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青玉也不矫情,点头道,“可以,到时候让这边的同志联系你们。不过这个钱我建议他们也不白拿,还是得找你们借。有借有还,这样基金会也会更长久,这边的同志也更知道珍惜资源。”
  她扶贫的原则就是自力更生,宁愿借,也不乐意白拿。
  因为她自信自己会带着老百姓发家致富,会富裕起来,也会又还款的能力。
  元归倒是不置可否。这基金会本来就是为青玉设置的,她怎么操作都可以。
  “还有别的困难吗?”
  “怎么可能没困难,每一步都有,不过我们都可以克服。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青山这些干部一定会成长起来的。”
  苏青玉十分自信道。
  元归笑道,“这次我过来的时候,康先生让我给你带话了,说是如果这边有合适的投资,随时可以找他。”
  苏青玉吃饭的动作一顿,然后问道,“他现在怎么这么积极啊,虽然之前的投资他也赚钱了,但是也没大赚。”
  “可能是想投资。他在华国的基础很薄弱,在国外的根基也开始动摇了。”元归对老康之前想让苏青玉当儿媳妇的事儿耿耿于怀,所以心里对他并不是很看得起。觉得他要胆子没胆子,要魄力没魄力。所以才会错过了改开的时候最好的那股东风。也因为他那不着调的儿子干的事情,所以他在国内很难得到大家族的支持。
  苏青玉道,“这样一来,那我可不能随便答应。”
  “不过如果能够双赢当然最好。”她也不想放过这笔投资。毕竟如今边州确实很需要。
  “这事儿先不着急,我的想法是等药材种植一批出来之后,我拿着样品去搞一个中草药投资会,到时候多吸引人来这边。”
  元归有些不满的看着她。
  苏青玉笑道,“怎么,你想掺和?”
  “这几年通讯发展还算不错,之前投入的钱,赚回来了一笔。”意思是他现在有钱搞投资了。
  苏青玉笑道,“但是我也知道,元华最近在和政府合作,在南方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事儿都上新闻了。你那钱可不够花。”
  说着,她在桌子底下捏了捏他的手,“你可是我的骄傲。”
  虽然两人没和以前那样一起合作,但是现在元华做的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而且也极为重要,苏青玉心里也与有荣焉。
  元归心里美滋滋的,反手抓住她的手,也捏了捏。“你需要的时候,我随时都在。”
  他只是想让她工作的更简单点。可看来,青玉比他想的更独立。
  吃完饭之后,苏青玉还是给老康先生打了个电话。
  毕竟人家都这么主动了,她不给点回应就有点过分。
  老康先生在电话里就恭喜她高升了。
  苏青玉笑道,“都是为人民服务,身上担子也更重了。”
  老康先生就道,“我知道边州,那地方经济可不怎么好,你责任确实大了。不知道边州有没有需要我们康莱投资的地方。”
  苏青玉道,“暂时没有,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展工作呢。”
  苏青玉就目前边州青山县的情况说了一遍。
  老康先生并没有放弃,反而对苏青玉说的建设一个中草药大城市很感兴趣。
  苏青玉觉得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干脆道,“那您要是方便的话,可以过来实地看看,我们再详谈。”
  “好,正好我手头上也没有什么工作。元归也在那边吧,到时候可以和他一起回南方。”
  挂了电话之后,苏青玉对元归说了这事儿,“看来老康先生真想投资。”
  元归道,“可能是因为儿子太不争气了。”儿子不争气,可不就想找个靠山吗?
  正在看故事书的元宝听到这话,就道,“元宝争气!”
  元归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轻轻嗯了一声。他的元宝哪怕不争气,他也会安排的好好的。
  因为苏青玉住在青山县委院子里,所以她家人来了的消息也很快被传开了。
  知道苏市长家里爱人和孩子来了,特别是当天下午难得没提前过来上班,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几天应该会放松点了。
  谁知道这口气还没松完,就彻底松不出来了。
  这位苏市长压根没有放松的想法,依然和之前一样,除了中午吃饭时间会在家里多休息一会儿,其他时间依然就和陀螺一样的。会是一场场开,还要下去检查监督工作。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次建设学校的钱算是有了点着落了,元华基金会愿意给他们借钱建学校。这可让青山县教育局的同志心里轻松多了。
  苏青玉道,“这笔钱你们尽快去借出来用于建设学校。专款专用,可不能和之前那样挪用了。谁要是动了一分钱,我找谁。”
  教育局局长立马保证一定会把每一分钱落实到位。
  苏青玉问道,“基层思想工作做的怎么样?”
