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被演了
荷兰被逼着站队,北欧联邦也没有好多少。尽管家底实力更雄厚一些,但那也要看和谁比。
欧陆各国都维也纳政府被拉上了战车,光北欧联邦一家就算是能够保持中立,也要考虑事后清算啊!
干不过就进山打游击,那也就嘴上说说而已。谁吃饱了撑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钻山沟。
何况,就算是要钻山沟,也得先有山才行。挪威和瑞典确实具备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打消耗战的潜力,但是丹麦不行啊!
一马平川的日德兰半岛,根本就不具备长期固守的条件。具体可能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四个小时就结束战斗。
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事实,哪怕是参杂了其它因素,也不能改变。
现在的局势还不如原时空,起码当时欧洲战场还有苏联撑着,反德同盟虽然处于下风,可综合国力还是更占优势。
现在就截然不同了,此刻的欧洲大陆放眼望去全是反英同盟成员。看了就让人望而生畏,更不用说与之对抗了。
面对维也纳政府的最后通碟,北欧联邦中央政府尚未做出最后抉择,丹麦人就帮他们做出了选择。
没有办法,都是现实逼出来的。对北欧联邦来说,神圣罗马帝国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明显要比英国人大得多。
作为欧洲大陆一小强,北欧联邦无论是领土疆域,还是军事实力均不弱。
限制他们成为列强的原因只有一个——人口数量不足。
将近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不到一千万人口,自然支撑不起一家列强。
这也是北欧联邦想要拿回芬兰的原因之一。尽管俄国人治理下的芬兰大公国,自身经济并不怎么样,但是能够增加几百万人口,对北欧联邦来说就是意义重大。
但凡是北欧联邦有两三千万人口,也不至于这么被动。维也纳政府能够逼迫一个小国站队,但是对待列强还是拉拢为主。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恶劣的气候,限制了当地人口增长。
毕竟,不是所以民族都像俄国人那么有韧性,在寒冷的冰雪国度也保持高生育率。
北欧民众在生育问题上,就表现的相当佛系。本身的人口基础就小,出生率又长年跟不上世界平均水平,偏偏人口外流还严重。
人口限制了北欧联邦的实力,在面对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自然没有底气。
……
伦敦,南非战云弥补,不等英国政府做出反应,就迎来了各国纷纷下场的噩耗。
局势变化的实在太快,让人应接不暇。要知道在仅仅在一周前,欧洲世界最流行的还是“反战运动”、“中立运动”。
除了俄奥两国外,所有的欧洲大陆国家都是“反战运动”的成员国,反战的呼声直冲云霄。
为了避免被卷入战争,各国甚至还相约在圣诞节后在马德里召开国际会议,组建“中立阵线”。
各国闹得这么欢,自然少不了英国政府的推波助澜。法不责众,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也适用于国际政治。
欧洲各国都参与进去,甭管神圣罗马帝国有多强势,都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追着不放。
对不列颠来说,自己拉不过来,让各国保持中立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坚定各国的中立决心,英国政府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全面封锁欧洲大陆的计划,仅仅只是针对神圣罗马帝国一家。
事实证明,他们完全就是想多了。墙头草始终都墙头草,要他们迎着狂风不弯腰,根本就不可能。
别看中立运动是荷兰人率先发起的,可是叫嚣最厉害的却不是荷兰政府,反倒是比利时、撒丁等国表现的最为激烈。
尝试着代入角色,坎贝尔认为主要是这些国家都经历过战争之苦,反战是应有之义。
现实却非常的喜剧,前面叫嚣的有多厉害,后面下场站队的速度就有多快。
南非爆发军事冲突的消息刚刚传来,各国就迫不及待的向维也纳政府表忠心,根本就没有给英国政府留下反应时间。
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一个聚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巨型“反英同盟”,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尽管其中有国家是被挟裹进去的,本身并不想参与这场风波,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参与了进去。
“独自对抗欧洲大陆”,曾经为了让议会拨款实施欧陆平衡政策,外交部拿来吓唬议员的一句戏言,没有想到真的应验了。
外交大臣亚当一脸悲愤的说道:“我们被欧洲各国耍了,他们早就和神圣罗马帝国勾结在了一起。
前面爆发的反战运动,只是一个掩护他们勾结的幌子,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我们的警惕之心。
我提议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全面报复,让他们知道伟大的不列颠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生气不行,本来亚当的政治生涯就完蛋了,现在又赶上这档子事。
“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外交大臣”,这次是真的稳了。前面已经不见古人,现在就看后面还有没有来着了。
估摸着被后来者超越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不列颠的霸权只有一次,一旦跌落了下去再想要拿回来,英伦三岛的基本盘远远不够。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亚当·温佳德的大名将伴随着不列颠的历史,作为反面教材永垂不朽。
当然,倒霉蛋不只亚当一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在场的内阁成员,有一个算一个,谁也甭想跑掉。
正所谓“事前分析一团糟,事后见解诸葛亮”。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原本正确的做法,现在都成了罪过。
坎贝尔打断道:“爵士,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准备接受议员们的质询吧!
