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制定规划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我们计划考察灵江市工业新区和锦华物流园,分成上下午,先去了工业新区。
  灵江市下辖四县两市三区,总人口超七百万人,是全省的人口大市,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工业新区坐落于东城区,共有工业企业64家,其中,铸钢企业19家,锻造企业3家,机械制造企业3家,冶炼企业23家,化工企业14家,其它企业2家,已形成了以水电、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工业园经过多年发展,产业特色逐步明显,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市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水电、建材等主导产业,交通物流、餐饮服务等为辅助产业的乡镇企业密集区,经济总量上百亿元,在全省所有工业园区中排名靠前,是为数不多的省级工业园区之一。
  工业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自主式开发,一站式服务”的运行管理模式,在项目审批程序、土地管理、信息服务、合作项目推介、外部资金引进、技术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同时,通过实施生产安全监管、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等辅助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整体服务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企业发展水平,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灵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意见,明确规定:园区内新入驻企业当年上缴市财政的税收,在下一年度100%返还给园区管委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赋予园区管委会省上要求的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限,园区内分别设立了国土、工商、税务等办事机构,及时受理入园企业土地审批、工商注册、企业准入审批和税务登记等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
  下午,我们去了锦华物流园。
  物流园区位于市郊青坪镇,是灵江市的重要货运枢纽之一,是以商贸和生产配套服务、货运服务型为主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占地约三千亩,是集普货停放、危货停放、客运停放、城市配送、仓储及信息展示、物流培训和其他附属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
  物流园凭借优越的交通和区位条件,为入驻园区的物流及商贸企业、周边产业园区内的制造企业提供信息交易、零担专线、公共仓储、城乡及电商配送、公共停车、危化车停车及车辆检测、加气加油等物流公共服务,是具有货运枢纽特征的现代化综合型物流中心。
  经过一天的考察学习,让我们大为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听取相关介绍和密集座谈,我们觉得建设园区必须抓住特色和创新两大关键要素。
  工业园给我们的整体感觉是,规模大、产业集聚,走出了一条精品发展路线,以装备制造、水电、建材等为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做到产业要素集聚混合,从原料到产品,都在园区解决,形成了统一封闭的小环境大集群。同时,管委会人才济济职责明确,部门划分设置合理,人才队伍高精尖,给出的优惠政策也是世所罕见。
  物流园也很有特色,紧紧抓住“高效”二字,应用现代通讯手段,实现智慧物流电子物流等功能,培养了一支业务精良反应迅速的管理队伍,用诚信和质量构筑发展基础,做到了专业贴心高效。
  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触深刻,一方面园区管委会通过制定出台大量优惠激励政策,从各地招商引资,落实政策,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为入驻企业想尽各种办法解除后顾之忧,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园区从先进制造及科技研发、服务业、人才等三个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平台服务、技术交流等各类鼓励措施,不断持续推动发展创新。
  另一方面,园区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构建了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张网络管服务”的“五个一”基层政府治理架构。
  看得出来,园区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管理经验,践行亲商服务理念,推动一站式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适应转型发展,严格依法规范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统筹建立人口、法人、地理三大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共享交换体系和数据服务平台。以“政务通、企业通、居民通”统一框架为引领,有效规范电子政务项目的集约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居民服务等政务管理服务事项网上审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学习了佳明区农博园,在那里找到了我们的影子,很快有了新的思路计划。
  考察学习结束后,考察团在我们单位聚到一块,开始反复研讨和交流,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相关工作随即进入了编制规划阶段。
  一周后,我和苗县长向郭书记提交了初步规划,请他审阅定版。
