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终于懂事了
崇祯皇帝就在离辽阳不远的地方,即明军昨日扎营所在。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辽阳城外,就是不想满清绝望。
御驾亲征,那就意味着这是灭国之战,不是明军大败,那就是满清灭亡,就只有这两种结果。而要只是卢象升领军出战辽阳的话,就有可能是能捞到便宜就捞便宜,捞不到便宜也没什么。这里面的份量区别,绝对是不一样的。
此时,崇祯皇帝在聊天群中听到前方卢象升那边发来的消息,便笑着吩咐道:“信使已经出发去沈阳,那我们可以出发了!”
旨意一下,崇祯皇帝便领着剩下的一半人马,开拔前往辽阳城外。
当皇帝的御驾一出现时,已经先一步到了的明军,顿时欢声雷动起来,山呼万岁之声,震得辽阳城头的满清军卒,一个个相顾失色。
正在布置防御的阿敏听到,脸色顿时一下惨白,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去城头核实,当他看到果然是明国皇帝亲自到了之后,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索尼的议和会不成功了?
这不是索尼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明国皇帝在大清想议和之前,就已经决定御驾亲征,收复辽东,实现当年在京师城头的誓言。
索尼一头撞了上去,还把辽阳变成了聋子瞎子,这个议和拖时间的主意,算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看着源源不断继续出现的明军,阿敏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大惊失色,几乎是跳着脚,命令再往沈阳派信使:“明军这是要围城打援!告诉沈阳,告诉皇上,一定不要来救!”
这种围城打援的招数,大清以前也常用,而且用得很溜。没想到,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轮到明军把这招用到大清身上了!
然而,很快,有手下惊慌失措地跑来禀告,说明军已经完成围城,信使无法出城了。
阿敏听了,一时之间愣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城外,心中非常后悔,为什么自己一开始就派出了两拨信使求援呢?还有,为什么自己就听了索尼的话呢?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让辽阳,让大清的形势竟然一下子变得如此恶劣?
他转头看向城外,见明军阵地上,都在忙碌,似乎在修筑防御工事,就好像要把辽阳围得水泄不通。就算到晚上,也休想派人混出城去。这就更加证实了他心中的想法,明军这绝对是要围城打援!
辽阳这边,明军不会发起总攻,只有等沈阳的援军被伏击后,明军才会解决辽阳。有关这一点,从明军炮兵阵地到现在还没有开炮,也能证明一二。
想到这里,阿敏不由得更是担心了。但他没有办法,唯有在心中祈祷,希望皇太极真是大清的英明之主,能识破明军的围城打援之策!
大清就这么一点人,实在经不起消耗啊!
然而,阿敏绝对没想到,他放弃前嫌,一心只想着是大清英明之主的那个对手,此时却在沈阳皇宫内哈哈大笑。这些年来,皇太极是第二次笑得很开心。
第一次,也是前不久,朝鲜那边传来的和西夷结盟的事情。这就是给了大清未来。只要大清能渡过眼前的难关,那大清补齐了短板之后,必将重新崛起。这样的大好事,皇太极这个大清皇帝当然开心了。
第二次,也就是他刚接到了豪格那边第一时间快马派人的禀告。皇太极知道豪格竟然刚好遇到明军在攻打镇江堡,而后被豪格打败。这几年来,大清军队和明军对上,一直没有打过胜仗,如今有这么大一个胜仗,他又如何不高兴?
高兴之余的皇太极,一边理解豪格打赢明军,就迫不及待地传回消息的心情,一边又埋怨豪格一点都不稳重,战事还没结束,具体战果还没出来,就传回这么一个模糊的消息。
“朕这个儿子,一直这么鲁莽!”皇太极笑着对代善说道,“我们大清以前又不是没有打赢过明军,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代善听了,不知为何,一下就想到了他儿子岳托,伤感的念头一闪而过,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他勇武过人,或者是因为这,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才有了我们大清这几年来唯一的胜利。这么大的好事,他估计是想让陛下能早点高兴高兴。老臣想着,他应该随后还会有快马来报信的!”
“确实,此乃我大清少有之大捷,传出去后,也能大大提高我大清军队的士气!”边上的济尔哈朗跟着凑趣道,“微臣对这消息,也是觉得越快传回越好!”
皇太极听了,不由得呵呵笑着,一时之间,并不再接话。他在听到捷报的第一时间内,已经派出快马,要赶去镇江堡查看。此时的他,感觉自己这迫切地心情,不好在这几个臣子面前提了。
皇太极听了一会崇政殿内夸奖豪格的话后,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这个大捷也先传给我大清子民听听,与国同乐!”