  “还,还没开展,我们这边还要统计临时能够腾出来用于学习的场地有多少。”
  苏青玉眉头微皱,“先统计入学人数,有多少人,就腾出多少位置!以人为主。实在差位置,咱这政府大楼都可以让出来。”
  教育局局长立马会意了,他这一直依照资源来接纳学生,但是苏市长的意思就是要根据学生人数来调配资源。
  看来这苏市长真是重视教育啊,不止是随便说说而已,也不是为了完成扶贫任务。
  作为搞教育的,他心里顿时激动起来,有什么能比领导重视自己的工作更鼓舞人呢。
  以前是觉得资源也不够,县里也不算重视,他当然也就凑合着来了。
  可是现在领导这么大力支持,态度还这么坚定,那就不一样了。
  他顿时满脸肃然道,“苏市长,我保证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尽量让孩子们都来上学,争取适龄儿童都可以入学。”
  第449章 第449章
  苏青玉给教育局局长出了个主意, 现在正好各个工厂也在建设中了,以后也是要面对各个镇招工的。所以就给他们下面各个村干部提要求。思想工作做得好,入学率高的, 以后招工会优先考虑那个村的年轻人。
  工厂招工, 当然要重点挑思想觉悟高的同志了。
  而且招工的重点是现在在基层帮忙的各个村临时工。
  “各个部门都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把各自工作完成的更好。致富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总目标。”
  这下子教育局局长更有底气了。回去之后, 二话没说就下正式通知, 让各个镇进行劝学思想工作。
  鼓励适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
  “这本来是硬性要求,现在上面领导愿意开出这么多好条件, 这要是还不能完成任务, 那就是你们的失职!”
  镇领导们干劲儿又安排下面干部来开会,宣布这个消息。
  各村干部们一个个的都觉得这脑袋不够用了。
  土地的事儿还在忙活呢, 这教育又来了。
  这念书不念书的不都一样吗?在村里也不用认识几个字。
  知道这些老干部的性子, 镇长直接拍桌子了, “已经在建药材厂了,到时候是要招工的,上面说了,哪个村子入学率高, 到时候重点招聘哪个村子的年轻人!”
  这消息出来就不一样了,基层老村长们立马围着镇长打听这个厂子是干什么的, 福利待遇怎么样。
  这些老干部们总比那些村民们有见识一些,知道这出来当工人是难得的机会。
  以后能在镇上落户就更好了。
  他们虽然自己不能来了, 可村子里也有比较亲近的人家。自家也有晚辈。这可不得打听吗?
  “具体什么样不知道,但是规模肯定是很大的, 市里督办的能小吗?反正这是机会, 看你们自己争不争气了。”
  听到镇领导这么说, 大家高兴的不得了。觉得政府搞的大厂子,以后福利待遇肯定不差的。
  这个得好好搞,回去了就和把这任务交给下面去办了,好好的做思想工作,送孩子去念书去。
  免费的书不念,那就是傻子。
  以前自家花钱都送孩子去念了呢。
  这会儿基层老百姓还在为了承包土地的事儿忙活着。各家各户要将已经收成上来的土地报给队里,从这一刻起就算是承包时间了。
  而且还要报名参与种植草药,这样以后他们就算是政府请的草药种植工人了。
  他们听到队里那些年轻的临时工们给算了一笔账,这一年下来,得的钱可比之前自己种庄稼要多,而且还保险。
  唯一让他们不满足的是,家里的孩子不能够参与种植,拿不到工资。只能以后帮着搭把手。
  可是帮着自己家里干活,怎么样都行,现在免费给公家干活,总觉得亏了。
  所以这些农民同志们有些不知道怎么安排家里的这些孩子了。闲着也看不过去,忙着也不划算。
  好些人就想走村里的路子,把自家孩子的年龄改改,看看能不能参与种植,多拿一分钱。
  就在这会儿这消息宣传开来,可算是给这些农民同志多了一个选择了。
  免费入学,进了学校可以参与手工制作,拿工钱。
  免费入学这个吸引力还不够大,关键后面那条,拿工钱才具有吸引力。
  好些家里有孩子的还主动去咨询这事儿。
  已经有了一些干部派头的年轻临时工们这会儿就耐心解释了,“就是去了学校上学,学校会组织学生参与工作,然后给发工钱。不去上学的就没这待遇。不过年龄也有限制,十岁以上才行,怕太小了干不好活。”
  “那十岁以下咋安排啊?”
  “十岁以下就上学,也是免费入学的。文件上说了,从今年开始,如果没按时入学的,以后进了学校也没资格参加工作。”
  这就一下子打消了这些家长们让孩子等十岁再入学的心思了。
  年轻临时工劝道,“反正是免费入学的,还有人给带孩子,干什么不送孩子去上学?”
  不怪他们不卖力,主要是老干部说了,念书的孩子多,以后他们有机会去镇上当工人。
  这几天跟着干部们干活,他们就没下地,干的都是笔杆子的工作。
  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干农活和拿笔杆子的不同了。不用风吹日晒,关键是还体面。
  曾经没啥见识的年轻村民,这会儿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期望了。想要去当体面的工人。所以只有更卖力的工作,让村子里的孩子都去念书,他们机会就多了。
  有了他们的劝说,各家各户有孩子的倒是都意动了。
  孩子住读,女娃子送去念书,主要是为了做工赚钱。年龄小的儿子正好没人带,送学校去学几个字。虽然说要自带伙食,可是听说只带两顿,学校包一顿。这还省下一顿饭的口粮了。
  这么一算还挺划算。
  老村长也在村子里溜达,大声嚷嚷,“有孩子的必须送孩子去上学。咱老百姓要响应国家号召,要参加教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