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
可惜刘邦来过几次,却一个自荐的都没有。
听人来报刘元回来了,刘邦那叫一个高兴,“回来了,回来了好。走,去看看。”
看刘元重要,看刘元带回来的东西同样重要。张良并不迟疑,跟着一块去。
刘元带着人回来,后面更带着一车车的东西,刘邦的鼻子灵,一下子闻到是盐味。
“成了?”刘元见着刘邦立刻要见礼,刘邦直接将人扶起来,迫不可待地问,刘元重重地点头,“成了。”
刘邦一听那叫高兴,“打开打开,快打开让朕看看,让朕好好地看看。”
听着刘邦带着兴奋的叫喊,刘元一挥手,将士们立刻将车上的一层布打开了,白如雪一般的东西显露出来。
“什么东西?”七嘴八舌的相互追问,他们都好奇车上面是什么,刘邦已经用手沾上放嘴里尝了味,更是满脸笑容地道:“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刘元道:“齐地?”
“齐地往后由你来管。”刘邦看到这一车车的盐,毫不犹豫将齐地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心下一惊,“父皇,我已经有了封地。”
“让你管又不是将封地给了你,若不然你有合适的人选?”刘邦半眯起眼睛问刘元。
“云中与齐地相隔甚远,我首尾不能兼顾。”刘元将情况说明白,从齐地到云中,快马加鞭都要近十日,刘元云中的事肯定是要管的,往来于云中和齐地,刘元想累死自己不成?
刘邦听着也在思量,“如此,自云中往齐地都由你来掌管。”
首尾不能相顾是吗?刘邦一鼓作气将整个北方之地都交给刘元,刘元……
刘邦话一出口更是在思虑,“你二伯的封地,除了让他好好呆在那儿,余下的都由你来负责,北境,全都交给你。”
越想越觉得可行,盐可富国,想想看齐桓公因何而称霸的,刘邦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打定主意地冲着刘元道:“就算是送你的及笄大礼。”
……现在到底是谁给谁送礼啊!刘元很想问出口的,而一旁的张良道:“陛下不宜将整个北境交付殿下。”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提反对意见竟然是张良,明明一旁的人都听到了刘邦的话,但震惊没回过神的人是没回过神,不敢谏言的也是不敢谏言。
“留侯知道这是什么?”刘邦面对提出反对意见的张良并无意外,只是指着一旁车上的东西问了张良。
“良知道。都是盐。”刘元之前就透出了口风,还是张良提的醒,就算刘元没有细说,张良大抵也能猜出来刘元是有了比现在煮盐更好的办法可以弄得盐。
“盐利可富国,关乎天下,留侯定比朕更清楚。”刘邦不相信张良不明白,果然张良道:“各家皆有盐令而可售盐,殿下售盐亦可,陛下因盐而托北境于殿下,置各诸侯王于何地?又质太子于何地?北境宽广,倘若尽握于殿下之手,陛下心下可安?”
“陛下信得过殿下,却也不宜给殿下太多的权利,殿下纵然自制,然利可熏心,陛下也要为殿下着想,不宜以利惑殿下。”张良所言也是为了刘元好。
“况且,陛下为殿下开了先例,盐之利毕竟是利,此利多为商,陛下想过将来百姓如何评价陛下吗?重商轻仕,轻贵,终落人口舌,对陛下不利。”
一个又一个反对的理由说出来,刘元还连连点头,“留侯言之有理。”
喂,张良是在拦着你大权在握,你倒是一脸的认同,怎么回事?
刘邦同样也在想,“你还怕权多?”
