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天大的好消息
“报……“一人单膝跪地,向堂上坐着的那人禀告道,”这两天奴才所部探马损失俱增,奴才以为,明狗加大斥候力度了!“
堂上这人,须发几乎全白,咋一看,怎么都有五六十岁的人了。他虽然坐在威严大堂上,周围亲卫持刀林立,听着军情禀告,可总感觉他似乎提不起什么劲来。
他就是镇守辽阳的奴酋,满清四大贝勒之一的爱新觉罗阿敏。虽然他实际年龄才五十不到,可镇守辽阳后的这些日子,显然不怎么好过,以至于原本还有野心觊觎帝位的他,都老相了很多。
此时的他,听到军情禀告后,已经有点麻木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这都多少次了,明狗又在吸引我大清注意,想要在什么地方搞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一直以来,鞍山驿堡和辽阳之间的斥候战从未停过,有的时候,明军突然有加强斥候,不知多少次,让辽阳这边以为明军要准备攻击辽阳,不得不同样调兵遣将,加强戒备。可精神高度紧张了一番之后,明军又偃旗息鼓,什么事都没有干,让辽阳这边很是惊慌了一阵。
虽然后来的几次,也确实有过动作,可明军在辽阳这边加强的斥候战,却只是为了吸引大清的注意力,而后在其他地方行动。就比如最近的一次,就是在镇江堡劫粮。
这么搞来搞去,时间长了,阿敏真是麻木了。虽然他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告诉他,这样不好,可没办法啊,大清的实力就这么一点,又打不下鞍山驿堡,只能这么耗着。
这耗着耗着,也不知道在那一次明军突然加强斥候战后,就真得对辽阳动手了。以前的时候,他还非常在意这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紧绷着的神经,绷久了之后,一直没见明军对辽阳有真正的攻击。次数多了,粮食物资,还有兵力的持续消耗,实在是让他振作不起来了。
一如这次,阿敏都没什么紧张了,挥手说道:“让各部加强戒备即可,另外,照旧例,往沈阳发一封军情奏报。就这样!”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升了个懒腰,精神头实在有点不济了,还是去休息吧!
辽阳到沈阳的距离,不用一日快马就能赶到。同样老相了很多,也瘦了不少的皇太极,接到阿敏的军情奏报时,同样感到无奈。
不知道明军的具体情况,只靠斥候战的烈度做出判断,实在是没法判断!
感觉到情报的匮乏,皇太极就忍不住想起自己派往关内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是派了宁完我去,结果只让江湖中带了一次消息回来后,就再无音信;原本以为范文程比宁完我要有本事,可没想到,他进关之后,竟然过了这么久,都音讯全无。
那关内就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他感觉再派人过去,都是没有什么用处。如今这种没有消息的情况,真的是聋子、瞎子,空有一身战力,却全然用不出来。这被动挨打的滋味,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因为朝鲜过来的粮食再次被登莱巡抚卢象升给劫走,如今大清的士气格外低落,这死气沉沉的样子,完全不像刚开国几年应有的现象。想想几年之前,还不是这样的,这转变也真是太快了!
如今这些情况,皇太极还在努力避免,一直在宣传,告诉他的大清子民,只要熬到秋收,大清就不会再缺粮了。可是,这种宣传的效果并不好。
至于原因,皇太极其实心中也有数。一年年,一次次地说着这事,可最终一次次都没有成为现实。次数多了,这话就没人信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也丢了那封军报奏章,斥候战的烈度增加,又不是第一次了,他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准确的消息,他甚至都不敢派动一兵一卒。
叹了口气,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徒步走出殿外,看着天空的云彩,有点呆呆地出神。他的心中,不断地在向老天爷发问:“大清的出路在哪里?”
鳌拜就随侍在皇太极的身后,默默地看着昂头看天的主子,心中对此感到非常憋屈。明明大清的战力强大,以前打得明军都不敢野战,就是很好的证明,可如今倒好,明军斥候在嚣张,大清却有了避而不战的意思。还有,大清国内的死气沉沉,就犹如垂死老人一般,这也让鳌拜这个大清第一勇士感到份外的不适。
正在这时,皇太极忽然说话了,就见他指着宫外方向说道:“以前的时候,朕不时还能听到宫外传来的喧哗声,那个时候,朕觉得有点吵闹,那些人不懂礼仪,禁止皇城周边再有喧哗之声。可如今,朕不知为何,却很想再听听宫外传来的笑声,还有那充满自信地豪迈声音,无所畏惧地嚣张声音。朕……朕这是怎么了?”
