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毕竟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可不是白忙活的。
狄青若有所思。
再次得了指示去的健仆,就将陆辞的话原原本本的重复了一遍。
那士子怔然许久,却仍未伸手接过,而是猛然抬头,心中宛有所感地看向健仆来时的方向。
——可惜只来得及瞥上一眼,仅仅捕捉到一个侧面,就因对方转身走远,而再看不见了。
见这士子面露怅然,还似犹豫,着实不愿再失败而归的健仆,便将陆辞教他的另一番话给说了出来:“郎主还想问你,你十年寒窗苦读,究竟是为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为与船夫继续纠缠的?”
此话一出,本就动摇了决心的士子,就再不迟疑,伸手接过了。
他向健仆拱手一谢,又一板一眼地向恩人所在的船只方向深深一揖,恳切道:“我姓包名拯,为庐州人士。承蒙恩公相助,不敢妄辞。只不知可否知晓恩公名姓,他日我若侥幸能有所成,也好登门拜谢?”
见他不是迂腐死板、一昧好骨气的书生,健仆暗暗地松了口气,听得此言,立马就将陆辞事前叮嘱他的答复说了出来:“我郎主姓雷名锋,不必挂心,有缘自会再见。”
而先前虽看清楚了对方面孔,却丝毫没将白白净净的青涩小书生往电视剧那额印月牙、肤色黝黑的包青天身上想的陆辞,已将这一道小插曲淡忘了。
他以一种显得极慵懒的姿势,舒舒服服地坐在有柔软靠背的长椅上,手里捧着《春秋左传》,一边颇为随意地翻动着,一边更为随意地给狄青出题。
此刻的狄青,则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肃然,紧紧地握着笔杆,每次落笔,都显得紧张万分。
陆辞先只在《春秋左传》的范围内,随机出了三十五道较为简单的帖经和墨义题。
就有趣地发现,狄青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但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绝大多数都能答上。
既然并没难住狄青,陆辞自然就渐渐加深起难度来了。
狄青的眉头也跟着越皱越深,越皱越紧……
直到狄青错题的数量接近三成,头上的汗也越来越多后,已大致摸清楚他底子的陆辞就厚道地停了下来,将边上的零食拆了一包,放到狄青跟前,笑道:“还不错。这是奖励你的。”
狄青却仍羞愧地低着头。
自己方才错的题数,即使陆辞未说明白,他也多少有数。
于是尽管得了褒奖,他也半点都高兴不起来,许久后,才小心翼翼地抬起眼来,观察笑吟吟的陆辞。
陆辞见他不信,不由挑眉,莞尔道:“你不会以为我是在说假话,就为安慰你吧?那你可大错特错了。难道柳兄还不曾告诉过你,当初我督促他课业时,他是如何被我折腾的?”
