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力调动
“西域省的一个独立旅已经是最低限度的驻军万万不能动,内匈奴的三个独立旅距离最近,但是他们无法全部抽调到外匈奴去,否则很容易被袁隗或者高原省和河东省的共兴会抄了后路,而且他们没有加强炮兵对付老毛子很吃亏。”
蒋方震又将木棍划到了中川的地界,在中川和青原的地方画了个大圈:“我始终不放心那些匈奴王公,所以我已经将独立十二旅刘成勋部移动到这里驻守。加上防守宁远厅铁路线的第十一独立旅鹿钟麟部,以及驻守重山城防备中原中南方向的第一师潘文华部,整个中川只剩下了临时组建的十二个民兵团驻守各处要道,以及驻扎蜀都的独立十旅宋哲元部。”蒋方震叹气道,开始发展地盘的确痛快,现在他才感受到,之前的冒进让地盘内隐患太多,将所有部队都牵制住了。
“或许我们可以给袁隗和孙文海唱一出空城计。”庞炳勋提议道。
“哦?怎么个空城计法?”蒋方震听得眼前一亮,当即追问道。
“如今汉夏方面北域军和南方革命党正打得火热,根本无暇对付咱们,到不如将鹿钟麟部抽调到重山城,这样可以将潘文华的第一师抽调出来。交趾与咱们交好应该不会进攻,可以在宁远厅派驻两个民兵团,就算交趾真的出兵,他们也可以对付一阵子,再将刚刚完成整编的吴禄贞、张绍曾部冥北独立师摆在蜀都南面,这样他们即可照应蜀都,又能在有情况的时候借着铁路线快速难进,抵达宁远厅防守,这样连宋哲元部也抽调出来了。”庞炳勋的计划显然是思虑已久的,此时说出来显得从容不迫。
蒋方震点头道:“我也曾经这么想过,不过这一来整个中川就失去了救应部队,一旦任何方向告急,就可能危及全线。”
“先不说咱们去打叛军占据了道义上高度,就算有人敢来,咱们可以从北疆抽调出两个团来回援,有铁路线的存在,增援十分便捷。果敢那边不是还有咱们一支外派的吴玉章部吗?如果交趾有什么动静,他也可以向北挪一挪,威慑一下。”庞炳勋点了点汉夏道:“汉夏就更好说了,有江防舰队在,他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有事鹿钟麟可不是吃素的,他不打出个防守反击来我都不信。”对于鹿钟麟这个从北域军时期就认识的好朋友,庞炳勋还是十分了解的。
“好,咱们就来个行险一搏,实在不行全川的民兵还能抽调出几个团来,足以应付大局。”蒋方震当即拍板道。
“比起军队数量,我更担心的是外匈奴的地形。”庞炳勋道:“那里全是大草原,最适合骑兵发挥战力。可是咱们只有一个青原骑兵独立师,最近还因为在北疆与毛子干了一架,马鸿逵团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如今只有五个团的骑兵,这仗可不好打。”
“都督不是给了咱们一批秘密武器吗?这回就让他们好好尝尝秘密武器的厉害,只要玉门的油能供得上,这次大战没有问题。”蒋方震道:“我看命令就这样写好了,第一师潘文华部,独立十旅宋哲元部,以及青原独立骑兵师马福祥部立刻向内匈奴边境地区集结,他们作为西路军从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出发向北进攻,经过三音诺颜部,直捣库伦。命令独立六旅高语罕部和独立八旅邓锡侯部为东路军,他们从乌兰察布盟出发,直攻车臣汗部。这一路作为西路军的侧翼掩护,同时要阻截罗刹军可能的增援部队。”
“这样分配不错,只是东路军的责任比较重,恐怕他们很难担当啊,我看把青原独立骑兵师调配给他们如何?”庞炳勋建议道。
“不行,西路军的作战更加重要,是绝对少不了骑兵的。我看不如将那批秘密武器都调给东路军,在乌兰察布盟建立一座大兵站,将油料直接调集到那里,这样可以就近补给。”蒋方震说道。
