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休书一封
且说晏家,晏景舟先前说过的,等过几天再让冯氏以养病为由去庄子呆着,省得有什么流言蜚语脏水往他身上泼。
晏宏宇也先留着冯氏几天,同时也让冯氏把昧下长子生母嫁妆的钱交出来。
在晏家的最后几天,冯氏过得煎熬,也没打算将银子归还那么快,一直都在找转圜的余地,可无论她怎么求,丈夫始终不松口,态度坚决,晏景明和晏湘云在一旁说情也没用,可冯氏也不放弃。
譬如此时,冯氏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荣安堂,偌大的屋子内只有四人。
晏宏宇看着泪眼婆娑的妻子,以及妻子所生的一双儿女,近几日他是被妻儿闹得烦心,现在又被妻儿堵着能不能去书房,登时黑了脸。
他总算发现什么叫为达到目的而没脸没皮,冯氏这样就是,前几日还跟自己撕破脸,说话不管不顾,现在又忏悔、愧疚,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好。
冯氏哭得梨花带雨,声音哽咽地哭诉道:“老爷,你当真那么狠心?景舟是成家了,湘玉有薛姨娘帮衬着,景明和湘云尚未成家,我要是去了庄子,那谁管他们兄妹啊?”
晏景明和晏湘云也跪下请求。
晏宏宇烦躁地捏了捏眉心,目光凌厉地睨着跪在地上的妻子,质问道:“冯氏,你是真的为了景明和湘云好,还是因为舍不得身为晏夫人的风光?”
话音落下,被戳中心事的冯氏瞳孔骤然紧缩,忙道:“我自然是为了景明和湘云。”
经历过这些事,晏宏宇又岂会信她的话?但看她那闪躲的目光,便知这个答案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怜景明和晏湘云两个孩子还不知母亲的自私行为,还在为母亲求情。
他脸色阴沉,语气冰冷道:“既然是为了景明和湘云,不想两个孩子因你而污了名声,你就应该到庄子上‘养病’。不然你以为你赖在晏家,景舟就拿你没办法?你做下的事,证据都在他手里。”
冯氏心头一颤,下意识转眼看一双儿女,她既不想让孩子跟着毁了名声,也不想到庄子上。瞬间,她心底的恨意又涌了上来,又后悔不迭,她就不该让继子有机会长大的,如果继子年幼‘早夭’,也就没有今天的糟心事,只可惜一切已成定局。
晏宏宇目光扫过两个孩子,视线最后落在冯氏身上,看到她面目狰狞,眼底氤氲着滔天的恨意,眼神怵人得很。
他暗暗心惊,眉头皱起,心底清楚地明白冯氏是决不能再留在晏家了,不然就是个祸害,在此刻他也发现自己在对待冯氏这件事上,的确过于仁慈,难怪长子如此讨厌他这个父亲。
他深吸口气,缓和了语气,道:“也罢,你若不想到庄子上‘养病’,我也不勉强你,我可以给你另一个去处。”
闻言,冯氏敛去眼底的恨意,隐隐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抬头看丈夫,眼里有了希翼。
晏景明和晏湘云也抬头看父亲,他们也没想到父亲竟会忽然间松口,看来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母亲不能去庄子上,不然大哥对付他们也少一层障碍。
晏宏宇轻叹一声,一瞬不瞬地望着冯氏,目光逐渐变得坚定,似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从袖筒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冯氏,淡声道:“冯氏,这就是我给你寻的去处。”
冯氏看到信封怔了下,缓缓接过信,将信封面反过来,看到上面醒目的两个字时,她如遭雷袭,眼睛蓦地瞪大。
——休书。
信封面上写着‘休书’二字,是丈夫给她的休书,丈夫要休了她,她这十八年来为丈夫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中庶务,竟然因为继子,丈夫就要休了她。
晏景明和晏湘云见母亲整个人僵住,不约而同地看向母亲手中的书信,当看到上面赫然写着‘休书’二字时,也怔住了。
冯氏拿着休书的手都忍不住在颤抖,刚止住的眼泪又像不要钱似的往下掉,她泣不成声:“老爷,我嫁入晏家的十八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就是这样对我的?你……”
晏宏宇见她又想绕回去,遂打断了她的话,冷声道:“我就是给你留了体面,才让你去庄子上,可你偏不领情。如今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你到京外的庄子上‘养病’,永不回京,第二个,你拿着休书回冯家,你有兄长和弟弟在,这些年来又对他们如此好,相信他们也不会嫌弃你。”
听着这不容置喙的口吻,冯氏知道真的再无转圜的余地了,她浑身脱力,瘫坐在地上,双手扶着地板才没让自己倒在地上。
她看着手中的休书,心思百转千回,到庄子上生活她肯定会过得不好,就算起初过得好,继子也会想办法让她处于心神火热之中。
她这些年自问对娘家很好,娘家有什么事她都尽力帮助,兄长仕途上需要打点的银子她都给,弟弟那些赌债她也帮忙还了,兄长的长女嫁了个好婆家也是她帮的忙。但是此刻她却心里没底了,若是拿着休书回娘家,没了尚书夫人的光环,兄长和弟弟是否会待她如初?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谁知道人心会不会变?