——当然说过。
对小饕餮那些个‘严酷镇压’的手段,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柳七,可没少拿来同即将‘受难’的狄青絮叨。
但哪怕是同柳七还不熟悉的狄青,也轻易能看出对方在说这话时,眼角眉梢分明都带着‘小饕餮同我亲近’的骄傲和欢喜,浑然不似所说的那般‘被迫修身养性,受了天大的罪’了。
只是这份令他羡慕已久的待遇,在终于落到自己头上后,他却还没来得及感到欢喜,就开始为‘公祖怕已对他彻底失望’而惶惶然了。
直到听了公祖这话后,他仔细一想,品出的确有几分道理,眼底才渐渐地恢复了神采。
陆辞一瞬不瞬地看着他表情上那极细微的变化,不自觉间玩心忽起,于是,就在狄青伸手来接那包‘奖励’时,冷不防地往回一收,重又拿起了那本叫狄青头痛欲裂的《春秋左传》,微微笑着宣判道:“遗憾的是,由于你动作太慢,小歇已经结束了 。”
狄青:“……”
哪怕是小狸奴写满无辜和茫然的小表情,也没能让陆辞心软,不疾不徐地将那包零嘴放在一边后,就含笑道:“现我再出三策,你且听题——”
狄青再顾不上纠结那还没碰着、就已离他远去的小食了。
一听陆辞出题时尤为曳长的温和嗓音,他便反射性地挺直腰杆,出手迅如雷电,立马握住笔杆,竖起双耳,随时准备听题。
陆辞看他那宛如极度警惕着、随时准备捕猎小雀的猫儿模样,勉强忍住笑后,才挑了则简单好懂的一句,出了一道策。
说到底,他本意只是为了进行初步摸底,让接下来行船的几日里能更好地对狄青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却不是为了打击小狸奴进学的自信的。
在经历了一般艰难的勉力应付后,听清楚策的题目的狄青,果真就松了口气。
他水平不足,自然未能察觉陆辞一直在根据他的反应,制定出题难度的情况,而单纯为自己能答出这道策感到喜悦。
陆辞安安静静地在旁看着狄青奋笔疾书,又在他终于写完,搁笔的那一瞬,立即让人将刚刚热好的、从正店打包来的美食端了上来。
平心而论,与他极其熟悉和亲近的柳七和朱说相比,哪怕是拿同岁数时的手稿的表现,狄青的底子,也显然要薄弱上太多。
但再想到狄青真正念书,也不过这么几年,目前刚满十三岁,又是头回被他正经测试……这份素质和天赋,应比钟元和易庶要好上不少。
陆辞默默地估摸了下,就目前表现出的这份资材,再加以狄青的勤奋,倘若能这般坚持下去的话,一回中举固然太难,但考个三五六回后,多半还是能中个四五甲的名次的。
但这也只是他一人的片面估计而已。
最重要的,还不是狄青日后的表现,而得看他自身的意愿。
尽管和狄青间有这么段带了恩情性质的缘分,陆辞却是从未想过要越俎代庖,代狄青决定人生的。
——现在鼓励狄青读书,不过是狄青年纪尚小,不足以做出成熟的判断,而贡举在平头百姓面前,仍是唯一一个能改变自身境遇,甚至就此平步青云的契机而已。
等让狄青完成了他眼中那强迫症式的‘九年义务教育’时期后,就该放飞这本该桀骜不驯的小狸奴,容他闯来闯去了。
想到这里,陆辞不禁看向矜持地小口扒饭的狄青,玩笑般询道:“对于以后想做什么,你可曾有过打算?”
第一百七十二章
陆辞问得突然,狄青愣了愣,认真想了想,才小心回道:“出人头地,入仕为官。”
他的紧张神色,被陆辞当做是被问及未来志向时少年郎常有的小腼腆,却不知晓,这份谨小慎微的来源,其实是对方怕这份答复会令自己失望的缘故。
陆辞莞尔一笑:“随意聊聊,你莫要慌张。”
狄青干巴巴道:“不,不慌张。”
对他的这份此地无银三百两,陆辞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倒是厚道地未去揭穿,而是继续问道:“你日后是愿从文,还是更愿从武?”
狄青想也不想道:“从文。”
陆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追问:“为何想从文?”
若换成任意一个别人,回答陆辞这一问时,定然都会大义凛然地抛出一番‘家国兴亡、匹夫有责,当以天下为己任’等冠冕堂皇的说辞来。
老实巴交的狄青,却毫不犹豫地说了大实话:“公祖,柳兄,朱兄……皆从文。”
因此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也能考过贡举,再顺利得到一官半职,最好能留在京中,如柳朱二人一般,一直同公祖在一起。
陆辞微愣。
狄青所给出的这个答案,的的确确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没想到还真是个黏人的小崽子。
他忍住想揉揉狄青脑袋的冲动,笑着问道:“若你不曾与我相识,又会如何打算?”