鳌拜听了,心中感同身受,此时的他,感觉自己也很想听到主子所说得那些声音。大清如今的暮气沉沉,实在太让人难受了。
他正在想着要说什么来回应下主子的话时,就听到宫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如今这宫里都非常安静,那声音就有点响。外面说话的声音,也不实传进来,隐约能听见。
“……朝鲜……”
“……殿下让八百里加急传消息过来……”
听到隐约地话,顿时,皇太极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就算自觉无所畏惧的鳌拜,也同样脸色一变。实在是这几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八百里加急,每次收到的,都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坏消息。这次数久了,在皇太极等人的心中,八百里加急和坏消息,几乎是等同了起来。
这个时候,又是八百里加急,这会是什么坏消息?联想起从辽阳阿敏那送来的军情奏报,皇太极忽然心中一惊,该不会是明国发兵去攻打朝鲜了吧?要真是这样,大清是救还是不救?派兵去救的话,辽阳、沈阳怎么办?粮草物资又从哪里来……
一个个头疼的问题冒出来,皇太极都感觉自己要站不住了。那些人时刻惦记着这位置,你们可知道,如今在这位置上,每天有多难熬?
皇太极这么想着,此时甚至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都不想听这从朝鲜发过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然而,就在这时,庭院那边,转出了一名内侍,脸上并无一点难看之色,急匆匆地过来。
“主子,主子,好像不是坏消息。”鳌拜眼尖看到,心中一喜,连忙上前一步,靠近皇太极之后,献宝般地提醒道。
皇太极的视力可没鳌拜好,原本都想转身回崇政殿内,不过得到鳌拜提醒,心中顿时一喜,连忙定睛过去。
此时内侍急匆匆地过来,又离得近了一些,连皇太极都能看清了。果然如鳌拜所言,真没有以前报信时候的慌张。
这一下,不自觉地,皇太极竟然往前走了几步,就恨不得能第一时间听到这次朝鲜过来什么好消息,竟然是用了八百里加急传递过来?难道……难道是朝鲜那边又得到倭国的大批粮食了?
“陛下,朝鲜八百里急报,倭国大捷,并有意外收获!”内侍说着,双手奉上加急文书。
一听这话,皇太极那颗激动地心顿时就冷了好多。不是粮食!倭国大捷,这和大清又有多大的关系,对大清目前处境的改善,又能有多大的帮助?
这个时候,皇太极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步下台阶。于是,他连忙止步,拿着加急文书,也不急着打开了,转身缓缓踱步到崇政殿内后坐下,才抽出加急文书看了起来。
鳌拜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看着主子的动作,他心中涌起的期待之心,也落了下去。倭国?倭国关大清屁事,又不是送粮食过来!
这时候,在满清上下的眼中,粮食才是第一位的。
鳌拜正这么想着,忽然就看到皇太极的脸涨得通红,一下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似乎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手中握着那份加急文书,口中忍不住在说道:“太好了,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看到这情况,鳌拜有点意外,主子一向稳重,怎么会如此地表现?他心中好奇之下,连忙问道:“主子,有什么好消息么?”
皇太极一听,似乎是心中喜悦有了发泄口,立刻转头看向鳌拜,脸上满是笑容地说道:“倭国大捷,靠近朝鲜的倭国九州岛,已基本在丰臣国松的控制下。以后我大清从朝鲜出发去倭国的话,将会容易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没想到此战,还和西夷联系上了。英俄尔岱甚至和西夷已经谈好了联盟条件,只要我大清信奉天主教,只要我大清能继续帮倭国天主教夺取天下,那西夷将全力帮我大清。”
说到这里,他甚至有点失态地一把握住鳌拜的手说道:“明国的火器,全是西夷所教,还有,我大清一直没有水师,西夷也承诺,只要大清肯和西夷联盟,也定会派出水师来帮大清。信中还说,明国的水师,在西夷的舰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大清对明国的短板,有了西夷的帮助,很快就能补上。到时候……”
皇太极兴奋地说到这里时,鳌拜忍不住插嘴问道:“主子,那粮食呢?”
对他来说,主子刚才说得这两个事情,都还很远,目前大清最需要的,就是粮食!粮食!粮食!