说完之后,他沉吟一会,终于收了笑容,脸色严肃了一点分析道:“围攻镇江堡的明军,应该不是卢象升亲自所领,否则不可能败得如此之快。朕听着,那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朕稍微有点担心,卢象升去哪里了?”
“陛下,臣以为,这支明军,很可能是卢象升留下断后,拦截我大清救援朝鲜汉城用的。”济尔哈朗同样脸色严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只是没想到,我们能及时得到消息,在第一时间内派出了援军,措手不及之下,有了这次的胜利,也就不奇怪了!”
见皇太极点点头,肯定自己的看法,济尔哈朗就进一步分析道:“臣以为,卢象升绝对不会想到,后路已被我大清击败。此等情况下,豪格贝勒从俘虏口中探知情况后,必定会立刻赶往朝鲜汉城,和皇太弟前后夹击,相信卢象升就算再厉害,怕也难逃一败!”
没等皇太极说话,一边的代善就已经点头附和道:“确实,卢象升肯定没想到我大清援军的速度会这么快。甚至搞不好,他还以为他断后的这支军队,能拦住朝鲜派往辽东的求救信使,因此压根就没有在意身后会突然出现一支大清军队。那可是两黄旗的五千精锐。又刚刚打了胜仗,正士气如虹。老臣也不相信,就凭卢象升的东江军,还能扛住我大清精锐的两面夹击!”
这两巨头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还能怎么说,更不要说他们原本的想法,也和这个差不多,一时之间,卢象升的东江军,在他们的口中,似乎要在朝鲜的这次战事中,灰飞烟灭一般。
在这几年的明清战争中,卢象升是对清战事的急先锋,很多战事都是由他这边发起的。让大清恼怒的是,卢象升的东江军明明实力没有大清强,却给大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为气人的是,卢象升最擅长游击战,往往避实就虚,打在大清的薄弱位置。
如果能把卢象升这支东江军打败,甚至消灭掉的话,大清将会减少很多被动,可以专心对付鞍山驿堡这边的明军,那将轻松不少。
如今,皇太极见大家讨论的结果,很可能会击败卢象升的东江军,他不由得又动了心思,如果真可以的话,他甚至不惜再派援军去朝鲜,增加战事的胜算,最好能把东江军彻底消灭掉。
至于鞍山驿堡这边的明军,有索尼这个平时就能说会道,精通多种语言的能臣过去,这次又是没有底线的谈判,只是为了哄住明军的前线将领,使其能按兵不动。这种力度的假议和,相信对付曹文诏等人,已经是足够了吧!
他这么想着,结果代善和他一个想法,当众提了出来。要说在场这些满清头目中,恨死卢象升的,除了皇太极之外,就要数他了。因此,他主动提出这个想法,并且把理由说出来时,顿时就引得了不少人赞同。
皇太极正心动之时,一向比较稳重的济尔哈朗,这一次却有不同意见道:“沈阳这边已经派出了两黄旗精锐,按理来说兵力已经足够。当然,微臣也不是反对再往朝鲜派兵,给卢象升致命一击,最好能杀或抓了他。但微臣认为,如果要再派援军的话,最好能确认下鞍山驿堡议和之事的情况。确保议和的事情,是我大清所想,能确保稳住鞍山驿堡的明军,如此,再派多援军前往朝鲜,可也!”
这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皇太极也不是冲动的人,他也无法承受沈阳兵力抽空的风险,便点点头,赞同了济尔哈朗的观点。朝议的结果,就是先静观其变,一是等豪格那边的进一步捷报,可以了解战事的明细;二是把胜利的消息传告辽东,振奋大清士气;三是往辽阳派出信使,去了解索尼议和的情况。
朝议结束之后,皇太极也不愿处理政务,就想着好好休息一下。这两年来,一直在担惊受怕,身为大清皇帝,承受得压力之大,外人根本就难以想象。特别是他得到这个皇位,是用了不少手段得来的。头发白了不少不说,还丢了一些,要不是大清的发型,估计都能被人发现头发稀疏了。
如今只要稳住眼前的局面,只要不继续恶化下去,大清有了秋收粮食,有了西夷的结盟,有了倭国的盟友,那大清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休息之前,他又踱步到了崇政殿外面。鳌拜看他这样子,知道他又想听听沈阳城的喧哗,想着沈阳城的人气了。这一次,外面传来的动静,鳌拜都不用仔细去听,就知道,那些声音绝非只是他安排的人所引起。因为沈阳城犹如真正活了过来,动静非常地大。
“皇上万岁!”