狄青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
他对‘不曾与公祖相识’这个假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排斥,甚至连眼前的美味菜肴,都变得寡淡无味了起来。
他抿了下唇,仔细思量片刻,坦诚道:“若无公祖,乡中官学倾颓,而私塾要价高昂,家中只供得起兄长一人念书……我应是会继承家业,耕种捕猎吧。”
陆辞已懒得纠正他无意识下就总带出来的‘公祖’称谓,只是顺着他的话,略微想象了下小狸奴在山间灵活地窜来窜去,日日满载而归,又在田间勤劳耕种的模样,不禁笑了:“万幸将你带了出来,不然让你就此拘于乡间,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了。”
狄青脸上唰地一红:“当、当不得公祖谬赞。”
陆辞见他反应有趣,索性慢悠悠地补了一句:“狄弟此言差矣,我可从不谬赞他人。”
狄青:“…………”
好整以暇地欣赏了一阵狄青这脸颊红通通的,差点要埋首桌上,根本不敢与他对视的羞涩模样,陆辞见好就收,正经道:“你年岁尚小,纵使不喜诵读经义,练作策论,而更好舞刀弄枪,亦无可厚非。”
放在后世,狄青这岁数,也只是小学刚刚毕业,正是心性不定,最为贪玩好动的时候。
哪怕狄青心性较为成熟,显然也还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对自己将来做出明确和靠谱的规划。
更何况陆辞认为,自己将人从汾州老家带出,背后可是狄父的万分信任和殷殷期待。
单只为这份监护职责,他肯定也要压着狄青先老老实实念一阵书,等岁数长些,再做具体决定。
但陆辞同时也想到的是,若是狄青当真有从武的意向,观其表现又的确有这方面的不俗资质,那恐怕还得增加一些武艺和兵书的课程,以免荒废了黄金时间。
陆辞细忖片刻,将建议梳理一番,才徐徐开口道:“大宋武官,出身不外乎两种,一为行伍出身,二为恩荫入仕。后者与你并无关联,只看行伍出身者,为禁军军人由诸班直而迁诸军将校,凭借的标准,则是军功和年资,拔优所看的,则是‘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对兵书韬略并无要求,因此行伍出身的武官,大多不通文墨。”
狄青若有所思,不时点头。
“我再同你说说武举,”狄青听得认真,也的的确确在思索着自己的话,陆辞自然愿意再同他再多说一些:“咸平三年,官家曾命二制、馆职详定武举人入官资序故事,然最后皆议而未行,近来太子正忙于筹备制举,怕是短期内都无暇顾及它,更遑论重开了。”
陆辞未言明的是,即使小太子踌躇满志,有意大刀阔斧地行动,碍于顶上还有官家看着,自己不过是担了监国一职,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心急。
“在制举之中,有‘军谋宏远武艺绝伦’一科,意在选拔将才,具体章程还未定好,但你若存有意向,这应是近几年来,最可行的出路了。”
说到这,陆辞见狄青已是两眼蚊香,显然快跟不上了,便笑着做了最后总结:“你要考虑具体走哪条路子,此时还为时尚早。不过就我认为,武举和有关将校科的制举重开虽是迟早的事,然今人重文雅而轻武节,战时亦好以文制武,纵中了武举,日后于升迁一途仍旧坎坷,与拔于行伍者几近无异,莫太寄希望于它。若能有个贡举出身,则大有不同,你且好好考虑。”
陆辞因接连主持贡举解试、制举定科等事宜,对被废弃多时的武举,也颇为了解。
将门子弟从恩荫入仕,继承父祖之业,所得武阶最高为东头供奉官,最低也为三班借职。而他们所需通过的出官考试,简单得‘止令读律,写家状’即可。
相比之下,武举应试则要苛刻得多:先必须得保奏方得应举,之后更需连过四试,囊括《武经七书》,《孙子》,《司马法》等兵书,以及弓马武艺才得中。
偏偏这般过关斩将,好不容易取得的授官规格,却比恩荫出身的要低上数阶。
之后的注授差遣制度,也极不合理——按照文武双全的标准选拔出的佼佼者,在一般情况下,却只安排到地方上从事巡检、县尉,甚至是掌管场务,税收,冶铸等事宜的监当官。如此长期游离于军队之外,只做些寻常小吏也可应对的俗务,又何谈建立军功,成为真正的将帅之才?
