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
“金将军?”
“末将在!”中将军金奂跟着走出。
严初咬牙切齿地说道:“明将军,本王命你为主帅,金将军为副帅,你二人统兵五十万,即可出发,前往北地,势必要全歼杜基贼军,不得有误!”
第537章
“末奖遵命!”明啸天和金奂双双插手领令。
严初一下子要调动五十万的大军,算是下了狠心。
这时,魏征暗皱眉头,无缘无故,杜基突然发兵,此事诡异啊!杜基是什么国家?甚至连国家都算不上,只是个小小的城邦,全国上下的兵力加到一起恐怕也不足二十万,杜基竟然敢与宁国为敌,难道杜基国王疯了?杜基城邦的人都疯了不成?魏征深吸口气,说道:“大王且慢,这次杜基城邦无缘无故的出兵我国,实在诡异,恐怕其中有诈啊!大王若是调动五十万大军北上,都城空虚,万一发生意外……”
没等魏征把话说完,严初反问道:“其中有什么诈?都城这边又会发生什么意外?”
“万一……万一这时风国突然出潼门,进兵河东怎么办?”魏征顾虑重重地说道。
“哈哈……”张志弘闻言突然仰面大笑起来,用眼角余光白了魏征一眼,反问道:“魏将军别忘了,大王在河东还囤有二十万之多的重兵呢!另外,就算调走五十万的大军,都城还有四十万将士可用,魏将军你担心什么?”
“但留守都城的四十万将士大多都是新兵……”
魏征还要解释,张志弘挥手说道:“风军如果敢来,以我国六十万的兵力,定会让它有来无回,再者说,风军它根本就来不了,现在风国境内水患严重,粮食奇缺,军中无粮,风军怎么作战?还有,魏将军可曾听闻风军有异动的迹象吗?没有!现在风军的主力还停留在盐城,你凭什么判断风军会来进攻我国的河东地区?”
张志弘口若悬河,把魏征也说了个哑口无言。魏征说风军会进攻河东,完全是身为将领的直觉和凭空猜测,并无真凭实据,现在被张志弘这么一质问,他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魏征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张志弘得意的一笑,对严初拱手说道:“大王,风军断然不会进攻河东,即便要来进攻河东,大军的调动也耗费时日,我军也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准备,大王对此不用忧虑。”
严初点点头,虽然他十分看重魏征,也很重视魏征的意见,不过从内心来讲,他也不认为风国有突然出兵的可能,在国内受灾,粮草短缺的情况下强行出兵的,由古至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他看向魏征,问道:“魏将军,你认为风国对我国出兵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魏征如实地摇摇头,说道:“末将不知道,不过,末将只是觉得杜基的举动太过于反常,令人生疑!”
张志弘接道:“蛮野之邦,未开化之民,有何常理可寻?微臣倒是觉得大王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不仅要歼灭入侵我国的蛮军,还应顺势攻入蛮邦之内,让杜基割让领地,并向我国赔偿金银。”
“恩!”严初大点其头,说道:“就依爱卿之见!”说着话,他举目看向在还站在那里等候的明啸天和金奂二将。
明啸天和金奂一看严初的眼神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二人再不敢耽搁,插手施礼道:“大王,末将这就去点兵北上,灭胡虏,报国耻!”
见严初点了头,两人双双转身,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杜基偷袭宁国边境城镇,引得五十万宁国大军前去围剿,这事第一时间传回到风国盐城,接到情报的乐天高兴的一蹦多高,立刻赶往王宫,去见唐寅,将此事禀明。
唐寅闻讯之后自然也是异常兴奋,宁国一下子北上五十万大军,当真是天助我也!唐寅沉吟片刻,又问道:“目前宁都良州还留有多少军队?”
乐天正色说道:“据报,还有四十万宁军。”
唐寅吸口气,竟然还有四十万人的大军,宁国的军力确实是够强盛的,这四十万人再加上河东囤积的二十万宁军,共有六十万之多,己方四十万对敌六十万,又是异地作战,形势也不容乐观啊!
看唐寅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乐天笑道:“大王不用担心,藏于良州的兄弟已经探明,留守良州的四十万宁军大多都是刚招入伍的新兵,战斗力不强,以前也没上过战场,即便有四十万人,也不足为惧!”
“原来如此!”唐寅眨眨眼睛,仰面大笑,过了一会,他眯缝着眼睛,幽幽说道:“现在,是轮到宁国还债的时候了!”
杜基的兵力是不多,但却精锐,尤其是杜基的重装骑兵,简直就是宁军的噩梦。重装骑兵根本不惧宁军的箭阵,一旦冲锋起来,连拒马都不怕,往往是马腹顶着拒马向前推进。由于宁国和杜基一直友好,边境并未囤积重兵防守,杜基突然入侵,势如破竹,守城的宁军无力抵抗。未出三日,杜基已连下宁国六座城池,几乎要把宁国北部整整一个郡都吞并掉。
最后,其郡的郡守将全郡的宁兵都聚集到一起,组成三万人的军队,拉开架势,要与杜基军展开一场正面决战。如果这三万人都死守城池,或许还能挡一挡杜基军,可是做正面较量,无疑是拿己方之短去碰敌人之长。
三万宁军在郡守的亲自指挥下,与一支正向南侵的五万杜基军狭路相逢,双方在平原上展开交锋。刚开始,杜基军是步兵列着方阵向前推进的,可是在宁军的箭阵下,杜基军损失甚巨,步兵方阵也被硬生生的射退回去。而后,杜基军使出撒手锏,将五千重装骑兵派上战场打头阵。
宁国与杜基没有打过仗,对杜基军的特点也毫不熟悉,见对方只派出五千骑兵来冲击己方的阵营,郡首笑了,认为对方是以卵击石,就连傻子都明白,骑兵是步兵的克星,而弓兵则是骑兵的克星,己方的将士冲锋陷阵或许不行,但用弓箭都是一流好手,对方用骑兵打头阵,这就是给己方将士做箭靶子用的嘛!