那帮老爷,可不会考虑实际情况。他们只看到了十几个国家相互串联密谋反英,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居然还一无所知。
不过不用担心,在任期结束前,相信没有人会和我们抢饭碗的。现在这个烂摊子,他们避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主动往里面凑?”
事后诸葛亮,谁都能够做的。正如坎贝尔首相所言,十几个国家密谋反英,这么大的事情,政府为什么一无所知?
甚至还会有人深入内核分析,从深层次政治逻辑解读这次事件。
比如说: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利时有复国之恩,意大利各邦国是神圣罗马帝国亲手解放的,神圣罗马帝国支持西班牙收复……
欠下了人情总是需要还的,尤其是欠下一个大国的人情,那更是必须要还。
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各国支持神罗没有毛病。
普通人都能想到问题,政府事先居然一无所知,那一定是在渎职。
要是换个时间,发生了这种事情,已经足以令坎贝尔内阁集体滚蛋了。
留着他们在任上,并非是大家手下留情,主要是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财政大臣阿斯奎斯:“首相阁下,我想现在的核心问题应该不是这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的目光必须要向前看。
反英同盟出现的出现,已经昭示着战争进入了倒计时。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赢得这次战争。
比如说:先稳定盟友们的情绪,让他们相信最终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又或者是先下手为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办法,外交大臣现在明显是受到了打击,此刻根本就不在状态,必须要有人提醒下一步该怎么办。
坎贝尔首相:“作战计划大纲,我已经上报给了国王。因为计划存在着瑕疵,陛下不是很满意。
尤其是缺少了打击神圣罗马帝国核心的方案。仅仅只是一些针对敌人……”
欧陆各国都维也纳政府被拉上了战车,光北欧联邦一家就算是能够保持中立,也要考虑事后清算啊!
干不过就进山打游击,那也就嘴上说说而已。谁吃饱了撑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钻山沟。
何况,就算是要钻山沟,也得先有山才行。挪威和瑞典确实具备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打消耗战的潜力,但是丹麦不行啊!
一马平川的日德兰半岛,根本就不具备长期固守的条件。具体可能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四个小时就结束战斗。
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事实,哪怕是参杂了其它因素,也不能改变。
现在的局势还不如原时空,起码当时欧洲战场还有苏联撑着,反德同盟虽然处于下风,可综合国力还是更占优势。
现在就截然不同了,此刻的欧洲大陆放眼望去全是反英同盟成员。看了就让人望而生畏,更不用说与之对抗了。
面对维也纳政府的最后通碟,北欧联邦中央政府尚未做出最后抉择,丹麦人就帮他们做出了选择。
没有办法,都是现实逼出来的。对北欧联邦来说,神圣罗马帝国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明显要比英国人大得多。
作为欧洲大陆一小强,北欧联邦无论是领土疆域,还是军事实力均不弱。
限制他们成为列强的原因只有一个——人口数量不足。
将近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不到一千万人口,自然支撑不起一家列强。
这也是北欧联邦想要拿回芬兰的原因之一。尽管俄国人治理下的芬兰大公国,自身经济并不怎么样,但是能够增加几百万人口,对北欧联邦来说就是意义重大。
但凡是北欧联邦有两三千万人口,也不至于这么被动。维也纳政府能够逼迫一个小国站队,但是对待列强还是拉拢为主。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恶劣的气候,限制了当地人口增长。
毕竟,不是所以民族都像俄国人那么有韧性,在寒冷的冰雪国度也保持高生育率。
北欧民众在生育问题上,就表现的相当佛系。本身的人口基础就小,出生率又长年跟不上世界平均水平,偏偏人口外流还严重。
人口限制了北欧联邦的实力,在面对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自然没有底气。
……
伦敦,南非战云弥补,不等英国政府做出反应,就迎来了各国纷纷下场的噩耗。
局势变化的实在太快,让人应接不暇。要知道在仅仅在一周前,欧洲世界最流行的还是“反战运动”、“中立运动”。
除了俄奥两国外,所有的欧洲大陆国家都是“反战运动”的成员国,反战的呼声直冲云霄。
为了避免被卷入战争,各国甚至还相约在圣诞节后在马德里召开国际会议,组建“中立阵线”。
各国闹得这么欢,自然少不了英国政府的推波助澜。法不责众,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也适用于国际政治。
欧洲各国都参与进去,甭管神圣罗马帝国有多强势,都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追着不放。