“大权在握的是天子,天子权不外泄,天下安定,还请父皇慎重。”刘元郑重地与刘邦进言,刘邦叹了一口气,“嫌权的人,你也就是第一个。”
“父皇,我想以后能过太平的日子。”刘元可不想真的功高盖主,权利太大将来是会收不了场的,最要紧的是,刘元拿不准刘邦几分真心,几分假意。
刘邦一眼瞧出了刘元的心思,冲着刘元道:“跟朕来。”
直接要跟刘元说体己话,张良冲着刘元摇了摇头,刘元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盐利你想分给贵族?”刘邦叫了刘元进了公主府,吕雉带着刘盈听说刘元回来都迎了上去,刘邦直接越过他们带着刘元进了屋,不让他们进去,直接问了刘元。
“不可能。”刘元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地回答刘邦。
“那便是,我将北境交给你,你为何不敢要?”刘邦问得更直接。
刘元抬起头看向刘邦,“父皇说得极是,我为何不敢要?父皇当真不知?”
说不知的刘邦,刘元会相信?刘邦幽幽地看着刘元,“虎毒尚且不食子,在你看来你的父皇比老虎还毒?”
“父皇眼下防着诸侯王,若有一日诸侯王尽灭,我当真大权在握,父皇能不忌惮我?”刘邦想挑明了说,行啊,那就挑明好了。
刘邦冷冷一笑,“你也怕死?”
刘元挥手道:“看父皇说的,我自然是怕死的,若是不怕死也走不到今天。”
作为同样是怕死的人,刘邦知道为了能够活下去一个人能迸发出什么样的潜力。
“你会对朕不利?对大汉江山不利吗?”刘邦深深地凝望着刘元,第一次刘元看到刘邦眼中的郑重,“父皇到现在竟然还在问我这两个问题?”
刘元都在想应该怎么的回话,话到嘴边成了反问,她都做到什么地步了,刘邦竟然还问如此无趣的问题。
“朕相信你,敢用你,你反而担心以后会被朕清算?元儿,你不是这样的人。”刘邦冲刘元皮笑肉不笑的,似是没想到刘元竟然让他失望了,说是信任,落在刘元的眼里啊,该怎么的说那种心情?
“盈儿,我要留在云中。”好像明白刘元的心情,刘邦接着将自己先前想好的决定告诉刘元,刘元真被惊到了,“让盈儿留在云中?”
肯定地点头,刘邦还解释地道:“对,让盈儿留在云中。元儿,朕没有多少年可活了,将来天下承继的人定是你的兄弟,盈儿是太子,可你们从前将他护得太好,你如此,你阿娘更是如此。宫中的先生心思各异,越是看,盈儿越让朕不喜,你知是为何?”
“作为一个太子却不懂政治,整日只会读书,他是太子,将来会是大汉的皇帝,如果他连最基本的安定天下,驭人之术都不懂,他凭什么来治理天下。”
“父皇可以教他。”刘邦说得没错,身为一个太子确实应该懂这些,而身为父亲的刘邦完全可以教刘盈。
刘邦听着诚实地告诉刘元,“朕不会教他的,如同朕从来没有教过你。朕对盈儿这个太子没有多满意,也无所谓不满意,他如果自己长不大,如果将来担不起江山,便怪不得朕。”
“父皇。”刘邦冷漠至此,竟然全无要教人的意思却想让一个人变成一个合格的帝王,真是敢想。
“我如此,你也如此,我们能学习,我们能明白他却不懂的道理,反而成了我们的错?”
刘邦难得的反驳让刘元接不上话,是啊,刘邦难道不是自学的,论用人之道,论识时务,刘邦哪一样学得不好。刘元,刘元自己是个例外,深以为比起真正自学成才的刘邦来,自己差得远了。
“朕给太子一个机会,宫里的先生教不会他的,你乐意教,朕就让你来教,太子学会了,将来能够担起天下是我所欣慰的。对你,朕不年轻了,在朕有生之年,朕只要能将诸侯王解决了,余下的朕都做不了。你,只要能让未来的皇帝相信你,你就赢了。”
算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将刘盈放到云中,交给刘元的另一个理由,但是未来的皇帝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方才话里的意思也透露出来了,刘盈如果不像样,担不起天下,他会另择贤能。
“父皇,人的底线是不能试探的,尤其是帝王的底线。”刘元听懂刘邦的意思,然而无论是对现在的刘邦,还是将来的皇帝,刘元都不想越过他们的底线。
刘邦轻轻笑出声来,“元儿啊,你以为自己还有退路?”