等杜基骑兵已足足冲锋过半的时候,郡首才不急不缓地下达放箭的命令,可是宁军不放箭还好点,这一放箭,立刻看出不对劲了,他们赖以成名的箭阵用在杜基骑兵的身上根本不好使,对方仿佛都是铁人石塑一般,箭雨射在身上,叮当作响,但却伤不到人家分毫。
这时候,郡首大惊失色,头发丝都快竖立起来,连忙又改变命令,让将士们射敌人的战马。重装骑兵的骑士盔甲厚,战马的盔甲更厚,尤其是战马前方,甲叶都加厚好几分,任凭你阵箭多么犀利,也无法射穿这么厚的甲叶。
射人无用,射战马也无用,这下郡首傻眼了,可是战场上的敌人又哪会给你考虑应对之策的时间,很快,杜基重装骑兵就冲到宁军阵营前,不用动手,仅仅是骑兵冲出人群中,一走一过之间就踩死踩伤、撞死撞伤无数,三万的宁军瞬时间乱成一团。
这时候,杜基的步兵再次上阵,四万余众的步兵呈扇形分开,将三万宁军团团包围,接着合力围攻。昊天帝国把莫非斯联邦成为蛮邦并非没有道理,莫非斯联邦虽然落后,但民风异常好斗,贴身近战打起来,其将士和野人、猛兽无异,手中的武器、拳脚、牙齿但凡是能使用的统统都会用上,光是气势就足可以压到对手。
此战宁军打的甚惨,阵营里有重装骑兵横冲直撞,阵营外有敌人步兵猛攻,士卒们倒下一片又一片,还不到半个时辰,三万的宁军就只剩下万余人。
见此仗已不能再打下去了,郡首放弃抵抗,下令让下面存活的将士全部放下武器,向杜基军投降。
按理说,对失去斗志的降军通常都是不杀的,但杜基方面明白,己方深入宁国境内,想要自保就必须得消灭宁国的有生力量,再者说,一直向南推进的杜基军也无法带上这许多的俘虏。杜基方面的将领一点没客气,将投降的万余名宁军连同该郡的郡首在内,全部处死。
此战就是令宁国上下刻骨铭心的上方郡之战。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宁国整个上方郡已彻底失去抵抗杜基军的力量,这时候,上方郡已然落入杜基之手。杜基军占领上方郡,立刻展开野蛮的收刮,和当初贝萨军入侵风国境内的形势差不多,见什么抢什么,宁国的金银财宝被杜基军成车成批的拉回国内,另外,上方郡的百姓也未能幸免,杜基军见到老弱病残一律杀掉,见到年轻的男子和女子就抢,运回国内卖做奴隶。
一时间,宁国的上方郡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而同时,由上将军明啸天和中将军金奂所统帅的五十万精锐宁军正在全速向上方郡急行。
边境的告急文书象走马灯似的不停的传到良州的王宫,看着一封封急报,严初能想象出边境百姓所受的苦难,他恨不得自己能肋生双翅,直接飞到上方郡,与蛮兵决一死战,但是他的背后生不出翅膀,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也无法轻率离都,参与前线的战斗。
这,或许就是他与唐寅的不同之处,这时候,同为一国之君的唐寅已开始打点行装,为自己动身前往潼门做着准备。
第538章
现在杜基已正式与宁国展开交锋,而风国境内却还是风平浪静,丝毫不见有出兵的动静,杜基国王阿尔登·艾伦瑞奇这时候已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心中有数,以杜基的国力,打宁国个措手不及倒是绰绰有余,一旦碰上宁国的主力中央军,杜基的这点兵力,被人家一走一过就能踏平。他连续数次召见唐寅派来的使节张方,询问他风国到底什么时候出兵宁国。
现在张方心中也没底,他早已经把约定出兵的时间回报给唐寅了,但唐寅硬是不出兵,他能有什么办法?心中是这么想的,但话可不能这么说,张方给阿尔登·艾伦瑞奇的答复是风国境地水患严重,至于什么时候出兵宁国,未可知。
对这种模糊不清的回答阿尔登·艾伦瑞奇哪能满意,这时候,杜基王廷的内部也出现对国王决策不满的声音,许多大臣认为阿尔登·艾伦瑞奇轻信唐寅的花言巧语,贸然出兵宁国,导致目前杜基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现在杜基即便退兵宁国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如果前方传回失利的消息,阿尔登·艾伦瑞奇的王位立刻就会变的岌岌可危。
风历九月十一日,风国终于有了动静,风军中央军在风都盐城展开大阅兵。
这场阅兵称得上是盛况一时、空前绝后,统计不清楚有多少风军将士参加,当时盐城内被清一色的风旗所覆盖,参与阅兵的将士由北门进入盐城,穿过主道,直奔王宫,等到王宫的北门时,队伍改变方向,绕过王宫,从王宫的正门也就是南门齐齐走过。
参与阅兵的风军将士称得上兵强马壮,走在前面的是马队。风国的骑兵向来不强,风国多山地水泽,也不出产良马,不过自唐寅掌管天渊军以来,一直在大肆购买军马,所花费的金银已不计其数。现在风军的战马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从莫国购买的战马,骑莫马的大多都是轻骑兵,以速度见长,善于做近距离的偷袭和冲锋,另一类是从贝萨购买的帕布马,骑帕布马的多为重装骑士,身上的盔甲和所持的武器要比轻骑兵沉重得多。帕布马没有莫马的速度,但是强壮,善于长途跋涉,适合在远距离征战中使用。
