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二十个极品(十三)
安妮就这样跟着四位老人回到了老家。
老家说是农村,其实条件一点都不差,这个村子的位置不错,有山有水,距离城区也不算太远,农家乐发展得非常好。
整个村子都是一水的小洋楼,不能说家家户户都买了车吧,但开辆私家车回去,也不会再被人围观了。
但安妮一行人的回归,还是引起了村民的侧目。
“哟,这不是小妮妮吗,你不是回省城上学了吗,这还没放暑假呢,怎么就又回来了?”
和钟家关系不错的邻居大婶好奇的问道。
“哎,别提了,这孩子身子骨不好,城里雾霾厉害,还是咱们山里养人。”钟爷爷笑着说道。
他心里十分庆幸,幸好妮妮回城好几年了,大家都不记得她的声音了,否则网上的新闻闹得那么大,乡亲们光听声音就能辨认出时自家孙女。
事情已经过去了,钟爷爷可不想再让人提及此事,免得再让自家宝贝儿伤心。
“也是,外头空气不好,吃的喝的也不健康。”
邻居大婶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哪儿有咱们这儿好,山美水甜,菜自己种,鸡鸭鹅啥的自己养,吃得那叫一个放心。就连省里的大干部、大专家,都来咱们这儿疗养呢。”
说到大专家,邻居大婶忽得想起,眼前这位钟老爷子也是省城名牌大学的退休教授哩。
只不过钟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下放到了他们村儿,又跟安家结了亲,他们早把这位也当成自己村里的人了。
否则,当年钟老爷子回村里买宅基地,村长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卖给他。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过去,他们村的宅基地比城市户口还难得呢。
很多城里人,想花大价钱买都买不到。
尤其是那个疗养院建在他们村之后,跟风跑来他们村养老的城里人越来越多。
宅基地的价钱更是一路飙升,都快赶上城里的房价了。
“疗养院开业了?”
安老爷子也来了兴致,这可是他们村近些年来的大事。
他们回省城的时候,还没有动静,这才几天啊,疗养院就开业了?!
“昨儿开业的,哎呀,你们走得真不是时候,没看到那个热闹。”
邻居大婶说到这里,兴奋起来,“我给你们说啊,不只是咱们县的领导来了,连市里、省里的领导都来了,各级电视台的人更是来了一大堆,乌压压,就连咱们村的人都差点儿没挤进去。”
邻居大婶口沫横飞的讲着昨天的热闹事儿。
安妮饶有兴致的听着。
原主是老人带大的,虽然有各种缺点,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喜欢跟上了年纪的人打交道。
面对絮絮叨叨的老人,她也格外有耐心。
这一点,就很让老人们喜欢。
他们上了年纪,开始变得唠叨,也渴望有听众,被人重视。
可年轻人都忙,也没啥耐心,往往他们说上两句,就都找借口溜了。
钟安妮却从不会这样,她会乖乖的听老人们把话说完,还十分捧场的附和几句。
所以,安老爷子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有问题,反而认为是钟父钟母对钟安妮太过严苛。
好好的孩子,都被他们生生逼坏了。
“……爷爷,咱们村建了疗养院?”
告别了邻居大婶,安妮拉着钟爷爷的手,好奇的问道,“听三婶话里的意思,这个疗养院的级别还挺高啊。”
连省里的领导都能被惊动,足见这疗养院的级别有多高。
“嗯,你好几年没回来了,不知道咱们村的新变化。我给你说啊,咱们村在南山挖出了温泉,专家说了,这温泉中富含各种对人体有好处的矿物质——”
钟爷爷开始给安妮说起村子里的事,安外公时不时的补充两句,祖孙三个别提多融洽了。
钟奶奶和安外婆跟在后面,抿着嘴,含笑看着。
哎呀,真好,他们小宝贝回来了,他们几个老东西总算不寂寞了。
“咱们村的空气本来就好,山里有甘甜的山泉水,负氧离子也高,九十多岁的老人就有好几个,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安妮点点头,十分钦佩上头领导的眼光。
小山村虽然位置偏远了些,但环境是真心好,最妙的是,交通也便利。
周遭既有国道,也有省道,去省城,开车也不超过一个小时。
在这里养老,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且疗养院里还有自己的诊所,省城医院的专家会定期过来巡诊。
不单是疗养院的老人们可以安心,就是小山村也跟着沾光。
听说疗养院筹备建设的时候,相关领导就跟山村的村长表过态:疗养院征用了村里的土地,将来不管是招工还是医疗,都可以优先照顾村里的乡亲。
其实,以钟爷爷的级别和资历,倒也能进这间疗养院,不过钟爷爷更喜欢在自己家呆着。
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疗养院找老同学、老同事去聊天。
钟爷爷去的时候,自然也会带上安妮这个孙女。
这天,钟爷爷领着安妮,安妮手里提着两捆自家种的菜,祖孙两个溜溜达达的去了疗养院。
“爷爷,我给您说啊,多亏小时候我经常跟着您去街上算命,否则我真唬不住那些小伙伴。”
安妮喜滋滋的跟钟爷爷炫耀。
“哦,你还真学会相面了?”
