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86节
第920章 鉴定《松柏同春图》
“幸会。”
向南跟他握了一下手,笑着点了点头。
“行了,既然你们都已经自我介绍过了,那我就不多嘴了。”
站在一旁的柳河川挥了挥手,忽然插话道,“我先出去一会儿,你们就在这里聊吧。”
说完,也不管向南和老赵两个人一脸懵比的表情,甩甩手就离开了。
“咳咳。”
等柳河川走了之后,老赵干咳了两声,笑着对向南说道,“老柳就这个脾气,二十多年前还是个新兵蛋子的时候,也是这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样子,连班长都拿他没办法。”
说着,他抬手示意了一下,“来来来,向专家,咱们边喝茶边聊。”
向南也没多说什么,笑着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开口说道:“刚刚我听柳老师说,赵总找我有事……”
“老柳都说了啊?”
老赵将一个新烫过的茶盏放到向南的面前,然后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这才说道,“我这次确实是专程从东北赶过来找向专家您的,主要是有个事情,想请您出手帮忙。”
“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生意伙伴跟我拆借了一笔钱去做投资,结果市场行情不好,他把钱都给亏了,实在没办法,他知道我喜好古代字画,就将一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设色绢本镜心画作抵给了我,我看来看去,都觉得这是文徵明的真迹,可我认识的诸多古书画鉴定专家,却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真迹,有人又说是赝品,搞得我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听说您不仅在古书画修复这一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在书画鉴定方面也是个大行家,想来想去,我就找上门来了,还希望向专家能出手指点指点!”
说完,他抬起双手朝向南拱了拱手,江湖气十足。
向南听完之后,也是很意外。
他以为这赵总从东北赶过来找自己,是为了修复文物,毕竟他的身份始终都是文物修复专家,可不是什么文物鉴定师。
当然了,文物修复师本身就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文物鉴赏能力,否则的话,你连真器和赝品都区分不出来,还怎么指望你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手法去修复这件文物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赵总来找自己,也没什么不对。
想了想,他笑着说道:“赵总你把画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
听到向南这么一问,老赵顿时心花怒放,连忙从随身带的那个大包里将一幅包得严严实实的画作取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向南。
向南接过这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转头四处看了看,起身来到柳河川的办公桌前,然后才将画作外面的包装拆开,把《松柏同春图》平摊在桌子上。
古书画的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古书画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如书画家或他人署款题跋的格式、书画家的印章及收藏者或鉴定者的印记、书画的形制及装潢形式、书画作品的质地,以及书画家的创作艺术形式等等方面,都可以成为鉴别书画真伪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鉴定界已经可以采用碳十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古代墨迹,以此判断墨迹存留的时间,用来判别古字画的成书年代。
但这种方式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它可以辨别后世临摹的画作,却不能判断同时代画家的临摹作品。
将这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平摊开后,向南先是拿眼睛整体扫了一眼,画作的绢帛颜色泛黄,边角部位还有一些明显的细微开裂和皱褶,画作的裱纸用手摸上去,也有些干涩。
光是从外表上来看,这幅画作的确是有些年代了。
华夏的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勤劳任力,而且还具有很强大的创造能力,早在5000年前左右,就已经创造出了绢帛。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不同的阶段,绢帛的织法和品类也大多各有特点。
而这,也成为了绢本画作鉴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明代早中期的时候,有一种质量比较低的很稀薄的绢帛,有的稀如罗纱、粗如夏布。
这种绢由于太稀不容易着墨,因此,当时的书画家们,往往先在绢帛的背后托上一层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比如,明代的画家张路就经常使用这种绢帛来创作。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身为明朝内廷供奉的王谔、吕纪等人用的绢帛,虽然不是贡品,但比张路用的就要细密匀净得多了,但他们用的绢帛还是比不上宋代的院绢。
明代唐寅在《六如居士画谱》中,引用元代画家王思善的话来说就是:“宋有院绢匀净厚密,亦有独梭者,有等级细密如纸老。但是稀薄者非院绢也。”
比如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以及宋代佚名画家的《胆瓶秋卉图》,这两幅作品所用的绢帛都很细密,质量比较高。
因此,赵佶的《听琴图》尽管经历了千年之久,但仍然洁白如新。
这种绢应该就是宋代的院绢。
言归正传,明代姑苏的轻工业比较发达,绢帛生产加工得比较精细,因此,像唐寅、沈周、仇英这些人的画作,用的绢帛虽然不是“贡品”,但大多质量比较好。
而身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和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等人齐名,作画用的绢帛自然也不会比他们用的差。
但不管是文徵明还是唐寅用的绢帛,还是张路这些画家用的绢帛,实际上都不如宋代的院绢精细,明代的绢帛,总体来看还是比较粗糙的,宽度也比以前有了增加。
这大概跟宋代皇帝书画艺术造诣比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吧?