在这方面看来,将门子弟享有的最大优势,便是能获得大量的战场实践,外加父兄传授了。
相比之下,若能由文入武,在能通过贡举选拔的前提下,额外学习兵书经史,并修武艺,以成为众人眼中素习韬略,深明大义的‘儒将’和‘智将’的话……
那不论是出身名誉,还是前程出路,甚至切实行事方面,都要顺畅通达得多。
当然,这也是所有路中,最难走出来的一条。
“总而言之,”陆辞笑眯眯地捏了捏狄青因不知思索着什么、显得一派严肃板着的脸:“我虽看好你的毅力和资质,但就目前看来,你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地念书吧。”
话虽这么说,见狄青一副明显意动,认真考虑的模样,陆辞也在下定决心,待回京之后,就速速寻一名合适的武人,向狄青传授武艺,以免将最好的时候耽误了。
兵书倒不着急,可以等狄青考完贡举后,再自己研读。
而要说到军旅中,他最熟悉的人……
陆辞不假思索就敲定了等回去之后,就跟那位颇好说话的齐郎将说说,看能否得其推荐,找个合适人选。
对于陆公祖的这些想法,狄青自是无从得知。
他光是应付陆辞给他安排的严密课表,以及接连不断的大小考试,就已紧张兮兮,疲惫不堪了。
陆辞是适应了这样的复习强度,又因狄青擅长掩饰自己的疲累,因此起初还未察觉。
直到有次半夜他忽然醒了,心血来潮地坐起身来,检查睡在隔壁床上的狄青有没有踢开被子时,听到狄青在睡梦中都眉头紧锁、还断断续续地背诵《论语》,不由失笑,之后就减缓了节奏了。
狄青若有所思。
再次得了指示去的健仆,就将陆辞的话原原本本的重复了一遍。
那士子怔然许久,却仍未伸手接过,而是猛然抬头,心中宛有所感地看向健仆来时的方向。
——可惜只来得及瞥上一眼,仅仅捕捉到一个侧面,就因对方转身走远,而再看不见了。
见这士子面露怅然,还似犹豫,着实不愿再失败而归的健仆,便将陆辞教他的另一番话给说了出来:“郎主还想问你,你十年寒窗苦读,究竟是为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为与船夫继续纠缠的?”
此话一出,本就动摇了决心的士子,就再不迟疑,伸手接过了。
他向健仆拱手一谢,又一板一眼地向恩人所在的船只方向深深一揖,恳切道:“我姓包名拯,为庐州人士。承蒙恩公相助,不敢妄辞。只不知可否知晓恩公名姓,他日我若侥幸能有所成,也好登门拜谢?”
见他不是迂腐死板、一昧好骨气的书生,健仆暗暗地松了口气,听得此言,立马就将陆辞事前叮嘱他的答复说了出来:“我郎主姓雷名锋,不必挂心,有缘自会再见。”
而先前虽看清楚了对方面孔,却丝毫没将白白净净的青涩小书生往电视剧那额印月牙、肤色黝黑的包青天身上想的陆辞,已将这一道小插曲淡忘了。
他以一种显得极慵懒的姿势,舒舒服服地坐在有柔软靠背的长椅上,手里捧着《春秋左传》,一边颇为随意地翻动着,一边更为随意地给狄青出题。
此刻的狄青,则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肃然,紧紧地握着笔杆,每次落笔,都显得紧张万分。
陆辞先只在《春秋左传》的范围内,随机出了三十五道较为简单的帖经和墨义题。
就有趣地发现,狄青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但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绝大多数都能答上。
既然并没难住狄青,陆辞自然就渐渐加深起难度来了。
狄青的眉头也跟着越皱越深,越皱越紧……
直到狄青错题的数量接近三成,头上的汗也越来越多后,已大致摸清楚他底子的陆辞就厚道地停了下来,将边上的零食拆了一包,放到狄青跟前,笑道:“还不错。这是奖励你的。”
狄青却仍羞愧地低着头。
自己方才错的题数,即使陆辞未说明白,他也多少有数。
于是尽管得了褒奖,他也半点都高兴不起来,许久后,才小心翼翼地抬起眼来,观察笑吟吟的陆辞。
陆辞见他不信,不由挑眉,莞尔道:“你不会以为我是在说假话,就为安慰你吧?那你可大错特错了。难道柳兄还不曾告诉过你,当初我督促他课业时,他是如何被我折腾的?”