钟爷爷从不怀疑自己的孙女不够聪明,她的成绩不好有很多原因,但肯定与智商无关。
“那可不,”
安妮故意扫了一圈,看到院中一个坐在湖边钓鱼的老人,便说道:“比如说那位爷爷,唔,他少年坎坷,中年多难,晚年倒是能一展所长——”
“哈哈,老钟,这是你家的孩子?”
那位老人看着老态龙钟,耳朵却非常好使,隔着十几米都能听到安妮的悄悄话。
“你堂堂古文教授,却不务正业的当神棍,自己当神棍也就算了,还故意带歪自己的亲孙女。”
老头儿也不钓鱼了,冲着钟爷爷点着手指。
“去你个胡老头,什么神棍不神棍的,我是钻研易经,怎么就神棍了?还说我故意教坏我孙女,我什么时候教她了,那是因为她聪明,看两眼就学会了。”
钟爷爷夸奖起自己孙女来,绝对是不遗余力。
周围还有下棋、闲聊的老人,听到钟爷爷的话,倒没有太当真。
都是做人爷爷的,谁还不知道谁啊,孩子都是自家的最聪明。
“你个老钟,又吹牛。你家孙女要是真那么厉害,怎么还——”被送去那个狗屁女德班?
胡老头儿脱口说了这么一句,但,刚说出口,就觉得不妥。
大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他一个爷爷辈的人,怎么好挤兑一个孩子呢。
胡老头正要道歉,安妮却笑着说,“我爷爷说得没错,我可是过目不忘呢,胡爷爷要是不相信,可以试试……”
老家说是农村,其实条件一点都不差,这个村子的位置不错,有山有水,距离城区也不算太远,农家乐发展得非常好。
整个村子都是一水的小洋楼,不能说家家户户都买了车吧,但开辆私家车回去,也不会再被人围观了。
但安妮一行人的回归,还是引起了村民的侧目。
“哟,这不是小妮妮吗,你不是回省城上学了吗,这还没放暑假呢,怎么就又回来了?”
和钟家关系不错的邻居大婶好奇的问道。
“哎,别提了,这孩子身子骨不好,城里雾霾厉害,还是咱们山里养人。”钟爷爷笑着说道。
他心里十分庆幸,幸好妮妮回城好几年了,大家都不记得她的声音了,否则网上的新闻闹得那么大,乡亲们光听声音就能辨认出时自家孙女。
事情已经过去了,钟爷爷可不想再让人提及此事,免得再让自家宝贝儿伤心。
“也是,外头空气不好,吃的喝的也不健康。”
邻居大婶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哪儿有咱们这儿好,山美水甜,菜自己种,鸡鸭鹅啥的自己养,吃得那叫一个放心。就连省里的大干部、大专家,都来咱们这儿疗养呢。”
说到大专家,邻居大婶忽得想起,眼前这位钟老爷子也是省城名牌大学的退休教授哩。
只不过钟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下放到了他们村儿,又跟安家结了亲,他们早把这位也当成自己村里的人了。
否则,当年钟老爷子回村里买宅基地,村长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卖给他。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过去,他们村的宅基地比城市户口还难得呢。
很多城里人,想花大价钱买都买不到。
尤其是那个疗养院建在他们村之后,跟风跑来他们村养老的城里人越来越多。
宅基地的价钱更是一路飙升,都快赶上城里的房价了。
“疗养院开业了?”
安老爷子也来了兴致,这可是他们村近些年来的大事。
他们回省城的时候,还没有动静,这才几天啊,疗养院就开业了?!
