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外交努力
战争为政治而服务,宣传自然是少不了的。从维也纳政府和俄国人达成协议后,奥地利国内的报纸上,有关奥斯曼帝国黑历史的新闻就多了起来。
这回不需要造假,当年奥斯曼帝国牛逼时期犯下的罪行那是罄竹难书,随便翻翻就是黑料。
复仇的呼声日渐高涨,维也纳政府收到的各种请愿信,估计能堆满一屋子。
仇恨的力量有些超乎弗朗茨的想象,要不是维也纳的警察给力,估计奥斯曼人的使馆已经没了。
现在维也纳警方也不得不24小时派人在周边巡逻,以确保奥斯曼使馆的安全。使馆内部的物资供应,都需要奥地利专门派人运送,使馆工作人员根本就不敢出门。
如果不是等俄国人,弗朗茨都可以下令开战了。
对奥地利来说,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根本就不需要全面动员,对国内的经济影响不大。政府各部门还是该干嘛干嘛,唯独外交部忙碌了起来。
道德制高点,你不去占据敌人就会占据,外交活动是少不了的。好在这次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大部分欧洲民众都更倾向于奥地利,舆论上的压力不大。
维也纳宫,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弗朗茨回报道:“陛下,这是罗马教廷发来电报。
教廷希望我们能够以上帝的名义向奥斯曼帝国发动圣战,庇护九世教皇已经准备向基督世界发出号召,再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
用后世的话说,这就是在蹭热度。最近几年,罗马教廷衰落的厉害,连教皇国都被法国人剥夺了,现在教廷只能龟缩在梵蒂冈总部。
如果不是各地天主教接济,估计罗马教廷那帮人没准还会饿肚子。拿破仑三世可没有对他们客气,教廷积累的财富基本上都被没收了。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现在罗马教廷声望大跌。除了仅剩下的总部外,外面很多教区都不在理会教皇的命令。
这种背景下,要是不想办法重塑威望,估计要不了多久,地方教区连象征式的接济,都可以找借口给他们断了。
过贯了好日子,再退回去过苦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恰好这个时候听到奥地利要向奥斯曼帝国动手,教廷自然就送上门来了。
如果是搁在一两百年前,教廷这么配合,弗朗茨肯定乐意接受。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没落是欧洲公敌,自然没有道理让奥地利一家出力。
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的不行,奥地利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帮手,要是参加的人多了,最后的战利品还怎么分?
奥斯曼帝国这块肥肉弗朗茨早就盯上了,拿出来和俄国人瓜分,那是俄罗斯帝国已经衰落,占点儿便宜可以,吞并奥斯曼帝国他们还没有能力消化。
包括奥地利都没有能力消化掉奥斯曼帝国,弗朗茨都做好了准备,把当地的人口全部迁移。
借口自然是“环保”,为了保护当地的植被,避免土地沙漠化,把所有原住民迁移离开。
一部分送到非洲搞建设,剩下的在南洋找个岛屿集中安置,或者是送美洲安置,具体怎么处理到时候再决定。
弗朗茨摇了摇头:“告诉他们,这次只是世俗战争,没有必要上升到宗教高度。对待异教徒,我们应该保持宽容。”
“圣战”是非常残酷的,宗教战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不留半点儿余地。好不容易才把罗马教廷的影响力打下来,现在怎么可能让他们再次回到神坛?