向南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文徵明的这幅《松柏同春图》所用的绢帛,已经基本断定这幅画作的材料,确实是明代的。
书画所用的材料有一点假的,这幅画绝对是假的。
但材料是真的,这幅画却不一定是真的。
第921章 代笔之作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样的道理,有古董的地方,也一样会有仿品。
而古书画作品,由于其价值高昂,仿制难度低,仿制手段多,一直以来都是造假的“重灾区”。
在书画界,性业内将仿制水平比较低的一类假画称之为行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仿作的数量大,水平低。
这些行货,一般都是流向各地的游客、初入行的新手藏家,或者是外地买家。
而中高等的仿制书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在经过宣传、展览、出版等一系列炒作之后,最终会流向京城、魔都等大城市的拍卖行和艺术品交易市场。
实际上,书画仿制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并且水平之高超甚至连一些行家都辨认不出来。
有这么一个趣闻。
明代的著名画家文徵明是沈周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收藏自己老师的作品。
据说有一次,文徵明外出办事时,忽然看到有人在售卖沈周的画,他看到之后,立刻将这幅画买了回去,挂在自己的房间墙壁上,日日观摩。
无独有偶。
过了没几天,文徵明忽然听说他的朋友顾从义也买到了一幅自己老师的画,他立刻赶到顾从义的家中,准备借来观摩一番。
可让文徵明感到吃惊的是,当顾从义领着他看到那幅画后,他发现这幅画和自己家里的那幅画一模一样,就好像是双胞胎一样。
让文徵明哭笑不得的是,他一问才知道,顾从义的这幅画跟他的那幅画都是同一个地方买到的,而且价格还更低。
这还用说吗?文徵明和顾从义两个人买来的画都是仿制之作。
连文徵明、顾从义两个人都会买到伪作,更遑论其他人了。
书画造假的方式,大致上包括摹、临、仿、造等多种手段。
其他三种暂且不说,光说这个“造”,除了有“生造”、“硬造”之外,还包括了改、添、减、拆、揭等,花样繁多。
“改”就是将一幅书画上的名款、印章挖掉,改成古代某位大名家的款识,一幅没什么名气的作品,就成了名家大作了;
而“添”,则是把普通人的无款作品,添加上大名人的款识;
“减”的意思,就是移花接木,把古代名家的款识,从小幅作品上裁减下来,放到他人的大幅作品上,因为尺寸增大,价格也自然也会飙升;
“拆”,就是将一件书画作品拆成多件,例如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被人裁截成了两段,而宋朝画家米友仁的《五洲烟雨图》也被人裁割成了好几段;
至于最后一个“揭”,指的是装裱师借书画作品再次装裱的机会,把宣纸揭成几层,同样一幅画作,就揭成了多幅。
而除了改、添、减、拆、揭这些手段之外,一些临摹画家也常常采用古代材料来作画,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别说帛纸可以采用古代的,就是连印泥,仿制者也能搞来老印泥,让一些藏家难辨真伪。
所以说,古董收藏水很深,入行书画需谨慎啊。
扯得有些远了,现在言归正传。
向南辨认过这幅《松柏同春图》的绢帛之后,至少可以确认一点,这幅画在材料上,确实是明代的。
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这幅画左上角上的题识——
……更有新甫柏森森,双干掩映相俯仰……毛君石壁与其配。吴孺人偕寿六十,倩氏朱世蕃谋所以为庆,徵明为作松柏同春图并系此诗。戊午九月既望,徵明识。
画上的这首长诗,是用行书写就的,尽管满是溢美之词,读来却是荡气回肠。
在题识的后面,还有两方钤印,分别是“文徵明印”与“衡山”。
收藏古书画的人一般都知道,文徵明的号是“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在他的诸多书画作品中,有不少是盖了“衡山”这方钤印的。
既然有其它真迹可以对比,那么钤印作假的可能性就不是太大了。
至于这行书,向南太熟悉了。
在京城故宫博物院里,就藏有文徵明的《行书陋室铭》轴、《行书新秋诗》轴等多幅珍贵的书法作品,他的行书用笔遒劲,笔意纵逸,显示出了练达的艺术技巧和情趣,一般人很难模仿得出那种味道。
“难怪赵总将这幅《松柏同春图》给了很多鉴定专家看,他们也难辨真伪。”
看到这里,向南忽然有些反应了过来,“这幅画,从材料、钤印,以及题识上看来,完全就是真迹,真正判定不出来的,估计就是题识下面的画作了。”
扫了一眼,向南顿时就发现,这画作的笔法、技法,相较于他在行书上的用笔而言,显得稚嫩了不少。
向南一愣,这怎么可能?