听到他的体型,皇太极激动地情绪终于冷静了一点,同时他也发现,自己竟然抓着鳌拜这个奴才的手,失态,太失态了。
他连忙收回自己的手,不过脸上还是带着激动,笑着一拍手中信道:“只要我大清继续往倭国派兵,为丰臣国松打下更多的江山,丰臣国松也承诺了,必定会收集尽可能多的粮食回报大清。呵呵,英俄尔岱在心中说了,倭国德川幕府的军队,其实和以前的明军差不多,大清军队打败他们,并不困难!而且倭国还不如明国,他们地方上分什么大名,就是各路诸侯,各有各的算盘,并不齐心。”
说到这里,皇太极感觉自己说得有点多了,就没再说这个话题,只是吩咐鳌拜道:“快,传朕旨意,朕要开朝议!”
所谓的朝议,压根不能和大明的朝议相比。满清朝议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王公贝勒而已。沈阳城也不能和京师相比,很快地,人就都到了崇政殿内。代善原本想不来的,可听说是有好消息,就也过来了。
他们见到皇太极的第一面,就好奇地问,是有什么好消息?
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年来的好消息,简直就如凤毛麟角一般,太稀少了!如今听说有一个好消息,他们又如何不好奇!
这一回,皇太极已经刚兴奋过,倒也没那么激动了。他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好消息,自然要拿捏一下。先说些他的先见之明之类的,布局朝鲜,加强和倭国的联系等等,这听得底下的豪格一肚子的不高兴,英明个屁,把自己亲儿子的太子之位废了,封了仇人为皇太弟,这是人干的么?
现在还说这决策英明,还在夸多尔衮,你知不知道,阿济格在镇江堡失败后,逃到朝鲜拒不回来,这眼中只有那多尔衮而没有你了,你这是养虎为患,懂不懂?
真他娘的猪脑子!
御座上的皇太极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要知道的话,估计会劈了豪格。此时的他,终于在说完自己的先见之明后,把加急文书中的消息说了一遍。
最后,他带着兴奋,又异常郑重地说道:“只要大清熬到今年秋收,我大清又能补足军器和水师这两块短板。如此一来,朕就不信了,明国还能如此嚣张?”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斩钉截铁地说道:“西夷的火炮比明国的还厉害,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造他个八百十门,一字排开,把明国的坚城,一座座都轰塌了!”
尝过被红夷大炮轰得滋味,如今他就想着,把这滋味还给明国,还给明国那个年轻的皇帝!
堂上这人,须发几乎全白,咋一看,怎么都有五六十岁的人了。他虽然坐在威严大堂上,周围亲卫持刀林立,听着军情禀告,可总感觉他似乎提不起什么劲来。
他就是镇守辽阳的奴酋,满清四大贝勒之一的爱新觉罗阿敏。虽然他实际年龄才五十不到,可镇守辽阳后的这些日子,显然不怎么好过,以至于原本还有野心觊觎帝位的他,都老相了很多。
此时的他,听到军情禀告后,已经有点麻木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这都多少次了,明狗又在吸引我大清注意,想要在什么地方搞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一直以来,鞍山驿堡和辽阳之间的斥候战从未停过,有的时候,明军突然有加强斥候,不知多少次,让辽阳这边以为明军要准备攻击辽阳,不得不同样调兵遣将,加强戒备。可精神高度紧张了一番之后,明军又偃旗息鼓,什么事都没有干,让辽阳这边很是惊慌了一阵。
虽然后来的几次,也确实有过动作,可明军在辽阳这边加强的斥候战,却只是为了吸引大清的注意力,而后在其他地方行动。就比如最近的一次,就是在镇江堡劫粮。
这么搞来搞去,时间长了,阿敏真是麻木了。虽然他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告诉他,这样不好,可没办法啊,大清的实力就这么一点,又打不下鞍山驿堡,只能这么耗着。
这耗着耗着,也不知道在那一次明军突然加强斥候战后,就真得对辽阳动手了。以前的时候,他还非常在意这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紧绷着的神经,绷久了之后,一直没见明军对辽阳有真正的攻击。次数多了,粮食物资,还有兵力的持续消耗,实在是让他振作不起来了。
一如这次,阿敏都没什么紧张了,挥手说道:“让各部加强戒备即可,另外,照旧例,往沈阳发一封军情奏报。就这样!”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升了个懒腰,精神头实在有点不济了,还是去休息吧!
辽阳到沈阳的距离,不用一日快马就能赶到。同样老相了很多,也瘦了不少的皇太极,接到阿敏的军情奏报时,同样感到无奈。
不知道明军的具体情况,只靠斥候战的烈度做出判断,实在是没法判断!