看到风军的马队列着整齐划一的方阵缓缓走过,前来围观的风国百姓们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呼喊声,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以前的阅兵基本都是在校军场内,只要君主、大臣们才能看到,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现在唐寅把阅兵拉到城内来,也算是开了昊天帝国的先河。
这时,唐寅也在满朝文武大臣们的簇拥下缓缓走到王宫的宫墙之上,举目向下眺望,看着黑压压一片、一眼都望不到边的马队,他心中也甚是自豪,再向远望,则是无边无沿的百姓,唐寅草草估算一下,前来观看阅兵的百姓少说也有几十万之多。他不知道的是,现在连王宫以外的主道两侧都聚集有无数的风国百姓,称得上是万人空巷。
骑兵方队过后,是弓兵方队,其实目前的风军是不分弓兵和近战兵的,士卒们拿起弓箭就是弓兵,换上刀剑就是近战兵,不过为了让阅兵完整,邱真还是分出一部分士卒做弓箭兵。
等弓箭兵过去,随后是弩兵方阵。在这个弩机还不盛行的时代,唐寅倒是起到了把弩机发扬光大的作用,他称王之后,特意为玄望成立了军械司,给了玄望明确的官职,又分给他充足的人手、材料和场地,专供他研制军械所用。
现在风国的弩机已开始量产,大批的装配到各军将士手中。
跟在弩兵后的是军械后勤军,这个方阵就不是以人为主了,其中全是大型的攻击器械,抛石机、冲车、霹雳车、破城弩、破军弩等等应有尽有,有不少百姓毕生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些东西,每当一辆大型器械从面前经过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声。
走在最后的,也是阅兵的压轴大戏,近战步兵。无论战马有多神速,弓弩有多犀利,大型军械有多霸道,最后实现彻底击垮对手和全面占领的还得靠近战步兵。近战步兵才是战场上永恒不便的主角。
风军的近战步兵以战斗骁勇而举世闻名,也被称之为虎狼之师。近战步兵的方阵还没到王宫前,远远的就已先听到沉闷厚重的脚步声,风军将士步伐之整齐,向前迈进时几乎发出的是一个声音,与其相伴的是地面的震动。
轰、轰、轰——这时候,王宫内外突然神奇般地安静下来,只剩下步兵方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人们下意识地伸长脖子,纷纷向着街头方向翘脚张望,当步兵方阵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场上顿时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向步兵方阵看去,旗帜招展,绣带飘扬,黑甲红缨,刀戈如林。向上看猩红一片,向下看则黑压压一片,黑红相见,这就是风军的特征。
“风、风、大风、大风——”
步兵走过王宫正门,将士们齐齐呐喊,喊声立刻渲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宫外的百姓们跟着喊,宫内的侍卫、大臣也跟着喊,此时人们激动的情绪也达到阅兵的最*。
风国的大阅兵,传到杜基那里,以阿尔登·艾伦瑞奇为首的杜基王廷都傻眼了,人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己方已按照当初的约定侵入宁国境内,和承诺与他们联手对宁的风国大军竟然还留在盐城内,就算是即刻出兵也得等个把月才能到宁地啊!这时候,连阿尔登·艾伦瑞奇都觉得自己确实是被唐寅骗了。同样的消息传到宁国王廷,以严初为首的宁国君臣无不暗松口气,风国的主力还留在盐城,己方的东境是无忧了,现在正好可以专心对付北面那个不知死活的杜基城邦。
哪知事情刚过三天,风国朝廷突然张贴出讨逆告示,称宁国先强占风国领地河东地区,而后又勾结风国内贼钟天,害死先王展华,篡改风国国号,企图使风国成为宁国的附属国,所做所为,人神共愤,现任君主唐寅为报先王被害之仇、痛失国土之恨,正式向宁国宣战。
这封讨逆诏书公布出来,风国上下一片哗然,人们倒不是反对对宁宣战,而是觉得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事先没听到一点风声。风国突然对宁宣战,也令宁国朝野大感意外,不知道风王唐寅吃错了什么药,在国内受灾的情况下还敢对宁宣战,这不是找死吗?