随即,他抬头看向老赵,直截了当地问道:“这幅画,你应该拿去做过碳十四检测吧?”
“检测过了,检测过了,检测的结果是,这幅画作上的墨迹,距今有450多年了。”
450多年前,正是明朝时期,那时候文徵明还在世呢,所以,说这幅画是伪作,老赵心里面多少还是有点不信,尤其是这题识和钤印还都是真的。
不过,不信归不信,他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画要是伪作,虽然也是明代的,但肯定不如真迹值钱啊,那他岂不是亏了本?
老赵站在一旁,一脸紧张地看着向南,小声问道,“向专家,这画到底是真迹,还是赝品?”
“现在还不好说,我再看看。”
向南朝他笑了笑,转头继续看了起来,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
实际上,在诸多的书画造假当中,有一种情况,是鉴定专家们最为头疼的,那就是名家代笔。
“幸会。”
向南跟他握了一下手,笑着点了点头。
“行了,既然你们都已经自我介绍过了,那我就不多嘴了。”
站在一旁的柳河川挥了挥手,忽然插话道,“我先出去一会儿,你们就在这里聊吧。”
说完,也不管向南和老赵两个人一脸懵比的表情,甩甩手就离开了。
“咳咳。”
等柳河川走了之后,老赵干咳了两声,笑着对向南说道,“老柳就这个脾气,二十多年前还是个新兵蛋子的时候,也是这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样子,连班长都拿他没办法。”
说着,他抬手示意了一下,“来来来,向专家,咱们边喝茶边聊。”
向南也没多说什么,笑着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开口说道:“刚刚我听柳老师说,赵总找我有事……”
“老柳都说了啊?”
老赵将一个新烫过的茶盏放到向南的面前,然后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这才说道,“我这次确实是专程从东北赶过来找向专家您的,主要是有个事情,想请您出手帮忙。”
“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生意伙伴跟我拆借了一笔钱去做投资,结果市场行情不好,他把钱都给亏了,实在没办法,他知道我喜好古代字画,就将一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设色绢本镜心画作抵给了我,我看来看去,都觉得这是文徵明的真迹,可我认识的诸多古书画鉴定专家,却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真迹,有人又说是赝品,搞得我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听说您不仅在古书画修复这一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在书画鉴定方面也是个大行家,想来想去,我就找上门来了,还希望向专家能出手指点指点!”