……
硝烟味在近东地区弥漫,觉察到了威胁的苏丹政府也没有闲着。为了赢得这次战争,苏丹政府也在努力进行外交公关。
无法说法圣彼得堡和维也纳,苏丹政府只能退而求次,将目标投入到伦敦、巴黎、柏林三地。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放在这里一点儿也没有错。英法普三国都不希望奥斯曼帝国完蛋,尽管奥斯曼实力弱了一点儿,但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牵制了奥地利和俄罗斯。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在柏林奥斯曼代表团就碰了一个钉子,威廉一世根本就不和他们见面。
要知道在上一次普俄战争中,两国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没想到这么快就分道扬镳了。
苏丹政府还期望普鲁士和波兰能够出兵牵制一下俄国人,分担他们的一部分压力。
很遗憾,普鲁士人的胃口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大,想要利用这次战争侵吞波兰。不对,应该不能算是侵吞,确切的说是让威廉一世登上波兰王位。
吞并波兰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算是欧洲各国不反对,波兰民众也不会答应。
两国共君就不一样了,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原来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现在也可以变成波兰-普鲁士联邦,民众心里要容易接受的多。
欧洲国家或许会反对两国共君,但绝对没有对普鲁士吞并波兰那么激烈,不至于组织干涉联军强势搅局。私下里进行一番利益交换,最后达成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柏林没有达成目的,华沙根本就不用去。没有普鲁士充当主力,波兰人根本就没有牵制俄国人的实力。
巴黎,不光是奥斯曼帝国代表在活动,奥地利驻巴黎公使也没有闲着,双方都在进行公关。
从军事上来说,要救援奥斯曼帝国,万万不能少了法国人。如果巴黎政府冷眼旁观,苏丹就算是说服剩下的国家一起干涉,都没有多少作用。
拿破仑三世再次把问题抛给了儿子:“欧仁,你觉得我们该怎么选择?”
欧仁皇储紧绷着脸回答道:“这个选择非常困难,从战略上来说,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就是我们天然的盟友。
历史上已经证明,奥斯曼帝国存在能够牵制住哈布斯堡王朝很大一部分精力,让他们无法全力争霸欧洲。
只是这一次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联手,我们想要进行干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搞不好还有可能爆发战争。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适合与奥地利爆发战争,至少五年内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和大国爆发战争。
要不要救奥斯曼帝国,主要还是要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如果他们真的废了,那么就算是救下他们也没有用。
如果他们顶住了第一波攻势,那么我们拉着欧洲各国一起出面调停,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维也纳政府也会罢手。”
拿破仑三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欧仁。你的进步非常快,看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向前走了几步后,又补充道:“现在确实不是干涉的时机,奥地利想要争霸欧陆,就必须要先拔出背后的钉子。
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他们的阻碍,弗朗茨选择了和俄罗斯结盟,相当于背后减少了一个敌人。
他们唯一的心腹大患就是奥斯曼帝国,拔掉了这颗钉子,东地中海就被奥地利人完全掌握在了手中,势力一直延伸到了印度洋。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奥斯曼帝国的存在是奥地利和俄国人最后联手基础。没有了奥斯曼帝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圣彼得堡——维也纳’联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俄国人和奥地利还会互相视对方为生死大敌,为了欧陆霸权大打出手。
当然,前提条件是沙皇政府能够赢得第二次普俄战争。弗朗茨的布局能力可是非常厉害,原本在德意志联邦给他们添堵的普鲁士王国,现在变成了遏制俄国人的最佳打手。
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帝国真的要倒塌了,记得拉他们一把。有这颗钉子在,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都不敢全力参与到欧陆霸权争夺中。
这次的事情,就让英国人去头疼吧!通知伦敦政府,在这次的问题上我们和他们保持一致,如果他们要出兵干涉的话,他们出多少我们出多少。”
人之将死,看问题更加透彻了。现在拿破仑三世已经意识到了最适合法兰西的盟友是俄罗斯帝国,可惜时间来的太晚了一些。
尼古拉一世时代,俄罗斯帝国如日中天,整个欧洲大陆都在这个庞然大物下颤抖。
为了复兴法兰西,摆脱身上的枷锁,拿破仑三世和欧洲各国政府做出了类似的决定——打压俄罗斯帝国。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腐朽的俄罗斯帝国还是不堪重负,慢慢的倒了下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替俄罗斯帝国恢复了部分实力,但绝对比不上巅峰时期。
这个时候联合俄罗斯帝国已经晚了。无缘无故,拿破仑三世不可能拿钱去填沙皇政府那个无底洞,就算是他个人肯,法兰西民众也不会答应。
“敌在巴黎”可不是玩笑,巴黎民众的战斗力,那可是冠绝全世界。一旦让他们发现政府卖国,一场革命不要太轻松。
现在他们还没有全力发挥,原时空他们发挥全力的时候,换政府比换衣服还勤快。
普通人一周之内都不一定会换三套衣服,但是法国人却可以在一周之内可以换三届政府,这还包括了周末休假。
为了坚定奥斯曼帝国的斗智,拿破仑三世还是给了苏丹政府支持,除了武器弹药之内的物质援助外,还开出了一张大大的空头支票。
那意思就是说:你们必须要坚持住,等我们准备好了就出兵。现在只是为了迷惑敌人,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
伦敦,格尔斯顿首相对普法两国的态度非常不爽,不但当了缩头乌龟,还把决定权丢了过来,这不是把大英帝国架在火上烤么?