“那批秘密武器能行吗?”这是庞炳勋最大的疑问。事实上除了赵守宏坚信之外,没人看好这些秘密武器。很快这些被怀疑的新式武器被火车拉到已经通车的西域省宁夏府边境,转交给了在那里等候的高语罕部。
依托着高效快捷的铁路线,各部队纷纷北上开始了新的调动,几支齐装满员的部队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被调集到预定位置。沿途兵站大量建立,各种补给物资充足,大蜀军政府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就在蜀军向着内外匈奴边境地区集结的时候,外匈奴大领主图克图突然驱逐后金政府的驻库伦办事大臣,宣布外匈奴独立,建立大匈奴国。他自任日光皇帝,同时外匈奴组建军队,开始向内匈奴地区渗透。
在民主革命爆发之后,罗刹国政府就认为‘这是吞并华兰领土,达到历代皇帝东大陆计划夙愿的最好机会。’在罗刹国军方的极力推动下,从皇帝直属的海军陆战队抽调一个营趁着华兰内乱,无暇顾及外匈奴的机会,以‘保护领事馆和侨民为借口’,秘密入住库伦,并一手导演了外匈奴独立闹剧。
其实早在1911年底,图克图已经与罗刹国商定了独立事宜。只不过因为当时准备不足,加上外匈奴军队还在编练之中,因此才拖了两个月,直到此时才对外公布。
当库伦宣布独立的消息传遍全国,举国上下舆论大哗。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各政党团体及各族各界纷纷用集会、游行示威等方式,表达对罗刹国干涉外匈奴的愤慨。
国内各个势力为了提升自身威望,稳固刚刚掌控的地盘,陆续发表通电,怒斥罗刹国妄图吞并我国匈奴地区的侵略行径。袁隗和孙文海也同样发表声明,表示不承认这种分裂华兰的行为。然而罗刹国却对此丝毫不加理会,很快就宣布与大匈奴国签订《库伦条约》,并承认大匈奴国的存在。罗刹国公使还正式照会后金政府,要求其承认匈奴国,结果遭到了拒绝。
蒋方震又将木棍划到了中川的地界,在中川和青原的地方画了个大圈:“我始终不放心那些匈奴王公,所以我已经将独立十二旅刘成勋部移动到这里驻守。加上防守宁远厅铁路线的第十一独立旅鹿钟麟部,以及驻守重山城防备中原中南方向的第一师潘文华部,整个中川只剩下了临时组建的十二个民兵团驻守各处要道,以及驻扎蜀都的独立十旅宋哲元部。”蒋方震叹气道,开始发展地盘的确痛快,现在他才感受到,之前的冒进让地盘内隐患太多,将所有部队都牵制住了。
“或许我们可以给袁隗和孙文海唱一出空城计。”庞炳勋提议道。
“哦?怎么个空城计法?”蒋方震听得眼前一亮,当即追问道。
“如今汉夏方面北域军和南方革命党正打得火热,根本无暇对付咱们,到不如将鹿钟麟部抽调到重山城,这样可以将潘文华的第一师抽调出来。交趾与咱们交好应该不会进攻,可以在宁远厅派驻两个民兵团,就算交趾真的出兵,他们也可以对付一阵子,再将刚刚完成整编的吴禄贞、张绍曾部冥北独立师摆在蜀都南面,这样他们即可照应蜀都,又能在有情况的时候借着铁路线快速难进,抵达宁远厅防守,这样连宋哲元部也抽调出来了。”庞炳勋的计划显然是思虑已久的,此时说出来显得从容不迫。
蒋方震点头道:“我也曾经这么想过,不过这一来整个中川就失去了救应部队,一旦任何方向告急,就可能危及全线。”
“先不说咱们去打叛军占据了道义上高度,就算有人敢来,咱们可以从北疆抽调出两个团来回援,有铁路线的存在,增援十分便捷。果敢那边不是还有咱们一支外派的吴玉章部吗?如果交趾有什么动静,他也可以向北挪一挪,威慑一下。”庞炳勋点了点汉夏道:“汉夏就更好说了,有江防舰队在,他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有事鹿钟麟可不是吃素的,他不打出个防守反击来我都不信。”对于鹿钟麟这个从北域军时期就认识的好朋友,庞炳勋还是十分了解的。