宁国大臣们还拿此事当成笑柄开玩笑,说扫平杜基之后,等大军撤回来后,再顺势攻入风地,灭灭唐寅的气焰。
就在风国颁布讨逆诏书的第二天,四十万的风军已悄然无声的开出潼门,进入河东地区。
早在风国阅兵结束的当天,唐寅就悄悄离开了风都盐城,带着麾下的将领、谋士们骑快马直奔潼门。一路上众人风餐露宿,几乎没怎么停歇,从盐城到潼门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到了潼门之后,唐寅与麾下众人好好休息了一个晚上,等到翌日凌晨,唐寅召集众将,将进攻的具体细节又详细商议了一番,随后开早饭,全军出击。
第一波出来的是以子缨为首的天鹰军,天鹰军做为前军,即没打小夏,又没攻丰城,而是从二城的中间缓缓而过,向河东的腹地深入。
天鹰军之所以行军缓慢,这是唐寅刻意安排的,其目的是引小夏和丰城的驻军来攻,这二城各有驻军十万,真死守城池的话,即便有平原军和三水军去打恐怕也不容易打下来,如果能把这二十万人从城中引出,在平地上交战,己方取胜将不费吹灰之力。
唐寅算计的挺好,但小夏和丰城皆未上当。
驻守小夏十万宁军的统帅是宁中将军吴焕,这人的胆小怕事是出名的,而且对严初极为畏惧,当初严初给他的指令是,驻守小夏,没有他的旨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不得率军出城。严初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主要怕下面的将领们贪功心切,贸然去攻潼门,目前潼门有风军二十万人镇守,坚固如铜墙铁壁,己方若出兵进攻,非但打不下来,还会徒增伤亡。
吴焕可不知道严初是什么目的,他只记住大王让自己驻守小夏不得出城的命令了。这时候,下面探马来报,突然发现一支十万人左右的风军突然进入河东,并正从小夏和丰城之间缓慢经过。
听闻这个消息,吴焕麾下的众将们大喜,风国来了十万人,而且走的还是小夏与丰城之间,这不正是两面夹击风军、立下奇功的好机会吗?众将当即向吴焕请战,请求他通知驻守丰城的中将军严责,两面出兵,夹击风军。
听闻下面众将的请缨,吴焕脑袋摇的象拨浪鼓似的,他幽幽说道:“大王有令,命我等在此坚守不出。现在我若出兵,就算能立下奇功也是抗命,弄不好要掉脑袋的,我现在不出兵,就是遵从王命,管他风军去哪,都和我没有关系了。”
第539章
听完吴焕这番话,下面的众将鼻子都差点气歪了,这是一军统帅该说的话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连这点魄力都没有,当初你还投什么军啊?
但吴焕是主将,他不同意出战,下面的将士们也没有办法。
另一边,驻守丰城的十万宁军主将是中将军严责,严责也接到和吴焕同样的王命,驻守丰城,不准外出,但是他的胆子可比吴焕大多了,而且他与严初还是宗亲,就算抗命,也不怕什么。听说有十万风军从小夏和丰城的中间经过,严责高兴的一蹦多高,自己正愁着无仗可打呢,风军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他立刻就要传令,出城迎击风军。
别看严责头脑发热,有些忘乎所以,但他的副将可不同寻常,此人名叫王懿,是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劝阻严责道:“将军,风军来的蹊跷,如果风军真想偷袭河东,不可能只派十万人前来,也不可能缓速进军,更不可能大张旗鼓的从我们两座囤有重兵的城池中间走,以末将来看,其中十之八九有诈,风军这么做,很可能是故意引我军出城进攻,将军可不要上了风贼的当啊!”
啊!严责闻言,吸了口凉气,头脑立刻冷静下来。他能做到中将军的头衔,也并非全靠是严初宗亲的关系,他自己也是有些能力的,现在被王懿这么一提醒,他暗暗点头,有道理啊,这支风军来的确实蹊跷!
他问道:“王老将军,那依你之见呢?”
王懿正色说道:“我军坚守不出,静关其变,另外,将军应马上传书给大王,等大王的旨意行事。”
“对、对、对!老将军所言有理!”严责连连点头,随后他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叫来一名部下,说道:“你立刻去给小夏的吴将军传信,让他坚守小夏,不可轻易出击。”
还没等那人答应,王懿呵呵一笑,摆手说道:“不用了。”
“怎么?”严责不解地看着他。
王懿笑道:“吴将军向来谨慎,他若出击,肯定会事先传报于将军,请将军随他一起进攻风军,可是直到现在吴将军的信报都未到,说明他也放弃进攻风军的打算了。”王懿太了解吴焕了,说他谨慎那是恭维客气,实际上是胆小怕事的很,就算借他十个胆子,吴焕也不敢单独迎战风军。
听完王懿的话,严责也笑了,点点头,对刚叫过来的那名部下一挥手,说道:“你下去吧!顺便传令我军将士,各部坚守城池,谨防风军偷袭,没有我的将领,谁敢轻率出战,一律军法处置!”
“是!将军!”那名偏将插手施礼,急匆匆而去。
唐寅使出引蛇出洞之策,小夏的宁军统帅吴焕是不敢违抗君令没有出城,而丰城宁军统帅严责是受麾下副将王懿的劝阻没有出兵进攻,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唐寅倒是也不在意,见宁军没有上当,自己统帅直属军也出了潼门,同时,平原军和三水军分别向小夏和丰城而去。
“末将在!”中将军金奂跟着走出。
严初咬牙切齿地说道:“明将军,本王命你为主帅,金将军为副帅,你二人统兵五十万,即可出发,前往北地,势必要全歼杜基贼军,不得有误!”