  规划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园区的总体定位是政达花椒产业示范基地。功能定位是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生态技术发展与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产业园区。依托我县花椒资源和种植优势,以花椒为主体,建立以种植、产品加工、科研、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花椒产业体系,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落实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利用灵江市新型工业化积淀的雄厚基础来反哺农业。以生态建设为指导,积极发展“三农”事业,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资源特征,创新一种适应我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我们把园区的战略定位为利用国家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规划”和省上全面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战略叠加优势,全力推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探索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业发展道路,引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的发展,最终建成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中部六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典型示范县。
  对发展策略又作了具体划分。生态农业策略方面,农业发展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最终不仅获得高品质的农产品,环境也得到了修复改善。
  区域合作策略方面,积极参与边界相互融合区域的合作分工,加强对其他县市的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扩大产业、需求、城乡、区域、要素等合作领域,做好与外部的协调发展。把握灵江两小时交通圈内九县市区的巨大市场,推动内部分工由产业分工逐步转向功能分工,引领和服务周边县市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输出科技、模式、理念。
  差异化土地利用策略方面,在空间尺度上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统筹人口分布、经济产业布局和国土开发格局,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整体上分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限制发展区三个部分。
  沟域经济发展策略方面,借鉴山区农业发展的最新理念,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作为小尺度环境改良和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先导实验。并根据全县实际情况提出三种沟域经济模式:以服务城市、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沟域经济区,以高效生产、生态修复为主的产业沟域经济区,以生态涵养、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沟域经济区。
  园区的空间布局是,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一心、一河、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具体为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沿黄河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北部设施农业组团、西部经济林果组团、南部绿色杂粮组团、东部生态畜牧组团。
  郭书记看到这份规划资料,被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愣在办公桌前,不停大口抽烟,盯着材料出神,似乎到了犹豫不定的关键时候。
  过了好一阵才问是谁做的,有没有征求过相关业界专家的意见建议,很怀疑这份资料的真伪和来由。
  苗县长笑了笑,对他说,是我主笔,和考察团所有人外加从省城邀请过来的行业领域专家,一同反复修改确定下来的,其中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才干,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
  郭书记连声惊叹,面露惊骇之色,起身对我们说,这份规划是他见过最完美的一份策划方案,其中有数据有图示,更重要的是还有前后对比、近期展望、远景谋划,做到了图文并茂远近结合,找准了我们县的优势和特色,充分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特点,切合实际,起点高落点低,贯彻了省上的政策要求,体现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而且巧妙借助了灵江市四大园区的发展基础和功能优势,战略高远,定位准确,为我们县今后几年十几年绘就了宏伟蓝图,必将为全县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和苗县长也很兴奋,没想到他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激动不已,感觉这次考察没有白费,成果丰硕。
  随后,郭书记带我们火速赶去灵江市找高书记、曲市长汇报。
  他们显然知道我们上次考察四大园区的真正目的,非常关注,仔细审阅那份规划草案。
  上万字的材料,他们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是逐字逐句看的。
  我们坐在一边,紧张等待,手心额头早急出了汗,没人敢打动他们的思绪,静静观望。
  高书记看完材料后,随即对曲市长说,立刻召集会议,把四个园区的管委会主任都叫上,准备连夜审议这份材料。
  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郭书记提交规划草案,我和苗县长列席参会,心快提到嗓子眼了。
  经过与会领导的充分讨论,规划草案获得原则同意。
  会后,办公室按照会议讨论意见,逐条修改,连夜形成正式报告,火速派人送去省里。
  当晚,我们住在灵江大酒店,天不亮,就在高书记和曲市长的带领下,一起赶赴省城,专为规划报批一事过去了。
  郭书记、苗县长和我等候在酒店房间,高书记和曲市长面见省领导,直到晚上十点,我们才一起返程回去。
  高书记对我们说,省里要专题研讨,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项目还在报批当中,回去后要严加保密,暂时不动声色,绝对不能外传出去,免得日后被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听出端倪,心中暗喜,连声保证绝对做好保密工作,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绝不给市里添麻烦造负担。
  回到家已是凌晨五点多了,经过连续一个多月时间的紧张工作,我连洗脚的力气都没有,悄悄爬上床,倒头大睡,直到下午三点多才醒来。
  父母不知我这段时间加班加点在忙什么,但不会追着问,理解我劳累过度,从不让我做家务,还是那么的体谅和疼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