“好,咱们就来个行险一搏,实在不行全川的民兵还能抽调出几个团来,足以应付大局。”蒋方震当即拍板道。
“比起军队数量,我更担心的是外匈奴的地形。”庞炳勋道:“那里全是大草原,最适合骑兵发挥战力。可是咱们只有一个青原骑兵独立师,最近还因为在北疆与毛子干了一架,马鸿逵团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如今只有五个团的骑兵,这仗可不好打。”
“都督不是给了咱们一批秘密武器吗?这回就让他们好好尝尝秘密武器的厉害,只要玉门的油能供得上,这次大战没有问题。”蒋方震道:“我看命令就这样写好了,第一师潘文华部,独立十旅宋哲元部,以及青原独立骑兵师马福祥部立刻向内匈奴边境地区集结,他们作为西路军从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出发向北进攻,经过三音诺颜部,直捣库伦。命令独立六旅高语罕部和独立八旅邓锡侯部为东路军,他们从乌兰察布盟出发,直攻车臣汗部。这一路作为西路军的侧翼掩护,同时要阻截罗刹军可能的增援部队。”
“这样分配不错,只是东路军的责任比较重,恐怕他们很难担当啊,我看把青原独立骑兵师调配给他们如何?”庞炳勋建议道。
“不行,西路军的作战更加重要,是绝对少不了骑兵的。我看不如将那批秘密武器都调给东路军,在乌兰察布盟建立一座大兵站,将油料直接调集到那里,这样可以就近补给。”蒋方震说道。
“那批秘密武器能行吗?”这是庞炳勋最大的疑问。事实上除了赵守宏坚信之外,没人看好这些秘密武器。很快这些被怀疑的新式武器被火车拉到已经通车的西域省宁夏府边境,转交给了在那里等候的高语罕部。
依托着高效快捷的铁路线,各部队纷纷北上开始了新的调动,几支齐装满员的部队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被调集到预定位置。沿途兵站大量建立,各种补给物资充足,大蜀军政府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就在蜀军向着内外匈奴边境地区集结的时候,外匈奴大领主图克图突然驱逐后金政府的驻库伦办事大臣,宣布外匈奴独立,建立大匈奴国。他自任日光皇帝,同时外匈奴组建军队,开始向内匈奴地区渗透。
在民主革命爆发之后,罗刹国政府就认为‘这是吞并华兰领土,达到历代皇帝东大陆计划夙愿的最好机会。’在罗刹国军方的极力推动下,从皇帝直属的海军陆战队抽调一个营趁着华兰内乱,无暇顾及外匈奴的机会,以‘保护领事馆和侨民为借口’,秘密入住库伦,并一手导演了外匈奴独立闹剧。
其实早在1911年底,图克图已经与罗刹国商定了独立事宜。只不过因为当时准备不足,加上外匈奴军队还在编练之中,因此才拖了两个月,直到此时才对外公布。
当库伦宣布独立的消息传遍全国,举国上下舆论大哗。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各政党团体及各族各界纷纷用集会、游行示威等方式,表达对罗刹国干涉外匈奴的愤慨。
国内各个势力为了提升自身威望,稳固刚刚掌控的地盘,陆续发表通电,怒斥罗刹国妄图吞并我国匈奴地区的侵略行径。袁隗和孙文海也同样发表声明,表示不承认这种分裂华兰的行为。然而罗刹国却对此丝毫不加理会,很快就宣布与大匈奴国签订《库伦条约》,并承认大匈奴国的存在。罗刹国公使还正式照会后金政府,要求其承认匈奴国,结果遭到了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