第537章
“末奖遵命!”明啸天和金奂双双插手领令。
严初一下子要调动五十万的大军,算是下了狠心。
这时,魏征暗皱眉头,无缘无故,杜基突然发兵,此事诡异啊!杜基是什么国家?甚至连国家都算不上,只是个小小的城邦,全国上下的兵力加到一起恐怕也不足二十万,杜基竟然敢与宁国为敌,难道杜基国王疯了?杜基城邦的人都疯了不成?魏征深吸口气,说道:“大王且慢,这次杜基城邦无缘无故的出兵我国,实在诡异,恐怕其中有诈啊!大王若是调动五十万大军北上,都城空虚,万一发生意外……”
没等魏征把话说完,严初反问道:“其中有什么诈?都城这边又会发生什么意外?”
“万一……万一这时风国突然出潼门,进兵河东怎么办?”魏征顾虑重重地说道。
“哈哈……”张志弘闻言突然仰面大笑起来,用眼角余光白了魏征一眼,反问道:“魏将军别忘了,大王在河东还囤有二十万之多的重兵呢!另外,就算调走五十万的大军,都城还有四十万将士可用,魏将军你担心什么?”
“但留守都城的四十万将士大多都是新兵……”
魏征还要解释,张志弘挥手说道:“风军如果敢来,以我国六十万的兵力,定会让它有来无回,再者说,风军它根本就来不了,现在风国境内水患严重,粮食奇缺,军中无粮,风军怎么作战?还有,魏将军可曾听闻风军有异动的迹象吗?没有!现在风军的主力还停留在盐城,你凭什么判断风军会来进攻我国的河东地区?”
张志弘口若悬河,把魏征也说了个哑口无言。魏征说风军会进攻河东,完全是身为将领的直觉和凭空猜测,并无真凭实据,现在被张志弘这么一质问,他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魏征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张志弘得意的一笑,对严初拱手说道:“大王,风军断然不会进攻河东,即便要来进攻河东,大军的调动也耗费时日,我军也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准备,大王对此不用忧虑。”
严初点点头,虽然他十分看重魏征,也很重视魏征的意见,不过从内心来讲,他也不认为风国有突然出兵的可能,在国内受灾,粮草短缺的情况下强行出兵的,由古至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他看向魏征,问道:“魏将军,你认为风国对我国出兵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魏征如实地摇摇头,说道:“末将不知道,不过,末将只是觉得杜基的举动太过于反常,令人生疑!”
张志弘接道:“蛮野之邦,未开化之民,有何常理可寻?微臣倒是觉得大王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不仅要歼灭入侵我国的蛮军,还应顺势攻入蛮邦之内,让杜基割让领地,并向我国赔偿金银。”
“恩!”严初大点其头,说道:“就依爱卿之见!”说着话,他举目看向在还站在那里等候的明啸天和金奂二将。
明啸天和金奂一看严初的眼神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二人再不敢耽搁,插手施礼道:“大王,末将这就去点兵北上,灭胡虏,报国耻!”
见严初点了头,两人双双转身,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杜基偷袭宁国边境城镇,引得五十万宁国大军前去围剿,这事第一时间传回到风国盐城,接到情报的乐天高兴的一蹦多高,立刻赶往王宫,去见唐寅,将此事禀明。
唐寅闻讯之后自然也是异常兴奋,宁国一下子北上五十万大军,当真是天助我也!唐寅沉吟片刻,又问道:“目前宁都良州还留有多少军队?”
乐天正色说道:“据报,还有四十万宁军。”
唐寅吸口气,竟然还有四十万人的大军,宁国的军力确实是够强盛的,这四十万人再加上河东囤积的二十万宁军,共有六十万之多,己方四十万对敌六十万,又是异地作战,形势也不容乐观啊!
看唐寅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乐天笑道:“大王不用担心,藏于良州的兄弟已经探明,留守良州的四十万宁军大多都是刚招入伍的新兵,战斗力不强,以前也没上过战场,即便有四十万人,也不足为惧!”
“原来如此!”唐寅眨眨眼睛,仰面大笑,过了一会,他眯缝着眼睛,幽幽说道:“现在,是轮到宁国还债的时候了!”
杜基的兵力是不多,但却精锐,尤其是杜基的重装骑兵,简直就是宁军的噩梦。重装骑兵根本不惧宁军的箭阵,一旦冲锋起来,连拒马都不怕,往往是马腹顶着拒马向前推进。由于宁国和杜基一直友好,边境并未囤积重兵防守,杜基突然入侵,势如破竹,守城的宁军无力抵抗。未出三日,杜基已连下宁国六座城池,几乎要把宁国北部整整一个郡都吞并掉。
最后,其郡的郡守将全郡的宁兵都聚集到一起,组成三万人的军队,拉开架势,要与杜基军展开一场正面决战。如果这三万人都死守城池,或许还能挡一挡杜基军,可是做正面较量,无疑是拿己方之短去碰敌人之长。
三万宁军在郡守的亲自指挥下,与一支正向南侵的五万杜基军狭路相逢,双方在平原上展开交锋。刚开始,杜基军是步兵列着方阵向前推进的,可是在宁军的箭阵下,杜基军损失甚巨,步兵方阵也被硬生生的射退回去。而后,杜基军使出撒手锏,将五千重装骑兵派上战场打头阵。
宁国与杜基没有打过仗,对杜基军的特点也毫不熟悉,见对方只派出五千骑兵来冲击己方的阵营,郡首笑了,认为对方是以卵击石,就连傻子都明白,骑兵是步兵的克星,而弓兵则是骑兵的克星,己方的将士冲锋陷阵或许不行,但用弓箭都是一流好手,对方用骑兵打头阵,这就是给己方将士做箭靶子用的嘛!