在这一刻,冯氏不敢赌,若是赌输了,回到娘家不但被兄长和弟弟嫌弃,还要毁了名声,连带着景明和湘云也受牵连。
她转眼看两个孩子,见他们兄妹白了脸色,赤红着眼眶,无措又慌乱的模样,强忍着内心的不甘选择了前者,撕了手中的休书,道:“好,老爷好狠的心,我到庄子上‘养病’。”
晏宏宇并不意外她会选择前者,颔了颔首,道:“那好,给你两天时间准备一下。”
说罢,他站起身来,迈起脚步准备离开,走到次子身边时顿下脚步,沉声道:“景明,湘云,你们两个是好孩子,长辈的事你们就不必掺和了,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的。”
言毕,晏宏宇头也不回,离开了荣安堂,留下母子三人。
晏景明和晏湘云看着母亲伤心欲绝、默默流泪,心里也不好受,心里更恨兄长。
晏宏宇也先留着冯氏几天,同时也让冯氏把昧下长子生母嫁妆的钱交出来。
在晏家的最后几天,冯氏过得煎熬,也没打算将银子归还那么快,一直都在找转圜的余地,可无论她怎么求,丈夫始终不松口,态度坚决,晏景明和晏湘云在一旁说情也没用,可冯氏也不放弃。
譬如此时,冯氏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荣安堂,偌大的屋子内只有四人。
晏宏宇看着泪眼婆娑的妻子,以及妻子所生的一双儿女,近几日他是被妻儿闹得烦心,现在又被妻儿堵着能不能去书房,登时黑了脸。
他总算发现什么叫为达到目的而没脸没皮,冯氏这样就是,前几日还跟自己撕破脸,说话不管不顾,现在又忏悔、愧疚,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好。
冯氏哭得梨花带雨,声音哽咽地哭诉道:“老爷,你当真那么狠心?景舟是成家了,湘玉有薛姨娘帮衬着,景明和湘云尚未成家,我要是去了庄子,那谁管他们兄妹啊?”
晏景明和晏湘云也跪下请求。
晏宏宇烦躁地捏了捏眉心,目光凌厉地睨着跪在地上的妻子,质问道:“冯氏,你是真的为了景明和湘云好,还是因为舍不得身为晏夫人的风光?”