一句问得刘元睁大眼睛地看向刘邦,刘邦道:“论权,你手中的容军称得上大汉的精锐之军:论地,你是诸侯王中封地最多的人;还有民心,你开荒修渠引水,改造纸,印刷术,再聚百家而论,纳天下之才,再开盐利,你以为你现在还能退?”
刘元真没想到刘邦能问出刘元这个问题,问完后的刘邦肯定地告诉刘元,“你若是个郎君,后继之君非你莫属,而你是女郎,将来你的路,注定不可能容你退,你只能进。”
抽丝剥茧是吧!刘元问道:“父皇不以为,以民心所护,是我的退路?”
刘元敢做,而且做得大张旗鼓,难道她就真没想过将来,没有想过自己功高盖主?
在刘邦都准备杀人的情况下,刘元怎么可能不防着。既防着刘邦,同样也防着将来的皇帝。
刘元看着刘邦,刘邦却是轻声地笑了,“民心所护,你已经功高盖主,再以民心而护,元儿,那只会让人更急切的想杀你?”
“父皇现在就是如此想的?”刘元询问刘邦,刘邦轻轻地笑了,“如果没有诸侯王在前,你若对大汉动了坏心思,会的。”
敢做该当的不是只有刘元,刘邦同样也是,刘元轻轻一笑,朝着刘邦道:“如此说来真是多亏了诸侯王在前面顶着。”
刘邦笑出声来,“故而,不想让将来的皇帝心里忌惮你,最后容不下你,你便知道该如何做。”
“齐地交到你手里,盐利交在你手里,朕将大汉的根基也交到了你手里,你要守好了。”刘邦最后郑重朝着刘元如是说,刘元看向刘邦,“父皇,你明明防着我的,突然这么一变,你自己说的若不是诸侯王在前面顶着,你非第一个解决我不可的?”
“前提是你不利于大汉,我已经不年轻了。”刘邦自己多大的岁数他能没个谱?
刘元看着刘邦发白的头发,已经显露的老态,刘邦已经五十六岁了,多年奔波与操劳,哪怕这两年养得好,却也显老态。
对于旁人刘邦连认都不能认自己一声老,就算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实,却还是没有一个人在他的面前说一句他老了,他也不会说。
“父皇。”英雄老迈,美人迟暮都是忧伤的事,刘元轻轻地唤了一声父皇,刘邦道:“北境,朕交给你,盈儿朕也交给你。”
说白说开了,刘邦还是要把事情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已经明白自己握着的权势,自己顶着的压力有多少,面对刘邦的托付,刘元想到贵族们的品性,终究朝着刘邦跪下道:“孩儿必不负父皇所托。”
众矢之的又如何,刘元不畏,“但请父皇将来就算要孩儿死,也请父皇亲手杀了孩儿。”
“好!”刘邦答应了,在他活着的时候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也不容任何人折辱刘元,要刘元死,要刘元活,都由他这个父亲来做。
刘元和刘邦达成了协议,刘元不忘将玉玺还给刘邦。出来的时候都在等着他们父女,刘邦已经再次开口道:“齐地至云中之地,往后都是元儿的封地,都由元儿说了算。”
本来北地的边防全都是刘元执掌,眼下更好,刘邦直接将北地境全都给她,尽是刘元的封地啊,当今天下有谁人的封地有刘元那么多,若是将来丁映据北方而守之,天下有谁能奈刘元如何。
张良第一眼看向刘元,他不知道刘邦是怎么说服刘元的,刘元方才是拒绝的,因为刘元心里清楚答应收下北边的所有地方作为封地意味着什么,功高盖主是一回事,拥有的那么多封地的刘元一定也会成为天下想要拥有权利的人攻击的目标。
吕雉担忧地看向刘元,刘元却已经冲着刘邦作一揖,“儿领命。”
以命相搏吗?那就搏好了,反正前面有诸侯王顶着,刘邦一时半会是不会想要刘元死的,大权在握的刘元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对付匈奴,比如对付贵族,还能安民抚恤,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刘元只是担心将来,将来的事,其实想想也离得挺远的,还是顾好眼下更好。
“好!”刘邦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高兴刘元的答应。
“三日后就是你的及笄礼了,回去好好歇着。”刘邦冲着刘元让她回去歇着,“对了,盈儿往后留在云中。”
“陛下。”吕雉出声唤了一句,没想到刘邦竟然有这样的决定,原本刘邦是跟吕雉商量过,但吕雉当时是反对的,云中临于匈奴,虽然现在匈奴是太平了,不代表以后都能太平,一个刘元面临匈奴就已经够让她揪心的了,再加上一个刘盈,吕雉如何能承受。
刘邦回头看了吕雉道:“皇后不以为极好?”