名义上以他们马首是瞻,实际上谁听他们的?拿破仑三世说得好听,不列颠出兵多少法兰西就出多少。
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有多么不靠谱。这次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就算是登陆作战也可以走黑海。
皇家海军总不可能跑到黑海给奥斯曼帝国帮忙吧?他们要是敢进去,就不要想出来了。
黑海海峡那么窄,要堵住大门可不难。一旦堵在里面了,距离全军覆没就不远了。
无法封锁海上,要在陆地上作战,就英国陆军那点儿兵力,送上去估计连第一波都不够。
当然,他们也可以用封锁海外贸易威胁奥地利和俄罗斯。真要是那么干了,保管法国人会拍手称快,然后充当吃瓜群众看热闹。
不要看奥地利的海军只有他们的一半,似乎皇家海军可以轻松辗压,实际上战争并不是一场数字游戏。
真要是打起来了,奥地利海军还是可以依托分散在各地的殖民地,进行一场破交战的。
物资封锁,人家又不是欧洲公敌,你凭什么保证欧洲各国不和奥地利做生意?别的不说,至少法国人就不会放弃发战争财的机会。
理论上,只要把奥地利分散在海外的殖民据点拔掉,这些问题就解决了。问题是这些殖民地并不好打,除了兵力薄弱的阿拉斯加和奥属南美州外,别的地方都有重兵。
以英国陆军的规模,就算是全部派出去都无济于事。总不能为了奥斯曼帝国,不列颠就倾尽国力,不惜一切代价扩军和奥地利死磕吧?
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格尔斯顿首相表示自己没兴趣。
……
这回不需要造假,当年奥斯曼帝国牛逼时期犯下的罪行那是罄竹难书,随便翻翻就是黑料。
复仇的呼声日渐高涨,维也纳政府收到的各种请愿信,估计能堆满一屋子。
仇恨的力量有些超乎弗朗茨的想象,要不是维也纳的警察给力,估计奥斯曼人的使馆已经没了。
现在维也纳警方也不得不24小时派人在周边巡逻,以确保奥斯曼使馆的安全。使馆内部的物资供应,都需要奥地利专门派人运送,使馆工作人员根本就不敢出门。
如果不是等俄国人,弗朗茨都可以下令开战了。
对奥地利来说,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根本就不需要全面动员,对国内的经济影响不大。政府各部门还是该干嘛干嘛,唯独外交部忙碌了起来。
道德制高点,你不去占据敌人就会占据,外交活动是少不了的。好在这次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大部分欧洲民众都更倾向于奥地利,舆论上的压力不大。
维也纳宫,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弗朗茨回报道:“陛下,这是罗马教廷发来电报。
教廷希望我们能够以上帝的名义向奥斯曼帝国发动圣战,庇护九世教皇已经准备向基督世界发出号召,再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
用后世的话说,这就是在蹭热度。最近几年,罗马教廷衰落的厉害,连教皇国都被法国人剥夺了,现在教廷只能龟缩在梵蒂冈总部。
如果不是各地天主教接济,估计罗马教廷那帮人没准还会饿肚子。拿破仑三世可没有对他们客气,教廷积累的财富基本上都被没收了。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现在罗马教廷声望大跌。除了仅剩下的总部外,外面很多教区都不在理会教皇的命令。
这种背景下,要是不想办法重塑威望,估计要不了多久,地方教区连象征式的接济,都可以找借口给他们断了。
过贯了好日子,再退回去过苦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恰好这个时候听到奥地利要向奥斯曼帝国动手,教廷自然就送上门来了。
如果是搁在一两百年前,教廷这么配合,弗朗茨肯定乐意接受。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没落是欧洲公敌,自然没有道理让奥地利一家出力。
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的不行,奥地利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帮手,要是参加的人多了,最后的战利品还怎么分?
