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275
贾放隔天再去桃源寨的时候,去了一趟招商办,却发现桂遐学正在那里,除了他以外,还有一大群妇人也在那里。大家一道坐在四面通透的办公室里,大眼瞪小眼。
桂遐学见到贾放,欢天喜地地起身,打声招呼:“贾三爷,您终于来了呀!”
贾放看这家伙的表情,就已经猜想到他应当是感到无法招架了。贾放曾经吩咐过招商办的人,如果桃源寨的乡民提什么特殊的技术改造要求,就联系潇湘书院的研究员们。而潇湘书院那里,老邵和张友士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忙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招商办多数时候只能去找最年轻的桂遐学,反正他是“理”学院的,自然什么都得理。
坐在桂遐学对面的是一群妇人,都是余江来的新移民。她们见到贾放到来,顿时也群情耸动,露出些兴奋不已的模样。
“是这样的,贾三爷,这事儿我们已经思量了好久了,想办!”领头的妇人娘家姓秋,旁人都管她叫秋姐。
秋姐应当是已经与招商办的人和桂遐学商量过了,直接把要求提了出来:“我们瞅着寨子里人人都要穿衣,却没有人纺纱织布,没有人做这营生。我们几个都是熟手,想来想去,觉得有门儿,所以想跟寨子里贷一点款子,想领一块地方,建座作坊,纺纱、织布,给寨子里的人供应布匹。”
这秋姐显见得是个爽利的,说话直来直往,一点儿都不绕弯。她说:“但是我们听说办作坊能请招商办的人来给看看,想点什么新奇的法子,这作坊就能办得又快又好,稳赚不亏。”
“我们问了这个武元县来的‘小桂’,他啥也说不出来,没法子,我们只好问问贾三爷您了。”
这是想建作坊做生意,但是在动手之前,先直接来问怎样能把作坊建好,生意做好。
贾放在心里暗暗笑了:嘿嘿,这不就是缀锦楼……
他还有啥好说的?——也亏得这位看起来颇有魄力的妇人,要求提得直截了当,干得漂亮!
第117章
“非常好,”贾放在招商办的办公桌旁坐下,欢迎这些妇人们,“我一直在等各位向招商办提出要求,今天见到各位,我非常欣慰。”
贾放在桃源寨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原本他与乡民之间的关系,并未将“平南节度使”的官威带来。
而这边的乡里乡亲们见惯了他那张俊俏的少年人面庞,也实在是没办法把他和什么“大官”联系在一起。这些妇人们见到贾放,虽然口中恭敬地喊着“三爷”,但是眼神亲切,浑没把他当外人。
“话虽如此,要建厂子修作坊,咱们还是得按程序来。”贾放说完了开场白,就正式进入议程,“大致是这个样子,你们需要做一份企划,企划交上来之后,招商办会给你们提点意见,问一些问题。你们再返回修改这企划。”
“最终企划敲定之后,招商办会给你们计算一个预算,然后根据这个预算放创业贷款,然后就是建厂、投产。”
秋姐听了当即回道:“贾三爷,您说的这些俺们都知道。但是俺们商量了很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企划’,所以今天才过来问。”
贾放又问:“你们之中有懂算账的吗?有考出‘文凭’的吗?”
几个妇人相互看看,最终落到其中一个较年轻的身上:“李三家的会算账,文凭没能考出,但是考官说是算术那一半过了。”
贾放奇道:“算术那一半过了,识字那一部分竟然没过?”
桃源寨的“文凭”考试,算术试卷里有不少“应用题”,是考察乡民们对算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多是用文字写就。所以李三家的说是过了算术那一半,文字部分却没过,贾放有点儿奇怪。
李三家的便红着脸:“写……写的字太丑——”
贾放便鼓励她:“别灰心,多练一阵再去考,必然能过的。不过你既然懂账,那再好不过,招商部会派一个专门记账的过来帮你们计算,但你们也要心里有数才好。”
李三家的便使劲儿点头。
贾放又说:“这企划其实也不难,招商办会派遣一位专员,和你们一起商量,共同做这企划。”
他眼光一转,转到了身边坐着的桂遐学脸上。
“这位潇湘书院的桂教员,就是你们的企划协助专员。”
贾放这话一说出来,两边都是惊讶。
秋姐心直口快,直接说:“贾三爷您是不是弄错了,您刚才来之前我们就问过了小桂……桂教员,他对纺纱之事,一点儿都不懂,一丁点儿一丁点儿都不懂!”
桂遐学也张大了嘴望着贾放,对这一指派非常惊讶,但这表情维持了不超过一秒钟,这桂遐学立马笑了,笑得恣意,同时紧紧地盯着贾放,仿佛已经看破了贾放的用意。
贾放却理直气壮地解释:“就是要一点儿都不懂的企划专员。”
“纺纱织布的技术,有你们懂就够了。我需要的是一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用他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你们过去的老法子,才能看出其中有哪些步骤和工具是值得革新的。”
贾放早先在糖坊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田友明那样年轻,却一样被“祖传”的工艺所束缚,想不到改进的法子,需要旁观者来点醒。
至于为什么是桂遐学——这是因为贾放内心认为,好奇宝宝的脾性比较像自己。
贾放自觉现在也已经到了当年他在流民营里劝四皇子时对方的状态,需要抓大放小,不能捡芝麻而丢西瓜了。因此他在基层事务上需要找代理人。
桂遐学见到贾放,欢天喜地地起身,打声招呼:“贾三爷,您终于来了呀!”