好个屁的好,吕雉想要反驳,刘邦已经开了口,道:“元儿是盈儿的长姐,元儿能教好那么多兵,也能教得好盈儿。盈儿是太子,朕不能眼看着他躲在女人的后面。”
刘盈的性子太软了,刘邦怎么看怎么不喜欢,他的杀伐果断刘盈半点没学到,每每刘邦想起来就忍不住嫌弃。
对,刘元功劳大,本事大,刘邦是忌惮,但刘邦同样欣慰,那种难言的复杂说不出来,但刘邦很确定比起刘盈的软弱,他宁愿自己的儿子都似刘元。
吕雉知刘邦所指,沉下了脸,躲在女人的后面,刘盈自小就是由刘元和吕雉护着长大的,从前的时候刘邦没有嫌弃,现在反倒觉得刘盈怎么都不对了?
“阿娘,我有些累了,我们先回去吧。”刘元知道吕雉舍不得刘盈,倒是刘盈听到可以来刘元的身边,眼睛亮得吓人,“谢父皇。”
比起宫里的先生来,刘盈绝对更喜欢刘元,他不喜欢先生们一副他是太子,是将来的皇帝,一个个都摆出一副他应该比刘邦还有刘元都更有本事的样子。
在刘盈的心里,无论是刘邦也好,刘元也罢,都是他崇拜的人,哪怕刘邦看不上他,但他还有刘元,刘元对待他的态度是刘盈最喜欢的。
能够跟在刘元的身边,向刘元学习,刘盈更是想起了在沛县的那些年,那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走。”刘元招呼过刘盈,刘盈朝着刘邦再作一揖,同时也冲着一旁的诸公作一揖,跟着刘元一块走了。
吕雉哪怕再不乐意,此刻也只能跟着刘元一道离开。
“阿娘担心我护不住盈儿,还是怕我把盈儿教坏?”母子三人一走远了,刘元询问吕雉的想法。
“此地毕竟临于匈奴。”吕雉所担心的是云中太乱,刘元本就忙,又有多少时间教刘盈。
刘元道:“匈奴之患,非一朝一夕可除,将来那也会是盈儿的敌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若是连迎对敌人的勇气都没有,阿娘,将来盈儿如何立足天下?”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身边扶持他的朋友,还包括他的敌人,敌人的更催使一个人进步。
吕雉瞧着刘元,刘元道:“为太子,未来天下的掌权者,连点风雨都畏惧,被人护在身后都担心生死问题,又怎么杀敌?”