说完,他抬起双手朝向南拱了拱手,江湖气十足。
向南听完之后,也是很意外。
他以为这赵总从东北赶过来找自己,是为了修复文物,毕竟他的身份始终都是文物修复专家,可不是什么文物鉴定师。
当然了,文物修复师本身就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文物鉴赏能力,否则的话,你连真器和赝品都区分不出来,还怎么指望你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手法去修复这件文物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赵总来找自己,也没什么不对。
想了想,他笑着说道:“赵总你把画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
听到向南这么一问,老赵顿时心花怒放,连忙从随身带的那个大包里将一幅包得严严实实的画作取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向南。
向南接过这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转头四处看了看,起身来到柳河川的办公桌前,然后才将画作外面的包装拆开,把《松柏同春图》平摊在桌子上。
古书画的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古书画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如书画家或他人署款题跋的格式、书画家的印章及收藏者或鉴定者的印记、书画的形制及装潢形式、书画作品的质地,以及书画家的创作艺术形式等等方面,都可以成为鉴别书画真伪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鉴定界已经可以采用碳十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古代墨迹,以此判断墨迹存留的时间,用来判别古字画的成书年代。
但这种方式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它可以辨别后世临摹的画作,却不能判断同时代画家的临摹作品。
将这幅文徵明的《松柏同春图》平摊开后,向南先是拿眼睛整体扫了一眼,画作的绢帛颜色泛黄,边角部位还有一些明显的细微开裂和皱褶,画作的裱纸用手摸上去,也有些干涩。
光是从外表上来看,这幅画作的确是有些年代了。
华夏的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勤劳任力,而且还具有很强大的创造能力,早在5000年前左右,就已经创造出了绢帛。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不同的阶段,绢帛的织法和品类也大多各有特点。
而这,也成为了绢本画作鉴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明代早中期的时候,有一种质量比较低的很稀薄的绢帛,有的稀如罗纱、粗如夏布。
这种绢由于太稀不容易着墨,因此,当时的书画家们,往往先在绢帛的背后托上一层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比如,明代的画家张路就经常使用这种绢帛来创作。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身为明朝内廷供奉的王谔、吕纪等人用的绢帛,虽然不是贡品,但比张路用的就要细密匀净得多了,但他们用的绢帛还是比不上宋代的院绢。
明代唐寅在《六如居士画谱》中,引用元代画家王思善的话来说就是:“宋有院绢匀净厚密,亦有独梭者,有等级细密如纸老。但是稀薄者非院绢也。”
比如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以及宋代佚名画家的《胆瓶秋卉图》,这两幅作品所用的绢帛都很细密,质量比较高。
因此,赵佶的《听琴图》尽管经历了千年之久,但仍然洁白如新。
这种绢应该就是宋代的院绢。
言归正传,明代姑苏的轻工业比较发达,绢帛生产加工得比较精细,因此,像唐寅、沈周、仇英这些人的画作,用的绢帛虽然不是“贡品”,但大多质量比较好。
而身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和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等人齐名,作画用的绢帛自然也不会比他们用的差。
但不管是文徵明还是唐寅用的绢帛,还是张路这些画家用的绢帛,实际上都不如宋代的院绢精细,明代的绢帛,总体来看还是比较粗糙的,宽度也比以前有了增加。
这大概跟宋代皇帝书画艺术造诣比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吧?
向南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文徵明的这幅《松柏同春图》所用的绢帛,已经基本断定这幅画作的材料,确实是明代的。
书画所用的材料有一点假的,这幅画绝对是假的。
但材料是真的,这幅画却不一定是真的。
第921章 代笔之作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样的道理,有古董的地方,也一样会有仿品。