——当然说过。
对小饕餮那些个‘严酷镇压’的手段,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柳七,可没少拿来同即将‘受难’的狄青絮叨。
但哪怕是同柳七还不熟悉的狄青,也轻易能看出对方在说这话时,眼角眉梢分明都带着‘小饕餮同我亲近’的骄傲和欢喜,浑然不似所说的那般‘被迫修身养性,受了天大的罪’了。
只是这份令他羡慕已久的待遇,在终于落到自己头上后,他却还没来得及感到欢喜,就开始为‘公祖怕已对他彻底失望’而惶惶然了。
直到听了公祖这话后,他仔细一想,品出的确有几分道理,眼底才渐渐地恢复了神采。
陆辞一瞬不瞬地看着他表情上那极细微的变化,不自觉间玩心忽起,于是,就在狄青伸手来接那包‘奖励’时,冷不防地往回一收,重又拿起了那本叫狄青头痛欲裂的《春秋左传》,微微笑着宣判道:“遗憾的是,由于你动作太慢,小歇已经结束了 。”
狄青:“……”
哪怕是小狸奴写满无辜和茫然的小表情,也没能让陆辞心软,不疾不徐地将那包零嘴放在一边后,就含笑道:“现我再出三策,你且听题——”
狄青再顾不上纠结那还没碰着、就已离他远去的小食了。
一听陆辞出题时尤为曳长的温和嗓音,他便反射性地挺直腰杆,出手迅如雷电,立马握住笔杆,竖起双耳,随时准备听题。
陆辞看他那宛如极度警惕着、随时准备捕猎小雀的猫儿模样,勉强忍住笑后,才挑了则简单好懂的一句,出了一道策。
说到底,他本意只是为了进行初步摸底,让接下来行船的几日里能更好地对狄青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却不是为了打击小狸奴进学的自信的。
在经历了一般艰难的勉力应付后,听清楚策的题目的狄青,果真就松了口气。
他水平不足,自然未能察觉陆辞一直在根据他的反应,制定出题难度的情况,而单纯为自己能答出这道策感到喜悦。
陆辞安安静静地在旁看着狄青奋笔疾书,又在他终于写完,搁笔的那一瞬,立即让人将刚刚热好的、从正店打包来的美食端了上来。
平心而论,与他极其熟悉和亲近的柳七和朱说相比,哪怕是拿同岁数时的手稿的表现,狄青的底子,也显然要薄弱上太多。
但再想到狄青真正念书,也不过这么几年,目前刚满十三岁,又是头回被他正经测试……这份素质和天赋,应比钟元和易庶要好上不少。
陆辞默默地估摸了下,就目前表现出的这份资材,再加以狄青的勤奋,倘若能这般坚持下去的话,一回中举固然太难,但考个三五六回后,多半还是能中个四五甲的名次的。
但这也只是他一人的片面估计而已。
最重要的,还不是狄青日后的表现,而得看他自身的意愿。
尽管和狄青间有这么段带了恩情性质的缘分,陆辞却是从未想过要越俎代庖,代狄青决定人生的。
——现在鼓励狄青读书,不过是狄青年纪尚小,不足以做出成熟的判断,而贡举在平头百姓面前,仍是唯一一个能改变自身境遇,甚至就此平步青云的契机而已。
等让狄青完成了他眼中那强迫症式的‘九年义务教育’时期后,就该放飞这本该桀骜不驯的小狸奴,容他闯来闯去了。
想到这里,陆辞不禁看向矜持地小口扒饭的狄青,玩笑般询道:“对于以后想做什么,你可曾有过打算?”