等杜基骑兵已足足冲锋过半的时候,郡首才不急不缓地下达放箭的命令,可是宁军不放箭还好点,这一放箭,立刻看出不对劲了,他们赖以成名的箭阵用在杜基骑兵的身上根本不好使,对方仿佛都是铁人石塑一般,箭雨射在身上,叮当作响,但却伤不到人家分毫。
这时候,郡首大惊失色,头发丝都快竖立起来,连忙又改变命令,让将士们射敌人的战马。重装骑兵的骑士盔甲厚,战马的盔甲更厚,尤其是战马前方,甲叶都加厚好几分,任凭你阵箭多么犀利,也无法射穿这么厚的甲叶。
射人无用,射战马也无用,这下郡首傻眼了,可是战场上的敌人又哪会给你考虑应对之策的时间,很快,杜基重装骑兵就冲到宁军阵营前,不用动手,仅仅是骑兵冲出人群中,一走一过之间就踩死踩伤、撞死撞伤无数,三万的宁军瞬时间乱成一团。
这时候,杜基的步兵再次上阵,四万余众的步兵呈扇形分开,将三万宁军团团包围,接着合力围攻。昊天帝国把莫非斯联邦成为蛮邦并非没有道理,莫非斯联邦虽然落后,但民风异常好斗,贴身近战打起来,其将士和野人、猛兽无异,手中的武器、拳脚、牙齿但凡是能使用的统统都会用上,光是气势就足可以压到对手。
此战宁军打的甚惨,阵营里有重装骑兵横冲直撞,阵营外有敌人步兵猛攻,士卒们倒下一片又一片,还不到半个时辰,三万的宁军就只剩下万余人。
见此仗已不能再打下去了,郡首放弃抵抗,下令让下面存活的将士全部放下武器,向杜基军投降。
按理说,对失去斗志的降军通常都是不杀的,但杜基方面明白,己方深入宁国境内,想要自保就必须得消灭宁国的有生力量,再者说,一直向南推进的杜基军也无法带上这许多的俘虏。杜基方面的将领一点没客气,将投降的万余名宁军连同该郡的郡首在内,全部处死。
此战就是令宁国上下刻骨铭心的上方郡之战。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宁国整个上方郡已彻底失去抵抗杜基军的力量,这时候,上方郡已然落入杜基之手。杜基军占领上方郡,立刻展开野蛮的收刮,和当初贝萨军入侵风国境内的形势差不多,见什么抢什么,宁国的金银财宝被杜基军成车成批的拉回国内,另外,上方郡的百姓也未能幸免,杜基军见到老弱病残一律杀掉,见到年轻的男子和女子就抢,运回国内卖做奴隶。
一时间,宁国的上方郡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而同时,由上将军明啸天和中将军金奂所统帅的五十万精锐宁军正在全速向上方郡急行。
边境的告急文书象走马灯似的不停的传到良州的王宫,看着一封封急报,严初能想象出边境百姓所受的苦难,他恨不得自己能肋生双翅,直接飞到上方郡,与蛮兵决一死战,但是他的背后生不出翅膀,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也无法轻率离都,参与前线的战斗。
这,或许就是他与唐寅的不同之处,这时候,同为一国之君的唐寅已开始打点行装,为自己动身前往潼门做着准备。
第538章
现在杜基已正式与宁国展开交锋,而风国境内却还是风平浪静,丝毫不见有出兵的动静,杜基国王阿尔登·艾伦瑞奇这时候已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心中有数,以杜基的国力,打宁国个措手不及倒是绰绰有余,一旦碰上宁国的主力中央军,杜基的这点兵力,被人家一走一过就能踏平。他连续数次召见唐寅派来的使节张方,询问他风国到底什么时候出兵宁国。
现在张方心中也没底,他早已经把约定出兵的时间回报给唐寅了,但唐寅硬是不出兵,他能有什么办法?心中是这么想的,但话可不能这么说,张方给阿尔登·艾伦瑞奇的答复是风国境地水患严重,至于什么时候出兵宁国,未可知。
对这种模糊不清的回答阿尔登·艾伦瑞奇哪能满意,这时候,杜基王廷的内部也出现对国王决策不满的声音,许多大臣认为阿尔登·艾伦瑞奇轻信唐寅的花言巧语,贸然出兵宁国,导致目前杜基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现在杜基即便退兵宁国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如果前方传回失利的消息,阿尔登·艾伦瑞奇的王位立刻就会变的岌岌可危。
风历九月十一日,风国终于有了动静,风军中央军在风都盐城展开大阅兵。
这场阅兵称得上是盛况一时、空前绝后,统计不清楚有多少风军将士参加,当时盐城内被清一色的风旗所覆盖,参与阅兵的将士由北门进入盐城,穿过主道,直奔王宫,等到王宫的北门时,队伍改变方向,绕过王宫,从王宫的正门也就是南门齐齐走过。
参与阅兵的风军将士称得上兵强马壮,走在前面的是马队。风国的骑兵向来不强,风国多山地水泽,也不出产良马,不过自唐寅掌管天渊军以来,一直在大肆购买军马,所花费的金银已不计其数。现在风军的战马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从莫国购买的战马,骑莫马的大多都是轻骑兵,以速度见长,善于做近距离的偷袭和冲锋,另一类是从贝萨购买的帕布马,骑帕布马的多为重装骑士,身上的盔甲和所持的武器要比轻骑兵沉重得多。帕布马没有莫马的速度,但是强壮,善于长途跋涉,适合在远距离征战中使用。