贾放看这家伙的表情,就已经猜想到他应当是感到无法招架了。贾放曾经吩咐过招商办的人,如果桃源寨的乡民提什么特殊的技术改造要求,就联系潇湘书院的研究员们。而潇湘书院那里,老邵和张友士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忙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招商办多数时候只能去找最年轻的桂遐学,反正他是“理”学院的,自然什么都得理。
坐在桂遐学对面的是一群妇人,都是余江来的新移民。她们见到贾放到来,顿时也群情耸动,露出些兴奋不已的模样。
“是这样的,贾三爷,这事儿我们已经思量了好久了,想办!”领头的妇人娘家姓秋,旁人都管她叫秋姐。
秋姐应当是已经与招商办的人和桂遐学商量过了,直接把要求提了出来:“我们瞅着寨子里人人都要穿衣,却没有人纺纱织布,没有人做这营生。我们几个都是熟手,想来想去,觉得有门儿,所以想跟寨子里贷一点款子,想领一块地方,建座作坊,纺纱、织布,给寨子里的人供应布匹。”
这秋姐显见得是个爽利的,说话直来直往,一点儿都不绕弯。她说:“但是我们听说办作坊能请招商办的人来给看看,想点什么新奇的法子,这作坊就能办得又快又好,稳赚不亏。”
“我们问了这个武元县来的‘小桂’,他啥也说不出来,没法子,我们只好问问贾三爷您了。”
这是想建作坊做生意,但是在动手之前,先直接来问怎样能把作坊建好,生意做好。
贾放在心里暗暗笑了:嘿嘿,这不就是缀锦楼……
他还有啥好说的?——也亏得这位看起来颇有魄力的妇人,要求提得直截了当,干得漂亮!
第117章
“非常好,”贾放在招商办的办公桌旁坐下,欢迎这些妇人们,“我一直在等各位向招商办提出要求,今天见到各位,我非常欣慰。”
贾放在桃源寨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原本他与乡民之间的关系,并未将“平南节度使”的官威带来。
而这边的乡里乡亲们见惯了他那张俊俏的少年人面庞,也实在是没办法把他和什么“大官”联系在一起。这些妇人们见到贾放,虽然口中恭敬地喊着“三爷”,但是眼神亲切,浑没把他当外人。
“话虽如此,要建厂子修作坊,咱们还是得按程序来。”贾放说完了开场白,就正式进入议程,“大致是这个样子,你们需要做一份企划,企划交上来之后,招商办会给你们提点意见,问一些问题。你们再返回修改这企划。”
“最终企划敲定之后,招商办会给你们计算一个预算,然后根据这个预算放创业贷款,然后就是建厂、投产。”
秋姐听了当即回道:“贾三爷,您说的这些俺们都知道。但是俺们商量了很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企划’,所以今天才过来问。”
贾放又问:“你们之中有懂算账的吗?有考出‘文凭’的吗?”
几个妇人相互看看,最终落到其中一个较年轻的身上:“李三家的会算账,文凭没能考出,但是考官说是算术那一半过了。”
贾放奇道:“算术那一半过了,识字那一部分竟然没过?”
桃源寨的“文凭”考试,算术试卷里有不少“应用题”,是考察乡民们对算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多是用文字写就。所以李三家的说是过了算术那一半,文字部分却没过,贾放有点儿奇怪。
李三家的便红着脸:“写……写的字太丑——”
贾放便鼓励她:“别灰心,多练一阵再去考,必然能过的。不过你既然懂账,那再好不过,招商部会派一个专门记账的过来帮你们计算,但你们也要心里有数才好。”
李三家的便使劲儿点头。
贾放又说:“这企划其实也不难,招商办会派遣一位专员,和你们一起商量,共同做这企划。”
他眼光一转,转到了身边坐着的桂遐学脸上。
“这位潇湘书院的桂教员,就是你们的企划协助专员。”
贾放这话一说出来,两边都是惊讶。
秋姐心直口快,直接说:“贾三爷您是不是弄错了,您刚才来之前我们就问过了小桂……桂教员,他对纺纱之事,一点儿都不懂,一丁点儿一丁点儿都不懂!”
桂遐学也张大了嘴望着贾放,对这一指派非常惊讶,但这表情维持了不超过一秒钟,这桂遐学立马笑了,笑得恣意,同时紧紧地盯着贾放,仿佛已经看破了贾放的用意。
贾放却理直气壮地解释:“就是要一点儿都不懂的企划专员。”
“纺纱织布的技术,有你们懂就够了。我需要的是一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用他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你们过去的老法子,才能看出其中有哪些步骤和工具是值得革新的。”
贾放早先在糖坊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田友明那样年轻,却一样被“祖传”的工艺所束缚,想不到改进的法子,需要旁观者来点醒。
至于为什么是桂遐学——这是因为贾放内心认为,好奇宝宝的脾性比较像自己。
贾放自觉现在也已经到了当年他在流民营里劝四皇子时对方的状态,需要抓大放小,不能捡芝麻而丢西瓜了。因此他在基层事务上需要找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