第一百七十二章
陆辞问得突然,狄青愣了愣,认真想了想,才小心回道:“出人头地,入仕为官。”
他的紧张神色,被陆辞当做是被问及未来志向时少年郎常有的小腼腆,却不知晓,这份谨小慎微的来源,其实是对方怕这份答复会令自己失望的缘故。
陆辞莞尔一笑:“随意聊聊,你莫要慌张。”
狄青干巴巴道:“不,不慌张。”
对他的这份此地无银三百两,陆辞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倒是厚道地未去揭穿,而是继续问道:“你日后是愿从文,还是更愿从武?”
狄青想也不想道:“从文。”
陆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追问:“为何想从文?”
若换成任意一个别人,回答陆辞这一问时,定然都会大义凛然地抛出一番‘家国兴亡、匹夫有责,当以天下为己任’等冠冕堂皇的说辞来。
老实巴交的狄青,却毫不犹豫地说了大实话:“公祖,柳兄,朱兄……皆从文。”
因此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也能考过贡举,再顺利得到一官半职,最好能留在京中,如柳朱二人一般,一直同公祖在一起。
陆辞微愣。
狄青所给出的这个答案,的的确确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没想到还真是个黏人的小崽子。
他忍住想揉揉狄青脑袋的冲动,笑着问道:“若你不曾与我相识,又会如何打算?”
狄青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
他对‘不曾与公祖相识’这个假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排斥,甚至连眼前的美味菜肴,都变得寡淡无味了起来。
他抿了下唇,仔细思量片刻,坦诚道:“若无公祖,乡中官学倾颓,而私塾要价高昂,家中只供得起兄长一人念书……我应是会继承家业,耕种捕猎吧。”
陆辞已懒得纠正他无意识下就总带出来的‘公祖’称谓,只是顺着他的话,略微想象了下小狸奴在山间灵活地窜来窜去,日日满载而归,又在田间勤劳耕种的模样,不禁笑了:“万幸将你带了出来,不然让你就此拘于乡间,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了。”
狄青脸上唰地一红:“当、当不得公祖谬赞。”
陆辞见他反应有趣,索性慢悠悠地补了一句:“狄弟此言差矣,我可从不谬赞他人。”
狄青:“…………”
好整以暇地欣赏了一阵狄青这脸颊红通通的,差点要埋首桌上,根本不敢与他对视的羞涩模样,陆辞见好就收,正经道:“你年岁尚小,纵使不喜诵读经义,练作策论,而更好舞刀弄枪,亦无可厚非。”
放在后世,狄青这岁数,也只是小学刚刚毕业,正是心性不定,最为贪玩好动的时候。
哪怕狄青心性较为成熟,显然也还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对自己将来做出明确和靠谱的规划。
更何况陆辞认为,自己将人从汾州老家带出,背后可是狄父的万分信任和殷殷期待。
单只为这份监护职责,他肯定也要压着狄青先老老实实念一阵书,等岁数长些,再做具体决定。
但陆辞同时也想到的是,若是狄青当真有从武的意向,观其表现又的确有这方面的不俗资质,那恐怕还得增加一些武艺和兵书的课程,以免荒废了黄金时间。
陆辞细忖片刻,将建议梳理一番,才徐徐开口道:“大宋武官,出身不外乎两种,一为行伍出身,二为恩荫入仕。后者与你并无关联,只看行伍出身者,为禁军军人由诸班直而迁诸军将校,凭借的标准,则是军功和年资,拔优所看的,则是‘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对兵书韬略并无要求,因此行伍出身的武官,大多不通文墨。”
