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种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儿以前种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站在自家那座不大的院子里,秦风伸手一指那些早已荒芜的土地,开口问道。
  秦华观察了一下秦风的脸色,开口解释道:“少爷,听那些下人们说,这以前种的是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牡丹不是唐时人们最喜欢的吗,大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今年不种那东西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河阴县公府的景色给刺激了,秦风大手一挥道:“今年改种辣椒,另外,华叔,去告诉庄户们,庄子里也赶紧开始育种,千万要注意,这东西可是咱们赚钱的机会。”
  秦华点头表示赞同,“少爷,等皇家开始大肆种植辣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咱们的种子可就值钱了。”
  大隋真的很缺一种这样的作物。
  在北方,辣椒可以御寒,在气候湿热的南方,辣椒则可以除湿,顺便还可以拯救一下大隋百姓贫乏的味蕾,秦风觉得自己有将辣椒推广到整个大隋的责任和义务。
  秦风踌躇满志道:“咱们要让整个大隋的百姓都能吃上辣椒,都喜欢吃辣椒!”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买卖最多就能做个几年,等辣椒种植彻底铺开以后,秦家的种子别说不再紧俏,只怕想卖出去都是一件难事。
  想到这片不算很大的园子日后都会接满红彤彤的辣椒,秦风心中无比舒畅。
  “华叔,你相信吗?我一定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秦华回想着秦风自清醒过来这半年的所作所为,不禁连连点头道:“老奴自然是相信少爷的,不仅如此,老奴还等着小少爷的出生,护佑着他平平安安的长大呢。”
  听到这话,秦风的表情顿时耸拉了下来,因为秦华不只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而且还隐晦的提出了建议。
  少爷啊,您赶快下个崽子吧,大家伙都等着呢。
  忧心忡忡的秦风走了,本来秦华不说的话,他还没觉得有什么,可经过他的提醒之后,秦风猛然发现,自己都已经成亲半年有余了,怎么刘婉婷的肚皮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呢?
  难道是穿越导致这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不应该啊,这半年来,秦风除了刚刚穿越的时候有点营养不良之外,无病无灾,甚至连感冒都没有,每天晚上也是龙精虎猛,壮得和头牛一样,怎么会...
  要找个大夫来看看吗?
  刚刚生出这个念头后,就被秦风果断给否决了,这事目前来看还不急,刘婉婷的年龄也还小,现在生孩子没啥好处,还是等等再说,反正两口子都还年轻。
  “夫君,你怎么了?”
  一声轻喊让秦风回过神来,原来他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后院,而且离正在记账的刘婉婷不过三五步远。
  可这话是什么意思,嫌我游手好闲了吗?
  秦风有些怨念,不过他确实没啥事干,从前在庄子里的时候,还能每天出去巡视一番,可自从进了城,他就彻底闲了下来,成为整个秦府内最多余的一个人。
  干咳一声,秦风装作不在意道:“没事,就是过来看看你们,婉儿那丫头呢?”
  “那个野丫头。”秦风转移话题的功夫炉火纯青,刘婉婷一听到婉儿的名字,就没好气道:“谁知道她又去哪里疯了,夫君,你可得好好说说她,旁人家的女儿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连孩子都有了,可她自己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是,是,是,为夫一定说她。”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秦风连忙答应了下来,然后才道:“那什么,马上就要到上课的时间了,我先走了。”
  擦着冷汗出了后院,秦风还没去书房,就见刚刚被他卖了的婉儿正在角落里抱着一只全身通体黑色,只有胸腹部有几撮白毛的小狗玩耍。
  “这小东西是哪来的?”
  小狗看起来很可爱,听见声音后抬起头来看看秦风,嘴里呜咽着往婉儿的怀里钻。
  婉儿抬头给了秦风一个白眼,似乎是在责怪他吓坏了自己的小狗,但还是一脸高兴道:“是杨英送来的,听说是吐蕃那特有的一种狗,能长得像驴子一样大呢。”
  卧槽,那不是藏獒吗?可像驴子一样大...这话也有点太夸张了吧?