感觉到情报的匮乏,皇太极就忍不住想起自己派往关内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是派了宁完我去,结果只让江湖中带了一次消息回来后,就再无音信;原本以为范文程比宁完我要有本事,可没想到,他进关之后,竟然过了这么久,都音讯全无。
那关内就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他感觉再派人过去,都是没有什么用处。如今这种没有消息的情况,真的是聋子、瞎子,空有一身战力,却全然用不出来。这被动挨打的滋味,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因为朝鲜过来的粮食再次被登莱巡抚卢象升给劫走,如今大清的士气格外低落,这死气沉沉的样子,完全不像刚开国几年应有的现象。想想几年之前,还不是这样的,这转变也真是太快了!
如今这些情况,皇太极还在努力避免,一直在宣传,告诉他的大清子民,只要熬到秋收,大清就不会再缺粮了。可是,这种宣传的效果并不好。
至于原因,皇太极其实心中也有数。一年年,一次次地说着这事,可最终一次次都没有成为现实。次数多了,这话就没人信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也丢了那封军报奏章,斥候战的烈度增加,又不是第一次了,他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准确的消息,他甚至都不敢派动一兵一卒。
叹了口气,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徒步走出殿外,看着天空的云彩,有点呆呆地出神。他的心中,不断地在向老天爷发问:“大清的出路在哪里?”
鳌拜就随侍在皇太极的身后,默默地看着昂头看天的主子,心中对此感到非常憋屈。明明大清的战力强大,以前打得明军都不敢野战,就是很好的证明,可如今倒好,明军斥候在嚣张,大清却有了避而不战的意思。还有,大清国内的死气沉沉,就犹如垂死老人一般,这也让鳌拜这个大清第一勇士感到份外的不适。
正在这时,皇太极忽然说话了,就见他指着宫外方向说道:“以前的时候,朕不时还能听到宫外传来的喧哗声,那个时候,朕觉得有点吵闹,那些人不懂礼仪,禁止皇城周边再有喧哗之声。可如今,朕不知为何,却很想再听听宫外传来的笑声,还有那充满自信地豪迈声音,无所畏惧地嚣张声音。朕……朕这是怎么了?”
鳌拜听了,心中感同身受,此时的他,感觉自己也很想听到主子所说得那些声音。大清如今的暮气沉沉,实在太让人难受了。
他正在想着要说什么来回应下主子的话时,就听到宫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如今这宫里都非常安静,那声音就有点响。外面说话的声音,也不实传进来,隐约能听见。
“……朝鲜……”
“……殿下让八百里加急传消息过来……”
听到隐约地话,顿时,皇太极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就算自觉无所畏惧的鳌拜,也同样脸色一变。实在是这几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八百里加急,每次收到的,都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坏消息。这次数久了,在皇太极等人的心中,八百里加急和坏消息,几乎是等同了起来。
这个时候,又是八百里加急,这会是什么坏消息?联想起从辽阳阿敏那送来的军情奏报,皇太极忽然心中一惊,该不会是明国发兵去攻打朝鲜了吧?要真是这样,大清是救还是不救?派兵去救的话,辽阳、沈阳怎么办?粮草物资又从哪里来……
一个个头疼的问题冒出来,皇太极都感觉自己要站不住了。那些人时刻惦记着这位置,你们可知道,如今在这位置上,每天有多难熬?
皇太极这么想着,此时甚至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都不想听这从朝鲜发过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然而,就在这时,庭院那边,转出了一名内侍,脸上并无一点难看之色,急匆匆地过来。
“主子,主子,好像不是坏消息。”鳌拜眼尖看到,心中一喜,连忙上前一步,靠近皇太极之后,献宝般地提醒道。
皇太极的视力可没鳌拜好,原本都想转身回崇政殿内,不过得到鳌拜提醒,心中顿时一喜,连忙定睛过去。
此时内侍急匆匆地过来,又离得近了一些,连皇太极都能看清了。果然如鳌拜所言,真没有以前报信时候的慌张。
这一下,不自觉地,皇太极竟然往前走了几步,就恨不得能第一时间听到这次朝鲜过来什么好消息,竟然是用了八百里加急传递过来?难道……难道是朝鲜那边又得到倭国的大批粮食了?