话音落下,被戳中心事的冯氏瞳孔骤然紧缩,忙道:“我自然是为了景明和湘云。”
经历过这些事,晏宏宇又岂会信她的话?但看她那闪躲的目光,便知这个答案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怜景明和晏湘云两个孩子还不知母亲的自私行为,还在为母亲求情。
他脸色阴沉,语气冰冷道:“既然是为了景明和湘云,不想两个孩子因你而污了名声,你就应该到庄子上‘养病’。不然你以为你赖在晏家,景舟就拿你没办法?你做下的事,证据都在他手里。”
冯氏心头一颤,下意识转眼看一双儿女,她既不想让孩子跟着毁了名声,也不想到庄子上。瞬间,她心底的恨意又涌了上来,又后悔不迭,她就不该让继子有机会长大的,如果继子年幼‘早夭’,也就没有今天的糟心事,只可惜一切已成定局。
晏宏宇目光扫过两个孩子,视线最后落在冯氏身上,看到她面目狰狞,眼底氤氲着滔天的恨意,眼神怵人得很。
他暗暗心惊,眉头皱起,心底清楚地明白冯氏是决不能再留在晏家了,不然就是个祸害,在此刻他也发现自己在对待冯氏这件事上,的确过于仁慈,难怪长子如此讨厌他这个父亲。
他深吸口气,缓和了语气,道:“也罢,你若不想到庄子上‘养病’,我也不勉强你,我可以给你另一个去处。”
闻言,冯氏敛去眼底的恨意,隐隐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抬头看丈夫,眼里有了希翼。
晏景明和晏湘云也抬头看父亲,他们也没想到父亲竟会忽然间松口,看来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母亲不能去庄子上,不然大哥对付他们也少一层障碍。
晏宏宇轻叹一声,一瞬不瞬地望着冯氏,目光逐渐变得坚定,似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从袖筒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冯氏,淡声道:“冯氏,这就是我给你寻的去处。”
冯氏看到信封怔了下,缓缓接过信,将信封面反过来,看到上面醒目的两个字时,她如遭雷袭,眼睛蓦地瞪大。
——休书。
信封面上写着‘休书’二字,是丈夫给她的休书,丈夫要休了她,她这十八年来为丈夫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中庶务,竟然因为继子,丈夫就要休了她。
晏景明和晏湘云见母亲整个人僵住,不约而同地看向母亲手中的书信,当看到上面赫然写着‘休书’二字时,也怔住了。
冯氏拿着休书的手都忍不住在颤抖,刚止住的眼泪又像不要钱似的往下掉,她泣不成声:“老爷,我嫁入晏家的十八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就是这样对我的?你……”
晏宏宇见她又想绕回去,遂打断了她的话,冷声道:“我就是给你留了体面,才让你去庄子上,可你偏不领情。如今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你到京外的庄子上‘养病’,永不回京,第二个,你拿着休书回冯家,你有兄长和弟弟在,这些年来又对他们如此好,相信他们也不会嫌弃你。”
听着这不容置喙的口吻,冯氏知道真的再无转圜的余地了,她浑身脱力,瘫坐在地上,双手扶着地板才没让自己倒在地上。
她看着手中的休书,心思百转千回,到庄子上生活她肯定会过得不好,就算起初过得好,继子也会想办法让她处于心神火热之中。
她这些年自问对娘家很好,娘家有什么事她都尽力帮助,兄长仕途上需要打点的银子她都给,弟弟那些赌债她也帮忙还了,兄长的长女嫁了个好婆家也是她帮的忙。但是此刻她却心里没底了,若是拿着休书回娘家,没了尚书夫人的光环,兄长和弟弟是否会待她如初?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谁知道人心会不会变?
在这一刻,冯氏不敢赌,若是赌输了,回到娘家不但被兄长和弟弟嫌弃,还要毁了名声,连带着景明和湘云也受牵连。
她转眼看两个孩子,见他们兄妹白了脸色,赤红着眼眶,无措又慌乱的模样,强忍着内心的不甘选择了前者,撕了手中的休书,道:“好,老爷好狠的心,我到庄子上‘养病’。”
晏宏宇并不意外她会选择前者,颔了颔首,道:“那好,给你两天时间准备一下。”
说罢,他站起身来,迈起脚步准备离开,走到次子身边时顿下脚步,沉声道:“景明,湘云,你们两个是好孩子,长辈的事你们就不必掺和了,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的。”
言毕,晏宏宇头也不回,离开了荣安堂,留下母子三人。
晏景明和晏湘云看着母亲伤心欲绝、默默流泪,心里也不好受,心里更恨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