  秦风摇头道:“这是獒,不是狗,放在咱们家真是浪费了。”
  如果秦风没记错的话,后世纯种的藏獒可是金贵的很,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就算是一些掺杂了一点藏獒血脉的杂种狗,价钱都不便宜。
  这种狗若是训练好了,甚至能够和狮子、老虎一较高下,单挑一只狼简直不要太轻松。
  大概是敏锐地察觉到了秦风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小狗从婉儿的怀中露出一个脑袋,一脸讨好地冲着秦风吐出粉红色的舌头,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那就叫它...”
  “少爷,我已经叫它大黑了,秦大黑。”
  ...
  这个名字,先不说好不好,可一条狗,你给它加个姓干什么?如果少爷我没记错的话,你个小丫头片子都没姓吧?
  “大黑就大黑吧。”
  秦风颇为无奈地伸手摸了摸大黑的脑袋,在它舒服的呢喃声中,转身就走。
  “记住,不要关着它。”
  藏獒可不是什么土狗,甚至不应该让它来看家护院,呼啸在山林的寒风之间才应该是它们的归宿。
  自从进了城以后,杨广就再也没有出过早操,这倒不是他偷懒,而是城中的耳目太多,如果被人发现的话,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处境将会雪上加霜,连秦风只怕也再也得不到安宁。
  大步踏入书房,两个学生已经规规矩矩地坐好,秦风脑海中还在想着种植辣椒的事,张口便道:“马上就要开春了,除了冬麦之外,其他的作物都会在这个时节下种,从前有无数王公贵族,饱学之士叫嚣着农为国家之本,可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农事?今天你们不妨来说说,影响粮食亩产的因素有什么?”
  “土地。”杨广不加思索道:“子玉兄,土肥则粮产高,不知可对?”
  “没错。”秦风点头道:“还有呢?”
  “精耕细作。”魏徵不愿自己被比下去,紧接着道:“土地再肥沃,可不愿精耕细作的话,只怕收成还是不能够尽如人意。另外风调雨顺也很重要,旱涝之下,颗粒无收并非不可能。”
  “你们说的都对,可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秦风语重心长道:“种子!”
  “什么样的种子结什么样的果,种子的好坏对于整个大隋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可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民间百姓自发培育种子,这很不好。”
  初春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秦风看着坐在下面的两个学生,突然有一种又回到了后世的恍惚。
  “子玉兄,你的意思是,这种子的培育应该由朝廷来做?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一点也不。”秦风郑重道:“民间的资源弱小,而且财力有限,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奔波,哪有财力和时间进行培育和试验?”
  “但朝廷不一样,那些闲官已经不知养了多少,如今再多一些也不打紧。更何况但凡有一点收获,就比如培育出一种新的粮种,能在原本的基础上,提高亩产一斗,这便是大功。你们想想,一亩多一斗,看似微不足道,可整个大隋能多多少粮食?”
  “更别说山林之中还有多少像辣椒这样有大用,但还未被人们发现的东西,若是能够都找出来,功劳只怕不亚于攻破南陈,你们以为呢?”
  说到这,秦风毫不犹豫地指派杨广道:“阿英,你查找资料方便,回去之后不妨去查一查,从有史料的记录以来,我中原地区各朝代的粮食亩产是多少,还有粮种的进化过程,甚至你还可以找一找什么东西是我们现在有,而古代没有的。找到之后和玄成好好交流一下,再写一篇文章上来。”
  “在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且这些数据不会作假,更不会如那些饱学鸿儒一般,夸夸其谈什么农为国本,它们只会实打实的告诉你,秦时,亩产多少,汉时亩产又是多少,而到了现在,亩产又是多少。”
  “当你们真正明白这些以后,就会发现,以农为本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而是无数人苦心孤诣,可能一辈子,甚至几代人努力才能钻研出来的一点东西。但就是这一点点的东西,在汇聚起来之后,才养活了大隋数千万百姓。”
  “今日便讲到这里,你们先去吧。”

章节目录