总而言之,刘元认同刘邦将刘盈放到云中的想法,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元认同刘盈多看多听,至于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皇帝,也不是一定的,刘元只希望将来刘盈能不糊涂。
“如你父皇并没有上阵杀过敌。”吕雉拿了刘邦为例,刘邦也是皇帝,并没有身先士卒。
“所以父皇畏于诸侯王。”没错,刘邦是很少上战场,可是他却畏惧那一个善战的诸侯王,如刘元就算防着他们,却从来不畏于他们。
</div>
</div>
听人来报刘元回来了,刘邦那叫一个高兴,“回来了,回来了好。走,去看看。”
看刘元重要,看刘元带回来的东西同样重要。张良并不迟疑,跟着一块去。
刘元带着人回来,后面更带着一车车的东西,刘邦的鼻子灵,一下子闻到是盐味。
“成了?”刘元见着刘邦立刻要见礼,刘邦直接将人扶起来,迫不可待地问,刘元重重地点头,“成了。”
刘邦一听那叫高兴,“打开打开,快打开让朕看看,让朕好好地看看。”
听着刘邦带着兴奋的叫喊,刘元一挥手,将士们立刻将车上的一层布打开了,白如雪一般的东西显露出来。
“什么东西?”七嘴八舌的相互追问,他们都好奇车上面是什么,刘邦已经用手沾上放嘴里尝了味,更是满脸笑容地道:“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刘元道:“齐地?”
“齐地往后由你来管。”刘邦看到这一车车的盐,毫不犹豫将齐地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心下一惊,“父皇,我已经有了封地。”
“让你管又不是将封地给了你,若不然你有合适的人选?”刘邦半眯起眼睛问刘元。
“云中与齐地相隔甚远,我首尾不能兼顾。”刘元将情况说明白,从齐地到云中,快马加鞭都要近十日,刘元云中的事肯定是要管的,往来于云中和齐地,刘元想累死自己不成?
刘邦听着也在思量,“如此,自云中往齐地都由你来掌管。”
首尾不能相顾是吗?刘邦一鼓作气将整个北方之地都交给刘元,刘元……
刘邦话一出口更是在思虑,“你二伯的封地,除了让他好好呆在那儿,余下的都由你来负责,北境,全都交给你。”
越想越觉得可行,盐可富国,想想看齐桓公因何而称霸的,刘邦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打定主意地冲着刘元道:“就算是送你的及笄大礼。”
……现在到底是谁给谁送礼啊!刘元很想问出口的,而一旁的张良道:“陛下不宜将整个北境交付殿下。”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提反对意见竟然是张良,明明一旁的人都听到了刘邦的话,但震惊没回过神的人是没回过神,不敢谏言的也是不敢谏言。
“留侯知道这是什么?”刘邦面对提出反对意见的张良并无意外,只是指着一旁车上的东西问了张良。
“良知道。都是盐。”刘元之前就透出了口风,还是张良提的醒,就算刘元没有细说,张良大抵也能猜出来刘元是有了比现在煮盐更好的办法可以弄得盐。
“盐利可富国,关乎天下,留侯定比朕更清楚。”刘邦不相信张良不明白,果然张良道:“各家皆有盐令而可售盐,殿下售盐亦可,陛下因盐而托北境于殿下,置各诸侯王于何地?又质太子于何地?北境宽广,倘若尽握于殿下之手,陛下心下可安?”
“陛下信得过殿下,却也不宜给殿下太多的权利,殿下纵然自制,然利可熏心,陛下也要为殿下着想,不宜以利惑殿下。”张良所言也是为了刘元好。
“况且,陛下为殿下开了先例,盐之利毕竟是利,此利多为商,陛下想过将来百姓如何评价陛下吗?重商轻仕,轻贵,终落人口舌,对陛下不利。”
一个又一个反对的理由说出来,刘元还连连点头,“留侯言之有理。”
喂,张良是在拦着你大权在握,你倒是一脸的认同,怎么回事?
刘邦同样也在想,“你还怕权多?”