奥斯曼帝国这块肥肉弗朗茨早就盯上了,拿出来和俄国人瓜分,那是俄罗斯帝国已经衰落,占点儿便宜可以,吞并奥斯曼帝国他们还没有能力消化。
包括奥地利都没有能力消化掉奥斯曼帝国,弗朗茨都做好了准备,把当地的人口全部迁移。
借口自然是“环保”,为了保护当地的植被,避免土地沙漠化,把所有原住民迁移离开。
一部分送到非洲搞建设,剩下的在南洋找个岛屿集中安置,或者是送美洲安置,具体怎么处理到时候再决定。
弗朗茨摇了摇头:“告诉他们,这次只是世俗战争,没有必要上升到宗教高度。对待异教徒,我们应该保持宽容。”
“圣战”是非常残酷的,宗教战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不留半点儿余地。好不容易才把罗马教廷的影响力打下来,现在怎么可能让他们再次回到神坛?
……
硝烟味在近东地区弥漫,觉察到了威胁的苏丹政府也没有闲着。为了赢得这次战争,苏丹政府也在努力进行外交公关。
无法说法圣彼得堡和维也纳,苏丹政府只能退而求次,将目标投入到伦敦、巴黎、柏林三地。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放在这里一点儿也没有错。英法普三国都不希望奥斯曼帝国完蛋,尽管奥斯曼实力弱了一点儿,但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牵制了奥地利和俄罗斯。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在柏林奥斯曼代表团就碰了一个钉子,威廉一世根本就不和他们见面。
要知道在上一次普俄战争中,两国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没想到这么快就分道扬镳了。
苏丹政府还期望普鲁士和波兰能够出兵牵制一下俄国人,分担他们的一部分压力。
很遗憾,普鲁士人的胃口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大,想要利用这次战争侵吞波兰。不对,应该不能算是侵吞,确切的说是让威廉一世登上波兰王位。
吞并波兰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算是欧洲各国不反对,波兰民众也不会答应。
两国共君就不一样了,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原来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现在也可以变成波兰-普鲁士联邦,民众心里要容易接受的多。
欧洲国家或许会反对两国共君,但绝对没有对普鲁士吞并波兰那么激烈,不至于组织干涉联军强势搅局。私下里进行一番利益交换,最后达成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柏林没有达成目的,华沙根本就不用去。没有普鲁士充当主力,波兰人根本就没有牵制俄国人的实力。
巴黎,不光是奥斯曼帝国代表在活动,奥地利驻巴黎公使也没有闲着,双方都在进行公关。
从军事上来说,要救援奥斯曼帝国,万万不能少了法国人。如果巴黎政府冷眼旁观,苏丹就算是说服剩下的国家一起干涉,都没有多少作用。
拿破仑三世再次把问题抛给了儿子:“欧仁,你觉得我们该怎么选择?”