“陛下,朝鲜八百里急报,倭国大捷,并有意外收获!”内侍说着,双手奉上加急文书。
一听这话,皇太极那颗激动地心顿时就冷了好多。不是粮食!倭国大捷,这和大清又有多大的关系,对大清目前处境的改善,又能有多大的帮助?
这个时候,皇太极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步下台阶。于是,他连忙止步,拿着加急文书,也不急着打开了,转身缓缓踱步到崇政殿内后坐下,才抽出加急文书看了起来。
鳌拜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看着主子的动作,他心中涌起的期待之心,也落了下去。倭国?倭国关大清屁事,又不是送粮食过来!
这时候,在满清上下的眼中,粮食才是第一位的。
鳌拜正这么想着,忽然就看到皇太极的脸涨得通红,一下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似乎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手中握着那份加急文书,口中忍不住在说道:“太好了,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看到这情况,鳌拜有点意外,主子一向稳重,怎么会如此地表现?他心中好奇之下,连忙问道:“主子,有什么好消息么?”
皇太极一听,似乎是心中喜悦有了发泄口,立刻转头看向鳌拜,脸上满是笑容地说道:“倭国大捷,靠近朝鲜的倭国九州岛,已基本在丰臣国松的控制下。以后我大清从朝鲜出发去倭国的话,将会容易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没想到此战,还和西夷联系上了。英俄尔岱甚至和西夷已经谈好了联盟条件,只要我大清信奉天主教,只要我大清能继续帮倭国天主教夺取天下,那西夷将全力帮我大清。”
说到这里,他甚至有点失态地一把握住鳌拜的手说道:“明国的火器,全是西夷所教,还有,我大清一直没有水师,西夷也承诺,只要大清肯和西夷联盟,也定会派出水师来帮大清。信中还说,明国的水师,在西夷的舰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大清对明国的短板,有了西夷的帮助,很快就能补上。到时候……”
皇太极兴奋地说到这里时,鳌拜忍不住插嘴问道:“主子,那粮食呢?”
对他来说,主子刚才说得这两个事情,都还很远,目前大清最需要的,就是粮食!粮食!粮食!
听到他的体型,皇太极激动地情绪终于冷静了一点,同时他也发现,自己竟然抓着鳌拜这个奴才的手,失态,太失态了。
他连忙收回自己的手,不过脸上还是带着激动,笑着一拍手中信道:“只要我大清继续往倭国派兵,为丰臣国松打下更多的江山,丰臣国松也承诺了,必定会收集尽可能多的粮食回报大清。呵呵,英俄尔岱在心中说了,倭国德川幕府的军队,其实和以前的明军差不多,大清军队打败他们,并不困难!而且倭国还不如明国,他们地方上分什么大名,就是各路诸侯,各有各的算盘,并不齐心。”
说到这里,皇太极感觉自己说得有点多了,就没再说这个话题,只是吩咐鳌拜道:“快,传朕旨意,朕要开朝议!”
所谓的朝议,压根不能和大明的朝议相比。满清朝议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王公贝勒而已。沈阳城也不能和京师相比,很快地,人就都到了崇政殿内。代善原本想不来的,可听说是有好消息,就也过来了。
他们见到皇太极的第一面,就好奇地问,是有什么好消息?
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年来的好消息,简直就如凤毛麟角一般,太稀少了!如今听说有一个好消息,他们又如何不好奇!
这一回,皇太极已经刚兴奋过,倒也没那么激动了。他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好消息,自然要拿捏一下。先说些他的先见之明之类的,布局朝鲜,加强和倭国的联系等等,这听得底下的豪格一肚子的不高兴,英明个屁,把自己亲儿子的太子之位废了,封了仇人为皇太弟,这是人干的么?
现在还说这决策英明,还在夸多尔衮,你知不知道,阿济格在镇江堡失败后,逃到朝鲜拒不回来,这眼中只有那多尔衮而没有你了,你这是养虎为患,懂不懂?
真他娘的猪脑子!
御座上的皇太极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要知道的话,估计会劈了豪格。此时的他,终于在说完自己的先见之明后,把加急文书中的消息说了一遍。
最后,他带着兴奋,又异常郑重地说道:“只要大清熬到今年秋收,我大清又能补足军器和水师这两块短板。如此一来,朕就不信了,明国还能如此嚣张?”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斩钉截铁地说道:“西夷的火炮比明国的还厉害,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造他个八百十门,一字排开,把明国的坚城,一座座都轰塌了!”
尝过被红夷大炮轰得滋味,如今他就想着,把这滋味还给明国,还给明国那个年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