“大权在握的是天子,天子权不外泄,天下安定,还请父皇慎重。”刘元郑重地与刘邦进言,刘邦叹了一口气,“嫌权的人,你也就是第一个。”
“父皇,我想以后能过太平的日子。”刘元可不想真的功高盖主,权利太大将来是会收不了场的,最要紧的是,刘元拿不准刘邦几分真心,几分假意。
刘邦一眼瞧出了刘元的心思,冲着刘元道:“跟朕来。”
直接要跟刘元说体己话,张良冲着刘元摇了摇头,刘元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盐利你想分给贵族?”刘邦叫了刘元进了公主府,吕雉带着刘盈听说刘元回来都迎了上去,刘邦直接越过他们带着刘元进了屋,不让他们进去,直接问了刘元。
“不可能。”刘元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地回答刘邦。
“那便是,我将北境交给你,你为何不敢要?”刘邦问得更直接。
刘元抬起头看向刘邦,“父皇说得极是,我为何不敢要?父皇当真不知?”
说不知的刘邦,刘元会相信?刘邦幽幽地看着刘元,“虎毒尚且不食子,在你看来你的父皇比老虎还毒?”
“父皇眼下防着诸侯王,若有一日诸侯王尽灭,我当真大权在握,父皇能不忌惮我?”刘邦想挑明了说,行啊,那就挑明好了。
刘邦冷冷一笑,“你也怕死?”
刘元挥手道:“看父皇说的,我自然是怕死的,若是不怕死也走不到今天。”
作为同样是怕死的人,刘邦知道为了能够活下去一个人能迸发出什么样的潜力。
“你会对朕不利?对大汉江山不利吗?”刘邦深深地凝望着刘元,第一次刘元看到刘邦眼中的郑重,“父皇到现在竟然还在问我这两个问题?”
刘元都在想应该怎么的回话,话到嘴边成了反问,她都做到什么地步了,刘邦竟然还问如此无趣的问题。
“朕相信你,敢用你,你反而担心以后会被朕清算?元儿,你不是这样的人。”刘邦冲刘元皮笑肉不笑的,似是没想到刘元竟然让他失望了,说是信任,落在刘元的眼里啊,该怎么的说那种心情?
“盈儿,我要留在云中。”好像明白刘元的心情,刘邦接着将自己先前想好的决定告诉刘元,刘元真被惊到了,“让盈儿留在云中?”
肯定地点头,刘邦还解释地道:“对,让盈儿留在云中。元儿,朕没有多少年可活了,将来天下承继的人定是你的兄弟,盈儿是太子,可你们从前将他护得太好,你如此,你阿娘更是如此。宫中的先生心思各异,越是看,盈儿越让朕不喜,你知是为何?”
“作为一个太子却不懂政治,整日只会读书,他是太子,将来会是大汉的皇帝,如果他连最基本的安定天下,驭人之术都不懂,他凭什么来治理天下。”
“父皇可以教他。”刘邦说得没错,身为一个太子确实应该懂这些,而身为父亲的刘邦完全可以教刘盈。
刘邦听着诚实地告诉刘元,“朕不会教他的,如同朕从来没有教过你。朕对盈儿这个太子没有多满意,也无所谓不满意,他如果自己长不大,如果将来担不起江山,便怪不得朕。”
“父皇。”刘邦冷漠至此,竟然全无要教人的意思却想让一个人变成一个合格的帝王,真是敢想。
“我如此,你也如此,我们能学习,我们能明白他却不懂的道理,反而成了我们的错?”
刘邦难得的反驳让刘元接不上话,是啊,刘邦难道不是自学的,论用人之道,论识时务,刘邦哪一样学得不好。刘元,刘元自己是个例外,深以为比起真正自学成才的刘邦来,自己差得远了。
“朕给太子一个机会,宫里的先生教不会他的,你乐意教,朕就让你来教,太子学会了,将来能够担起天下是我所欣慰的。对你,朕不年轻了,在朕有生之年,朕只要能将诸侯王解决了,余下的朕都做不了。你,只要能让未来的皇帝相信你,你就赢了。”
算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将刘盈放到云中,交给刘元的另一个理由,但是未来的皇帝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方才话里的意思也透露出来了,刘盈如果不像样,担不起天下,他会另择贤能。
“父皇,人的底线是不能试探的,尤其是帝王的底线。”刘元听懂刘邦的意思,然而无论是对现在的刘邦,还是将来的皇帝,刘元都不想越过他们的底线。
刘邦轻轻笑出声来,“元儿啊,你以为自己还有退路?”