看到风军的马队列着整齐划一的方阵缓缓走过,前来围观的风国百姓们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呼喊声,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以前的阅兵基本都是在校军场内,只要君主、大臣们才能看到,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现在唐寅把阅兵拉到城内来,也算是开了昊天帝国的先河。
这时,唐寅也在满朝文武大臣们的簇拥下缓缓走到王宫的宫墙之上,举目向下眺望,看着黑压压一片、一眼都望不到边的马队,他心中也甚是自豪,再向远望,则是无边无沿的百姓,唐寅草草估算一下,前来观看阅兵的百姓少说也有几十万之多。他不知道的是,现在连王宫以外的主道两侧都聚集有无数的风国百姓,称得上是万人空巷。
骑兵方队过后,是弓兵方队,其实目前的风军是不分弓兵和近战兵的,士卒们拿起弓箭就是弓兵,换上刀剑就是近战兵,不过为了让阅兵完整,邱真还是分出一部分士卒做弓箭兵。
等弓箭兵过去,随后是弩兵方阵。在这个弩机还不盛行的时代,唐寅倒是起到了把弩机发扬光大的作用,他称王之后,特意为玄望成立了军械司,给了玄望明确的官职,又分给他充足的人手、材料和场地,专供他研制军械所用。
现在风国的弩机已开始量产,大批的装配到各军将士手中。
跟在弩兵后的是军械后勤军,这个方阵就不是以人为主了,其中全是大型的攻击器械,抛石机、冲车、霹雳车、破城弩、破军弩等等应有尽有,有不少百姓毕生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些东西,每当一辆大型器械从面前经过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声。
走在最后的,也是阅兵的压轴大戏,近战步兵。无论战马有多神速,弓弩有多犀利,大型军械有多霸道,最后实现彻底击垮对手和全面占领的还得靠近战步兵。近战步兵才是战场上永恒不便的主角。
风军的近战步兵以战斗骁勇而举世闻名,也被称之为虎狼之师。近战步兵的方阵还没到王宫前,远远的就已先听到沉闷厚重的脚步声,风军将士步伐之整齐,向前迈进时几乎发出的是一个声音,与其相伴的是地面的震动。
轰、轰、轰——这时候,王宫内外突然神奇般地安静下来,只剩下步兵方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人们下意识地伸长脖子,纷纷向着街头方向翘脚张望,当步兵方阵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场上顿时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向步兵方阵看去,旗帜招展,绣带飘扬,黑甲红缨,刀戈如林。向上看猩红一片,向下看则黑压压一片,黑红相见,这就是风军的特征。
“风、风、大风、大风——”
步兵走过王宫正门,将士们齐齐呐喊,喊声立刻渲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宫外的百姓们跟着喊,宫内的侍卫、大臣也跟着喊,此时人们激动的情绪也达到阅兵的最*。
风国的大阅兵,传到杜基那里,以阿尔登·艾伦瑞奇为首的杜基王廷都傻眼了,人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己方已按照当初的约定侵入宁国境内,和承诺与他们联手对宁的风国大军竟然还留在盐城内,就算是即刻出兵也得等个把月才能到宁地啊!这时候,连阿尔登·艾伦瑞奇都觉得自己确实是被唐寅骗了。同样的消息传到宁国王廷,以严初为首的宁国君臣无不暗松口气,风国的主力还留在盐城,己方的东境是无忧了,现在正好可以专心对付北面那个不知死活的杜基城邦。
哪知事情刚过三天,风国朝廷突然张贴出讨逆告示,称宁国先强占风国领地河东地区,而后又勾结风国内贼钟天,害死先王展华,篡改风国国号,企图使风国成为宁国的附属国,所做所为,人神共愤,现任君主唐寅为报先王被害之仇、痛失国土之恨,正式向宁国宣战。
这封讨逆诏书公布出来,风国上下一片哗然,人们倒不是反对对宁宣战,而是觉得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事先没听到一点风声。风国突然对宁宣战,也令宁国朝野大感意外,不知道风王唐寅吃错了什么药,在国内受灾的情况下还敢对宁宣战,这不是找死吗?