狄青若有所思,不时点头。
“我再同你说说武举,”狄青听得认真,也的的确确在思索着自己的话,陆辞自然愿意再同他再多说一些:“咸平三年,官家曾命二制、馆职详定武举人入官资序故事,然最后皆议而未行,近来太子正忙于筹备制举,怕是短期内都无暇顾及它,更遑论重开了。”
陆辞未言明的是,即使小太子踌躇满志,有意大刀阔斧地行动,碍于顶上还有官家看着,自己不过是担了监国一职,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心急。
“在制举之中,有‘军谋宏远武艺绝伦’一科,意在选拔将才,具体章程还未定好,但你若存有意向,这应是近几年来,最可行的出路了。”
说到这,陆辞见狄青已是两眼蚊香,显然快跟不上了,便笑着做了最后总结:“你要考虑具体走哪条路子,此时还为时尚早。不过就我认为,武举和有关将校科的制举重开虽是迟早的事,然今人重文雅而轻武节,战时亦好以文制武,纵中了武举,日后于升迁一途仍旧坎坷,与拔于行伍者几近无异,莫太寄希望于它。若能有个贡举出身,则大有不同,你且好好考虑。”
陆辞因接连主持贡举解试、制举定科等事宜,对被废弃多时的武举,也颇为了解。
将门子弟从恩荫入仕,继承父祖之业,所得武阶最高为东头供奉官,最低也为三班借职。而他们所需通过的出官考试,简单得‘止令读律,写家状’即可。
相比之下,武举应试则要苛刻得多:先必须得保奏方得应举,之后更需连过四试,囊括《武经七书》,《孙子》,《司马法》等兵书,以及弓马武艺才得中。
偏偏这般过关斩将,好不容易取得的授官规格,却比恩荫出身的要低上数阶。
之后的注授差遣制度,也极不合理——按照文武双全的标准选拔出的佼佼者,在一般情况下,却只安排到地方上从事巡检、县尉,甚至是掌管场务,税收,冶铸等事宜的监当官。如此长期游离于军队之外,只做些寻常小吏也可应对的俗务,又何谈建立军功,成为真正的将帅之才?
在这方面看来,将门子弟享有的最大优势,便是能获得大量的战场实践,外加父兄传授了。
相比之下,若能由文入武,在能通过贡举选拔的前提下,额外学习兵书经史,并修武艺,以成为众人眼中素习韬略,深明大义的‘儒将’和‘智将’的话……
那不论是出身名誉,还是前程出路,甚至切实行事方面,都要顺畅通达得多。
当然,这也是所有路中,最难走出来的一条。
“总而言之,”陆辞笑眯眯地捏了捏狄青因不知思索着什么、显得一派严肃板着的脸:“我虽看好你的毅力和资质,但就目前看来,你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地念书吧。”
话虽这么说,见狄青一副明显意动,认真考虑的模样,陆辞也在下定决心,待回京之后,就速速寻一名合适的武人,向狄青传授武艺,以免将最好的时候耽误了。
兵书倒不着急,可以等狄青考完贡举后,再自己研读。
而要说到军旅中,他最熟悉的人……
陆辞不假思索就敲定了等回去之后,就跟那位颇好说话的齐郎将说说,看能否得其推荐,找个合适人选。
对于陆公祖的这些想法,狄青自是无从得知。
他光是应付陆辞给他安排的严密课表,以及接连不断的大小考试,就已紧张兮兮,疲惫不堪了。
陆辞是适应了这样的复习强度,又因狄青擅长掩饰自己的疲累,因此起初还未察觉。
直到有次半夜他忽然醒了,心血来潮地坐起身来,检查睡在隔壁床上的狄青有没有踢开被子时,听到狄青在睡梦中都眉头紧锁、还断断续续地背诵《论语》,不由失笑,之后就减缓了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