欧仁皇储紧绷着脸回答道:“这个选择非常困难,从战略上来说,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就是我们天然的盟友。
历史上已经证明,奥斯曼帝国存在能够牵制住哈布斯堡王朝很大一部分精力,让他们无法全力争霸欧洲。
只是这一次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联手,我们想要进行干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搞不好还有可能爆发战争。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适合与奥地利爆发战争,至少五年内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和大国爆发战争。
要不要救奥斯曼帝国,主要还是要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如果他们真的废了,那么就算是救下他们也没有用。
如果他们顶住了第一波攻势,那么我们拉着欧洲各国一起出面调停,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维也纳政府也会罢手。”
拿破仑三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欧仁。你的进步非常快,看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向前走了几步后,又补充道:“现在确实不是干涉的时机,奥地利想要争霸欧陆,就必须要先拔出背后的钉子。
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他们的阻碍,弗朗茨选择了和俄罗斯结盟,相当于背后减少了一个敌人。
他们唯一的心腹大患就是奥斯曼帝国,拔掉了这颗钉子,东地中海就被奥地利人完全掌握在了手中,势力一直延伸到了印度洋。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奥斯曼帝国的存在是奥地利和俄国人最后联手基础。没有了奥斯曼帝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圣彼得堡——维也纳’联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俄国人和奥地利还会互相视对方为生死大敌,为了欧陆霸权大打出手。
当然,前提条件是沙皇政府能够赢得第二次普俄战争。弗朗茨的布局能力可是非常厉害,原本在德意志联邦给他们添堵的普鲁士王国,现在变成了遏制俄国人的最佳打手。
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帝国真的要倒塌了,记得拉他们一把。有这颗钉子在,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都不敢全力参与到欧陆霸权争夺中。
这次的事情,就让英国人去头疼吧!通知伦敦政府,在这次的问题上我们和他们保持一致,如果他们要出兵干涉的话,他们出多少我们出多少。”
人之将死,看问题更加透彻了。现在拿破仑三世已经意识到了最适合法兰西的盟友是俄罗斯帝国,可惜时间来的太晚了一些。
尼古拉一世时代,俄罗斯帝国如日中天,整个欧洲大陆都在这个庞然大物下颤抖。
为了复兴法兰西,摆脱身上的枷锁,拿破仑三世和欧洲各国政府做出了类似的决定——打压俄罗斯帝国。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腐朽的俄罗斯帝国还是不堪重负,慢慢的倒了下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替俄罗斯帝国恢复了部分实力,但绝对比不上巅峰时期。
这个时候联合俄罗斯帝国已经晚了。无缘无故,拿破仑三世不可能拿钱去填沙皇政府那个无底洞,就算是他个人肯,法兰西民众也不会答应。
“敌在巴黎”可不是玩笑,巴黎民众的战斗力,那可是冠绝全世界。一旦让他们发现政府卖国,一场革命不要太轻松。
现在他们还没有全力发挥,原时空他们发挥全力的时候,换政府比换衣服还勤快。
普通人一周之内都不一定会换三套衣服,但是法国人却可以在一周之内可以换三届政府,这还包括了周末休假。
为了坚定奥斯曼帝国的斗智,拿破仑三世还是给了苏丹政府支持,除了武器弹药之内的物质援助外,还开出了一张大大的空头支票。
那意思就是说:你们必须要坚持住,等我们准备好了就出兵。现在只是为了迷惑敌人,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
伦敦,格尔斯顿首相对普法两国的态度非常不爽,不但当了缩头乌龟,还把决定权丢了过来,这不是把大英帝国架在火上烤么?
名义上以他们马首是瞻,实际上谁听他们的?拿破仑三世说得好听,不列颠出兵多少法兰西就出多少。
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有多么不靠谱。这次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就算是登陆作战也可以走黑海。
皇家海军总不可能跑到黑海给奥斯曼帝国帮忙吧?他们要是敢进去,就不要想出来了。
黑海海峡那么窄,要堵住大门可不难。一旦堵在里面了,距离全军覆没就不远了。
无法封锁海上,要在陆地上作战,就英国陆军那点儿兵力,送上去估计连第一波都不够。
当然,他们也可以用封锁海外贸易威胁奥地利和俄罗斯。真要是那么干了,保管法国人会拍手称快,然后充当吃瓜群众看热闹。
不要看奥地利的海军只有他们的一半,似乎皇家海军可以轻松辗压,实际上战争并不是一场数字游戏。
真要是打起来了,奥地利海军还是可以依托分散在各地的殖民地,进行一场破交战的。
物资封锁,人家又不是欧洲公敌,你凭什么保证欧洲各国不和奥地利做生意?别的不说,至少法国人就不会放弃发战争财的机会。
理论上,只要把奥地利分散在海外的殖民据点拔掉,这些问题就解决了。问题是这些殖民地并不好打,除了兵力薄弱的阿拉斯加和奥属南美州外,别的地方都有重兵。
以英国陆军的规模,就算是全部派出去都无济于事。总不能为了奥斯曼帝国,不列颠就倾尽国力,不惜一切代价扩军和奥地利死磕吧?
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格尔斯顿首相表示自己没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