而古书画作品,由于其价值高昂,仿制难度低,仿制手段多,一直以来都是造假的“重灾区”。
在书画界,性业内将仿制水平比较低的一类假画称之为行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仿作的数量大,水平低。
这些行货,一般都是流向各地的游客、初入行的新手藏家,或者是外地买家。
而中高等的仿制书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在经过宣传、展览、出版等一系列炒作之后,最终会流向京城、魔都等大城市的拍卖行和艺术品交易市场。
实际上,书画仿制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并且水平之高超甚至连一些行家都辨认不出来。
有这么一个趣闻。
明代的著名画家文徵明是沈周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收藏自己老师的作品。
据说有一次,文徵明外出办事时,忽然看到有人在售卖沈周的画,他看到之后,立刻将这幅画买了回去,挂在自己的房间墙壁上,日日观摩。
无独有偶。
过了没几天,文徵明忽然听说他的朋友顾从义也买到了一幅自己老师的画,他立刻赶到顾从义的家中,准备借来观摩一番。
可让文徵明感到吃惊的是,当顾从义领着他看到那幅画后,他发现这幅画和自己家里的那幅画一模一样,就好像是双胞胎一样。
让文徵明哭笑不得的是,他一问才知道,顾从义的这幅画跟他的那幅画都是同一个地方买到的,而且价格还更低。
这还用说吗?文徵明和顾从义两个人买来的画都是仿制之作。
连文徵明、顾从义两个人都会买到伪作,更遑论其他人了。
书画造假的方式,大致上包括摹、临、仿、造等多种手段。
其他三种暂且不说,光说这个“造”,除了有“生造”、“硬造”之外,还包括了改、添、减、拆、揭等,花样繁多。
“改”就是将一幅书画上的名款、印章挖掉,改成古代某位大名家的款识,一幅没什么名气的作品,就成了名家大作了;
而“添”,则是把普通人的无款作品,添加上大名人的款识;
“减”的意思,就是移花接木,把古代名家的款识,从小幅作品上裁减下来,放到他人的大幅作品上,因为尺寸增大,价格也自然也会飙升;
“拆”,就是将一件书画作品拆成多件,例如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被人裁截成了两段,而宋朝画家米友仁的《五洲烟雨图》也被人裁割成了好几段;
至于最后一个“揭”,指的是装裱师借书画作品再次装裱的机会,把宣纸揭成几层,同样一幅画作,就揭成了多幅。
而除了改、添、减、拆、揭这些手段之外,一些临摹画家也常常采用古代材料来作画,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别说帛纸可以采用古代的,就是连印泥,仿制者也能搞来老印泥,让一些藏家难辨真伪。
所以说,古董收藏水很深,入行书画需谨慎啊。
扯得有些远了,现在言归正传。
向南辨认过这幅《松柏同春图》的绢帛之后,至少可以确认一点,这幅画在材料上,确实是明代的。
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这幅画左上角上的题识——
……更有新甫柏森森,双干掩映相俯仰……毛君石壁与其配。吴孺人偕寿六十,倩氏朱世蕃谋所以为庆,徵明为作松柏同春图并系此诗。戊午九月既望,徵明识。
画上的这首长诗,是用行书写就的,尽管满是溢美之词,读来却是荡气回肠。
在题识的后面,还有两方钤印,分别是“文徵明印”与“衡山”。
收藏古书画的人一般都知道,文徵明的号是“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在他的诸多书画作品中,有不少是盖了“衡山”这方钤印的。
既然有其它真迹可以对比,那么钤印作假的可能性就不是太大了。
至于这行书,向南太熟悉了。
在京城故宫博物院里,就藏有文徵明的《行书陋室铭》轴、《行书新秋诗》轴等多幅珍贵的书法作品,他的行书用笔遒劲,笔意纵逸,显示出了练达的艺术技巧和情趣,一般人很难模仿得出那种味道。
“难怪赵总将这幅《松柏同春图》给了很多鉴定专家看,他们也难辨真伪。”
看到这里,向南忽然有些反应了过来,“这幅画,从材料、钤印,以及题识上看来,完全就是真迹,真正判定不出来的,估计就是题识下面的画作了。”
扫了一眼,向南顿时就发现,这画作的笔法、技法,相较于他在行书上的用笔而言,显得稚嫩了不少。
向南一愣,这怎么可能?
随即,他抬头看向老赵,直截了当地问道:“这幅画,你应该拿去做过碳十四检测吧?”
“检测过了,检测过了,检测的结果是,这幅画作上的墨迹,距今有450多年了。”
450多年前,正是明朝时期,那时候文徵明还在世呢,所以,说这幅画是伪作,老赵心里面多少还是有点不信,尤其是这题识和钤印还都是真的。
不过,不信归不信,他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画要是伪作,虽然也是明代的,但肯定不如真迹值钱啊,那他岂不是亏了本?
老赵站在一旁,一脸紧张地看着向南,小声问道,“向专家,这画到底是真迹,还是赝品?”
“现在还不好说,我再看看。”
向南朝他笑了笑,转头继续看了起来,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
实际上,在诸多的书画造假当中,有一种情况,是鉴定专家们最为头疼的,那就是名家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