一句问得刘元睁大眼睛地看向刘邦,刘邦道:“论权,你手中的容军称得上大汉的精锐之军:论地,你是诸侯王中封地最多的人;还有民心,你开荒修渠引水,改造纸,印刷术,再聚百家而论,纳天下之才,再开盐利,你以为你现在还能退?”
刘元真没想到刘邦能问出刘元这个问题,问完后的刘邦肯定地告诉刘元,“你若是个郎君,后继之君非你莫属,而你是女郎,将来你的路,注定不可能容你退,你只能进。”
抽丝剥茧是吧!刘元问道:“父皇不以为,以民心所护,是我的退路?”
刘元敢做,而且做得大张旗鼓,难道她就真没想过将来,没有想过自己功高盖主?
在刘邦都准备杀人的情况下,刘元怎么可能不防着。既防着刘邦,同样也防着将来的皇帝。
刘元看着刘邦,刘邦却是轻声地笑了,“民心所护,你已经功高盖主,再以民心而护,元儿,那只会让人更急切的想杀你?”
“父皇现在就是如此想的?”刘元询问刘邦,刘邦轻轻地笑了,“如果没有诸侯王在前,你若对大汉动了坏心思,会的。”
敢做该当的不是只有刘元,刘邦同样也是,刘元轻轻一笑,朝着刘邦道:“如此说来真是多亏了诸侯王在前面顶着。”
刘邦笑出声来,“故而,不想让将来的皇帝心里忌惮你,最后容不下你,你便知道该如何做。”
“齐地交到你手里,盐利交在你手里,朕将大汉的根基也交到了你手里,你要守好了。”刘邦最后郑重朝着刘元如是说,刘元看向刘邦,“父皇,你明明防着我的,突然这么一变,你自己说的若不是诸侯王在前面顶着,你非第一个解决我不可的?”
“前提是你不利于大汉,我已经不年轻了。”刘邦自己多大的岁数他能没个谱?
刘元看着刘邦发白的头发,已经显露的老态,刘邦已经五十六岁了,多年奔波与操劳,哪怕这两年养得好,却也显老态。
对于旁人刘邦连认都不能认自己一声老,就算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实,却还是没有一个人在他的面前说一句他老了,他也不会说。
“父皇。”英雄老迈,美人迟暮都是忧伤的事,刘元轻轻地唤了一声父皇,刘邦道:“北境,朕交给你,盈儿朕也交给你。”
说白说开了,刘邦还是要把事情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已经明白自己握着的权势,自己顶着的压力有多少,面对刘邦的托付,刘元想到贵族们的品性,终究朝着刘邦跪下道:“孩儿必不负父皇所托。”
众矢之的又如何,刘元不畏,“但请父皇将来就算要孩儿死,也请父皇亲手杀了孩儿。”
“好!”刘邦答应了,在他活着的时候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也不容任何人折辱刘元,要刘元死,要刘元活,都由他这个父亲来做。
刘元和刘邦达成了协议,刘元不忘将玉玺还给刘邦。出来的时候都在等着他们父女,刘邦已经再次开口道:“齐地至云中之地,往后都是元儿的封地,都由元儿说了算。”
本来北地的边防全都是刘元执掌,眼下更好,刘邦直接将北地境全都给她,尽是刘元的封地啊,当今天下有谁人的封地有刘元那么多,若是将来丁映据北方而守之,天下有谁能奈刘元如何。
张良第一眼看向刘元,他不知道刘邦是怎么说服刘元的,刘元方才是拒绝的,因为刘元心里清楚答应收下北边的所有地方作为封地意味着什么,功高盖主是一回事,拥有的那么多封地的刘元一定也会成为天下想要拥有权利的人攻击的目标。
吕雉担忧地看向刘元,刘元却已经冲着刘邦作一揖,“儿领命。”
以命相搏吗?那就搏好了,反正前面有诸侯王顶着,刘邦一时半会是不会想要刘元死的,大权在握的刘元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对付匈奴,比如对付贵族,还能安民抚恤,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刘元只是担心将来,将来的事,其实想想也离得挺远的,还是顾好眼下更好。
“好!”刘邦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高兴刘元的答应。
“三日后就是你的及笄礼了,回去好好歇着。”刘邦冲着刘元让她回去歇着,“对了,盈儿往后留在云中。”
“陛下。”吕雉出声唤了一句,没想到刘邦竟然有这样的决定,原本刘邦是跟吕雉商量过,但吕雉当时是反对的,云中临于匈奴,虽然现在匈奴是太平了,不代表以后都能太平,一个刘元面临匈奴就已经够让她揪心的了,再加上一个刘盈,吕雉如何能承受。
刘邦回头看了吕雉道:“皇后不以为极好?”