“大清万胜!”
“杀光明狗!”
“……”
应该是听到镇江堡大捷的消息了,不少人在激动地狂喊乱叫。不止是皇太极他们这些奴酋盼望一场大胜久矣,就是满清的普通人,盼着他们有一场大胜,也是等得头发都白,心力都交瘁了。一听这个大捷消息,又怎么可能不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呢!
皇太极似乎有点陶醉于沈阳城的喧哗,站在那里,犹如一顿雕塑一般,静静地听了好长一会时间。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后,皇太极转过头,对站在身后的鳌拜,感慨地说道:“看来豪格是长大了,终于懂事了,能为朕赢得这么一场胜利,真得不错,朕心甚慰啊!”
“陛下教导多年,就是榆木疙瘩,也会开窍。”鳌拜是贴身侍卫统领,皇太极的心腹,自然明白皇太极以前对豪格的恨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心思,如今便拍着马屁道,“相信豪格贝勒以后会越来越出色的!”
皇太极听了,欣慰地笑了起来,而后也不再听宫外的喧哗,露出一点疲态,便吩咐道:“摆驾回宫,朕要小睡一会!”
然而,他还没走两步路,就听到有动静传来。鳌拜转身稍微一倾听,便分辨出来了,立刻带着点笑容对皇太极禀告道:“陛下,大概是豪格贝勒的第二份捷报到了!”
算算时间,似乎也差不多。皇太极听了,重新站定身子,转过身,看着外面照壁处,等着信使出现,他要第一时间看大捷的详情。
然而,当信使转过照壁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不管是皇太极,还是鳌拜,他们都是心中一咯噔,一颗心就沉了下去。因为他们看到那信使是一脸惶恐,焦急不安的心情,就是再远都能感觉到。
“豪格那蠢货,不会是中了明军圈套了吧?”皇太极的脸色一沉,喃喃自语道,“朕就知道,明军那会那么轻松就被他打败的,这里面,一定有诈!”
这话,鳌拜是听到了,但他可不敢说皇太极刚还夸了豪格呢!他急忙上前几步,信使未到近前,就厉声大喝道:“可是镇江堡来得急报?”
御驾亲征,那就意味着这是灭国之战,不是明军大败,那就是满清灭亡,就只有这两种结果。而要只是卢象升领军出战辽阳的话,就有可能是能捞到便宜就捞便宜,捞不到便宜也没什么。这里面的份量区别,绝对是不一样的。
此时,崇祯皇帝在聊天群中听到前方卢象升那边发来的消息,便笑着吩咐道:“信使已经出发去沈阳,那我们可以出发了!”
旨意一下,崇祯皇帝便领着剩下的一半人马,开拔前往辽阳城外。
当皇帝的御驾一出现时,已经先一步到了的明军,顿时欢声雷动起来,山呼万岁之声,震得辽阳城头的满清军卒,一个个相顾失色。
正在布置防御的阿敏听到,脸色顿时一下惨白,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去城头核实,当他看到果然是明国皇帝亲自到了之后,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索尼的议和会不成功了?
这不是索尼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明国皇帝在大清想议和之前,就已经决定御驾亲征,收复辽东,实现当年在京师城头的誓言。
索尼一头撞了上去,还把辽阳变成了聋子瞎子,这个议和拖时间的主意,算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看着源源不断继续出现的明军,阿敏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大惊失色,几乎是跳着脚,命令再往沈阳派信使:“明军这是要围城打援!告诉沈阳,告诉皇上,一定不要来救!”
这种围城打援的招数,大清以前也常用,而且用得很溜。没想到,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轮到明军把这招用到大清身上了!
然而,很快,有手下惊慌失措地跑来禀告,说明军已经完成围城,信使无法出城了。
阿敏听了,一时之间愣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城外,心中非常后悔,为什么自己一开始就派出了两拨信使求援呢?还有,为什么自己就听了索尼的话呢?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让辽阳,让大清的形势竟然一下子变得如此恶劣?
他转头看向城外,见明军阵地上,都在忙碌,似乎在修筑防御工事,就好像要把辽阳围得水泄不通。就算到晚上,也休想派人混出城去。这就更加证实了他心中的想法,明军这绝对是要围城打援!