宁国大臣们还拿此事当成笑柄开玩笑,说扫平杜基之后,等大军撤回来后,再顺势攻入风地,灭灭唐寅的气焰。
就在风国颁布讨逆诏书的第二天,四十万的风军已悄然无声的开出潼门,进入河东地区。
早在风国阅兵结束的当天,唐寅就悄悄离开了风都盐城,带着麾下的将领、谋士们骑快马直奔潼门。一路上众人风餐露宿,几乎没怎么停歇,从盐城到潼门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到了潼门之后,唐寅与麾下众人好好休息了一个晚上,等到翌日凌晨,唐寅召集众将,将进攻的具体细节又详细商议了一番,随后开早饭,全军出击。
第一波出来的是以子缨为首的天鹰军,天鹰军做为前军,即没打小夏,又没攻丰城,而是从二城的中间缓缓而过,向河东的腹地深入。
天鹰军之所以行军缓慢,这是唐寅刻意安排的,其目的是引小夏和丰城的驻军来攻,这二城各有驻军十万,真死守城池的话,即便有平原军和三水军去打恐怕也不容易打下来,如果能把这二十万人从城中引出,在平地上交战,己方取胜将不费吹灰之力。
唐寅算计的挺好,但小夏和丰城皆未上当。
驻守小夏十万宁军的统帅是宁中将军吴焕,这人的胆小怕事是出名的,而且对严初极为畏惧,当初严初给他的指令是,驻守小夏,没有他的旨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不得率军出城。严初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主要怕下面的将领们贪功心切,贸然去攻潼门,目前潼门有风军二十万人镇守,坚固如铜墙铁壁,己方若出兵进攻,非但打不下来,还会徒增伤亡。
吴焕可不知道严初是什么目的,他只记住大王让自己驻守小夏不得出城的命令了。这时候,下面探马来报,突然发现一支十万人左右的风军突然进入河东,并正从小夏和丰城之间缓慢经过。
听闻这个消息,吴焕麾下的众将们大喜,风国来了十万人,而且走的还是小夏与丰城之间,这不正是两面夹击风军、立下奇功的好机会吗?众将当即向吴焕请战,请求他通知驻守丰城的中将军严责,两面出兵,夹击风军。
听闻下面众将的请缨,吴焕脑袋摇的象拨浪鼓似的,他幽幽说道:“大王有令,命我等在此坚守不出。现在我若出兵,就算能立下奇功也是抗命,弄不好要掉脑袋的,我现在不出兵,就是遵从王命,管他风军去哪,都和我没有关系了。”
第539章
听完吴焕这番话,下面的众将鼻子都差点气歪了,这是一军统帅该说的话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连这点魄力都没有,当初你还投什么军啊?
但吴焕是主将,他不同意出战,下面的将士们也没有办法。
另一边,驻守丰城的十万宁军主将是中将军严责,严责也接到和吴焕同样的王命,驻守丰城,不准外出,但是他的胆子可比吴焕大多了,而且他与严初还是宗亲,就算抗命,也不怕什么。听说有十万风军从小夏和丰城的中间经过,严责高兴的一蹦多高,自己正愁着无仗可打呢,风军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他立刻就要传令,出城迎击风军。
别看严责头脑发热,有些忘乎所以,但他的副将可不同寻常,此人名叫王懿,是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劝阻严责道:“将军,风军来的蹊跷,如果风军真想偷袭河东,不可能只派十万人前来,也不可能缓速进军,更不可能大张旗鼓的从我们两座囤有重兵的城池中间走,以末将来看,其中十之八九有诈,风军这么做,很可能是故意引我军出城进攻,将军可不要上了风贼的当啊!”
啊!严责闻言,吸了口凉气,头脑立刻冷静下来。他能做到中将军的头衔,也并非全靠是严初宗亲的关系,他自己也是有些能力的,现在被王懿这么一提醒,他暗暗点头,有道理啊,这支风军来的确实蹊跷!
他问道:“王老将军,那依你之见呢?”
王懿正色说道:“我军坚守不出,静关其变,另外,将军应马上传书给大王,等大王的旨意行事。”
“对、对、对!老将军所言有理!”严责连连点头,随后他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叫来一名部下,说道:“你立刻去给小夏的吴将军传信,让他坚守小夏,不可轻易出击。”
还没等那人答应,王懿呵呵一笑,摆手说道:“不用了。”
“怎么?”严责不解地看着他。
王懿笑道:“吴将军向来谨慎,他若出击,肯定会事先传报于将军,请将军随他一起进攻风军,可是直到现在吴将军的信报都未到,说明他也放弃进攻风军的打算了。”王懿太了解吴焕了,说他谨慎那是恭维客气,实际上是胆小怕事的很,就算借他十个胆子,吴焕也不敢单独迎战风军。
听完王懿的话,严责也笑了,点点头,对刚叫过来的那名部下一挥手,说道:“你下去吧!顺便传令我军将士,各部坚守城池,谨防风军偷袭,没有我的将领,谁敢轻率出战,一律军法处置!”
“是!将军!”那名偏将插手施礼,急匆匆而去。
唐寅使出引蛇出洞之策,小夏的宁军统帅吴焕是不敢违抗君令没有出城,而丰城宁军统帅严责是受麾下副将王懿的劝阻没有出兵进攻,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唐寅倒是也不在意,见宁军没有上当,自己统帅直属军也出了潼门,同时,平原军和三水军分别向小夏和丰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