王永光想了想,正要说话时,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至于辽东那边的具体情况,朕会给卿一份基础大纲,差不多的事情,应该都能包括在里面。“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这份培训教材,就让孙承宗牵头,由左应选等辽东地方官员主笔去写。而后他过目之后,还可以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再加以补充,最终形成一份培训文档给吏部。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看着王永光问道:“朕看卿刚才似乎是有话要说,讲吧!”
“……”王永光张开了嘴,哑口无言,楞了会后才回答道:“臣之惑,陛下刚已指点,臣已无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领旨道:“臣谨遵圣意!这就回转吏部,把刚才陛下所言之事,落实到实处!”
得到皇帝同意后,王永光缓缓出殿而去,同时心中有点感慨,看来自己的年纪确实是大了,都有点跟不上皇上的思路。这个吏部尚书的活,怕是干不了多久了!
一直候在边上轮值的太监高时月,看到王永光已经离开大殿了,才对崇祯皇帝说道:“奴婢听闻,如今京师两大部,和以往大不相同,一冷一热,颇为引人注目!”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他指得是什么事情。没道理连高时月都知道的事情,厂卫那边,会没有消息禀告上来。
他所说得这事,是指吏部以前一直是热门的衙门,候选的官员都挤满了吏部,都想着早点捞到实缺。而如今,却是门可罗雀。如今看来,就是因为吏部在选辽东的地方官,才纷纷回避了吧?
另外一个部是兵部,以前的时候,这里的人并不多,可如今,却是如同以往的吏部一般,挤满了人。这些人,多是京师附近地方卫所的武官。卫所军制革新,他们中的很多武职将要被取消,优等的还能留在军中,而淘汰出来的,则要去都察院的地方机构,听文官号令,充当爪牙。虽然比衙役要强,可毕竟没有以前的好。如果有可能的话,谁也不想走这条路。
因此,他们都来兵部这边看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是希望自己能留在军中。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冷冷一笑,跑官么?都跑吧,朕的厂卫早已等着抓典型,狠狠地处罚一批!
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便明白过来,当即冷笑一声道:“千里做官只为财么?”
说到这里,不等王永光有所回应,他便又指示道:“朕看这样,以后吏部选官,除以前已有的考核作为依据之外,另外再加上一道手续……”
王永光一听,便知道皇帝怕是又有什么新奇的点子,能治一治这种情况。从过往来看,皇帝的新点子都很不错,往往能有效解决一直以来积累的问题,甚至是历朝历代都能以解决的问题。这么想着,他很好奇,不知道皇上这次又是什么点子?
“以后每有地方官职出缺待选,可令有资格的候选管自荐,言明其上任后该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想要担任的官职,再由吏部从众多自荐者中选出有切实可行之策的官员前往任职。如果做不到自荐所言,来年考核,多减一等。如若果真能做到,考核则可加上一等……”
崇祯皇帝就怕王永光年纪大了,脑子想不清楚,就解释地有点详细。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就和后世的一些竞选差不多。想当什么官的,摆上你的优势,说明你的举措,谁说得好,谁就能担任。当然了,过往政绩也是要综合考虑的。和那些竞选不一样的是,竞选是对选民的承诺,而这个,则是对吏部,或者是说对朝廷的承诺。
其实,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己早就在做了。温体仁之所以能当首辅,之所以能被崇祯皇帝特旨提拔为首辅,并举荐内阁辅臣,就是因为温体仁向崇祯皇帝阐述了施政纲领,例举前宋的种种经济手段,在众多臣子中,最对崇祯皇帝心思的缘故。
而在此之前,可能朝廷中最为重大的官职,有可能已经有这样的例子在。皇帝会先和臣子谈,符合要求了就给对应的官。但在基层官职,特别是吏部权限范围内的官职,大都是由吏部主动,被选官员被动的。
王永光听了崇祯皇帝的详细解释之后,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不由得问道:“陛下,如此会不会不妥,万一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地方官无法完成诺言的话……”
“没什么妥不妥的,就这么办!”崇祯皇帝对于此事,乾坤独断了,”如有天灾等特殊情况,自然要另外考核,对于这种例外的事情,吏部必须把情况报于内阁,报于朕知。“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又说道:“另外,吏部选官的时候,必须考虑官员吃苦耐劳的情况,凡从贫穷地方做出成绩的官员,考核一律从优。凡不肯到贫穷地方任职的,列入次一等名单,非必要不得启用。”
能听得出来,皇上对于这次的事情很是恼火。王永光心中想着,脑海中不由得又冒出了刚才皇上说过的那句话:千里为官只为财!
他还在想着,崇祯皇帝却看着手中呈上来的奏章,大概浏览了一遍之后,用手点着这份奏章道:“王卿对于这些人进行一次培训,就是把辽东的情况,哪些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要重点关注等等类似的事情,一一向这些人说明。从中先选比较优秀的人前往辽东。等以后再多打下一地,再抽调其他人前往。”
王永光想了想,正要说话时,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至于辽东那边的具体情况,朕会给卿一份基础大纲,差不多的事情,应该都能包括在里面。“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这份培训教材,就让孙承宗牵头,由左应选等辽东地方官员主笔去写。而后他过目之后,还可以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再加以补充,最终形成一份培训文档给吏部。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看着王永光问道:“朕看卿刚才似乎是有话要说,讲吧!”
“……”王永光张开了嘴,哑口无言,楞了会后才回答道:“臣之惑,陛下刚已指点,臣已无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领旨道:“臣谨遵圣意!这就回转吏部,把刚才陛下所言之事,落实到实处!”
得到皇帝同意后,王永光缓缓出殿而去,同时心中有点感慨,看来自己的年纪确实是大了,都有点跟不上皇上的思路。这个吏部尚书的活,怕是干不了多久了!
一直候在边上轮值的太监高时月,看到王永光已经离开大殿了,才对崇祯皇帝说道:“奴婢听闻,如今京师两大部,和以往大不相同,一冷一热,颇为引人注目!”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他指得是什么事情。没道理连高时月都知道的事情,厂卫那边,会没有消息禀告上来。
他所说得这事,是指吏部以前一直是热门的衙门,候选的官员都挤满了吏部,都想着早点捞到实缺。而如今,却是门可罗雀。如今看来,就是因为吏部在选辽东的地方官,才纷纷回避了吧?
另外一个部是兵部,以前的时候,这里的人并不多,可如今,却是如同以往的吏部一般,挤满了人。这些人,多是京师附近地方卫所的武官。卫所军制革新,他们中的很多武职将要被取消,优等的还能留在军中,而淘汰出来的,则要去都察院的地方机构,听文官号令,充当爪牙。虽然比衙役要强,可毕竟没有以前的好。如果有可能的话,谁也不想走这条路。
因此,他们都来兵部这边看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是希望自己能留在军中。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冷冷一笑,跑官么?都跑吧,朕的厂卫早已等着抓典型,狠狠地处罚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