对不列颠来说,自己拉不过来,让各国保持中立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坚定各国的中立决心,英国政府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全面封锁欧洲大陆的计划,仅仅只是针对神圣罗马帝国一家。
事实证明,他们完全就是想多了。墙头草始终都墙头草,要他们迎着狂风不弯腰,根本就不可能。
别看中立运动是荷兰人率先发起的,可是叫嚣最厉害的却不是荷兰政府,反倒是比利时、撒丁等国表现的最为激烈。
尝试着代入角色,坎贝尔认为主要是这些国家都经历过战争之苦,反战是应有之义。
现实却非常的喜剧,前面叫嚣的有多厉害,后面下场站队的速度就有多快。
南非爆发军事冲突的消息刚刚传来,各国就迫不及待的向维也纳政府表忠心,根本就没有给英国政府留下反应时间。
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一个聚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巨型“反英同盟”,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尽管其中有国家是被挟裹进去的,本身并不想参与这场风波,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参与了进去。
“独自对抗欧洲大陆”,曾经为了让议会拨款实施欧陆平衡政策,外交部拿来吓唬议员的一句戏言,没有想到真的应验了。
外交大臣亚当一脸悲愤的说道:“我们被欧洲各国耍了,他们早就和神圣罗马帝国勾结在了一起。
前面爆发的反战运动,只是一个掩护他们勾结的幌子,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我们的警惕之心。
我提议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全面报复,让他们知道伟大的不列颠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生气不行,本来亚当的政治生涯就完蛋了,现在又赶上这档子事。
“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外交大臣”,这次是真的稳了。前面已经不见古人,现在就看后面还有没有来着了。
估摸着被后来者超越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不列颠的霸权只有一次,一旦跌落了下去再想要拿回来,英伦三岛的基本盘远远不够。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亚当·温佳德的大名将伴随着不列颠的历史,作为反面教材永垂不朽。
当然,倒霉蛋不只亚当一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在场的内阁成员,有一个算一个,谁也甭想跑掉。
正所谓“事前分析一团糟,事后见解诸葛亮”。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原本正确的做法,现在都成了罪过。
坎贝尔打断道:“爵士,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准备接受议员们的质询吧!
那帮老爷,可不会考虑实际情况。他们只看到了十几个国家相互串联密谋反英,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居然还一无所知。
不过不用担心,在任期结束前,相信没有人会和我们抢饭碗的。现在这个烂摊子,他们避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主动往里面凑?”
事后诸葛亮,谁都能够做的。正如坎贝尔首相所言,十几个国家密谋反英,这么大的事情,政府为什么一无所知?
甚至还会有人深入内核分析,从深层次政治逻辑解读这次事件。
比如说: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利时有复国之恩,意大利各邦国是神圣罗马帝国亲手解放的,神圣罗马帝国支持西班牙收复……
欠下了人情总是需要还的,尤其是欠下一个大国的人情,那更是必须要还。
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各国支持神罗没有毛病。
普通人都能想到问题,政府事先居然一无所知,那一定是在渎职。
要是换个时间,发生了这种事情,已经足以令坎贝尔内阁集体滚蛋了。
留着他们在任上,并非是大家手下留情,主要是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财政大臣阿斯奎斯:“首相阁下,我想现在的核心问题应该不是这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的目光必须要向前看。
反英同盟出现的出现,已经昭示着战争进入了倒计时。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赢得这次战争。
比如说:先稳定盟友们的情绪,让他们相信最终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又或者是先下手为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办法,外交大臣现在明显是受到了打击,此刻根本就不在状态,必须要有人提醒下一步该怎么办。
坎贝尔首相:“作战计划大纲,我已经上报给了国王。因为计划存在着瑕疵,陛下不是很满意。
尤其是缺少了打击神圣罗马帝国核心的方案。仅仅只是一些针对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