“昨儿开业的,哎呀,你们走得真不是时候,没看到那个热闹。”
邻居大婶说到这里,兴奋起来,“我给你们说啊,不只是咱们县的领导来了,连市里、省里的领导都来了,各级电视台的人更是来了一大堆,乌压压,就连咱们村的人都差点儿没挤进去。”
邻居大婶口沫横飞的讲着昨天的热闹事儿。
安妮饶有兴致的听着。
原主是老人带大的,虽然有各种缺点,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喜欢跟上了年纪的人打交道。
面对絮絮叨叨的老人,她也格外有耐心。
这一点,就很让老人们喜欢。
他们上了年纪,开始变得唠叨,也渴望有听众,被人重视。
可年轻人都忙,也没啥耐心,往往他们说上两句,就都找借口溜了。
钟安妮却从不会这样,她会乖乖的听老人们把话说完,还十分捧场的附和几句。
所以,安老爷子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有问题,反而认为是钟父钟母对钟安妮太过严苛。
好好的孩子,都被他们生生逼坏了。
“……爷爷,咱们村建了疗养院?”
告别了邻居大婶,安妮拉着钟爷爷的手,好奇的问道,“听三婶话里的意思,这个疗养院的级别还挺高啊。”
连省里的领导都能被惊动,足见这疗养院的级别有多高。
“嗯,你好几年没回来了,不知道咱们村的新变化。我给你说啊,咱们村在南山挖出了温泉,专家说了,这温泉中富含各种对人体有好处的矿物质——”
钟爷爷开始给安妮说起村子里的事,安外公时不时的补充两句,祖孙三个别提多融洽了。
钟奶奶和安外婆跟在后面,抿着嘴,含笑看着。
哎呀,真好,他们小宝贝回来了,他们几个老东西总算不寂寞了。
“咱们村的空气本来就好,山里有甘甜的山泉水,负氧离子也高,九十多岁的老人就有好几个,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安妮点点头,十分钦佩上头领导的眼光。
小山村虽然位置偏远了些,但环境是真心好,最妙的是,交通也便利。
周遭既有国道,也有省道,去省城,开车也不超过一个小时。
在这里养老,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且疗养院里还有自己的诊所,省城医院的专家会定期过来巡诊。
不单是疗养院的老人们可以安心,就是小山村也跟着沾光。
听说疗养院筹备建设的时候,相关领导就跟山村的村长表过态:疗养院征用了村里的土地,将来不管是招工还是医疗,都可以优先照顾村里的乡亲。
其实,以钟爷爷的级别和资历,倒也能进这间疗养院,不过钟爷爷更喜欢在自己家呆着。
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疗养院找老同学、老同事去聊天。
钟爷爷去的时候,自然也会带上安妮这个孙女。
这天,钟爷爷领着安妮,安妮手里提着两捆自家种的菜,祖孙两个溜溜达达的去了疗养院。
“爷爷,我给您说啊,多亏小时候我经常跟着您去街上算命,否则我真唬不住那些小伙伴。”
安妮喜滋滋的跟钟爷爷炫耀。
“哦,你还真学会相面了?”
钟爷爷从不怀疑自己的孙女不够聪明,她的成绩不好有很多原因,但肯定与智商无关。
“那可不,”
安妮故意扫了一圈,看到院中一个坐在湖边钓鱼的老人,便说道:“比如说那位爷爷,唔,他少年坎坷,中年多难,晚年倒是能一展所长——”
“哈哈,老钟,这是你家的孩子?”
那位老人看着老态龙钟,耳朵却非常好使,隔着十几米都能听到安妮的悄悄话。
“你堂堂古文教授,却不务正业的当神棍,自己当神棍也就算了,还故意带歪自己的亲孙女。”
老头儿也不钓鱼了,冲着钟爷爷点着手指。
“去你个胡老头,什么神棍不神棍的,我是钻研易经,怎么就神棍了?还说我故意教坏我孙女,我什么时候教她了,那是因为她聪明,看两眼就学会了。”
钟爷爷夸奖起自己孙女来,绝对是不遗余力。
周围还有下棋、闲聊的老人,听到钟爷爷的话,倒没有太当真。
都是做人爷爷的,谁还不知道谁啊,孩子都是自家的最聪明。
“你个老钟,又吹牛。你家孙女要是真那么厉害,怎么还——”被送去那个狗屁女德班?
胡老头儿脱口说了这么一句,但,刚说出口,就觉得不妥。
大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他一个爷爷辈的人,怎么好挤兑一个孩子呢。
胡老头正要道歉,安妮却笑着说,“我爷爷说得没错,我可是过目不忘呢,胡爷爷要是不相信,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