辽阳这边,明军不会发起总攻,只有等沈阳的援军被伏击后,明军才会解决辽阳。有关这一点,从明军炮兵阵地到现在还没有开炮,也能证明一二。
想到这里,阿敏不由得更是担心了。但他没有办法,唯有在心中祈祷,希望皇太极真是大清的英明之主,能识破明军的围城打援之策!
大清就这么一点人,实在经不起消耗啊!
然而,阿敏绝对没想到,他放弃前嫌,一心只想着是大清英明之主的那个对手,此时却在沈阳皇宫内哈哈大笑。这些年来,皇太极是第二次笑得很开心。
第一次,也是前不久,朝鲜那边传来的和西夷结盟的事情。这就是给了大清未来。只要大清能渡过眼前的难关,那大清补齐了短板之后,必将重新崛起。这样的大好事,皇太极这个大清皇帝当然开心了。
第二次,也就是他刚接到了豪格那边第一时间快马派人的禀告。皇太极知道豪格竟然刚好遇到明军在攻打镇江堡,而后被豪格打败。这几年来,大清军队和明军对上,一直没有打过胜仗,如今有这么大一个胜仗,他又如何不高兴?
高兴之余的皇太极,一边理解豪格打赢明军,就迫不及待地传回消息的心情,一边又埋怨豪格一点都不稳重,战事还没结束,具体战果还没出来,就传回这么一个模糊的消息。
“朕这个儿子,一直这么鲁莽!”皇太极笑着对代善说道,“我们大清以前又不是没有打赢过明军,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代善听了,不知为何,一下就想到了他儿子岳托,伤感的念头一闪而过,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他勇武过人,或者是因为这,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才有了我们大清这几年来唯一的胜利。这么大的好事,他估计是想让陛下能早点高兴高兴。老臣想着,他应该随后还会有快马来报信的!”
“确实,此乃我大清少有之大捷,传出去后,也能大大提高我大清军队的士气!”边上的济尔哈朗跟着凑趣道,“微臣对这消息,也是觉得越快传回越好!”
皇太极听了,不由得呵呵笑着,一时之间,并不再接话。他在听到捷报的第一时间内,已经派出快马,要赶去镇江堡查看。此时的他,感觉自己这迫切地心情,不好在这几个臣子面前提了。
皇太极听了一会崇政殿内夸奖豪格的话后,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这个大捷也先传给我大清子民听听,与国同乐!”
说完之后,他沉吟一会,终于收了笑容,脸色严肃了一点分析道:“围攻镇江堡的明军,应该不是卢象升亲自所领,否则不可能败得如此之快。朕听着,那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朕稍微有点担心,卢象升去哪里了?”
“陛下,臣以为,这支明军,很可能是卢象升留下断后,拦截我大清救援朝鲜汉城用的。”济尔哈朗同样脸色严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只是没想到,我们能及时得到消息,在第一时间内派出了援军,措手不及之下,有了这次的胜利,也就不奇怪了!”
见皇太极点点头,肯定自己的看法,济尔哈朗就进一步分析道:“臣以为,卢象升绝对不会想到,后路已被我大清击败。此等情况下,豪格贝勒从俘虏口中探知情况后,必定会立刻赶往朝鲜汉城,和皇太弟前后夹击,相信卢象升就算再厉害,怕也难逃一败!”
没等皇太极说话,一边的代善就已经点头附和道:“确实,卢象升肯定没想到我大清援军的速度会这么快。甚至搞不好,他还以为他断后的这支军队,能拦住朝鲜派往辽东的求救信使,因此压根就没有在意身后会突然出现一支大清军队。那可是两黄旗的五千精锐。又刚刚打了胜仗,正士气如虹。老臣也不相信,就凭卢象升的东江军,还能扛住我大清精锐的两面夹击!”
这两巨头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还能怎么说,更不要说他们原本的想法,也和这个差不多,一时之间,卢象升的东江军,在他们的口中,似乎要在朝鲜的这次战事中,灰飞烟灭一般。
在这几年的明清战争中,卢象升是对清战事的急先锋,很多战事都是由他这边发起的。让大清恼怒的是,卢象升的东江军明明实力没有大清强,却给大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为气人的是,卢象升最擅长游击战,往往避实就虚,打在大清的薄弱位置。
如果能把卢象升这支东江军打败,甚至消灭掉的话,大清将会减少很多被动,可以专心对付鞍山驿堡这边的明军,那将轻松不少。
如今,皇太极见大家讨论的结果,很可能会击败卢象升的东江军,他不由得又动了心思,如果真可以的话,他甚至不惜再派援军去朝鲜,增加战事的胜算,最好能把东江军彻底消灭掉。
至于鞍山驿堡这边的明军,有索尼这个平时就能说会道,精通多种语言的能臣过去,这次又是没有底线的谈判,只是为了哄住明军的前线将领,使其能按兵不动。这种力度的假议和,相信对付曹文诏等人,已经是足够了吧!