好个屁的好,吕雉想要反驳,刘邦已经开了口,道:“元儿是盈儿的长姐,元儿能教好那么多兵,也能教得好盈儿。盈儿是太子,朕不能眼看着他躲在女人的后面。”
刘盈的性子太软了,刘邦怎么看怎么不喜欢,他的杀伐果断刘盈半点没学到,每每刘邦想起来就忍不住嫌弃。
对,刘元功劳大,本事大,刘邦是忌惮,但刘邦同样欣慰,那种难言的复杂说不出来,但刘邦很确定比起刘盈的软弱,他宁愿自己的儿子都似刘元。
吕雉知刘邦所指,沉下了脸,躲在女人的后面,刘盈自小就是由刘元和吕雉护着长大的,从前的时候刘邦没有嫌弃,现在反倒觉得刘盈怎么都不对了?
“阿娘,我有些累了,我们先回去吧。”刘元知道吕雉舍不得刘盈,倒是刘盈听到可以来刘元的身边,眼睛亮得吓人,“谢父皇。”
比起宫里的先生来,刘盈绝对更喜欢刘元,他不喜欢先生们一副他是太子,是将来的皇帝,一个个都摆出一副他应该比刘邦还有刘元都更有本事的样子。
在刘盈的心里,无论是刘邦也好,刘元也罢,都是他崇拜的人,哪怕刘邦看不上他,但他还有刘元,刘元对待他的态度是刘盈最喜欢的。
能够跟在刘元的身边,向刘元学习,刘盈更是想起了在沛县的那些年,那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走。”刘元招呼过刘盈,刘盈朝着刘邦再作一揖,同时也冲着一旁的诸公作一揖,跟着刘元一块走了。
吕雉哪怕再不乐意,此刻也只能跟着刘元一道离开。
“阿娘担心我护不住盈儿,还是怕我把盈儿教坏?”母子三人一走远了,刘元询问吕雉的想法。
“此地毕竟临于匈奴。”吕雉所担心的是云中太乱,刘元本就忙,又有多少时间教刘盈。
刘元道:“匈奴之患,非一朝一夕可除,将来那也会是盈儿的敌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若是连迎对敌人的勇气都没有,阿娘,将来盈儿如何立足天下?”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身边扶持他的朋友,还包括他的敌人,敌人的更催使一个人进步。
吕雉瞧着刘元,刘元道:“为太子,未来天下的掌权者,连点风雨都畏惧,被人护在身后都担心生死问题,又怎么杀敌?”
总而言之,刘元认同刘邦将刘盈放到云中的想法,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元认同刘盈多看多听,至于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皇帝,也不是一定的,刘元只希望将来刘盈能不糊涂。
“如你父皇并没有上阵杀过敌。”吕雉拿了刘邦为例,刘邦也是皇帝,并没有身先士卒。
“所以父皇畏于诸侯王。”没错,刘邦是很少上战场,可是他却畏惧那一个善战的诸侯王,如刘元就算防着他们,却从来不畏于他们。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