他这么想着,结果代善和他一个想法,当众提了出来。要说在场这些满清头目中,恨死卢象升的,除了皇太极之外,就要数他了。因此,他主动提出这个想法,并且把理由说出来时,顿时就引得了不少人赞同。
皇太极正心动之时,一向比较稳重的济尔哈朗,这一次却有不同意见道:“沈阳这边已经派出了两黄旗精锐,按理来说兵力已经足够。当然,微臣也不是反对再往朝鲜派兵,给卢象升致命一击,最好能杀或抓了他。但微臣认为,如果要再派援军的话,最好能确认下鞍山驿堡议和之事的情况。确保议和的事情,是我大清所想,能确保稳住鞍山驿堡的明军,如此,再派多援军前往朝鲜,可也!”
这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皇太极也不是冲动的人,他也无法承受沈阳兵力抽空的风险,便点点头,赞同了济尔哈朗的观点。朝议的结果,就是先静观其变,一是等豪格那边的进一步捷报,可以了解战事的明细;二是把胜利的消息传告辽东,振奋大清士气;三是往辽阳派出信使,去了解索尼议和的情况。
朝议结束之后,皇太极也不愿处理政务,就想着好好休息一下。这两年来,一直在担惊受怕,身为大清皇帝,承受得压力之大,外人根本就难以想象。特别是他得到这个皇位,是用了不少手段得来的。头发白了不少不说,还丢了一些,要不是大清的发型,估计都能被人发现头发稀疏了。
如今只要稳住眼前的局面,只要不继续恶化下去,大清有了秋收粮食,有了西夷的结盟,有了倭国的盟友,那大清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休息之前,他又踱步到了崇政殿外面。鳌拜看他这样子,知道他又想听听沈阳城的喧哗,想着沈阳城的人气了。这一次,外面传来的动静,鳌拜都不用仔细去听,就知道,那些声音绝非只是他安排的人所引起。因为沈阳城犹如真正活了过来,动静非常地大。
“皇上万岁!”
“大清万胜!”
“杀光明狗!”
“……”
应该是听到镇江堡大捷的消息了,不少人在激动地狂喊乱叫。不止是皇太极他们这些奴酋盼望一场大胜久矣,就是满清的普通人,盼着他们有一场大胜,也是等得头发都白,心力都交瘁了。一听这个大捷消息,又怎么可能不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呢!
皇太极似乎有点陶醉于沈阳城的喧哗,站在那里,犹如一顿雕塑一般,静静地听了好长一会时间。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后,皇太极转过头,对站在身后的鳌拜,感慨地说道:“看来豪格是长大了,终于懂事了,能为朕赢得这么一场胜利,真得不错,朕心甚慰啊!”
“陛下教导多年,就是榆木疙瘩,也会开窍。”鳌拜是贴身侍卫统领,皇太极的心腹,自然明白皇太极以前对豪格的恨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心思,如今便拍着马屁道,“相信豪格贝勒以后会越来越出色的!”
皇太极听了,欣慰地笑了起来,而后也不再听宫外的喧哗,露出一点疲态,便吩咐道:“摆驾回宫,朕要小睡一会!”
然而,他还没走两步路,就听到有动静传来。鳌拜转身稍微一倾听,便分辨出来了,立刻带着点笑容对皇太极禀告道:“陛下,大概是豪格贝勒的第二份捷报到了!”
算算时间,似乎也差不多。皇太极听了,重新站定身子,转过身,看着外面照壁处,等着信使出现,他要第一时间看大捷的详情。
然而,当信使转过照壁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不管是皇太极,还是鳌拜,他们都是心中一咯噔,一颗心就沉了下去。因为他们看到那信使是一脸惶恐,焦急不安的心情,就是再远都能感觉到。
“豪格那蠢货,不会是中了明军圈套了吧?”皇太极的脸色一沉,喃喃自语道,“朕就知道,明军那会那么轻松就被他打败的,这里面,一定有诈!”
这话,鳌拜是听到了,但他可不敢说皇太极刚还夸了豪格呢!他急忙上前几步,信使未到近前,就厉声大喝道:“可是镇江堡来得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